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传记阅读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传记阅读2

第二节 考点分解 思维建模 ‎——洞悉高频考点,快速强技提能 考点一 综合性选择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61页)‎ 传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与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接近,在此不再赘述。本考点主要结合“真题示例”对如何切片分层比对作详细的讲述。‎ ‎[知能构建]‎ ‎“4选‎1”‎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梳理,“5选‎2”‎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鉴赏和评价。‎ 常见设问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2016·全国卷Ⅰ)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方法指导 ‎“如何切片分层比对”见专题四新闻阅读“考点一”。‎ ‎[真题示法]‎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 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 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 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解题思维】‎ 选项 选项切片 对应原文 比对分析 A 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 ‎……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 ‎“对数学不感兴趣”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 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 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大三时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B 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 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 符合原文。‎ 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C 吴文俊能够清醒地,‎ 。‎ 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 原文只是说“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没提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无中生有。‎ 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D 外国不少数学家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 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 ‎“只靠”说法绝对;不认同的是“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而不是“‎ 研究成果”。‎ 吴文俊却并,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可是。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E 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符合原文。‎ ‎【答案】 BE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吴文俊小学时数学没有表现得突出,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还是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看出了他有数学潜力,全力推荐他学数学。‎ B.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后,在几所中学担任数学教员,是恩师陈省身影响他后来的日子,把他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培养成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 C.吴文俊认为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才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中国数学就要靠后代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各领域的复兴。‎ D.吴文俊认为中国的奥数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因为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与考试、竞赛直接挂钩,不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 C [C项,强加结果,“才可以得到各领域的复兴”说法不当,只能说“才可以得到数学领域的复兴”。]‎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吴文俊进上海交大数学系的原因:一是家境贫寒,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二是他父母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 B.使用吴文俊先生的拓扑研究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广阔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C.吴文俊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尤其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取决于他的不袭前人。‎ D.吴文俊不赞成在中国进行数学竞赛,他说数学竞赛成绩好,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更看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E.吴文俊两次获大奖时间间隔四十多年,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不多见的。针对别人的疑问,吴文俊认为自己能够终生保持学术生命,还反问别人为什么不能,信心满满。‎ CE [A项,“一是家境贫寒”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B项,理解错位,“使用吴文俊先生的拓扑研究方法”错误,根据后面的内容,应该是“使用吴文俊先生的机器定理”。D项,曲解文意“吴文俊不赞成在中国进行数学竞赛”的说法不正确,原文是“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说明不是不赞成,只要求不要过分看重。]‎ 考点二 传主类题目的三种考法 ‎(对应学生用书第63页)‎ 传记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文体,因此围绕“传主”来命题是必然的,近几年高考有三种考法在传记阅读中出现:“概括分析传主事迹”“概括分析传主形象”和“概括分析传主作出贡献的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 考法一 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知能构建]‎ 传主的事迹,构成了传记材料的主体,直接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品质以及思想风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一篇传记,首先应围绕传主的事迹来进行梳理,看看写了有关传主的哪些事迹,再进行概括归纳。