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古代诗歌鉴赏—语言专项练学案
2019 届一轮复习人教 A 版 古代诗歌鉴赏—语言专项练 学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 分) 野泊对月有感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 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 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内容,与尾联共同 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D.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 人忧国伤时之情。 E.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 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解析:选 AB A 项“属于古体诗的一种”错,律诗是近体诗。B 项,应该是“上句写静 景,下句写动景”。 ★(2)请结合全诗赏析首联的作用。(6 分) 答案:①点题。出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内容,对句点明“野泊”的原因。②奠定全 诗情感基调。出句一个“乱”字已显出诗人对荒乱时世的感慨,对句中的“逋逃”则传出漂 泊无家的愤激之情。③统领全诗,引出颔联和颈联,呼应尾联。颔联紧承首联出句,进一步 写望月所见所闻;颈联则紧承对句,抒发怀归之情;尾联所写的兵荒马乱的情景正与首联 “乱”字遥相呼应。(每点 2 分) 2.(2018·山东实验中学三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① 王 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注】 ①蓬莱:即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唐代宫城 位于长安东北,而大明宫又位于宫城东北,兴庆宫在宫城东南角。阁道:谓大明宫入曲江芙 蓉园的复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望” 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历史 色彩浓厚,时空感均因之而增强。 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了春天, “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 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义的活 动,并非是为了赏玩景物。 E.这首应制诗不落窠臼,构图上阔大美好,为那个繁盛的时代写下了一曲颂歌,也流 露出诗人不受重用的伤感。 解析:选 CE C 项,“花”字不能体现凄清的气氛,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 个“花”字渲染繁盛气氛,“花”和“柳”又点出了春天。E 项,这首应制诗是歌功颂德之 作,结尾两句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但诗中描绘的景象饱满生动,可以让后人窥见大唐盛 世一景。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 分) 答案: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雨中春树、人家和高大的凤阙,烘托渲染 了一种祥瑞的气氛,表达对盛唐热爱赞叹之情;②衬托,春雨之下的春树、人家和宫阙互相 映衬,更显出帝都的阔大、壮观和昌盛;③呼应题目“雨中春望”,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 雨顺,为过渡到下文做铺垫。④对仗工整,“云里帝城”与“雨里春树”相对,点明了春雨 天气;“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写出了皇城与百姓房屋都处于春雨的润泽中,表现了 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3.(2018·成都诊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11 分) 万里桥①江上习射 陆 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②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③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④他年下百城。 【注】 ①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水战。② 胡床:交椅,最初从域外传入。③欃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 指金兵。④笴,箭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 势。 B.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 愉悦。 C.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 闻。 D.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 狂。 E.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 风。 解析:选 BD B 项,“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情感理解不当;D 项,“警告金人不要 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与诗中表达的意思不吻合。 ★(2)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手法及情感入手分析。尾联的 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谁也不能断定无作为。他年有遇,我也能像鲁仲连那样一 箭下百城。从形式上看,尾联自问自答;从运用手法上看,“一笴”“下百城”等词运用夸张 与想象,壮怀激烈,气势磅礴。显示了陆诗豪迈雄健的风格。 答案:①尾联自问自答,以豪壮之语作结,呈现出豪迈雄健的风格。②以“一笴”“下 百城”的夸张与想象表达志向,具有感染力。③表达了诗人希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执着 追求,有昂扬之气。(答出一点 2 分,意思相近即可。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 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①。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③前! 【注】 ①四垂天:天幕从四面下垂。②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③尊:同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 热闹的情形。 B.“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拍”字形象地描绘出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形, 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表现了春水的生命力。 C.“白发戴花君莫笑”中“白发”泛指老人。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 别人见怪,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 D.“六幺催拍盏频传”一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 交错的场面。 E.“人生何处似尊前”一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郁闷和 不平。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解析:选 BC B 项,“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错,应该是春水的“动”与天 幕的“静”相互映衬。C 项,“‘白发’泛指老人”错,应该是词人自指;“描绘出一幅老 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错,应该是表现词人狂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2)有人认为“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语不当,应该用“荡”字才符合 实际情形。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案:“出”字用得好。“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又给人丰富 的想象空间,(2 分)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 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2 分)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 出一种盎然的生机。而“荡”则无此丰富的意蕴。(2 分) 5.(2018·湖北省七市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 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 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 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 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 “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 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 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解析:选 BE (答对一项得 2 分,答对两项得 5 分)B 项,“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 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E 项,“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 “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分析“寒”和“暗”字的表达效果,首先 答出两字的表面意思,然后分析两字对抒发诗人情感和营造意境等方面的表达效果。 答案:①“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 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 心境倍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 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每点 2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 分) 秋浦途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 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 不得的流离之苦。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羁旅的愁思,宛 转深致地表现出来。 E.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致的回味。 解析:选 BC B 项,“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C 项,“比喻”错,应该是拟人。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6 分) 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2 分)“淅淅”状秋风飒 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2 分)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 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情。(2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