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石嘴山市三中2019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娑(suō)  作揖(zuò)    租赁(1ìn)     长歌当哭(dāng)‎ B. 喋血(xuè)  叱咤(zhà)  怔住(zhèng)    潜力(qián)‎ C. 莅校(lì)    解剖(pāo)    屏息(bǐng)   不可估量(1iáng)‎ D. 谦逊(xùn) 山阿(ā)     忸怩(nì)    迥乎不同(jiǒ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字音的辨析主要是辨识并确认汉字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正确读法。特别是常见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注意积累和练习。‎ A项,“长歌当哭”中的“当”应读作“dàng”; ‎ C项,“解剖”中的“剖”应读作“pōu”; ‎ D项,“忸怩”中的“怩”应读作“ní”。‎ 故选B。‎ ‎【点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 寂廖  桎梏  乾坤  绿草如荫 B. 愠色  攒射  惨淡  陨身不恤 C. 逶迤  凄婉  尸骸  桀傲锋利 D. 噩耗  漫朔  筹躇  衣衫褴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A项,“寂廖”中“廖”应改为“寥”,“绿草如荫”中“荫”应改为“茵”; ‎ B项,“陨身不恤”中“陨”应改为“殒”; ‎ C项,“桀傲锋利”中“傲”应改为“骜”。‎ D项,“漫朔”应为“漫溯”;“筹躇”应为“踌躇”;“褴缕”应为“褴褛”。‎ 故选A。‎ ‎【点睛】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能力。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3.下列句子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①使工以药淬之   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夜缒而出,见秦伯 ‎⑦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⑧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A. ①③④⑤⑦⑧ B. ①②④⑤⑥⑧ C. ②③④⑤⑦⑧ D. ②④⑤⑥⑦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①句意为:让工匠用毒药水浸到匕首上。无通假字。‎ ‎②句意为: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坐”通“座”,座位。‎ ‎③句意为:秦国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 “共”通“供”,供给。‎ ‎④句意为:燕王确实害怕大王您的威严啊。“振”通“震”,害怕。‎ ‎⑤句意为:使你(将军)和我(臣)不和。“郤”通“隙”,矛盾。 ‎ ‎⑥句意为: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会见秦伯。无通假字。‎ ‎⑦句意为:如今老了,什么也不能做了。“已”通“矣”,了。‎ ‎⑧句意为:大臣们感到惊奇震愕,突然发生的事情,使大臣们都失去了常态。“卒”通“猝”,突然。‎ 故选C。‎ ‎【点睛】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1、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2、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字,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4.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杀人如不能举 沛公起如厕 B. 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桮杓 C.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 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A项,前句句意为: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如:如恐。‎ 后句句意为:刘邦起身上厕所。如:到、去、往、上。‎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B项,前句句意为: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胜:尽。‎ 后句句意为:沛公不能承受酒力。胜:能承担,能承受。‎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C项,前句句意为: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亡:逃亡。‎ 后句句意为: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亡:逃亡。‎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相同。‎ D项,前句句意为: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意:意图。‎ 后句句意为: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意:意料。‎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故选C。‎ ‎【点睛】文言文一词多义,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 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素善留侯张良 D. 道芷阳间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分析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的学习要牢记“取决于语法位置,体现为词性关系”的原则,即处在主语、宾语位置,若非名词,则活用为名词,处在谓语位置,若非动词,则活用为动词。而语法位置的判定则依据词性关系,例如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则是状语。‎ A项,句意为: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 B项,句意为: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无词类活用。‎ C项,句意为: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 D项,句意为:取道芷阳,抄小路走。道:名词作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故选B。‎ ‎【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6.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以其无礼于晋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吾其还也 B. 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C. 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而:夜缒而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的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解答时,需要在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A项,第一句句意为: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其:代词,他。‎ 第二句句意为: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其:代词,他的。‎ 第三句句意为: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副词,表示商量的语气,还是。‎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B项,第一句句意为: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焉:兼词,在这里。‎ 第二句句意为: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焉:疑问代词,哪里。‎ 第三句句意为:(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焉:疑问代词,怎么。