‎ 常见设问 ‎ ‎(2016·全国卷Ⅱ)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2015·全国卷Ⅰ)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014·全国卷Ⅱ)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方法指导 手脑并用,概括分析传主事迹 ‎[真题示法]‎ ‎(201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 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把题干“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变换成“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做了哪些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事”,就会更明确地确定本题为“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在“找出”“画出”“标出”相关语句后,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再根据题干界定的“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寻找相关区间。‎ 思考角度 ‎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主动牺牲 个人利益 ‎ 第一段:留学期间,邓叔群做的事:因岭南大学的需要,在即将毕业时,却中断学业,立即回国。‎ 第六段:新中国成立后,邓叔群做的事:捐献花园洋房给国家,还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邓叔群做的事: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为国分忧 ‎ 第五段:1948年,邓叔群做的事: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并完成了沈阳农学院建校任务。‎ 第六段:1960年,邓叔群做的事:免费培训森林病理学专业技术骨干。‎ ‎【答案】 ①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②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③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④免费培训森林病理学专业技术骨干。(每点1分)‎ 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成就?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真菌学领域,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在农林领域,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筹建了东北农学院;③在人才培养方面,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 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考法二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 ‎ ‎[知能构建]‎ 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 常见设问 ‎(2016·全国卷Ⅲ)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14·全国卷Ⅰ)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11·广东卷)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 方法指导 概括分析传主形象“6角度”‎ ‎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3.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 ‎4.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的事迹形象(性格)。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节加以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5.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性格。‎ ‎6.从“相关链接”和文本的关系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近年来全国卷考查的传记往往在文末附有“相关链接”,这些“相关链接”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正文的必要补充,更是解题时不能忽视的文字。那么“相关链接”往往链接哪些内容呢?从高考命题以及高考模拟试题来看,主要包括:传主本人的言论、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传主另外事迹的介绍、传记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的介绍以及相关背景等等。这些链接的内容往往隐含着传主的形象特点,对于我们解答相关题目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因此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一般采用“形象+例证分析”的分点作答形式。‎ ‎[真题示法]‎ ‎(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 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经学大师”“世人楷模”“为什么”已经明确了本题题型是“分析传主的形象”。因这两个方面分别指向人物的治学和德行:治学上的态度、方法和成就,德行上的为人处世。‎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 思考角度 ‎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 ‎ 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 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 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 ‎ 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 相关链接 ‎ 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开一代朴学之风。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 ‎【答案】 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两点3分,三点4分)‎ ‎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认真审读题干可以明白,“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就是要求考生思考顾炎武在治学方面体现出怎样的形象特点,然后“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且也确定了找答案的区间“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要概括其在治学中体现的形象特点,已经界定了本题属于“概括分析传主形象”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 思考角度 ‎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 ‎ ‎《日知录》的成书过程集中在第二段,其中有“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事件,已经刊行,还增改,可见顾炎武求真求实的治学形象特点;事件“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可以概括出其“从不蹈袭前人”的形象特点;事件“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可以概括出其坚持、善于积累的形象特点。