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9-2020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考试时长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口向大城市主要是都城的流动与集中,是由唐到宋城市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类需求日益增长,一是方兴未艾的建筑业所需劳动力,二是日益繁盛的各行业所需从业人员。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及户籍管理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唐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流寓异乡。这些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可以提供更多生存空间的城市中。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如《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大商人窦义,从事了多种经营,所雇佣的人中有长安坊市内的少年、“功人”等。‎ 除了建筑业,外来人口更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李白的《少年行》诗云“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其中的胡姬是西域来的胡人女子。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屠宰业、租赁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 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渐松弛:一是唐德宗时推行的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旧唐书》),居住地原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也使国家有可能重新掌控大量流失的人口;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这一制度在北宋得以确立,并推广到全国,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至此拉开帷幕。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如规定在选用门仆时,必须“取京城内家口重大、身强者充”,但在某些岗位,对“浮寄”人口给予了更宽松的政策。‎ 此外,国家财税征收的结构和对象也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如唐德宗建中年间,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反响最大的是建中四年开始征收“税间架”,即房产税。结果“怨讟之声,嚣然满于天下”(《旧唐书·‎ 卢杞传》)。最终被废止。百年后,北宋时期城市的房产、商铺等都已逐渐作为征税的对象,不仅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 ‎(摘自《光明日报》:《唐代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管理》,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进而又吸引了大量人员进入商业、服务业等行业。‎ B. 为了扭转唐中后期对人口管理逐渐松弛的趋势,宋代对户籍管理实行了城乡分治制度。‎ C. 北宋时期,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倾斜乃是大势所趋。‎ D. 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等吸引更多外来人口的主要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文先写唐代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再写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管理情况,层次分明。‎ B. 户籍管理与国家税收关系密切,所以文章结合两者来论述唐宋户籍管理制度。‎ C. 作者引用古籍上的内容时,多是直接引用,有的还注明出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D. 文章为了说明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引用了《旧唐书》《太平广记》等资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只看史书而不参阅其他资料,我们很难了解唐代与建筑业有关的城市外来人口情况。‎ B. 宋代所以能成功地对房产、商铺等征税,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 C. 唐朝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是逐渐松弛的,这从官府颁布的具体措施和条文即可看出。‎ D. 随着涌人城市谋生的人数增多,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一般会调整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也有人把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而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 的确没那么简单了。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其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 读书有何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引出了一个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 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某位名人认为不必唯学历是举,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 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地区很有市场,而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原因之一是上世纪80年代这些地方出过大学生。”‎ ‎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不光要读书,还要有胆量。‎ B. 材料二用两个90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强烈批判。‎ C.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6.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她们自己诵读。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是当代宏儒,又是省城有名律师。我跟他常常见面,也很谈得来。我们的事务所又设在一个地方。我们家里的事情难保不传到他的耳朵里去。他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 “陈先生教我读书,这也是寻常的事情,还有三妹在一起“ "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恼怒地喝道:“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 随后高声吩咐仆从道:“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 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克明微微点一点头,正言厉色地说:“我嘱咐你,我不准二女再跟陈先生读英文。你去说一声,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他的束修我按月照数送给他。”