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学案
例 (原文见真题体验)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对应原文分析 对比结果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此项对应原文第一段至第四段,此处通过对风、尘的描写,渲染出了风沙狂暴,天气“恐怖”的氛围;紧扣“难忍难挨的渴”“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无情”“争夺”“梗阻感”等词语,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 符合原文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此项对应原文第十四段“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救援的弱者”。倒数第六、七段“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这里主要叙述救援和被救援的事件,体现的是人物的精神品质。 “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这里主要体现的是这些人的善良以及伟大的人性力量。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此项对应原文中的第十六到第十八段“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这些都是语言细节描写,体现出科研人员在这种艰难环境下仍牢记科研资料安全的高度责任感。 符合原文 续表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此项对应原文倒数第六段至倒数第二段“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从中可以看出试验队被困队员正是救助了蒙古族送瓜人,所以才吃到了最甜最美的西瓜,体现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主旨。 符合原文 答案 B [2017·福州八中第四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借给你的温暖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 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 B.小说运用了神态、动作、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它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王老汉的形象更为突出。 答案 C 解析 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而是讲述一个善良且具人性美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的时代”。 好题狂练 A组(限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月色撩人 孙蕙 梨木街是一条古老的小街,木板店铺,青砖路面,南临晏溪河。梨木街上的人家都从事梨木生意,生产出来的梨木货真价实。 从穿开裆裤起,张仕文就在父亲的店铺里滚来爬去,常常是眼不错珠地瞅着父亲的两只手,琢磨着那些木料怎么抛来削去就成了做活计的农具。 初中毕业后,15岁的张仕文死活不肯再去学校继续念书,他说他要学木匠。父亲不同意,朝他脸上甩了一巴掌。张仕文朝父亲鞠了个躬,锁上院门,头也不回地去梨木街的“农具铺”做了学徒工。 不过两年的光景,张仕文已俨然一成年男人,脸庞黑黑,眼神犀利,下巴蓄起了一 圈胡须。在自己的“农具铺”开张之际,张仕文发誓:不混出个样子绝不讨媳妇,谁接受了我,我就为她剃去胡须,恢复真面目! 从此,胡子成了张仕文的代名词。 别看梨木街只有七里长,居民的眼光却不短。胡子的誓言如乱飞的风筝,在空中飘呀飘就是没个着落点。眼看“奔三”了,也没见他身边多个人,倒见他的胡子野草般疯长,密匝匝地包裹了整个下巴。 下午四点钟,胡子发完货,沿着晏溪河信步拐上八字桥。八字桥是街上最高的桥,站在桥头,视线可以横扫东西七里长街。那天是冬至时节,天空灰蒙蒙的,街上不见一个人影。看样子要落雪呢。胡子站了会儿,感到风如刀子般直往心里钻,遂掉转头准备回店里去,却瞥见有个人影,依着院墙闪进桥西的幼儿园里。胡子的心咯噔了一下,没容多想,撒腿就奔了过去。 孩子的哭喊声从教室里传出来。两名园工模样的大妈站在门外急得团团转。见胡子进来,一把拖住他,连声说胡子快救救月丫头快救救孩子们,那个男的有刀啊你要当心。 透过窗户,胡子看见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用刀抵着女子的脖子,大声叫嚷着要见校长。墙角落下,十几个孩子围在一起,哭叫道:何老师我怕啊,我要回家。 胡子一脚踹开教室门,说我是校长,有什么事尽管讲,别伤了女孩子家! 你骗人,校长不可能留胡子,快去把校长叫来! 骗你,梨木街的校长就是我这样子的,再不说揍你! 胡子一声吼,男子拿刀的手竟然晃了几晃。女子趁机推开刀,身子往地上一蹲,亮出一招武术动作。说时迟那时快,胡子也一个箭步跨上前,两人同时将男子摁倒在地上。 事后胡子得知,女子名叫何月,是新分配来的老师。令胡子惊异的是,看上去娇小玲珑的何月,却有着一般女子身上少见的沉着冷静,而且出手不凡,这样的女子,梨木街找不到第二个。 转眼到了春天,梨木街沿河的花开得正艳。县医院的献血车停在梨木街上,穿白大褂的医生们宣传了老半天,敢上车献血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胡子踏进献血车时,发现已有人先他而来,正将胳膊伸得老长,等着医生做皮试。那人回头,原来,又是何月。 何月咯咯地笑起来。 两人面对面地斜躺着。何月笑弯了的两眼,恰如晏溪河的水,漾得人心一波一波的。 胡子希望被这样的水淹没,但他知道,他和何月,门不当户不对,就好比一个天一个地,天和地怎么可能融到一块呢?何月再来店里找他聊天时,胡子便借口忙将何月晾在一边。 这天傍晚,梨木街的张妈到他店里,见人多,将他拖到里屋,说幼儿园有个女先生看上了他,来听听他的意见。 胡子的眼皮跳了三跳。沉吟许久,胡子才告诉张妈今年订的货多,暂不考虑个人大事。 张妈瞪圆两眼,两手叉腰指责他:你小子有能耐了不是,这天仙样的丫头你不要,你呀,真是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哟。 胡子知道是什么在内心作祟。心烦意乱中,他将剃须刀随手放进口袋里,开了门出去,沿着晏溪河来回地踱着步子。此时,上弦月刚刚升上中天,沿河人家的灯早已熄灭。但,不远处却有盏灯光照着漆黑的夜空。他知道,那是幼儿园的所在地。 恍惚中,胡子看见一个娇小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月光下的女先生何月,肤色更加地白晳。 (选自《小小说300篇鉴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介绍梨木街,青砖路面更显古朴,有木板店铺,还临晏溪河,这些实际上是为张仕文这个人物出场作铺垫。 B.初中毕业后,15岁的张仕文不肯再去念书,面对他的要求,父亲只是朝他脸上 甩了一巴掌,由此可见他父亲是非常生气的。 C.张仕文立志要开一家自己的店铺,于是他开始蓄胡须,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他终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木匠店铺。 