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考点2艺术手法探究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八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考点2艺术手法探究讲义

考点 艺术手法 探究 考情解读 学案引语 手法类试题在散文阅读考查中出现频率 较高,其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 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 入;另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 全篇的艺术特色,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 题:1.构建表现手法知识网络;2.整体看表 现手法,局部看修辞手法。 探究试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分值最高、难 度最大的题型。二轮复习的对策是,要充分、 深入地阅读文本,只有把文本理解透彻了, 才有探究的可能,要掌握多角度探究的方法, 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充分探究文本的 丰富意蕴。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讲就是作者在行文 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 组织方式。在考查时,有时命制试题比较明 显,但也有时命制比较隐蔽,所以需要认真 审读题干,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解读,尤其需 要注意手法所服务的对象,及达到的表达效 果。 探究试题的类型比较多,在解答时需要针对 不同的类型,有针对地进行阐述。但一般的 模式就是先表明观点,然后再进行阐述,阐 述要言之成理。 解构真题 引领规范 类型一 手法类 [2016·北京高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①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 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 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 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 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 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 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 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 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②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 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 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 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 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 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③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 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 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 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 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 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 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 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④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 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 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⑤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 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 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 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 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 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⑥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 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⑦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 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 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 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 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 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⑧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 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 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 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 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 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 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 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 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手法。要求结合第四段具体语句赏析。 2.