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大哥,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人家也要面子。”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 ‎“你还要袒护他。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克明气得脸色大变,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 ‎“大哥……"淑英忽然哭着唤道,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 克明又对觉新说道:“二女下定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冬月初十,是个好日子,陈家要明年春天接人,我也答应了。”‎ 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众人还在那里等他,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两天后,琴便邀淑英到她的家里去玩。琴把他们制定的计划详细地对淑英说了。这份离家计划把潜伏在淑英心里的阴云完全驱散了,给她种植了一个坚强的信念。‎ 回到家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淑英走进克明的书房,给克明请了一个安。克明埋着头正在读《春秋左传》,他抬起脸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责斥道:“你去看看现在几点钟了?你记不记得你将来要做陈家的媳妇?陈家是最讲究规矩的,你应当小心,下次你出门去再这样晚回来,我就吩咐你妈,不给你进屋,听见没有?”淑英并不分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走出房门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就让泪珠一颗接连一颗地流下她的脸颊,她并没有悲哀,她有的只是气愤。‎ ‎“二哥,我再住不下去了,我一天也住不下去了。”淑英走进觉民的房间。‎ ‎“我想好了,后天早晨就安排你走。”觉民说道。‎ 淑英沉吟一下,过后毅然答道:“后天早晨,我记得。”她抬起头勇敢地望着觉民微微一笑。她的眼睛里还有泪珠在发亮。‎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 一天午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读完信,抬起头来,两手托着腮痴痴地望着窗外,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琴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这思想飞得远远的,飞到了上海,飞到了淑英的身边。“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 ‎(有删改)‎ 注:①老人公,川渝一带的方言,指女性的公公。②下定: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反复提到“鞋底声”这一细节,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淑英对克明的畏惧,又透露出克明对淑英的不满。‎ B.小说表现了淑英由害怕、气愤到坚定、欣喜的情感变化,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与封建家庭决裂时的心路历程。‎ C.克明严厉斥责淑英,根本原因是淑英不听自己劝阻,执意跟陈先生读英文,致使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 D.小说结尾处运用蜜蜂、花瓣、小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欢快的春景图,烘托人物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8.本文是长篇小说《春》的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6分)‎ ‎9.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爽字慈明。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举爽至孝,拜郎中。对策陈便宜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今公卿群寮皆政教所瞻,而父母之丧不得奔赴。夫仁义之行,自上而始;敦厚之俗,以应乎下。古者大丧三年不呼其门,所以崇国厚俗笃化之道也。事失宜正,过勿惮改。天下通丧,可如旧礼。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臣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曰省财用,实府藏。二曰修礼制,绥眉寿。三曰宽役赋,安黎民。此诚国家之弘利,天人之大福也。”奏闻,即弃官去。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时人多不行妻服,虽在亲忧犹有吊问丧疾者,又私谥其君父及诸名士,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虽不悉变,亦颇有改。献帝即位,董卓辅政,复征之。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因从迁都长安。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会病薨,年六十三。‎ 论曰:董卓当朝,申屠蟠、郑玄竟不屈以全其高。爽已黄发矣,独至焉,未十旬而取卿相。或疑其乖趣舍,余窃商其情,以为出处君子之大致①也,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②则濡迹③以匡时。观其逊言迁都之议,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也。‎ ‎(节选自《后汉书•荀爽传》)‎ 注:①大致:致,思想的趋归;大致,意即重大选择。②陵夷:衰颓,衰落。③濡迹:驻足,喻出仕。‎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B. 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C. 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D. 爽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复就拜/平原相行至宛陵/复追为光禄勋/视事三日/进拜司空/爽自被征命及登台司/九十五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论语》是记载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汇编,共20篇,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 B. 孝廉:汉代察举制科目之一。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 C.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因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遂用“社稷”代表国家。除“社稷”外,“宗庙”也可用来代表国家。‎ D.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为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来指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即用此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 荀爽勤奋好学。他十二岁时就能读懂《春秋》《论语》;遭党锢之祸后,隐居十几年,专心从事写作,终成一代大儒。‎ B. 荀爽倡导孝道。他认为公卿百官应该做老百姓的榜样,应该改正父母去世时不回家居丧尽孝的错误,要带头施行仁义。‎ C. 荀爽关心民生。他建议朝廷遣散过多的宫女,让她们结婚成家,认为这样做既可减省赋役,又能改善礼制,利国利民。‎ D. 荀爽忧心国事。他虽受权臣董卓重用,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暗中谋划迁都长安之事,可惜因病去世,没能重振国运。