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精品课件语文:5祭十二郎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语文:5祭十二郎文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祭十二郎文 •———————————————— •□ 韩 愈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知识与 能力 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 过程与 方法 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把握 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 词用字的妙处,品味叙述中抒情的 艺术 情感态 度价 值观 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继承中 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 ,关爱亲人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晚 春 • □ 韩 愈 •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赏析] 此诗所描写的是郊游即目所见。绘出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 “群芳谱”:春将归去,所有植物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留住她,各自 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那本来乏色 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寥来凑热闹,化作飞雪,仅此寥寥数笔,就 给读者以满眼风光之印象。本诗拟人手法运用得特别传神。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古字通假 • (1)远具时羞之奠(____通____,________) • (2)皆不幸早世(____通____) • (3)敛不凭其棺(____通____,________)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三、一词多义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五、特殊句式 • (1)①惟兄嫂是依(“________”是标志,正常语序为“____________”) • ②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上为____________式倒装句。 •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应为“________________”) • 以上为____________式倒装句。 • (3)①从嫂归葬河阳(应为“________________”) • ②未可以为信也(应为“________________”) • 以上为____________句。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自我校对】 • 一、(1)羞 馐 美味食物 (2)世 逝 (3)敛 殓 给死人穿衣入棺 • 二、(1)第二年 (2)离开 (3)过不了多久 (4)牙齿松动 (5)成长立业 • 三、(1)动词,知道/动词,看望/动词,减少 (2)动词,表达/动词, 使……来/动词,达到/名词,情趣,兴致/动词,招纳 • (3)名词,诚意/假设连词,如果,果真/副词,实在,确实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4)动词,赴/动词,就职上任/动词,接近/动词,完成 (5)动词,预知/ 名词,灵魂/动词,知道/动词,了解/动词,识别/名词,知觉 • 四、(1)形容词作状语,在远方 (2)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3)方位名 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 (4)动词用作名词,视力 (5)动词用作使动词, 使……来 (6)名词用作动词,继承……的事业 (7)形容词用作动词,保 全 • 五、(1)①是 惟依兄嫂 ②尤何 宾语前置 (2)于汴州佐董丞相 介词 结构后置 (3)①从嫂归葬于河阳 ②未可以之为信也 省略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作家档案 •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 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三岁丧父, 由兄嫂抚养成人。 • 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阳山令等 职。宪宗即位,为国子监博士。后又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 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 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 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 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 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 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 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 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 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鼐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 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 成就。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二、背景回放 • 这是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为悼念他的侄子老成而写的一篇“衔哀致诚” 的祭文。韩愈三岁丧父,一直依靠兄嫂抚养。不久,哥哥又宦死于南方, 寡嫂携带年幼的韩愈叔侄回到故乡河阳,艰难度日。这时,兄弟辈只剩韩 愈一人,子侄辈只有老成一人,韩愈视长嫂如母,和比自己小几岁的侄子 情同手足。后来,又一同移居宣州,孤苦伶仃,一家人相依为命。韩愈19 岁来到京师谋生,25岁中进士后便在朝廷和地方任职,而老成则一直羁留 在南方,他们叔侄每隔数年才得相见一面。韩愈本以为彼此都还年轻,指 望着将来生活稳定后,便接侄子来同住。没想到老成竟突然病死,他悲恸 欲绝,为悼念老成写了这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祭十二郎文》。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重点突破 • 1.十二郎远殁他乡,文章却以“汝”“吾”相称,如对谈面语,这样 写的作用是什么? • 【参考思路】 作者祭奠与自己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侄儿,抒发了刻 骨铭心的骨肉至情,通篇以“汝”“吾”相称,像是与侄儿对谈面语, 异常真切。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开篇一个“告”字,让人感到全文都是向十二郎当面诉说,而亡者也正 侧耳倾听;叙家常琐事如与久别的侄儿共忆往事;推测十二郎死的日期 又像是叔侄二人共同核对;安排十二郎身后事犹如共同商量,抚背安慰; 说起心中的惶惑,不时发出疑问,真恨不得十二郎当面给予回应。这样 的行文方式,让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叔侄情深,感受到作者的悲伤。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痛的? • 【参考思路】 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 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 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 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 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 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 用第一人称,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 诉。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二、疑难辨析 • 课文语言的形式和语气词的运用有何特点?它们的作用如何? • 【参考思路】 这篇文章读来似叔侄二人之间,生者死者之间的无尽交 谈,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句式 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 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也增强了全文的感染力,多处连用 “而”“邪”“于”“也”“矣”等字。加重语气,深化情感,并使这 篇形为散体的祭文别具韵味,节奏也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读者。