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2

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 突破核心考点 训练规范养成 考点一 文言实词 ‎(对应学生用书P82)‎ Ⅰ 文言实词的5大命题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指出了考查范围(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还明确了考查方向(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从历年对实词的考查情况看,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方面。‎ 命题点1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别。比如“兵”的字形表示“双手持斤”,本义为“士兵”,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义项:兵器;士卒,军队;兵法;战争,战乱等等。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的“兵”解释为“兵器”。‎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利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____________‎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____________‎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____________‎ ‎(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____________‎ ‎(5)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____________‎ ‎(6)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____________‎ ‎2.谢 ‎(1)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并序》)____________‎ ‎(2)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____________‎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 ‎(4)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____________‎ ‎(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____________‎ ‎3.举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____________‎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____________‎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____________‎ ‎(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____________‎ ‎(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____________‎ ‎(6)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并序》)____________‎ ‎(7)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____________‎ ‎(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____________‎ 答案:1.(1)变得锐利,变得锋利 (2)使……快 (3)有利 ‎(4)有利的形势 (5)利益,好处 (6)利润 ‎2.(1)推辞,谢绝 (2)辞谢 (3)道歉,认错 (4)道谢 ‎(5)告诉,劝告 ‎3.(1)发动 (2)举起,抬起 (3)推举,举荐 (4)攻取,占领 (5)提出,列举 (6)成功 (7)全,合 (8)尽 命题点2 通假字 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可以通用的字。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本字的假借,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假借为“背叛”的“背”;一种是无本字的假借,如“而”本义是“颊毛”,假借为连词“而”。‎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____________‎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____________‎ ‎(3)举酒属客(《赤壁赋》)____________‎ ‎(4)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_________ ___‎ ‎(5)御六气之辩(《逍遥游》)____________‎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___________‎ ‎(7)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 答案:(1)“悟”通“晤”,面对面 (2)“倍”通“背”,违背 (3)“属”通“嘱”,劝人喝酒 (4)“共”通“供”,供给 ‎(5)“辩”通“变”,变化 (6)“受”通“授”,传授 (7)“案”通“按”,审察,察看 命题点3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特殊用法。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等。‎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必然活用作了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如:‎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响、景:像云彩、像回声、像影子一样)‎ ‎②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用法。如:‎ ‎①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登记)‎ ‎②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称王)‎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泳)‎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须带宾语,并且该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翻译时可按兼语的格式翻译。‎ 判定名词的使动用法,应分两步:首先按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方法来判定这个名词是否活用;然后看这个活用作动词的名词是否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果有,则判定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为名词,不能带宾语,却与代词“之”构成动宾关系,故“王”为使动用法,译为:使……为王。)‎ ‎②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如:‎ 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下”为方位名词,不能带宾语,却与代词“陈蕃之榻”构成动宾关系,故“下”为使动用法,译为:使……放下。)‎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往往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判断方法分两步: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①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鉴:以……为鉴)‎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失期,法皆斩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头发上指 解析:选C 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侣”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C C项,目:名词作动词,指使眼色、用眼示意。A项,树:第一句中名词作动词,种植;第二句中名词,树木。B项,棹:第一句中这里作动词,划桨;第二句中名词,桨。D项,道:第一句中名词作动词,取道;第二句中名词,道路。‎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动词翻译为相应的名词。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至”为动词,与“少”构成主谓关系,故“至”为名词,作主语,译为:到达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命)‎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使……争斗)‎ ‎(3)动词的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序其诗”就是“为(给)自己的诗作序”。序,这里名词用作动词,为动用法,意思是“为(给,替)……作序”。‎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以为轮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动词,攻占。‎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B.泣孤舟之嫠妇 C.谨拜表以闻 D.则修文德以来之 解析:选A A项为动词活用作名词;其余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固的铠甲;锐:锐利的兵器)‎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固:险要的地势)‎ ‎(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形容词+宾语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在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形容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为形容词,与名词“留侯张良”构成动宾关系,故“善”为动词,译为“与……交好”。)‎ ‎②所+形容词 形容词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欣”为形容词,与“所”构成“所”字结构,为名词性短语,故“欣”为动词,译为“喜爱”。)‎ ‎③能愿动词+形容词 形容词放在“能”“足”“可”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足”为能愿动词修饰了形容词“明”,句中缺少了动词谓语,故“明”为动词,译为“照明”。)‎ ‎④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 形容词后面不带宾语时,也表示某种动态,此时也活用为一般性动词。如:‎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既”为副词作状语修饰了形容词“白”,且“白”表示了某种动态,故“白”为动词,译为“显出白色”。)‎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使……变绿)‎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使……削弱)‎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 ‎①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认为……小)‎ ‎②予怪而问之。(刘基《卖柑者言》)(怪:认为……怪)‎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B.后世必为子孙忧 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而耻学于师 解析:选D A、B、C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亲贤臣远小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解析:选C A、B、D三项,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命题点4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今义专指“足”。‎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代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代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古今异义词语的古义。‎ ‎11.词义扩大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12.词义缩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3.词义转移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并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来往和运输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14.词义弱化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15.词义强化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16.感情色彩变化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恶势力的帮凶,贬义 答案:11.(1)妃嫔 (2)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12.求学的人,读书人 13.(1)交错相通 (2)外交使节 ‎14.盟约 15.(1)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 (2)与外界隔绝之地 16.爪子和牙齿,中性 命题点5 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类型 举例 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中的“舟楫”,只有“舟”的意义,没有“楫”的意义。‎ 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出”是出去,“入”是进来,在这里偏用“入”的意义,“出”是衬字。‎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7.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 ‎(1)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并序》)‎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并序》)‎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18.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2)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并序》)‎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3)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 偏义复词:________ 释义:________‎ 答案:17.(1)父兄 兄长 (2)公姥 婆婆 ‎18.(1)异同 不一样、不相同 (2)作息 劳作 (3)去来 离开 Ⅱ 理解文言实词的6大解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把握文言实词的含义,不仅是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关键,而且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加强对一些通假字、古含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识记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的解题技法。‎ 方法1 语境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思。如:2016年山东高考中“下之疾其上甚矣”一句中,“疾”有多个义项:“疾病”“生病”“毛病、缺点”“痛苦”“痛恨”“迅速”等。