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7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 题型突破(六) 散文探究题的 3大探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对文本人文背景或价值、意义的探究,对文本的独特解读。设题角度主要有:意蕴式探究、标题式探究、体验式探究等。‎ 题型一 意蕴式探究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其探究的类型常有两种: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2.探究文本某些方面(如形象、情节、环境氛围等)的思想情感意蕴。‎ ‎[常见设问方式]‎ ‎(2015·山东高考)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探究句子意蕴)‎ ‎(2015·江苏高考)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探究句子意蕴)‎ ‎(2014·福建高考)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探究句子意蕴)‎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的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句、段)内涵的理解。(探究句子意蕴)‎ ‎(2)请探究文本中的×××包含了哪几层深意。(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3)×××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4)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文中×××的理解。(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解题策略]‎ ‎(一)掌握1个探究原则 挖掘文本意蕴要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即以题干中涉及的文本内容为依据和基础,一可分析文本蕴含的民族心理(如“与世无争”“和谐相处”“精忠报国”“知足常乐”“中庸之道”等)和人文精神(包含“人生意义和价值”“人的尊严”“社会责任”“悲悯情怀”等),二可分析哲理、美感、规律等。‎ ‎(二)把握2种常见题目的解答思路 ‎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的思路 首先依据语境,解释表层意义;其次可由以下角度进行探究:①总结与主旨或与作者情感相关的意思;②总结与背景相关的意思;③总结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意思;④总结与历 史相关的意思;⑤总结与文化相关的意思。‎ ‎2.探究思想情感意蕴的思路 基本思路是由材料到意义,即先看文本写了哪些材料(人、事、物、景等),再具体分析材料蕴含的不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可探究的角度同上面“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 ‎[例一] (2015·江苏高考)阅读《比邻而居》(文本见本专题“题型突破(一)”[例二]),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可从主旨角度和文化角度思考。端午到了,生活状态、风格迥异的各家在这一天却都弥漫着相同的艾草味,表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会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这暗含着对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艾草香中,仿佛油垢也一点点消除,空气都被洇染成青色,艾草的熏烟将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都进行了升华,从象征意义看是各种生活状态互相交融,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一起,达到一种美好的平衡。‎ ‎[参考答案] 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年馍 乔忠延 云丘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在吕梁山的最南端。传说,后稷出生时被遗弃却大难不死的那座山就是云丘山,他教民稼穑也就从那里开始,最早的耕植技术即由此传播开去。‎ 古往今来的文明极像山间的清泉,总会跌宕而出,蜿蜒着流往远方。云丘山亦然。灵秀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他们接过先祖的犁、耧、耙、耱,也接过前辈的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他们的生命旋律后,几千年来,他们的日子几乎没有一步不践行在这无形的轨道上。即使在今天,要打开他们的往昔也不算难,仅饮食而言,就是一幅“仓廪实则知礼节”的鲜活画卷。‎ 过年是食物最丰盛的时节,在这最隆重的节日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歇息下来,欢度佳节。不过,过年对于山中的农人来说有着比城里人更为喜庆的意义。他们没有周末,年节是一年里唯一的假日,因而珍贵得一点也不敢浪费。尤其是女人,一年到头从没有闲歇的空隙,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张口吃饭,解决的办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轻省而又快捷。年馍,很早就成了山乡人的“方便面”。但是,谁要因此简单地看待年馍,那就辜负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年馍犹如一部发黄的古书典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真难读懂其丰富的内涵。‎ 大年初一,敬献在灶槛上的是一个很大的花馍。这花馍名叫 枣山,由一个个裹着红枣的白面卷层层加高而成,高高的顶端还挺立着一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大公鸡,大吉大利;大红枣,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这枣山上了。枣山献的是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凡间的工作队员,一年四季居高临下注视着农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谁不愿意过平安日子?所以,每日每时都勤恳、节俭。就这样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灶神抓住小辫,因而,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还要给带上些炒豆和糖瓜。糖瓜又甜又粘,让灶神甜蜜得不好意思说坏话,即使想说也粘得张不开嘴。炒豆是马料,是供给灶神坐骑的吃食。农人不仅尽心巴结灶神,还要把人家的坐骑也打点好。如此一来,灶神就只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啦!大年初一的爆竹声一响,即把前往天宫汇报的灶神又迎到家里。迎进门当然不敢怠慢,那高高大大的枣山就是敬献给他老人家的第一份厚礼。‎ 云丘山的年馍还有枣糕。枣山是敬祀灶神的,枣糕是敬奉老人的。