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分 专题十一 一、小说阅读 考点二 把握小说情节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分 专题十一 一、小说阅读 考点二 把握小说情节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考点二 把握小说情节 ‎1.情节梳理 知识储备 情节梳理,就要掌握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三种:‎ 类型 解说 基本 模式 摇摆式 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欧·亨 利式 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技法突破 设问 方式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 25 -‎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答题 方法 ‎1.根据结构来梳理。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阅读时先给文章各段标上序号,然后按照上述过程来切分文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2.根据时间、地点来梳理。要分析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根据时空的变化划分出结构层次并加以概括。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以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3.根据线索来梳理。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简单,线索也趋向于单线式结构。如鲁迅的小说《故乡》,按地点线索可概括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线索可概括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可概括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续表)‎ 答题 模板 模板一:主人公在……时间……地点,做了……事情。‎ 模板二: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 模板三:小说的主要情节有:①……②……③……④……。‎ ‎2.分析概括线索 知识储备 线索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体现“‎ - 25 -‎ 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作用 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可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突出;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分类 明线 就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 就是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由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技法突破 设问 方式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2.小说的明暗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题 方法 ‎1.如何找出线索:‎ 可以作为小说线索的事物很多,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物象线索、人物线索、感情线索、事件线索等,有时线索不止一条,还有双线(明暗两条)。一般而言,反复出现的词语(人、物)就是线索,有的标题就是线索,有的线索会在开头或结尾交代出来。‎ ‎2.线索的作用:‎ ‎①从情节的角度回答,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②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回答,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 ‎③从主题的角度回答,使主题更加丰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窍 门 - 25 -‎ ‎[苏联]左琴科 现在住旅馆可真难哪,这是谁都知道的事。‎ 我一到了南方,立即就深有感触。‎ 一下轮船,我就快步直奔旅馆。旅馆的守门人对我说:“现在的旅客可真奇怪,一下轮船,就都朝我们这儿奔,可是我们这里已没有闲房间了,全都客满。”‎ 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耍个花招,再碰碰运气吧。离开旅馆,我一边走一边琢磨法子。‎ 我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普通的提篮,另一件确实是个挺漂亮的钢板手提箱——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 我把提篮暂存在卖报人那儿,然后把身上穿的那件从外国进口的大衣反穿了起来,大衣的方格里子就成为大衣面。我又把便帽低低地压在鼻梁上,买了支雪茄烟叼在嘴上。我就这么个打扮,提着那只出口的钢板手提箱,大模大样地再次闯进了那家旅馆。守门人对我说:“先生!您不用进去了,里面没有空房间。”‎ 我没理他,走近一个服务员的眼前,操起半通不通的外国话说:“一个、房间的、有?”‎ 服务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上帝啊!外国佬来啦!”‎ 接着,他也用半通不通的外国话回答说:“是,是的,一个、房子的、可以的、有,有。请,请。我这就给您腾房间,尽可能找个好房间,臭虫少一些的。”表面上我装得神气十足,其实两条腿却在哆嗦着。‎ 这个服务员挺爱扯外国话,于是他又问:“对不起,先生!请原谅。您是德国人,还是别的哪国人呢?”‎ 我心中暗想:真糟糕,万一这个服务员懂德国话可咋办呢?于是,我对他说:“我是西班牙。一个、房间的、明白吗?你的。西班牙,西班牙的。”啊哈,这一下这个服务员可惊呆了。‎ ‎“我的上帝呀!是来了个西班牙人!请您等一等,当然,我已经明白,方才您说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 - 25 -‎ 显然,他说话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一直在哆嗦,他的手也在打战。我们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不停地发抖。‎ 这时,我用似通非通的西班牙语对他说:“对的,对的。请您把我的箱子送到我的房间去,其他以后再说。”‎ 服务员回答说:“好,好的。不用您嘱咐。”‎ 一点儿也没有错,这个服务员想赚钱的劲头来了。他又问道:“先生,您付什么钱呢?是给外国钱,还是给我们的钱?”‎ 为了让我明白他的意思,他用手指头比画着杠杠和圆圈。‎ 我心中嘀咕着:我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真讨厌,快点提箱子算了。‎ 我一心想弄一个房间,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 服务员用手提箱子,由于殷勤过分,用力太猛,箱子盖啪的一声开了。‎ 箱子一打开,里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掉了出来:破衬衫、短裤衩、“吉尔”牌肥皂,还有其他的国货。‎ 服务员一看,脸都气白了。他立即明白是上了当,气呼呼地说:“啊,好你个西班牙流氓,快点拿出证件来!”