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单县五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十二月语文学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5 小题。 材料一: 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 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另一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 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可以从文明的 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 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文明起源的一个主流范式是:把聚落考 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用聚落形态的演进来标识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国文 明起源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即由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 形态,发展为含有不平等和初步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的 “万邦”形态。中国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其多元性的源头可以概括为两大河流域 ——黄河与长江。就黄河流域而言,在其上中下游都发现了作为上述三个阶段三 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是早期黄河文明的物化形态,为我们展现出一部中 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2 始自夏王朝的中原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它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奠 定根基。在对夏商王都的历史地理考据中,夏朝和商朝的都城都有迁都情况,但 其王都均在黄河中游地区。《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 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原地区,使得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国 历史上的一种传统。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它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密不可分。一般 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大一统国家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 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从尧舜禹经三代再到秦汉,先后经历了三 种背景指向的大一统观念,即尧舜禹时代与族邦联盟机制相适应的带有联盟一体 色彩的“天下一统”观念;夏商西周与“复合制王朝国家”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 观念;秦汉以后与郡县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形态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 观念。这三种背景指向、三个层次的大一统观念,是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标识。 在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思想观念对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直发挥着深远而积极的 影响,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基因性要素之一,而建都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夏商周 三代和汉唐王朝,是为其奠基的两个重要阶段。 费孝通把中华民族的形成划分为“自在民族”和“自觉民族”两个阶段,古 代属于“自在”阶段,近代以来进入“自觉”阶段。民族类型与国家结构形态有 对应关系。中国从秦汉开始,国家结构形态变为“中央—郡县”制,大一统的封 建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大一统的王朝内,有两个层次的民族:一个层 次是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另一个层次是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 族在内的、“正在形成中”的中华民族,相当于费孝通所说的作为自在民族的中 华民族。“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出现是与从秦汉开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构形 态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种中央一元化统辖的郡县制结构。两千多年来,这样的 国家结构本身使大一统的国家至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促进了国家认同与民族 凝聚。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而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中游地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既是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同心圆的圆心。黄河流域尤 3 其是黄河中游地区也因此而成为了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从这个意义上 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摘编自王震中《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立新谈到,保护、传承、 弘扬黄河文化,是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战略要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要挖 掘其时代价值,以文化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 “要推动黄河文化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丰富公共文 化产品供给,促成黄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特别要推动黄河文化和旅 游业高度融合,形成历史文化展示带、旅游观光休憩带,建设人们感受黄河、亲 近黄河的休闲旅游后花园,让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心灵故乡的主要承载 地。”李立新补充道。 (摘编自余璐、丁亦鑫《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 重要的经济地带,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 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 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 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 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 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新时代,我们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 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 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 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4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 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要我们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 式,用好这笔财富,就能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摘编自李贵成《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般认为,虽然夏商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实现了形式上的一 统,但我国真正的大一统始于秦朝。 B. 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黄河流域,故而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成为凝 聚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所在地。 C. 在研究文明起源时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的原因之一是,聚 落形态的演进可以反映社会复杂化进程。 D.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发现了多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向世人展现了整 个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今,我国面对国内外各种复杂形势依然能保持高度稳定,这与我国中央 一元统辖的治理结构不无关系。 B.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 护的关系,推动二者实现共赢。 C.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进其与产业相融合,让 黄河文化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D.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 心和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5 3.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黄河流域新发展理念的是(3 分)( ) A. 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启动。 B.郑州市黄河国家博物馆选址初步确定。 C.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清淤工作启动,临河公园即将开放。 D.三门峡市举行黄河文化旅游品牌推广会。 4.材料一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 分) 5.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内容上有何异同?(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旗 魂 薛培政 “哎,老伙计们呐——走啊,咱们到大槐树下升旗去!”初夏雨霁的早晨,太阳露 出了灿烂的笑靥,静谧的大山深处,回荡一个老者那激动而悠长的声音,既像是邀约同 伴,又像是自言自语。 刘家凹村头,伤残老兵长安爷,习惯性地整理过身上的衣服后,便手拄拐杖,挺起 胸脯,拖着那条装有假肢的左腿,郑重扛起那面五星红旗,朝前方那棵国槐树下走去。 6 阳光透过国槐枝叶的缝隙,在幽深的山坳里洒落下片片金黄。少顷,随着长安爷唱 的那夹杂着浓重方言的国歌声响起,只见老人边用右手行着军礼,边用左手拉动着自制 滑轮,将国旗徐徐升到了树顶。 望着被风刮得呼啦作响的国旗,长安爷咧开没牙的嘴笑了。刘家凹村上了岁数的人 说,几十年了,只要不刮狂风不下雨,老长安的国旗每天都会升起,他把那旗看成是他 的命哩。 长安爷曾从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是死过好几回的人了,他压根就不信命。然而, 老人却常唠叨国旗有灵性,说那上面染着杨连长、老班长、大个李和小东北等无数烈士 的鲜血。 “冲啊——冲啊!”虽然大半辈子过去了,长安爷的耳边仍时常响起冲锋的号角, 仿佛听到那些长眠的战友,还像以往那样呼唤着他挥舞旗帜冲向敌军阵地。他总觉得眼 前有面战旗在挥舞,这旗就像块磁石吸引着他的灵魂向前涌动,只要看到电视里出现升 国旗、奏国歌的镜头,他就禁不住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惨烈 的战斗场面。 七十多年前的抗日烽火,燃红了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刘家凹村, 一次走出了八名热血青年,奔向根据地当了八路军,其中就有不满十五岁瞒着母亲报名 参军的小安子,也就是后来的长安爷。 也是在一个夏日雨后的早晨,对鲁西南某城日军占领区发起总攻的战斗就要打响, 连长把他带到了团长的跟前。大胡子团长望着身材魁梧的小伙点了点头:“嗯,我看这 小子是块打旗的料,就是他了!”随后,团长从通信员手中接过战旗交到他手中,命令 道:“人在旗在,部队冲锋到哪战旗就要跟到哪,只要尖刀队撕开口子,你就要给我义 无反顾地冲到前头去,要把我们的战旗插到城头的最顶端!” “是,保证完成任务!”从那时起,长安爷就成了一个勇猛的旗手。 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听到冲锋号响起,他就像一头暴怒的雄狮,高举战旗跃出战壕, 迎着弹雨冲向敌阵,直到把胜利的旗帜插上攻克的阵地。 如同手中那一面面千疮百孔的战旗,作为旗手的长安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身上 落下了累累伤痕,还因触雷失去了左腿。 后来,他放弃了进休养所疗养,戴着假肢、拄着拐杖回到了故乡刘家凹。他再也没 有走出过大山,带回的那一大包军功章也尘封在了床头柜里,唯一陪伴他左右的是当初 离开部队时,特地申请的那面五星红旗。 7 “把红旗打起来,‘人在旗在,旗在阵地在’,信心就在,胜利就在!当年那不可 一世的小鬼子都被我们打回老家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回到家乡担任了村支书 的长安爷,又在家乡那座座荒山上摆开战场,带领乡亲们打响了脱贫致富的翻身仗。每 一次向荒山进军,长安爷的动员令都会让人血脉贲张。靠着当年那股拼劲,他让全村老 少过上了幸福的光景。久了,乡亲们就觉得长安爷与那一面红旗融为一体了。 进入耄耋之年的长安爷,再也爬不上村子对面的犄角岭了,但老人的心劲还在,就 喜欢与人“摆古”过去与红旗有关的那些事儿。长安爷每次讲故事总少不了要讲“钢八 连”。