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高二中 2022 届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三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中国传统诗论普遍认为,真正的好诗是“神品”“逸品”,其中有一种似乎是人力难以达到 的“东西”,可称之为“天机”“灵气”等。如果用现代诗学术语说,这就是诗的潜在次序或深层 结构,这种潜在次序或深层结构是怎样发现的呢?中国古代诗学对此的回答是有分歧的,形成了“苦 吟”和“快吟”的对立。“苦吟”派以中唐以后的孟郊、贾岛等为代表,“快吟”派以苏轼为代表。 苏轼认为写诗不必冥思苦搜、琢刻藻绘,要快吟,要“冲口而出”,“无意于佳乃佳”。苏轼的观 点作为古代诗学的一种理论,广有影响。 ②“无意于佳乃佳”“冲口而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诗学悖论。一方面,诗人无意于诗,无意 于佳;可另一方面却在不经意间“冲口而出”,而有了诗,有了佳诗。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淮 南子•说山训》就有:“求美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历代名画记》也有:“夫运思挥毫,自以 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对这一 思路的新的发挥。 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无意于佳乃佳”是反对为写诗而写诗、为艺术而艺术,强调写 诗的社会功利目的,强调有感而发。这样,诗就是不吐不快、无所避讳的率真之词,无意为诗而终 为传世之佳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意于佳”,即在写诗时精神完全放松,不把写诗当作一回 事,不去冥思苦想;“乃佳”,即是在这种不经意间“冲口而出”倒创作出了佳篇。表面上看,诗 人的精神状态与产生的结果是矛盾的,实际上却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④首先,专精覃思的精神状态,对科学研究来说十分必要,但对写诗这种审美创造活动来说有 时就未必好。因为这种精神状态意味着诗人处于有意识注意中。有意识注意,使诗人完全清醒,意 识聚焦并高度活跃,这样诗人的思维是准确的、谨严的、规范的,但也可能由于思维过于准确、谨 严、规范而陷入狭隘,不能自由挥写,无法寻找到“灵气”与“天机”。格式塔心理学对意识聚焦 作了详尽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大脑有一种压倒一切的需要,这就是从眼前任何杂乱形式中选择出一 种准确、集中、简单的模式来。对于诗这种复杂的充满自然灵气的作品来说,意识聚焦的这种选择 性、集中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太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了,这也正是苏轼主张“无意于佳”“冲口而出” 的原因。 ⑤其次,诗歌创作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结合的产物。对诗人来说意识诚然是重要的,但无意识是 辽阔的“非洲大陆”,资源非常丰富,营养特别丰足,如果完全没有无意识的滋养,诗歌创作也难 以达到极致。苏轼之所以强调“无意于佳乃佳”,强调“冲口而出”,其原因之一就是发现了无意 识对诗歌创作的作用。如果说“苦吟”派更重视求助于意识的话,那么“快吟”派则更重视求助于 无意识。因为在“无意”的情形下,人的精神放松了,意识对无意识的压力减小了,这时无意识就 可能冲破意识的“防卫”,出来施展它的才能。这样,诗人就会出现一种神思恍惚的、弥散的、具 有张力的审视和快捷的捕捉,这可能是最富于创造性的一瞬间,自然灵气似乎不思而至,意外佳构 仿佛纵手而成。 ⑥当然,苏轼强调“无意于佳”“冲口而出”,并不是无条件地乱嚷乱叫。他认为要达到“无 意于佳乃佳”的创作境界,既要长期“科学”,又要为人豪爽,即以创作主体的学问与性格为条件。 诗人只有在根柢深厚、自身强大而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达到“无意 于佳乃佳”的境界。 (摘编自童庆炳《诗的潜在次序的发现——释“无意于佳乃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传统诗论认为,真正的好诗蕴含着“天机”“灵气”,而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 B.社会学和心理学两个角度的分析都揭示了“无意于佳”的创作态度能创作出佳作之由。 C.格式塔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 D.若精神放松,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促成佳作的诞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围绕苏轼的诗学思想,先揭示其内涵和思想渊源,再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最后指出达成 条件,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引用《淮南子•说山训》和《历代名画记》中的话语,意在论证“无意于佳乃佳”这一诗 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 C.文章对两种心理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阐明诗人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能收获佳作,实 则符合心理活动规律。 D.文章使用喻证法,以资源丰富、营养丰足的“非洲大陆”喻指无意识,形象地论述了无意识对 诗歌创作的巨大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以孟郊、贾岛等为代表的“苦吟”派冥思苦想,雕琢语言,反复推敲,更 注重求助于意识。 B.“无意于佳”“冲口而出”的创作方式,让意识聚焦无法形成,从而使诗人免于陷入狭隘,有 利于发现“天机”。 C.专精覃思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对诗歌创作和科学研究作用有所区别,是因为作诗与搞科研的思维 方式不尽相同。 