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浙江)(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浙江)(五)

‎2018届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浙江)‎ ‎ ‎ ‎ 散文内容要点概括类 3大题型 内容要点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是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热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有3大题型:段(层)意概括、主旨概括和特定指向信息概括。其中特定指向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但特定指向信息的概括离不开对层意和主旨的把握,离不开对文章结构思路的把握。‎ 题型一 段(层)意概括 ‎[解题方略]‎ 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直接提取即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对此,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层意相加即可。当然,更要注意该段与前后文的联系。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但也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例一] (2011·湖北高考,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节选自《才子赵树理》)‎ 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文章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段首句“赵树理很有幽默感”,后面的文字都围绕赵树理的幽默感展开详述,考生既要揭示出要点,还要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举例。‎ ‎[参考答案] 本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在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题型二 主旨概括 ‎[解题方略]‎ ‎1.主旨概括“5方法”‎ ‎(1)解读题目法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如2013年四川卷中《负重的河流》。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分析首尾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因文而异法 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 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 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5)借助背景法 借助注解,了解相关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 ‎2.主旨概括的答题模板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例二] (2014·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 食 学 群 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 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 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 ‎“猪娃子耶,回来哟!”‎ 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 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 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 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 概括全文主旨。‎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以记叙为主,解答本题要注意体会事件中蕴含的情感。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因此就对粮食没有了敬意。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