‎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尉杜乔见而称之,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 ‎(2)事失宜正,过勿惮改。天下通丧,可如旧礼。‎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路难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①作雷颠:指喝醉酒鼾声如雷或癫狂的状态。②秋风:指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刘彻率群臣祭祀后乘船泛舟,时值秋风萧瑟,其触景生情写下《秋风辞》,表达人生易老的感叹。‎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缚虎手,悬河口”使用借喻手法,前句写勇士,比喻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后句写谋士,比喻为有政治才干的人,最终与“车如”句形成鲜明对比。‎ B. “白纶巾”三句正面表现了词人的抱负,“白纶巾,扑黄尘”描写了词人白衣进京的风尘仆仆,“不知”句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能否功成名就存在疑惑。‎ C. “衰兰送客”两句中,词人用兰花衰枯来衬托词人不被重用的内心愁绪。“天若”句设想奇伟,意境高远,有力地烘托出词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 D. 这首词根据文意的需要,十分注重转韵,全词每两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读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15. 词中上下阕多次出现“酒”,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热正持续升温,我们欣喜地看到,( ‎ ‎ )。与此同时,我国几千年传统语文教育中—些符合汉语学习规律, 的方法与理论也被语文教育研究者重新擦亮,开启了现代语文教育的寻根之旅。事实上,在语文教育现代性 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传统一直在场。语文教育现代价值的诉求,或宣称“新”的东西,在语文教育传统中有很丰富的资源,只不过长期被 ,没有被挖掘罢了。‎ 但是,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白话取代文言,成为现代书面语主流的历史必然,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语文教育的革命厥功至伟。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使其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精神,绝不能照搬与照抄,毕竟现代教育目的与传统教育目的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或者盲目复古都是行不通的。对传统语文教育知之愈全、愈深,才能用之愈当,我们要避免语文教育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避免对传统语文教育的过度阐释或过度开发。‎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行之有效 建构 遮蔽 刻舟求剑 B. 立竿见影 建构 遮掩 扬汤止沸 C. 行之有效 建设 遮蔽 刻舟求剑 D. 立竿见影 建设 遮掩 扬汤止沸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是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不少语文教师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B. 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需要语文教师的文化传承的使命感的。‎ C. 不少语文教师以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D. 不少语文教师被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激发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B. 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因而使其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C. 语文教育被它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走上了大众化、普及化的道路。‎ D. 它把语文教育从贵族化的死胡同推向了民间,从而使其走上了普及化、大众化的道路。‎ ‎20.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6分)‎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帘幕 村酒冽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 中秋: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 ‎ 重阳:上联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 ‎21.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5分)‎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某市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市内各中学采取措施统一学生的发型,具体要求:男生一律平头,女生只能留齐耳短发。各校执行伊始就遭到学生的大量投诉,并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市教育局就此问题回应称,教育局推行的这项做法是为了树立中学生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形象,有争议很正常。对此,为了明辨事理,市属某中学团委举行了一次辩论赛,论题为“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假如你是一位参赛辩手,你会支持还是反对呢?‎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代表正方或反方观点的辩论稿,参与校团委举办的“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辩论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 参考答案 ‎1.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城市建筑业吸引了大外来力”理解错误,文中没有明确表述。原文是说“虽然史书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B项,前后两句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是说“唐朝对这些人口到底如何管理,虽未见出台严格的措施,但通过官府颁布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条文,可知总的趋势是限制逐新松弛”。“限制逐渐松弛”是唐朝对人口管理的趋势。D项,“技术含量低,较容易就业是主要原因”不当。原文是“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容易生存,大量外来人口充益着这些行业”。故选C。‎ 2. D ‎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引用《太平广记》是为了论证史书中有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记载的,不是为了说明唐朝户籍管理的措施。故选D项。‎ ‎3.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是因为及时总结了唐朝征收房产税的经验教训”错误,原文说“随着人口结构重心的变化,户籍制度发生了变化,政府财税结构和重心更多地向城市倾斜,向城市居民倾斜,向财富集中的区域和群体倾斜的大趋势”,唐建中四年征收失败的原因是时机尚未成熟。此后经过百年,户籍管理实行城乡分治,城乡的税收对象和税收内容都形成各自独立的体系,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所以宋朝才会成功。