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翻译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翻译题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翻译题 学案 一、练熟技法保基础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二)‎ 蹇叔哭师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1.用“保留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保留的词语:东、西、南、北、穆陵、无棣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 ‎(2)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保留的词语:屈完、召陵、齐侯、诸侯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这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齐军中(谈判)。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让诸侯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阵。‎ ‎2.用“增补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3)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增补的词语:“以此众战”“以此攻城”前均增补省略的主语“我”,单音节实词变为双音节实词,“攻”为“攻打”,“御”为“抵挡”,“克”为“攻克”‎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我)用这些诸侯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池攻克不下?‎ ‎(4)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增补的词语:“使”后增补省略的宾语“人”,单音实词变为双音实词,“告”为“报告”‎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增补的词语:“必死是间”前增补省略的主语“你”,单音实词变为双音实词,“必”为“必定”,“骨”为“尸骨”‎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你)必定死在那里,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3.用“替换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6)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替换的词语:“掌”名词作动词,替换为“掌管”‎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都城可以得到。‎ ‎(7)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替换的词语“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8)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替换的词语:“劳”为使动用法,替换为“使……劳累”‎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使军队劳累而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啊。‎ ‎4.用“删除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9)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 删除的词语:删去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第一个“之”和表判断句式的“也”‎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 ‎(10)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删除的词语:删去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和表感叹语气的“也”‎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 ‎5.用“调整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1)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何如?‎ 调整的句子:“先君之好是继”中的谓语动词“继”调整到“先君之好”之前,“何如”为介词宾语前置,应调整为“如何”‎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这样做难道是为了我吗?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 ‎(12)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调整的句子:“君其问诸水滨”即“君其问之于水滨”,故应调整为“君其于水滨问之”。‎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 ‎(13)晋人御师必于殽。‎ 调整的句子:后置状语“必于殽”调整到“御”之前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晋人一定在殽山抵抗你们的军队。‎ ‎6.用“变通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变通的词语:“风马牛不相及”在文中是比喻说法,应译为“我们两个国家相距遥远,互不干扰”‎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我们两个国家相距遥远,互不干扰。‎ ‎(15)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变通的词语:“无以……”为固定句式,翻译时应译为“没有用来……办法(或东西)”‎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16)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变通的词语:“无乃……乎”为固定句式,翻译时应译为“恐怕……吧”‎ 译文:  ‎ ‎ ‎ ‎  ‎ 参考答案: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备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参考译文:‎ ‎(一)‎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侯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侯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我们两个国家相距遥远,互不干扰,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齐军中(谈判)。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让诸侯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阵。齐侯说:“这样做难道是为了我吗?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侯说:“(我)用这些诸侯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池攻克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服从?如果您凭借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即使众多,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二)‎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庚辰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都城可以得到。”秦穆公到蹇叔这里来询问这件事。蹇叔说:“‎ 使军队劳累而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啊。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备我们,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一定会有违背军纪不服约束的情绪。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了(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秦穆公(听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那么粗了。”‎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人一定在殽山抵抗你们的军队,殽山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必定死在那里,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二、翻译规范夺满分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以礼法为家,世闻。