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牛栏山第一中学2020年10月高三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南部,东临中国四川,西连帕米尔高原,北靠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南面横亘着喜马拉雅山脉,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等河流的发源地。 ②距今1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从赤道以南俯冲过来与欧亚大陆相撞,引起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迅速隆起,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边界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的怀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面傍水的地缘优势。 ③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的中原政权发生紧密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北缓南陡及海拔自西向东缓慢下落的地形,将西藏北与青海、新疆,东与云南、四川等地紧密连为一体,因此西藏动荡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噶尔部入侵西藏,清朝遂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和五十九年(1720年)两次发兵进藏平叛。“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问题就是全局问题。 ④青藏高原对中国的影响也是辐射性的。从青藏高原之巅俯瞰,丝绸之路从亚洲由东向西伸向欧洲。至其中腰,海上丝绸之路关键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南,陆上丝绸之路核心地段由东向西逶迤于青藏高原之北,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 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此,延绵数千年的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 材料二 ①青藏高原雄踞亚洲大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以上,有“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地域辽阔,山川瑰丽,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富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28 - ②千百年以来,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在开发高原,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和缔造祖国历史的过程中,谱写了光辉的诗篇。新中国成立以来,青藏高原的开发建设充满勃勃生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 ③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是我国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之一。加之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缺乏深远认识,在发展经济、扩大生产过程中,人类对高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高原环境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水源枯竭、湖塘干涸、植被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加剧,后果堪忧。 ④有关资料表明,由于过度放牧和牲畜超载,西藏自治区已有三分之一的草地退化,其中重度退化占50%左右,约有10%的草地明显沙化。青海省草地退化和沙化的面积达到733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19%,其中约20%为重度退化的草地。草地的沙漠化加剧了高原气候的干旱和风沙侵蚀;森林的乱砍滥伐,使江河源头的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加之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华母亲河出现了季节性断流现象。由于长江中上游林地资源破坏严重,中华民族的生命大动脉 ---- 长江正面临着沦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目前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量每年约5亿吨,是黄河输沙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世界三大河流——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的泥沙总量。高原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我国未来发展构成了较严重的威胁。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把高原的环境问题置于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研究。 材料三 ①有消息称,中国正考虑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区变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公园,以保护“最后一片净土”。这是与该项目相关的科学家们透露的信息。这片被称为“第三极国家公园”的区域主要涵盖西藏和青海,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它将取代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 ②今夏,中国政府将对青藏高原开展最大规模科考,除了中国科学家,还有来自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科学家。按照正为此做准备的研究人员的说法,帮助划定这个新国家公园的边界将是这次考察的重要使命之一。 - 28 - ③但该项目的可行性也受到质疑。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刘景时教授说,美国花数十年才摸索出如何管理世界上首个国家公园,而中国的这个国家公园将是前者的250倍,且自然地貌复杂得多,建成后可能难以管理。与无人居住的格陵兰岛不同,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乡镇和游牧部落。建国家公园会限制很多经济活动,还要搬迁一些居民。研究人员认为,是否设立公园或许已超出科学范畴。此外,青藏高原富含自然资源,设立国家公园或许意味着大多数甚至所有采矿活动都将结束。 ④但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领导人敦促保护青藏高原并视之为势在必行的环境和生态保护要务。为保护国内用水供给,中国已在青海设立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参与“第三极环境计划”的研究人员表示,将青藏高原设为国家公园有助于缓解周边国家对水供给的担忧,还有助于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⑤经济活动正危及该地区脆弱的环境,某些地区的采矿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政府已决定将西藏的自然资源留存为战略储备,”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世平说,“子孙后代将感谢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1. 根据材料一,下列描述青藏高原地理特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诸多河流的发源地 B. 海拔高于印度板块 C. 西面依山,东面傍水 D. 北缓南陡,西高东低 2. 根据材料一,文中划线词语用于说明青藏高原作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天然屏障 B. 怀抱 C. 冲天石堡 D. 焕发青春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青藏高原环境恶化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身生态环境不稳定 B. 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有局限 C. 