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写作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写作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写作 学案 押题1 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眼下,一元购风头正劲。在这场抽奖狂欢中,福建泉州的网友是积极的参与者:截至昨晚7点58分,其中一家平台“1元云购”官网一组数据显示,泉州网友在该网站累计投资超过4亿元。小到手机,大到豪车、别墅,你只需出1元,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能博中自己心仪的物件儿。这场狂欢中,有人被幸运砸中,发了财,有人越陷越深,倾家荡产。‎ 对于上述这种现象,你怎样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样一种新型的网络游戏,培育了人心底的贪婪,放纵了本能的欲望。它促使人们以小搏大,期望不劳而获。那些被幸运砸中的人,其实是绝对的小概率人物,但这种幸运,却会刺激围观者的欲望发展到极端,从而被欲望控制,所以即使是每次1元钱,也会让人倾家荡产。‎ 被1元钱操纵的赌徒,输掉了整个人生。从这个角度可以深挖赌徒心理。换个角度来看,那些组织者,从人人1元的小利,赚得盆满钵满。他们操纵了人的趋利心理,也就控制了绝大多数非理性普通人的行为。‎ 选材标准:以小搏大的游戏,荒诞又刺激,其充分暴露了一些人的赌徒心理。这样的事例有很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选择素材将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非理性的人 经济学假定的人,是“理性”的人。可是实际消费中,人常常是非理性的。商家所利用的,往往不是我们的理性,而是我们非理性的一面。意大利人吉姆斯·阿塞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洲卖瑞士手表给军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的手表仍有大量库存。于是他转而卖给日本人,日本人要手表却没钱,只有珍珠,于是吉姆斯用手表换珍珠,成了“珍珠大王”。吉姆斯后来与人开采黑珍珠。当时黑珍珠根本没有市场,卖不掉。有一日,吉姆斯找到一珠宝商,将黑珍珠和最昂贵的宝石放一起,标出高价,从此,黑珍珠就成了贵重珠宝。这种第一印象造成的定价叫“锚定”,意思是第一次的标价容易被人认为是合理的定价。这种定价不是根据成本加利润指标加上去的,而是用第一印象“锚定”的。‎ 素材点拨:很多时候,世界上并没有需求,只是卖的人来了,也便有了需求。从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理性与非理性角度分析,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出现。‎ 让笼子有门 吴阙明 人的本质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开篇一问,发人深思)‎ 近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明确提出经济理性的观点。理性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假设的基础。(理论基础使论证强劲有力)仿佛近代经济最重要的基石性的研究都证明人是理性地活动于社会中的动物。但其实并非全然如此。(“全然”一词颇为准确)‎ 按照理性分析,天上不可能掉馅儿饼,但却有人相信一元钱真的可以买到别墅、豪车,笃信这种幸运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君不见那些为一元购而不可自拔倾家荡产的人,他们理性吗?为了博一辆豪车的幸运,投入了全部身家,几近疯狂,若理性分析,早应该及时止损,或不再参与,或自行购买,让每一个一元钱都实现其固有价值。是什么力量让人这么疯狂?这样的游戏越来越风靡,难道不是非理性操控了人们吗?(回扣材料,提问剖析)‎ 有人认为有惩罚,会使一些问题得到改善。(总起概括)譬如幼儿园放学后,常有父母接孩子迟到,劝说无效之后,老师们想出了对应之策,对迟到的父母进行经济处罚——为了免受经济损失,父母们应该会积极一些吧。但政策一出,并没有让父母更准时地接走孩子,反而每况愈下。(真实案例,趣味十足)这看起来毫无道理。可是仔细一分析,当迟到的父母接受了经济惩罚,他们就会产生我已经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心理,于是心安理得地迟到了。所以看似理性与合理的背后,却自有另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在运行。究竟谁理性,谁非理性?享受付费之后的时间福利,是理性。为了福利付费也是理性,但若把惩罚金额定到更高的位置,权衡之后,认为不划算而早早接走孩子,也是一种比较之后的理性。(结合材料更进一步分析)‎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交替存在的一种复杂动物,若仅仅以经济的得失来作为评判标准,那么世界就变得简单了,然而人类还有一种叫作情感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可量化、不可捉摸,甚至连人类自己都难以描述它从何而来,又要走向何方,当这种感情左右你的时候,人的复杂性就体现出来了。(对开篇的理性经纪人假设做出补充分析)‎ 认识到这种本质之后,对于像一元购这样放纵人的非理性欲望的事物,是否应该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就如同刀具,既可以作为生产生活的重要器具,也有可能成为行凶的利器,在可能的范围内,对它的制作规格、出现场合做出约束,是发明这种东西的人类应尽的职责。(立足于分析结果,指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向)‎ 佳作点评:本文最大的优点是事例丰富,分析入理。丰富的事例和理论材料,展现了作者丰厚的积累;论证中各种假设性的推论,展现了作者独立的思维能力。‎ 押题2 “痛”并思考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前,放眼各新闻网站、微博、APP及公众号等平台,“痛感新闻”扑面而来。‎ ‎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自杀;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 有人说,这些新闻,会让我们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正是这些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人说,社会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应该淡定面对才是。‎ 面对“痛感新闻”,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中不同群体的不同观点本身就可以成为不同切入的角度。综合材料观点可以写:‎ ‎1.“痛感新闻”频频出现,会让人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呼吁媒体多报暖闻,传播正能量;‎ ‎2.“痛感新闻”让我们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挖掘“痛感新闻”产生的原因,反映的社会现实,引发的思考,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3.淡定、理性地对待“痛感新闻”,全面辩证地分析“痛感新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待这类新闻的态度等。‎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在社会上较有影响的,能引发社会思考或社会各界致力于解决取得一些成效的新闻事件,也可以简要列举一些暖闻,以论证我们不要因“痛感新闻”的存在而“一叶障目”。‎ 为孩子找寻回家之路 据统计,我国每年走失儿童在20万人以上,而他们被成功找回的概率仅有2‰。2016年7月,国内首个专注于走失儿童找回系统和机制的APP“睿介寻子”上线发布会成功举办。“睿介寻子”APP将打通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儿童走失信息。当孩子走失后,通过“睿介寻子”APP可以快速发布儿童走失信息,并扩散到各个社交平台。当后续更新孩子信息时,已经扩散的信息会自动更新到最新状态。这个平台的开通,旨在帮助走失的孩子找寻回家之路,为失散的家庭带来希望的曙光。‎ 素材点拨:儿童走失对一个家庭无异于灭顶之灾,也可算是“痛感新闻”。社会各界联手,给予这类事件多一些关注,力求解决之道,也可化“痛”为“暖”。上述素材也可用于网络的利弊与完善,信息的重要性,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社会的温暖力量等话题。‎ ‎ 社会本多元,“痛”中显担当 江朝贤 ‎“痛感新闻”博人眼球,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有人说,这让我们失去了对社会的信任,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也有人说,这让我们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简洁引用材料)在我看来,“痛感新闻”无须避而不谈,反之,若能引起社会“疗救”的注意,知痛而后勇,亦能彰显我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开篇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屈原因奸吝小人的谗言被流放投江,李清照在第二次婚姻中被骗尽毕生的珍藏,海明威不堪病痛折磨和精神的压力饮弹自戕。