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4.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C项,“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材料二说:“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由此可知,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结合材料二关于网红直播撕书的事件也可推知,不读书就没有出路的说法太绝对。‎ 故选C。‎ ‎5. D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项,“不光要读书,还要有胆量”错。材料一结尾处说:“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可见最后的结论是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并没有说要有胆量。‎ B项,“对她们的行为进行强烈批判”错。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带有讽刺意味,有轻微的否定色彩,说“强烈批判”‎ 语义太重。‎ C项,“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材料三说明了一些村子重视教育的现象,告诉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提出解决“读书无用论”的方法。材料三并没有分析“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也没有强调读书的有用性。‎ 故选D 6. ‎①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2分)‎ ‎②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2分)‎ ‎③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2分)‎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涉及到概括中心意思、理解重要内容等,解答本题首先要对全文进行阅读,掌握文本大意,把握文本主旨。‎ 从材料一“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作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而且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可知,我们应该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 材料一最后一段说:“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上升通道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可推知,我们要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 材料三最后一段也明确提出了方法:“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此可总结:要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 ‎【点睛】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答题技巧:‎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7.C (“根本原因”理解错误。联系原文看,根本原因是克明要维护封建秩序。另外“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也不是事实。)‎ ‎8. ①自然的春天。这样的春天鸟鸣花香,充满生机。②淑英的“春天”。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获得了快乐和自由。③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的“春天”。一代青年人对自由、快乐、美好的人生充满希望。‎ ‎(每点2分,共6分。 言之有理即可。)‎ ‎(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春”的原意,然后结合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等分析它的语境义或深层含义,整理作答。“春”,本意是春天,从倒数两段看,“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这是自然的春天,这样的春天鸟鸣花香,充满生机。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看,“春”是淑英的“春天”,是她人生的春天。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获得了快乐和自由。从“‘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看,这个“春”不是某一个人的“春”,是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的“春天”,寓意着一代青年人对自由、快乐、美好的人生充满希望。) ‎ 9. ‎①使行文更简洁。前面已经交代了采用觉慧离家的办法,不必赘述。②使情节更紧凑集中。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③突出主题。省略掉逃离家庭的过程,集中描写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主题。④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采用蒙太奇式手法,有意制造“留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审美想象。‎ ‎(每点2分,共6分,答出3条即可。 言之有理即可。)‎ ‎(“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涉及剪裁处理,联系前文看,上文已经交代了觉慧离家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这里如果再说就会显得啰嗦。除了叙述没有太大必要外,还可以使后面情节更集中,在表现主题上,更让我们注意到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的不同,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从表达效果上看,略写,是留白,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回味的空间,增加小说的审美趣味。) ‎ ‎10. 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本题中,“吏持之急”,“吏”是“持”的主语,“之”是宾语,“急”是补语,不能断开,排除AB;“因复就拜平原相”,“平原相”是“拜”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 11. 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C项,“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表述错误。“社”指土神,“稷”指谷 故选C。‎ ‎ 12.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D项,“荀爽忧心国事。他虽受权臣董卓重用,却不与之同流合污,而是暗中谋划迁都长安之事,可惜因病去世,没能重振国运”理解错误,迁都长安的是董卓,荀爽在此事上不愿参与意见,荀爽暗中图谋是要对付董卓。‎ 故选D 13. ‎(1)太尉杜乔见了称赞他,荀爽就更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喜庆丧吊活动他都不参加,朝廷有征召任命他也不去就任。‎ 第一句得分点:“称”,称赞;“耽思”,深入研究;“庆吊”,动词用作名词,喜庆丧吊活动;“征命”,征召任命;句子1分。‎ (2) 事情做错了就应该改正,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为父母守三年丧的礼仪,可以像过去一样。‎ 第二句得分点:“宜”,应该;“过”,有过错;“惮”,害怕,忌惮;“如”,像;句子1分。