D.作者通过动作、肖像和神态描写,塑造了何月这个形象,她沉着、冷静、勇敢而无私奉献,这也促使胡子爱情之苗萌发。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及对艺术手法鉴赏的能力。C.“蓄胡须”是为了混出样子讨媳妇,不是为开自己的店铺。本题容易误选D,认为没有促使胡子爱情之苗萌发。 2.胡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①有韧劲和执着的精神。胡子痴迷于木头,沉溺在把木头变成农具中,甚至不惜以此退学,以此和父亲抗争,并发誓:不混出个样子绝不讨媳妇。②勇敢,敢于牺牲自我。面对幼儿园中拿刀的歹徒,他挺身而上,救下了老师和孩子。③富有奉献精神。在梨木街,敢献血的人并不多,而胡子就是其中一个。④看似木讷,却也渴盼爱情。他虽然说不混出个样子不找对象,但面对漂亮而开朗的何月,他的内心乱了起来。(每点1分,答出四点得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特征概括的能力。根据文章中关于胡子的描写和事件,然后加以概括。如胡子痴迷于木头,沉溺在把木头变成农具,并且还发誓不混出个样子绝不讨媳妇,可以概括出他有执着的精神。此外他敢于与拿刀的歹徒斗争,可见他是勇敢的。此外献血可见他有奉献精神等。本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最初对胡子没有好感,所以后面对人物的概括都是反面的。 3.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两段内容去掉会更好。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答案 (示例一)可以去掉。(2分)①从文章的情节来看,去掉这两段内容,情节结构照样完整。②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去掉这两段内容,主人公胡子的形象更为丰满。③从文章的主题来看,去掉这两段内容,文章主题可以进行多角度解读。④从阅读效果来看,去掉这两段,更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留下再创造的空间。(每个要点1分) (示例二)不可以去掉。(2分)①从文章的情节来看,保留这两段,向读者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是二人走到了一起。②从文章的主题来看,胡子看似木讷,但他的热诚和坚持感动了“上天”,给了他一个美好的爱情。③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有了这样的结局,胡子这个形象就更为完美了。④从阅读效果来看,这样完满的结局更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每个要点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问题探究的能力。先表明态度,可以去掉或不可以去掉等。然后再进行阐述。一般可以从情节、主题、人物形象或阅读效果等角度来看。 二、[2018·山东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北风吹雁 刘美兰 下午5时10分,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 朱晓玉抬起头来望望天,天空黑沉沉的,北风呼啸着一阵阵从站台掠过,无形雁阵撞击着她的黑色羽绒服,她不由得将头埋进灰黄黑小格围巾里,提着小马扎推着旅行箱往标有6号的候车点走去。此刻,6号候车点的人已排起了长队。 一会儿,K568次列车就要进站了,每到周末返回J城的人多,朱晓玉只买到站票,所以她提着小马扎呢,一个半小时后就到J城了。这样的双城生活让朱晓玉渐渐变得能干起来。 因为丈夫陆迅下派在J城当公安局局长,J城现在已成为她全部生活的中心内容。 周末去J城,她不去都不行,有父母催着呢。做陆迅爱吃的可口饭菜,收拾陆迅的脏衣服和家务,她忙得不亦乐乎。到了周一,又得起大早赶回W城上班。W城还有她已年迈的父母,小病小灾的不断。女儿倒是没让她操什么心,静悄悄地自己考上了研究生。一年年地过去了,她憔悴下来,她累了。那天,她几次想对陆迅说:“咱不当局长了,回W城吧。”她还没开口,陆迅却拍着她手说:“媳妇儿,你知道吗?我现在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周末晚上推开家门时,你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 J城有着600万人口,当一名公安局局长该是何等风光。可是,在媳妇儿面前却只有这点小小的要求。朱晓玉眼圈一红,扭过头去,低下了头,两颗泪珠一前一后地砸在一株四叶草上,四叶草颤抖了一下又挺直了身子。公安工作危险性强,朱晓玉从来不问陆迅工作,陆迅怕她担惊受怕也不会去说工作,两个人平静而默契地过着惊心动魄的生活。 K568次列车到了,她麻利地提起旅行箱。今天运气不错,靠近车门过道处正好可以放下一个马扎。火车开动了,哐且哐且地扑向迷离的暗夜里,关于陆迅的回忆又潮水般地浮现在她的眼前,她的嘴角浮现出几丝笑意。 因为五道拐或者说是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那时候陆迅是片儿警,朱晓玉还在音乐学院读书。一天,朱晓玉下课早,背着书包回家。可刚拐进五道拐巷,几个小混混就围上来了,这个伸手抓她的长辫子,那个扯她的书包带,朱晓玉吓坏了。喊吧,可这地处偏僻,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幸亏碰上了陆迅。那天,陆迅为王家奶奶送户口簿,看到了,还没放好自行车就冲上前去,三个招式就把他们制伏了。后来的后来,漂亮的朱晓玉嫁给了陆迅。 “旅客同志们,请注意,J城火车站就要到了……” 沉浸在回忆中的朱晓玉抬起头,目光停留在旅行箱上。箱子里有父母给女婿带的中药、好烟以及W城特色菜。陆迅为了案子长期加班加点,开始出现失眠状况后嗜好抽烟了。一个女婿半个儿,陆迅在他们眼里早就是亲儿子了。有一次,母亲说:“晓玉啊,我发现你怎么越来越像陆迅呢?”像吗?怎么可能像陆迅?她望着镜子仔细端详,呵,眼神,对,是眼神。她的眼神越来越坚定了,越来越勇敢了。记得有一回,有个黑社会成员给陆迅寄了颗子弹,是她打开的快递,她打开后笑着对陆迅说:“有人用花生米恐吓你呢!”母亲说:“嫁谁随谁,人总是在成长的。晓玉早已不是过去那个柔弱无骨的晓玉了。” 车慢慢停住了,车上的旅客秩序井然地往外走着。朱晓玉围上围巾,用一条尼龙绳将马扎捆在旅行箱的把手上。她知道,陆迅不会来接她,但没关系,她习惯了一个人行走在寒冷的J城街道上。北风吹雁雪纷纷,她大步地行走着,渴望着寒风送来一个充满美好意境的玲珑剔透的冰雪世界。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写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准时”在这里主要说明朱晓玉经常在这一时间去J城,对火车时刻非常熟悉。 B.小说擅长细节描写,如对小马扎、人物衣着、旅行箱里的中药、好烟等的描写,表现了朱晓玉对丈夫的爱,也从侧面塑造了陆迅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 C.小说中有朱晓玉流泪的情节,主要写她听到丈夫的话之后,被丈夫作为一个公安局长,推开家门能看到妻子在家中系着围裙做饭就能满足而感动。 D.这篇小说语言既简洁朴实,也不缺乏诗意,色调丰富、意蕴隽永,有着英雄救美的美丽故事,也有着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平静而默契的生活。 答案 B 解析 “人物衣着”错,对人物衣着的描写,不能表现出朱晓玉对丈夫的爱。 5.