根据上下文晏子所述情况来看:景公“好治宫室”“好游玩”“‎ 好兴师”,已经让百姓疲困,财物用尽,身临死境(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了,这种情况下百姓对统治者会十分痛恨,由此可知此处的“疾”为“痛恨”的意思。‎ ‎19.(2016·全国卷Ⅰ,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患:________‎ ‎(2)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利:________‎ ‎(3)尝有使客亡橐中物亡:________‎ ‎(4)与盗物民家有间矣间:________‎ ‎(5)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比: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1)结合语境看,“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所以会“担心”镜湖的水泛滥。(2)语境中上文曾公亮设立了闸门挡水,且将湖水排到曹娥江,这一做法肯定有好处,据此,“利”应理解为“好处、利益”。(3)结合本句后面的语境:使者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回答说境内没有盗贼,并且怀疑为同行人所为,果然从同行人那里搜查到东西,由此可知上文“亡橐中物”中的“亡”应该为“丢失”的意思。(4)结合语境:曾公亮认为偷取银子的做法与到百姓家盗取财物是有区别的,以此来为偷取银子之人开脱罪责,并且下文中也证实了曾公亮的说法正确,故此处的“间”,应该是“差别”的意思。(5)结合语境来分析,针对偷取银子一事,皇帝让手下人讨论,如何裁决,最终强盗没有被处死。“比”若依“比照”之意,则可能有“强盗被处死”的过重处理,只有“按照”法律处理,强盗才得以不死。‎ 答案:(1)担心 (2)好处,利益 (3)丢失 (4)差别,不同 (5)依照,按照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做会稽县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闸门,将湖水排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了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使者丢失袋中财物,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管辖的境内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悉法令条文,久经历练,熟悉懂得了朝廷官府的规章制度,位居首位的宰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储君,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但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交有关部门讨论,按照抢劫禁物的法律,强盗得以不死。‎ 方法2 代入推断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如(2014·天津卷)“全活甚众”中的“全”,选项给出的解释是“全部”,代入句中,“全部活下来的很多”,很明显,“全部”与“很多”矛盾。结合语境,“全”应为“保全”之意。‎ ‎20.(2017·山东卷Ⅰ,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阮氏先苦风眩 为……所苦 B.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 奇:稀奇 C.工草隶虫篆 工:擅长 D.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 丁父艰:父亲离世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稀奇”代入句中,“从舅尚书王筠稀奇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很明显,该句子不通顺。从整个句子来看,“王筠”是人名,“其”指代谢贞,“奇”位于二者之间,应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认为……奇”或“看重”之意。‎ ‎【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谢安的九世孙。父亲谢蔺,任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谢贞幼年聪慧敏捷,性情纯厚。祖母阮氏起先为风眩病所苦,每每发作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谢贞当时才七岁,祖母不食,他也不食,亲族都觉得他与众不同。母亲王氏,给谢贞讲《论语》《孝经》,他读完便能背诵。八岁时,曾写《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觉得他的诗赋有美好情趣,对他的双亲说:“此儿将来可成大器,至于(他写的)‘风定花犹落’,可以和惠连媲美。”十三岁时,谢贞略通《五经》大意,尤其熟悉《左氏传》,又擅长草隶虫篆。十四岁时,父亲离世,他顿首哭倒在地,数次哭得死去活来。‎ 方法3 句式推断法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的词性、词义。如:2015年湖北高考中“则千金有所必割”“则锥刀有所必算”两句为相同句式,句中的“割”和“算(算计)”处于同一位置,在词性上相同,由意义相反的角度可推知“割”解释为“舍弃”。‎ ‎21.(2013·安徽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节选自《说苑·奉使》)‎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讨暴秦,诛强楚暴:____________‎ ‎(2)为天下兴利除害利:____________‎ ‎(3)人众车舆,万物殷富舆:____________‎ 解析:(1)(2)(3)中“暴”“利”“舆”‎ 皆可根据文言中句式整齐的方法,依前面或后面相同或相反的意义来推断。‎ 答案:(1)暴虐的 (2)有利的事情 (3)众多 ‎【参考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人们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他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等到高祖时期,高祖刚把中原平定,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让陆贾为使者赐给尉佗大印,任命尉佗为南越王。……(尉佗)接着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陆贾说:“您似乎比他们贤能。”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说:“皇帝从丰、沛之地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天下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辖治理整个中原,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多,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您的人口不过几十万,都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又处在这地势不平的荒远偏僻之处,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您怎么能同汉王相比!”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尉佗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作乐好几个月。‎ 方法4 语法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常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如:2015年重庆高考中“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一句中的“容”,解释为“容纳”。分析语句“以为容”即“以(之)为容”,“把它作为……”,据此推断“容”为名词,作宾语。若解释为“容纳”,文句不通顺,结合上下文,“容”在此处应解释为“表象”。‎ ‎22.(2015·湖南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节选自《三事忠告》)‎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训:____________‎ ‎(2)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知:____________‎ ‎(3)相时度力,敝者葺之相:____________‎ ‎(4)即为苟禄,获罪于天禄: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句子结构可以看出,“训”的前面为代词“是(这样)”,“是训”共同构成“有”的宾语,“训”应当解释为名词“训诫”。(2)本句主语为前面的“事”,句中的“知”虽为动词,但不能作谓语,只能和“所”构成名词性短语共同作宾语,故解释为“知道”。(3)本句主语为承前省略的“牧民之长”,句中的“相”与“度”均为动词,后面分别带有宾语“时”与“力”,故作谓语,不能当作名词来看待,应解释为“观察、察看”。(4)分析句子结构可以看出,“为”是动词,译为“是”,“禄”为名词,若作宾语,可译为“就是苟且俸禄”,语意不通,那么“禄”只能解释为“享受俸禄”。‎ 答案:(1)名词,教导、训诫 (2)动词,知道 (3)动词,观察 (4)动词,享受俸禄 ‎【参考译文】‎ 治理百官如同治理一个家庭,古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教导。作为一个家庭主事的人,不论事情是缓还是急,是大还是小,都应当知道。有不知道的情况,就不能治理好(这个)家庭。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有很多责任集于一身,像学校,像驿站,像粮仓,像监狱,像农田水利,像桥梁堤坝等各种工程,总共主管的工作太多了。观察时机,估量能力,破损的要修理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以前所没有的要谋划它。有人说它们不被修治,与我有什么关系,任期很快过去,自找苦吃干什么?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那么各种政务都会懈怠。前人说过,公家的事务,有一丝一毫不尽心尽力,就是苟且享受俸禄,要遭到上天的惩罚。‎ 方法5 联想印证法 方法 示例 课本联想法 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 ‎2015年山东高考中“军皆定次,将乃就舍”一句,若判断“次”的意思,可联系课文《陈涉世家》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一句中的“次”,意为“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即临时驻扎”。‎ 双音联想法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试题中出现的单音节词,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 ‎2016年天津高考中“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一句,若要判断“罹”的含义,可以联想到双音节词“罹难”(遇灾、遇险而死),解释为“遭遇、遭受”。‎ 成语联想法 不少成语保留了词语的古义,可以借助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含义。‎ ‎2015年福建高考中“会合不可以期”一句中的“期”,可以联想到成语“不期而遇”,解释为“约定”。‎ ‎23.(2015·广东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善射,娴将略娴:____________‎ ‎(2)象昇击却之却:____________‎ ‎(3)逐贼危崖危:____________‎ ‎(4)象昇提刀战益疾益:____________‎ ‎(5)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犯:____________‎ 解析:(1)“娴”可联想到现代汉语中词语“娴熟”与《屈原列传》中的“娴于辞令”来判断,此处的“娴”应为“熟习”。(2)“却”可联想到课文《过秦论》中的语句“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意为“击退”。(3)“危”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推断为“高峻”之意。(4)“益”可联想到课文《师说》中的语句“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为“更加”;还可联想到成语“多多益善”“精益求精”中的“益”均为“更加”之意。(5)“犯”可联想到词语“进犯”“来犯之敌”“秋毫无犯”中的“犯”,解释为“侵犯”。‎ 答案:(1)熟习 (2)击退 (3)高峻 (4)更加 (5)侵犯 ‎【参考译文】‎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然是一个文人,但善于射箭,熟习用兵的谋略。(崇祯)六年,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西山,象昇击退了他们的进攻。贼兵逃回西山,包围了冷水村,象昇设下埋伏,大败贼兵。象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搏斗,(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失去战马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在高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额头,象昇 提刀更加勇猛地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 方法6 通假代入法 文言实词中当遇到某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便可以从通假字角度考虑。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如:2016年山东高考中“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一句,“说”若按照“陈述、诉说”“说法、主张”“劝说”等意思解释,显然文意不通,由“众说”的搭配,可以从通假角度考虑,根据音同音近、字形相近的特点推断“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2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死灰独不复然乎然:____________‎ ‎(2)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倍:____________‎ ‎(3)则人马罢罢:____________‎ ‎(4)虏以全制其敝敝:____________‎ 解析:(1)据上文“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用“死灰会复燃”的道理来回应狱吏的羞辱,“然”不能解释为“这样”,但本身没有“燃烧”之意,只能看作通假字“燃”,解释为“燃烧”;(2)据上文“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语句,可知大行王恢议论匈奴和亲的做法,最终会背弃、违背盟约,此处若将“倍”理解为“更加”,放在句中解释,显然文意不通,联系下文“今匈奴负戎马之足……难得而制也”,可推知此处的“倍”应作通假解释,通“背”,意为“背弃、违背”;(3)根据前句“汉数千里争利”,那么人马就会疲惫,而“罢”本身没有“疲惫”之意,只能从通假来解释,通“疲”;(4)从上文两句“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来分析,此句应为敌人会全力以赴地来对付我们的弱点,而“敝”没有此意,若把它看作通假,通“弊”,解释为“弊端、缺点”,则文意就能讲得通。‎ 答案:(1)通“燃”,燃烧 (2)通“背”,背弃、违背 (3)通“疲”,疲劳 (4)通“弊”,害处、缺点 ‎【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他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新考纲首次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个变化足见对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视程度。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除了重视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着重积累教材中的文化常识),也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 ‎(对应学生用书P87)‎ Ⅰ 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确考查内容 常考内容 高考印证 称谓姓名 ‎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以字行”“姻亲”“私禄”,2017年全国卷Ⅱ考查“下车”“收考”“车驾”,2016年全国卷Ⅱ考查“中宫”“陛下”,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2016年全国卷Ⅲ考查“致仕”,2015年全国Ⅰ卷考查“庙号”“太子”,2015年全国Ⅱ卷考查“字”“谥号”。