‎ ‎“我不明白,”我尴尬地说,“要是没有房间的话,我就走。”‎ ‎“您看!”服务员对守门人说,“他竟然冒充外国人混进来!”‎ 这时,我真想快点溜走,可是,守门人反倒说:“哎,我说同志,请到这边来,您甭害怕。您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 ‎“我是刚下船的,有些晕船,这会儿连站都站不稳当。请您行个好,快给我弄个房间,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多给你们点钱!”我哀求着说。‎ ‎“我们是不受贿的。如果您真是急着要房间,我可以给您找一个,也不用什么酬谢。”服务员说,“只不过这个房间没有钥匙。房间锁着,钥匙弄丢了。您得再付十五卢布给钳工,让他给您打开房门,再从旧钥匙中找一把配上。”‎ 我乖乖地付了钱,算是弄到了一个房间。‎ - 25 -‎ 到了晚上,隔壁旅客告诉我说,这个房间的钥匙根本没有丢,不过只让他们敲去了十五卢布竹杠而已,那位旅客为自己房间的钥匙付了十卢布。我因冒充西班牙人,又被他们多弄去五卢布。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知足的,因为到底有房间住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虽然被敲诈了十五个卢布,但“我”还是“挺知足”的,既表达了“我”的一种宽慰和无奈,也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我”对丑恶现象的不满。‎ B.文章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让故事显得更为真实。‎ C.文章用夸张的细节,如服务员和伪装成外国人的“我”交谈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在“哆嗦”,凸显讽刺的意味。‎ D.文中的服务员发现真相,欲赶“我”出去,守门人却让“我”留了下来,同是唯利是图,守门人显得稍微仁慈一点。‎ 解析:守门人和服务员是以唱双簧的形式达到目的的。‎ ‎2.(概括情节)请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 答:开端:交代“我”去住旅馆被告知没有房间。发展:“我”耍花招假装西班牙人,服务员说有房间。再发展:手提箱被打开后服务员发现“我”冒充外国人。高潮:守门人让“我”给钳工开门费、付配一把钥匙的费用,“我”住进了一个房间。结局:“我”被敲去了十五卢布竹杠,仍觉得知足。‎ 解析:要根据故事内容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概括,准确地概括出情节发展的演变过程。‎ ‎3.(线索及作用)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一线索写了不同的人物,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线索的作用。‎ 答:第一问:旅馆房间。第二问:①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由“我”‎ - 25 -‎ 想住旅馆房间开始,到最后真的住到一间终止,中间历经曲折。②丰富了人物形象。“我”的自作聪明,旅馆服务员、守门人的自私狡诈都因住旅馆房间而得到充分暴露。③突显主题。通过住旅馆房间来讽刺社会存在的丑恶现象。‎ 解析: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主题表达等方面展开分析。题干是“不同的人物”,分析时要兼顾两类人。‎ 知识储备 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段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情节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揭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小说情节的作用如下:‎ ‎(1)开头的类型及作用 ‎(2)中间情节的作用 ‎(3)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类型 作用 出人意料 的结尾 ‎①结构安排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 - 25 -‎ 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令人伤感的 悲剧结尾 ‎①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表现人物性格上,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表达效果上,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喜悦的 大团圆结尾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喜剧性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统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戛然而止 的结尾 留下空白,给读者留有无穷回味的余地。‎ 技法突破 设问 方式 ‎1.文中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段写的×××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情节在文中多次出现,请结合文章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题方法 结构角度 照应前文;承上启下;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等。(关键术语:照应、悬念、伏笔、铺垫)‎ 内容角度 对环境 的作用 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对人物 的作用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对主题 的作用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 25 -‎ 对读者 感受的 作用 ‎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暮 鼓 铁 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有一天,她的刚会说话的小孙女大声叫了她“奶奶”!她勉强笑着答应着,心中却是一惊:难道她真的成了奶奶?“奶奶”这个词让她觉得,如果不是她的孙女残忍,那只能是时光残忍,时间如刀。‎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不由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粝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 25 -‎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 25 -‎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的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 B.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和舐犊情深。‎ C.小说寓曲折离奇的情节于朴素平实、简约凝练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富有艺术魅力。‎ D.本文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枯燥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有意味。‎ 解析:C项,“曲折离奇的情节”‎ - 25 -‎ 说法错误,本文故事性不强,情节普通平淡。‎ ‎5.