枣糕形如磨盘,是一层面、一层枣合成的。面中裹枣,是要老人的日子甜甜蜜蜜;称之为糕,是要老辈人健康高寿。枣糕酷似磨盘,是怀恋伏羲、女娲兄妹滚磨盘成婚的意思,是他们的成婚才繁衍出这众多的后人呵。谁会想到,这不起眼的年馍上竟有如此深远的文化意蕴?‎ 晚辈敬奉老人,老人疼爱儿孙。礼尚往来是云丘山人根深蒂固的习俗。收受了枣糕的老人回馈给晚辈的是花卷。别看花卷蒸着不复杂,白馍的层层纹理却像一朵盛开的花,这是象征年轻人风华正茂,愿他们的前程像鲜花一样美好。倘若晚辈还是个孩童,那就多了一份讲究,馍的形状如同一个很大的玉佩,当中再缀上一朵牡丹花,是在夸孩子可爱得如花似玉。热情的赞誉、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年馍温暖着老老少少的心。一家人饭桌上吃的馍则叫卷子。年馍里头数卷子最好蒸,把发好的白面揉成圆圆的长条,剁开蒸熟即成。那形状顶圆底方,方可以站得端正,圆便于进退自如。该方则方,当圆则圆,方圆里面浓缩的是做人的规矩。这是勉励,更是自律,年馍哺育的不只是有形的肉身,还有无形的精神。‎ 云丘山的年馍里有远去的历史、古老的信仰,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民族的道德礼仪。年馍使“民以食为天”隐含了仁爱、孝敬、长幼有序等道理,不仅让人们吃饱肚子,安定天下,而且将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由年馍悄悄潜进人们的血脉神魂,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和谐的山乡生活,就这么在农人的炕头上构建着,传承着,从遥远的古代直至今天。‎ ‎(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理解。‎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发掘作品的思想意蕴。根据题干中“民俗”字眼的提示,可确定解答本题应从历史传承、文化习俗角度思考。解答时宜结合全文,整合有关民俗的信息。第二段“他们接过……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轨道上”和第三段集中讲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由来,第四至六段是对年馍寓意的阐释,第七段是对年馍蕴含的道德礼仪的揭示。‎ ‎[参考答案] ①年馍,是在“民以食为天”的生命旋律中民间自然形成的过年食用的美食,轻省快捷,过年吃年馍是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这种民俗具有创造性、共享性和传承性。②枣山和枣糕等作为年馍的代表,不仅让人们填饱肚子,更是寄寓了吉祥仁爱、尊老爱幼、礼尚往来、平安和谐等基本的道德礼仪,以及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等意蕴。‎ 题型二 标题式探究 一部好的作品,标题犹如画龙所点之睛。文学作品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感因素,同时还能够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全篇的艺术感染力,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读效果。‎ ‎[常见设问方式]‎ ‎(2015·福建高考)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2014·天津高考)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探究题目×××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2)作者以×××为题的意图是什么?‎ ‎(3)标题“×××”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方略]‎ 标题式探究“5思考”‎ ‎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在这些题目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有些题目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例三]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纸上故乡 邓 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 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能力。这一类题目的解答要注意答题的严密性,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本题是对标题含意进行探究,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扣住文字来写的:“我”读别人的文字,得到慰藉;“我”自己的文字纾解了乡愁;“我”所描绘的故乡,鲜活在“我”的心底。这就是“纸上故乡”的含意。‎ ‎[参考答案] 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题型三 体验式探究 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体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的愉悦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常见设问方式]‎ ‎(2015·湖北高考)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2015·四川高考)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2014·安徽高考)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第×段中传达了作者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体验的感受。‎ ‎(2)请你指出×××在文中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解。‎ ‎(3)你认为×××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 ‎[解题方略]‎ 体验式探究“3步骤”‎ 第一步,读懂原文,提炼主旨,然后把主旨升华为一种人生哲理;或者就原文中的形象、事件或某一部分等升华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感悟。‎ 第二步,明确观点,把总结的人生哲理或人生感悟充当答案的观点。‎ 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就是结合文本分析观点的体现之处。即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谈自己的感受、体验、做法。‎ ‎[例四] (2015·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自主尝试]  ‎ ‎[解题指导]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说明理由时,也要结合现实,根据个人体悟从整体上做出理性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 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看到,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散文探究题”验收达标练 ‎ 一、题型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遗失的寒冷 张亚凌 三十年前,站在宿舍门口,看着萌发出新芽儿的柳枝映在斑斑驳驳的土墙上的影子,我一边感慨着“春天总算来了”,一边告诉自己:在以后所有的冬天,你再也不会有寒冷的感觉了。