‎ 从作者对传主的评价中 ‎ 文章在第二段开始就有作者对他的评价“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可见其在治学中具有“严谨”“笃实”“创新”的形象特点。‎ 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 ‎ 第三自然段,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本部分虽为他人的评价,但不符合题干体现传主治学特点的要求,本部分表现的是顾炎武的交友与实践,所以不必考虑。 ‎ 从细节 描写中 ‎ ‎“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独立思考,善于求真的形象特点。‎ 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 ‎ 文本中《日知录》成书过程部分,传主没有与其他人发生关联,不必回答。 ‎ 从“相关链接”和文本的关系中 ‎ ‎“相关链接”也与题干要求“从成书过程来看”不符,不必回答。‎ ‎【答案】 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两点3分,三点4分)‎ 梁启超认为顾炎武“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顾炎武“人师”的主要特点。(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自己)虚怀若谷,严于律己。②(对朋友)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③(对天下)以天下、国家、生民为己任。‎ 考法三 分析传主作出贡献、成就的 原因或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 ‎ ‎[知能构建]‎ 任何人的成功或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这些“原因”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成了年年考的一种保留题型——原因信息概括(分析)题。‎ 常见设问 ‎(2016·全国卷Ⅰ)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16·全国卷Ⅱ)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015·全国卷Ⅱ)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方法指导 ‎“2角度”“3联系” 分析传主贡献、成就、个性成因 ‎1.两角度 主观 多从个人的性格、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 客观 多从个人成长环境、社会背景与时代需要和别人的影响帮助等角度考虑 ‎2.三联系 ‎(1)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 ‎(2)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联系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 特别提示 ‎1.“相关链接”有时也蕴涵着原因,分析时不能忽略。‎ ‎2.答案与题干须构成因果关系。‎ 可将答案信息点(因)转化为与题干(果)构成因果关系的表述,可用“便于”“所以”“使”“让”连接答案信息点和题干。‎ ‎[真题示法]‎ ‎(2016·全国卷Ⅱ)阅读《吴文俊的数学世界》(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一“真题示法”),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为什么”“取得创造性成果”“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已经明确了本题题型是“分析传主取得成果的原因”。‎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及相关链接 ‎ 成长环境:潜心学习,师从名师使其具有扎实功底。‎ 由相关链接材料①可看出,他善于借鉴,但不蹈袭前人,敢于创新。由相关链接材料②可看出,他在研究中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 ‎ 成长因素:他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要创新,要独立思考,说明他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从他对中国的奥数学习的看法,‎ 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 可以看出眼光独特而深邃。从他兴趣广泛,可以看出他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 传主与他人的关系 ‎ 他人评价:从他的学生高小山的评价可看出,其具有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 ‎ ‎【答案】 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两点3分,三点4分)‎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从兴趣广泛的角度,分析吴文俊在专业研究上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④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这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每点1分)‎ 考点三 传记技巧题的两种考法 ‎(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 因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类文体,它的表现技巧与小说类似。如修辞手法,表达技巧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的自传、第三人称的他传)、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表现手法中的渲染、抑扬、对比等,结构章法中的铺垫、过渡、呼应、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深化主旨等,甚至语言风格等都同小说类似,如遇到此类手法的赏析,可回顾并运用小说中的相关知识,这里不再重复讲解。传记的文体特征决定了高考命题往往从“引用”“映衬(正衬、反衬)”这两个方面命题。因此,复习传记,应重点对这2种考法给予特别关注。‎ 考法一 赏析引用的作用 ‎[知能构建]‎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传记中,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用内容 引用效果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 可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 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 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以及传主的话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引用他人的话 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烘托传主的形象。