(情节作用)小说中年轻人喊“妈”的情节布局巧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①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②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③“老头”是“妈”的情节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找出年轻人喊“妈”的情节,主人公“她”开始看到这位母亲的时候,认为是一位老头,“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粝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当年轻人喊“妈”时,她误以为是喊自己,认为年轻人认错了人,等看到年轻人走到“老头”面前时,她才知道“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然后通过这些内容,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和读者等角度,分析其好处。‎ ‎6.(结构安排的作用)结尾三段写到暮色中的鼓声,请结合作品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有哪些。‎ 答:①照应标题“暮鼓”;呼应开头,结尾“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与开头的她在黄昏里出门走路形成呼应,使结构完整。②烘托人物性格。“暮鼓”烘托了农民工母亲虽已到暮年却不屈服现实的倔强品格。③起象征作用。巧设暮鼓意象,“暮鼓”寓意着日薄西山、临近结束、即将退场,而又坚强有力、催人振奋,同时,让小说韵味无穷,诗意盎然。④有助于揭示小说主题。文中的“她”就是从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感悟到生活应具有老而不衰、不抱怨、不消沉的态度。‎ 解析:解答本题,要整体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大意,从结构线索、人物形象塑造、主旨意蕴表达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暮鼓”‎ - 25 -‎ 本义是指“暮色中的鼓声”,“暮”说明临近结束,而“鼓”又给人坚强有力的感觉,催人奋进;从文章中来看,与“暮”相关的有本文的主人公“她”和农民工母亲;从农民工母亲的身上,可以看到人到暮年却不屈服的倔强品格;从“她”身上,可以看到“她”从农民工母亲身上、从会所传出的暮鼓声中受到心灵的警醒,突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情怀。‎ 知识储备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安排手法。‎ ‎(一)情节叙述手法 指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包含叙述人称、视角和叙述顺序。‎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类别 内涵及作用 第一人称 ‎(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说明:‎ - 25 -‎ 高考选文常见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因为这两种叙述人称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2.叙述顺序 类别 内涵 作用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充实。‎ 补叙 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对上文的内容做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平叙 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作分叙。‎ 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  (二)情节安排手法 指作者在安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中运用的各种技巧。‎ 手法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发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 25 -‎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伏笔 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技法突破 设问 方式 ‎1.小说的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2.小说的开头或结尾有何特色或作用?‎ ‎3.作者反复写××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题 方法 ‎1.审读题目要求。确定是就作品的局部情节设题,还是就整篇作品设题;是否明确了具体的技巧。‎ ‎2.确定思考的方向。若就作品局部情节设题,并且明确了具体的技巧,就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分析技巧的艺术效果。若就整篇作品设题,并未明确解题技巧,则应从形象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主题表现、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艺术效果等角度思考,并做到“四看”:‎ - 25 -‎ ‎①看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②看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③看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④看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 答题 模板 点出情节技巧+结合文本分析+技巧效果。‎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 25 -‎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 - 25 -‎ 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 25 -‎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据原文第六段中的“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可知,“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是错误的。‎ ‎8.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解析:本题从叙事的角度探究小说的表现手法,涉及文艺理论中的文本、故事、叙事话语等现代文学叙事形态。小说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是叙述现实,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分别交代写作缘起和“我”‎ - 25 -‎ 在赵一曼纪念碑前与陌生老人的对话;第二至五部分是叙述历史,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回忆赵一曼的抗联生活、被捕经过、受到的严刑拷打和她在医院的监禁治疗,其中第二部分引用了文献档案(大野泰治的审讯报告),第四部分插叙了赵一曼争取警士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的过程;第七部分为补叙历史,引用文献档案(赵一曼的遗书内容)。