研读文本 细致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一是需要有知识技法储备,能够根据文本的语句和内容进行手法的判断。如“我在这 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联想;“这是……抑或是……也像是……亦不无……”排比;“这是…… 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 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运用了比喻手法;此外,从 语段中可以看出一些古诗的影子,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 墟落,穷巷牛羊归”等,这是化用。 3.依据模板 构思答案 手法+解析。 4.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①联想。从老腔的腔调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 特点。 ②比喻。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雨润麦苗的柔声等,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 又写出了婉约平和,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感受。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牛 羊归”等,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比喻手法。把老腔的腔调比喻成 骤雨击拍秋禾的啸响等,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可感。 该答案要点不全面,只着眼于比喻手法进 行分析。 2 答案二:该段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 手法,将老腔的腔调比喻成形象可感的事 物,通过排比强化作者聆听老腔时的内心 感受。 该答案除了要点不全面外,对比喻手法阐 释不具体。 3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第×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请简要分析。 3.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何好处? 4.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 答题思路 艺术手法+技法分析+表达效果。 核心要点 作答时分成两步:①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达技巧(若问哪些,不可只答一种)。②依据表达技巧 的作用,紧扣文章内容作答。在分析作用(表达效果、好处)时,一定要把它自身的作用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结合起来分析。作用一般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要看清具体要求分析的是哪个方面。 表达时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 果。 类型二 探究 [201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文本见考点 1 类型一)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 字左右)(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本题是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探究文章意蕴的能力,要求结合生活经验针对竹子的精神气质谈体 会。 2.研读文本 细致分析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细致分析;其次要明确探究的角度有哪些,一般从结构、内容、主 旨等方面进行;最后要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解答本题,第(2)问需要以第(1)问为基础,根据文章中关于竹子的描写和作者的评价可以概括出竹子 的形象为: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而第(2)问则需要先明确你 最欣赏的一种精神气质,然后再分析。题干要求结合生活经验,也就是从自身体验方面谈,也可以从社会 方面来谈个人的认识等。 3.依据模板 构思答案 明确观点+结合观点进行阐述。 4.组织语言 做出答案 (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示例:我最欣赏坚韧忍耐。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在智力水平各方面相差并不多, 但很多人之所以办不成事情,是因为往往缺少一种坚韧忍耐的精神,都想急于求成,都想一夜成功,其实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脚踏实地,坚韧忍耐,才会有所成就。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答案一:我最欣赏从容优雅。因为一个人 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能着急,欲速则不 达,这是古人的告诫,所以我最欣赏从容 优雅。 该答案对从容优雅的认识不到位,认为从 容优雅就是不着急。 1 答案二:我最欣赏风骨高洁。风骨高洁是 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风骨高洁才不会做 伤天害理之事,只有风骨高洁,才不会与 坏人同流合污。 本答案只是泛泛而谈,没有结合自身实际 或社会现实。 3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文中说:“……”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2.结合文本探析某句话的含意。 3.请探究文本中的某一事物包含了几层深意。 4.有人认为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就此进行探究。 答题思路 观点+阐述①+阐述②+阐述③…… 核心要点 探究文中关键句的丰富意蕴 依据题干要求,首先,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是侧重从结构方面探究,还是侧重从主旨方面探究,或 是侧重从情感方面探究;其次,一定要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再次, 还要关注句子或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结合相关的知识积累和上下文语境进行探究。 探究文本标题的丰富意蕴 探究文章的标题,概括来说,主要从标题的风格、特点、作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标题的风格大致有 四类:准确鲜明、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含蓄隽永。标题的特点有:运用了手法(象征、比喻)、文眼(暗 示主题)等。标题的作用有:吸引读者注意,体现文章的主旨,揭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表明文章的线索。 解答时,可以从以上角度去思考,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作答。 探究文本的主题(情感、意蕴) 探究文本的主题,意味着探究文本背后的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以及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等深刻丰 富的东西。