小说叙述朱晓玉去J城探望丈夫的行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①补充交代了女主人公恋爱、家庭生活的状况,表现了她对丈夫工作的理解、支持以及她勇敢、镇定、能干等特点,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历程,丰富了人物形象。②现实与回忆交替呈现,充实了小说内容,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公安干警及其家属在社会建设中的默默付出与奉献。④形成小说时空交错的艺术特点,避免了平铺直叙,使小说情节发展自然,结构摇曳多姿。(每点1分,答出四点得5分)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方面分析,可以先概括穿插的回忆内容主要是什么,并且可以由此概括出这些内容突出了文章什么样的主题。从结构方面分析,可以考虑现实与回忆的交替呈现,使小说的情节更加完整;因为是时空交错,可以使小说的情节结构富于变化。 6.小说以女主人公在“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大步行走的情景结尾,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要赏析。(6分) 答: 答案 ①在形象上,小说对女主人公在“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大步行走的情景描写,烘托女主人公不畏艰险、不惧风雪的形象特征,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②在结构上,北风吹雁的景象描写,紧扣标题,和开头呼应,使小说结构严谨。③在艺术效果上,小说结尾描写北风吹雁的景象,含蓄蕴藉,有着浓郁的审美色彩,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从环境描写的作用方面分析。“北风吹雁雪纷纷”是恶劣的环境,而女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大步行走,可以烘托女主人公不畏艰险的特征。从结构方面分析,与标题和开头均能照应。从艺术效果上来看,这样的结尾在艺术效果上,有着浓郁的审美色彩。 B组(限时40分钟) 一、[2018·吉林长春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敌与友 老舍 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 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不惜牺牲了真理的。张村的太阳若是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是在西边。 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作村长。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慢慢的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我真愿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军棍!”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 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为这个,李村村长打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小子,你去当兵!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不,升到营长!”李全入了伍。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有往他身上落。 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了这个战事和日本军人如何残暴。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而丧了命。可是,这得有个先决的问题:张村的民意以为在打日本鬼子以前,须先灭了李村;李村的民意以为须先杀尽了张村的仇敌,而后再去抗日。 战事越来越近了,两村还没感到什么不安。他们只盼望日本打到,而把对岸的村子打平。 世界上确是有奇事的。侦探回来报告张村长:张荣回来了。可是,他搀着李全,走得很慢! 李村长也得到同样的报告。 两村长最初想到的是把两个认敌为友的坏蛋,一齐打死。可是这太不上算。 第二次报告来到:他们俩坐在了张村外的大杨树下面。两村长的心中像刀剜着一样。那株杨树是神圣的,在树的五十步以内谁也不准打架用武。 第三次报告:李全躺在树下,似乎是昏迷不醒了;张荣还坐着,脸上身上都是血。 两村长撑不住了,对大家声明要去看看那俩坏蛋是咋回事,绝对不是去认儿子,他们情愿没有这样的儿子。他们不愿走到杨树底下去,也不召集村人来保护他们,虽然明知只身前去是危险的。两个老头子不约而同来到杨树附近,谁也没有看谁,以免污了眼睛,对不起祖先。 张荣看见父亲,不晓得怎好地叫了一声“爹”,而后迟疑了一会儿用同样的声音叫了声“李大叔”! 李村长没答声。张村长的胡子嘴动了动,眼里冒出火来,他觉得这声“李大叔”极刺耳。 张荣看着父亲,毫不羞愧地说:“李全救了我的命,我又救了他的命。我把李全拖了回来,他的性命也许……反正我愿把他交到家里来。在他昏过去以前,他嘱咐我:咱们两村子得把仇恨解开,现在我们两村子的,全省的,全国的仇人是日本。在前线,他和我成了顶好的朋友。我们还有许多朋友,从广东来的,四川来的,……都是朋友。凡是打日本人的就是朋友。爹!李大叔!你们说句话吧!咱们彼此那点仇,一句话就可以了结。为私仇而不去打日本,咱们的祖坟就都保不住了!” 二位村长低下了头去。 李全睁开了眼,看明是父亲,他的嘴唇张了几张:“我完了!你们,去打吧!打……!” 张村长豆大的泪珠落在李全的脸上。而后拍了拍李村长的肩:“咱们是朋友了!” (一九三八年七月《抗战文艺》 第一卷第十二期,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交代了张村李村的狗猫水火不容,形象地点明两村的敌对关系,语言幽默,引出下文,画龙点睛。 B.张村村长的儿子当了排长,而李村没有一个作排长的,李村村长的儿子也没有一官半职,这使得李村村长很难过。 C.张村和李村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是两个村长迂腐守旧、顽固狭隘,化解他们两人的矛盾才是改变张村和李村敌对关系的关键。 D.小说结尾借张荣和李全的话点明了作品的主旨,意在表明两村的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应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 答案 C 解析 张村和李村的冲突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两村的村长之间的矛盾是村民矛盾的集中表现,其性格特点非主要原因,因此也就谈不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张村和李村的敌对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请简要概括。(5分) 答: 答案 ①几个学生的演讲使两村人都恨日本人;②张荣和李全相互搀扶归来打破了两村世代的仇恨壁垒;③他们在战争中成了生死之交,两位村长受到感召;④张荣的讲述让两位村长都认识到民族的仇恨、家族的危机;⑤李全的死让双方彻底放弃了仇恨。