‎ 官职科举 ‎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状元”,2017年全国卷Ⅲ考查“近侍”“告老”,2016年全国卷Ⅱ考查“吏部”,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有司”,2016年全国卷Ⅲ考查“礼部”“教坊司”,2015年全国Ⅰ卷考查“兵部”“登进士第”。‎ 历史常识 ‎2017年全国卷Ⅱ考查“京师”,2017年全国卷Ⅲ考查“上元”,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契丹”,2016年全国卷Ⅲ考查“两京”。‎ 服饰常识 ‎2014年全国大纲卷考查“解褐”。‎ 礼制常识 ‎2017年全国卷Ⅰ考查“母忧”,2016年全国卷Ⅱ考查“移疾”,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建储”,2015年全国Ⅱ卷考查“嗣位”,2014年全国大纲卷考查“南面”。‎ 文学常识 ‎2014年全国大纲卷考查“《春秋》”。‎ ‎2.明确命题规则 ‎(1)熟悉的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文化常识。这类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熟悉的文化常识可依据平时所学知识直接判断。‎ ‎(2)生僻的文化常识 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来判断。‎ Ⅱ 古代文化常识题解题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方略]‎ ‎[典例剖析]‎ ‎(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 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 根据“下车伊始”中的“下车”,可判断A项正确。联系平时积淀的历史知识,很容易判断D项正确。‎ 第二步,联系推断,排疑解难。‎ 此题可联系选文内容,判定疑难项B和C的正误。根据“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可知,李子春的两个孙子自杀,说明“收考”指拘捕拷问李子春,而不是选项的意思,B项错误。根据原文“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可知,“车驾”指光武帝,C项正确。‎ ‎【答案】 B ‎【参考译文】‎ 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友善,多次写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光武帝怀疑此事。等到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德行的人。”后来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姓李子春先前任琅邪相,他强横不守法度兼并侵吞别人财产,大家都很怕他。赵憙到任,听说他两个孙子杀人而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查其中的奸情,拘捕拷问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他最终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光武帝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还想要说什么。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厚,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和各郡一起讨伐捕捉,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称:“憎恶邪恶的人只应限于他自身,可以把其余同党全部迁徙到离京城近的郡中。”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搬迁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温叟与张昭同修汉隐帝及周祖实录。恭帝即位,迁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唐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城洛阳。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南下时)”。‎ 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生病,却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传主的微妙心态。‎ C.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 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遭遇父母亲去世,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是谓丁艰,亦称“丁忧”。‎ 解析:选D 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调动平时积累的文化常识,很容易判定A、B两项正确。第二步,联系推断,排疑解难。此题可联系选文内容,判定疑难项C和D的正误。刘温叟有过修编皇帝实录文献的经历,其后担任的“祭酒”一职也应当与“学问”有关,“祭酒”是学官应当没错。“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文中有对应信息“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文中无对应信息,但高考不可能在相对生僻的时间、沿革方面设题,故可确定C项正确。文中“丁内艰,退居西洛”显示了D项的全部信息,但细分析会发现D项说的“丁艰”包含父母双方,选文说的是“丁内艰”。据此推断“丁内艰”应是遭遇母亲去世,因为母亲的角色是在家主内。故可判定D项错误。‎ ‎【参考译文】‎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我的儿子风骨秀异,不能预知的只是寿命长短罢了,当今世道混乱,我儿能够与我都成为温、洛之间的老叟则足矣。”所以给他取名为温叟。后汉高祖南下时,温叟从洛阳跟从到郑州后,称病没有前往。进入汴京后,温叟很迟才到来,授任他为驾部郎中。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温叟与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录,恭帝即位,升任他为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元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善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征召”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刘基属于大夫阶层。‎ 解析:选B 第一步,根据积累,初步判断。调动平时积累的文化常识,很容易判定A、C两项正确。第二步,联系推断,排疑解难。此题可联系选文内容,判定疑难项B和D的正误。文中显示:刘伯温考中了进士,按照古代的选官制度,当然就会被任命,因此“除”应是“任命”的意思,而不是“征召”之意;做官有廉直声誉,当然会被主管部门“征召”。故可确定B项错误。‎ ‎【参考译文】‎ 刘基,字伯温,是青田人。刘基小的时候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刘基的父亲说:“您祖上德行深厚,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您家门庭。”元朝至顺年间,刘基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高安县县丞,有清廉正直的名声。行省征召他,他推辞拒绝。西蜀人赵天泽评论江东人物,第一个就推崇刘基,认为他是诸葛孔明一类的人。‎ 起初,太祖因为某事责怪丞相李善长,刘基说:“李善长是有功勋的老臣,能够协调诸将的关系。”太祖说:“他多次要陷害你,你却替他说话?我要让你做丞相。”刘基叩首说:“这样做就比如换柱子,必须用大木头才行。如果捆束小木头做柱子,房子马上就会倾覆的。”等到李善长被罢免,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杨宪一向和刘基交好,刘基却极力说不行,他说:“杨宪有丞相的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做宰相的人,处事须心平如水,把义理作为行使权力的标准,而自己的私见不参与其中,杨宪却不是这样。”皇帝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说:“这个人大概比杨宪还要器量狭小浅薄。”皇帝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回答说:“就譬如驾车,我担心他会把车辕给毁坏。”后来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出事被杀。‎ 洪武三年任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封爵为诚意伯。第二年赐他告老还乡。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料事如神。到此时回到山林隐居,只是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八年,刘基病重,过了一个月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 ‎ 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从全国高考命题来看,断句题主要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次是主观断句题。故本考点主要从“断句5大标志”和“2步解题流程”上加以突破。‎ ‎(对应学生用书P88)‎ Ⅰ 掌握断句5大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文言文断句,关键在于对通篇文意的领会。因此,通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解答断句题,应先通读语段,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做断句题可以抓住以下“5大标志”:‎ 标志1 对话词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节选自《宋史·郝质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句子成分和对话词。“曰”是对话词,“质”是本文主人公郝质,“曰”后面应断开,排除A、C两项;运用句子成分断句法,因为“彦博虑为贼焚”是主谓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B项正确。‎ ‎【参考译文】‎ 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轻的时候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在道中遇到数千西夏骑兵劫夺,郝质在前开路,奋力作战,斩杀数百人、获得数百匹马。又与田朏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转战并追赶败北的士兵,于是修复了宁远的各个营寨,来控制敌人的交通要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陈述他前后立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路钤辖。‎ 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统帅城西的部队。回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彦博担心被贼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蔺千推辞,郝质说:“(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了,而亭子被烧了。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走的,罪过是在我这里,我愿意代替蔺千受死。”彦博钦佩他的节义,(最后)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 标志2 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初通文意、化整为零的过程,就是借助虚词初次判断的过程。尤其一些议论性语段,它们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的情境去猜测,因而运用虚词判断句读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会使断句变得很容易。常见的情况有:‎ ‎①句首语气词前面可断句,如:其、夫、盖、唯、盍、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等。‎ ‎②句首关联词语前面多可断句,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 ‎③句末语气词后面可断句,如: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乎、哉、夫等。‎ ‎④句中虚词前后不能断开,如:于、为、而、以、则等。‎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猛狗与杜鼠 韩非子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 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一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则难也。”‎ ‎(节选自《韩非子集释》)‎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B.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C.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D.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抓住句中的虚词。画波浪线句子的虚词有“者也”“夫”“乃”。“者也”一般用在句末,后面要断开,“夫”一般用在句首,前面要断开,可排除B、D两项,“乃”一般用在句首,前面要断开,“舜”做“传”的宾语,后面要断开,可排除C项。故选A。‎ ‎【参考译文】‎ 尧想要把天下传给舜。鲧规劝尧:“不吉祥啊!谁会把天下传给舜这个平常人呢?”尧不听鲧的规劝,起兵攻打鲧并在羽山的郊外杀死了鲧。共工又规劝尧:“谁会把天下传给舜这个平常人呢?”尧不听共工的规劝,又起兵攻打共工并在幽州的首都杀死了共工。在这种情况下,天下的人没有谁敢对尧说不要把天下传给舜了。孔子听了这件事后说:“尧能够知道舜的贤明,这不是他难于做到的事。到了杀死规劝他的人,一定要把天下传给舜的地步,这对他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可他却做到了。”又有人说:“尧不因为别人的猜疑而挫败他看准要做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啊!”‎ 标志3 句子成分 给文言文断句,可以借助某一类词性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分析。名词、代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代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代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如果做宾语,那么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如果两个名词、代词在一起,那它们的中间一般要断开。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鸿门宴》中“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先用全称,后文“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遂入”等就不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 表示“我”‎ 吾、余、予 表示“你”‎ 尔、汝(女)、公、卿、君、若 表示“他”‎ 彼、此、其、之 表示“这”‎ 此、是、斯、兹、夫 ‎3.(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句子成分尤其是主语前面和宾语后面的停顿。比如:“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又不得诉长吏”的主语为“选者”,意思是“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因此“选者又不得诉长吏”中间不能断开,主语“选者”前面要断开。由此分析,“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的断法错误。据此可排除A、B选项。另外,“初”为时间副词,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因此应在其后断开,据此排除C选项。故选D项。‎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名。宋神宗召许将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其次是考核政绩。综合考查时没有法规,官吏得以改动文书做奸邪的事,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撤销南曹,开放官舍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挠刁难的。