‎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天的我才尝试着触摸那段遗失寒冷的岁月。‎ 那一年,我升入初中,必须在学校住宿。褥子被子一捆,和一大布袋子红薯、糜面馍馍、玉米糕绑在一起,母亲帮我拎起来搭在肩上。背上是褥子被子,胸前是一个大布袋子,后面重前面轻,我都有些把持不住自己的身子。母亲只是交代了句“不要贪吃好的,一顿蒸上两个红薯一个糜面馍或玉米糕就行了”。‎ 走一走歇一歇,到了学校。宿舍是一面窄窄的空荡荡的窑洞,我们直接在地上铺铺盖。‎ 别人都是先在地上铺一个厚厚的草垫子,上面再铺个毡子毯子什么的,接下来才铺上褥子,褥子上面还有个布单子,怕将褥子弄脏了。我呢,只带了褥子和被子,压根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铺在地上。于是我就满学校找来了一些废纸片,铺在地上,才开始铺褥子。结果是:我的床铺比两边同学的低下来一截,她们都觉得我不应该夹在中间。于是,我就自觉地挪到了最边上——门口的墙下。‎ 我的褥子几乎是直接挨着地面的,很潮湿。只要有一丁点太阳的影子,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将褥子抱出去晾晒。我现在特别喜欢冬天的太阳,甚至会深情地看上半天,恐怕就源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对太阳的感激吧?那时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个很可笑的女孩,跑到学校似乎就是为了等太阳出来晒褥子。‎ 冬天天冷,夜又长,起夜的学生就多。门一拉一合,冷风就直吹过来。抗击了半天寒冷好不容易才入睡的我,常常又被寒风刺醒。为了应对寒冷跟风的袭击,我睡觉不再脱衣服且蒙住了头。‎ 我从没有向母亲提及此事,母亲看到我在家里睡觉的样子便有些想不通,曾给父亲说:“这娃书念的,成呆子了——炕中间烧得热乎乎的,她咋老蒙着头靠墙根睡?”‎ 是那夜夜寒风吹走了我的寒冷?‎ 记忆里,那年的冬天,下雪的日子经常有。我也清楚地记得当语文老师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吟诵“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时,我的泪水悄然滑落。‎ 在我,下雪天是最最难熬的日子,包括雪后的一段时间。不仅仅是褥子会一直潮湿下去,更重要的是,我只有脚上一双布鞋,不像别的孩子,还有一双可以换着穿的鞋子或是能踩雨雪的黄胶鞋。教室、饭堂、厕所,跑上几趟,布鞋的鞋底就湿了,半天下来,就湿透了。我就满教室找别人扔的纸片,厚厚地铺在鞋里。一两节课下来,又湿透了。取出来扔掉,再找纸片,再铺进去,再应付一阵,如此反反复复。纸片也不是那么好找的,那时一个本子一毛钱,都是很节省地用。‎ 雪后若有太阳,在别人吃饭时,我就留在教室里。因为饿是可以忍受的,入骨的冰凉却是难以抵御的。等到教室里没人了,我就将凳子搬到外面,将鞋子脱下来,底朝上晒晒。我则盘腿坐在凳子上,搓揉着冰凉如石块的脚,让它暖和些。‎ 再后来,我有些开窍了:找到塑料袋,撕开,铺在鞋底,再铺上纸,就好多了,也不用不停地换纸。有一句话我信,那就是“许多智慧来自人们对贫穷的应对”。‎ 更多的时候,是等着鞋子自己慢慢变干。我甚至一度固执地认为,是我自己的身体暖和了脚,脚再暖和着鞋子,直至吸干鞋里里外外所有的“水分”,鞋底才会变干。‎ 还是连续的雪天冻掉了我的寒冷?‎ 每个周三下午有一个半钟头的活动时间,我常常趁机跑回八里外的家里取下半周吃的东西。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下着大雪。‎ 雪大风猛,我是抄小路往家里赶的。有的地方雪没过了我的膝盖,很熟悉的小路也因大雪的覆盖变得陌生,以致我一脚踏下去摔进了雪里面——我把沟边当成了小路。从雪里爬出来,继续往回赶。我一推开房门,母亲愣住了,一个劲儿地说:“照一下镜子,看你成了啥样了,看你成了啥样了……”‎ 父亲赶忙倒了一碗热水让我暖和暖和。我伸手去接,明明接住了,碗却摔在了地上——我的手指冻僵了!我走到镜子跟前,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被雪弄湿了的头发,再在风的猛刮下,直直地向上竖着!‎ 母亲拿着梳子赶过来给我收拾头发,才惊叫道“你的头发都结了冰”。我只说,赶紧 给我装吃的,我不想迟到。背起装满干粮的布袋子,我又赶往学校。‎ 风还是那么猛,雪更大了。‎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从独自对抗过那场大雪后,她似乎再也没有畏惧过寒冷!接下来的两个冬天,似乎都一样,冬天再也没有变出什么新花样来折磨这个小姑娘。‎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至今想起那个下午,都会泪流不止,包括此刻。是那场大雪不客气地冻掉我那脆弱的寒冷?我只知道:在三十年前,我,遗失了我的寒冷。‎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标题式探究题)文章为何以“遗失的寒冷”为题目?‎ 答: ‎ 解析:文章标题一般与文章的主题、情感、创作意图等有关,这就需要考生仔细剖析标题本身的特点、内涵及其与正文、作品主题等的联系。‎ 参考答案:①“遗失”“寒冷”的事件是全文的主要内容。②标题新颖,能够吸引读者,激发其阅读兴趣。③“遗失的寒冷”可以表现人物对艰难困苦的抗争,是文章主题的体现。‎ ‎2.(体验式探究题)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请结合文本以及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答: ‎ 解析:本题属体验式探究题。解答本题,既要有对文本的概括和分析,又要有适当的延伸与拓展。文本中的“我”经受了种种磨难,但“我”并没有因此消沉、颓废,而是用勇气和智慧战胜了苦难,“苦难”已变成“我”生活中的财富。然后结合自身经历谈对“苦难”的理解即可。‎ 参考答案:①寒冷这样的苦难锻炼了“我”的意志,磨砺了“我”的心灵。在后来的生活中,“我”勇敢地接受苦难的挑战,甚至觉得“冬天再也没有变出什么新花样来折磨这个小姑娘”。这样的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虽然回忆起来“泪流不止”,但这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感慨与体悟。告别苦难后,我们就可以平静地面对生活、面对挫折。②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经历苦难,关键是用什么心态对待苦难。有人在苦难面前退缩,有人经历苦难后奋发。作为中学生,应该积极面对苦难,把苦难当作人生的一笔难得的财富和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聆听寂静 魏艳枫 我们惧怕沉默,‎ 声音救赎。‎ 但沉默无限,‎ 它没有面相。‎ ‎——[美]艾米莉·狄金森 ‎①有人说沉默是金,对我来说,沉默的确像黄金一样宝贵了,因为我再也找不到可以沉默的所在。我周围到处都是声音,如果我想沉默,没入自己心灵一会儿,立即就会有人来要我发言或要我听他们发言。因为他们不能沉默,所以,他们也要来破坏别人的沉默,沉默就像孤独,是这些躁动的人无法理解的领域,所以,他们要将其化为一种他们可以理解、可以控制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能,在他们看来,这种事物就是与他们敌对的。‎ ‎②都市里到处充满了喧哗——长满绿树的花园中,许多人在随着歌曲的节奏跳舞,从早到晚地跳,如果没有这种狂歌劲舞,他们就会觉得乏味。公交车中、出租车中、穿越原野的火车中、高空飞行的飞机中,总是有电视机在播放各种节目或有广播或有歌曲在播放。