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一、文脉梳理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二、意旨探微 •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 他对亡侄的死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对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 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 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 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千年绝调 真挚动人 • ——《祭十二郎文》的抒情艺术赏析 •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 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 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 止的悲恸之情,表达骨肉至情。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正如林纾在《韩柳文研究法·韩文研究法》中所说:“祭文体,本以用韵 为正格……至《祭十二郎文》,至痛彻心,不能为辞,则变调为散体。” 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使全文有吞声呜咽之态,无夸饰艳丽之 辞,为后世欧阳修《陇冈阡表》、归有光《项脊轩志》、袁枚《祭妹文》 等诔文开辟新径。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2.感情起伏,令人动容 • 篇中用“呜呼”“呜呼哀哉”这两个悲叹词,来表现作者感情的起伏变 化。凡是用这种词的地方,都表示感情变化非常强烈。从第一个“呜呼” 开始,作者由含着眼泪的深沉倾诉,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至 “汝之子始十岁”一段的末尾,连用两个“呜呼哀哉”,已是嚎啕痛哭, 感情发展到了一个高潮。从“呜呼!汝病吾不知时”至“彼苍者天,曷 其有极”,声调急促,一气贯注,呼天抢地,悲痛之情发展到最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发展并不是直线的,在一度激烈之后,又伴随着一 段虽然悲切但却较为平静的倾诉,这样或高或低,或疾或徐,就像生活 中的真实情况一样。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结尾“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使人感到祭文已完,作者仍然悲恸不已。 正所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这篇祭文,我们不但可以看到 作者眼泪纵横的模样,还可以听到作者痛哭的声音。正因为如此,千百 年来,不知有多少读者被它打动。宋代大作家苏轼曾说“读韩退之《祭 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它感人之深。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3.重叠排比,震撼心灵 • 本文语言形式独具特色,文中多用重叠的语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势,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 感染力,多处连用“而”“邪”“也”“矣”等词,加重语气,强化情 感,使形为散体的祭文,富含韵味,节奏更加顿挫有力,从而更能打动 读者。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4.边诉边泣,催人泪下 •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声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 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 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每个 地方都在用交谈的方式诉说着内心的悲痛。每一句话都从肺腑中流出, 因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2021-3-24 32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 韩愈名句 • 1.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 •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 3.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皇都。(《早春》) • 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 古文运动 • 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是韩愈开始提出 的,指的是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与六朝 以来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立。韩愈及其追随者仍大力提倡这种 文体,后又得柳宗元积极支持与配合,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即所谓 “古文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儒学旗帜下发展起来的。主张“文道合 一”,以“道”作为文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因事陈 词”,“文从字顺”,自创新意新词。韩、柳古文运动开拓了散文新天 地。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读韩愈 • □ 梁 衡 •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 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 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 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 “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 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 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 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 第,第四次才中,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 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 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 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 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 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 就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 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 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 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 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改写?但是没有, 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 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 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 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 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 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 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 地,尽力去为。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 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 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这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 “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一个人不管 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 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 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 (节选自《时文选粹》)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赏析] 韩愈的伟大,在于求真的人品,在于求实的文品。作为文人, 他不是循规蹈矩地承袭先前遗留的文风,而是敢于突破、敢于革命;作 为官员,他不是明哲保身地守住自己显赫的职位,而是敢于直谏、敢于 抗争。他并不在乎个人的安危,而是关注国家的政局;他并不在乎个人 的名利,而是心系天下的黎民。本文文笔洒脱,行文大气,视野开阔, 见解独到,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著文倡道、脚踏实地、经世济民”的韩 愈的敬佩之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