虽然此类题目开放性大,但不可脱离文本信马由缰,而是要结合文本,合理探究。一般从分析 标题、理解开头或结尾重要语句、挖掘形象内涵等角度入手。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祈求 林敬钧 ①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 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 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 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 长城、老人、长风、鹰。 ②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③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 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 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 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④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⑤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 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 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⑥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 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 高鹰的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 投向远方。 ⑦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 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 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⑧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 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⑨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⑩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 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 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选自《美丽如初——10 年精短散文 100 篇》) 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开篇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一方面象征了中华民族,同时奠定了沉郁、厚重、苍 凉的基调,也为下文看到鹰旗,展开联想以至为鹰震撼作铺垫。 B.作者写南方织鸟精致而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形成对比,反衬鹰是“飞翔的精灵”“永不 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C.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D.文章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对文章特色赏析的能力。“对……虐待人才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 判”在文中没有根据。 2.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请品 味句中画线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请写出这一颗泪珠的特殊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了神态描写。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虽有鹰的身躯,而全然没有野生鹰的特性,没 有自由的灵魂。因此它不会同情野生鹰的遭遇,它更不能理解野生鹰所向往的远方。(只要能说出“不会 同情”和“不能理解”之意即可) (2)天上落下的泪,是鹰的泪。鹰高傲、凶猛,却被捆在架上无法高飞,当尊严受到冒犯却无法还击 时,心中当然充满强烈的悲怆。作者用梦到鹰泪的描写,表达了对奋飞者厄运的深深同情以及对鹰的施害 者的怨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赏析的能力。(1)首先指出手法,即神态描写;然后结合语境分析两个词的妙 处。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没有野生鹰的习性,面对同伴的遭遇,它毫不同情,甚至不理解野生鹰为何 那么做。(2)根据上文内容可知,“我”梦中的那颗泪珠应是野生鹰悲愤的泪,其特殊含义应联系主旨来 作答。 3.有人认为本文的标题“祈求”若换成“鹰的遭遇”,可以更加突出鹰的不幸。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请结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说说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赞成。因为本文不只写鹰的不幸遭遇,更重要的是借鹰的遭遇来呼吁善良的人们应“给鹰一 颗翱翔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以及对生命意识、生命尊严的祈求。所以用“祈求”作为题目, 更能切合文章的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题目的能力。解题思路:可以先表达自己的观点,赞同或者不赞同;然后根据自 己对主旨的理解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白层古渡 欧阳黔森 ①白层街上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了,曾经代表一级政府的房子也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该搬走的都走 了,只有脚下的石板光溜溜的,延伸着一条曾经热闹的小街。走在这石板上,面对这些泛着青光,闪烁着 千年光晕的石头,我真的不知该说点什么。我也曾扭头试图对别人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把涌上喉咙的话硬 生生地咽了下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就像这石块一样。面对着这些,我几乎不能开口讲话,甚至与这儿 无关的话。是的,这原本是不该有话的时候。 ②北盘江大峡谷曾名列《中国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峡谷”之一。在这样的峡谷里,美丽 是不用找的。人在其中,前面是美,左右是美,回头还是美。这里的美,拥有一种固体的、凝滞的状态, 伸手可及。