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州,派遣使者索求代州的土地,每年派遣出使的使者不敢前往,就任命许将前往应对。‎ 标志4 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反问句、变式句、省略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抓住句中的文言句式标志词。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者”“也”后面应断开,可排除A、B两项;“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引进主动者的被动句,后面应断开,可排除D项。故选C项。‎ ‎【参考译文】‎ 晏平仲(晏子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名婴,是莱州夷维人。先后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工作而被齐国国君看重。(他)辅助齐国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荤菜),他的妻妾不穿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堂上时,‎国 君有话问到他,他就直言回答;无话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清明的,他就遵从政令行事;不利于国家的政治清明的,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因此,他能接连侍奉三代君主,名扬诸侯。‎ 标志5 对称整句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 ‎5.(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 ‎(节选自《论衡·自纪篇》)‎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B.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C.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D.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对称整句。此题主要根据句式的对偶关系来考虑:“才高”相对“口辩”,“苟作”相对“谈对”,于是可知“苟作”和“谈对”之后都应断句。再根据动词来判断:动词“非”的宾语“其人”后应断句。故选C项。‎ ‎【参考译文】‎ 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只有王充的书法日见进步,又没有什么过失。学完了识字书写课程,就离开了教写字的老师,去学习《论语》《尚书》,每天能背诵一千字。读通了经书,品德也修养好了,辞别老师而去专门研究学问,王充一写出文章,大家都觉得惊奇。他所读的文书,也一天比一天多。王充才能虽高但不喜欢随便写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与人谈论对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说话。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同他的观点是对的。王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行事为人和侍奉尊长也是如此。‎ Ⅱ 应用2步解题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方略]‎ 全国卷对断句的考查,主要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在高考断句题中属于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一般设置6~8处停顿,但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二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典例剖析]‎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 第一步,四个选项分两组 四个选项中,有些停顿点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将四个选项两两分组,即A、D两项为一组,B、C两项为一组。‎ 第二步,两级排除定答案 分析时,可以找到两组中不同的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即解题的关键,从不同的停顿点入手,分析正确的断句点。比如“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本处是说“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然后结合后面句子“承宪妻每扬言……”中的“承宪妻”为名词,作主语,前面一定要停顿。由此可排除A、D两项。再分析B、C两项,不同停顿的句子为“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句中的“承宪妻每扬言”含有主语和谓语,“扬言”缺少宾语,所以“事由己发”是“扬言”的宾语,后文“用以恐喝勋贵”为这样做的目的,故“扬言”后不能断开,整句话可译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功臣权贵之人”。故可排除B项。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C项。‎ ‎【答案】 C ‎【参考译文】‎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的进士。授职鄢陵知县,升为御史。出京巡按辽东,上书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本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太子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暗藏另立太子之心,并且广泛结交术士之流。当初陛下下大力惩罚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本是皇帝敬畏纲德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这是由于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确立太子的)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奏疏呈上,贵妃、郑承宪都很生气,同僚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有删减)‎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D两项为一组,B、C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此处主语为“此人”,谓语为“有”,后跟宾语“痴名”,“闻”为动词,后面需要跟宾语“其”。由此可见“痴名”后必定停顿,可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不同点有两处“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和“僮仆亦奔散无留者”,语句“僮仆亦奔散/无留者”两种断法皆可,重点分析“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此句中的“时”必定归到上句,即“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由此可排除B项,确定答案为C项。‎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从杨最、杨爵因上疏劝谏而获罪后,没有谁再敢议论时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上,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也都是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皇上曾经说:“此人可与比干相比,只是我不是纣王罢了。”‎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节选自《晋书·郭璞传》,有删减)‎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B.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C.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D.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按相同点的多寡把选项两两分组:A、D两项为一组,B、C两项为一组。然后分析“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此处大意是“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不能看作“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时”,这里的“时”指当时的情况,可排除B、C两项。比较A、D两项,此处主语为“瑗”,谓语为“驳正”,宾语为“之”,故在“之”后停顿,由此可排除A项,确定答案为D项。‎ ‎【参考译文】‎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赋自中兴以来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有一个叫郭公的人,客居于河东,精通卜筮之术,郭璞跟从他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就是京房、管辂这样的人也比不上他。‎ ‎“筛选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二是能对照材料辨析题目中信息的正误。这里所说的“信息”,是符合题目要求、具有某些特定含义的文言词语、句子。‎ ‎“分析概括”考查的是对选文整体或某个关键环节的信息的提炼和分析的综合能力。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对重要语句信息的转述;(2)对人物形象的简要概括;(3)对事件意义或后果的评述;(4)对文章主旨信息的概括。解答此类题目,可重点从以上四个方面考虑。‎ ‎(对应学生用书P91)‎ ‎5大比对角度、10个命题设误点分类例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综合题的题目要求为“选是”或“选非”,但多为“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主要是从五个角度进行细比对: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或删减内容,关系等。‎ 角度1 比对人物 命题设误 误解形象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张冠李戴 即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 比对方法 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比对,要着重比对选项在这几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2016·全国卷Ⅰ)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选项C] 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契丹人的做法,官吏们怕生事,曾公亮认为赵滋有勇有谋,并举荐给朝廷,派遣使者下达旨意,应该是皇上派遣赵滋去契丹传达旨意,并非曾公亮“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故C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参考译文】‎ 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派赵滋前去告谕旨意,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4·广东卷)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选项D]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误解形象角度设误,“刘敞犯颜直谏”对人物性格的概括与原文不符,原文为“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也就是说,刘敞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讽谏后“帝竦体改容”,并非“犯颜直谏”。‎ ‎【参考译文】‎ 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有揭发的却过于直率。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其低微,尧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天地顺应他,百姓爱戴他,不是有别的办法,只是因为舜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罢了。”皇帝恭敬地站起身子表情严肃起来,知道刘敞是用道理来讽喻。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 角度2 比对时间、地点 命题设误 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 比对方法 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山东卷)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选项C] 谢贞非常孝顺,小时候祖母因病难以进食,他便也不进食;父亲去世他悲痛欲绝,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之后,奉养母亲未曾间断”错,根据原文“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可知,中间有二十年是谢暠替谢贞供养其母亲的。‎ ‎【参考译文】‎ 太清之乱,亲属离散亡失,谢贞所居的江陵陷没,谢暠逃难移居番禺,谢贞母亲出家到宣明寺。到了高祖受禅,暠回乡里,供养贞母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 ‎[选项B] 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堤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又筑防护长堤,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空间错位角度设误,“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的地点不是在“滑州”,而是在“并州”。‎ ‎【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人们惊奇他的志向。担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筑堤,堤第二年就损坏了。陈尧佐请求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坚固耐久,丁谓不以为然,陈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陈尧佐移任河东路转运使,因为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他们的赋税。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税几十万。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陈尧佐任滑州知州,制造木龙来减轻水浪冲击,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移任并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不安,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多次升官至右谏议大夫,为翰林学士,于是授官枢密副使。‎ 角度3 比对关键词语 命题设误 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 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比对方法 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天津卷)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选项B] 王充幼年时恭顺仁厚,未曾受父母责备鞭打。他追求好名声,喜欢结交杰出高雅的朋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曲解文义角度设误,原文只是说“不好徼名于世”,而选项表述为“他追求好名声”,属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 王充六岁时,家里就教他认字写字,王充恭厚友爱孝顺,很懂礼貌,庄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气派。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八岁进书馆学习,书馆里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为有过失而脱去衣服受责打,或者因为字写得难看而被鞭打。