(每点1分,答出四点得5分)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情节内容,然后加以概括。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写张村和李村两个村子仇怨太深;而接下来是几个学生的演讲使两村人都恨日本人,但是仇怨并没有有所化解;然后是张荣和李全相互搀扶着回来了;接下来讲他们在战争中成了生死之交,使两位村长受到了感召;最后张村长拍了拍李村长的肩:“咱们是朋友了!”根据情节脉络概括两村之间的关系变化。 3.小说标题“敌与友”有什么寓意?以此为题又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答案 寓意:“敌”既指张、李两村世代为敌,又指日本侵略者;“友”指两村村长的儿子成为朋友,又指张、李两村化敌为友。“敌与友”蕴含作品主题。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人应舍私仇而赴国难,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主旨。(4分) 好处:①构成矛盾冲突,吸引读者阅读。②题目暗示情节,小说是围绕张、李两村敌和友关系的转化来展开的。(2分) 解析 关于“敌与友”的寓意,需要结合文本指出“敌”与“友”分别指什么,尤其是“敌”是具有双重含义的,因为张、李两村世代为敌,因为日本人的入侵,张、李两村又以日本侵略者为敌。“友”也具有双重含义,先是两个村长的儿子是友,后来两村也化敌为友了。关于这个标题的好处,重点从情节、读者的阅读效果角度入手。 二、[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都装着那个村子。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事情总算定了下来。竟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 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①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在外打拼还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②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③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2016年第23期《小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B.“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起初都很兴奋,但村民不大乐意返乡,最终他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 C.“他”家乡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利,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 D.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特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名,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 答案 C 解析 曲解文意。原文是说“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村民们按照各自本来的习惯生活,一切都很自然,无需人为地“导演”,并未说“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 5.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第①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更能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第②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第③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解析 关于本文中三次“雪”的描写,可以从内容、情感、主题入手分析。如第①处,主要写的是雪景以及孩子们在雪中嬉闹的场景,作者以此突出乡村生活的美好;而第②处一个“竟”字突出了因为下雪而内心产生的惊喜,但因为人们离乡的迫切又产生了遗憾;第③处在文章的最后,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烘托人物失落而迷茫的心情,从而暗示了主题。 6.“美丽乡村”的村民为何“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答案 (示例)因为村民们不是要到外面做生意,就是已经搬迁到城镇居住,虽然对于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有着美好记忆和诸多不舍,但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2分)这便反映了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中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实现“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缕缕乡愁”。(2分)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思想、习俗等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对于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令国人尴尬而心痛的话题。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迫在眉睫,值得大家深思。(2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回答问题,要紧扣题干中的“在村子里”“过年”来思考。从文章的内容来 看,村民们一般在外面做生意,并且搬迁到城镇居住了,虽对故乡不舍,但城市生活的诱惑还是很难抵抗的;对于过年这一习俗,人们也发生了一种变化。由此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是非常迫切的一个任务。 C组(限时40分钟) 一、[2017·哈三中四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话友 聂鑫森 1972年深秋的一个凌晨,白霜染地,西风砭骨。 五十岁出头的时子春,从望天湖五七干校偷跑出来,他要赶往百里外的湘潭市一家中医院,去探看弥留之际的话友季尊秋。 何为话友?只因他们都是湘潭市“胜利话剧团”的演员,共事多年,关系极为亲密;工作之余,又喜欢互相召邀,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天。演的是话剧,说的是心里话,不是“话友”是什么? 