这里的美除了让人愉悦的景色,还有它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 ③这里是白层,当地人叫它白层渡口,白层以外的人叫它白层古渡。一个“渡”字,还不能体现它的 重要。一个普通的地方或河流,会因为人的需要成为渡口,也会因为人的原因被轻易废弃。一个渡口被冠 以“古渡”之名,说明它的存在曾在数十代人的生活中长时间地扮演过重要的角色。白层古渡就是这样的 一个地方。它在古夜郎国时就是交通要道,肩负着古夜郎与外界的迎来送往之重托。在清代,白层成为贵 州乃至整个云贵腹地进出广西到广东的重要通商口岸。内陆的桐油等山货从这里运往两广,两广的盐巴等 海货从这里运往川、滇、黔等边区,盛极一时的白层渡口被誉为“黔桂锁钥”。 ④走近白层,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拱桥,拱桥下面是碧蓝剔透的丝湾河。河水过了拱桥,一下子就宽 阔了,白花花的水不再湍急,在缓流中变幻成了处子般的碧蓝。这碧蓝在不远的五十米处与北盘江汇合。 北盘江的水是污浊的,这碧蓝一头扎进去,便不见了半点的晶莹剔透。北盘江从千万年以来的碧蓝变成现 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上游修建了火电厂。火电厂用河水洗煤,这江便不再清澈,什么时候江水会再显碧蓝 呢?除非煤尽了,火电厂消失了。 ⑤北盘江上游的火电厂还没有消失,下游的广西境内又要构筑堤坝修建大型水电站。这个大型水电站 将导致白层古渡永远地消失。 ⑥北盘江畔的白层人还算幸运,至少比其他地方晚了那么一点被开发。白层人的迁移绝无挽回的可能。 这里善良的人总是往好处想,他们渴望这次的迁移印证一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而白层古渡那几十棵枝 叶参天的婆娑古榕,那几百年来与一代又一代白层人生死相惜的大树,因为根伸于两岸的土地太久、太深, 而无法迁移了。他们将成为新水库的献祭、牺牲,而且不需要任何的仪式。对于这些千百年来历经风雨的 大树来说,任何的仪式都是苍白的、无力的,甚至是一种侮辱。这些绿意盎然的大树,在我徜徉的最后一 刻,仍然绿意盎然,仍然继续释放着浓酽的、让人神清气爽的氧气,让我在这种无奈中,徒劳地忧伤。它 们俯视浊流滚滚的北盘江,用自己的沉默,来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或许,它们早就参透了 生命的起承转合,它们对一切早就坦然待之,比起我们人类中间修养最高的圣人还要坦然、自然、从容。 ⑦人是有两条腿的,别说挪动一下,就是狂奔飞跑也是可以的。但是那些与白层人一起生存了上千年 的古榕树是无法挪动的。白层古渡有三十二棵这样的千年古树,其中有一大半将被水淹没。当年中央红军 在这里与敌军作战,强渡过江,打跑了湘军的一个团。据老人说,轰隆隆的枪炮满天飞舞,却未曾伤到树 木一分一毫。红军留下的标语都是刻在石壁上的,也没有伤到古树的一点皮毛。至今,那些标语在大树旁 的石壁上依稀可见。大炼钢时期,砍伐了不计其数的森林冶炼那一大堆黑不溜秋的铁块,谁也未敢动这些 千年大树。不想这些大树时至今日将被淹死。 ⑧还有两个月,白层古渡只能是在水下了。对于白层古渡,我只能做这些了。再无话可言。 ⑨说到这里,忘了补一句也是再无可言的事。与白层古渡淹没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乌江岸上存 在了上千年的古纤夫道也将被大坝截流所淹没。 ⑩真的,再无可言。 (节选自《白层古渡》,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碧蓝一头扎进去,便不见了半点的晶莹剔透”写出了人们下水游戏都找不到清澈的北盘江水。 B.由白层古渡被淹到古纤夫道被淹没,作者情感步步推进,表达了作者对大坝截流造成的生态破坏 的批判与谴责。 C.文章最后三段写了作者从“无话可说”到“再无可言”的过程,与文章开头“也只剩下一些断垣 残壁”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 D.白层古渡见证过的历史有:古夜郎国时与外界的交往,清朝时云贵与两广地区的通商,革命时期 中央红军与湘军作战,大炼钢时期砍伐森林冶炼钢铁。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分析及对艺术特色鉴赏的能力。A.理解错误,文中指“丝湾河的水汇入北 盘江后变得污浊”;B.“批判与谴责”错误,应是“无奈与悲愤”之情;C.照应内容表述错误,应该是与 “几乎不能开口讲话”相照应。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人在其中,前面是美,左右是美,回头还是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俯视浊流滚滚的北盘江,用自己的沉默,来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排比(或反复)。句式整齐,语意层进,强化了作者对北盘江大峡谷的美丽的赞叹。 (2)拟人。将古榕树人格化,借助古榕树的沉默与痛悼,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失去古榕树的无奈与忧伤。 解析 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鉴赏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先寻找赏析的角度,然后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如第(1)句:“前面是……左右是……回头还是……”从句式结构来看,这应该是排比,并且 句子突出“美”这一中心,所以通过排比或反复,突出作者对北盘江大峡谷美丽的赞叹。第(2)句把古榕 树人格化,所以应该是拟人手法,而“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则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古榕树的 无奈和忧伤。 3.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处理好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千年白层古渡的即将消失是由于在开发水电的过程 中,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以此为代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偿 失。警示人们发展的同时应本着保护生态与开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协调,保护好古文物、古村落等 人类文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问题探究的能力。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文章本身内容入 手,发掘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二是针对社会现实入手,探讨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指导 作用,即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一株斜柳 温海宇 ①一株斜柳生在护村河旁,树干像船一样弯躺在水面上,它什么时候长在这里?又经历了怎样的际遇 长成这般模样?实在是无从考究了。袁村人不管这些,只是姑娘、媳妇们喜欢蹲在其躯干上洗衣洗菜。护 村河的水是活水,常年流向下游的马家潭,马家潭是淮河的一个小支流。袁村只有八九户人家,村后是一 大片茂密的竹园。袁村杂树丛生,郁郁葱葱,从外观上看袁村乌黑一片,像上苍遗留在田野上的一团水墨, 透着古韵沧桑。 ②斜柳的躯干有一抱粗,乌乌的树皮展示着它年岁的久远。春天来了,斜柳的枝条远远地泛着一抹浅 黄,似有薄薄的寒烟笼罩着,春天的太阳格外的红,照在袁村就有了一种空灵明丽的色调。紫气东来,斜 柳的枝条在春意的督促下由浅黄变为嫩绿,都水灵灵地下垂着,似乎触及到刚刚寒冰融化的春水。经过一 个枯寂而漫长的寒冬,斜柳像刚睡醒的样子,焕发出恒久的活力,是最先长出绿叶的树木。