‎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荀爽字慈明。他从小好学,十二岁就读懂了《春秋》《论语》。太尉杜乔见了称赞他,荀爽就更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喜庆丧吊活动他都不参加,朝廷有征召任命他也不去就任。颍川流行这样一句话:“荀家八条龙,慈明世无双。”(桓帝)延熹九年,太常赵典以“至孝”推举荀爽,他被任命为郎中。他回答策问,陈述了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建议,说:“‎ 汉朝的制度要天下的人都诵读《孝经》,选官吏也是推举孝廉。现在公卿百官都是政治与教化的榜样,而父母逝世了却不能回去居丧尽孝。仁义之行,要从上面开始做起,敦实纯朴的风俗,才能传到下面响应。古代遇到大丧,三年都不呼叫他的家门,用来尊崇国家厚礼俗重教化的做法。事情做错了就应该改正,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为父母守三年丧的礼仪,可以像过去一样。我听说后宫宫女有五六千人,冬夏的衣服,早晚的粮食,耗费着丝绸布帛,使国家府库空虚,(以至)白白地向无罪百姓征收赋税,用来供养无用的宫女。我认为那些不是以礼聘娶的且又没被宠幸过的宫女,一概都遣散出去,使她们能够婚配。一是可以节省财用,充实府库;二是可以完善礼制,获得长寿;三是可以减省赋役,安定百姓。这实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天人的伟大幸福啊!”奏章呈上之后,他就弃官离开了。后来,遭到党锢之祸,荀爽隐居于东海边,又南逃到汉水边。这样过了十多年,在家专门从事写作,于是被称为大儒。时人多不为妻子服丧,即使在父母丧期仍有吊丧问疾的,又私自给其长辈及一些名士死后赠谥号。(对于这些做法)荀爽都引经据典申明大义,用经典来纠正,虽说没有全部改变,也很有一些改进了。汉献帝即位,董卓掌权,又来征聘他。荀爽想逃避任命,来使催迫得很紧,没法离开,因而被任命为平原相。(上任时)走到宛陵,又被追回任为光禄勋。到任办事刚三天,又被升任司空。荀爽自被征召任命,以及担任司空,时间才过九十五日。于是跟随迁都到了长安。荀爽见董卓残忍暴虐愈益严重,必定会危害国家社稷,他所推举任命的都是一些有才干有智谋的人,准备与他们一起对付董卓,并和司徒王允及董卓府中长史何颙等人为内应。恰遇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史官评论说:董卓当权,申屠蟠、郑玄最终不肯屈从而保全了他们的高风亮节。荀爽已经年老了,只有他去应聘,不到百天就取得卿相之位。有人怀疑他违背了(平素的)志向,我仔细斟酌荀爽当时的思想,认为出而用世,退而隐居是君子为人的重大选择(重大关键)。时运平顺(天下太平)时,就弘扬大道以实现自己的志向;国运衰落(国家危亡)时,就应该投身问世以匡救时难。看他不参与关于迁都的朝臣争议,以及后来暗中图谋董卓,几乎能振兴国运,这正是所说的“大直若屈”啊。‎ ‎14. A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借喻”表达错误,应该是“借代”。‎ 故选A。‎ ‎ 15. 词的上阕以酒写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2分)下片“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即人生短促的忧愁;(2分)“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是说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为下文说愁人情愿短命的反转造势。(2分)‎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的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或者哲理。本题“词中上下阕多次出现‘酒’,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你是怎样理解的”。“酒”在众多诗人的众多名篇中已屡见不鲜,诗人借用同一物象——“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等,“酒”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抒发的手段,“酒”已成为意象群。词的上阕“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由愁写到酒,以酒写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下片“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即人生短促的忧愁,则由酒写到愁;“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是说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为下文说愁人情愿短命的反转造势。‎ ‎【点睛】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对比。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比如本题主要从抒情的方式、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答。‎ ‎16.(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每空1分。)‎ ‎17. A ‎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关键在于仔细分辨他们的细微差别。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行之有效: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根据“语文学习的方法、理论被语文教育研究者重新擦亮”语境看,应用“行之有效”。建设:建立、设置;陈设布置;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建构: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对于“语文教育现代化”应用“建构”。遮蔽:1.遮挡。‎ ‎2.军事上指遮住目标,防止敌人发现。主要方法有利用地形、设置遮障、进行迷彩伪装、施放烟幕、使用角反射器等。遮掩:遮蔽;掩盖。犹掩饰。常用于具体事物。对于“语文教育传统中有很丰富的资源”应用“遮蔽”。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见于《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扬汤止沸: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舀动沸腾的水,使它不沸腾。比喻暂时救急或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国志·魏书·刘廙(yì)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根据前后语境,应用“刻舟求剑”。故选A。‎ ‎ 18. C ‎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及语意的提示根据前后语境。综合本文两段段意,旨在论述语文教育中应辩证继承文化传统。根据上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下文应以“语文教师”为陈述对象,陈述的内容为目前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故选C。‎ ‎ 19. D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承接上文,句子的主语应该为“它”,即“五四新文化运动”;“因而”强调因果关系,“从而”也表示因果关系,但更侧重强调事情的结果或者进一步的行动,故而应用“从而”更恰当;“普及化”“大众化”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故选D。‎ ‎20.中秋节: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庭幕桂花香 重阳节: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句法整齐,结构相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对联的尾字具有“仄起平收”的特点。本题根据中秋节、重阳节和对联的特点,选用词语组成相关对联。首先根据节日特点和节日习俗确定中秋和重阳需要使用的短语,属于中秋的短语是“桂花香”,属于重阳的是“黄菊倚风”和“稻花香”,接下来根据语意和对联词性结构相对的要求选择。