除睡觉的时间之外,旅客们的整个行程都被这些节目填满,似乎大家觉得这样才是生活,而如果没有这些声音,旅途就会变得令人无法忍受的无聊。都市里的许多餐厅都会播放乐曲伴随客人进食,而许多超市也会播放乐曲。都市里的生活似乎是永远的躁动,这些人要一刻不停地活动,不活动他们的生命力就会搅得他们烦恼不安,为了把这生命力释放掉,他们就会去破坏,而当他们太累,没有力量活动时,他们就会像画上一个休止符一样猛然地睡去,沉入断灭。而断灭不是宁静,我曾经以为睡眠可以忘忧,可是,我入睡前有什么烦恼,睡醒之后就还有什么烦恼,短暂的丧失意识的状态没有给我带来我想要的愉悦。所以,无论在断灭中,还是在躁动中,都市都不是宁静的,就像无论是在绝食中,还是在暴饮暴食中,人都是被食欲控制的。‎ ‎③宁静不是没有声音,相反,宁静是声音的最好的表达,它给你声音,又让你觉得没有声音,而当你感受不到声音的存在时,你才最好地接近了声音。‎ ‎④我曾在一座山中居住了一个夏季,山中从早到晚都是有声音的,可是,我却觉得没有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是与我融为一体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洞开的窗口就会鸟语盈耳;中午,是杨树林和槐树林中的蝉鸣;傍晚日落时,池塘边的蛙鸣响起;深夜中则是蟋蟀喁喁的低唱。时而,有一声野鸡的啼唤给这宁静的奏鸣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切都那样热闹又那样寂静,如果沉入其中,甚至可以听到草木生长的声音。‎ ‎⑤宁静不是死寂,没有声音的静室中不是没有声音的。死寂是黑色的,宁静却是白色的,黑色是丧失了所有颜色之后剩下的空缺,白色却是所有颜色相加的和,包含所有颜色。静中声音在所有声音之上,因而无声。在冥想的静室中,心绪的变动创造了每一种声音,所有这些比光线还要快的变化的声音又汇合成一支像水波上的万种色彩相混一样的乐曲,它就是灵魂的乐。在寂静中,这灵魂的乐才会显现,在喧闹中它就会消失,就像在机器的轰鸣和电车的轧轧声中蝉和蟋蟀 的低唱、水面上浪花起落的声音、地上草生长的声音就听不到了那样。许多人为了逃避听这灵魂的乐就陷入了人造的乐中,他们实在是因为享受不了宁静才进入喧闹,就像因为没有能力孤独才去找伴侣那样。许多人偏爱滋味浓厚的食物,滋味浓厚的食物都是加了很多人工调味料的,这会破坏食物天然的香味,也会破坏人的味觉,而这些人总是喜爱这种食物是因为他们的味觉已经被破坏,不能尝出食物天然的香味了,于是,他们用人工调料刺激自己,而人工调料会让他们的味觉更进一步离开天然的香味。人的心灵因为喧闹的破坏远离了宁静,人又借助进一步的喧闹逃避这远离,于是都市中就变得越来越喧闹。‎ ‎⑥我曾短暂地居住在一个乡村,那里到处充溢着泥土清香般的静意,这静意饱含着蔬菜的新鲜、果实的甜蜜和牛羊的欢悦。当我整个投入其中,像干渴的人把头埋入清凉的泉水中时,我受损的生命和心灵又得到重生,好似大雨过后干裂的地面上又长出了青草。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拜速度与力量的时代,总想把柔软的事物淘汰,因而它充满了躁动,它只能给人止痛药,却不能让人伤口愈合。‎ ‎⑦有一位作家曾问:“你听见这群山的寂静了吗?”我也要问:“你听见自己原来的寂静了吗?”‎ ‎(有删改)‎ ‎3.第⑤段中“他们实在是因为享受不了宁静才进入喧闹”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分条列举。‎ 答: ‎ 解析:文本的第①、②、⑤段都在叙述人们因理解和享受不了沉默、宁静而进入喧闹的现状,只需把其中涉及这一方面的具体内容筛选出来,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①破坏别人的沉默;②花园中狂歌劲舞;③旅行中听广播看电视;④在餐厅、超市播放音乐;⑤活动到累得睡着;⑥陷入了人造的乐中。‎ ‎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 ‎ 解析: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先分析语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尤其是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句的内容赏析手法的作用、表达效果等。该语句主要说的是人的心绪的变动创造出了灵魂的乐。“心绪的变动”是一种心理活动,作者却把这个过程称为“水波上的万种色彩相混一样的乐曲”,色彩是眼睛看见的,乐曲是耳朵听到的,听觉付诸视觉,所以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其作用是直观形象地表现了人真正拥有宁静之后感受到声音的瞬息万变和丰富。‎ 参考答案: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使听觉与视觉相通,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真正拥有宁静之后感受到声音的瞬息万变与丰富。‎ ‎5.第④段和第⑥段看似相像,但内容和写法上有细微差别,请作简要分析。‎ 答: ‎ 解析:题目明确指出“内容和写法上有细微差别”,答题时只需分别概括两段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即可。第④段主要是写“我”‎ 在山中感受到的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与自然和“我”融为了一体;第⑥段着重写“我”全身心投入乡村“静意”中获得的“重生”,说明自然之于人的重要意义。第④段用排比的手法,以时间为序,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从“早晨”到“深夜”听到的各种声音;第⑥段中“牛羊的欢悦”“它只能给人止痛药”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我受损的生命……又长出了青草”是比喻的手法,本段以议论抒情为主,阐述了人类需要回归自然,在自然的静意中使受损的心灵得到重生。‎ 参考答案:(1)内容上:第④段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来解释宁静不是没有声音,而是声音与自然和“我”融为了一体;第⑥段主要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静意,表明人需要回归自然,在自然的静意中愈合受损的心灵并获得重生。‎ ‎(2)写法上:①第④段主要以时间为序,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从“早晨”到“深夜”听到的各种声音。第⑥段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需要宁静的心灵需求。②第④段以环境描写为主,第⑥段以议论抒情为主。‎ ‎6.(标题式探究、体验式探究题)谈谈你对标题“聆听寂静”的理解及读了文章后的感悟。‎ 答: ‎ 解析:对标题的理解,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分析。谈读后感悟,其实是要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旨的深层次理解。从文本的前四段来看,主要说的是人们害怕沉默和寂静,但寂静其实是宝贵的,所以“聆听寂静”的表层意思是静下心来聆听自然的声音。文本第⑤段和第⑦段,说“寂静”是“灵魂的乐”,我们需要“听见自己原来的寂静”,也就是说要聆听自己的内心。联系文本提到的社会现实以及对“宁静心灵”的追求,可知其中心主旨是倡导我们要放慢脚步,放松自己的心,多多享受寂静、聆听内心,不要盲从于时代的躁动。‎ 参考答案:“聆听寂静”既指去除都市的人为的喧闹,能够静下心来聆听自然的声音,也指听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 ‎——“散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 感悟:正如文章所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拜速度与力量的时代”,大多数人在利益和欲望之心的驱逐下,忙碌地奔波着,根本停不下来。