鸟儿们对这一 抹久违的新绿也由衷地青睐,三三两两,穿梭其中,唧唧喳喳,呼朋引伴,为柳增色。《闲情偶记》说: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 目,兼为悦耳。”可见柳树这种诗意的特质果真名不虚传。 ③柳树是没有实际功用的,其弯弯曲曲的造型难成大用,质地亦欠佳,只怕连木匠也难以垂青它。柳 树像一个浪漫主义的文人,潦倒而并不消极,依然斜斜地长在那河畔。 ④袁村人的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村里的许多杂树都被砍伐一空,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笔挺高拔的白 杨树,这种俗称“穿天杨”的树种非常健长,六七年就能成材,自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斜柳长在河 畔并没有占置袁村植树的土地,因此免除杀身之祸而幸运地保留了下来。或许是根系扎在水里的缘故,这 株斜柳长得也出奇的大气、茂盛,几乎延伸到河的对岸。虽说它有近百的岁数,却一点也不显得苍老衰败, 相反给人一种不断进取的昭示和生生不息的昂扬。许多的村子里都被栽上了“穿天杨”,大树、老树早就 被伐尽了,只有这袁村的斜柳倚老卖老地在护村河畔张扬着它庞大的姿态,几乎成为袁村的一大特色。然 而袁村人还是把它看作一种低贱的树。姑娘、媳妇们依旧蹲在它的躯干上洗衣洗菜,它也并没有因柳的减 少而得到尊贵的待遇。斜柳依旧那样知足地活着,而且活得还是那么富有诗意。夏天水涨大了,它斜斜的 躯干便浸泡在水里了,顿失了洗衣洗菜的方便,被农妇村姑们诅咒谩骂几句也是有的。夏天也常有成群的 白鹅在斜柳下伸翅嬉水,白鹅们都伸长脖子去吃柳叶,可怎么也够不着,白鹅便哦哦哦地叫唤着,流露出 对斜柳的不满。斜柳“身上”的知了是很多的,也叫得天昏地暗,算是对白鹅的回应。 ⑤斜柳热闹了一夏。 ⑥后来,袁村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办起了农家乐,旅游业迅速在这里“火”起来。游客见到这么一 株奇特的老柳,都觉得罕见和不可思议,它到底是怎样长成的呢?人们带着种种疑问纷纷拍照,把水上那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自然景观定格在相册里,以便永久珍藏。斜柳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变化,袁村人再也 不敢轻视它,都觉得斜柳是袁村的一景并能带来财富的树了。斜柳也被人刻意地保护起来,躯干不再有一 双双脚踏过,害虫也得到了根治。歪歪扭扭的斜柳变成了人人景仰的富贵树,让人想起文人的大器晚成。 ⑦斜柳地位的提升并没有让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依然不卑不亢、不屈不挠、不俗不媚地活着,活 在晨曦里,活在夕阳下,活在斜风细雨中。它见证了时光的轮回和岁月的变迁,在它生命的年轮里,储藏 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生动细节?只有它自己清楚了。 ⑧冬天下起了雪,斜柳身上落满了雪,一树的白。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开头结尾都说斜柳的经历不被外人所知晓,前后形成照应,在反复中强调,蕴含着对斜柳 精神气质的深沉喟叹。 B.文章引用了《闲情偶记》的内容来赞美柳树既娱目又悦耳的特点,与后文评价斜柳为“浪漫主义 的文人”形成了呼应。 C.斜柳“活得还是那么富有诗意”一句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斜柳在农人洗衣洗菜、白鹅嬉水和知 了鸣叫的环境中泰然自若的情景。 D.本文通过对斜柳命运的展现,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追求,同时作者在行文中还探究了人们对 斜柳不同态度的原因。 答案 D 解析 本文没有“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追求”,行文中对“人们对斜柳不同态度的原因”也无探 究。 2.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结构上以景结情,收束全篇,余韵缭绕,意味无穷。②将柳树活在当下不卑不亢、不屈不挠、 不媚不俗的精神风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③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柳树的热爱之情。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结构、内容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容方面, 揭示了柳树的精神品质,因其处于结尾处,也有点题作用,即抒发了作者对柳树的热爱之情;结构方面, 结束全文;效果方面,以景结情,意味无穷。 3.斜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原文,就花草树木和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质谈谈你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文章中运用象征手法由柳树到文人,由外形到精神,用柳树来象征那些身贱不足耻, 位卑不足忧,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精神家园的人。以花草树木比喻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质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和特色,早在先秦即有体现,譬如屈原《离骚》中的“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论语》中 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这一特点又被历代文人传承,如晋代陶渊明歌咏菊花,宋代陆 游寄意梅花,清代郑板桥抒写修竹等,在这些诗文中,文人将自身的精神追求与花草树木的特点结合,使 文人自身形象因花草树木的特点显得更为可感,同时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特色。而且文人与花草树 木两者互为补充,更充分、更形象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雅致和独特。 示例二:花草树木本身有各自的特色,但是因为与文人的精神气质结合而焕发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使 其超越本身的物质特征,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比如,我们会在观荷时联想到高洁的品性,赏兰时为贤德 击节,品菊时赞叹隐逸之质。而且花草树木因为与人的精神气质相连而使自身形象更丰富,因此也承载了 多方面的寄寓意义。如荷花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官宦文人言志表洁的行头,也成为民间情人互致爱慕的信物。 再如桃花也被赋予了或崇尚隐逸,或讴歌友谊,或流露禅意的多姿多彩的感情内涵。凡此种种,让人们在 读到这些花草树木时,感到意趣横生。 解析 首先概括物象的特征,然后适当地拓展谈自己的看法。其实与文中的斜柳一样,日常生活中的 花草树木都有某种品质,而且这些品质往往被文人赋予某种精神品质,围绕这些再结合文本阐发个人的理 解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十月的玉米地 ①十月的玉米,熟了。 ②这情景,如诗如画,几米阳光潋滟在玉米地里,那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国度。这个世界,是秋歌 的演奏,玉米叶儿在歌声中轻轻舞动小手,顺着节拍,光影流转,上演一场精美绝伦的华尔兹。 ③十月的玉米香,近了。 ④玉米香,弥漫在村落的每一个角落里,在乡村清新的空气里肆无忌惮地传播着,沁人心脾,甚至让 人的嗅觉里也残留着那种淡淡的香味。乡亲们的眸子里充溢的都是金黄的玉米粒。他们小心地把玉米写成 一首小诗,然后牢记在心里。阵阵玉米香化成了千年老白干,让乡亲们醉得酥麻、舒畅。 ⑤月光下的玉米地,很美。 ⑥一轮明月在浅蓝的天幕上和整个玉米地对望,那天地间垂撒着的清辉,托寄着月儿的一片深情。壮 硕的玉米棒子在朦胧的月色下闪烁着梦幻的光芒,并且这些光芒“哗哗哗”地连成一片,蔓延到天边,与 月对饮,共赋秋韵。 ⑦看,月色里,一位中年农妇远远地从田埂上走来了。她依旧顶着白天戴的那顶草帽,盘起的发髻藏 在草帽里面,但偶尔还是有几根不安分的头发调皮地探出头来,看看那外面的世界。然而,不知道什么时 候,岁月的痕迹已在她原本乌黑的头发上洒下了一把白色的盐花——几根白发飘散,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清 晰。她伸出一只手抚摸着埂边的玉米棒子,棒子上长出的“胡须”轻轻挠着她的手,可她早已布满老茧的 手早就不能察觉到那微妙的感觉了。 ⑧黄灿灿的玉米粒十分饱满,一粒挨着一粒,一排靠着一排,像一群渴望回家的孩子,迫不及待,焦 躁不安。她轻轻地摩挲着玉米秆、玉米叶、玉米棒、玉米粒,像摩挲着自己的儿女。她温柔的目光掠过玉 米地,玉米们就像感受到了母亲的注视,要瞬间就投入她的怀抱。 ⑨这时,几只觅食的夜鸟盘旋在空中,它们的影子投在玉米地里,也投影到了她的心头。 ⑩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 ⑪在母亲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收获的场景:人们背着背篓,戴着草帽,哼着歌谣,猫腰钻进玉米 地,霎时便没了踪影,只能听见那独属收获的天籁之音。那里,农人用最虔诚最古老的方式收获劳作。晶 莹的汗水滴入土壤,但它们绘画出来年的甘霖,滋养着玉米新苗。这,就是藏在母亲心中的图画。 ⑫这样的劳作是辛苦的。一天下来,母亲的手上总会添几个新的水泡,肩上总会多几道印痕。可是在 母亲的心里,她认为这才是农民,农民就应该是这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她的生活写照,“面 朝黄土背朝天”是她的劳作方式,“挥汗成雨”则是她最本真的表达。 ⑬母亲又想起多年前的一天,玉米地依旧是现在的玉米地。听说连绵的秋雨即将抵达,我们全家人都 动起来了。于是,一场抢收玉米的战斗拉开了帷幕。一排排玉米棒子齐刷刷地倒下,笑吟吟地躺在了背篓 里。十月,“晒秋老虎”的太阳烘烤着我们,但汗涔涔的皮肤上却可以辨清我们的一张张笑脸。终于,在 秋雨到来之前,我们抢收完毕,坐在自家的吊脚楼上,望着那濛濛雨幕,心里乐开了花。 ⑭四季的变换赋予了土地最为神奇的色彩,而秋日虫鸣则是母亲心中不变的风物,是最动听的乡村音 符。 ⑮母亲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饥饿了。但许多年前那饿得昏天黑地的感觉她从来就不曾忘记。那是怎 样的一段岁月啊!缺米少粮的生活,一对儿女被饿得很瘦很瘦。最令人心痛的,是冰雹过后的五亩五分玉 米地就只有几株残苗了。看到这些,母亲不知道背着孩子和丈夫哭过多少次。听到孩子叫“饿了”,却难 为“无米之炊”,那种心情她记得清清楚楚。但农民的泪水,只能为土地而流。泪流过后,生活还得继续。 田里的苗没有了,但还得想着法子种,因为总有收获的那天! ⑯现在,深秋的风吹得玉米左摇右摆,玉米棒你碰我我碰你地发出“沙沙”声,好像在同母亲对话, 诉说着心里的秘密。母亲在这里安静地站着,她深深地陶醉了。饥饿的日子已经远走,但母亲的心底里一 直有一种东西像玉米一样藏在那里,这些心底里的玉米还会时常被母亲翻出来小心翼翼地晾晒。 ⑰夜被月色笼罩着,渐渐地深得不见底了。母亲回过神来,慢慢走向了回家的路。母亲轻轻走过,只 见她的身后——一朗清辉,一腔柔润,一片收获,一地深情。 (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和烘托等,这些表达方式的使用使文章行文流畅,语言 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B.文中的母亲勤劳、质朴,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展示 出母亲的高贵品质。 C.文章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灵活而生动地描述了母亲的生活,抒写 了对母亲的深切情怀。 D.本文的结尾是一个玉米地的特写镜头,母亲、月夜与玉米地融合在一起,言有尽而意无穷,深刻 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答案 C 解析 A.烘托不是表达方式。B.没有心理描写。D.是母亲的特写镜头。 2.文章开头有关玉米成熟、玉米清香以及月夜玉米地等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渲染了气氛,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优美的意境。②为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烘托了母 亲这一人物形象。③引出下文内容,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解析 关于这些景物描写,可以先把营造的意境概括出来;然后从结构上分析为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 垫及引出下文等作用。 3.本文⑮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段运用了插叙,突出了母亲对玉米情有独钟的情感。②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深化了主题。 ③使文章的结构曲折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首先明确该段属于插叙,再联系有关插叙作用的知识作答。内容上,既突出了插 叙本身的内容,说明母亲对玉米的深切情感;针对全文内容来看,又有充实、补充作用,对主题有深化作 用。行文上,使结构张弛有度。 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40 分钟 分值:40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4 分)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 8.5,裂 度 12,死 27 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 1976 年的唐 山大地震和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 有案可查,1982 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 6 千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板块就有 6 次因较 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一条 237 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 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 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 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 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 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 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 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 