……(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去求见长官。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他)能够原谅别人的大错,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4·安徽卷)先生(指传主朱筠)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 ‎[选项D] ‎ 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归纳不完整。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遇到那些贤能的教官和诸生),亲若同辈”,并非选项中的只“待门下学子”。‎ ‎【参考译文】‎ ‎(先生)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老师和学生,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气神情诚恳殷切,离开之后别人喜欢回想他说的话。‎ 角度4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命题设误 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 比对方法 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的而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词语,或者筛查选项中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全国卷Ⅲ)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选项A]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原文只是说许将回来后向朝廷报告此事,皇帝认为他做得很好,文中并没有说“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参考译文】‎ 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塞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许将说:“这件事情,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要派使者做什么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神宗,神宗对许将大加赞赏。‎ ‎8.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5·重庆卷)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选项A] 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选项“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错,该句对应原文“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有两个限制词语“或”“数”‎ ‎,对时间和范围进行了限制,而选项中去掉了这两个限制,变得绝对化了,故A项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 楚地的风俗是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术,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一切疾病不考虑病的时间长短轻重,如果药才吃下去,不见效果,就摒弃不用。至于巫术,反复使用十几次不见效果,却从不后悔,并且归咎于自己,痛心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最终也不会说一句归罪于巫术的话。所以治好病的功劳总是归功于巫术,治不好病的失败总是归罪于医术。管用不管用,巫师总是接受上等的赏赐,而医术接受的赏赐就差了。所以医生渐渐地想要急功近利、取信于人,就得一定借助鬼邪缠身的症候作为表象,即使高智商的人也很少感到迷惑。甚至于沅江湘江一带有人用人祭祀不应当祭祀的鬼,以求取利益,受到重刑严罚却不会怨恨,因而巫术造成的人祸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已经无法得到解决了。医术已经很久不能胜过巫术,即使有高明的医生还是不能施展自己的诊治才能,以成就良医美名,从而致使学习医术的人一天天地懈怠,所以有时找遍好几个郡县也找不到一位好医生。‎ 角度5比对关系 命题设误 改变因果 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 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比对方法 辨析时理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的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关系是否恰当。‎ ‎9.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5·山东卷)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选项B] 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原文中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这样才能临敌作战,专心一意。因此,智谋之士都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意为他殊死战斗。原文是因果关系,B项变成了并列关系。‎ ‎【参考译文】‎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的话。国君如果不答应我的要求,我不敢接受担任主将的任命。”国君应允之后,主将就辞别国君率军出征。从此军中一切事务,不听命于国君而全部听命于主将,临敌作战,专心一意。这样,就能使智谋之士都愿出谋划策,勇武之人都愿殊死战斗,士气昂扬直冲霄汉,行动迅速如快马奔驰,兵未交锋而敌人就已降服。‎ ‎10.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文] (2014·福建卷)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 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 ‎[选项A] 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事件混乱的角度设误。选项中“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说法混乱,原文中的“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意思是“害怕服劳役的人邀张祖斩断右手大拇指来消除自己的徭役”,回家告诉母亲后,张祖才逃避躲藏了起来,内容涉及多个事件,说法混乱。故A项与原文不符。‎ ‎【参考译文】‎ 洪武帝元年,闽中一带的法令严厉,约束官吏的法令尤其严刻。害怕服劳役的人邀张祖斩断右手大拇指来消除自己的徭役。张祖对此感到疑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法令可以规避,手指断了不能再接,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于是逃避躲藏了起来。没过多久,斩指事件被发觉,朝廷下诏逮捕(这些人)戍守边疆。犯事者说张某刚开始时也和某人有此约定。追捕了许久没有抓获。恰逢天显异象,朝廷大赦天下,(张祖)才回到家中。家中空无一物,到了拴马拦牛,砸毁斗与木桶当柴烧的地步。考虑到若不用功学习就无以树立门户,于是下决心学习儒家经典。‎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句子的意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对理解文言文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和做题的细心程度,是文言文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难点。‎ ‎(对应学生用书P93)‎ Ⅰ 译准3处得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点1 重要实词 一、准识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 快速识别通假字的2大方法 ‎1.按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的字。‎ 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 ‎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 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 ‎1.(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泽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考查点:“啖”,吃;“矢”通“屎”;“囊”,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 ‎“二十年来,因为刚强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百分之一二。背着皇上培植党羽,追求贪欲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谏官反而占了一半。谏官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当初进用的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外出巡视河南。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陈登云随即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分发库银赈济百姓。陈登云多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因为久居此官位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2.(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考查点:“锡”通“赐”,赐予;“而”,转折连词)‎ ‎【参考译文】‎ 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客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 二、准解多义词——依据语境,确定含义 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爱护”“爱怜”“爱惜”义项较难区分;“坐”字,“犯罪”与“判罪”义项易混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 ‎3.(2018·潍坊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尝叹文士卒无如党怀英者,守贞奏进士中若赵讽、王庭筠甚有时誉。上曰:“出伦者难得耳。”守贞曰:“间世之才,自古所难。然国家培养久,则人材将自出矣。”守贞读书,通法律,明习国朝故事,又喜推毂善类,接援后进。朝廷正人,多出入门下。承安元年,降授河中防御使。五年,改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久之,迁知都府事。时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安抚,乃移知济南府,卒。上闻而悼之。谥曰肃。‎ ‎(选自《金史·完颜守贞传》,有删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完颜守贞)明了熟悉国家的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考查点:“明”“习”“推”“援”,都是多义词)‎ ‎【参考译文】‎ 皇帝曾感叹文士最终也没有像党怀英那样的,守贞上奏说进士里面,像赵讽、王庭筠当时很有好名声。皇帝说:“出类拔萃的人难得啊。”守贞说:“隔代才有的出色的人才,自古就难以得到。但是国家培养得久了,人才就将自己出现。”守贞读书,通晓法律,明了熟悉国家的先例,又喜欢推举优秀的人,引荐资历较浅的人,朝廷中的正人君子,大多与他交往。承安元年,降职担任了河中防御使。五年,改任为部罗火扎石合节度使。很久以后,改任知都府事。当时南方边境发生战争,皇帝认为山东是重要而需要严加防护的地方,必须由大臣前往安抚,于是调任守贞做了济南府知府,守贞去世。皇帝听到消息后悼念他。谥号为肃。‎ ‎4.(2018·临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了不久,绛侯(周勃)责怪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考查点:“望”“毁”“谢”,都是一词多义)‎ ‎【参考译文】‎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 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三、准断活用词——语法判断 ‎1.根据语法准确判断 ‎(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 ‎(2)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 ‎①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少了一个谓语,所以“籍”应活用为动词,“造册登记”。这就符合了“句中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 ‎②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如“翼蔽沛公”句,其中“翼”字是名词,位于谓语“蔽”之前,做“蔽”的状语,所以译为“像鸟张开翅膀那样”。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的原则。‎ ‎③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做补语)。我们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是“军队”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表地点的名词,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驻军”,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 ‎2.词性、词义翻译到位 何谓翻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2)名词作状语,一般要译为带“用……”“在……”“像……一样”的词语。‎ ‎(3)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要在该动词、形容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中心语)。‎ ‎5.(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考查点:“大蝗”,名词活用为动词,出现大蝗;“辄”,就;“岁屡”,连年;“年”,收成。)‎ ‎【参考译文】‎ 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二十七年,拜为太尉,赐爵关内侯。‎ ‎6.(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节选自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生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考查点:“资”,供给,给予;“迹”,事迹,功业;“光”,名词用作动词,光耀;“勉”,努力)‎ ‎【参考译文】‎ 去年请假(外出),后来从江、汉间回到京城,才知道您调任为地方官后,勇于做合乎道义之事,以前我期许您的心思(得以印证),果真不错,私下里很是(为您)高兴、庆贺,(因为)您果真没有辜负上天给予的职责以及我对您的期许,这正是我高兴而为您庆贺的原因,好极了,好极了!我个人可谓不值一说,虽说也能治学,但没什么益处,像您的才华与适逢其时,真值得好好爱惜。前面提及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正气和,加之一贯的温和谨慎,是指您的才华值得珍惜;您四十岁做了刺史,在偏僻的小郡任职,无衣食之忧,无做官吏的劳累,这是指您适逢其时值得珍惜。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生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四、准辨古今异义词——会迁移、记常识、辨古今 ‎1.两大类型 一是单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 ‎2.三大方法 ‎(1)联想迁移法 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古今异义词,找出相似的语境,从而推断出文段中词语意义的方法。比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借助这句话中的“交通”,我们就知道了“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中“交通”的意思。