躁动的城市孕育了一颗颗浮躁的心,都市的喧闹淹没了内心的宁静。文末作者问:“你听见自己原来的寂静了吗?”意在召唤我们不忘初心,多多聆听自己内心的呼唤,不要盲从于时代的躁动。‎ ‎“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树不会被夏天淹没 李 玫 ‎①看见过两棵树。那两棵树直到清明过去一周才隐隐地露出些绿意来,清瘦的树干,稀疏的小枝,隐隐透着寒意,像留在春天深处的最后一抹雪,有倪瓒画里的简净和淡泊。‎ ‎②在春天的深处这样寒素的树,身上有一种临大事而有静气的从容。‎ ‎③跟人类的呼朋引伴相比,树的世界多少是有些疏离的。它们在季节里的变绿变红还是变黄,都有些各自为政的感觉。枫杨绿得早,水杉绿得晚,栾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醒来的,我们是直到初秋见到它满树都是成簇的黄色小碎花,才想起它在那里。‎ ‎④但大多数的树到了夏天就不大会被人看见了。到处都是绿,人在很多时候不会注意绿也有浓淡疏密,反正都是绿,连那些对节气物候异常敏感的人,也会在春天一次次新芽的惊喜之后渐渐习以为常。‎ ‎⑤在人的眼里,一棵树和另一棵树差不多,不动声色,开花结果,叶子颜色和果子的形状也可以忽略不计。人会眉开眼笑怒气冲冲,树却没什么表情,它们通常跟同一家族的其他树共用一个名字:马褂木、海棠或者紫叶李。但一个细心的人会知道,树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心情的。初夏时节,有人问起:那些在同一片土地上按相同节气生长的同一品种的树,结出来的果实味道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呢?某博学人士回答说:这取决于树的心情。所以紫叶李的果实成熟的季节,我在校园里遇到每一棵果树时都会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粒来尝尝:这一棵的果子略显酸涩,下一棵树的是清甜的。情节无从知晓,但一棵树的心情是这样深埋在果子的味道里。鸟在满地的果子中跳来跳去,东啄一口,西啄一口,早就读懂了树的心事,只有人还不知道一棵树的心情,除非他们愿意弯下腰来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颗熟落的果子,轻轻地咬一口。‎ ‎⑥比心情更让人深感震动的,是它们还会有深深埋藏着的故事。一棵树要是在夏天里有自己的故事,它说出它们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委婉和沉静。‎ ‎⑦最早意识到这点,是在清理一只陶的花盆时。那只花盆在前一年的春天曾经长出过一棵小小的构树。这原本是应该惊喜的,但从第一天辨认出它是一棵树而不是普通的野草花时,我就开始时时生出些无力感来:除了像养花那样定期浇水施肥,我不知道该怎么在花盆里养活一棵树。‎ ‎⑧这并不影响它在整个夏天的疯长。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无端地想着它可以一直这样长下去了,盆景不也是一棵树长在盆里吗,或者树都是可以随遇而安的也说不定呢,植物总是默默地呈现它的各种品质,给我们惊喜,不是吗?我于是在无所适从中退到一边盼望奇迹的出现。但冬天之后,它没有再发芽。‎ ‎⑨倒出盆土时发现,它居然长出过这么多的根,一圈一圈的,卷绕在花盆里,长成花盆的形状。一棵树曾经这样努力地寻找出路,用它自己的方式,但还是没有找到——它怎么可能找到。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在泥土之下的黑暗中默默完成的,但那些根的形状说出了它的秘密,它曾经独自在黑暗中的惊心动魄,因为感知到困境而寻找出路但终于没能找到——它沉默不语的一生里原来有过这样的努力和放弃。‎ ‎⑩人类的秘密有时会如蚌腹之沙,层层磨砺之后化为一粒珍珠,打开时仅有温润可人,时光里的辗转隐痛都不复可见。而那些没能在时间的打磨中化蛹为蝶的部分,却是另一种形态。我生活的小区里,有个中风之后神志和手脚一并变得失控的老人,经常步履蹒跚着在阳光下大声斥骂着谁,狞厉地宣泄着大约压抑很久了的秘密,情节具体,指名道姓。‎ ‎⑪人类靠自己守口如瓶来守住一生的秘密原来并不可靠,那些秘不示人的爱恋和长久压抑的怨恨或者在某一天就这样在明亮的阳光下奔涌而出,那样的场景总是让人觉得异常惨烈。‎ ‎⑫跟人相比,树的无声无息里有着不易察觉的智慧,它们像是用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读懂的文字写下的记录——那些能读懂的人是真的懂了,会因此生出些读懂之后的相惜和静默;读不懂的人即便是路过,也什么都看不见。‎ ‎⑬那些从未被倾听的故事,会耐心地等在泥土里,然后一圈一圈地长成年轮,从树根到枝梢,每一圈都是记忆。很多年之后,一个专注的工匠会在锯末纷飞中看见深藏已久的它们,那些在时间里沉淀出来的好看的纹。他会在反复比画之后挑一个最好的角度让那些木纹成为隐藏在木器中的画,然后,在某一天的晨光里,另一个晨起伏案读书的沉静之人,会看见它们。‎ ‎⑭在盛夏的喧嚣之外,一棵树的沉默里可以有着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它们在时间里慢慢沉淀。‎ ‎⑮跟它们的静默相比,人类转瞬即逝的雄辩滔滔很多时候真的是不值得一提。‎ ‎(有删改)‎ ‎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在春天的深处这样寒素的树,身上有一种临大事而有静气的从容。‎ 答: ‎ ‎(2)鸟在满地的果子中跳来跳去,东啄一口,西啄一口,早就读懂了树的心事,只有人还不知道一棵树的心情,除非他们愿意弯下腰来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颗熟落的果子,轻轻地咬一口。‎ 答: ‎ 解析:赏析语句要注重三个方面: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述的具体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或者体现的情感。第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主要为下文写树的心情和树深藏的故事做铺垫;第二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和对比的手法,主要表述人们不像鸟儿一样能够理解大树的心情。‎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将在绿意浓浓的春天迟迟现绿的树人格化了,为下文写树的心情和深藏的故事做了铺垫。‎ ‎(2)运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的心情深埋在果子里,唯有细心的人才会像鸟儿一样知道,而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此是忽略不见的。‎ ‎2.作者为何用较多笔墨写“清理一只陶的花盆”的经历?‎ 答: ‎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描写的内容以及体现的情感等。作者详细地交代了一只陶盆中生长出的一棵树的内容,树扎了很多根,树面临困境而寻找出路但最终没有找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详细写“陶盆”,展示了“树”在黑暗中的努力,同时照应题目“树不会被夏天淹没”;树用沉默说出了自己的故事等。‎ 参考答案:①展示了树的故事——在困境和黑暗中的努力;②突出了树说出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委婉而沉静;③照应题目“树不会被夏天淹没”。‎ ‎3.