D.南宋诗人刘克庄认为:“不求工而自工者,非有大气魄、大能量不能。”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 的重点完全相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近两年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知乎、得到、喜马拉雅等一大波知识付费平台走 红,五花八门的产品掀起一波波热潮。 据《2018 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 车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 49 亿元, 同比增长近 3 倍,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235 亿元。 目前,知识付费产业已经涵盖知识电商、社交问答、内容打赏、社区直播、讲座课程、付费文 档等多个类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喜马拉雅数据显示,在 2017 年“123 知识狂欢节”中,25 岁至 34 岁的付费用户占比超过七成, “90 后”的付费比例最高。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 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强。热爱学习与知识分享,喜欢互动变流。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知识付费的场景正在拓宽。从财经、职场、健康、阅 读、技能等走向更加精细、多元的领域,与之伴随的是专业化要求更高更强,“创作者和平台如果 不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被用户抛弃是早晚的事”。 (摘编自《数字阅读带来“书”中新世界》) 材料二: 艾媒数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为知识付费 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优质内容付费现念的形成,也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开始进驻各大知识 付费平台;但更大的动力来自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意愿越来越强烈,有专家分析,“生活水 平提高了,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希望通过付费获得知识,这已经成为刚性需求”。 一些从业者则更喜欢用“知识服务”而非“知识付费”来定义这个行业。 得到 app 创始人罗振 宇分析,在人们的时间日益碎片化,学习越来越终身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行业通过互联网技 术降低了用户学习的成本,填补了待统“分科治学”教育体系的缺口,为人们终身学习提供了更适 合的解决方案。 罗振宇认为,知识服务火爆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和学习 的历史传统”,“中国人学习的驱动力很强,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 烈地表达了出来;而国家层面,正在加速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这样的需求为知识服务的兴起提供了极其富饶的土壤”。 (摘编自(知识付费, 优质内容是关键》) 材料三: 市面上已出现多种跟书有关的知识产品:把书浓缩成 25 分钟的图书音频解读,全年解读一系列 经典的专栏,用互动和社交的方式一起读书的同读,共读等,这些产品都跟书有关,只是做法有些 差别,有的是引导读书,有的是替代读书,有的是辅助读书。 除了和书有关,它们还有两个明显的共同点:其一,它们不是文字而是音频;其二,它们都从 图书内容延展开,将其变成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获取的,像消费品一样轻松的服务,把“认真地读书” 变成“轻松地听书”。 由于从书中消化吸收知识很难,大量知识被“囚禁“在书页之中,当喜欢尝鲜的人尝试去听知 识产品,甚至尝试制作知识产品后,和书相关的知识音频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获得相关知识的难度, 从而可以成为更大范围人群获得知识的方式。 (摘编自(《知识付费背景下的“新出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近两年来,知识付费产业发展迅速,产品多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别名样化,用户以 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 B.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支付的便捷性,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追求。 C.知识付费产业越是向前发展,对内容的专业化要求就越高,知识的创作者和付费平台应该不断 给用户提供优质内容以增强吸引力。 D.图书音频产品并不只是将文字转变为音频,还从图书内容延展开,变成了像消费品一样的服务, 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获取知识的难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些从业者更喜欢用“知识服务“来定义知识付费行业,知识服务行业为当代人们终身学习提 供了适合的解决方案。 B.知识付费现念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付费产业的健康发展,它促使大批优秀内容提供者进驻知识 付费平台,推动行业繁荣。 C.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这是知识服务 火爆背后的深层原因。 D.