开头便是“那是钢铁的连队、胜利的旗帜……”每当讲到钢八连的口号是“攻必 克、守必坚,打到哪里就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哪里”时,人们就会发现长安爷声如洪钟、 语气坚定,处处充满着自豪感…… 一代代的刘家凹人,就这样听着长安爷的故事长大了,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 有的外出务工,纷纷离开大山,创业去了外地,但长安爷的故事仍时刻滋养他们的心灵, “人在旗在、旗在阵地在”促使他们砥砺意志,战胜困难,一个个成为行业的翘楚,且 口口相传、生生不息,最后就成了刘家凹人的精神名片。 看!长安爷又把那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既像是邀约同伴,又像是自言自语”一句表明长安爷的行为没有得到刘家凹村村民 的理解,内心有点失落。 B.习惯性地整理衣服,挺起胸脯,行着军礼,唱着国歌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长安 爷对国旗的敬畏之心。 C.“人在旗在,旗在阵地在”这句话一直激励着长安爷从战争年代走到和平年代,并激 励着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D.鲜艳的红旗上曾沾染了长眠的战友的鲜血,长安爷对国旗的守卫与呵护,凝聚着一代 人炽热的爱国情怀。 7.下列与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为老人的出场营造了清新的背景,烘托出老人扛起国旗后 高大英武的形象。 8 B.“身上落下了累累伤痕,还因触雷失去了左腿”这一描写照应了前文“拖着那条装有 假肢的左腿”这一事实,作者匠心可见一斑。 C.长安爷每当讲到钢八连的口号时,“声如洪钟、语气坚定,处处充满着自豪感”,这表 明长安爷对钢八连感情深厚。 D.作品采用插叙等手法,叙述了长安爷坚持升国旗的感人事迹和战争年代革命前辈们浴 血奋战的烽烟往事。 8.小说画横线处借助长安爷的想象、回忆,以虚写实来刻画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 谈谈这样写的好处。(4 分) 答: 9.小说以“旗魂”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9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 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 而客待之,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 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 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 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 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 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 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 军窃,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 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碍,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 于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 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 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 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B.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C.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D.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10 A.“黥”,中国古代一种酷刑,受刑人被割去鼻子。 B.“梁”即后文所说的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当时中国大都市之一,在今河南开封西 北。 C.“师”指军师,与前文“遂以为师”同义,是统帅的助手,承担为统帅出谋划策之责 任。 D.“竖子”原意指童仆、小孩儿,后来演化为骂人的话,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小 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孙膑谦逊自守。齐威王让孙膑为将领兵出征,孙膑辞谢。辅佐田忌,出谋划策。 B.孙膑深有计谋。料知魏国精锐在前线,老弱病残镇守都城,定下围魏救赵之计。 C.孙膑知己知彼。孙膑知道敌方素来悍勇而轻敌,布下疑阵迷惑对手,大破敌军。 D.孙膑名显天下。谋划桂陵和马陵两战均大获全胜,所著《孙子兵法》流传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进孙子于威王。 译文: (2)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译文: 14.庞涓为什么会中计自刎?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3 分) 11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玉壶吟①(节选) 李白 烈士击玉壶②, 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③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诗人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②东晋大将军王敦酒 后常吟唱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诗句,一面唱, 一面用如意敲打吐痰用的玉壶,结果壶口都被敲缺了。③这两句化用屈原《离骚》中的 诗意,美人见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借古发端,以古意写今情,“壮心惜暮年”化用曹操诗句,表白心志。 B.西施的美是由其内在品德气质所决定,丑女效颦矫揉造作,自然不美。 C.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含蓄蕴藉,寄慨遥深。 D.本诗用典切合诗人身世与心情,清新自然,全诗表现出一种阴柔之美。 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蕴含的情感。(6 分) 12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 , ”两句,形 象生动地说明了《离骚》在阐明道德与治理国家方面的独到之处。 (2)《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 进击中原。文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 概括。 (3)《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 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 , ”的经验教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难忘 20 世纪 70 年代秋天的傍晚,在橘色的夕阳下,人们吆喝着将一车车的红薯推 上沙土岭,萧条寂寞的山岭一下子热闹起来。