这样的事例不独现代有之,不独中国有之。因为现代媒体的发达,此类新闻频频跃入眼帘,只因冠以“痛感”之名,便如披上“皇帝的新衣”,让一些人感到惶恐不安,甚至认为会让人因此而失去对社会的信任,实难让人苟同。(列举古今中外的事例,说明痛感事件不是新生事物)‎ 再者,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媒体之盛,每天的新闻事件铺天盖地而来,偶有刺痛人心的新闻曝出,实属正常。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更多的新闻在传颂着人间的真情,更多的新闻在讴歌着人性的美好。恐慌者言及“痛感新闻”扑面而来,以至于让人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未免有些夸大其辞。正因如此,他们的世界是“乌云蔽日”,眼里看不见阳光,心里自然少了对社会的信任。(通过陈述“痛感新闻”不是媒体主流,进一步驳斥“痛感新闻”让人失去对社会的信任的观点)‎ 诚然,“痛感新闻”的频出,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看到社会的缺失。但我们不应因“痛感新闻”而失去对社会的信任,我们生存的社会本就多元,不是“乌托邦”,亦不是“世外桃源”,所以我们绝不奉行逃避主义。(体现理性辩证的思考)直面“痛感新闻”,寻求应对良策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过渡到面对此类新闻时应有的担当)‎ ‎“痛感新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存在的问题,更让我们以镜为鉴,反思自身的责任。无论因何原因选择轻视生命,都不是生活的勇者。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生活,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才是对生命最高的敬重,才是我们每个个体应有的担当;报道“痛感新闻”,不忘对世人的正面引领,不忘对坚韧精神的呼吁,是我们媒体人的担当;追本溯源,力求解决之道,则是我们政府的担当。(用排比句,道出担当的内涵)倘若“痛感新闻”能引起个人、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并致力于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谁还能说这无益于正能量的传播?‎ 社会本就包罗万象,感谢媒体的“痛感新闻”让我们看到阳光下的阴影,让我们认识到社会的深刻。愈是认识到社会的深刻,愈是认清了我们的责任与担当。(结尾点题)‎ 佳作点评:文章开篇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通过写“痛感新闻”不是现代社会独有,且在媒体中并不是主流,有力地驳斥“此类新闻会让人失去对社会的信任”的观点,同时也暗含标题中“社会多元”的观点,然后再进一步指出面对“痛感新闻”我们到底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这一部分扣住题目中的“痛中显担当”进行论述。最后照应开篇,再次点题。‎ 押题3 生活之上,踮起梦的脚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材料一: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32岁的谭超是烟台大学一个快递代理点的快递员。他还有一个身份——延边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白天送快递,晚上一头扎进文献堆,在厚厚的史料中探究古代东北亚历史问题。现在,他成为这个快递点的老板,被誉为国内学历最高的“博士快递哥”。‎ 材料二:每年,北京大学保安队都有20余名保安,通过工休时间自学和免费旁听北大课程考进大学。17年来,北大保安队共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这些保安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中有的取得了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了北大;还有的考上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当上了大学教授。‎ 这两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总有个定位,来自生活乃至社会的条条框框总会界定我们,以致于形成束缚,把人囿于其中。像材料中的“博士快递哥”和“北大保安”,他们虽先有一个或光鲜或微不足道的身份,可是他们没有安心于此,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适时选择了改变,命运也回馈给他们一份惊喜。可见,生活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其中存在着各种变数,关键在于你的心态和你如何去做。为此,我们可以从“心智”“改变”“生活”“面对”等角度去阐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索,从中挖掘出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处世观点。‎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积极面对生活乃至为改变命运而不遗余力付诸行动的人和事,也可以选取面对生活的变数而不乱于心,咬牙坚守的人和事。‎ ‎“香包”老人的自立自强 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而在关帝庙门口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白发苍苍,她就是86岁高龄的张勇叶老人。她在关帝庙门前一坐就是十几年。自从老人生病以后,因腿脚不便加上年事已高,她便开始了“香包事业”。老人有一儿子因为脑血栓现在不能干活,老人的生活起居由儿媳妇照料,孙子在外打工照顾两个重孙子。老人在解州村是低保户家庭,依靠每年的低保补贴维持简单的生活。一位八十六岁的老人原本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为什么会风雨无阻在外面卖香包?老人的儿子给出了答案:“我母亲年纪很大了,我们也不愿意她出去卖香包。但是她说一方面能挣一点是一点,不给我添负担;另一方面她也闲不住,做了一辈子的香包,她喜欢做香包,每天出去摆摊能看到很多人,心里也很满足。”‎ 素材点拨:命运如此安排,我们无法回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去扼住命运的咽喉,使它向我们屈服。‎ 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 梁姝昕 谁说为生计奔波的生命没有沉静厚重的领土?快递哥的生活中,也有一个历史悠长的国度。谁说漂泊在城市,卑微的理想没有光芒的折射?北大保安用执着的步伐跨越了生活的疆界。现实之上,踮起梦的脚尖,充盈的生命将冲破生活的局限。(紧紧围绕材料所给任务,设问开篇,确立观点,言简意赅)‎ 出生的家庭,成长的路途,社会的角色……我们似乎被这个世界定义了。在苑囿之中,我们将目所能及之处,默认为界限的边缘,不可逾越,亦不可触碰。其实在视野之外,还有一片更加辽远深邃的天空:只要你肯在低洼泥泞中向上攀登,向远处张望。(以诗意的语言阐明人们思维的局限——习惯画地为牢,使论证深入一层)‎ 著名钢琴家贝楚齐亚尼,身高仅一米。他在去世前说:“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现实的制约固然存在,但手中命运的钥匙,可以指向无数种可能,将现实视作天空的阶梯,那么灵魂将在空中自由舒展,带领卑微的你领略高处的奇景;将现实视作目光的极限,那么日复一日生活的公式,会在辗转中消磨梦想的棱角。踮起梦的脚尖,并非腾跃一番就能扶摇而上九万里,它需要最质朴的初衷,与最虔诚的步伐。试问,快递哥孜孜不倦的背后,是汲汲于学历吗?试问,成为大学教授的保安,是在一夜之间获取高深的知识吗?所谓改变现实,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现实;要改变生命,亦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生命。史铁生说:“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列举典型人物,分析说理,体现了自己分析的能力,最后回扣材料,引史铁生的名言进行总结)‎ 生命正是这样的一次皈依的旅程,快递哥之所以成为博士,保安之所以改写命运,是因为皈依不是他们人生的目的,而是他们心中的故乡。无极限的生命,需要你用崇高的理想充盈。否则,“超越现实”只能是一次哗众取宠的、喧嚣的狂欢。唯有用虔诚的步伐行走,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每个人生来都是君王,但大多数在流亡中死去。”诗人王尔德如是说。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决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时,《百年孤独》早已写下了一个漂亮的开头。你将成为谁,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佳作点评:全文紧扣材料,用诗意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标题很亮眼,形象化的表述很容易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踮起脚尖”的画面,暗含“坚强、不屈”的情绪,感染力十足。正文部分,作者时时注意回扣材料,将抽象的说理与现实紧密结合,情理兼顾,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押题4 唯愿修心不修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形的队伍中也不乏高中生的身影。