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教案(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教案(全国)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文化常识 教案(全国)‎ ‎2015年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对文化常识分别设题重点考查,加大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力度。其实,2014年大纲卷在文言文阅读中就已经新增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对于这一考点的复习,根本上还是要以平时积累为主,因为本考点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 一、明确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 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 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 ‎[典例] (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解析:选B B项,“南面”即“面南”,即登帝位。‎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是京兆万年人。永淳初年,开始走上仕途,担任了婺州参军事。调任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认为他是有才能的人,上表朝廷(推荐他),升任扬州法曹。扬州人孟神爽被罢免了仁寿县令,骄横跋扈,多次违犯法律,勾结皇亲国戚,官吏没有人敢制裁他,韦凑经过审问,用杖刑处死了他,远近的人都称赞佩服。韦凑入朝担任相王府属,当时姚崇兼任府长史,曾经说:“韦凑见识高远,文章细密严谨,我遗憾没有早点遇见他。”经历六次升迁,做了司农少卿。因冒犯了宗楚客,出京做了贝州刺史。睿宗继位,(韦凑)升职到太府为官,兼任通事舍人。景云初年,朝廷要修建金仙等道观,韦凑进谏,认为:“现在正是农忙时节,兴建工程,虽然由公主出资,可是高价雇佣,那么农民就会舍弃耕作来赚钱,(这样)舍本逐末,恐怕天下会有遭受饥荒的人。”皇上不听从他的意见。韦凑坚决谏诤,说“万物生长发育,草木昆虫受损太多,不是仁德皇上的本意”。皇上命令外廷臣僚详细审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说:“您竟然敢这样吗?”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朝廷为此减少了数以万计的费用。出京做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年,朝廷想在靖陵树碑,韦凑拿古代陵园不立碑,天下正有旱灾不可兴建工程为由进谏,朝廷停止了这个工程。调任将作大匠。皇上下令恢复孝敬皇帝的庙号为义宗,韦凑进谏说:“经传说:‘一定要先确立名分。’《礼记》上说:‘祖’用来称有开创之功的国君,‘宗’用来称有德的国君,他们的宗庙经过百世也不会毁坏。历代能称宗者,都是统治四海,恩惠受到尊崇,在宗庙中排列,这就是所说的不毁。孝敬皇帝不曾称帝,况且另外设立了寝庙,没有称宗的名分。”朝廷于是就停止了这事。调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按原来的典章制度,诸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着做这个官职,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不久又调任河南尹,封为彭城郡公。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为受贿被判处死刑,皇上下令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官吏侵吞牟利,《春秋》中强调处分统帅,韦凑出京做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做通州司马。”过了很长时间,(韦凑)升为太原尹,兼任北都军器监,边防事务处理得当,皇上下诏赐时兴的服装慰劳勉励他。后来韦凑生病的时候,皇上派太医去为他治疗。死时六十五岁。‎ 二、掌握文化常识的2大识记方法 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类串记法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常识。‎ ‎[示例]‎ 串记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征辟制。汉代,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所谓察举,就是由地方长官(多为郡守、国相)在他们各自管辖的地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征辟,主要包括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征辟一般对被辟除者的资历不限制,只看才学,是当时一种比较自由的仕宦途径。‎ ‎(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能、有见识的官员任命为所在州郡的“中正”官。州设大中正,郡设小中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品”就是等第,分为九等,主要依据士人的家世资历和德才来评定。‎ ‎(3)科举制。以明清为例,当时的考试分为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就像一个鼎的三只足,所以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2.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 授官职 → 提升官职 → 调动官职 → 免除官职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应用体验]‎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一部分文人是进士出身,如王维,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 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 C.服除,指守丧期满。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 是为丁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制。‎ 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的提升,“改”“徙”“知”等都可以表示官职的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 解析:选D “拜”“除”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只是指任命官职。‎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如“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这里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D.“谥号”“庙号”,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解析:选A A项,禅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不是皇帝登临皇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