男人左手扶着装有锋利切刀的擦薯板,躬 身用腹部顶住使其稳固,右手握着红薯飞快地上下移动。随着“呱嗒呱嗒”富有韵律的 节奏,红薯片顺着锃亮的刀刃一片一片地落下来,一会儿便是一座白花花的小山。这时, 女人和孩子便双手麻利地将一堆堆红薯片摊开。很快,漫山遍岭便呈现出一片灰蒙蒙的 银白,与渐渐来临的夜幕融在一起。夜幕里,人们燃起保险灯——一种能遮风挡雨的风 灯,继续紧张地忙碌着。风灯闪闪烁烁,若明若暗,仿佛是从天空散落在山岭上的星斗。 灯影里的沙土岭在飒飒的秋风里显得不再粗暴、冷漠,而是楚楚可怜。那时,不管多么 累,____①______,努力地支撑着双眼,跟在大人身边,干提灯的活儿。我欣赏着大人 那优美的切红薯片的动作,不住地在心中祈祷,手千万不要碰到刀子啊。____②______, 13 不是随便一个人上去都能干的,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手指,那时几乎每天都有受伤的。提 灯实在提烦了,我便把灯挂到槐树枝上或支起的独轮车车架上,坐在岭顶,沐着秋风, 望着四面八方的风灯发呆。风化的沙土岭上,一片繁忙的喧哗,一派丰收的喜悦。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B.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C.“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19.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4 分) ① ② 20.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21.下面是一封书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14 (4 分) 《语文报》编辑部: 我是清远 XX 中学学生李小红,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子。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 现奉上大作《擂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拨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李小红 2020 年 12 月 15 日 答: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65 个字。(5 分)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将于 2020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在上海举办。在疫情冲击经济贸易背景下举办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继 续扩大进口,坚持开放中国市场,对加快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 着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商务部已经制定了周密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疫情 防控的措施,中国有信心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举办一届规模更大、质量更优、创新更 强、层次更高、成效更好的国际一流博览会。 答: 15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诺贝尔奖被公认为是科学成就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各国彰显科技实力的大舞台。 诺奖的三大自然科学领域自设奖以来,美、英、德三国占获奖总人数的 70%,而在我国本 土研究获该奖的科学家只有屠呦呦一人。诺奖确实是我国的一个痛点,对此有人抱怨我 们国家的教育制度有问题,缺失培养产生诺奖的土壤和环境,所以诺奖难见我国科学家 的身影;还有人认为羡慕甚至妒忌之心并不可怕,至少还有救治的希望,最怕的就是如同 阿 Q“我的祖上比你阔多了”的盲目自诩……在未来,中国也许会零星的蹦出这样的世界 级成果,但仅靠单个天才或天才团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好“诺奖金字塔” 最底端的根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撰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每周时评”讨论会上发言, 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和理解。 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6 语文月考答案 一、(一)1.C(A 曲解文意,“夏商周……实现了形式上的一统”于文无据。B 原因错误,原因应 该是“从秦汉到唐宋这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都就建在黄河中游地区”。D 扩大范围,中国早期 文明是多元的,黄河流域的考古遗址不能反映“整个中华文明的起源”) 2. D (扩大范围,“自古以来”应改为“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 3. A (材料二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特别是与旅游业融合。C 项属于黄河流 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范畴) 4. 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组织全文。(2 分)首段总述“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提纲挈领 地提出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的角度;然后分别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 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对“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展开具体论述。(2 分) 5. 同:二者都属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范畴。(2 分) 异:材料二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而材料三中的新发展理念侧重于黄河 流域生态保护方面。(4 分) (二)6.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相关情节内容能力。“没有得到刘家凹村村民的理解,内心有 点失落”说法错误,从下文“乡亲们就觉得长安爷与那一面红旗融为一体了”“一代代的刘家凹人, 就这样听着长安爷的故事长大了”可知这一说法无依据。 7.D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长安爷坚持升国旗的感人事迹”并不 是插叙内容,而是小说的正常叙述。 8. ①可以节省大量的篇幅,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冲啊——刘长安,冲啊!”回忆中一句简单 的语言描写能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长安爷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 ②能突破实际的画面限制,给读者留下情节空白,从而调动读者的想象。“耳边仍时常响起”“眼 前就会浮现出”,一个“仍”、一个“就”就能调动读者想象当时战场的氛围。