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在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2015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颜值时代,是“造脸”还是“修心”?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所以,整形现象堂而皇之地成为大众从拒绝到接受,再到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的确,“我的形象我做主”,自己的追求别人无可厚非。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谈“形象”的重要性,谈“改变”的意义,谈社会对“颜值”的过分强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我们也知道,决定一个人的品味的不是外在的一张脸,而往往是一颗丰厚的心。鉴于此,我们可以阐明“修心”的重要性,指出增加内涵、提升人格美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我们也可以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轻易“造脸”的伦理意义,还可以站在折中的立场,在肯定“修心”的前提下,提倡适度注重“颜值”的作用。审读此则材料,切忌立意偏颇或狭窄,更不能无端指责或谩骂。‎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古往今来不“以貌取才”的事例,或者重视“内涵”轻视“形式”的事例,也可以从普通平凡的人创造伟大的社会价值的角度选材立意。‎ 孙权错失“凤雏”‎ 三国时期,和卧龙诸葛齐名的是“凤雏”庞统。当时,庞统隐居在江东。鲁肃慧眼识英才,周瑜死后,他就向孙权极力推荐庞统。可是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里十分不喜欢,又嫌庞统出言不逊,轻视周瑜,便拒而不用,轻易地将他放走了。于是,鲁肃只好把他推荐给了刘备。庞统虽然早死,但是从当时人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生前所做的事来看,他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孙权因为以貌取人,就失去了这样一个人才,不能不说是很大的遗憾。‎ 素材点拨:没有深入地认知,孙权仅凭一面之察,用相貌来左右自己的好恶,失去的是一个人才,更是自己本可以大有作为的人生。‎ 唯愿修心不修脸 李明博 ‎“如果世界漆黑,其实我很美”‎ ‎。人气歌手薛之谦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在这个爱美的时代,没有一张标致的脸蛋,很难在这个社会立足。而我,愿为修心不修脸。(用流行歌词开篇,别致有新意)‎ 近几年,整形异常火热。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例不计其数,触目惊心,整形者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却丝毫不影响整形行业的发展。许多人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态去削骨拉皮,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训抛到九霄云外。如今是网络迅速发展的年代,拍张照片也要把自己修得“笑靥如花”,去博人眼球,获得所谓的“自信”。(挖掘整形者的心态,揭示背后的动机,为后面的批判做铺垫)‎ 唯愿修心不造脸。修养心智,修养心志,修养心性,方能铸就灿烂,迎来辉煌。‎ 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跻身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纵使他有“深凹的颧骨,卷曲的头发,参差不齐的牙齿,以及一副5英尺的孩童模样”,也丝毫没能影响他征服世界的野心。‎ 唯愿修心不饰脸。(以分论点的形式谋篇布局,结构谨然、条理清晰)一颗有宏大志向的心,让马云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幅参差不齐的牙齿,一身健硕壮实的身躯”,不错,说的正是她——歌手韩红。早期她因为不出众的外表而被外界嘲讽,但因其嗓音出色,才勉强留在经纪公司。后来一首《天路》打破了外界对她的质疑,现在的她依旧是“这副德行”,她这样自嘲道。‎ 唯愿修心不修脸。修一颗拥有出色才华的心,韩红在山重水复中,收获柳暗花明。‎ 话题性综艺节目《中国青年说》里有位“瓷娃娃”——刘大铭,因骨骼与常人不一样,容易断裂,从小到大做了17次手术,但从他云淡风轻的演讲中,我们听到的更多是坦然。骨骼发育不良影响了脸部的发育,他的五官被挤到一起。“不坠青云之志”的他通过向德国医院求助,病情有所好转,就这样,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正如毕淑敏所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翻开怪力乱神的《封神榜》,看到的是妲己利用美色,蛊惑纣王纵情声色,荒废朝政。翻开哀愁的《红楼梦》,看到的是王煕凤美艳过人,却居心叵测,最后落得一张草席下葬的下场。有着倾国倾城的样貌,却这般心狠手辣,世人是否倾心?(列举经典名著中的人物说理,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修脸固然重要,修心更重要。让我们找寻人生路上的那颗素心,走出繁华风景,我愿修心不修脸。‎ 佳作点评:全文以“唯愿修心不修脸”构思全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素材点面结合,先用马云、韩红、刘大铭等今例,一事一议。后连用妲己、王煕凤等古例,进行反面论证。有点有面,有正有反,古今结合。稳中求变,平中见奇,让文章有了波澜。语言摇曳多姿,引用、比喻、疑问、排比等多种手法齐登场,意蕴浓厚。‎ 押题5 有抵抗感的读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关于阅读的研讨会上,有如下对话。‎ 主持人: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只追求娱乐性、功利性阅读,对严肃的经典著作却读不下去。对这种现象您是怎样看的?‎ 学者甲:阅读不应该是消遣,而应该是艰难的精神成长过程。我们要提倡培养严肃阅读的趣味。‎ 学者乙:能通过阅读获得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没有什么不好。消遣阅读也可以使普通读者获取知识、陶冶情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审美享受。‎ 要求:两位学者各自对阅读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联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得不说,这多元化的世界早已是各种思潮奔涌。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材料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学者甲立足“艰难的精神成长”的角度,主张“严肃阅读”,这是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我们自当赞赏。学者乙主张“消遣阅读”,这是小众的态度,但在当下却有着很大的市场,为此,我们要批判地看待,从文化精神的大角度,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做法,从愉悦享受的角度,也自有可取之处。因为,毕竟千人千面,各自需求不一,纯粹一刀切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材料中主持人的话语,既是对客观现实的陈述,也提出了阅读思辨性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全面思考阅读的价值及现实意义,以娱乐性、功利性阅读和严肃的经典著作阅读进行辩证思考。世界是多元的,我们完全可以用包容的心态看待一切,选取最佳角度,立足不同群体,表达观点,阐明义理,揭示世界多元的美妙。‎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在传统与新潮思想的碰撞中,不拘一格甚至特立独行立身处世的人物事迹。当然,这些素材可正可反,只要能将人生义理和社会观念体现出来即可。‎ ‎“诗意判决书”走红网络 ‎2016年12月,一份“诗意判决书”在网上走红。这份判决书来自江苏泰州泰兴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员王云。这位80后法官在处理一对夫妻的离婚官司时,在判决书中使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诗句和大量个性化语言。法官表示,她了解到双方当事人曾有一段美好的恋爱过程,“而现在却要劳燕分飞,心有所感写出了这一份判决书”,最终判决不准予离婚。该判决书引发了网友的争议,支持者认为感性的文字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反对者则表示非法律语言的使用会削弱判决的严肃性。‎ 素材点拨:浪漫的诗意与严肃的法律碰撞在一起,引发巨大的化学反应当属必然。对这个事件的争论跟材料中关于阅读的争论很相似,都是新事物冲击传统观念引发的争议。‎ 有抵抗感的阅读,才是严肃阅读 唐小兵 仔细考察当今中国的阅读生活,会发现存在两种极端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追求严肃阅读、倡导回归经典性和思想性的阅读,强调阅读不是一种消遣,而是一种艰难却值得为之努力的精神成长。