‎ ‎(2)博闻强识法 对于古今异义词,有时仅靠上下文语境难以推断其意义,需要有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积累才能识别。如“牺牲”这个词,古代指供祭祀用的牲畜,而我们现在多是指为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3)文句推敲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词语含义。‎ ‎7.(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考查点:“从容”,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郑重、严肃”;“救正”即纠正、弥补时政的过错;“世”即当时的人;“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参考译文】‎ ‎(‎ 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皇帝正偏向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凡是改革各事,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皇帝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异议,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荐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8.(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节选自张岱《琅嬛福地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考查点:“爽然”,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茫然若失的样子”;“乃”,于是;“饷”,作动词,译为“给……饭吃”;“非……”,表否定的判断)‎ ‎【参考译文】‎ 老人开门恭敬地迎接茂先进入,茂先看到这些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茂先为此在这里逗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道:“过段时间我多带点吃的再来拜访,到时我要看遍群书。”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说,送茂先出去。茂先刚一出门,门外的石头突然自行闭合。茂先回头看着石头,只见到杂草藤萝,绕着石头而生,石头上的苔藓也严丝合缝。茂先呆呆地站着看了良久,对着石头拜了两次后离去。‎ 五、准判偏义复词——看搭配,联语境 ‎1.两大类型 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2.四大方法 辨析偏义复词时考生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切入:‎ ‎(1)格外关注同义、反义连用词 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取哪个语素的意义,哪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正确解释。‎ ‎(2)联系其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解释成“勤劳地工作”是讲得通的,解释成“勤劳地工作、休息”就讲不通了,由此可知“息”在此处只做陪衬而无实义。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 ‎(3)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为“不管是皇宫中的人员,还是朝廷中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奖惩功过、好坏时,不应该有所不同”,可见句中的“异同”为“不同”的意思,那么“异同”一词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做陪衬了。‎ ‎(4)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的父亲和弟弟,故知“父母”“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母”和“兄”。‎ ‎9.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宪宗即位,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闻其名,既谒见,群危言激切,甚悦,奏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皆爱重之,召入为吏部郎中。元衡辅政,举群代己为中丞。群奏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吉甫以羊、吕险躁,持之数日不下,群等怒怨吉甫。‎ 群性狠戾,颇复恩雠,临事不顾生死。是时征入,云欲大用,人皆惧骇,闻其卒方安。‎ ‎(选自《旧唐书·窦群传》,有删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考查点:偏义复词“恩雠”“生死”及“复”“临事”等的翻译)‎ ‎【参考译文】‎ 宪宗即位,(窦群)调任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出任唐州刺史。节度使于素来闻知他的名声,谒见时,窦群言语率直激切,于很喜欢,奏请朝廷授窦群留任山南东道节度副使、检校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服金鱼袋。宰相武元衡、李吉甫都喜欢和器重窦群,召他入朝任吏部郎中。后武元衡任辅政大臣,举荐窦群顶替自己做御史中丞。窦群奏请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李吉甫认为羊、吕二人阴险浮躁,接到奏表数日不予批复,窦群等人因此愤恨李吉甫。‎ 窦群性情狠毒暴戾,喜欢复仇,碰到事情不考虑死的危险。当时召他入朝,说要重用,朝中人人惊骇,听说他死了方才心安。‎ ‎[特别提示]‎ 碰到疑难词——多方推断 考场翻译中一定会碰到疑难词的翻译。命题者用这些“拦路虎”,是想考查你的语境把握和推断能力。对此,只要能联系语境,善用多种推断方法,一定会准确译出的。如翻译句“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中的“尚”字,虽其义陌生,但根据语境可以推断为“娶妻”。‎ 疑难词有以下两种情况需好好处理:‎ ‎①一些字或其义极其陌生,但一定可以调动积累或结合语境推断出来,如翻译句“毁淫祠数百区”中的“淫”字,就可联系课文《岳阳楼记》中的“淫雨霏霏”之“淫”的“多余、过多的”义项,推断该处“淫”为“多余的”或“滥建的”意思。‎ ‎②一些字(或词语)理解困难因文化常识积累不够所致,此时必须积累文化常识,如古人名字称谓知识或专有名词,如“致仕”(指官员退休)。通常表现是不懂古人名字称谓而强行翻译。‎ 得分点2 重要虚词 一、必须译出的情况——当译则译 ‎1.常见副词:除表敬谦外,有实在意思的,应译出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译中出现频率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常见常用的副词主要有:‎ 表程度 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表范围 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表共同 共、同、并、相 表时间 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表语气 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表频率 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表敬谦 窃、辱、伏惟,幸、敢、请、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10.(2018·珠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己,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①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 翔居小选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 翔少有孝性。②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 ‎(节选自《梁史·褚翔传》)‎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褚翔到了义兴郡后,(这树)忽然生出新的枝叶,百姓都认为是被他的好的政策感动。等到他任期一满,官吏和百姓去京城请求(让他连任),皇帝下令同意。(考查点:“忽”,忽然;“咸”,都;“为……所感”,被……感动;“诣”,去、到;“阙”,皇宫、朝廷、京城)‎ ‎(2)(褚翔)担任侍中的时候,母亲病得很严重,他请僧徒为母亲祈祷求福。半夜忽然看见门外有奇异的光彩,又听见空中有弹指之声,等到天亮,母亲的病就痊愈了。人们都认为这是被褚翔的真诚感化的结果。(考查点:补主语;“笃”,严重;“沙门”,泛指和尚或僧人;“中夜”,半夜;“遂”,就;“咸”,都)‎ ‎【参考译文】‎ 褚翔出京任义兴太守。他为政清廉,洁身自好,减省繁杂苛刻的政令,除去浮华靡费的用度,老百姓的生活很安宁。义兴的西亭有棵古树,已经枯死多年,褚翔到义兴后,古树忽然生出新枝新叶,百姓都认为是被他的善政所感动。到他任期一满,官吏及百姓去京城请求让他连任,皇上下令同意。不久,朝廷又征召褚翔为吏部郎,褚翔离郡之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 褚翔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公正清廉,不因为别人的请求嘱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人们称赞他公正平允。不久,他迁任侍中,很快又转任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奉东宫。后来,他出京任晋陵太守,在任未满一年,因公事免职。不久又任散骑常侍,侍奉东宫。太清二年,他迁任守吏部尚书。那年冬天,侯景围困宫城,褚翔在围城内为母亲服丧,因伤心过度而去世,死时四十四岁。皇上下诏追赠他为吏部尚书。‎ 褚翔年少时就有孝心。他任侍中的时候,母亲病得很厉害,他请僧徒为母亲求福,半夜突然看见门外有奇异的光彩,又听见空中有弹指之声,等到天亮,母亲的病就好了。人们都认为这是被褚翔的真诚感化的结果。‎ ‎2.表语气的虚词:在句子语气方面所表达的语气,应译出 翻译这类虚词要先确定句子的语气,然后再确定这类虚词的翻译,这类虚词有“其”“耳”“乃”“何”“焉”“乎”等。‎ ‎11.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①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 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至山下,日犹未中。‎ ‎(节选自吕祖谦《游赤松山记》,有删改)‎ ‎【注】 ①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的人说,这里是张良说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这样吗?(考查点:“愿”,愿意;“其”,表反问语气,难道;“然”,……的样子;“耶”,语气词,吗)‎ ‎【参考译文】‎ 早晨起身又来到那里,山间雾气恣意游荡,天空中没有一丝渣滓。又来到“过清”,在这里留恋观赏了好久。然后就寻找小路探访二仙祠,世人相传认为(这里就是)黄初平寻觅丢失的羊群的地方;有的人说,这里是张良说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这样吗?一起来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着山涧往上,观赏瀑布流泉,踏过白色山岩,想要走到山泉的源头却没有成功,然后就在丹泉之上会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窥视群谷,山谷都呈现出各自的形状。回来的路上,感觉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险的地方也很顺利。到了山下,太阳还没有到中天。‎ ‎3.固定组合型虚词:词义固定,翻译固定 一般两个字的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不能拆开硬译。如“所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既然是固定结构,那就是说一般搭配是固定的,并且翻译也是固定的。所以在识别和翻译时就要从其特征入手,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牢记搭配 考生要注意将固定结构的固定搭配掌握牢固,不要胡乱搭配或张冠李戴。如“何辞为”,“何……为”是固定结构,可直接翻译成“何必……呢”。再如,“死法孰与死敌”中的“孰与”,是一个固定结构,可以翻译成“与……比,哪一个更……”。这种固定结构即使在别的语境中出现,也仍然要翻译成这种形式。‎ ‎(2)灵活套用 虽为固定结构,但有些在形式上也可能会灵活变通,但在实际翻译的时候其意思是一样的。如“今奈何忽为此举”中的“奈何”和“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奈……何”意思是一样的,都翻译成“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为什么(为何)……”。所以,对固定结构还要注意灵活套用。‎ ‎(3)异中求同 有些固定结构从外在语言形式上来看虽有不同,但是翻译时其意思是一样的,如“岂……耶”“岂……乎”“独……哉”都可以翻译成“难道……吗”。因此,考生平时复习时要注意归纳相同点,区别不同点,准确辨识。‎ ‎12.(2018·汕头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傅祗字子庄,性至孝,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武帝始建东宫,起家太子舍人,累迁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侯。母忧去职。服终,为荥阳太守。自魏黄初大水之后,河济泛溢。祗乃造沈莱堰,至今兖、豫无水患,百姓为立碑颂焉。及帝崩,梓宫在殡,而太傅杨骏辅政,欲悦众心,议普进封爵。祗与骏书曰:“未有帝王始崩,臣下论功者也。”骏不从。入为侍中。时将诛骏,而骏不之知。祗侍骏坐,而云龙门闭,内外不通。祗请与尚书武茂听国家消息,揖而下阶。茂犹坐,祗顾曰:“君非天子臣邪!今内外隔绝,不知国家所在,何得安坐!”茂乃惊起。‎ ‎(节选自《晋书·傅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你不是天子的大臣吗!现在朝廷内外音讯不通,不知皇帝在什么地方,你怎能安坐不动呢?(考查点:固定句式“非……邪”“何得”)‎ ‎【参考译文】‎ 傅祗字子庄,为人极为孝顺,很早就知名,以才识干练被称赞。武帝开始建立东宫时,傅祗初任太子舍人,多次升迁担任散骑黄门郎,赐爵关内侯。因母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荥阳太守。自从魏黄初年间发生大水灾后,黄河济水泛滥。傅祗主持修筑了沈莱堰,至今兖州、豫州一带没有水患,百姓为此立碑称颂他。皇帝去世,殡殓之时,太傅杨骏辅佐理政,想取悦人心,建议普遍进升封爵。傅祗给杨骏写信说:“没有帝王刚刚去世,臣下就论赏功劳的事。”杨骏不听从他的劝说。傅祗晋升为侍中。当时将要杀杨骏,但杨骏自己不知道。傅祗陪侍杨骏就座,但云龙门已关闭,内外不通消息。傅祗请求同尚书武茂一起去打探皇帝消息,作揖后走下台阶。武茂仍坐着,傅祗回头说:“您不是天子的大臣吗!现在内外隔绝,不知皇帝在何处,怎能安坐不动呢!”武茂才惊惧而起。‎ ‎4.兼词:按两个词的意义译出 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古汉语中的兼词主要有“焉”(于何/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曷”(通“盍”,何不)、“叵”(不可)等。‎ 兼词数量不多,平时掌握了它们的用法,翻译时根据语意不难译出。‎ ‎1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①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②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选自《巨贾渡河》)‎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渔人用船载着他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金子。(考查点:诸,兼词“之于”)‎ ‎②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考查点:“盍”,何不;“诸”,之乎)‎ ‎【参考译文】‎ 济阴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人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人用船载着他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金子。渔人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恐怕不可以吧!”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人失望地走了。‎ 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又触到石头沉没了(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人也在那里。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渔人把船靠岸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沉入水底淹死了。