时子春先是紧走疾行,然后碰见一辆老乡开的拖拉机,搭了几里路的顺风车,再赶到一个乡镇的长途汽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一辆浑身吱啦啦响的客运汽车,慢吞吞开往湘潭城,他没头没脑地在心里直骂。 昨天上午,时子春忽然收到季夫人寄来的一封信,说尊秋已是胃癌晚期,唯一的愿望,是和多年的老搭档时子春见个面。季夫人还说,恐怕时子春请假难,即便来了,病房外有看守人员也难得进去。她之所以写这封信,是怕伤丈夫的心。时子春含着泪,去向军代表请假,理由是家里病了人,没想到军代表大手一挥,说:“不行!” 时子春扭头就走,心想:你说不行我说行,老子自个儿去! 季尊秋怎么没到干校来呢?他出身地主家庭,而且他扮演过许多帝王将相,却不肯出演一个工、农、兵的角色,口头禅是:我只演让我怦然心动的戏。“文革”拉开序幕后,骨格清奇的季尊秋,对任何莫须有的罪名一概缓缓出语予以驳回。愤怒的“革命群众”不但狂呼“打倒季尊秋”的口号,还常施以拳脚把他打倒在地……当时敢和季尊秋同排而站的只有时子春。 台上没戏可演,他们便常悄悄相聚,说说心里想说的话。 “子春兄,我们搭档演过多少戏呀。《戊戌变法》,你演谭嗣同,我演康有为;《甲午惊涛》,你演邓世昌,我演李鸿章。” “尊秋兄,《甲午惊涛》还参加过全国话剧汇演,得了一等奖。” “我不演工、农、兵的角色,是我自知性格、气质、形体不适合演,演显官大员、儒生学人则本色当行,这怎么是看不起劳动人民?” “记得吗?我曾自制一把大折扇,用隶书写四个大字‘丰华真率’,然后送给了你,你的演技与之最为匹配。” “为答谢兄,我画了一幅大写意的邓世昌肖像作为回赠。你称赞说:‘传神取貌,活活如生。’让我得意了好多天。” “是呀,尊秋兄,还记得那场戏吗?邓世昌要去谒见李鸿章,门官拦阻,于是,我大声叫嚷。你在内厅响亮地喝道:‘谁在二堂喧哗?’这句话声调、节奏恰到好处,激起一片掌声。” “以后这句话居然变成了团里的常用语,遇到有人吵嘴了,开会发生争论了,不知谁会学着用我的腔调,一声喝问:‘谁在二堂喧哗?’于是,马上一片宁静。眼下我真想对这个世界大喝一声:‘谁在二堂喧哗!’” “尊秋兄,你有胃病,要多多保重,天天下雨、打雷,就没个开天放晴的时候?” “是的……是的……” 汽车到达湘潭市中医院已是上午十一时。时子春跑步去住院部大楼的肿瘤病室,他向值班护士打听季尊秋住在哪儿?护士说:“408室。不过,他因胃部剧痛,正在昏迷中。再说,这个人问题严重,有专人在门外站岗!” 时子春没听完,就大步来到408室门前,伸手就要去推门。 两个壮实的年轻人上前拦住时子春,大声吼道:“外人不准探看,走开!” 时子春双眼圆睁,头一昂,说:“我要探看我的话友,谁拦阻,我跟谁急!” “你是吃了豹子胆了,季尊秋是什么人?有问题的人。你来探看就是他的同党!” “我只知道他是受群众欢迎的演员,是个好人。”时子春蓦地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上铁硬的腱子肉。 就在这时,病房里传出响亮的喝问:“谁在二堂喧哗?” 是从昏迷中醒过来的季尊秋的声音。 时子春狠狠地把两个年轻人扒开,然后轻轻地推开病房的门,应声而入。他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个将马蹄袖左右拂扫的动作,“啪、啪”的声音响得很利落,再抢步上前,单腿打千,低头说道:“回大人,在下邓世昌,拜见中堂大人。” “平身!” 时子春站起来,走到病床前,紧紧地握住季尊秋伸出的双手。 谁也说不出话,只有泪眼相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描写环境,“深秋”“白霜”“砭骨”等词语着力突出了天气的冷寒,而“1972年”这个时间的交代,则暗示出了文章的社会背景。 B.“吱啦啦响的客运汽车,慢吞吞开往湘潭城”,此处内容主要是借“慢吞吞”的车速反衬出了时子春当时焦躁的心情。 C.文中四次出现“谁在二堂喧哗”,每一次发问都掷地有声,语带双关。它质问的不仅仅是嘈杂的人,更是那个时代,言在此而意在彼,发人深思。 D.文章使用插叙,这一手法既使季尊秋和时子春的形象更加丰满,又对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让我们对季尊秋现在的处境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答案 C 解析 “谁在二堂喧哗”这一句并非每处都是双关。 2.时子春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①热爱艺术。时子春与季尊秋常常交流、切磋戏剧内容。②为人刚正。在季尊秋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批斗时,只有他敢于维护朋友。③重情重义。为完成季尊秋最后的心愿,他冒着风险去探看好友。(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 关于时子春的形象特征,可以先找出相关的描写内容。从他与季尊秋常常交流、切磋戏剧内容等,可以看出他对艺术的热爱;当季尊秋被批斗时,只有他敢于维护,这说明他为人刚正;为了完成季尊秋最后的心愿,他冒着风险去探看好友,可见他重情重义。 3.作品为什么以时子春和季尊秋在戏中的互相应答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答案 ①在人物形象上,文章结尾以戏应答,再次将两人对戏剧的热爱和友情的真挚表现了出来。 ②在艺术结构上,将文章推向高潮,这一情节既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知心好友的诀别,也是痴迷艺术的季尊秋生命的绝唱。 ③在思想内容上,在弥留之际,季尊秋这一份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是对扣在他身上的罪名最有力的回击,它引发了我们对时代的反思,深化主旨。 ④在情感表现上,文章结尾很容易将读者带入情境,增强文章感染力。(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解析 二人在结尾处以戏应答,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可以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结构上的作用及思想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二人都热爱戏剧,用这样的戏词应 答符合人物身份,也体现二人的友情;这一情节将文章推向高潮,同时也引发我们对时代的反思,深化主旨。 二、[2017·广东深圳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设一个家 吴念真 才一进门,屋内就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你给我出去哦!”小梁刚开口说“我是电视台……”里头就已飞出来一个玻璃罐子碎裂在他脚前,一阵恶臭随之飘了过来。 他仓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机,制片接到电话也一阵大骂:“你活该!我不是说过去之前先找里长吗?蠢!” 小梁就找到里长。里长带着他再度走向那个场景时,小梁才仔细地观察四周的风景:举目所及,大部分都是杂草丛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弃置、失修,就是大门深锁。完全符合剧本的描述:一个人口外移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独居或相依为命的萧条小村落。 里长说,他跟制片建议用老太太的家当场景,主要是想给她一点租金,“这也是功德一件,你说是不是?” 他说老太太的先生早年是矿工,肺不好,过世时六十岁还不到;儿子是货车司机,很孝顺,没想到几年前出车祸死了。媳妇领了保险金带着孙子要离开时,村里人都骂,老太太说这样对孙子才好,“去都市把书读高一点,才不会像祖父和爸爸一样,用命换饭吃!” 