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D. 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 4. 根据材料二,下列论述不能为青藏高原环境治理提供借鉴的一项是( ) A. 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谷梁传》) B. 数罟不入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 C.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 D.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 5.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第三极国家公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是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 B. 由多国政府联合开发 C. 尚未最后划定边界 D. 意在保护生态环境 6. 建立“第三极国家公园”的可行性受到质疑,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质疑理由的一项是( ) A. 管理面临挑战 B. 经济活动受到限制 C. 影响原住民生活 D. 超出科学研究的能力 7. 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 28 - 【答案】1. C 2. D 3. D 4. A 5. B 6. D 7. 在地缘政治方面:①是我国南部边界地带的天然屏障;②使我国拥有了地缘优势;③使西藏天然成为我国的一部分;④护卫“一带一路”经济安全。 在经济方面:⑤有丰富的自然资源;⑥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价值。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C项,“西面依山,东面傍水”错误,原文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形成了西面依山、东面傍水的地缘优势”,这里说的是“华夏腹地”,属于偷换概念。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句段的含义作用的能力。 D项,原文“从此,延绵数千年的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将再次焕发青春”未然变已然。将要起到的作用不等于现在就起到了作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句段的含义作用的能力。 D项,“江河源头水量减少,泥沙量剧增”说明的是给青藏高原已经造成的生态灾害,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果倒置了。文中“但是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是我国经济实力薄弱的地区之一。加之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环境价值缺乏深远认识,在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过程中,人类行为对高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且极不稳定的高原环境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可知ABC为原因,文中“雪线上升、冰川退缩、水源枯竭、湖塘干涸、植被退化、草地沙化,水土流失及泥石流灾害加剧,后果堪忧”是结果。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山林薮泽之利,所以与民共也。虞之,非正也”说的是大自然的资源,比如山林湖泽之类的,是供人们享用的,担心是不正确的态度。这恰恰是造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 28 - B项,“数罟不入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这讲的是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 C项,“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意思是:伐木和种树要同时进行,这样山林就不会光秃,百姓也有生活用木材。是取舍合理,收取平衡,使自然资源良性循环。 D项,“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这讲的是不可以过度攫取自然资。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B项,原文的表述是“今夏,中国政府将对青藏高原开展最大规模科考,除了中国科学家,还有来自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科学家”,多国科学家一起进行科考活动,并不意味着就是由多国政府联合开发。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项,“超出科学研究的能力”错,原文是“研究人员认为,是否设立公园或许已超出科学范畴”,选项将或然性的判断认定为已然性判断,这里的“科学范畴”不能等同于“科学能力”。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从“使中国西南边界与印度板块形成巨大的海拔落差,在两千余里的中印边界上形成一道印度无法越过遑论大规模北上的巨大屏障”可概括出:是我国南部边界的天然屏障; 从“随着青藏高原的崛起,华夏腹地进入山地环抱,形成了西面依山、东南傍水的地缘优势”可概括出:使我国拥有了地缘优势; 从“青藏高原北缓南陡的地形,使西藏地区自古就与中国中原政权发生天然联系,这使西藏天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可概括出:使西藏天然成为我国的一部分; 从“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两条丝路的冲天石堡”可概括出:护卫“一带一路”经济安全; - 28 - 从“为保护国内用水供给,中国已在青海设立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可概括出:有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价值(保护用水供给); 从“青藏高原富含自然资源,设立国家公园或许意味着……”“政府已决定将西藏的自然资源留存为战略储备”可概括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为未来提供战略储备。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简子大猎于中山,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驱车逐之。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输诚哉!” 先生曰:“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狼请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图!”乃跼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内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匍匐以进,跽而言曰:“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君能除之,固当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缚,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曰:“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相持既久,遥望老子杖藜而来,须眉皓然。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因述始末,顿首杖下。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狼曰:“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先生复缚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注】左伯桃与羊角哀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粮少;伯桃遂绝食,且解己衣与羊角哀,入树洞中冻饿而死。羊角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后启树发伯桃尸葬之。 - 28 -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干:求取 B.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 夙:清晨 C.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 却:止步 D.