第⑩段在文中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文段表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分析。第⑩段,首先把“人类的秘密”比作河蚌中的珍珠,温润可人,原先的隐痛都看不到了。接着写一位老人大声斥骂,宣泄很多秘密。这个段落,从写作的内容角度分析,写出了人类秘密的复杂、脆弱,用人的秘密与大树的秘密对比,赞美大树的耐心和智慧;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引出下文对“人类秘密”的议论。‎ 参考答案:不能。①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或人类的秘密之复杂与脆弱);②与树表达自己故事的耐心和智慧形成鲜明对照;③为第⑪段的议论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例子,使其更真实、不突兀。‎ ‎4.请从树的“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中概括出两点,并结合文意谈谈你的感悟和启发。‎ 答: ‎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析树的品质;第二步,分析树的品质给你的具体启示。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首先介绍的是树的品质,比如淡泊、从容;其次,以陶盆中的树为例,写树的韧性,在黑暗中的默默努力;最后,写树的耐心程度,让时间来见证自己的价值等。然后,结合树的三种品质,阐释树对我们人生的意义,比如从容生活、有耐心等。‎ 参考答案:①简净、淡泊、从容地生活;②静默,黑暗中默默努力,有韧性;③有耐心,让时间见证自己的价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小 满 肖复兴 立夏过后,小满就快要到了。二十四节气中,有几个节气,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是其中的一个。‎ 最初认识小满,是读孙犁先生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里面有个人物,名字叫小满,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性格活泼,挺招人喜欢的,孙犁先生突出了她的纯洁和天真。小满 和孙犁先生以前笔下的女人不一样,甚至有些另类。我猜想,孙犁先生给她起这样的名字,就是让她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更充满对爱和对新生活的渴望吧?只有这样年轻的年纪,才会有这样清新的朝气和天真的憧憬。‎ 最近,新上映的电影《万物生长》,男主人公秋水初恋情人的名字,也叫小满。这可是真有点儿“英雄所见略同”。我想,我们的文学作品中,爱用节气给自己的人物作名字,是因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真的适合给人起名字,这里暗合民俗中的文化密码。‎ 电影中的这个小满只有十七岁,和孙犁的小满一样,也是对爱情和新生活充满渴望和憧憬,让人心存怜爱的纯真小姑娘。是的,只有年轻小姑娘的名字,只有初恋小姑娘的名字,才可以叫小满。年龄稍微再一大,不要说熟女了,就是涉过初恋这条清澈小河的姑娘的名字,可以叫小雪,叫立秋,不会叫小满了。‎ 小满小满,小麦渐满。民谣里这样说,说的是小满节气到来,小麦刚刚灌浆,青青的麦穗初露,还没有到一片金黄的成熟时节。节气和姑娘初恋的形象完全吻合,和那时节姑娘的身体与心理完全吻合,只是小满,远非丰满;只是灌浆初始的青涩初恋,远非血脉偾张的炽烈热恋;只是麦穗在初夏的风中羞涩地轻轻摇曳,和清风说着似是而非的缠绵情话,远非在酷烈的热风中沉甸甸垂下金碧辉煌的头,摆出一副曾经沧海看穿一切、万事俱备只待开镰收割的骄傲样子。‎ 小满,真是人生的一个好节气。如果说寒风料峭的立春和春分,还是个生牤子一般的小姑娘;萧瑟的小雪和小寒,已是一头霜雪的老太太了;小满是立在这两者之间最富有生机和朝气的年轻姑娘。这个节气的姑娘,涉世未深,清浅如水,却已经不再是一汪雨过地皮湿没心没肺的小水泡,更不是一潭千尺幽深莫测深不见底的桃花水,也不是一道被外界排放被自身滋生污染得早已经混浊不堪却偏要修起漂亮的桥与堤的江河水。‎ 纵使如孙犁笔下的小满,是载不动许多愁的一泓池水;纵使如电影屏幕中的小满,是载着一叶扁舟驶向对岸的一湾湖水。她们都是清澈的还没有被污染的水。小满,之所以让人怜爱,正在于此。世界上还有比初恋更让人觉得美好而值得回忆的吗?而初恋之所以叫作初恋,正是因为“小荷才露尖尖角”,因为“轻翰掠雨绡初剪”,因为“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那样的清浅可爱,那样的天真纯洁,那样的美好动人。小满,这个节气,如此和人生与情感交融,和心理和生理契合,是二十四节气里少见的。‎ ‎“小满大风,树头要空。”这是另一句民谣。说的是在这样的节气里, 最忌讳刮大风。因为树的枝头上结出刚刚小满尚未长饱满结实的果实,禁不住大风,会被吹掉。小满时分,对待人生中同样节气的孩子们,特别是年轻的姑娘们,要格外仔细才是,切忌大风来袭。‎ 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我们年轻的时代,讲究的是年轻人要到大风大雨中去锻炼,所谓经风雨,见世面。那时候,高尔基的一篇《海燕》格外风靡,号召年轻人像海燕一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自然,这一切都是过去那个时代的口号。人生和节气一样,不是口号,而是客观的过程,要有个自然的成长和自然的验证。小满时哪里经得住大风甚至暴风雨的洗礼呢?正如民谣所说的那样,“小满大风,树头要空”。我和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是两手空空,就像林子里的过火木一样,徒留下历史大风掠过之后千疮百孔的痕迹斑斑。‎ 在北大荒,这个节气正是放蜂人来到林子和荒原里安营扎寨的时候。这时候,林中的各种花和草地上的野花相继盛开了。有民谣说,“小满时候置蜂箱,放蜂酿蜜好风光”。北大荒的椴树蜜和野花蜜,一直都很有名。大自然懂得,小满是蜜蜂采花酿蜜的好时候。我们人更应该懂得,这样的节气里,是年轻人花朵般开放的初恋好时候,少挑刺多栽花,少刮风多酿蜜,才是正经的事由。‎ ‎(选自《黑龙江日报》,有删改)‎ ‎5.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 答: ‎ 解析:赏析画线句子,首先应指出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如比喻、 拟人等,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句子的意思分析其表达效果。“羞涩”“说着……情话”等词句将麦穗拟人化,突出了小满这一时节麦穗和人物的特点。语句描写了麦穗在初夏和盛夏时不同的状态,运用了对比手法,对比手法的使用是为了突出意象特点。‎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把麦穗人格化,并把小满时节和盛夏的麦穗进行对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穗在小满时节未成熟的特征,进而突出这个时期的姑娘青涩、美好的特点。‎ ‎6.文章的标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满”,为什么要从一部小说和一部电影写起?请简要分析。‎ 答: ‎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章中提到的小说和电影的内容,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一个叫“小满”的年轻姑娘,纯洁、天真。联系下文可知,这和小满的节气特征相吻合。其次要知道小说和电影的内容一般能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阅读。