过去几年,老太太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帮人煮三餐赚钱过生活,几年前身体不好才回来,现在只靠领政府给的津贴过日子。 有里长陪,小梁总算进到那间异味扑鼻的屋子里。老太太约莫七十岁,苍白、瘦弱,一头乱发,双腿好像都已经没力了,只能靠着助步的铁架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 不过,看到小梁,她倒是和善地笑着跟他道歉,说村子很少听见年轻人的声音,之前有几个年轻人进来她家里,结果“好像都是吃药的,不是来偷就是来抢,连铁门都整个给我拔去”! 里长问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丢这个少年的?” “一罐没吃完的酱菜啦,早上要吃的时候才知道长霉了。”她有点自责地说,“我哦,会被雷公打!” 小梁回到制作组,演独居残障老人的女演员在发飙:“拜托哦,你们这样乱搞,我的形象到底还要不要?”也许被“形象”这两个字给提醒了,小梁忽然觉得那个演员从里到外一点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 几天后,小梁带着布景师到现场估价时,老太太已被搬到一家民宿暂住。民宿的人体贴地帮她梳洗过,加上人在清爽、明亮的房间里,比起前几天老太太简直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如同在现实或记忆里所惯见的那个形象鲜明的阿嬷。 她把钥匙交给小梁,忽然拉起他的手说:“你都没在吃啊?手骨都没肉?”接着吩咐说她屋子里那边有一瓮她做的酱菜,“橱柜第二层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餐可以配稀饭,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搅碎,买一些鸡翅一起卤,知不知道?” 离开民宿后,小梁忽然把车子停在路旁哭起来,布景师傅问了好久,小梁才说只是想到永靖的阿嬷。每次回永靖,阿嬷同样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瓮瓮,“可是,”小梁说,“你知道吗?我爸妈根本不吃那些东西!趁年终大扫除时全部扔进垃圾车!阿嬷打电话来问什么好不好吃,他们竟然还骗她说:好好吃哦!我觉得……我们真的好贱!你不觉得吗?” 小梁讲完之后,车子里一片沉默。 那出戏进行得波波折折。不过,开拍延宕让小梁逃过一劫。依原先的规划,必须在一星期内结束的改景和陈设作业,他竟然花了二十几天才完工。 开拍前夕现场验收时,所有人几乎吓了一大跳:整个场景根本不只修改、陈设而已,而是近乎永久性的重建和装潢。漏水的屋顶换上了全新的水泥瓦,再配合拍摄需要做旧、种青苔,看得出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夸张的是连镜头根本带不到的厨房、浴厕也都全 部翻新,墙上甚至还装上专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铁架。 美术指导看到墙边一个不锈钢的矮架,问:“这干吗用?”小梁说:“阿嬷做了很多好吃的酱菜、豆腐乳什么的,以后就有地方放了。” 制片说:“你怎么高兴怎么搞,我没意见,但是,预算就是预算,你别想给我多报一毛钱。” 小梁说:“我知道,帮阿嬷陈设一个家的钱……我自己负责。”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通过小梁的视角描写小山村杂草丛生、屋舍废置,这破败、萧条的景象,为老太太出场做了铺垫。 B.老太太开始丢酱菜赶小梁走,后来又送酱菜给小梁,最后小梁为老太太建一个放酱菜的架子——“酱菜”在文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C.由趾高气扬、矫揉造作的女演员来演独居残障老人,而像老太太这样的独居老人却缺少周围人的关爱,小说借此表达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 D.小说内容前后照应,如老太太说的“偷抢事件”与开头她的恼怒相呼应;小梁在路旁的痛哭,为后面“陈设一个家”的行动作铺垫。 答案 C 解析 小说并没有“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之意,从里长的关照、民宿的人的照顾、小梁的付出等情节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5.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①自立自强。在儿子死去、媳妇离开后,她辗转于各工地,自力更生。 ②善解人意,宽宏大量。儿媳离开时,虽然村里人都骂,她却为儿媳辩解。 ③和善有爱心。她为自己的误解向小梁道歉,把自己做的酱菜送给小梁。 (如回答性格直率,开头扔罐子赶走小梁,后来又很快道歉说“会被雷公打”,可酌情给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特征概括分析的能力。分析人物性格要由表及里,从人物的外部形象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看到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艺术和对人性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从文中找出关于老太太的一些描写,如在她的儿子死去、儿媳离开后,她自己辗转于各工地,自力更生,这说明她能自立自强;当儿媳要带着孩子离开时,村里人都骂,老太太却为儿媳辩解,这也说明她是一个宽宏而善解人意的人;当她明白小梁的来意之后,向小梁道歉,并且还做酱菜送给小梁,这些说明她是一个和善而有爱心的人。注意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原文进行。 6.小说题目“陈设一个家”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 答案 ①题目“陈设一个家”,表层是指小梁拍戏时陈设布景,深层是指小梁为老太太的温情和遭遇打动,最后自己主动出钱为老人真正布置一个美观大方的家。(从情节角度看) ②题目“陈设一个家”,含有小梁为老人陈设一个家,也是弥补对自己阿嬷的歉疚,获得心灵的安慰的愿望。(从人物角度看) ③题目“陈设一个家”,寄寓了作者呼吁“远离‘表演’,真心关注独居老人,为他们送上家的温暖”的主旨(或“每个人心灵都需要温暖”或“为自己的心灵陈设一个家”)。(从主题角度看)(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标题赏析及探究的能力。关于文章标题“陈设一个家”的内涵,可以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赏析和探究。联系人物、情节和主题等进行分析。如人物形象方面主要针对小梁,通过他为老太太布置一个家来突出他这个形象;而情节方面也主要指小梁为老太太陈设布置的一个家;至于主题,主要从全文入手,尤其是对独居老人的关心等方面分析。 教师备课题组(限时40分钟) 一、[2017·河北衡水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打树 许仙 李正第三次被送入市人民医院抢救时,已是奄奄一息,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毫不犹豫地又把他送入市里最好的医院。 李正在高干病房几度昏迷,主治医生是该院副院长,卑微地对李赛白道:“李书记,非常抱歉,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您看是不是按老人家的意思回去吧,晚了怕……”昏迷的李正老眼潮湿,枯枝般的手死死抓住老伴不放。 