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 与:赞同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引绳而束缚之 夫人有恩而背之 B. 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行道之人何罪哉 C. 先生匍匐以进 丈人闻之,以杖叩狼曰 D. 简子默然,回车就道 须眉皓然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 B.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复活、让白骨长肉啊。 C. 我鞠躬不敢息。 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 D. 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 从对方来考虑是好事;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该怎么办呢? 11.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三纳之而未克。 12. 在下面每个角色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来评价其在文中的表现。 ①中山狼 ________;②东郭先生 ________;③丈人 ________。 13. 丈人说:“解衣以活友……先生其此类乎!”他认为东郭先生和左伯桃都是“仁陷于愚”;但有论者对此并不赞同,并评论道:“东郭非仁实愚,左伯桃非愚实仁。”请结合文中及注释里的具体内容从东郭和左伯桃任选一人谈谈该论者如此评论的理由。 【答案】8. C 9. D 10. C 11. 空出袋子,慢慢地将狼装入其中,再三装它都没成功。 12. (1). 中山狼: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易反易复小人心。 (2). 东郭先生:妇人之仁、善恶不分、心慈手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好了疮疤忘了痛。 (3). - 28 - 丈人:足智多谋、除恶务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3. 【答案示例1】东郭先生明知狼“性贪而狠”还去救它,此谓善恶不分;在丈人将狼骗入囊中并示意他杀狼时,东郭先生还心怀“仁慈”,此谓“好了疮疤忘了痛”。因此“实愚”。东郭先生的行为不是因为“仁”或“兼爱”,而是因为没有原则的“滥善”,因为他不能明辨是非的愚蠢。因此“非仁”。 【答案示例2】左伯桃“绝食”“解衣”是为了成全朋友而主动选择牺牲自己,他对处境及自身行为的后果有清醒的判断。因此“非愚”。面对困境,他没有自私自利,而是舍己为人;这种行为源自友情,也源自“仁爱”这种高尚的道德。因此“实仁”。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C项,“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的意思是“先生慌忙用手和它搏斗,边反抗边后退”,因此“却”解释为“止步”与语境不合,正确的解释应为“后退”。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第一个“而”,表顺承,不译;第二个“而”,表转折,却。 B项,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之”,结构助词,的。 C项,第一个“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第二个“以”,介词,用 D项,两个“然”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C项,“我鞠躬不敢息”的语境是“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这是狼形容自己待在先生袋子里时的状态,故“我(一直)鞠躬求饶不敢停止”错误,一个是“鞠躬”解释有误,一个是“息”解释有误,“鞠躬”应解释为“曲着身子”,“息”应解释为“喘息”,句子正确的意思为“我曲着身子不敢喘息”。 故选C。 【11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空”,使动用法,使……空,可译为“空出”;“囊橐”,袋子;“三”,多次;“克”,成功。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中形象的能力。 从文中来看,中山狼先是被东郭先生所救,事后要吃掉恩人,它的行为表现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过河拆桥等特点;东郭先生面对狼的求助,不识狼的真面目,事后差点被吃掉,丈人救他时,他却说“不害狼乎”,可见他只有妇人之仁,善恶不分,好了疮疤忘了痛,心慈手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丈人面对狼的狡辩,用计让狼自己钻进“套子”中,最后杀死了狼,这表现出丈人的足智多谋,而且除恶务尽,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品质。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写出本题答案。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文章观点的能力。 题干给了论者对东郭先生和左伯桃都是“仁陷于愚”这个观点的看法,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和注释进行分析。“东郭非仁实愚,左伯桃非愚实仁”的意思是东郭先生的行为不是“仁”而是“滥善”,因为他明知狼“性贪而狠”还去救它,此谓善恶不分;在丈人将狼骗入囊中并示意他杀狼时,东郭先生还心怀“仁慈”,因此是“实愚”。左伯桃“绝食”“解衣”牺牲自己成全朋友的行为是“仁”,因为他对处境及自身行为的后果有清醒的判断分析时要结合具体事件展开分析。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参考译文: - 28 - 赵简子在中山声势浩大地打猎,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样直立着嚎叫。简子一箭射到狼,箭羽陷入狼肉中,狼号叫着逃跑,简子驱赶着车子追赶它。当时墨家学者东郭先生要到北方的中山谋官。赶着跛脚驴,袋子装着图书,清晨赶路迷了路,望见扬起的尘埃非常害怕。狼突然来到(他面前),(对他)说:“先生是否有志于帮助天下之物呢?今天这情景,何不让我赶紧待在袋子里,得以苟延残喘呢?将来什么时候(我)如果能出人头地,先生的恩德,是把死救活让白骨长肉(一样的)啊,我怎敢不付出诚心(报答)呢!” 先生说:“墨家的宗旨,以博爱为本,我终究会有办法救你的。即使有灾祸,我也一定不会推辞。”便(从袋子里)拿出图书,空出袋子,慢慢地将狼装入其中,再三装它都没成功。狼请求道:“情况紧急啊!希望先生赶紧想办法啊!”于是蜷缩起四肢,(让东郭先生)拿绳子(把自己)绑起来,像蛇一样盘曲,龟一样屏息,来听凭先生(处置)。先生将狼装在袋子中,退避到路旁,候赵简子的人过去。 不久简子到了,寻找狼没找到,非常生气。拔出剑斩断车辕的顶端,并指给东郭先生看,骂道:“隐瞒不报狼的去向的人,就和这车辕一个下场!”先生趴到了地上,匍匐着前进,长跪着说:“(你找不到狼,)(我这)过路的人有什么罪啊?鄙人虽然愚钝,难道不知道狼吗?它生性贪婪而狠凶狠;您能除掉它,我本就应当献出微薄之力,又怎么会隐瞒着不说呢!”简子无言以对,回车上路。 狼估计简子去远了,就在袋子里面发出声音说:“把我从袋子里放出来,解掉绑我的绳子,我要走啊!”先生动手放出狼,狼咆哮着对先生说:“我非常饿,饿了没有食物,也终将死掉。先生既然是墨家学士,想着为天下作贡献,又何必吝惜一副身躯让我吃掉,而让我保全小命呢?”于是张开利嘴舞动尖爪,向先生(进攻)。 先生慌忙用手和它搏斗,边反抗边后退,躲避在驴子后面,说:“狼辜负了我!”狼说:“我本来不想辜负你的,但老天生下你们,本来就是需要我们吃的啊!”相持已经很久,远远望见一个老者拄着木杖走过来,胡子眉毛雪白。先生又喜又惊,丢下狼迎上前去,哭着下跪拜倒,说道:“乞求老人一句话来救我活命!”老人询问原故,先生于是讲述了事情的始末,在老人的手杖前磕头。老人听了,用手杖敲打狼说道:“别人对你有恩而背叛他,没有比这更不好的啊!儒家说,受人恩而不忍心背叛的人,他作为儿子也一定孝顺;又说虎狼也知道父子之情。如今你背叛有恩的人到如此的地步,就是连父子之情也没了啊。”狼说:“当初,东郭先生救我的时候,捆绑我的脚,把我关在袋子里,用诗书压我,我曲着身子不敢喘息。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吃他?”老人说:“这都不足以令人信服。试着再把狼装到袋子里,我看那情状果然是困苦不。”狼欣然按照他说的做。先生又绑了狼放进袋子里。老人用眼神示意先生拿匕首刺狼。先生说:“这不是害狼吗?”老人笑道:“禽兽背叛恩德如此,还不忍心杀它,您的确是仁者,然而也够愚蠢的啊!脱下衣服救活朋友,在对方角度来考虑是好,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该怎么办呢?先生大概就是这类人吧!仁慈得陷入愚蠢,本来就是君子所不赞成的啊。”说完大笑。先生也笑了。于是老者便抬手帮先生操刀一起杀死了狼,(将狼)丢弃在路上后离去。 - 28 - 14.