‎ ‎[特别提示]‎ 高频虚词要关注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 ‎“以”“其”“因”“乃”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二、可不译的情况——不译则删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如,发语词“夫、盖、且夫”;补字“之”“者(今者,向者)”,定语后置(之、者等)、宾语前置(是、之)的标志,表停顿的语助词(者、也),表语气或起连接作用的助词等。‎ 不用译出的情况,如:晋之分也,齐之夺也,皆以群臣之太富也。译文:晋国被瓜分,齐国被(田氏)篡夺,都因为他们的臣子太富有了。‎ 三个“之”字均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14.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①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②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语言)。(考查点:“齐语”“之”,“也”则不译)‎ ‎②即使是每天鞭打他来要求他说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考查点:“虽”“日”“挞”,“矣”则不译)‎ ‎【参考译文】‎ 孟子对戴不胜说:“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想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语言),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说话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繁华区住上几年,即使是每天鞭打他来要求他说楚国话,也是办不到的。”‎ 得分点3 重要文言句式 一、重在译出“被”——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施动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意义;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五大类型 具体来看,被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 ‎(2)“于”或“受……于……”表被动,这里的“于”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见”或“见……于……”表被动,这里的“见”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4)“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类似。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带“被”的句子都是被动句。‎ ‎(5)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 ‎2.两大方法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 带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主要有四大类,在前面已有论述,所以当句子中出现了这些标志词时,就可以考虑这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句。‎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 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的意思,所以单凭标志词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如《劝学》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金石”是“镂”的支配对象,并且“金石”是受动者,所以此句应为被动句。‎ 具体来说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判断:‎ ‎①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的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如“匹夫不可夺志也”,可在动词“夺”前面加上“被”,也没有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个被动句。②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结构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 ‎15.(2017·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 ‎(王充《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又赶上兵荒马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捉住。(考查点:“会”,恰逢,赶上;“扰乱”,纷乱,动乱;“为……所……”,表被动,被。)‎ ‎【参考译文】‎ 王充,是会稽郡上虞县人,字仲任。他祖上曾从军立有军功,被封为会稽郡的阳亭侯。才一年,因变乱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于是就在那里落了户,以种地养蚕为业。曾祖父王勇好意气用事,结果跟很多人都合不来。灾荒年头,他曾拦路杀伤过人,因此仇人众多。又赶上兵荒马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捉住,于是祖父王汎领着全家肩挑车载家当,准备到会稽郡城去安家,但中途在钱唐县留了下来,以经商为业。‎ 二、重在译出“是”或“不是”——判断句 ‎1.四大类型 第一类是以“者也”表判断的形式。但“者也”也有不同的形式,最常见的就是“……者,……也”,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此外就是“……,……也”,如《阿房宫赋》中“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者,……”,如《游褒禅山记》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者也”,如《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第二类是用副词“乃、则、皆、悉、诚、非”等表判断的判断句。如《出师表》中“此皆良实”,“皆”表判断。‎ 第三类是以“为”作为标志的判断句。如《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第四类是没有标志的判断句。如《赤壁之战》中“刘备天下枭雄”,译为“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2.三大方法 ‎(1)看是否符合判断句的要求 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要求。‎ ‎(2)看能否翻译成“是”字句 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了。如“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翻译为“这是我的过错”,符合判断句的基本要求。‎ ‎(3)看有无外在语言标志 判断句的主要标志是“……者……也”“……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判断副词,如“则、乃、皆、悉、诚、非”等,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步判断即可。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者……也”表判断,要译为“是”字句。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点进行判断。‎ ‎16.(2017·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封诸侯的制度并不是圣人的意思,而是时势使然。(考查点:“非……也”,表示否定判断;“势”,时势。)‎ ‎【参考译文】‎ 秦始皇吞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就像冬天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不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见解。一般所说的不错过时机的人,求学者和士大夫却大多非议他们。汉高帝想分封六国的后人,张良认为不行,李斯当初的意见与张良没有什么不同。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诸侯不可恢复,这是非常清楚的。然而最终他还是分封了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只是汉高帝做的,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的制度并不是圣人的意思,而是时势使然。”‎ ‎17.(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考查点:两个判断句式;“其”,他们;“为”,造;“以”,表目的连词,来,为了)‎ ‎【参考译文】‎ 古代曾有居住在用柴薪搭建巢穴(的君王)不厌恶,只施惠而不向百姓索取,天下人不朝拜他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庄重恭敬。衣服的轻重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明堂的形制是,(只求)地下的潮湿,不能上来;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绘上纹饰,木建筑物不加镂刻,这是向百姓显示懂得节俭。‎ 三、重在补出成分——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比较特殊的有省略兼语。推敲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 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省略可能会承前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属于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即为“(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 ‎2.从特征入手找标志 在省略句中省略宾语和省略兼语的情况,可以通过特征进行推敲。因为一般省略的宾语主要是介词宾语,所以如果有介词而后面无宾语就基本可以确定是省略的情况了。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中,“与”是介词,后面没有宾语,补充出来就是“与(之)”。而省略兼语的情况一般是前面有使令性动词,如“使、令”等词语,后面没带兼语,也就是省略了这个成分。‎ ‎3.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 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我们需要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其前面应该是省略了介词“于”。‎ ‎18.(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交好,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亲自去探视他,问他身后事。[考查点:“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交好;“及”,介词,等到……时候;“笃”,(病势)沉重;“省”,探望;“问以后事”,省略宾语“他”,即“问(之)以后事”。]‎ ‎【参考译文】‎ 至德三年,(谢贞)因母亲去世离职。没过多久,朝廷下诏让他回任原职。谢贞多次奏请坚决推辞,敕令答复说:“虽然你内心伤痛,然而官府急等用人,你可随即勉强支撑病体回府任职。”谢贞因哀伤过度身体瘦弱不堪,最终没能回到官府。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探视谢贞,见谢贞骨瘦如柴,徐祚等人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谢贞交好,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亲自去探视他,问他身后事。谢贞说:“幼子今年才六岁,感情所牵不能忘怀,冒昧相托。”当夜离世。后主问姚察说:“谢贞有何亲属?”姚察便启禀说:“贞有一子才六岁。”马上敕令长期供给衣粮。‎ 四、重在调序——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是考查较多的句式,也是种类较多,用法复杂的句式。要在辨析的基础上运用“调”的方法进行翻译。‎ ‎1.四大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格式为:否定副词+代词+动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即“不欺余”,没有欺骗我)‎ ‎(邹)忌不自信(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一般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动词。如:‎ 大王来何操?(即“操何”,带来了什么)‎ 沛公安在?(即“在安”,在哪里)‎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宾语也前置。格式为:疑问代词+介词+动词。如:‎ 王问:“何以知之?”(即“以何知之”,凭借什么知道)‎ 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交战)‎ ‎(4)以“之”“是”为标志前置宾语,“之”“是”只是标志,无实义。格式为:宾语+之(是)+谓语。如:‎ 何功之有哉?(即“有何功”)‎ 唯利是图(即“唯图利”)‎ ‎2.三大方法 判断宾语前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特殊句式入手 若碰到了否定句或疑问句,就要考虑有没有宾语前置。如“未之寤”中有否定词“未”,“之”是代词,正常语序应该是“未寤之”,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 ‎(2)熟记宾语前置的标志 宾语前置的标志是“是、之、以”,如“唯利是图”“夫晋,何厌之有”“秋以为期”等。‎ ‎(3)注意与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相比照 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特有现象,所以碰到文言句子,可以与现代汉语进行比照,看有什么不同。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根据比对发现文言语句中把宾语提前了,所以可以判断其为宾语前置句。‎ ‎19.(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谢贞猜度叔陵有谋反之心,就和阮卓一同主动与叔陵疏远,每有宴饮游乐,未曾参与,叔陵很是敬重他,没有治罪。(考查点:“度”,猜度;“因”,于是,就;“雅”,一向;“弗之罪也”是宾语前置句,没有治罪)‎ ‎【参考译文】‎ 到了始兴王叔陵任扬州刺史时,召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征辟谢贞为主簿。谢贞猜度叔陵有谋反之心,就和阮卓一同主动与叔陵王疏远,每有宴饮游乐,未曾参与,叔陵很是敬重他,没有治罪。不久高宗崩,叔陵叛逆,府僚多因受牵连而被拘捕,只有谢贞和阮卓没定罪。‎ Ⅱ 掌握翻译6字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3处得分点”,让我们找到了题目的命题点和翻译的采分点,接下来就是动手翻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时注意合理运用6字诀。运用6字诀翻译语句,并非单纯考虑某种方法和技巧,而应是两种甚至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为了方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6字诀,我们特地把6字诀分开详细讲解。‎ ‎1.‎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年号)四年”、“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可不译。‎ ‎[典例剖析]‎ 考题 ‎(2017·全国卷Ⅲ)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答案 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起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 评注 文中的“元祐”是年号,“章惇”“蔡卞”“司马光”是人名,翻译时应该保留,有的学生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20.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保留法)‎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也。祖永,南谯太守。父阐之,给事中。伯玉仕宋为晋安王子勋镇军行参军。齐高帝镇淮阴,伯玉为高帝冠军刑狱参军。①高帝为宋明帝所疑,被征为黄门郎,深怀忧虑,伯玉劝高帝遣数十骑入魏界,安置标榜。