另外一种趋向,则是伴随各种新媒体空间的崛起。越来越多的阅读指向了对信息的追赶与抓取,这也正是这个所谓大数据时代强调“信息抓取能力”的体现。(分析两种阅读倾向,既紧扣材料,又是对材料内容的延伸解读)何兆武在《上学记》里所倡导的自由自在的“阅读以怡情养性”踪影全无,赵越胜在《燃灯者》里所描述的与周辅成先生研读伦理学经典的严肃阅读也逐渐式微,更遑论北岛所撰《时间的玫瑰》中那种极为深切、细腻和深刻的对诗歌与诗人的阅读。(多例并举,指出消遣阅读泛滥的事实)‎ 正如“阿尔法围棋”人机大战一样,在智能机器人乃至智能手机的面前,自以为具有选择与判断能力的个人往往成了“对象的奴隶”而丧失了“主体性”。互联网阅读与传统文本阅读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往往对严肃阅读具有一种“天然的敌意”。在手机阅读中,阅读成了一种追求显示度的“文化竞赛”,展示谁能够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资讯和文章,其实质是被一种炫耀性和攀比心所左右。阅读本是让人回归一种自然的灵性与深度的沉潜,可这种带有强烈消费主义性质的阅读,却似乎在将阅读者推向其追求目标的反面。(直陈互联网阅读的内在矛盾,它既作为一种阅读方式而存在,又与阅读的初衷相违背,变成一种可供炫耀的资本。对这种矛盾的剖析使得论证充满力度)‎ 何为严肃阅读?“严肃”首先指阅读选取文本是严肃而真诚的,不恶搞,也不戏说,更不是在商业利益的精致计算下对受众心灵的拿捏。同时,“严肃”也指阅读方式的极为严肃,是寻找一种有抵抗感的阅读。(对阅读者固有的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构成某种挑战甚至颠覆)。非严肃的阅读自然也有愉悦感,可这是一种类似于口腹之欲的暂时性愉悦,来去皆匆匆。而需要严肃思考的阅读,尽管艰辛、漫长,却可能带来一种长久的智性上的欢愉。比如,王汎森、赵园、杨国强、卜正民、孔飞力等关心明清知识分子的学者著作,显然是必须严肃对待的,这些一流学者作品所带来的“洞见”与“史识”远非时下流行读物所能比拟。(从定义上分析严肃阅读和消遣阅读的不同,在对比中再一次肯定了严肃阅读的价值)‎ 也许会有人质疑:曾经的阅读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三观”,让我从零开始用严肃方式阅读严肃作品,还要追求严肃的目标,这并非追求幸福,而是拥抱痛苦,甚至会摧毁“三观”,导致人生变成一地鸡毛。这其实又返回究竟为何阅读之题。阅读的首要目标究竟是追寻当下的快乐,还是丰富对历史与世界的整体认知,并进一步滋养自我心灵、锤炼思想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佳作点评:本文从两种阅读趋向谈起,以对比的方式分析了严肃阅读和消遣阅读的区别,从中明确肯定了严肃阅读之于时代和个人的价值。作者文笔老到,所列举事例小众却贴切,议论环环相扣,鞭辟入里,彰显了作者深厚的积累和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 ‎ ‎ 押题6 虚假人气+低俗内容=繁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新业态、新话题层出不穷。“网红”即在互联网上走红的人,20多年来经历了从靠个人才华或出位的言行博得网民关注但无“变现”能力的初级阶段,到借助社交媒体成为微博名人,再到当前依托团队运营具有强大吸金能力的变迁。据2016年上半年由民间机构发布的《“网红”经济白皮书》提供的数据,中国网红人数已达百万。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贩卖低俗劣质的内容走红,且支持者不断增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万“网红”遍地开。我们可以剖析“网红”产生的社会原因,直陈“网红”现象带给社会的影响。从命题者意图来看,我们应重点分析其负面影响加以批判。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1.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低俗“网红”打开了盛有人性之恶的潘多拉之盒,在不知不觉中侵蚀浸淫于此的人。可以立意为“纯洁人性,反对以丑为美”“抵制恶的诱惑”“低俗‘网红’容易突破法律的界限”。‎ ‎2.从集体精神养成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导致集体精神矮化、粗俗化。可以立意为“低俗‘网红’激发人的生物性本能,是社会之害”“抵制低俗‘网红’,倡导自由精神与创造精神”。‎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低俗“网红”的破坏力指向未来。可以立意为“清除低俗‘网红’对年轻人负面辐射力”“拒绝低俗‘网红’,保护青少年”。‎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层出不穷的“网红”事件加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选取经典的凸显处世态度的素材,来阐明处世哲学和人生价值观念。‎ papi酱:“网红”凭什么能红?‎ ‎2016年,社交网络被一条“papi酱获1200万元投资”的新闻刷屏,网友纷纷惊叹于这个自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网红”之路竟晋升得如此之快。‎ papi酱作为当下“网红”‎ 的代表,表面上看虽是靠着搞笑的变声器、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但细细斟酌不难发现,她的每条视频无不把握流行脉搏,与年轻人产生共鸣。而且其全面运用互联网的多种平台进行同步投放宣传、快速占领各个网站的热门点击量排行榜,一夜爆红网络。在2015年的“网红”排行榜上,papi酱紧随王思聪之后,夺下年度第二名,而帮助其获得第二名的成绩指数中,创作力得分让众多“网红”望尘莫及。 ‎ 素材点拨:“高鼻梁,大眼睛,锥子脸,人物照四十五度仰拍,图片必液化,样貌不细看傻傻分不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标准成了“网红”的标配,但是如今,新一代以内涵著称的“网红”正强势崛起。毋庸置疑,受众已经进入审美疲劳期。对“网红”已经产生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不能只做一个颜值“网红”,还要在美貌的基础上有才华。‎ 别让“低俗”成为“网红”的代名词 龙敏飞 ‎“‘网红’经济”如今越来越走俏,不少人也认为,这是朝阳产业,前途无可限量。国内不少机构,便开始分析“网红经济”能够达到的最大值,数字给人的惊喜,是很大的。‎ 而在国外,也早已形成了稳定的“‘网红’产业链”,小至七八岁的小孩,大至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只要有一技之长,有专业的精神或生活的智慧,就可能成为“网红”。“网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给予其一定的生长空间,是很有必要的。(开篇由国内外的现象写起,交代“‘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为下文的转折议论作铺垫)‎ 但无论什么样的“网红”,都应该传递正能量,这是最起码的底线。遗憾的是,当下的不少“网红”,似乎走偏了。或者说,一些试图成为“网红”的人,他们的手段太过低俗,一些人为了博取名气与关注度,甚至以大胆裸露身体出名。再加上前不久某视频网站“直播造人”、“直播露点”等等,这些都在挑战公序良俗,也在挑战这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列举低俗网红的种种表现,由现象到本质,指出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因此,公众对“网红”的总体评价与印象,其实并不好。有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对“网红”的评价都是“搏上位”“骗子”“庸俗”和“没有节操”等贬义字眼。这样的调查数据,就是真实民意的一种呈现。‎ ‎“网红”作为一种流行事物,是没有原罪的。一旦其没有走入正轨,危害便不容忽视,因为其最有可能影响的群体,是孩子。一旦孩子们接触到这种没有底线,没有节操的“网红”,并受到其影响,其后果可想而知。不健康的低俗“网红”,说其在毒害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未来,一点都不过分。(更深一层分析低俗“网红”的危害)‎ 既然如此,那对“网红”进行一定的约束与管理,显然是应有之义。无论是自发的还是从制度方面,相关部门与机构都有一定的行动,可为何低俗“网红”仍然层出不穷呢?就在于,这些约束都是运动式的,没有形成制度规范。‎ 不让“低俗”成为“网红”的代名词,需要制度化的监管措施:一方面,自然是直播平台、社交平台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这是第一次把关,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监管部门的他律,任何有违公序良俗的“网红”‎ ‎,监管部门不仅要惩戒当事人,更要惩戒相关的平台,以儆效尤。唯此,“网红”才不会滑向低俗的深渊不可自拔。(针对低俗“网红”的管理,给出较合理的建议) ‎ 佳作点评:全文先从“网红”发展迅猛的现象说起,再深入分析低俗“网红”所带来的危害,最后给出解决之法。文章脉络清晰,有理有据,摆事实、列数据等多种论证方式齐上阵,使得观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押题7 子非鱼,焉知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就像三类鱼。第一类:鱼缸中的鱼。被装在精致的鱼缸里,并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美丽动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欣赏它,它特别高兴。