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①与商也②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答案】不过分,也没有不足,文质兼美的中庸和平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基本了解文言语句的大意,然后依据句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出两段语段的共同观点和人物思想,准确作答。 依据第一段材料,子贡问的“师与商也孰贤? ”和孔子所答“师也过,商也不及”和“过犹不及”可知,孔子的观点是:“过犹不及”,即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而是应该中庸和平和。 依据第二段材料,孔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质胜文、文胜质都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君子应该是文质兼美的:“质”的质朴品质和“文”的文化修养结合。 据此,考生容易推知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思想:既不过分也不会不足的中庸平衡才是最佳的。考生答题注意要结合一则材料。 【点睛】解答文言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先理解文本中文言语句的内容,准确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依据题干的要求,概括或简析,都要结合语句内容准确作答。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论语•先进》) 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论语•雍也》) 三、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摸鱼儿•海棠 刘克庄① - 28 -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②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③飞仙,石湖④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⑤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注释:①刘克庄: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②潘令: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其人以“叹老”著称,亦有“爱花”美誉。 ③玉局: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苏轼晚年曾挂名主管玉局观,有咏海棠诗作多篇。④石湖:指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有咏海棠诗作传世。⑤漫:莫,不要。 15. 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中“霜点鬓”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鬓微霜”都写出了词人两鬓已白的 老态。 B. “怅玉局飞仙”三句,词人怅恨苏轼、范成大已逝,无人再有佳句歌咏海棠的神韵气质了。 C. 词中“无聊赖”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语义相近。 D. 本词写海棠初开、盛开、行将凋零的过程,想象花落叶茂之景,写尽了作者对海棠的 16. 本词运用了把事物人格化的手法,以“娇困”一词写出海棠仿佛美人慵懒欲睡,赋予海棠花以人的情态。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B.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柳宗元《溪居》) C.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 D.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7. 《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也曾经吟咏过海棠,其中一位才女的海棠诗作被评为“含蓄浑厚”。“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这位才女是: A. 史湘云 B. 林黛玉 C. 薛宝钗 D. 贾探春 18. 结合词作内容,归纳《摸鱼儿•海棠》中刘克庄描绘的海棠花的形象特点,并说说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5. C 16. B 17. C 18. ①形象:花色红艳或艳丽;独自开放,无人关注;花色凋残; 结合诗句:万姝娇困或倾城色;墙头岑寂谁问;吹得胭脂成粉。 - 28 - ②情感: 要点一:抒发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喜爱之情。 结合诗句: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要点二:以海棠的迟开、被冷落与最后的凋零自况,表达了对被当政者排挤、罢职的不满。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错误。词中“无聊赖”的意思是“精神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中的“无赖”一词的语义是“活泼可爱”意思并不相近。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修辞手法。B项“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空闲时与邻居农户作伴,偶尔也像山林隐士一样。A项中“雁引愁心”“山衔”,把雁和山拟人化。C项把“南风”“偷开门户又翻书”拟人化。D项“水”和“山”拟人。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鉴赏诗句要知人论诗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描述““珍重芳姿昼掩门”可以看出她恪守封建妇德,对自己豪门千金的身份十分矜持的态度。“洗出胭脂影”“招来冰雪魂”,都与她的结局有关:前者通常是丈夫不归,妇女不再修饰容貌的话;后者则说冷落孤寂”,又读了《红楼梦》可知此才女是薛宝钗。她为人矜持,恪守妇道,作诗含蓄,出身贵门,嫁与宝玉,孤寂一生。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鉴赏诗句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结合创作背景:词人写作此词处于罢职期间。阅读描写海棠花的相关诗句“万姝娇困或倾城色;墙头岑寂谁问;吹得胭脂成粉。”可知海棠花,色泽艳丽,无人欣赏;独自开放,无人关注;花色凋残,无人疼惜。“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抒发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喜爱之情。结合刘克庄为人:“南宋后期词人,为人耿介,不为当政者所容”和本诗写作背景:“本词作于词人罢职十年期间”,本诗作者以海棠的迟开、被冷落与最后的凋零自况,表达了对被当政者排挤、罢职的不满之情。 - 28 - 点睛: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 19.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把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治理到“________,______”的境界。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 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能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_______, 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为求谏而设立了上、中、下三赏,其中下赏的要求是“ _______, _______”。 【答案】 (1). 可使有勇 (2). 且知方也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4). 出则无敌国外患 (5). 吾视其辙乱 (6). 望其旗靡 (7). 能谤讥于市朝 (8). 闻寡人之耳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注意“拂士”“辙”“靡”“谤讥”等字词的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III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芍药盈筐满市香 难忘那些美好的日子。 杂院里有位大姐在小厨房里操持晚饭,不断地吟唱着当时极为流行的 - 28 - 《乡恋》。我在自己的小屋里收拾东西,心想就要迁往的新楼单元,该不会再一家之音大家皆听、一家烧鱼各家皆闻吧。忽然窗外有人唤我,是住在不远的什刹海湖畔的张叔,忙迎出去。他听说我就要搬离北边杂院,往南边去住单元楼了,特来送行。他手里提了个藤筐,筐里是满满的芍药花。我见了大吃一惊:“这不是把您那屋前花池里的花儿,全剪给我了吗?”他笑:“可不是!