最后,作者认识小满是从小说和电影开始的,这就照应了文章开头的“有几个节气,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是其中的一个”。‎ 参考答案:①小说和电影中的人物名字叫“小满”,她们的特征和小满的节气特征相吻合;②照应前文作者对小满这一节气“不甚了了”这一内容,将小满这一节气的生机和年轻女孩的纯洁、活泼、朝气联系起来,引出下文的写作内容;③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读者阅读。‎ ‎7.文中写“我们年轻的时代”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我们年轻的时代”的特点,即号召年轻人经历人生风雨,而年轻人经历风雨的结果是备受摧残,两手空空。这验证了“小满大风,树头要空”‎ 这句话。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是用事实告诫现代人要爱护年轻人。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写我们年轻的时代,大喊口号要在风雨中接受洗礼,结果备受时代风雨的摧残,落得两手空空;②与“现代”进行对比,用事实告诫现代人,要对年轻人倍加爱护。‎ ‎8.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横线句的意蕴。‎ 答: ‎ 解析:理解画横线句的意蕴,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把握其含义。如“花朵般”“初恋好时候”突出了青春的美好,“少挑刺”说明要对年轻人宽容,“少刮风”说明要爱护年轻人。再联系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告诫人们对待年轻人要宽容,“少挑刺多栽花,少刮风多酿蜜”;②年轻的姑娘如小满一样纯洁、天真,对爱和对新生活充满渴望,要对她们倍加爱护。‎ ‎“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二)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 炉 雪 雪小禅 ‎2010年8月,我接到写《裴艳玲传》的任务。‎ 那年八月,人生仿佛沉到谷底,握在手中的时光仿佛俱是碎片,片片都能把人扎得疼出声来。‎ 很长时间,我把自己一个人与世隔绝了,不再写一个字,不与任何人联系。每天骑自行车满城乱逛,从天亮到天黑。不知到哪里去,也不知与何人说,真正的疼痛——更与何人说?有些决绝只有自己知道,有些疼痛只能埋在心底。‎ 这时,省委宣传部与省作协决定让我写《裴艳玲传》。我有犹豫。接到电话我就拒绝了:“我不写……”一怕写不好,裴先生本是一代宗师,文武昆乱不挡的梨园翘楚,在戏曲界是铿锵作响的玫瑰。二是情绪低到极点,只想安静地待着,甚至想去深山古寺隐居,已然彻底厌倦了和人打交道……但几天之后我还是接了——我喜欢戏,从小就是戏迷,对戏曲有一种前世今生的感觉,我的家乡霸州亦是戏曲之乡,我还票几口程派,能为裴先生写传,也是我的福分。‎ 我来到先生身边,一跟三年。三年光阴,朝霞裹云一般,想起来都是珍珠点露,不自知间,已熏染得一身傲骨风姿,却又知低调谦逊之美。‎ 陪先生去演戏,香港、台湾……每个城市,每到一处,俱是人声鼎沸,鲜花掌声。先生仍然冷静,唱好每一出戏,戏里是天,是命,是根,是魂。我见先生演那一个个英雄男儿:钟馗、林冲、武松……一身豪气,悲愤孤傲。我也陪先生吃饭聊天,那样的大家,粗衣布衫,粗食淡饭,几瓣大蒜是最爱,清淡日子中只言艺术。‎ 有一次深夜提及挫折伤害,先生说她被孤立过,几十人买好机票去台湾演出,忽然全不去了,只剩她一个人。那时已是凌晨三四点,一杯普洱茶已经凉了,先生说得平静,我听得耳热心酸,珠泪潸然……她却如风过耳际般清远了,只言都已过去,哪有过不去的坎儿,攻击你是因为你优秀,关键是你如何把挫折与伤害做成一朵小花,然后别在你的衣襟上。‎ 那天深夜,只有我和她。还有,窗外孤独的风和我们的脚下卧着的五六条小狗。有时候我们彼此看一眼,眼神交汇的刹那,一切明了——每个人都是在黑夜中大雪纷飞的人,每个人活着,都没有同类,但都在努力寻找着同类。那个过程,便是慈悲,便是光阴和人生。‎ 那是一次极难忘的谈话。先生什么也没问我,我亦没说。她只说了一句话:一帆风顺从来不是人生,你跑得快了,连风声都听不到,何况那些风言风语呢?人就像一炉雪,得有风雪吹,这炉雪才更见风骨啊!小丫头啊,日子还长呢,好好写你的字,艺术永远是一个人的魂儿,全世界都抛弃你,艺术还会跟着你,只要你要它,它永远死皮赖脸地跟着你……你得把这一炉雪炼成一炉最晶莹、纯粹的雪,用它泡茶喝,你就叫雪茶吧。你自己喝自己的小禅茶时,你就成了!‎ 我学会了喝茶,亦学会了慢下来品味光阴赐予的一切。‎ ‎《裴艳玲传》出版后,登上了各种畅销书排行榜,大学讲座的邀请铺天盖地。此时,我却保持着过分的清醒与冷静。每天早晨,仍然保持至少一千字的手写。然后煲上一锅汤,打扫房间、整理旧稿、去菜市场买菜、布衣粗食。为略微的沾沾自喜自省着,记得时刻保持谦卑与朴素,并且对情怀保持敬意,慈悲喜舍,笑如莲花。‎ ‎2014年冬天,再次看裴先生演出《夜奔》。看那林冲霄汉悲愤疾走,先生不是演林冲,她自己便是林冲了,一个人在大雪纷飞中奔向了梦想。她在台上眼里有泪,我在台下,珠泪滚滚。‎ 一个人,没有同类。然而,又何需同类?‎ 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煮的那炉雪,在天地之间煮啊煮,与光阴对话,与天与地与自己对话,与草木深情对话,与一茶一饭对话……在自己的禅园,听雪。在最好的时光里,一意孤行做那个最好的自己,与时光化干戈为玉帛,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然后请时光和你来听。来吧!你听,你听啊。‎ ‎(有删改)‎ ‎1.请概括“那样的大家,粗衣布衫,粗食淡饭,几瓣大蒜是最爱,清淡日子中只言艺术”一句所反映的裴艳玲的形象特点。‎ 答: ‎ 解析:此题要求依据所给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语句涉及人物的身份、穿着饮食、艺术追求三个方面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一一分析即可得出人物的形象特色。‎ 参考答案:朴素,节俭,谦逊,挚爱艺术。‎ ‎2.请赏析“关键是你如何把挫折与伤害做成一朵小花,然后别在你的衣襟上”一句。‎ 答: ‎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出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然后由表及里,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指出语句蕴含的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一个道理:人要以欣赏的态度面对挫折伤害,以挫折自励,如若这样,就能顺利地走出人生的困境。‎ ‎3.在看裴艳玲演出《夜奔》的时候,“我”为什么哭了?‎ 答: ‎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本中涉及的裴艳玲戏曲大师的身份、裴艳玲坎坷的艺术追求历程以及前文提到的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等方面来分析。‎ 参考答案:①因裴艳玲的演出感动。裴艳玲演出十分投入,已经完全与戏剧中的角色林冲融为一体。②在裴艳玲饰演的林冲身上看到了自己。孤独、辛苦、执着地追求着梦想,不被人理解,内心悲凉。‎ ‎4.你从本文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 ‎ 解析:文章中涉及两个人物:裴艳玲和“我”,可以分别从这两个人的角度来进行概括。