“黄菊倚风”对“紫门临水”,剩下的“月静池塘”对“风摇帘幕”。根据语意,“月静池塘”后接“桐叶影”,所以“风摇帘幕”后接“桂花香”。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中秋的对联是: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帘幕桂花香。根据语意“紫门临水”后接“稻花香”,“黄菊倚风”后接“村酒熟”,再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要求排列上下句,所以重阳节的对联是: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点睛】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注意本题对联要表现中秋节和元宵节的特点。‎ ‎21.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试题分析:本题所给语段可以分为三层,一句话一层。各层的层意:第一层:团中央发起“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第二层: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了大量网络文化产品。第三层:这项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正能量。第二层字数太多,可以压缩为: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最后再把这三层的意思以“不超过55字”的要求总结归纳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统一了发型,统一不了人心 主持人好,对方辩友好!‎ 很荣幸能就“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这一问题发表我的见解。近日,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市内各中小学校强制发型统一,遭遇大量学生投诉。在我看来,教育局固然有着独到的考量,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发型的统一只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想达到持久的效果还需由内而外。‎ 从学生角度看,统一发型不仅有碍学生个人的特色发展,更会在年少懵懂时期留下从众化心理,不敢独树一帜,不敢打破常规,有碍思维的发展。如果学校强制要求学生:男生必须剃平头,女生必须齐耳短发。那么学生会不敢为自己的发型发声作主,某种意义上说,发型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外貌和品味,如若连发型都由别人说了算,还有什么能自己说了算?今后走上社会有太多需要自己判定拿捏的决定,而这种自主独立的意识,从小就应得到灌输和培养。‎ 从学校角度看,发型的统一只能给人一时的错觉,真正形成统一划一的良好校风才真正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中小学校男女统一发型似乎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感觉,但如若没有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共同的校训,没有让他们在精神和思想上形成统一就谈不上真正的统一。叛逆的学生即便顶着平头,剪了短发,也丝毫不妨碍他们干坏事,抽烟酗酒打架……努力还应放在对思想的修楷上,告诉他们校训是什么,做一个真正的青少年是怎么样的。莫做不必要的无用功,倒起反作用。‎ 从社会、国家层面看,毕了业的学生依旧会有属于自己的发型。而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曾经统一过发型的人,而是需要一个有合作意识、集体意识的统一过思想的优秀人才。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自由开放的,鼓励标新立异,承认与众不同。统一发型这个老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答案,至少在这这个二十一世纪,统一发型显得非常老旧和没必要。‎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的一分子,世界每天的变化之大都超乎我们的想象,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必须学会适应潮流,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自由开放,人人创新。不用去多虑发型的统一怎么样,利弊谁大?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一种规则、团队、集体意识的培养上,毕竟,统一发型的背后是统一人心。‎ 谢谢大家!‎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前,考生要先识别任务,如本题要求考生在正反双方中选择一方作为自己的立场来谈“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然后要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注意“中学生”的身份特点,“具体的感悟和思考”,不能说空话套话,文体应符合辩论稿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审题过程: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的中心事件是某中学举行的一场以“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为主题的辩论赛,材料应呈现出正反双方的观点,正方认为“中学生应该统一发型”,反方认为“中学生不该统一发型”。可选择正方的观点:从主观部分看,教育局推行的这项做法是为了树立中学生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形象;从学生的角度看,“发型管理”可以增强集体归属感,可以避免攀比心理;也可选择反方观点:学校给出的发型统一管理的理由是不恰当的,提出“发型管理”与“增强集体归属感”以及各种学生群体们出现的不良现象没有直接关系,然后提出了“学生也有追求美的权利,不应该被一刀切地完全扼杀,应该给学生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的观点。‎ ‎【立意】1.小不“统”,则乱大谋 ‎2.发型不应统一,教育不该“画框”‎ ‎3.中学生统一发型没必要 ‎4.统一发型不可取 ‎5.求学问道,岂在发型 ‎6.发型无须统,规矩在心中 ‎7.教育不应从“头”开始 ‎8.中学生应该统一发型 ‎9.统一了发型,统一不了人心 ‎10.我为统一发型点赞 ‎【素材】穿什么怎么打扮,用什么历法纪年,甚至女人裹小脚,男人都束起长发,或辫子,都按宋、元、明、清时代的样式去过元旦(就是今天说的春节)。那也只是个人爱好,顶多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复古怪现象,根本到不了文化层面。但你把这些东西以“提倡” (在我国,领导的提倡从来是和规定画等号的)或作为“规定”要向社会宣传,要大家也必须这样做,就属侵权了,起码也是属于一种文化专制。‎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是的。我们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男还是女,不管他是乞丐还是国家主席,也不管他是卑鄙还是高尚,只要他要自由,他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谁。‎ 规则之于社会犹如水之于鱼雨露之于花草。阳光之于大地。必不可少。‎ ‎【结构】辩论稿的格式与演讲稿的格式基本相同。辩论稿的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几部分。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最好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辩论稿的格式:‎ 一、称呼、问好、点出辩题与立场: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 二、讲出定义,说明观点:开宗明义,……(辩题的意思)下面我方将从……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其次……‎ 三、结尾: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