图书音频产品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解放了原来被“囚禁“在书中的知识,也 更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6.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当表 董益新 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 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 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 实。 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 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 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福 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 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 “谁?” “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 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 吴掌柜说:“两个人。” 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 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 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 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 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 得老爷作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 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 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 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 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 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 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 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 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银元是老朽自捐的。” 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 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 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的名表, 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鬼子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 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村有村规,国有国法,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 你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 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 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 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 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鬼子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 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 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 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襄,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 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 何大队长台鉴:鬼子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 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鬼子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 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 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 (选自《短小说》)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阴雨 之夜拜访, 增添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 的“慌”,反衬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 C.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 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鬼子,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D.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做抗日的定金 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8. 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玉,字咸栗,万安人。祖广衡,永乐末进士。正统间,以刑部..郎中出修浙江荒政,积粟数百 万,督治陂塘为旱涝备。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 核阴行科率从之。还治院事。福建、浙江盗起,命往督兵捕。议创寿宁县于官台山,以清盗窟。讨 平处州贼。已,复巡抚辽东。居官以廉节称。终刑部尚书..。父乔,成化初进士。累官湖广左布政使。 玉登弘治九年进士..,授辉县知县。发粟振饥,奏蠲虚税,复业者千家。擢御史。初,孙伯坚、金琦、 王宁皆以传奉得官,已,又以指挥胡震为都指挥,分守通州。玉抗疏言:“传奉不已,继之内批,累 圣德,乞皆罢之。”不纳。武宗即位,甫四月,灾异迭见,玉陈修省六事。出按京畿,中官吴忠奉 命选后妃,肆贪虐。玉奏。不问。刘健、谢迁罢,玉驰疏言:“刘瑾等佞幸小臣,巧戏弄,投陛下一 笑。顾谗邪而弃辅臣,此乱危所自起。民穷财殚,所在空虚,陛下不改图,天下将殆。乞置瑾等于 理,仍留健、迁辅政。”不报。玉遂引疾归。后瑾榜玉奸党,复诬构之。罚输粟塞下者三,最后逮 系诏狱,削籍放归。瑾诛,起河南佥事,迁福建副使,皆董学政。正德十五年,累擢南京右佥都御 史,提督江防。宸濠反,攻安庆,玉以舟师赴援。事定,改抚郧阳。世宗即位,召为左佥都御史。 论遏乱功,进右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左。历刑部左、右侍郎。六年秋坐李福达狱削籍,卒于家。 玉所居仅庇风雨。天文、地理、兵制、刑律皆有论著。隆庆初,赠刑部尚书,谥端毅。 (选自《明史•刘玉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 行/科率从之/ B.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 行科率/从之/ C.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 行/科率从之/ D.景泰初/历左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请遇灾伤/毋俟勘报/即除其赋/庶有司不得借覆核阴 行科率/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刑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法律、刑狱等。 B.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编纂史书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最高职位。 C.进士:在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中,举人经过会试及殿试录取后称为“进士”。 D.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文中用的是前一种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刘玉出身宦门,数代为官。其祖父刘广衡为永乐末年进士,历任多种官职,为官清廉而有节操, 最终官至刑部尚书;其父亲刘乔为成化初年进士,官至湖广左布政使。 B.刘玉敢于直言,批评时弊。任御史时,他上疏直陈“传奉”“内批”授官之弊;武宗即位后, 他奏请武宗修身反省;出巡京畿,他揭发宦官吴忠奉命选后妃时肆意贪虐。 C.刘玉遭到诬陷,被逮人狱。刘健、谢迁免官,他急速上奏说刘瑾等是奸佞小人,请求对其弃置 不理,结果被刘瑾诬为奸党,不但被罚输粟,还被逮捕入狱,革职回乡。 D.刘玉平叛有功,晋升官职。正德十五年,他任职南京,提督江防。宁王朱宸濠谋反,进攻安庆, 他率领水军赴江西增援。世宗即位后,朝廷论功,晋升他为右副都御史。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发粟振饥,奏蠲虛税,复业者千家。擢御史。 (2)民穷财殚,所在空虚,陛下不改图,天下将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金陵驿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押赴元大都,途经金陵驿时所作。金陵是宋朝的陪都,建有离宫。 14.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首诗歌通过写被俘押解途中经过故土旧地,抚今思昨,触景生情,在沉郁苍凉之中,寄托内 心无限的国破山河在的亡国之恨。 B.首联“转”字以夕阳渐渐西斜、落下之态衬托诗人久久凝望沉思之悲,“孤云漂泊”无依,寄托国 运遭劫与个人不幸的双重悲哀。 C.颔联紧承上文,用山河依旧“元无异”与城池百姓“已半非”进一步渲染,在巨大的反差中,揭示 了兵燹给人们造成的深重不幸。 D.尾联写诗人被迫离开故国“江南路”,化用典故“杜鹃啼血”主要表达内心极度的凄恻悲苦,与“杜 鹃啼血猿哀鸣”有异曲同工之妙。 15.颈联“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两句诗歌,富有艺术匠心,请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 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 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大兴安岭西南麓,总面积 10.3 万公顷,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 熔岩地貌、奇峰峡谷、湖泊温泉,冰雪森林、河流湿地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自然元素 的完美组合,造就阿尔山成为鲜见的全国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 清晨,乘坐游览车进入森林公园,眼前群岭逶迤,林海浩瀚。满山的白桦树亭亭玉立,树下开 满了 的鲜花,仿佛给白桦树穿上了花裙。 的崇山峻岭上,樟子松傲然挺立,遒劲的松 枝举向天空,冬夏苍翠。细雨过后,森林和草地上钻出了木耳、花脸蘑、小黄蘑、榛蘑、猴头蘑、 元蘑等菌类。