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 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 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 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 400 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 100 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 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 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 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 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 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 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 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 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 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 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 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 27 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 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 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 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 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 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 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 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便于读 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势写了 出来,反衬了震柳顽强的意志。 C.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 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了地震给 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答案 B 解析 A.“便于读者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不对,这里是平实的说明,没有形象的表达效果。 C.“叙述”错,这里没有采用叙述的方法。D.“暗示了地震给人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错误,这里主要体 现的是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和给人生机勃勃之感。 (2)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震柳这一形象。②行文整散结合,错落有 致,增强了气势,有力地揭示了百年震柳的艰难的生命历程,更有感染力。③结构上,照应全文,为后文 突出震柳的精神品质作铺垫。(答对一点给 1 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解析 从题干上来看,要求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表达技巧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 首先确定赏析的角度。观察画线句,使用了修辞,句式整散结合,然后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最后 就是从结构上分析,它与前后照应的关系等。 (3)“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②“百年震柳”承受了巨大 灾难,历经百年后,顽强地活了下来,它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③“百年震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至 柔至坚,适应性强,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④“百年震柳”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它让人从灾难、痛苦 中挣脱出来,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力,它告诉我们:战胜灾难唯有坚守,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 没有什么是可以扼杀生命的。(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标题的意蕴是指标题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因此应细读文 本梳理内容和思路,结合议论抒情句来揣摩感悟。“震柳”历经百年,见证了那段历史,虽被撕为两半, 但仍顽强地活了下来,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震柳”的至坚至柔,适应性强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灾 后之柳,向后人宣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雄风不减的老树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人们从中受 到启迪。 二、诗歌鉴赏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11 分) 满江红① [宋]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蘼②如雪。春正好,见龙孙③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 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 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 ①此词写于辛弃疾投归南宋后,被排挤闲居期间。②荼蘼: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 后即表示春季结束。③龙孙:笋的别称。 (1)下列对本词的鉴赏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上片着力表现“春正好”之景。樱桃如火,荼蘼如雪,这是从视觉上表现春天的艳丽鲜明;龙孙 破壁而出,雏燕力弱试飞,黄莺娇声唤友,这是从听觉上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B.