然而,后来没有人来欣赏它了,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它忧郁而死。第二类:池塘中的鱼。被饲养在池中,清晨钻出水草觅食,傍晚又钻进水草酣睡。突然有一天,一张大网撒向鱼池,所有鱼被一网打尽。第三类:海中的鱼。所有的海鱼组成一个大集体,无止境地漫游,没有任何约束,每天与大自然作着无止境的搏斗。有的死了,而其中一些则幸存下来。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同样是鱼,但生命状态却完全不一样。鱼缸中的鱼把自己所有的价值与希望都寄托在观赏者身上,放在人类身上就有“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哀感,这种悲哀感的根源在于仅凭借外在去博得关注,而忽视了对内在的开发与挖掘。池塘中的鱼缺少危机感,被安稳的生活所麻痹,而可怖的杀戮却随时有可能降临。之于人而言就是不能被安逸生活消灭斗志。海中的鱼自由游弋,搏斗中有死亡更有幸存,这种艰难的生活却让每一天过得丰富而充实,每一种获得都是自己搏命得来,受之无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对比谈论各种生命状态的利弊,也可以综合起来论世界的多元价值。‎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古今中外有着不同个人价值和人生状态的素材,形成类比或对比例证。‎ 一位获得了自由的人 曼纽尔连续工作了30年,给他的孩子们提供了教育,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奉献给工作,而且从未怀疑过是否有意义。终于有一天,他退休了,自由了!‎ 曼纽尔拥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时间。他去旅游,去参观博物馆。他拍摄了成百上千张照片,并寄给朋友们。又过了几个月,曼纽尔发现,自己在旅程中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旅游巴士窗外的风景画,他更关心的是把这些事情告诉他的朋友们。他想找人分享,但是所有人都沉浸在人生之河中,他们“忙于”重要的事情。‎ 原来,经过千辛万苦斗争所获得的自由,只不过是带着伪装的被流放的囚徒。 ‎ 素材点拨:曼纽尔的人生就是每一个你我的真实写照。人生之路如此漫长,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又在收获什么?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生命,但是否每个人都在感受着生活?我们以为自己被现实的桎梏所限制,苦苦挣扎,以争取相对的自由。然后呢,自由之后呢?得到的是如愿以偿的满足还是被流放的失落?‎ 让人成为人 蒲菲菲 龙应台有一段有名的话,每到开学时就被父母、老师频频引用:“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开篇引用,设置悬念,让读者好奇引用这段话的用意何在)‎ 这段话说到了许多父母的心坎上,因为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光耀门楣、出人头地的模式化、标准化追求。以前的孩子更像一种工具,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还担负着达到国人统一且唯一的成功标准,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名利双全。但是,现在龙应台的话走红,则说明了另一种在蓬勃发展的思潮——人的成功标准已经多元化。不再以功成名就论英雄,“快乐”成了一种看似飘忽却尤其重要的标准。(揭开谜底,提出多元化成功标准)‎ 但如果仅仅从结尾处来修订,却不在源头进行引导,即使是以快乐为最高标准,也有可能出现只有功成名就才会快乐的可悲局面。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父母就应该及时地肯定他能够获取快乐的正当途径。(深度论述,给出如何让孩子获得快乐的途径)‎ 就如同在鱼缸里的鱼,它们被人观赏感到快乐,获取这种快乐的成本固然很低,仅仅需要游来游去的本能。许多快乐都是廉价的,下雨日久看到阳光那一刻的欢乐,吃饭吃到最后发现辣椒里面还有一点鸡块,久坐之后一个长长的懒腰……(承认简单快乐的合理性)当然,如果后来鱼儿的成就感因为无人顾盼而不能得到满足,那么它们只是还应建立更丰富的找到成就感和尊严的体系。‎ 生活在池塘中的鱼,享受了一生的阳光和美食,但舒服而安逸的一生被渔网终结,那也只能说它们为自己的所得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怨不得任何人。如若它们觉得值得,那这样的一生也是一种合理且值得被尊重的选择。‎ 并不是人人都有海洋中的鱼儿的冲劲,缺乏安全感不喜欢动荡之人,在辽阔大海中哪怕艰难存活,幸福感也极微小。(联系材料,分别做出评价,使材料落到实处)‎ 不必对鱼儿的生活做出高下排序,无论哪种,选择了这种生活,就应该承担它相对应的欢乐与悲伤,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感谢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多元的评判标准,让人可以成为真正的人。‎ 佳作点评:作者的思维非常开阔。许多考生都会选择海洋中的鱼,褒奖它们的勇敢和自由,但是作者另辟蹊径,不以生命的存续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纵然身死,若有美好和快乐,且愿意为此买单,那么一切都是平等的,值得肯定的。价值观的平等开阔,才有了这样一篇思想独特的考场作文。‎ ‎ ‎ 押题8 追随是态度,领跑是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家企业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做追随者,要做领先者。‎ 做一个追随者有时候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因为追随者有领先者领跑,所以前进的道路明晰;还有后发优势,在汲取领先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可以把资源最大化地集中在正确的方向上,少犯错误。‎ 三星公司,在通讯电子领域,多少年来把紧紧跟随领先者作为一大战略,它追随过苹果公司的创意和设计,包括它的制造,但也有许多自己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人民日报》,有删改)‎ 对于“追随者”和“领先者”,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做追随者还是领先者,到底在哪个位置最好?这是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应思考的问题。材料以《人民日报》上的一段言论为依托,表现出对领跑者与追随者的认识。有的人愿意做领跑者,因为在前面领跑的过程中能够散发出无限的光芒。有的人愿意做追随者,因为在追随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理由。写作这一作文,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从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其中的一种,表达自己的认识。因为有“你更欣赏谁”这一要求,所以,立意时必须选择一种,而不能综合两者。具体分析时,可以把选择的对象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而另一个对象则作为陪衬的对象,两者相互映衬,揭示生活的本质。 ‎ 选材标准:可以选择当今社会一些知名企业的发展思维,并结合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可以选择古今名人的事迹为素材,通过对其“领跑”或“追随”时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进行解读。‎ 从追随者走向引领者 在国际无线标准化机构第87次会议上,由中国企业华为主推的极化码信道编码方案脱颖而出,成为5G短码控制信道的最终解决方案。世界通信行业里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企业的话语权。2G、3G时代,这一领域几乎所有专利技术都被高通、爱立信垄断;4G时代,中国的TD-LTE技术第一次跟上世界通信行业脚步。国际行业标准往往由欧美先发国家制定,作为后来者,中国企业只能适应人家的标准,套用别人的规则。然而在逐利的商业竞争中,往往只有领跑者才能分到最大的蛋糕。过去10年,华为在研发上共计投入240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最终成为国际规则的制订者与行业领导者。‎ 素材点拨:华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从追随到领跑的过程。从开始的学,到后来的创,华为的成功,见证了企业发展的成功规律。每一个“领跑者”,都需要蓄积力量,在不断超越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领跑者:划破黑暗的第一缕晨曦 周嘉千傲 有人说,当追随者,是为后来的超越。而我认为,每一个领跑者都独一无二,他们的精神、意义不可超越,因为他们的成就属于一个时代。(开篇有气势,总领全文)‎ 倘若把没有革新、没有改变的世界比作长夜,那领跑者就是第一缕划破黑夜的晨曦。在迎来黎明的路上,有人会成功,也有人会倒下,甚至付出生命,正如哥白尼、布鲁诺,但是更多的人,沿着他们领跑的路,冲出了愚昧。(形象的比喻,让人不禁想到名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让人想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由此凸显了领跑者的伟大)‎ 的确,就个人的发展而言,也许追随者的人生更为惬意和轻松,不需承担太多压力,只需沿着领跑者的脚步一路走下去。