概括时,要善于借助文章的关键句,还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文章中裴艳玲和“我”的那次深夜谈话,以及文章最后作者的人生感悟,这些都蕴藏着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①优秀的人往往是孤独的;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不必去寻找与自己同类的人,也不会找到;③困难挫折是暂时的,人只有历经挫折、伤害才会拥抱成功;④做人要低调谦逊;⑤当人处于低谷的时候,要努力走出,努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走出一片新天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鼻子的轶事 冯骥才 ‎①我一直认为人类的艺术创造有个重大疏漏,就是没有一种满足鼻子的艺术。在艺术中,有满足眼睛的,比如美术、雕塑和摄影;有满足耳朵的,比如音乐和歌唱;影视和戏曲是综合艺术,它们能同时满足眼睛和耳朵。唯独把鼻子排斥在“艺术爱好者”之外了。嘴呢?你会问。不要说也没有专供嘴巴来享受的艺术吧,千变万化的烹调艺术足能使嘴巴受用不尽了。聪明万能的人类为什么偏偏冷淡了、小瞧了甚至荒废了鼻子?这个位居脸的中心的高贵的鼻子难道是个“艺盲”?难道它迟钝、麻木、低层次、无感受、缺乏情感细胞?难道它只能分辨香臭、只是用来呼吸的吗?是啊,是啊,你想想看,流泪是一种感情的表露,那么流鼻涕呢?那不是伤心而是伤风。‎ ‎②然而,请你静下心再想一想——‎ ‎③每每早春初至,你是怎样感受到它的来临的?那时,大地没有绽露些许绿意,冰河尚无解冻时清脆的声响——‎ 你显然不是依靠眼睛和耳朵,而是凭着灵敏的鼻子察觉出这大自然催生的气息……春天最先是闻到的。‎ ‎④你是从哪一种气息里闻到的?‎ ‎⑤从融雪的气息、腐叶的气息、带着寒意的清晨的气息里,还是从一阵冷冷的疾雨里?世间雨的气息各种各样,这种种不同的雨的气味,比起雨的画面更能勾起你在同一种雨中经历的回忆。一次空空的等待或一次失去般的离别,一次义气的援救或是一次负疚的逃脱——不管具体细节怎样,总是气味帮助你记忆,也帮助你回忆。再往深处想想,是不是世界上只有亲人的气味你记得最深最牢?母亲的、恋人的、孩子的。这气味比形象和声音更不能模仿和复制。精确分辨又刻骨铭心记住的不全是依靠鼻子吗?‎ ‎⑥我知道一个女人,一直保存着她逝去的丈夫的一件睡衣。她从来不洗这件睡衣,为了保留丈夫身体的气味,每当思念之情不能自已时,就拿出这件睡衣,贴在脸上闻一闻,活生生的丈夫便在身边。由此我得知,鼻子并非呼吸的器官,而是心灵的器具。由于多愁善感的鼻子的存在,我们对这世界的感知便多了一倍!‎ ‎⑦鼻子又是慷慨无私的。尽管人类不给它任何享受艺术的方式,它却积极地参与艺术的创造。对了!我说的是鼻音,想想看,当歌唱家们使用鼻音时,那声音就会变得何等的奇异与美妙!‎ ‎⑧这叫我想起一件往事。很多年前,我有个邻居是位业余歌手,他相貌平平,身材四肢都极普通,唯有那鼻子大得像只梨儿挂在脸的中央。如果你坐在他身旁,会觉得呼吸困难,好像氧气都叫他那硕大无朋的鼻子吸走了。他说话,声音似乎不穿过喉咙而穿过鼻腔,那声音就像火车穿过隧道那样隆隆作响,唱起歌来根本听不清歌词,仿佛一百只大黄蜂在空中狂飞。据说他考过许多专业歌唱团,但谁会选取这种听不清歌词的鼻子叫呢?人们不过把他的歌唱当作一种有高低音变化的鼾声罢了。‎ ‎⑨后来,他走运了。一个名叫“海河合唱团”的艺术团的团长以伯乐的眼光瞧上了他的大鼻子,把他请进合唱团。合唱团不管他咬字是否清晰,只要他的鼻音。谁料到他这闷雷般的轰鸣,像是给合唱加进去一架大风琴一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声音效果,开创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神奇境界。很多观众为这鼻音而来,向台上寻找这奇妙声音的发源地。看吧,这梨儿似的鼻子,多像是给合唱团佩戴的一枚闪闪发光的勋章!‎ ‎⑩“文革”期间,许多文艺团体受冲击,我这个邻居也遇到了麻烦。因为当时所唱的歌曲一律是革命歌曲,他吐字不清,被怀疑是故意不唱歌词。受怀疑比受指责更可怕,他必须赶快学会吐字。有生以来,声音一直从他鼻孔出来,现在竟改道走喉咙了;随着一个个字儿愈来愈清楚地蹦出嘴唇,那鼻音便一点点稀薄和消退,最终他唱起歌来和所有演员没有两样。一旦被统一了,他也就消失了;大家全一样,每个人便都可有可无。‎ ‎⑪失去了鼻子的世界居然会变得如此乏味,你说究竟为什么?是因为那独特的鼻子,还是因为那鼻子的独特?‎ ‎(选自《冯骥才散文》,有删改)‎ ‎5.文章以“鼻子的轶事”为题有何作用?‎ 答: ‎ 解析:标题的作用一般有交代写作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揭示文章主旨等。“鼻子的轶事”明显交代了写作对象——鼻子,还能吸引读者探求文中写了哪些有关“鼻子”的“轶事”。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交代写作对象——鼻子,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轶事”表明文章介绍的是人们很少知道的事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述那位业余歌手的鼻子?请简要分析。‎ 答: ‎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按照“手法+举例分析+效果”的形式拟写答案。第⑧段中描写业余歌手的鼻子时使用了“像”“好像”“仿佛”等词,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氧气都叫他那硕大无朋的鼻子吸走了”明显夸大了鼻子的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再联系第⑧段的具体内容分析比喻、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可。‎ 参考答案:①夸张。如“如果你坐在他身旁,会觉得呼吸困难,好像氧气都叫他那硕大无朋的鼻子吸走了”,极言他的鼻子大。②比喻。如“鼻子大得像只梨儿挂在脸的中央”将鼻子比作梨,“仿佛一百只大黄蜂在空中狂飞”将他唱歌的声音比作大黄蜂狂飞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他鼻子的独特。‎ ‎7.作者在文中叙写一个女人保留她逝去的丈夫的睡衣的故事有何用意?‎ 答: ‎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故事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确定答题区间。女人的故事出现在文章第⑥段,第⑥段中讲完女人的故事后作者就发表了议论,考生要重点把握作者的议论性话语。再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段末尾说鼻子能精确分辨又刻骨铭心地记住一些气味,而第⑥段讲女人依靠鼻子记住了丈夫身上的气味,所以第⑥段中女人的故事证明了第⑤段中的观点。‎ 参考答案:故事中的女人保留她逝去的丈夫的睡衣为的是“保留丈夫身体的气味”,这充分说明了鼻子拥有特殊功能,能够精确分辨并刻骨铭心地记住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气味。女人“每当思念之情不能自已时,就拿出这件睡衣,贴在脸上闻一闻”,这说明了鼻子是我们心灵的器具,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多了一倍。‎ ‎8.文章第③段中说“春天最先是闻到的”,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 解析:此类就文中观点谈认识题,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立足自我,感悟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参考答案:‎ 当大地没有绽露绿意、冰河尚未解冻时,就会有一股清新的、熟悉的、久违的气息,钻进你的鼻子,灵敏的鼻子闻到这种春天的气息,使人察觉到春天的到来。而若是等到河边柳树泛出绿意,或是等到大地上钻出草芽时,春天实际上已到来很久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