‎ 常见设问 文中大量引用了×××的诗词文章,有什么表达效果?‎ 传记援引了×××的描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 方法指导 ‎ 赏析引用作用思考“4角度”‎ ‎[真题示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追忆陈忠实:他用作品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陈忠实出生在白鹿原下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中,他的大半生都在白鹿原上度过。从读小学到当民办教师,到在公社工作,又调至区文化局,他没离开过那片土地。他曾说:“我的创作正得益于我在乡村工作的20年,特别是我在公社工作的10年。那时我不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而是以公社干部的身份进行工作。”‎ 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岁月里,陈忠实基本终止了自己爱好的写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乡村工作上。当时公社管辖30多个自然村,这些地方,他不知跑了多少回,有好几个村子他一住就是大半年,甚至都能叫上各家人的名字。直至成为专业作家,他也是带着铺盖回到老家的乡村院落潜心创作。‎ ‎20世纪80年代,陈忠实调入陕西省作协,这一次他结束了自己的“上班族生活”,回到了这个农家小院。专业作家的身份,让陈忠实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在地方县志和当地老人的回忆之中,陈忠实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曾是陕西响应中国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这燃起了他的创作热情。在创作《白鹿原》期间,陈忠实经历了许多艰辛。孩子多,生活负担重,家里的老屋破败不堪却无钱修缮,遇到下雨天,家里甚至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觉……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创作的。后来,陈忠实借住在亲戚家的小屋中,一张小桌、一个板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变幻的发源之地。‎ 对于《白鹿原》的写作,陈忠实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这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都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陈忠实在农家小院一住就是10年,直到《白鹿原》出版,他才回到西安。1993年,51岁的陈忠实出版了成名之作《白鹿原》。这部作品,陈忠实从1988年4月动笔,到1992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封笔,历时近四个年头,草稿和复稿中的近百万字都是在其祖居的乡村家里完成的。‎ ‎1997年,《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而当时陈忠实早已成名。在《白鹿原》获奖后,陈忠实及时回到了乡下,他避开了热闹和喧哗,在沉静中积蓄着创作的力量。对待名利,陈忠实直言不讳:“毋庸讳言,我向来不说淡泊名利的话。反之,在一定的场合和相关的文字话题中,我鼓励作家要出名,先出小名,再出大名。我希望有中国作家包括陕西作家能出大名,大到让世界都能闻其名而赞叹,当是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家乡的大幸。再说利,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劳动赢得酬报是为正道,有什么可指责的呢?要求喝着玉米糁子就着酸菜的作家‘淡泊’名利,缺乏人道!”‎ 尽管陈忠实早已达到“小康”,但他仍保持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习惯和节俭的美德,就连一般人弃之不要的芹菜叶、老莴笋叶,他都舍不得丢。在他眼里,这些蔬菜叶子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扔了实在可惜。他常说:“生活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一味地向高标准看齐,就会消磨自己的意志。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最养人,衣着朴实最惬意。”‎ 陕西作家高建群回忆起陈忠实时说:“我第一次见到老陈,是在1979年的一次文学创作会上,他穿着一件半旧的衬衣,背着一个黄挎包。他坐在角落里,总把挎包放在胸前,两只手搭在包上。他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身上具有关中农民的所有特点。”陈忠实是地道的西北汉子,对人生的感悟,会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他就是以这种大智若愚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写作的。‎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没有想到,他为了见一位远道而来的编辑,竟推迟了前往长安县修改《白鹿原》的行程。你知道吗,当时修改《白鹿原》远比见一位未曾谋面的编辑急迫、重要啊,如果不能如期修改好,那一届的茅盾文学奖可能就失之交臂了。”其实,在见面之前,邓映如仅与陈忠实通过一个电话。‎ ‎(著名出版人邓映如回忆与陈忠实的初次相见)‎ ‎②“……进入44岁时很清晰地听到了生命的警钟。如果50岁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做枕头的书,这辈子就白活了!”‎ ‎(陈忠实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语)‎ 文中多处直接引用陈忠实及其朋友的话,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的“引用”,已经明确了本题属于“引用”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 思考角度 ‎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 传主性格 ‎ 第一、四自然段引用的陈忠实的话说明生活对他进行创作的重要作用,这里表达的是传主对创作的看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中陈忠实的话表明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显示了他是一个真诚而淳朴的人。第七自然段,作家高建群的话更是明确地点出了陈忠实骨子里的农民的淳朴本性。‎ 文本内容 ‎ 引用传主自己的话是从正面表现其性格,引用他人的话则是从侧面表现人物。这样就使文本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人物的形象更加全面立体。 ‎ 文章结构 ‎ 作家高建群说“他从骨子里讲还是一个农民”就照应了题目中“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 读者 ‎ 引用的话是多方面的,这样能使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传主的精神特质。 ‎ ‎【答案】 ①引用陈忠实的话,直接表明了陈忠实对于人生、写作的看法;②引用朋友的话,写出了陈忠实的真诚个性和淳朴的农民形象;③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立体。(两点3分,三点4分)‎ 考法二 赏析映衬(正衬、反衬)手法 ‎[知能构建]‎ 传记以传主为表现中心,但不可不写其他人物。这些人物既展现了传主生活的真实环境,又从侧面对传主起着映衬的作用,还可以点面结合,揭示更深刻的主题。‎ 常见设问 本文的传主是×××,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 ‎(2011·福建卷)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 ‎ 方法指导 ‎ 赏析映衬题的“5个角度”‎ ‎1.