但就社会的意义而言,领跑者的失败甚至比追随者的成功更具有意义。有一名科学家就曾感慨:“至少我为科学排除了错误选项。”是的,领跑者的作用恰似路标,指引着那些追随者绕过陷阱。就如没有达尔文对“神创论”的伟大怀疑,人类将永远不能理解“自然选择学说”;没有哥白尼发起的对“地心说”的质疑,就没有“太阳中心说”的确立;没有莫奈,世界从此失去“印象”的美……每一个领跑者,都是一次革命的起点,也将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列举众多事例和名言加以论证,最后一句明确观点)‎ 被马克·吐温认为是“火星人”的科学“超人”尼古拉·特斯拉就是这样一位领跑者。他对电磁的认识可以说是亘古未有。为了留住他,美国不惜耗费巨资支援南斯拉夫建设,以使他在美国继续搞研究。他一生创造了一千多项发明,他发明的“交流电”“无线电”等一大批新科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例证有力)‎ 其实,领跑者的不可超越之处不只在于他们是开拓者和指引者,更在于他们是英雄精神的传承者。义无反顾者,往往因其信念之坚被奉为英雄,而领跑者就是这种英雄。(从新的角度进一步论证)跑马拉松的人对此往往深有体会,领跑者往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要权衡速度的快慢,要规划节奏,要永远以最旺盛的斗志冲在最前方。他是孤独的,追随他的人以他为标杆,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或许,每一个追随者到最后都有可能如蚕蛹化蝶,成为下一个领跑者。(论证思路非常清晰)但当他领跑的时候,那种勇气与担当,那种精神,又成了追随者们仰望的标杆。放大来说,不止马拉松的领跑者,每一个领跑者都是这英雄精神的传承人。其实,他们可以放弃,只要退后一步,从领跑者变为追随者,一切都将不同,不用承担那么大的压力,不同耗费那么多的心力,他们的行为超越个人的荣辱。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乔布斯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就是国家崛起、自由平等、社会进步的动力。领跑者,恰如刚好天塌地陷时的巨人,撑起人类进步的天空。‎ 然而如今,越来越少的人有勇气挺身而出成为领跑者,这导致了“中国制造”早已在国际市场扬名,“中国创造”却始终起色不大。中国制造业,追随者甚多,领跑者甚少,甚至有些人从追随者变成了剽窃者,复旦大学招生视频抄袭东京大学,前北大博士于艳茹论文抄袭,说到底,这些都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勇气担当的缺失。(联系现实,体现社会责任意识。)‎ 愿更多的人像那些我们敬仰的领跑者,用勇气、用担当、用责任划出黑暗中的第一缕晨曦!‎ 佳作点评:本文引用历史名人、典型事例、在新旧素材间游刃有余地切换运用,彰显了丰富的素材积累。在文末回扣现实,体现出考生的时代思考。这些都是一篇优秀高分作文必备的要素。‎ 押题9 给过去一个安顿,让未来更加美好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唯一真实的乐园是已失去的乐园,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尚未踏入的世界。——马塞尔·普鲁斯特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现实很骨感,于是乎,人们便将情感寄托于曾经的美好,或者安顿在梦幻的未来。马塞尔·普鲁斯特这句名言,便反映出这样一种人生哲理。在失落与伤感的日子里,回忆往往会成为生活的主线,回忆曾经的一个个乐园,这时,我们会沉湎于浪漫与温馨;在好奇与探索的日子里,憧憬时时占据思维的空间,这时,我们会充满希望和动力。材料所给名言,主要表现了“回忆与憧憬”这一主题。具体写作时,可以围绕这一核心,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也可以将两者进行巧妙融合。写作此类话题,分析时应该注意逻辑性,各段之间,段落内部,都应该有清晰的条理。‎ 选材标准:可以选择一些因为沉迷于过去或憧憬于未来而迷失的反面人物为素材,揭示生命的本质意义。可以选择一些在回忆中反省自己或在憧憬中激发自己的正面人物为素材,表达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可以选择能够揭示话题内涵的名言,在分析中拓展思维。‎ 钟倩:在轮椅上追寻文学梦想 在花样的年纪被查出患上“不死的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十几年病痛的折磨没有让她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坐在轮椅上的她用一根手指敲击出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是文学重启了我的灵魂”。80后济南姑娘钟倩用她的文字书写了对济南这座城市的爱,并用她的行动将她的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钟倩表示,今后她仍会继续文学创作,用她的文字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爱,同时也用她的行动将她的爱带给更多的人。“关节可以变形,但意志不能弯曲;生活可以无常,但梦想不能打折。永远飞翔,向前,就像我笔下的文字,持续轰鸣,总会有一个歌唱的未来。”‎ 素材点拨:身患“不死的癌症”,却能够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在轮椅上坚持写作,以清晰的文字表达了对城市的爱,对生活的爱。是的,“梦想不能打折”,能够“有一个歌唱的未来”,便是对人生最好的安慰。‎ 握手中叶,逐林中风 张家伟 我想紧紧握住手中那片片飘落的树叶,然后迈开双腿,去追逐那吹落树叶的阵阵清风。(以特定情境引出写作对象,生动有趣)‎ 摊开手掌,看那片泛黄的叶子上,布满细密的脉络,抚摸中,听到它对我轻呢:“春过了,夏走了,我的生命已经结束了。”我不敢放手,把它置于胸前,感受它的生命一点点消逝。渐渐地,原本鲜活的生命便成了过往,不再回来。(巧用拟人,诗化了观点)‎ 我迈开双腿,沿着刚才的方向,寻找那阵清风。它好像发现了我,便不停地跑,我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路上,它吹黄了小草,吹红了枫叶,吹开了梅花,又吹绿了柳枝……我不禁惊叹它的魔法,更好奇下一秒它给世界带来的风景。(丰富想象,反映出自然哲理)‎ 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已失去的乐园,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尚未踏入的世界。”是啊,唯有真正拥有过的事物,才让人感受到真实;唯有尚未了解的事物,才让人充满好奇。我们总是无限憧憬未来,却没有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当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它的珍贵和美好。未来固然是美好的,但它更像七彩的肥皂泡,美丽却不会永恒。(以材料中名言,引申出对生活的认识,深刻有力)‎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每一阵风都有神奇的魔法,而遗憾的是,自己未能好好欣赏那山川,那花草。看到手中握着的树叶,又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放手。(巧妙过渡)‎ 王尔德说:“只有不快乐的人才想知道未来。”‎ 其实,与其说是不快乐,不如说是不满足。因为不满足当下的生活,所以才时时憧憬未来的模样。有些人幻想未来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人,或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少年郎,可是,当一天天接近那个未来时,却发现在终点站立的原来是满头白发的老太婆或老太爷。憧憬未来,期待美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无论到什么时候,也不要忘记手中所拥有的那些真实的存在,因为只有真实才是自己能够依靠的肩膀。只有珍惜当下,努力追寻未来,才能让自己更加快乐。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不必太过难受,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以王尔德名言进一步引申,表达对珍惜当下与憧憬未来的理解)‎ 未来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们不断向前进。未来是伟大的领导者,只要它稍稍给予我们一点好处,便能让我们乖乖地匍匐在它的脚下。‎ 我们风华正茂,我们青春年少,我们要为了未来而努力奔跑,即使结果可能不尽如我们所愿,但也能看到追逐中美丽迷人的风景。‎ 你所失去的是真实的,当下所拥有的也是真实的。失去的不必怀想,拥有的多加珍惜。为梦想奔波,为信仰努力,未来,你一定会站在时代的前沿。(对话题进行完善,提升了思想意蕴)‎ 我想握手中的叶,追逐林中的风。那清风成就了一幅幅美景,而我手中的叶虽然抵不上美景的吸引力,但它却证明,我努力过。(卒章显志,收束全文)‎ 佳作点评:文章以散文笔法,对树叶与清风所象征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具体分析时,作者运用辩证思维,在对比之中突出了把握真实的重要意义。其间,对生活现象的解读,对名言的分析,对自我的认识,都展现出一定的思维深度。