黄花、蕨菜、柳蒿芽等山野菜______,这些都是林区独具风味的特色美食。当地的水 资源也极其丰富,哈拉哈河、阿尔善河、柴河、洮儿河等 13 条河流穿越森林,漫过湿地。这些河流 中,最著名的是哈拉哈河,它宛如玉带,从大兴安岭的最高峰——摩天岭上飘然而下。跨过哈拉哈 河转向西南,便能抵达樟子松林。樟子松是世界珍稀树种,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每年春季,风沙_ _而来,一排排高大的樟子松昂然挺立,抵挡风沙,堪称绿色屏障。 17.下列依次填人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五颜六色 连绵起伏 漫山遍野 铺天盖地 B.五颜六色 蜿蜒曲折 铺天盖地 漫山遍野 C.五彩斑斓 蜿蜒曲折 漫山遍野 铺天盖地 D.五彩斑斓 连绵起伏 铺天盖地 漫山遍野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些自然元素的完美组合,造就阿尔山成为全国鲜见的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 B.这些自然元素的完美组合,造就阿尔山这个鲜见的全国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 C.这些自然元素的完美组合,使阿尔山成为鲜见的全国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 D.这些自然元素的完美组合,使阿尔山成为全国鲜见的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 19.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 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是我的——” 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C.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 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D.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儿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 在非盐胁迫条件下,蓝细菌在胞内基础性表达蔗糖合成关键酶 SPS;而当细胞遭遇高盐逆境时, _______,SPS 酶活性被迅速澈活,细胞开始快速合成并积累蔗糖,以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 _________,胞内离子浓度降低,SPS 重新恢复到低活性状态,蔗糖合成也随之减弱。有趣的是,负 责蔗糖降解代谢的关键酶 INV,其酶活调控方式与 SPS 正好相反,即高离子浓度抑制其活性, _______。这样,蓝细菌细胞内动态变化的离子浓度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调控着蔗糖合成和降解,从而 实现对环境盐度变化的动态响应。 21.请将下面的新闻报道压缩成一句话新闻,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明流畅,不超过 30 字(5 分) 9 月 8 日上午 10 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国 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一天,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大会还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 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了表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等媒体对大会进行了现场直播,人民网、 央视网、中国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 平台同步转播。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群德”即乐群为公,梁启超曾指出缺少“群德”是国家衰落的一大本源,“今吾中国所以日 即衰落者,岂有他哉,束身寡过之善士太多,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人人视其所负于群者如无有焉”。 叶嘉莹却感叹,在当今社会,“弱”才是品德,“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 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以退为进,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你对“群德”与“弱德”有何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不少于 800 字。 上高二中 2022 届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答题卡 请将客观题答案填入下面表格:(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答案 6.(6 分) 8.(6 分) 9.(6 分) 13.(1)(5 分) (2)(5 分) 15.(6 分) 16.(6 分) (1) (2) (3) 20.(6 分)(每处不超过 15 字) (1) (2) (3) 21.(5 分)(不超过 30 字) 22.作文(60 分) 800 高二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1.B(A 项,曲解文意。“现代诗学不认同这种看法”错误,根据文意,现代诗学给了“天机”“灵 气”新的术语,而非“不认同这种看法”。C 项,观点混淆。“对诗歌创作而言,意识聚焦存在缺 乏伸缩性与张力之弊”是作者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而非格式塔心理学的观 点。D 项,逻辑关系紊乱。“无意识就可能在神思恍惚的审视中冲破意识的‘防卫’”错误,根据 原文,应该是先“冲破意识的‘防卫’”,然后诗人出现“神思恍惚的审视”。