②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占。伯玉言不成行,而帝卒复本任,由是见亲待。后随高帝还都,除奉朝请。高帝使主家事。③武帝罢广兴[注]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高帝善之。‎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注】 广兴:地名。‎ 句①翻译采分点关注 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翻译采分点关注 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③翻译采分点关注 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保留词语:高帝、宋明帝、黄门郎、伯玉、魏界;关键词语:征、安置、标、榜;关键句式:“为宋明帝所疑”(“为……所……”式被动句),“被征为黄门郎”(“被”表被动的被动句);译文:高帝被宋明帝怀疑,被征召做黄门郎,高帝深感忧虑。伯玉劝高帝派遣数十骑兵进入魏界,设置界标表示占据该地。‎ ‎②保留词语:魏、高帝、伯玉;关键词语:履、闻、占;关键句式:“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于)界上”(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帝以(之)闻,(帝)犹惧不得留”(省略句);译文:魏国果然派遣数百骑兵在魏齐边界游荡,太祖(高帝)把这种情状上报,但还是害怕不能留驻淮阴,让荀伯玉占卜。‎ ‎③保留词语:武帝、广兴、伯玉、高帝;关键词语:罢、与、驰、善;关键句式:“伯玉不与(之)”(省略句),“驰以(之)闻”(省略句);译文:武帝离开广兴返回京城大肆修建别苑,派人在伯玉宅子里挖掘几株树,伯玉不给,武帝迅速把这件事上报高帝,高帝认为伯玉做得很好。‎ ‎【参考译文】‎ 荀伯玉,字弄璋,是广陵人。祖父荀永,是南谯太守。父亲荀阐之,官任给事中。荀伯玉在宋朝做官,担任晋安王刘子勋镇军行参军。齐高帝镇守淮阴,伯玉担任冠军刑狱参军。高帝被宋明帝怀疑,被征召做黄门郎,高帝深感忧虑,伯玉劝高帝派遣数十骑兵进入魏界,设置界标表示占据该地。魏国果然派遣数百骑兵在魏齐边界游荡,太祖(高帝)把这种情状上报,但还是害怕不能留驻淮阴,让荀伯玉占卜。荀伯玉断卦说不要动身前去,而明帝果然有诏恢复太祖本任官职,荀伯玉由此更被太祖当作亲信看待。后来伯玉跟随高帝回到京都,被授官奉朝请(朝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厚待遇)。高帝让他主管家里的事情。武帝离开广兴返回京城大肆修建别苑,派人在伯玉宅子里挖掘几株树,伯玉不给,武帝迅速把这件事上报高帝,高帝认为伯玉做得很好。‎ ‎2.‎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 ‎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 ‎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 ‎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 ‎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典例剖析]‎ 考题 ‎(2014·山东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 答案 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用来使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评注 文中的“无人”“可以”是古今异义词,“没有人才”“可以用来”;“活”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孰谓”“是”“其”应换成现代汉语词;“乃”“赦”应换成双音节词。翻译语句时有的学生该换不换,文白混杂。‎ ‎2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替换法)‎ 光宗即位,差(陆九渊)知荆门军。民有诉者,无早暮,皆得造于庭,复令其自持状以追,为立期,皆如约而至,即为酌情决之,而多所劝释。①其有涉人伦者,使自毁其状,以厚风俗。唯不可训者,始置之法。其境内官吏之贪廉,民俗之习尚善恶,皆素知之。有诉人杀其子者,九渊曰:“不至是。”及追究,其子果无恙。有诉窃取而不知其人,九渊出二人姓名,②使捕至,讯之伏辜,尽得所窃物还诉者,且宥其罪使自新。‎ 因语吏以某所某人为暴,翌日有诉遇夺掠者,即其人也,乃加追治。吏大惊,郡人以为神。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群盗屏息。‎ ‎(选自《宋史·陆九渊传》,有删节)‎ 句①翻译采分点关注 替换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翻译采分点关注 替换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替换词语:其、涉、毁、厚、训、置;关键句式:“始置之法”(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其间有涉及人伦关系的,陆九渊就让他们自己撤销诉状,以使社会道德风尚淳厚。只有对那些不可教导的人,才按照法律处置。‎ ‎②替换词语:捕、讯、伏辜、宥、自新;关键句式:“使捕至”“讯之伏辜”“且宥其罪使自新”(均为省略句);译文:(陆九渊)派人把他们逮捕回来,一审讯他们就服罪了,并没收他们偷盗来的财物归还给起诉的人,还宽宥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改过自新。‎ ‎【参考译文】‎ 光宗即位后,陆九渊被派去管理荆门军。老百姓有告状的,无论早晚都可以到公堂上,又让上诉者亲自持状子追索被告,为他们立下期限,大家都能如约而至,于是陆九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裁决,劝开了许多人。其间有涉及人伦关系的,陆九渊就让他们自己撤销诉状,以使社会道德风尚淳厚。只有对那些不可教导的人,才按照法律处置。对自己境内官吏的贪污或廉洁,民俗风尚的好坏,陆九渊一向了如指掌。有人控告某人杀了自己的儿子,陆九渊说:“不至于如此。”等到追查清楚,其子果然无恙。有人控告遭窃但不知何人所为,陆九渊列出两个人的名字,派人把他们逮捕回来,一审讯他们就服罪了,并没收了他们偷盗来的物品归还给起诉的人,还宽宥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改过自新。陆九渊对一属吏说,某人在某地施暴,第二天,有人控诉说遭遇抢劫,劫者即为陆九渊所说之人,于是加以追查处置,那个属吏十分惊异,郡人也把陆九渊视为神人。陆九渊还申令严格遵守保伍之法,盗贼有时生事,抓住他们不漏掉一人,群盗因而消失。‎ ‎3.‎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典例剖析]‎ 考题 ‎(2015·全国卷Ⅰ)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 答案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评注 文中的“不吾索”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调为“不索吾”,有的学生该调不调,翻译出来的语句不合现代汉语规范。‎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调序法)‎ 周浚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时闻龙骧将军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曰:“①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②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③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浑执不听。‎ ‎(选自《晋书·周浚传》,有删改)‎ 句①翻译采分点关注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翻译采分点关注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③翻译采分点关注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关键词语:悉、殄灭、莫、震慑;调整句式:“殄灭于此”(状语后置句);译文: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 ‎②关键词语:善、使、白、暗、事机、慎、咎;调整句式:“必不我从”(宾语前置句);译文: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 ‎③关键词语:克、以、济、受、节度、要、则、夺、受、命、辞;调整句式:“未之闻也”(宾语前置句);译文: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允许就夺取,这就是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 ‎【参考译文】‎ 周浚跟随王浑攻吴,攻破江西的戍军,与孙皓的中军激战,斩了伪丞相张悌等共千人的首级,俘虏数以万计,进军驻扎在横江。当时听说龙骧将军王濬已经攻克上游城镇,别驾何恽劝说周浚道:“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慑服。现在王龙骧已经攻克武昌,军威很强盛,沿江顺流而下,所向无敌攻无不克,吴已显现出土崩瓦解之势。我私下认为应该迅速渡江,直奔建邺,大军突然而至,夺了吴军胆量气势,可以不用交战就擒获敌人。”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策。”周浚坚持派人禀告王浑,王浑果然说:“我接受的诏命只是让我在江北与吴军抗衡,不让我轻率进军。您的辖区即使武力强大,难道能独自平定江东!现在违背了皇命,即便取胜也不值得称赞;如果不能取胜,罪责更重。再说诏令龙骧将军要接受我们的指挥,只应该备齐你们的舟楫,同时渡江罢了。”何恽说:“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这是不曾听说过的事。再说掌握兵权的关键是,时机允许就夺取,这就是说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而如何完成则不受上级指令的约束。现在渡江必定大获全胜,还有什么顾虑呢?如果犹疑不决迟迟不渡江,不能叫作明智;如果明知能取胜却不去行动,不能叫作忠诚,这真的将会成为我州上下遗憾不已的原因。”王浑固执己见不肯听从。‎ ‎4.‎ ‎“删”即把无实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如《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句中的“夫”为助词,引起下文,无实义,翻译时需删去。‎ ‎[典例剖析]‎ 考题 ‎(2015·四川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答案 学习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别人),而担心不能立志,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也就能成为骏马这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也就能成为颜渊这一类的人。‎ 评注 ‎“夫”是发语词,“也”为语气词,这两类词在翻译时可以不译。‎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删削法)‎ ‎①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②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句①翻译采分点关注 删削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翻译采分点关注 删削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删削词语:而;关键词语:之、随;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 ‎②删削词语:而、也;关键词语:信、所以、教;译文: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 ‎【参考译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她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看见曾子就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随便戏弄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等父母去教育他如何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育。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于是就把猪煮了。‎ ‎5.‎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如《游褒禅山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句中“见”后省略了宾语“景象”,翻译时应该补充完整。‎ ‎[典例剖析]‎ 考题 ‎(2016·江苏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答案 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评注 句中的“入耳文立就”省略了主语“题”,“及”后省略了宾语“题”,“辄塞耳不敢听”省略了主语“他”,这些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应该补出来,有的学生该补不补,翻译出来的语句意思不通,语意不明。‎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增补法)‎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②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句①翻译采分点关注 增补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翻译采分点关注 增补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增补词语:(楚厉王)饮酒醉,(他)过而击之也,(楚厉王)曰;关键词语:过、击、止;译文:(楚厉王)喝醉酒了,(他)误拿起鼓槌击鼓,老百姓都大为惊慌,(楚厉王)派人去制止他们,(楚厉王)说:“我喝醉了酒就同大臣们开玩笑,误敲了鼓。”‎ ‎②增补词语:(楚国)有警,(楚厉王)击鼓而民不赴,(楚厉王)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关键词语:击、赴、乃、更、信;译文:过了几个月,有紧急的情况,(楚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没有赶去守城。于是(楚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报警信号,老百姓才相信他。‎ ‎【参考译文】‎ 楚厉王遇到紧急的情况就用击鼓来召集老百姓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酒了,误拿起鼓槌击鼓,老百姓都大为惊慌,厉王派人去制止他们,厉王说:“我喝醉了酒就同大臣们开玩笑,误敲了鼓。”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过了几个月,有紧急的情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没有赶去守城。于是(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报警信号,老百姓才相信他。‎ ‎6.‎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典例剖析]‎ 考题 ‎(2015·安徽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答案 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难纷然并起,人人凭恃意气不肯服输。‎ 评注 句中的“蜂起”使用了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众人的辩驳和问难像蜜蜂一样成群飞起来,在翻译时不能直译,只能改变表面意思,用意译的方式翻译。而有的学生该变不变,翻译出来的语句意思不通畅,语意表达不清楚。‎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变通法)‎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句子翻译采分点关注 变通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变通词语:龙蛇飞动、波险;译文: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 ‎【参考译文】‎ 张丞相喜爱写草书但不好看,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对此表现得很镇定。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他让侄子抄下来,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时,侄子茫然地停下来。拿着他写字的纸去问他:“‎ 这是什么字?”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不认识了,便责怪侄子道:“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了。”‎ ‎[特别提示]‎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