-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项练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专项练 学案 1.(2018·大庆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11分) 书湖阴先生①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 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à):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1)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 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解析:选CD C项,“生活的无奈与苦痛”情感理解错误;D项,由远及近错误。(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点明修辞,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护田”“排闼”两词赋予水和山人的动作,用了比拟的修辞;“一水护田”和“两山排闼”相对,“将绿绕”和“送青来”相对,用了对偶的修辞;“绿”“青”用颜色代指农作物,用了借代的修辞。 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任答两种2分)“一水”对“二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结合诗句分析两种修辞手法4分) 2.(2018·深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 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 E.“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解析:选BD B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结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D项,“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不对,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诗人的反话,他们招致“物议”的真正原因是为人迂直,坚持操守,所以为小人所不容。 ★(2)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案: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②用典(或以典结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每点3分,共6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红 梅 苏 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①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①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B.“冰容”二字运用绝妙,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 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解析:选AC A项,只是表达了对红梅的赞美。C项,“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没有透露出无奈,而是说红梅斗雪凌霜的本性。 ★(2)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就其中两点作赏析。(6分) 答案:①拟人。(1分)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1分)②用典。(1分)“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1分)③托物言志。(1分)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1分) 4.(2018·乌鲁木齐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 起 善鼓云和②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 ①这是一首应试诗(又叫“试帖诗”),是钱起在参加由礼部主持的省试时所作。“湘灵鼓瑟”是考试约定的题目。湘灵,湘水女神,舜帝南巡而死,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娥皇、女英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化为水神。②云和,古山名。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头两句倒装,暗用《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让人想起湘灵弹奏哀伤乐曲的情景,开门见山,点明题意,堪称应试诗之典范。 B.“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中“空自” 二字,点出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诗人借这两句表达世间知音难遇、心事无人知晓的落寞和感伤。 C.“苍梧”代指葬在苍梧山的舜帝;“白芷”,一种香草,在此喻指湘灵。这两句可见舜帝与湘灵双方心心相印,情意相通,彼此思慕,感情忠贞。 D.“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此二句,乐曲进入最高潮,湘灵深深地哀怨随流水与悲风“传潇浦”“过洞庭”,绵延不绝,凄婉幽怨,动人心魄。 E.尾联以静写动,以景结情。曲终人散,不见伊人,只剩一川江水,几峰青山。画面极其省净明丽、静谧美好,给人留下了回味悠长的广阔空间。 解析:选AD (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解析:B项,“表达世间知音难遇、心事无人知晓的落寞和感伤”的理解有误,“冯夷”“楚客”的表现都突出了瑟音巨大的感染力。C项,“在此喻指湘灵”的分析有误。这两句是说瑟音感动了舜帝,也引得白芷摇动芬芳。没有比喻。E项,“以静写动”赏析有误,景确为静景,但“写动”无从落实。 ★(2)同样是写乐音,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与本诗画线句子在手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赏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比较手法上的异同,可从所用手法及表达效果上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主要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花底滑”突出了琵琶声的婉转流利,而“冰下难”突出了琵琶声的滞塞难通;“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指瑟声哀婉悲苦,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这两句运用拟人和夸张,虚写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 答案:同:都是直接(正面)描写乐音及其变化。(2分) 异:白诗两句主要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实写听到的琵琶声的婉转流利和滞塞难通;钱诗两句主要运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虚写想象的瑟音的凄苦、清亢。(4分) 5.(2018·吉林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秋夜二首(其一) 孔文仲① 孤枕夜何永,破窗秋已寒。 雨声冲梦断,霜气袭衣单。 利剑摧锋锷,苍鹯缩羽翰②。 平生冲斗气,变作泪汍澜③。 【注】 ①孔文仲,生性狷直,为官廉洁,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因而被罢官。此诗写于被罢官后。②苍鹯(zhàn):一种猛禽。羽翰:翅膀。③汍澜:流泪的样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句诘问夜晚为何如此漫长,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强烈表达出内心之愁绪。 B.首联以季节、时间和居所的环境来作衬托,突出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寂的心绪。 C.“雨声冲梦断”承“孤枕夜何永”而来,极写诗人难眠辗转反侧之苦;“霜气袭衣单”承“破窗秋已寒”而来,极写寒气逼人之甚。可见清廉为官的诗人被罢官后的痛楚。 D.尾联写出诗人平生气冲斗牛,志存高远,想不到却遭遇此种黯然神伤的落寞结果。此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E.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颔联借秋夜冷雨打断睡意,抒发诗人衣单难以御寒的苦楚,又如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 解析:选DE (选D给2分;选E给3分)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运用“比喻”错,尾联没有使用比喻。E项,“尾联借泪水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失望与痛苦”错,这不是借景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2)请分析作者在颈联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可参照注释,了解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性格。颈联中,“利剑摧锋锷”,是借剑写人,诗人怀抱利器,心念社稷,本想奋发有为,但利剑的“锋锷”却被摧残了。“苍鹯缩羽翰”,是以猛禽自比。诗人本想奋飞万里,如“苍鹯”翱翔苍穹,但现实却硬逼使自己垂下了羽翼。此联以“利剑”“苍鹯”自喻,既写出了心志的高远,又写出了壮怀之难酬,贴切生动。 答案:运用了形象贴切的比喻手法。(2分)此联以“利剑”“苍鹯”自喻,既写出了心志的高远,要为国家出力,又写出了遭遇现实的挫折,壮志之难酬。(4分) 6.(2018·大庆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11分)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谢 逸 豆蔻①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②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③平如剪。 【注释】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1)下列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在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在,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的喜悦之情。 解析:选DE (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D项,“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错误,并没有出现。E项,此词写女子春日里见春燕双飞而自悲独居、油然怀远的情怀。 ★(2)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是比较鉴赏。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直抒胸臆(或卒章显志)表达离愁,而本词结尾“一川烟草平如剪”描写了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显然是以景收结(或融情于景),含蓄蕴藉,余韵深长。 答案: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选其一即可)(1分)以“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自己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后内心浓重的愁苦之情。(2分) 谢逸的《蝶恋花》结尾则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选其一即可)(1分)“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子希望心上人归来而倚着栏杆远望,却只看到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女子极度失望的惆怅伤感之情。(2分)(每首词手法答一种即可1分,情感2分。酌情处理,分析合理意思对即可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