老伴抹着泪,对儿女说:“你爹想回家过年,你们就随他的心愿吧。” 李赛白和李赛红这才送父亲回家。 这天是年廿九,李赛白和李赛红回到老家就奔进奔出的,要给父亲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李赛红和母亲把家清扫干净,又准备红包、烟酒茶和糖果;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他们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家里亮堂堂的,飘出煮粽子和炒瓜子的香味,乡亲们纷纷前来探望。 李正回家后神志反而清醒了,时不时地睁开眼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了一夜,见父亲病情平稳,也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李正忽然有了精神,叫老伴扶他坐起身来,要看一看孙女和外孙子,瞧着孩子们跑进跑出的,枯槁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下午,李赛红和嫂子下厨,准备了一顿丰富的年夜饭;大家把饭桌移到父亲的床前,让李正靠在床上吃饭。见父亲精神好,大家也开心,有说有笑的,一个个向父亲敬酒,祝他长命百岁;李正居然喝了一杯酒,还吃了半碗饭,脸红扑扑的。 吃过年夜饭,饭桌撤走了,老伴和女儿、儿媳妇收拾干净后,再次回到他床前;李正伸出手来,吃力地比划着。 李赛红问母亲,爸爸说什么?“打树。”“打树?”李赛红问父亲,李正点点头。 儿媳妇愣愣的,但李赛红连忙朝父亲说:“好。打树。我们打树。” 打树是李家大年三十必备的传统节目。院子的围墙里种着两棵树,一棵梨树,一棵桃树,分别是李赛白和李赛红出生那天李正种的,如今已有四十岁和三十八岁了,是方圆百里以内两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令乡亲们羡慕不已。乡亲们但凡教育起后代来,必以李家儿女为榜样。 李赛白和李赛红自有记忆起,每年吃过年夜饭,父亲就操起门闩,李赛白便自觉地躲在自己的梨树后,李赛红也学哥哥样,躲在自己的桃树后。 李正借着几分酒力,先打梨树,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 李赛白就在树后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①?”李赛白又答:“决不开谎花。”轮到桃树,也是这番打问与应答。 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都大了,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回家过年,李正依旧热衷于打树,让两个成年人躲在树后,他边打边问:“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问:“我是梨树,怎么开红花结红果呢?”李正醉醺醺地说:“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赛白就应:“来年开红花结红果。”李正又边打边问:“决不开黑花结黑果?”李赛白又答:“决不开黑花结黑果。” 再后来,李赛白和李赛红升职了,当官了,从商了,发达了,回家过年,李正还是热衷于打树,让两个大人躲在树后,还是边打边问…… 孩子们不知道打树是怎么回事?好奇新鲜,吵吵闹闹的,院子可热闹了;李赛红将门闩交给哥哥李赛白,自己拉着侄女躲在梨树后,李赛白边打边问:“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红就教侄女应:“来年多开花多结果。”李赛白又边打边问:“决不开谎花?”她们又答:“决不开谎花。”接着是李赛红打树,李赛白拉着外甥躲在桃树后……卧室里,李正笑微微地望窗外,慢慢地合上老眼;他太累了,去那边休息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 ①谎花:不结果实的花。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但儿女是极其孝顺的”一句,为下文写“李赛白和李赛红在父亲床前守护”及“移饭桌”“给父亲敬酒”张本。 B.昏迷的李正之所以“老眼潮湿”,是他意识到自己马上要离开亲人,很是舍不得;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 C.李赛白忙着张灯结彩,门是对联,窗是福字,大红灯笼挂檐下,还准备了宝烛、香、鞭炮和烟花等,是要给父亲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D.这篇小说以“父亲”为主要人物,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心理、场面等描写,使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感人。 答案 B 解析 “也为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孙女和外孙而感到欣喜”牵强附会。 2.李正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特点。(5分) 答: 答案 ①坚强执着:弥留之际还要对儿女进行品德教育。②善于创新教育方式:用独创的,特殊的“打树”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收效显著。③淡定乐观: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重病在身不乏微笑。(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特征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文章中找出关于李正的描写,然后加以概括。如他在弥留之际对儿女还要进行品德教育,由此可以概括出他坚强执着;他用“打树”这种独创而特殊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说明他善于创新教育方式;重病在身还不乏微笑,说明他乐观淡定。 3.李家的“打树”教育给人以深刻启迪,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答案 ①李正多次对不同年龄、身份的儿女进行“打树”教育,它启发我们:对人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常抓不懈;不管他们年龄多大,地位多高,都要坚持,且出成效。②李正对儿女的“打树”教育,以开花结果为喻,很有深意,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要华而不实,而是既要开花,更要结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要有一颗红心,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不给国家和人民抹黑;有身份、地位后要做廉洁的善人而不做恶毒之人。③李赛白、李赛红分别对子女各自进行“打树”教育,它启迪我们:传统道德教育要后继有人,代代相传,这样,我们的民族才大有希望。(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主题概括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李正用“打树”这种方式、“打树”的内容及儿女们“打树”谈启示等,概括出对人的教育要常抓不懈;李正的比喻也是有深意的;儿女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启迪我们教育要代代相传等。 