‎ 押题10 独往的乐趣,共享的幸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关注个人需求,商家让会员独享优惠,生活中也有些趣味无法与人分享,诸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正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也有人提出: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个人奋斗,更需要与他人共享空间、资源、智慧、经验、快乐。正如森村诚一认为:“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要求: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一个人的世界是精彩的,与人共享的生活也是有乐趣的。时代发展,人们对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材料便分别着眼于这两个角度,表达了对不同人生的深刻理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并沉醉其中,充分体验世界的美好。当然,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又都需要与他人建立各种关系,在共享与合作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两种认识,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写作时,我们可以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人生哲理,运用主题辐射式的思维,得出“一个人的世界很精彩”“众人拾柴火焰高”“独乐与众乐”等立意,进而表达对生活情趣、生活态度的深入思考。‎ 选材标准:可以选择对某一兴趣爱好非常投入的人物,理解他们对生活的专注与执着;可以选择与他人共享的事例分析其中利弊,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以运用能够体现独立奋斗或共享幸福的名言,挖掘深刻哲理。‎ 中国版“丢书”:是作秀还是分享?‎ ‎2016年11月15日上午,人们突然发现,曾在伦敦地铁上由《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女星“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森发起的藏书活动,在北上广三地同时呈现。主办方表示,活动借鉴了“赫敏藏书”的形式,将一万本图书随机放置在地铁、航班和滴滴顺风车上,并邀请了黄晓明和徐静蕾这两位明星共同发起,以期引发病毒式的传播。‎ 有人为此点赞,认为活动以共享的精神,激起了大家的读书欲望。然而点赞之外,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版“丢书”照搬国外,什么火就“抄”什么,实在“省心”。另有观点认为,这是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让人们陷入虚无的自我满足,对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并无帮助。‎ 素材点拨:没有人抵触书,但有人会抵触将私人化的读书行为演变成行为艺术的方式。一万本书,好比“流动的盛宴”。如果这场盛宴,只是由明星,大V们牵头,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阅读共享有名无实,背后的营销让人尴尬。‎ 兴事无须分享 王佳昕 从服装高级定制,到化妆品牌推出中国生肖限量款,人们追随时尚界的发展脚步,逐渐形成了具有“个性”的潮流。(巧妙引出话题,构思新颖)‎ ‎“个性”亦可称作“个人需求”,是人们处于纷杂聒噪的社会之中,对内心需求的一种态度,也可以理解为对心中兴事的追求。就像有人喜居繁华的现代都市,享受红尘的纷纷扰扰;有人却乐处悠闲的田园村落,静静地欣赏茶叶在杯中沉浮的情形。有人却说,他们都是怪人,是不折不扣的疯子。如同《月亮和六便士》中的那个男子,抛下幸福美好的生活,到那座远离人世的孤岛上度过余生。(对“个性”进行解读,引出下文论述)‎ 常人心中无兴事,自然是无法理解“个性”所承载的精神世界的,或者说,常人也有追求,只是将追求投入世俗里,终究无法挣脱现实生活的牢笼。因此,就有人说,常人对“个性”的批判是来自内心的嫉妒。(揭示“常人”的本质,突出中心)‎ 尘世的诱惑如同在风中摇曳的罂粟花,妖艳美丽,如果你陶醉于它片刻的快乐,无形中便为自己套上了一副生活的枷锁。而且,这副枷锁,没有几个人能够挣脱。正因此,才使得庄子成为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物。人们伸出手去,想要感知一下他的温度,却触摸不到他的一片缟素。‎ 庄子从不与谁分享兴事。对于前来寻他的官吏,也只是淡漠地说一句:“你叨扰了我的鱼。”庄子也无须分享,只因世间无处寻觅知音。正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他们的精神上已经超凡脱俗,岂是泥沼中的常人能够理解的。就像“无龄感”一族的人,一直期待“继续成长”,希望能够忘记岁月的流逝,始终如孩童一样憧憬一切未知的降临。他们通过努力,让自己设定的一个个简单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且,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年轻。(以庄子为素材,突出独自享受生活的内涵)‎ ‎“个性”是人们思想与心灵交织的产物,就像标签一样,给每个人烙上鲜明的印记,无须长篇大论抑或与人分享,心中有兴事,只需要自己知道,自己感受。‎ 追求兴事如同一场丛林冒险,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够充分体会,才能获得最深刻的认识。加拿大歌手莱昂纳德·科恩,唱着圣经话语式的歌谣,将禅家哲理诉说给世人,留给世界一座丰富的精神家园。他是一个漫游者,他是一个自由人,他的生命,在《Hallelujah》等作品中实现了精神的圣叹。这个漫游者,一生都在寻找精神的归宿,而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他美丽的家乡。(以莱昂纳德·科恩为素材,进一步深化对观点的分析)‎ 守住内心无限的兴事,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你会发现,人生充满乐趣。(结尾点题,突出守住内心兴事的意义)‎ 佳作点评:文章开头先以新颖的构思引出话题中心,表达对“个性”的认识。整篇文章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思路清晰,逻辑鲜明;表达生动,论述有力。‎ 押题11 没有道德,世界便失去色彩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可以是一种承诺,掷地有声;道德可以是一种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道德可以是一份善良,春风化雨;首先有一个底线,无法逾越。但有时媒体、人民在拷问:什么是道德的底线?李克强总理说:“炎黄子孙的血管中应该流有道德的血液”。‎ 面对道德,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责任?道德的提升,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根据你的感想和体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德,是万善之源。具有美好品德的人,遵守社会公德的人,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而那些挑战道德底线的人,危害社会公德之人,则阻碍了文明的发展。材料不仅以《道德经》中的名言对道德进行了理论层面的分析,还以具体的引申,表达了对道德及挑战道德底线的认识。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根据题目要求,从“责任”“提升道德”等角度构思立意,树立“道德是文明的指路明灯”“遵守道德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道德底线不容挑战”等写作方向。具体分析时,可以借助一些名言,引出名人事迹,进而在言与行的互证中表达对时代的深刻思考。‎ 选材标准:可以选择当今社会那些在道德方面有着伟大表现的人物,突出道德对人的重要性;可以选择一些个人和企业挑战道德底线,危害社会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分析;可以借助体现道德本质的理论,丰富写作的内容。‎ 救护车与收费站的12元之争 ‎2016年12月11日,乐山市夹江县中医院派出一辆救护车从乡下接一位车祸伤者回医院。不料,救护车准备驶出乐雅高速夹江南收费站时,驾驶员和收费员却为该不该交12元过路费起了分歧。载着伤者的救护车停车长达24分钟,最终伤者家属缴费后,救护车才驶离收费站。‎ 对此,夹江县中医院负责人回应,救护车驾驶员停车理论确实不妥,已经对当事司机进行批评教育,但同时也呼吁应该对救护车统一实施免费通行政策,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收费站站长说,根据公司规定,对于载有危重病人的救护车会开通绿色通道。省高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务院及四川相关条例,均未规定救护车免交道路通行费。‎ 素材点拨:按照规定收取过路费固然没错,但也可视情况而定,救护车作为特殊车辆,需要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即便没有明文规定救护车载危重病人可免费,可法律之外还有人情,不能免费事后补交也不失为一种处理方式,何必争在一时。‎ 撑起道德的天空 一考生 李汉荣在散文《今夜的泪水》中说:“当在万籁俱寂的山林仰望这片天空,发觉今夜的天空缺少了几颗道德的星星,纵使依然浩瀚无垠,却遗失了从前的美丽。”‎ 尼采曾指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说:“世界是道德的世界,人却非道德之人。”