早告诉过你,当年有人去糟害我那池芍药,手拔脚踹,还拿开水泼根!可是也怪,那宿根竟然不死,也没怎么施肥拾掇,嘿,它就猛开大花!这不,今年又这么灿烂!”我接过满筐芍药,感动得不行:“真是的,您把芍药全给了我,难道不心疼吗?”他笑:“今年的花剪了,明年开得更旺呀!”又说:“你搞文学的,你该懂得白居易那诗吧?‘离离原上草’,吟的是什么?今儿个我给你个别解吧,离草,说的就是这芍药,我给你送芍药,就是跟你来惜别呀!”我还真觉得新鲜:“白居易那诗,吟的不是野草,竟是芍药?”他笑解:“可不是!芍药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有特别栽种的,也有自然野生的,它是宿根植物,可不是‘一岁一枯荣’嘛,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繁殖起来,势不可挡。为什么说‘远芳侵古道’? 一般野草有什么芳香?只有大片的芍药才会香满古道城郭嘛!那诗怎么收尾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离草嘛,送别的时候引出诗情的植物,就是芍药嘛!”他说的时候,一直望着我的眼睛,最后问:“你这一去,还会常回这边来吗?”我别过头,望着那搁在小桌上的满筐芍药,一瞬间,觉得包括那邻里间声音气息的强制性共享,竟也难舍难分。 迁走以后,其实遇上原来邻里的机会还是不少。比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去,排队购买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就会遇到原来胡同里的邻居,他排在前头,很幸运地买到了 《欧也妮·葛朗台》,到我买时傅雷译本都售罄,但我买到了包括 《大卫·科波菲尔》 等五种书,也非常高兴。又一晚,去首都剧场,在前厅与张叔不期而遇,我们都是去观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话剧《茶馆》,演员还是原来的阵容,看完后我们在剧场外路灯下聊了一阵,都痛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人间正道。我说:“您那对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的另解,我现在越来越服膺啦。开水泼不死真善美!我现在年年春天要供满屋的芍药花!我现在住的那地方,离丰台很近,丰台又恢复芍药花的种植啦!” 我迁往的那栋楼里,住进若干富于艺术气息的家庭,我跟其中石大爷石大妈一家,有了来往。石大妈深受书香门第熏陶,对北京风俗掌故,随口道来,都令我觉得口齿噙香。说到芍药花,石大妈能背诵出不少相关的竹枝词,比如:“燕京五月好风光,芍药盈筐满市香;试解杖头分数朵,宣窑瓶插砚池旁。”“天坛游去板车牵,岳庙归来草帽偏;买得丰台红芍药,铜瓶留供小堂前。”她告诉我,以往“四月清和芍药开,千红万紫簇丰台”,更有“万顷平田芍药红”之说。每到仲春,我总是骑车去丰台找花农,从他们那里得到可插瓶的芍药,记得有一春返回时遇到潇潇春雨,虽然带了雨披,还是挨了淋,骑回我们那栋楼,先去石大妈家分她一些芍药,她忙递我干毛巾擦拭,又去沏糖姜水给我喝,我发现她家门扇旁挂着个纸剪的人形,她递我热腾腾的糖姜水,告诉我:“那是我刚剪的扫晴娘。挂上她,祈愿别老阴天下雨。”她赞我用藤筐盛芍药是雅人雅事。其实,用藤筐盛花,本是什刹海畔的张叔的做派啊!回到自己单元,一边用几个质地大小不同的花瓶花钵分插购来的芍药,一边自责:怎么就很久没有去看望张叔了呢? - 28 - 那些年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各家相继安上了座机电话,那时接到的电话,多是喜讯。但是有天接到个令我悲痛的电话,是张叔家属打来的,报告我张叔仙去。我去吊唁,提去满篮的芍药花,放在他的遗照前。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他晚年赶上了好日子,院里那池开水泼不死的芍药花,每年仲春繁花似锦。 后来我又搬了几次家。不管迁往何处,春四五月购来大筐芍药,分插在瓶钵之中,摆放在客厅茶几上、书房电脑旁、床头柜一侧、飘窗正中……当年的芍药开放后,会逐渐变成形态优美的干花,依然会氤氲出香气。今年初春,我照例向花店预订了一百枝芍药,进入仲春,花店按约将芍药送来,分插摆放那些芍药,我忆念告诉我芍药别名离草的张叔,还有也已仙去的剪出扫晴娘的石大妈……我想起许多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现在盛绽的芍药在电脑旁,以它的芳香鼓励我在键盘上敲出这篇文章。 2016年4月30日 20.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售罄:“罄”的意思是“剩余” B. 不期而遇:“期”的意思是“日期” C. 服膺:“膺”读作yìng D. 氤氲:“氲”读作yūn 2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刚要搬离大杂院时,为不能再享受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息而感到遗憾。 B. 听了张叔对《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别解,作者开始觉得很新鲜,后来便越来越认同。 C. 最后一段借景抒情,用盛绽的芍药抒发作者对故人及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 D. 在作者看来,芍药已融入自己的生活,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22. 分析题目“芍药盈筐满市香”的含义及作用。 23. 文中两次提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20. D 21. A 22. 要点一:生活中的芍药,香气氤氲。 要点二:“芍药”象征着生活中的真善美,“满市香”象征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生活常态。文章借芍药表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要点三:“芍药”是全文的线索,题目揭示全文的主旨。 23. 要点一:第一次借用古诗讲芍药生长的特点。 要点二:第二次是借用古诗表明哲理:美好的事物即便处于困境中,生命力依然旺盛,只要有外力,都会再次焕发出生机。 要点三:在结构上,前后照应,使文章内容逐渐深化。 【解析】 - 28 -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理解字义的能力。 A项,“罄”的意思是“尽”; B项,“期”的意思是“约定时间”; C项,“膺”读作yīng。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项,“不能再享受”错误,原文“觉得包括那邻里间声音气息的强制性共享,竟也难舍难分”应该是为不能再“共享”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息而感到遗憾。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首先,文章写了迁走前,张叔用“芍药”来为我送行;迁走后偶遇张叔再谈“芍药”以及从中悟得的道理;与石大妈谈“芍药”,自己去采摘“芍药”,以芍药吊唁张叔;后来“我”又搬了几次家。不管迁往何处,都要买芍药,通过芍药忆张叔、石大妈,以及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事。芍药不仅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全文的线索。 其次,主旨方面:生活中的芍药,香气氤氲,所以文中以“芍药”象征的是人间的真善美;而“满市香”象征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生活常态,所以文章是借芍药表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标题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引用诗句作用的能力。 文中第一次引用,根据后文“而且繁殖起来,势不可挡”可以知道是说“芍药”的生长特征;第二次引用后面有“我现在越来越服膺啦,开水泼不死真善美”,是为了说明“美好的事物即便处于困境中,生命力依然旺盛,只要有外力,都会再次焕发出生机”的哲理;从结构上看,文章中二次出现同样的诗句,前后形成呼应关系。 24.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判词所指是 ________,其中“优伶”和“公子”所指分别为_______,_______。 - 28 - 【答案】 (1). 袭人(花袭人) (2). 蒋玉函 (3). 宝玉(贾宝玉)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能力。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窥见“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有诗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此诗影射花袭人一生命运,其中“优伶”即指蒋玉函,“公子”指的是贾宝玉。可见第一百二十回最后蒋玉函迎娶花袭人代宝玉受世俗之福的结局作者早已安排下伏笔。 五、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生命如歌,每一天都欢乐溢胸、笑语盈耳,花团锦簇、春意盎然?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激情飞扬,轰轰烈烈,一路高歌,________?