二、[2017·陕西西安第三次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扎西的菜园子 邢庆杰 扎西的菜园子,是来自山东的援藏干部老马帮扶着弄起来的。 扎西本来对种菜不感兴趣,一转眼就要过中秋节了,老马休假回山东。临走,他对扎西详细地交代了管理菜园子的方法。回到家后的第二天中午,饭后,老马正斜歪在沙发上看电视,手机响了。他接起来,就听到扎西急促的声音:“马顾问!马顾问!你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老马的脑袋“嗡”一下就大了!扎西由于激动,有些语无伦次,“毒药,全是毒药,您快来吧!吓死人了!全是红的,您还是快点来吧!我们一家都不敢在菜园边住了。” 老马坐飞机赶到日喀则,又坐车来到扎西所在的牧区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来到菜园子门口,扎西不敢再往里走了,他指着里边,战战兢兢地对老马说:“那里,就是那里,全红了,像血一样红。” 老马只看了一眼,就有种想哭的感觉。那一片红,是刚刚成熟的西红柿。 想到自己大过节的赶了几千公里路奔到这里,只是因为西红柿成熟了,他就有些生气。但他转念一想,这也不能怪扎西,西藏这个地方,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扎西从来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这是很正常的。 恐怕,大多数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藏族同胞,都没有见过像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内地司空见惯的蔬菜……想到这里,他感觉到鼻子酸酸的,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老马摘下一个大大的西红柿,用衣角擦了擦,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然后又摘下一个递给扎西,说:“你尝尝。” 扎西看了老马一眼,他相信老马不会骗他的,就学老马的样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顿时,扎西瞪圆了眼睛,说:“好甜!这是糖菜呀!” 扎西的菜园子丰收了,扎西一家吃不了,就到处送人。 老马知道后,给他打电话说:“扎西!帮你种菜,不是让你送人的,你要去卖。” 扎西惊讶地说:“卖?怎么卖?卖东西多丢人!” 老马知道,传统的藏民,现在还保留着以物易物的习俗,他们还不习惯用人民币来交易。 在老马的说服引导下,扎西终于答应去卖菜了。老马帮着扎西把已经成熟的西红柿、茄子、黄瓜摘下来,放在几只篓子里,然后绑在了两头牦牛的背上。 扎西要出发了,老马问:“你不带秤吗?”扎西一愣,问:“秤?秤是什么东西?”老马笑道:“秤是称分量的,没有秤,你怎么按斤收钱?”扎西摇摇头说:“这个你不用管,我们藏民,良心就是秤。” 扎西骑着马,赶着两头牦牛走了。老马望着他宽厚的背影,心想:这些菜,按斤论价,怎么也得卖个百八十块的,不知道这个憨家伙能不能卖到钱。 老马钻进了菜园子门口的帐篷里,他要等扎西回来。一觉醒来,老马看了看表,已经是下午六点半了。老马走下山,远远的,就看到扎西赶着两头牦牛回来了。 看到老马,扎西忽然兴奋起来,他不管那两头牦牛了,打马快跑着赶到老马面前,身姿矫健地跃下马背,有些激动地说:“马顾问,钱,我卖到钱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把纸币,炫耀般用双手捧到老马面前。 老马一看,这些钱有五十元的、二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大约得三百多块。老马迟疑地问:“这都是今天卖的钱?这么多?”扎西拍拍胸脯说:“是的,都是今天卖的!”老马禁不住好奇,小心翼翼地问:“扎西,你没有秤,怎么收钱呀?” 扎西说:“菜就放在地上,谁喜欢哪样菜就拿走,拿多少都行,钱也是随便给,给多少随心……”老马心里一动,茫然地看着扎西问:“这就是你说的,藏民的良心秤?” 扎西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马的眼睛湿润了。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虽然字数较少,但信息量很大,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身份以及小说的主要情节。 B.这篇小说把人物对话作为叙事的主要方法,通过扎西和老马的语言描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小说写菜园子的菜成熟和扎西卖菜。 C.扎西卖菜的钱款从老马预算的百八十块到最终的三百多块,说明藏区现在还十分落后,还需要更多的老马和扎西的菜园子。 D.文章用“老马的眼睛湿润了”一句作结,表现了老马看到扎西的变化以及扎西有一项家庭副业并能赚到钱后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感动于藏民淳朴、善良的品格。 答案 A 解析 “小说的主要情节”错误。 5.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 ①小说以“扎西的菜园子”为题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扎西”,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菜园子”。 ②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章通过扎西对“菜园子”的态度和看法的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通过“扎西”与“菜园子”的故事,反映了援藏干部的无私助人,藏区的落后封闭以及藏民的淳朴、善良,从而凸显小说主题。(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作用理解的能力。根据标题及文章内容分析可知,解答本题可以着眼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扎西的菜园子”所交代的内容;二是从结构分析,因为全文主要围绕“扎西的菜园子”来写,所以该标题成为全文的线索;三是作品的主题也正是通过这个标题所交代的内容体现出来的。 6.小说中“扎西认为成熟的西红柿是毒药”和“卖菜不用秤”两个情节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答案 ①从扎西没有见过成熟的西红柿可以看出,藏民的生活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援藏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②从扎西卖菜不用秤可以看出,藏民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虽然体现了他们淳朴的品格,但在现代经济大潮中,藏民也要多与外界接触,与时俱进,不能落后于时代。(每点3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主题探究的能力。作答时,要紧扣“深意”谈看法。这两个情节表面上写出了藏民地区生活水平低下,但民风淳朴的特点;联系写作背景和当下社会发展,可知我们还应加大对藏区的援助力度,使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