第进士,调寿安尉。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自起居舍人累迁中书舍人。性刚直,遇事不回。时侍郎阙,祐甫摄省事,数与宰相常衮争议不平。衮怒,使知吏部选,每拟官,衮辄驳异,祐甫不为下。会朱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衮率群臣贺,祐甫独曰:“可吊不可贺。”问状,对曰:“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猫职不修,其应若曰法吏有不触邪,疆吏有不捍敌。”代宗异其言,衮益不喜。‎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不规范翻译进行修改完善。‎ ‎(1)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 ‎[失分译文] 安禄山攻下洛阳,崔祐甫冒着被箭射中的危险跑进个人庙中,背着木主逃跑了。(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安禄山攻陷了洛阳,崔祐甫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家祠,背着木制的先人牌位跑了出来。‎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关键词“私庙”“逃”根据语境翻译正确,对不理解的“木主”作出了正确的推断。‎ ‎(2)会朱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衮率群臣贺,祐甫独曰:“可吊不可贺。”‎ ‎[失分译文] 恰逢朱泚军队中有猫和小老鼠一同喂奶,上奏了这件事,常衮率大臣前去祝贺,只有崔祐甫说:“应感觉不是好事而不应祝贺。”(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适逢朱泚军队中有猫给小老鼠喂奶,(朱泚)上表称吉兆,常衮率百官道贺,唯独崔祐甫说:“(这事)应警觉而不应祝贺。”‎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关键词“同乳”“瑞”和“吊”根据语境翻译正确,对句中省略的两个主语“朱泚”“这事”进行了补充,对理解不到位的“猫鼠同乳”“可吊不可贺”翻译更加合理。‎ ‎(3)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 ‎[失分译文] 现在猫是人的牲畜,(猫)不吃老鼠反而喂奶给老鼠,恐怕是丧失了猫的本性了吧?(有两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现在猫被人喂养,(猫)不吃老鼠反而给老鼠喂奶,难道不是丧失了猫的本性吗?‎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猫受畜于人”中“畜”的用法翻译出来(名词活用作动词,喂养),且把“受……于……”的被动句翻译正确;把“无乃失其性邪”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气,偏重于反问,“难道不是……吗”的固定句式翻译恰当,且语句更加合理通顺。‎ 参考译文:‎ 崔祐甫,字贻孙,是太子宾客孝公崔沔的儿子。以礼法治家,世代闻名。(他)考中了进士,调任寿安县县尉。安禄山攻陷了洛阳,崔祐甫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家祠,背着木制的先人牌位跑了出来。(他)从起居舍人多次升迁后任中书舍人。(他)性格刚烈直率,遇事不退缩。当时中书侍郎空缺,崔祐甫代管中书省事务,多次和宰相常衮争议不妥协。常衮发怒,派(他)分管吏部铨选官员,每当(崔祐甫)拟定了任职人选,常衮总是驳斥反对,崔祐甫也不愿居(常衮)之下。适逢朱泚军队中有猫给小老鼠喂奶,(朱泚)上表称吉兆,常衮率百官道贺,唯独崔祐甫说:“(这事)应警觉而不应祝贺。”(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现在猫被人喂养,(猫)不吃老鼠反而给老鼠喂奶,难道不是丧失了猫的本性吗?猫没有尽到(捕鼠)的职责,这预兆的应验好像是说执法的官吏有不敢触犯邪恶小人的,边境将领有不敢抵御敌人的。”唐代宗(李豫)对他的话感到惊异,常衮更不高兴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毕诚,字存之,黄门监构从孙。构弟栩,生凌,凌生匀,世失官,为盐估。匀生诚,蚤孤。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性端悫,不妄与人交。太和中,举进士、书判拔萃,连中。辟忠武杜悰幕府。悰领度支,表为巡官,又拜侍御史。李德裕始与悰同辅政,不协,故出悰剑南东川节度使。故吏惟诚饯讯如平日,德裕忌之,出为慈州刺史。累官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宰相知之,以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召入翰林为学士。‎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不规范翻译进行修改完善。‎ ‎(1)夜然薪读书,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遂通经史,工辞章。‎ ‎[失分译文] (毕诚)晚上举着火把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劳,拿走火把睡觉,不肯休息,于是能明白经书和史书,擅长写文章。(有两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关键词“然薪”中的“然”(通假字,通“燃”,点燃),“薪”(柴)解释正确;能把“夺火使寐,不肯息”一句中省略的宾语“他”和主语“毕诚”补充完整,整个句子显得句意明确,通顺流畅。‎ ‎(2)故事,要家势人,以仓、驾二曹为辱,诚沛然如处美官,无异言。‎ ‎[失分译文] 原来的事情,有权势的人家,把做仓部郎中、驾部员外郎二官作为耻辱,毕诚却像居于美好的官位一样,没什么话说。(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按照先例,显要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部郎中、驾部员外郎二官视为耻辱,毕诚却如有丰厚俸禄的高官一样担任二官,没有二话。‎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关键词“故事”翻译准确,“要家势人”翻译得更为准确和合理;原来译文中对“美官”的翻译显然不正确,修改后的能够大胆推测为“有丰厚俸禄的高官”,较为恰当,整个句子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毕诚,字存之,是黄门监毕构的堂孙。毕构的弟弟毕栩,生下了毕凌,毕凌生下毕匀,世代没有官职,从事盐价生意。毕匀生下毕诚,毕诚很早便成了孤儿。(毕诚)晚上燃柴读书,母亲同情他读书疲惫,夺去火把让(他)睡觉,(毕诚)不肯休息,于是能通晓经书史书,擅长诗文。(毕诚)性格端正谨慎,不随便与人交往。太和年间,连中进士、书判拔萃。被征召进忠武杜悰的幕府。杜悰管理度支,上表让毕诚担任巡官,后又升任为侍御史。起初李德裕与杜悰共同辅政,两人不和,所以朝廷让杜悰出京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旧官中只有毕诚一如既往问讯杜悰,给他饯行,李德裕嫉恨毕诚,让他出京任慈州刺史。毕诚积功升任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按照先例,显要有权势的人家,都把担任仓部郎中、驾部员外郎二官视为耻辱,毕诚却如有丰厚俸禄的高官一样担任二官,没有二话。宰相了解他,以职方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的职务,召他入翰林院任学士。‎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泌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文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不规范翻译进行修改完善。‎ ‎(1)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贷为?”诸将壮之。‎ ‎[失分译文] 随从征讨九曲,因为后来应当被斩首,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应该的,为什么又要赦免了我呢?”将士们都认为他很顽强。(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补出省略的成分“王思礼”“哥舒翰”,使表意明确完整;“后期当斩”中的“后期”,修改后合理;关键词“贷”(名词活用作动词,“宽免”),“壮”(意动用法,根据语境应为“壮烈”)翻译更准确;修改后的句意通顺合理。‎ ‎(2)吐谷浑苏毗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马,蹇甚。翰谓监军李文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 ‎[失分译文] 吐谷浑苏毗王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掉下马,摔伤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脚跛,还想怎么样呢?”(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未翻译的“款”补出来,“蹇”根据下文推断为“脚跛”较准确,和“尚欲何之”为重点句子,既是代词“何”宾语前置,又是“之”作动词,译为“到”,修改后调整了句子语序,且把“之”解释正确,句意通顺流畅,合理自然。‎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习作战,(他)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属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不久,加授(王思礼为)金城郡太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