叙述现实的两个部分着重通过“我”和陌生老人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的铭记和尊敬,突出赵一曼精神的现实意义;叙述历史的四个部分拉开与现实的距离,着重通过赵一曼的传奇经历塑造她的英雄形象;引用大野泰治的审讯报告和赵一曼的遗书内容,有利于表现赵一曼的坚强意志、浓浓母爱和反满抗日的民族大义,增强小说的艺术真实感。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间用顺叙、插叙和补叙的叙述方式,插叙和补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衬托的作用,能够丰富小说内容,使行文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思想更加深刻,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9.(原创题)小说末段写“赵一曼的遗书”,从叙述顺序上看,属于小说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答:补叙。补叙赵一曼的遗书内容,突出了赵一曼浓浓母爱和反满抗日的民族大义,体现了她面临牺牲时的理智和沉稳,丰富了赵一曼的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真实感,也使得小说结构更加完整。‎ ‎10.(加练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干已经明确了“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两个答题方向,答题时要从赵一曼的言行入手,从题干中的两个角度概括她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马兰花 李德霞 - 25 -‎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儿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儿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儿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儿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儿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儿。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儿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 - 25 -‎ 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 - 25 -‎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表现了马兰花丈夫的重利思想。‎ B.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D.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解析:“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的解说不合理,这更多地表明了麻婶的女儿知恩图报的品质。‎ ‎12.(线索及其作用)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 - 25 -‎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行文思路及线索结构的能力。本篇小说的主要构架就是小说的主人公夫妻二人因六百元借款而引起的争执,这也是文章从表象层面所叙述的内容,所以这是小说的明线;而承载夫妻二人在借款这件事情上态度发生变化的事情是麻婶母女还款之事。明暗线索交织安排的作用主要从表现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小说主题以及情节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13.(概括情节)请梳理出小说的情节。‎ 答:①马兰花借钱给麻婶;②到医院看望麻婶未提钱;③对丈夫常拿六百元钱说事很伤心;④因麻婶女儿还钱借房而满眼泪水。(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围绕“马兰花借钱”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事情作答。‎ ‎14.(情节作用)小说中画波浪线部分提到“六百块钱”,一段中三次提及,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①交代矛盾双方产生的缘由,推动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形成两个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鲜明对比。③可以使发展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前后呼应。④更能一步步地累积矛盾,最终为彰显主题服务。‎ 解析:可以从全文情节、与人物形象塑造(或性格特征)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激发读者兴趣等方面思考。‎ ‎15.(结构安排的作用)小说以马兰花夫妇收到麻婶女儿的来信结尾,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示例一:我认为结尾深化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①小说结尾是马兰花夫妇收到了麻婶女儿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表达对马兰花的感激之情,不仅还了母亲所借的钱,还将母亲的房子借给他们使用。善有善报的感恩之情满人间。②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的释然。人与人之间的相助之情满社会。③“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男人因为来信而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知错即改的夫妻温情满家园。‎ 示例二:我认为结尾实现了情节的逆转,收到“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①心灵的逆转。麻婶女儿在来信中表达了对马兰花的感激之情,不仅还了母亲所借的钱,还将母亲的房子借给他们使用。这与前面男人指责妻子“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 25 -‎ 形成对比,造成逆转。②现实的逆转。麻婶女儿知恩图报,从母亲的小本本里面得知实情,与前文麻婶女儿火化了麻婶回上海,马兰花可能无法再收回自己的钱形成了逆转。③人情的逆转。麻婶记账、女儿还钱、男人改错、兰花流泪,让原本冷漠的社会一下子变得温情脉脉。‎ 示例三:我认为结尾进一步丰富了人物的形象。①马兰花读信含泪,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的释然。其善良跃然纸上。②“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让我们在看到其暴躁的同时也看到了其人性中知错能改、知错善改的美好一面。③麻婶女儿从母亲的小本本里面得知实情,不仅借六百还一千,还将母亲的房子借给他们使用,表达的是对马兰花的感激之情,而其知恩图报的美德温暖的是社会。‎ 解析:可围绕信的内容以及马兰花、男人、麻婶女儿等相关人物,从弘扬主题、人物塑造、情节逆转等角度探究。‎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