可是,人生万物,其精神、其美妙、其价值,不在相同,而在于不同处。一如交响乐团中的各种乐器,没有一种是相同的,但演奏出来的却是________,精彩无比。但终其一生的劳碌奔波,最终又有几个人能够________呢? 在人生之路上,( )。这样的平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________,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2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活力,心灵不充满健康和快乐? B. 谁不希望自己的生命有价值,人生有意义,生活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 C. 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活力,心灵不充满健康和快乐? D. 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生命有价值,生活有活力,心灵充满健康和快乐? 2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风得意 感慨万千 称心如意 洞察世事 B. 踌躇满志 百感交集 称心如意 明察秋毫 C. 春风得意 百感交集 如愿以偿 洞察世事 D. 踌躇满志 感慨万千 如愿以偿 明察秋毫 - 28 - 2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平平地,不令我颠踬;淡淡地,不让我昏醉 B. 平平地,不让我昏醉;淡淡地,不令我颠踬 C. 淡淡地,不让我昏醉;平平地,不令我颠踬 D. 淡淡地,不令我颠踬;平平地,不让我昏醉 【答案】25. D 26. C 27. A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反问句本身表一重否定,“谁不希望”即“谁都希望”,表意已经明确,不可再加其他否定词,排除AC;人生、生命、生活、心灵,由抽象而具体,由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顺序不可改变,排除B。 故选D。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春风得意: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句中泛指顺利,应用“春风得意”。 感慨万千: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百感交集:各种各样的感触交织在一起。语境中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的意思,应用“百感交集”。 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此处突出书面语体色彩,应用“如愿以偿”。 洞察世事:对世上的各种情况都能看得很清楚,形容某人眼光精确,有头脑。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句意是以平淡的心态可以从容应对生活中的纷扰和杂事,应用“洞察世事”。 故选C。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 据后句“这样的平淡”可知,前句应先说“平平地”,再说“淡淡地”,排除CD;“颠踬”本义为跌倒,故对应的应是“平”,“昏醉”对应的应是“淡”,排除B。 故选A。 - 28 - 六、作文 2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许多经典著作都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勇士形象,他们未必是体格健硕,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有一颗勇敢的心,如夏瑜(《药》)、许云峰(《红岩》)和田晓霞(《平凡的世界》)。请从这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进行描述,表现其精神品格。要求:有特定情境,描写生动,特征鲜明。 【答案】例文: 在泼天的暴雨倾盆中,在水漫黄原的紧急情况下,田晓霞,我们敬爱的记者,奋斗在一线。雨水倾盆,头发被冲散,紧贴着她的面颊,脸上早已分不清的雨水还是汗水。本是采访工作的她,却扔下纸笔,拿起铁镐,顺利的挥动,填补缺口。泥泞、暴雨却也阻挡不了一颗善良勇敢的心。那铁镐挥动时填补的一个个缺口,那一个女孩子身上背负的一个个沙袋,那雨中奋力的去救落水小孩的身影……这我们看清了,在心中爱的驱使下,田晓霞是位真正的勇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能力。 作答本题是要注意材料中的“许多经典著作都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勇士形象”“表现其精神品格”等内容,这规定了作文的主题。同时要注意“有特定情境,描写生动,特征鲜明”的要求,这规定了作文的内容。特别是“有特定情境”这一点,考生在写作时要尤其注意,比如夏瑜是一位革命者,可以给他设置刑场这一情境,展现夏瑜在刑场上的临危不惧,比如许云峰,可以给他设置监狱这一情境,展现他在监狱内面对敌人威逼利诱而忠于革命的坚定,比如田晓霞,可以给她设置一个暴风雨的天气,展现她在恶劣天气中的勇敢。 29.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80字. “成人礼”是高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风景。某学校为确定“成人礼”的主题,在责任、感恩、梦想、拼搏等主题词中反复推敲,难以决断。请你帮助选定一个主题词,并阐述选择它的理由。 【答案】加冠之礼应以“责任”为主题词。人是社会中人,成人更是肩上担负责任的顶梁柱,成人之际,必须要懂得责任的重要性。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怎可避责任而远之呢?一个时时刻刻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成人,才是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好公民。立人之要在于“责”,我认为成人礼主题词应为“责任”。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从表达方式看,这道题属于议论类文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题,从“责任、感恩、梦想、拼搏”等词语中选择一个主题词,阐述选择这个主题词的理由。比如,选择“责任”这个主题词,然后要用名人名言阐释责任的重要性,论据充分,析理深入。如: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最后重申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成人礼主题词应为‘责任’”即可。 【点睛】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从表达方式看,微写作有以下几类: (1)记叙类:不必六要素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 (2)描写类: 人物描写类:可以从正面切入,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侧面切入,借助景物或者描绘他人等间接描写来烘托人物,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景物描写类:要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发挥想象,变换观察角度,调动各种感官,做到绘声绘色。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将主观上的喜怒哀乐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场面描写类: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3)说明类微写作的技巧在于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依据合适的说明顺序,围绕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 (4)议论类: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28 - (5)应用类:此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抒情类: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 3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请以“聆听”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150左右。 【答案】我喜爱聆听春天的雨,春雨是温柔的,它悄然无息,从天而降。我会打开所有紧闭的门窗,细细地聆听:雨洒在草间,是蚯蚓在泥土中钻动的“沙沙”声;雨滴在池塘里,会有一曲“叮咚叮咚”的背景音乐;雨淋在屋檐上,沾湿人们的衣襟,传来一阵迎接春节的喜庆声。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声地,像猫踏过泥泞,像树叶飘落地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这道题属于抒情类微写作。