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学案

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电子通讯工具等传播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2.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准确 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 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 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 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接近性 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具有接近性的新闻事实,受众才会关心。‎ ‎3.阅读要求 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1)消息 ‎①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②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③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④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e.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2)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 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 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事件通讯:以写事件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它的政策性、指导性较强,要求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验、教训,概括好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比典型的报道更详尽,比工作总结要具体生动,富有文、情、理之长。‎ 概貌通讯:也称风貌通迅,是勾勒某一地区、某条战线或某个单位面貌变化的一种通讯。报刊上标以“见闻”、“巡礼”、“侧记”、“纪行”‎ 一类字眼的通讯文章,大体皆属概貌通讯。概貌通讯是应用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文体,它以报道神州大地新风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某地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振奋读者的精神。‎ ‎(3)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的。‎ 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思,促人警醒。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界中突发性事件的。‎ ‎(4)人物访谈 ‎①访谈概念: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②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③访谈的要求 a.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b.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c.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d.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e.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 f.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④访谈的提问技巧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 ‎⑤访谈形式 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a.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b.每个问题明确单一;c.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d.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5)特写 特写就是作者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的新闻体裁。‎ 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断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比较充沛,爱憎分明。‎ 高考选文要求1 200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例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做粉丝也要有资格 最近,在北京一些繁华地段,出现了歌手张靓颖的首张音乐大碟宣传灯箱。据了解,灯箱广告是“凉粉”集体出资一手操作的,而这些“凉粉”大多是广告公司的高层或老板。‎ 如今的偶像应该如何去爱?恐怕很多人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回答用心去爱,未免有冠冕堂皇之嫌,更何况,什么能体现你的用心去爱?回答用金钱去爱,恐怕又有人会说庸俗了,爱偶像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但事实是,现在要想做一个“骨灰”级的粉丝,必须爱心和经济实力同时具备才有资格。假如还像多年前一样,对自己偶像的爱好、去向、作品如数家珍,如今顶多勉强算个粉丝,连“发烧”级都够不上。要够“发烧”级,必须要买短信投票卡支持自己的偶像,收藏偶像的全部作品,还要跟踪偶像行踪,到偶像工作的地方探班,坐火车效率太低,等你赶到连偶像的影子都看不到了,最好是乘飞机追踪而去。要混到“骨灰”级,除了有爱心,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经济实力,就像出资在北京繁华地段安装张靓颖灯箱广告的“凉粉”一样,没有实力,空有一颗“爱心”,偶像离你十万八千里,谁知你有“爱心”?‎ 今年的超女眼看就要新鲜出炉,去年的超女顶着各种压力在百忙之中录完新专辑后,都在紧锣密鼓地攀比着发行专辑,周笔畅、何洁、张靓颖、李宇春各拥粉丝大造声势。声势大就意味着“红”,所以超女们谁都不肯在声势上稍逊一筹。超女的粉丝们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偶像摇旗呐喊:你们以偶像的名义捐助“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就追随偶像到各地宣传新专辑;你们的偶像搞小型签唱会,我们就投资130万在展览馆开首唱会;你们在北京繁华地段投入宣传广告,我们也要日夜让自己的偶像屹立在繁华街头。你说,这年头要让自己的偶像有面子,人气旺,不投入怎么能行?过去跑江湖的有句话叫:有道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可现在捧人场也是要花钱的,比如:偶像的电影、偶像签售来到了你门前,你能不看她(他)的电影、买她(他)的专辑?不掏钱你自己都会觉得不是粉丝。‎ 虽说像刘德华的粉丝一样追星追到倾家荡产的人毕竟还少,但是,目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追星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粉丝人数的多少、实力的大小已经成为偶像们互相攀比人气的一个重要砝码。最可气的是,有些明星在救助贫弱、参加公益活动时根本见不到人影,反倒是他们的粉丝团捐款捐物,替他们积累好名声。他们只是在自己生日或者每年的什么时候在粉丝面前露一脸,安慰一下粉丝们的心,美其名曰:与粉丝联欢。虽说这比给粉丝们甩脸子、使性子强多了,可安慰的也只是粉丝代表的心,粉丝代表又是怎么产生的?‎ 偶像是用来欣赏、学习、寄托情感的,可偶像也是要人钱的。如今的粉丝谁能说自己没在偶像身上花钱?当然,粉丝在偶像身上花钱也是他们心甘情愿的。但作为旁观者,本人还是想说,偶像,想说爱你真不易。‎ ‎(选自《齐鲁晚报》)‎ ‎1.文章里说,做粉丝也要有资格,请你说说做粉丝需要哪些资格。‎ ‎2.这些粉丝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解析 此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对应大纲对新闻阅读要求的第二3.你身边有没有某些人的粉丝,你愿意不愿意做粉丝,谈谈你的看法。‎ ‎——新闻类文本阅读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行文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思想,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阅读、答题时可采用这六个步骤。‎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1)“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揣摩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3)“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4)“辨行文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行文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行文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5)“挖中心思想”,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6)“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等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总之:实用文本最实用,结合现实价值显。‎ 要素解读是基础,价值发掘成关键。‎ 突破程式抓特色,关注社会民为先。‎ 基于文本思超越,探究发微成亮点。‎ ‎【高考真题解析】‎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 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 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