故选 B。) 2.B.(B 项,材料与观点不契合。“这一诗学悖论并非苏轼首创”错误,根据文本第二段文意,论 证的应是“这种思路并非苏轼首创”。故选 B。) 3.D(D 项,文内文外关联错误。“这种看法与本文论述的重点基本相同”错误,刘克庄的话重在 揭示实现“不求工而自工”的条件,即要有“大气魄、大能量”,而本文论述的重点是“无意于佳” 为何能得到佳作,即揭示原因。故选 D。) 4.A (A 项,“用户以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为主”错。由材料一可知,在 2017 年“123 知识狂 节”中,用户“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多数分布在北上广深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多受过良 好的教育,求知欲强……互动交流”,可见选项曲解文意,范围不当。 故选 A。) 5.C(C 项,“国家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举措,将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激发出来”错, 由材料二中的“在经济快速发展之后,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更强烈地表达了出来”可知,激发 中国人追求学习上进的文化基因的应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选项偷换信息,曲解文意,导致逻辑 出错。 故选 C。) 6.材料一重点介绍了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情况和付费用户的主体构成情况;材料二重点分析了知识 付费火爆的原因;材料三重点介绍了和书有关的知识产品的特点和作用。 7.B(B 项,“反衬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错误。当大胡子两人到当铺后,吴老爷问“来 了多少人”“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 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可知,吴老爷不是不放在心上。 B 错误。 故选 B。) 8.①情节安排上,交代了何冲专程来道歉送表的缘由,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人物塑造上,塑造的孔 武、缺少原则的大胡子形象,进而衬托了何大队长的知书达理、讲究原则的人物形象。③主旨表达 上,与后文何大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究原则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军民一心 共同抗日的主旨。 9.(示例一)是吴老爷。①从篇幅上看,写吴老爷的文字相对较多。②从情节上看,主要情节都是 写吴老爷的。③从形象上看,吴老爷的性格最鲜明。④从主旨上看,有关吴老爷的内容既能表现八 路军爱人民,又能表现人民拥护八路军,作用最大。 (示例二)是何大队长。①从情节上看,何大队长送表是主要内容,前文内容都是铺垫。②从形象 上看,何大队长是八路军的代表,是小说歌颂的对象。③从主旨上看,何大队长最能表现八路军的 爱民作风。 10.B(“历左副都御史”句意是担任左副都御史。“历”作谓语,“左副都御史”是官职,作“历” 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D 项。“即除其赋”句意是即先免去受灾地区的赋税。“即除”作 谓语,“其赋”作宾语,句意完整,应在“即除其赋”前后停顿,这样排除 A 项。) 11.B(B 项,“掌管编纂史书”不正确,应为“掌管文书奏章”。故选 B。) 12.C(C 项,“请求对其置之不理”不正确。原文为“乞置瑾等于理”,意为请求将刘瑾等人交付 审理。故选 C。) 13.(1)(刘玉)发放粮食救济饥荒,奏请免除虚税,恢复本业的有上千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2)百姓贫穷,财政枯竭,各地府库空虚,陛下如不改变打算,天下将危险了。 【分析】第一句关键点:“振”通“赈”,救济;“蠲”,免除;“擢”,提拔。 第二句关键点:“殚”,尽、枯竭;“图”,打算;“殆”,危险。 参考译文: 刘玉,字成栗,万安人。祖父刘广衡,永乐末年考中进士。正统年间,任刑部郎中前往浙江治 理垦荒事务,积储粮食数百万,又督民修治河塘以防旱涝之灾。景泰初年,担任左副都御史,镇守 陕西。奏陈如遭灾害,不等核查上报,即先免去受灾地区的赋税,使有关部门不得借复核灾情之名 暗中克扣,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回都察院视事。福建、浙江盗贼兴起,皇上命他前往监督 军队追捕。建议在官台山设置寿宁县,以便清除贼巢。接着,讨平处州盗贼。不久,又巡抚辽东。 广衡任职以廉节著称,官至刑部尚书。刘玉的父亲刘乔,成化初年考中进士。升迁至湖广左布政使。 刘玉考取弘治九年进士,授官辉县知县。(刘玉)发放粮食救济饥荒,奏请免除虚税,恢复本业的有上 千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在此之前,孙伯坚、金琦、王宁等都传达圣旨而获得官职,不久,皇上 又提升指挥胡震为都指挥,镇守通州。刘玉上疏反对说:“传达圣旨的太监不断任官,常由内官批示 任免,这样有妨皇上的圣德,请皇上将太监们尽行免职。”皇上未采纳他的意见。武宗即位才四个 月,灾异不断发生,刘玉奏请皇上应修身反省六事。刘玉至京师地区巡按,宦官吴忠奉皇上之命选 取后妃,恣意贪赃枉法。刘玉上奏揭发,皇上不加过问。刘健、谢迁免官,刘玉急速上奏说:“刘瑾 等人原是善于奉迎的小人,因惯于戏弄,以博陛下欢心。爱护谄媚的小人而抛弃辅佐大臣,这是祸 乱的根源。百姓贫穷,财政枯竭,各地府库空虛,陛下如不改变打算,天下将危险了。乞请将刘瑾 等人交付审理,留用刘健、谢迁以辅佐朝政。”未获准。刘玉便称病回乡。后刘瑾宣布刘玉为奸党, 并对他加以诬陷。刘玉三次被罚向边塞缴纳粮食,最后刘瑾矫皇上诏令将他逮捕入狱,并削除官籍 放回家。刘瑾处死后,刘玉以河南佥事起用,升任福建按察副使,先后主管学政。正德十五年提升 至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长江防守。宁王朱宸濠谋反,进攻安庆,刘玉率水军赴江西增援。叛乱平 定后,改为巡抚郧阳。世宗即位,召刘玉为左佥都御史。朝廷评议平叛之功,晋升刘玉右副都御史。 