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 此题要求以“聆听”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首先要确定写作对象,可以是大自然的声音,也可以聆听人类的声音。如,聆听轻风喁喁低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细细鸣叫,聆听鸟儿啁啾欢啼,校园郎朗的读书声,动人心弦的音乐声…… 然后写出“聆听”的感受、收获。如:聆听涵养人的性情,旷达人的胸襟,给人智慧的灵光和启迪,能使自己的思维流转自若;聆听是一种怡情忘机的人生态度,充满着潇洒的生活意趣。有时候,我们感知不到世界的美好,就因为我们缺少一次次聆听。 这次作文的语言表达要清新自然,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色来间接抒情,也可以直接抒发心中的情感。 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远古时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星斗命名为“北斗系统”;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和太阳监测计划,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为“嫦娥工程”“夸父计划”;中国南海深海科考发现的古热液区,以《庄子》寓言中的典故命名为“南溟”;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超音速反舰导弹,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命名为“鹰击”…… 我们用艰辛的努力和辉煌的成就将先辈们的想象与预言化为现实,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这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中国式浪漫”。 请以“中国式浪漫”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 28 - 【答案】例文: 中国式浪漫 中国文学五光十色,色彩斑斓,名家名篇浩如烟海,若要我以两词概之,那便是浪漫与现实,原因何在?请听我细细道来。 我从文学的源头走来,一路山花烂漫,我看到了,中国文人们浪漫的情怀。屈原开创浪漫主义先河。一曲《离骚》芳馨馥郁,诉尽衷肠;李白更是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上天揽月,酒中化仙,其想象之瑰丽,令人赞叹,但是中国文学的浪漫绝不仅是简单的文艺,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命运的豁达与洒脱,而这一点也早已深入国人肌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大特征。 被贬怎么办?苏轼扛起锄头、开辟菜畦,乐享农家趣味,也创造了一系列诗歌,没钱了怎么办?林徽因家典当了所有财物,只留下来一台留声机,在日日旋转的唱片倾泻出的悠扬乐声中,我们收获了美不胜收的人间四月天,中国文学的浪漫建立了苦中作乐之上,折射出了一种通透睿智的人生智慧。 我捧起文学的珍珠,颗颗晶莹耀眼,其中有一颗凝结了中国文学对现实不变的凝视。杜甫,毫无疑问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笔下“三吏三别”折射出了现实生活的黑暗与磨难,白居易紧随其后,笔下拾遗穗的孤儿寡母,令人无限感伤,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特征的核心内核乃是四个字: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深入骨血,给我们带来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诗篇,临终之时,心在天山,身在沧州的陆游不忘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面对外敌的铁蹄,精忠报国的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构成了中国文学最为厚重的底色。中国文学,正是这曲浪漫与现实共同铺写的璀璨华章,我们的先人们,头顶着星空,脚踩着大地,浪漫在左,现实在用,一路高歌,打造了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学,而这两种特质也打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人,抗战期间,面对日寇的侵略和国土的沦丧。中国人民从不放弃,从不退缩。因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浪漫主义支撑着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面对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召唤,无数的中国人挺身而出,因为“苟利国家之事虽死弗避”,现实主义让我们创造了抗战胜利的辉煌。 而在新时代,中国人民也必将浪漫与现实并重地,一心向着中国梦迈进,我们满怀信心,打赢民族复兴的战役,我们绝势不可挡,浪漫与现实共同铺就的中国文学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 28 - 写作本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材料中的相关提示。这则材料通过中国自古以来的浪漫事迹来展现出伟大的中国情怀,千百年来中国人用自己的艰辛努力和辉煌铸就了中国式的传奇,古老的浪漫变成了一种现实,无论是“北斗系统”,还是航天工程,或者是“嫦娥工程”“夸父计划”,亦或是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或多或少展现出中国地地道道的一种精神浪漫,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来谈论“中国式浪漫”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惊喜,可以谈论古典诗词文化,可以阐述科技变化,表达要深刻。 参考立意: (1)“中国式浪漫”折射出了一种通透睿智的人生智慧; (2)“中国式浪漫”背后是中国立于世界舞台的自信; (3)“中国式浪漫”体现每一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 参考素材: (1)“中国式浪漫”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铭刻于每一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文化认同。我们为什么会听到这些名字时会心一笑,觉得它们格外巧妙动听?为什么会油然生出“没错,咱们的成果就该叫这个名字”的念头?为什么会对它们独特的意境与美感感到发自内心的理解和随之而来的自豪?几千年来的积淀,已经将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刻进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骨髓,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生命的底色。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式浪漫”是根植于我国丰厚文化土壤的新生花朵,正亦如此,它才开进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2)“中国式浪漫”的确有一种浪漫,有一种诗意,当我们用神话中月宫仙子的名字称呼探月的卫星,用《庄子》寓言中无垠天池的名字称呼南海的古热液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诗意和美的追求在我们身上醒来了,冰冷陌生的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建立了联系,从此多了一份温暖,一份情怀。 (3)“中国式浪漫”是前行,同时也是寻根,是这个民族带着她过去的诗和梦,走向她未来的辉煌。而这件事本身,可以说是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浪漫。这个世界上,大概也只有中国人会在自己亲手创造的辉煌成就面前,想起先辈们瑰丽的想象与预言,而且感到温暖,感到鼓舞和激励,这何尝不是一种浪漫,而且是地地道道中国式的浪漫呢? 结构层次: - 28 - 作文开篇用“浪漫与现实”概括中国文学,之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学的浪漫绝不仅是简单的文艺,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命运的豁达与洒脱,而这一点也早已深入国人肌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大特征”,点明主题;之后用古今文人的事例加以佐证,指出“浪漫主义支撑着我们,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面对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召唤,无数的中国人挺身而出,因为‘苟利国家之事虽死弗避’,现实主义让我们创造了抗战胜利的辉煌”;最后联系当今展望未来,并再次点题:浪漫与现实共同铺就的中国文学是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3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家乡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家乡的发展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期盼。