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紧扣材料即可的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先从文中找 到运用了表现手法的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去思考这一表现手法的效果,要注意表现手法一般常 见的作用,也要注意文章本身所达到的实际效果, 9、①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标题将长安爷的爱国情、敢打敢拼的劲头以及必胜的信心等优秀品质 称作“魂”,表达了对长安爷的赞美之情。 ②便于故事情节的集中叙述,“旗魂“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围绕长安爷槐树下升旗、战争年代举旗 冲锋来组织行文。 17 ③表明作品的主题意蕴,长安爷的精神化身成了一面旗帜水远飘扬在人们心中。 (每点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紧扣材料即可的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艺术效果及探究思维的能力。探究小说标题的表达 艺术,一般从标题表意内涵、标题与小设情节、标题与小说主题意蕴等角度挖掘,这篇小说中既写 到军旗,也写到国旗,而“魂”运用比拟手法,将旗帜中蕴含的主人公的情感、敢打敢拼的劲头等 抽象事物比拟为“魂”,这是标题表意内涵。另外标题与小说情节、主题密切相关,答题时要多加考 虑。 二、(一)10、B 11、C 遂以为师 指的是平时为“君师”,加点的师乃是作战时则为田忌的“军师” 12、D 孙子兵法是孙武所著 13、 (1)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很有才能,并且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并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2) 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点着的火把就一齐射箭”。 14、 孙膑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庞涓骄傲轻敌,心胸狭窄。 【参考译文】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 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 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进行游说。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 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 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又过了十三年,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 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 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 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 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 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 魏国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 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可以埋 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 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点着的火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 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 失去照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 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 他的《兵法》。 (二)15.D (诗歌没有体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结合诗中内容及诗人情感,可知本诗表现出一种 悲壮之美) 18 16. ①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只能效古人击壶高歌,纵酒狂饮,涕泗涟涟,抒发了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苦闷。 ②用东施效颦的典故,抒写自己鄙视权贵、坚持气节、高洁傲岸的情怀。 ③全 诗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人内心的抑郁和愤慨之情。(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 17、(1)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三、18.B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标注注释内容。A 项,破折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B 项,破折号的 作用是标示注释内容,与文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C 项,破折号的作用是标示声音的延长;D 项, 破折号的作用是用于引文后,标示作者。 19. ①我都会千方百计驱除睡意 ②切红薯片是个技术活儿。 第①处,根据横线前的“不管多么累”和横线后的“努力地支撑着双眼”可知,此处应填“我都会千方百 计驱除睡意”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横线钱的“欣赏着大人那优美的切红薯片的动作”和横线后“不 是随便一个人上去都能干的”可知,此处应填“切红薯是个技术活儿”之类的内容。 20. 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若明若暗的风灯比作闪烁的星斗,生动形象。 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土岭人格化,展现了夜幕下秋风中的沙土岭给人的感觉。③使用叠词, 突出了描写意象的特征。④使用四字句,使文章典雅有文采。(每点 1 分,答全得满分) 21.①“妹子”改为“女生” ②“你刊”改为“贵刊” ③“大作”改为“拙作”或“拙笔” ④“拜读”改为“指正” ⑤“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详解】第一处,“妹子”不当,过于口语化,与“投稿信”这一正式场合不合,应改为“女生”; 第二处,“你刊”不当,称呼对方,一般使用敬辞“贵”,即“贵刊”; 第三处,“大作”不当,“大作”是敬辞,称别人的作品,此处是说自己的作品,应使用谦辞“拙作” 或“拙笔”; 第四处,“拜读”不当,“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不能说别人读自己的作品,应改为“指 正”,“指正”是谦辞,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加以批评修正; 第五处,“务必”不当,“务必”意思是“必须,一定”,用在此处,口气过于强硬,可以删除,或改 为“能、能够”。 