(连用名言开篇,有底蕴,气势足,显广博)‎ 他们二人的话都阐述了同一个道理,时代巨轮之运转,皆需道德这个支点。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撑起一片道德的天空,携手创造一个巨轮劲转的大时代。(总结名言,抛出论点,自然过渡到下文)‎ 生活中,人们应以道德作为良知的标尺,作为行动的准则。每次观看《感动中国》,为何我们常饱含泪水?是因为我们看到一个个光风霁月的人物,他们的心胸如浩瀚的大海,容纳世界道德之水。也正因为这道德,毅然归国的钱学森树立起精神的高标,宽容谦逊的季羡林更显大师风范,投身慈善的成龙展示出更多面的巨星魅力。由此看出,道德不仅为世界带去点点阳光与滴滴甘露,更让拥有道德的人受到人们的追捧和赞扬。钱钟书也说:“一个作家首先要以德服人,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资格被摆放在高高的书架上。”所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用道德撑起一片湛蓝天空,一片灿烂阳光。(众例列举,再以钱钟书的名言作结,论据翔实)‎ 对于一个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一个国家,需要这片道德的天空吗?(反问句过渡)‎ 答案是肯定的。三国鼎立时期,孙权有谋,曹操有才,刘备有德。然而在青史竹帛中,最为人称道的,皆因一个“德”字。因为德,五虎大将甘于以死献命,蜀国百姓也甘于与之出生入死。再看二战后的德国。这个国家有如此高尚的道德,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二战的罪恶。当德国前总理在世人面前惊天一跪,是良知让一个国家不但从历史的废墟中站了起来,更找回了一度坍塌的精神高地。(再举历史事例,夯实论证)‎ 然而,我只叹,在今天的天空下,确乎缺少了道德的光芒。“周老虎”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了揭露社会道德缺失的伤疤。再后来,三鹿的毒奶粉,大学校长的假论文……我不禁要问,物欲面前,道德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反观现实,彰显时代思考)‎ 当然不是!道德应常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勿失心中的良知,撑起道德的蓝天!(两个感叹句收尾,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佳作点评:本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标题即中心,主体部分从“个人”到“国家”两个角度论述了“撑起道德的天空”的作用。适量的引用、大量的事实列举,使文章内容充实。论据兼有古今中外,可见,考生知识面广。‎ 押题12 站起来,生命便不会卑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作家应邀到一所学校演讲,演讲之后让学生写纸条提问题。一张纸条上写着:我很生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这位作家看到这个纸条,马上想到了小说《简爱》中简爱的一句话:“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假如你是这位作家,你将如何回答那位同学的问题呢?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这是一则可以让考生展现多元思维的作文题。那位学生在纸条上写出的问题,反映出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因为各种因素,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生存上的差异性。而作家想到的《简·爱》中的一段话,则是对“平等”这一话题的深入理解。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因为物质的贫穷,身份的低微,便歧视别人的灵魂。那么,写作这一题目时,考生就可以根据材料中所反映的这些内容,延伸思维,确立鲜明的立意方向。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从安慰学生的角度,可以确定“以平常心面对生活”这一写作方向;如从鼓励学生这一角度,可以确定“做好自己,活出尊严”这一写作方向;如从建议学生理性认识生活的角度,可以确定“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这一立意。‎ 选材标准:表现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素材很多,可以选择一些名人对待他人的态度,突出尊重这一角度;可以选择如材料中提到的《简·爱》等文学名著中的内容,表现对平等的理解;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一些矛盾现象,从辩证的角度看待这一话题。‎ ‎“比穷”争助学金,伤没伤自尊?‎ ‎2016年11月11日,微博用户“云南高校新鲜事儿”爆料称,有高校在评定助学金时,让学生上台演讲“比穷”,根据投票划定等级,再匹配相应的助学金。搜狐公众号“极光调查”发现,云南多所高校存在让贫困生上台演讲的情况,学生称,台上台下都有人哭,“感觉就是比惨”,有人上台后一言不发,有人贫困却因人缘“差”拿不到助学金。校方解释说,“上台演讲只是教育目的,希望学生敢于正视自己,有勇气有信心面对自己”,“贫穷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的原因造成的”。但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是当众揭伤疤,伤害了学生的隐私和自尊。‎ 素材点拨:助学金,本是国家提供的一项福利,然而,以“比穷”的方式竞争助学金,虽然可以让学生正视自己,但更多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尊严。‎ 弱者,最需要阳光 王思宇 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谁最需要温暖?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弱者。我想,当那位作家看到学生的留言时,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弱者内心世界的思考。(以问答形式引出话题,明确立意方向)‎ 那一天,白宫的一个临时工要离开时,便带一家人来白宫照相纪念。他的儿子告诉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自己也剪了“奥巴马头”,能不能让他摸摸奥巴马的头。奥巴马于是将身子弯成90度,让小孩子摸了摸头。身为美国总统,奥巴马欣然答应了小孩子的要求,这种低头与弯腰,并不是阿谀与屈就,而是一种尊重,一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态度。(奥巴马的事例,充分证明了文章的观点)‎ 平等,不仅体现在生活方式上,还体现在面对制度时。一位崔先生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登机时遭拒,网友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是生活中的弱者,应该获得社会的帮助,然而,航空公司的制度,却让他只能止步机场。制度,确实应该维护,不过,制度也应该以人性化的方式维护。如果机组人员能够本着尊重的态度,允许其登机,并在飞机上给予他一些关心和照顾,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一段美好时光,不是更好吗?(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机场拒绝自闭症儿童为例,拓展思路)‎ 关注弱者,需要社会各界都行动起来。井中人王秀青,走出了黑暗的下水道之后,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北京一家公司向她伸出了关爱之手,与她签订了劳动合同。好心的公司给她送来了温暖,她则要用自己的汗水回报社会。弱者,并不是一张被人冷落的名片。很多处于困境中的人需要阳光的温暖,但在享受阳光时,他们也需要被尊重。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和乞丐进入阅读。这让那些处于弱者命运的人感受到生命中的温暖。当然,他们也用同样的温暖给予回报,将双手洗净,让图书馆变得阳光灿烂。(更进一层,以井中人和杭州图书馆两个论据,表达了关注弱者的具体方法)‎ 当然,如果能够理性认识自己,弱者也会变成强者。不是吗?上天给了拿破仑一米五的身高,他却展示出非凡的才智;上天让梵·高一生困苦,他却在绘画上表现出热情和天赋;上天给了史铁生残缺的肢体,他却用一支生花妙笔抒写了厚重的人生。弱者的处境,只是暂时的,只要心中装满阳光,谁都可以成为强者。(以拿破仑、梵·高、史铁生的事例,拓展了写作的广度)‎ 世界需要爱,需要正能量。每一个弱者都能够获得关爱,都能够走出阴影,都能够释放自己的精彩,生活就会变得无限精彩。面对弱者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伸出自己真诚友爱的手,将他们从无助的边缘拉回来,让他们深切感受人间的温情。(结尾表达期待,升华主旨)‎ 佳作点评:文章充分理解材料内涵,提炼出“弱者,最需要阳光”这一标题,并由此进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开头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出写作中心,别致新颖。主体部分,先以奥巴马的事例进行论述,然后以拒绝自闭症孩子登机这一事件进一步解读;接着从社会关心的角度,突出给予弱者阳光的重要性;最后升华中心,说明弱者应该自强的道理,使论证更深一层。结尾处,以深情的呼吁,进一步表达对文题的理解,使中心更加突出。全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