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家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令人欣喜的变化,你有怎样的经历、感受或体会?请自选角度,自主构思,展开合理想象,以“我和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例文: 我和我的家乡 人们说,乡情总是令人难忘的。是的,乡情是一支古老而又深沉的歌谣,时时在我心中奏起爱的旋律。故乡那弯弯的黄土小道,那小河边的朵朵黄花,那淳厚善良的乡民……故乡的一切都浓在了我的乡情爱歌里。 我的家乡是个不大的村庄,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没到春天,河岸坡上就会开满黄花,一朵连一朵,一片有一片。颜色是淡淡的,但是看起来又是那样艳。它们开在荒地上,藏在野草间,调皮地向人们探着头,而在那黄花丛中,又包含了多么美妙的一个世界啊!这里又是一个天然“牧场”,黄花的枝和叶是肥美的牧草,人们喂养的牛羊都放养在这儿,所以人们更加喜爱这儿,喜爱这儿的黄花。 那时,小村的生活就像清清的河水那样平淡而恬静。人们做完了事情,就坐在各家门前的黄土地上,摇这芭蕉扇,说这那古老而又遥远的故事,而故事又总是八仙,天宫…… 后来,因为父母工作的需要,我家搬到了城里。几年过去了,我仍会时时想起家乡的景,家乡的人。 今年暑假我随父母来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惊奇地发现那弯弯曲曲的黄土小道已被宽阔的马路所代替;原来道路两边的低矮破旧的房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的新瓦房,街道两旁载满了观赏的树木,每隔不远,还设有一个花坛,虽然不大,但青枝绿叶,姹紫嫣红,给乡村添上了无限生机。 - 28 - 变了,小村大变了。我这样感叹着,走进了二叔的家门。刚跨进院子,就受到了热情的欢迎:鸡、鸭、鹅奏起了农家特有的“迎宾曲”,小黄狗欢乐的摇着尾巴。这时,二婶从屋里走出来,惊喜地喊到:“超儿,放假了,怎么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呢?”边说边把我拉进屋里,又一阵风似的端出两盘黄橙橙的杏子。我看着二婶,真想不出昔日里沉默寡言的二婶,如今说话行动竟如此利索。我问道:“婶婶,二叔呢?”“他呀,他早到工厂去了,忙得连自家的责任田也不管了。噢,现在咱们办起了农副食品加工厂,你二叔他还是顾问呢!”二婶面带微笑,眉宇间洋溢着喜气。 傍晚,乡村没入了夜色,孩子们都坐在家里看电视,大人们就聚集在一起谈起那让人激动的事情,但人们的话题不再是八仙,而是如何使农村变得更加美好,使生活更加富裕…… 家乡的夜,是这样的醉人,我没有丝毫倦意,快步出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铺满碎石的工地上,这儿灯火通明,木料堆积,显然是一座投建中的高楼。原来正在施工的是村子里的文化中心,是大伙集资兴建的。望着工地上璀璨的灯光,我仿佛看到文化中心在这儿拔地而起。夜晚,那一个个灯光闪亮的窗口,不也是一朵朵美丽的夜色“黄花”吗? 我爱家乡,爱勤劳纯朴的家乡人,爱家乡美丽、灿烂的“黄花”,它们是我乡情爱歌里永不消失的音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可抓住“面对家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令人欣喜的变化,你有怎样的经历、感受或体会”一句,从家乡的变化入手,写家乡的人、事、环境等,从而体现家乡的发展、进步,表达对家乡的或是热爱、或是祝福等感情。此外,要注意本题的文体要求。 参考立意: 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家乡的环境变美了。 家乡建起了阅览室,麻将桌变成了书桌。 新房子、柏油路,富裕的生活让百姓奋斗的劲头儿更足了。 孝亲敬老成了家乡的新风尚 参考素材: (1)假日,我漫步在村外的小道上,望见远处的青山朦朦胧胧,郁郁葱葱,近处的大片田野中长满绿油油的秧苗,它们昂首挺胸,生机勃勃。村内,林立着规则整洁的楼房,一派好景象。平坦笔直的大道直通镇上市外。不少人骑着摩托车、开着小汽车疾驰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路旁树木挺拔,茂密的树冠随风“沙沙”作响,投下一片绿荫。当夜幕降临,路灯便放出光芒,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人们的生活质量飞速提高,我们的任何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多么令人喜闻乐见。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我们感到多么幸福! (2)改革开放之后,祖国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 - 28 - 变化,人们丰衣足食,生活质量像是芝麻开花——节节。当然,我们的家乡也不例外。在饮食上,人们不再连饱腹都勉强,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现在,大鱼大肉不足为奇,人们更加讲究营养搭配,不能太油腻,也不会太清淡。衣柜中的衣服越来越多,人们的衣着也变得讲究了。衣服料子光滑柔顺,款式新颖,有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漂亮又舒适。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一人一间房早已不是想象,二层楼房屡见不鲜。房屋装修得十分精致,粉刷或者贴上瓷砖让房子外观更好看,屋里家具更是一应俱全:大冰箱、大彩电、洗衣机、电脑……许多人家门口还停着气派的小轿车。 (3)家乡的路变了。小区里之前的小路上全部都是泥土,两旁遍地都杂草,被雨水浸泡后土路上到处是泥,一步三滑,很难行走。到处都是泥泞,没办法只能走远道。有一回,下着绵绵细雨,天很黑了,我回家晚了。浓墨一样的天上,连一弯月牙、一丝星光都见不到。一阵风吹来,虫儿扑向我的脸,小心脏扑棱棱乱跳。我只能摸着黑,一步一步向前,哎呦呦,一个小心摔了一跤。现在和之前可是大不同了,原本步步难行的土路,现在一分为二,左边是新铺的水泥路,右边是铺的长方形小瓷砖,有时直,有时弯,有时是圆环,美丽极了。其他的地方种了娇巧迷人的花朵,还有嫩嫩的绿绿的小树苗。以后每个夏天都是绿树成荫、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一闭眼,眼前就满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整条路的路边上都安装了崭新的路灯,即使现在是黑天也会有爷爷、奶奶在小路上散步、聊天。我再也不怕走夜路了。 (4)自从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后,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楼房拨地而起,家家都修建起三层高的别墅楼房。机砖房替代了土坯房,铝合金门窗替换了木门窗,既美观又牢固。一条环绕群山之中的水泥路,一直修到了家乡门口。每家每户都购置了汽车,出行有汽车代步,去趟县城二三十分钟就到了。电力也修到了农村,电灯替代了煤油灯,家电用品应有尽有。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村里也修起了篮球场、文化广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一到晚上,阿姨们自发组织的锣鼓队就开始隆重登场,大妈们的广场舞也毫不示弱。欢快的音乐声在山林里回荡。音乐让家乡人民忘记了疲累,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现在的我们生活无忧、不愁吃穿,比起父母的年代真的幸福多了。 “讴歌四十年、走进新时代”,我们00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多学知识,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出一份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为了广大农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 结构层次: - 28 - 开篇将读者带入情境,感受作者浓浓的乡情。接着回忆从前,展现家乡平淡恬静之美。之后写今年我随父母回家乡,看到家乡的可惜变化:马路变宽了,低矮破旧的房屋变成了一栋栋的新瓦房,街道两边姹紫嫣红,百姓生活忙碌了、富裕了、注重文化了……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家乡进步发展的欣喜。最后照应开头,以“乡情爱歌”开始,又以“乡情爱歌”结束,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 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