词人并未因“春正好”而欣喜,反而因此生愁。此愁难消,词人向春天发出了怨恨之语“问春归、 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表达出作者抑郁烦乱的心绪。 C.“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点明上片所言之愁乃是乡愁。词人登上层楼、春山,遥望家乡, 却被烟波阻隔了视线,满腹愁情,郁积心头,无人可诉,更显沉重。 D.下片最后几句,化用“庄周梦蝶”,抒写词人梦中也不能回乡的怅恨,又用“子规”这个典型的 思乡意象来刻画月夜思归的环境,烘托词人有家不得归的无奈与伤感。 E.这首词上片写景抒情,没有选取与愁绪情调一致的落花飞絮、凄风苦雨来表现,而采用了以乐景 衬哀情的手法。下片刻画词人的抒情形象,既有动作、心理描写,也有环境点染。 答案 AC 解析 A.写“龙孙”“雏燕”不属于听觉范畴,结合前面的动词“见”也可理解。C.“春山”不是 词人登临的对象,是视线的阻隔;烟波阻隔了道路。 (2)此词写的是思乡愁情,词中却说这是“古今遗恨”。请你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客子的思乡愁情,是古往今来中国人常见的情感内容,但作者比常人多了一份思乡难归的遗 憾,更显出了这份情感的广度。②山河破碎,有家难回,思乡被放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其情更是沉重难 堪。③有心复国,却遭排挤,壮志难酬,乡愁被赋予了又一层内容,堪为古今之大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理解的能力。关键词是“古今遗恨”,所以在解答时要体现“恨”。 首先说这是一首羁旅词,所以体现的是客子的思乡之愁,但从“家何在”可以看出词人思乡难归的遗憾, 这份情感更显广度。再看注释,该词写于国破家亡之时,所以词人之所以有家难回,主要是山河破碎,情 感更加沉重。但从该词整体来看,词人体现的是壮志难酬,所以这份乡愁就更深了一层意思。 白话诗歌 似火樱桃,如雪荼蘼,映辉斗艳。春色正浓,喜见春笋破土而出。母燕引着雏燕试飞,黄莺呼叫伴侣。 春带愁来,不带愁去,令人伤怀。 登楼远望,只见春山万叠,家乡在哪里呢?视线全被烟波阻隔。古今家国之恨,向谁倾诉呢?就连梦 中也见不到千里外的故乡,只听到半夜时分子规悲啼。杜鹃声声劝归,人却难以归去。 三、语言文字运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 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 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 3000 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 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 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⑥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 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 D 解析 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用错对象。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 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望文生义。③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 易发现的事物。使用正确。④山高水长: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留传。后比喻恩德、情 意深厚。使用正确。⑤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后泛指结交了不正派的人。使用正确。 ⑥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指只顾自己,怕惹是非。此处使用前一个意思,使用正 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 9 月开始,推行 4 到 5 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 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 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 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D.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 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答案 C 解析 A.“推行”缺宾语,应在“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B.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读好书” 后加“的活动”。D.句式杂糅,去掉“为”“吐槽发声”。 5.下列语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令爱这次获全国作文竞赛大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您。 B.本学会于明晚举办文学创作研讨会,敬请王先生莅临指导。 C.我在雅正兄长的这本文集时,发现其文辞优美,内涵深厚,实为难得的佳作。 D.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你帮忙。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答案 B 解析 A.“令爱”是敬辞,称对方的女儿。此处用于称自己的女儿,不恰当。C.“雅正”用于请人 校正时,用在此处不恰当。D.“恭候”是敬辞,指恭敬地等候,多指自己等候别人。此处用于别人等候自 己,不恰当。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虽然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与黄斑变性没有直接关联,但并不是说__①__。眼睛是通过调节睫 状肌的收缩或舒张来改变晶状体的曲度的,视力正常的人能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 体。如果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睫状肌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进而__②__。 不仅如此,黑暗中过于专注地盯着太亮的屏幕,会使眨眼频率显著减少;而眨眼的作用主要是使眼角膜湿 润,__③__,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干眼症。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害 ②导致视力下降 ③眨眼次数减少(会使眼角膜干涩)(意对即 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根据前面“没有直接关联”及“但并不是说”可以推知第①空可填“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 害”。再根据“使晶状体过度屈曲,进而”可以推知第②空可填“导致视力下降”。再根据“会使眨眼频 率显著减少”及“久而久之,容易引发干眼症”可以推知第③空可填“眨眼次数减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