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在结构上能起到引起下文、总领下文、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等作用。‎ ‎2.从表现人物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侧面烘托传主,使传主的事迹更加突出,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更加鲜明,形象更加丰满。‎ ‎3.从表现主题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由点及面,使主题更加全面深刻。‎ ‎4.从展现环境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渲染某种气氛,暗示人物活动的环境,揭示时代背景,交代人物间的关系,等等。‎ ‎5.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写他人他事他物能丰富文章的内容,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从而增强文章感染力。‎ ‎[真题示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白石的吝啬与慷慨 潘剑冰 齐白石是很会过日子的人,节俭到近乎吝啬,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趣味横生的话柄。‎ 齐白石自己打造了一个大柜子,吃的用的全都锁在里面,钥匙随身带着。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谈到自己经李可染引荐第一次拜见齐白石的情景:‎ 老人见到生客,照例亲自开了柜门的锁,取出两碟待客的点心。一碟月饼,一碟带壳的花生。路上,可染已关照过我,老人将有两碟这样的东西端出来。月饼剩下四分之三;花生是浅浅的一碟,“都是坏了的,吃不得!”寒暄就座之后我远远注视着这久已闻名的点心,发现剖开的月饼内有细微的小东西在活动;剥开的花生也隐约见到闪动着的蛛网。这是老人的规矩,礼数上的过程,倒并不希望冒失的客人真正动起手来。天晓得那四分之一块的月饼,是哪年哪月让馋嘴的冒失客人干掉的!‎ 不过,很多人未必像黄永玉这样了解老人的心思,他们初来乍到,或许觉得却之不恭,只好勉为其难尝一尝。张大千就说过包括自己在内不少人在齐家吃到过“发霉的点心”。‎ 在穿的方面,齐白石一直“从一而终”,一件衣服除非不能再穿了,否则绝不将之抛弃。他晚年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大型宴会,每次都穿着一件蓝布袍子。这是他唯一的“礼服”,多少年未曾变过。后来在九十五岁寿辰时,学生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家凑份子,给他买了一件新大褂。‎ 画家用的画纸主要是宣纸,买回来的宣纸外边包着一张纸,叫作“纸皮”。一般的人撕开纸皮后都将其当垃圾处理掉,但老人绝不浪费,他在纸皮上勾了许多画样子,很多纸皮画都成了很珍贵的东西。除了纸皮外,老人甚至连买东西的包装纸,比如包鞋、包书、包粮食的纸都分大小留着,作起画稿之用。‎ 齐白石就连作画时用的每一笔墨都要用到淋漓尽致,惜墨如金。白石老人非常注重墨色的运用。他用墨非常精细,总是把每一笔的墨全部用光,才会去洗笔。当画完一幅画的时候,他洗笔的水还是清澈的。‎ 如果你看了上面的故事,就武断地认为齐白石是一个锱铢必较、抠门绝顶的人,那么下面的事实却又告诉你一个截然相反的齐白石。‎ ‎20世纪50年代初,黄苗子第一次跟着李可染去见齐白石,临分别时白石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二元人民币,一人一元。黄苗子正要推辞,李可染悄悄地对他说:“这是老师的规矩,如果不要,他会生气的。”黄苗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此后他去齐家经常获赐车钱。当年的一元人民币可不比当今,50年代国内一克黄金的收购价也不过三四元钱。‎ 齐白石偶尔也会到学生的家中去走走。一次他到弟子许麟庐家,那天正好许的妻子生下了儿子小九,老人知道了很开心,马上拿出十块钱给刚出生的小孩子当见面礼,另外还拿出五块钱给保姆。还有一次,他看见许麟庐的大儿子,问:“你喜欢画吗?”许家老大说喜欢,老人又问他喜欢什么,答说青蛙,老人当场就用许麟庐的笔墨画了一张青蛙送给许家老大。‎ 齐白石对于自己的学生和朋友从来不吝惜自己的画,常常慨然相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齐白石所任教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停办,临别时齐白石让弟子们各自说出所喜爱的花鸟虫鱼,赠每人一幅画作纪念。‎ 对于自己的朋友和学生,齐白石也从不遮掩自己的“看家本领”。张大千的老师曾熙平时写字都躲到楼上去,非得意门生不准随侍旁观,因此即使是他的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够得其真传。而白石老人作画却从不避人,对于求学的后生更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如果说画技是齐白石最值钱的东西,那么他对于这最值钱的东西恰恰是最慷慨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白石老人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出卖自己的人格。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白石老人困居被敌伪统治的北平,此后敌伪的大小头子时不时来拉拢老人,送东西、请吃饭、拉交情,甚至要求老人跟他们一起照相,或是参加什么盛典,这些都遭到了齐白石的严词拒绝。‎ 为了不跟他们纠缠不清,也因懒得跟他们多说废话,齐白石在家门口贴了一张纸条,上写十二个大字:“白石老人心病复发,停止见客。”迫于生计,齐白石还要继续卖画,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又在大门口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白: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 黄苗子说:“在当时的北平,这张告白传遍了全城,大家把老人这份告白和程砚秋留须息演在西郊种田,坚决不给敌伪演戏的事,同样传为艺林的千秋佳话。”‎ ‎(选自潘剑冰《最艺术,最民国》,有删改)‎ 相关链接 齐白石出身贫寒,少年困顿,早年就是一个普通木工,直到27岁开始拜师学诗、学画,57岁时独闯北京,本以为能在北京画画谋生,但早期不顺,画作卖不出去是常有之事。60多岁后,作品方得到认可,终于卖出了好价钱。也正是由于早期的颠沛流离,加之晚年卖画是其主要谋生渠道,因此无论是卖画还是卖印,无论买家是谁,概不赊账,绝不还价。‎ ‎(何暖之《大师另一面:齐白石小气出名》)‎ 文中为什么要写黄永玉、曾熙和程砚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尝试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提到的黄永玉、曾熙、程砚秋不是本文的传主,是次要人物。要求分析“为什么写”这些次要人物,就显示出了本题属于“赏析映衬”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文本中描写次要人物的内容,然后看内容涉及了哪些常见的赏析思考角度,并归纳各角度涉及的内容要点。‎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表现人物 第二、三自然段:黄永玉亲眼见到齐白石老人以发霉的月饼和花生待客,使人感到老人的节俭到近乎吝啬。‎ 第十二自然段:曾熙写字都躲到楼上,不愿将技法传授给别人,恰恰突出了齐白石老人的慷慨授徒、不吝教人。‎ 展现环境 结尾提到的程砚秋留须息演和齐白石老人的卖画告白都是在日寇侵我中华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表现主题 程砚秋留须息演与齐白石老人的卖画告白,‎ 充分显示了以齐白石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和崇高价值追求。这是本文主题最明显的体现。‎ ‎【答案】 写黄永玉是用其亲身经历真实地说明齐白石老人的近乎吝啬的节俭。写曾熙是将其与齐白石进行对比,凸显齐白石的慷慨、不吝教。(2分)写程砚秋是将其同齐白石进行类比,揭示了时代背景,写出了齐白石高尚的民族气节,表现了具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崇高的价值追求。(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