22、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将于 2020 年 11 月 5 至 10 日在上海举办,疫情背景下举办此次博 览会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国有信心办好此次博览会。(5 分) 四、作文 文题分析: 19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倘若没有独立的思考,对国外的获奖者一味地追捧,这不是科学的 态度;没有严谨的考证,对国内的科研人员一味求全责备,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没有思辦的精神, 对获奖者背后付出的多年努力视而不见,一味看重奖项的荣耀,更加不是科学的态度。但喧哗过后, 我们更应对诺贝尔奖热多几分思考。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何很少能够斩获诺奖?我们需要从获奖者的经 历中学到些什么?如何理性看待诺奖的科学性和影响力?作文应以发言稿的形式,面对全班同学,用 恰当的语言形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立意参考:①学会理性看待,矢志奋斗拼搏。充分而客观地认识中国科学界与世界的差距,去除浮 躁,坚守科研求真求实的本色。纵观近年来的诺奖获得者的履历,大多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埋头苦干 多年、“甘坐冷板凳”的学者。数十年沉潜源自对科学(专业)的诚挚热爱与勤勉追求。 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明确诺奖的衡量性质。社会舆论须消除浮夸,无须对他人获诺奖眼红耳热, 过分夸大其意义并不可取。中国不会因为获得一-两个诺贝尔奖,就摇身一变,成为比肩欧美的科技 强国,也不会因为晚获得或少获得几个诺贝尔奖,科研就会停滞不前。 ③优化教育体系,培养全面人才。精专与通识是一个人实现自我的必备条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通 才与专才。通与专是对立统一的,专中有通,通中有专。现代的人才知识结构必须多元化,才有可 能以此为基础,从而在某一领域取得更深的研究。 例文: 比诺奖更重要的 大家好! 我是 XXX,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比诺奖更重要的》。 每年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总有几分落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追问:为什么获奖的都是 西方科学家?中国人离诺贝尔奖有多远?中国人为什么拿不了诺贝尔奖?在中国人的心底,似乎隐 藏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诺贝尔情结”。 客观地说,诺贝尔奖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水平,但是,诺贝尔奖又是一个独特 的标志,代表了一个国家科学家的素质。当我们回望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时,就会惊奇地发现:在 他们的身上,除了有一种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而这恰恰是 比诺贝尔奖本身更重要的东西,也是容易被世人忽略的。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评选的惟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贡 献。例如,200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 的病毒。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无疑为人类战胜重大疾病带来了曙光。2007 年,美国科学家 马里奥等三位科学家在基因治疗研究领域成果卓著,造福了无数肿瘤患者,因而也当之无愧地获此 殊荣。 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誉的桂冠,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 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在科学的禁区,他们每迈出的一步都是 前人没有走过的,因而这种探索也意味着一生的徒劳和失败。而支撑着他们永不放弃的,就是造福 人类的伟大梦想。这正如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曾说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 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20 由此可见,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个光环,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国科学界来说,最缺少的 不是光环,而是“诺贝尔精神”。眼下,中国不乏才智过人的学者,但鲜有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 巨匠。一些人过分关注科研的“果实”,忽略了生长的过程;过分关注个人的小得失,忽略了社会的大 利益。因而,他们常常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从事科研活动,急功近利,作风浮躁,甚至欺骗造假。此 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学术泡沫”,而无益于人类的长远进步。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绝非一 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苦守。真正的科学家,必须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纷华。惟其如此,才能孕育出非凡的科学之果,最终被历史铭记。 也许,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懂得了这一点,中 国人就离诺贝尔奖近了一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评析】从诺贝尔奖中,我们有太多值得反思的东西,为此教育制度和科研制度往往成了抨击的对 象,却忽视了诺贝尔获奖者身上的精神品质,这就是除了执着求真的科学精神外,更有一种关注人 类命运的博大情怀。这正是我们的科学家所缺少的。文章以此为论点,从诺贝尔奖评选的标准谈起, 以获奖者为实例,阐述了不同的人面对荣誉桂冠的不同态度——“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呼吁我们的 科学家需要有“诺贝尔精神”,“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是否为造福人类而献身”, 发人深省。 补:发言稿格式: 1、开头:向大家问好。称呼、问候、致谢等。 2、中间:直接写出要写的主要内容。 (1)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不要含糊其辞。 (2)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发言要有吸引力,有创意等。 (3)语言风格:简洁明快,诚恳、坦率、不罗嗦,发言要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3、结尾:一般是发言人表达的美好祝愿。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会议,来表示不同的祝福或祝 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