嘉靖元年改任左副都御史。先后任刑部左、右侍郎。六年秋季,因受李福达一案牵连被削去官籍, 回家后去世。刘玉家房屋简陋,只能勉强遮蔽风雨。对于天文、地理、兵制、刑律等都有论著。隆 庆初年,追赠刑部尚书,谥号端毅。 14.D(D 项,“主要表现内心极度的凄恻悲苦”不准确,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即使羁留异域,忠魂 也要化作啼归的杜鹃回归故土的坚强心志”。故选 D。) 15.①运用拟人,赋予满地芦花以人的悲情,表达诗人的因家国破亡的悲情;②运用典故,一是“金 陵王气黯然首”“故垒萧萧芦荻秋”;二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出了百姓的 流离失所,物是人非之悲;③感情深挚,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④问句的使用,引人遐思,耐 人寻味。 16.(1)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17.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两点:一是语序不当,应是“全国鲜见的”;二是“造就……成为” A 项,“造就阿尔山成为全国鲜见的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句式杂糅,可改为“使阿尔山成为全国 鲜见的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或“造就阿尔山这个全国鲜见的生态多样性旅游胜地”。B 项,“鲜 见的全国”语序不当,应改为“全国鲜见的”。C 项,“鲜见的全国”语序不当,应改为“全国鲜 见的”。故选 D。) 18.A(第一处,“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五彩斑斓”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此处 形容各种鲜花,应该用“五颜六色”。第二处,“连绵起伏”指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蜿蜒曲 折”指迂回弯曲地。此处形容“崇山峻岭”,应该用“连绵起伏”。第三处,“漫山遍野”指遍布 山野,形容很多;“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该处形容野菜多,应该用“漫山 遍野”。第四处,该处形容风沙猛烈,应该用“铺天盖地”。故选 A。) 19.C(文中“这些河流中,最著名的是哈拉哈河,它宛如玉带,从大兴安岭的最高峰——摩天岭上 飘然而下”的破折号是用来解释说明的。A 项,表示总结上文。B 项,表示话未说完。C 项,表示解 释说明,与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D 项,表示补充说明。故选 C。) 20.①胞内离子浓度迅速升高 ②而当环境盐度降低后 ③低离子浓度促进其活性 21.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 8 日上午在京隆重举行。 22. 【立意】1.在公德面前做好自己;2.遵守公德从我做起;3.弱德之美;4.“弱德”之美与“群德”之 善。 例文: 以德为本,砥砺前行 梁启超曾指出缺少“群德”是国家衰落的一大本源,国家发展需要每个人精神上的自觉。而叶 嘉莹却感慨“弱德”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态度,需要每个人守住心中的正道。群德与弱德没有孰轻孰 重之分,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两者相生。 群德之源,在于奉献,在于“舍小家而为大家”,勇于承担时代给予我们的责任与挑战。回首 百年,从林则徐临危受命,担起虎门销烟的重任,肃清鸦片对国民的摧残;到瞿秋白以羸弱的书生 之躯扛起革命的大旗,用生命为中国革命事业奠基;再到鲁迅“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 毅然弃医从文,犀利的笔锋一针见血地刺中时代的痼疾,为后代留一盏灯。他们将自己的家国情怀 化作无尽的斗志,书写时代的鸿篇巨制,也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样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人,中华民 族才终能奏响民族强盛的乐章。 弱德之根,在于守正,在于“修身而齐家”一个人唯有拥有强大的人格,修炼自己的品质,这 样无论他将来是平凡还是出众,都能够称得上君子。一个人即使与世无争,也不能自甘堕落。无论 在什么位置,都要守住“本心”,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群德是弱德有朝一日的厚积薄发,没有坚定的信念,清直的操守,不息的斗志,强大的责任心, 怎能在逆境与风雨中以退为进,不迷失自我? 当程开甲院士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核武器事业的时候,纵使众多荣誉和勋章加身,他也没 有觉得自己比他人高一等,他只是做好一个科学家应做的工作罢了,何曾考虑过自己的声名?当居 里夫人用尽一切努力提取放射性元素而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殊荣后,她却将自己的金质奖章给六岁 女儿当玩具玩。当特蕾莎修女将自己的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救死扶伤,消除贫困,获得诺贝尔和 平奖时,她只认为自己在用崇高的爱去做平凡的事。在我们眼里,他们为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在他们心中,他们只是在对事业尽自己的责任。他们怀揣着一个又一个信念的微芒,踏过路上的 荆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奉献? 群德和弱德,本质相同,只不过两者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既然选择了乐群为公,那就不要轻 言放弃,尽吾之志,铁肩担道义。既然选择了持身守正,那么就要脚踏实地,将“天下大事必作于 细”,莫问前程似锦与否,可以无悔矣。 无论是群德还是弱德,都是时代精神不竭的动力与源泉。吾辈青年更需以梦为马,以德为本,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