‎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C项,第一句句意为: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第二句句意为: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第三句句意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之: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选项加点词语解释相同。‎ D项,第一句句意为: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而:连词,表修饰。‎ 第二句句意为: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而:连续,表转折。‎ 第三句句意为: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而:连词,表并列。选项加点词语解释不同。‎ 故选C。‎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 ‎ 一、关注词性差异。“焉”有时作为代词,有时作为兼词。 ‎ 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 ‎ 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 ‎ 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7.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竖子不足与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C. 吾属今为之虏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 以其无礼于晋 毋从俱死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是考查把握文言文中文言句式的能力。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A项,前句句意为:这小子不足以和他同谋大事。省略句,在“与”后面省略了“之”。‎ 后句句意为: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省略句,在“以”后省略了“之”。‎ 两个句子句式相同。‎ B项,前句句意为:大王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没有?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 后句句意为: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 两个句子句式相同。‎ C项,前句句意为:我们这些人现在就要被俘虏了。被动句,“为”表被动。‎ 后句句意为: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被动句,“见”表被动。‎ 两个句子句式相同。‎ D项,前句句意为:因为郑国曾今对晋国无礼。状语后置句,“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应是“于晋无礼”。‎ 后句句意为:不要跟从刘邦一同去死。省略句,在“从”后省略了“之”。‎ 两个句子句式不相同。‎ 故选D。‎ ‎【点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 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C. “中国梦”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每个人的梦想都包含其中;“中国梦”也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 D. 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相形见绌:和另一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 B项,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忽高忽低,很好听。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使用正确。‎ C项,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句中主语是“中国梦”,使用错误。 ‎ D项,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使用正确。‎ 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B.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C. 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他的专业能力、知识技能,还取决于他拥有正确的“三观”。‎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掌握句子成分和结构等相关语法知识的基础上,熟知病句的各种类型及不同类型语病出现时候的语言标志,如并列短语(可能出现并列不当、不完全搭配的语病),谓语动词“变成、成为、是”(可能出现主宾搭配不得当的语病)、关联词(关联词本身搭配不得当、关联词的位置问题及分句间关系颠倒的语序问题)等等。B项,“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错误,结构混乱, “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和“主要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可取其一。 ‎ C项,“一个人能否成才,能否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益的成员,不光取决于……取决于……”错误,两面对一面,“能否”和“能力”“拥有”两面对一面,在“专业能力、知识技能”后加“高低”,在“拥有”前加“是否”。 ‎ D项,“可改善营养缺乏”错误,成分残缺,“可改善营养缺乏”中“改善”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可在“缺乏”后加“的情况”。 ‎ 故选A。‎ ‎【点睛】辨析病句常用方法有: ‎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10.下面是四个日常生活交际情景,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投资问题,我们将不吝赐教,将以最优惠的价格给予您最优质的服务。‎ B. 杨老师作为考古界有名的前辈,我能成为他的高足,深感荣幸。‎ C. 阁下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D. 你有问题,一定要向我询问,我将鼎力相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A项,不吝赐教:用于请教别人。句中说自己,不得体,此处可改为“为您提供信息(提出建议)”。使用错误。‎ B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不能用于自己。使用错误。‎ 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使用正确。‎ D项,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帮助,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不能用于自己。使用错误。‎ 故选C。‎ ‎【点睛】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 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 ‎ 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永远的巴金 王 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1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作者读过了巴金写的译的许多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 巴金喜欢高尔基笔下关于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 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 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E. “巴金的矗立”是指巴金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在人民心中及文学史的崇高地位,是对巴金的高度赞誉。‎ ‎12. 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 ‎13. 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1. BE 12. ①情感热烈,热爱青春。巴金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爱憎分明、直言不讳。爱国和人道是他终身的信仰。③热爱祖国、忧国忧民。以晚年巨著《随想录》来表现对历史的反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说到笑话,神情仍然严肃。⑤坚持真理,敢讲真话。一辈子提倡讲真话,甚至受到过诋毁。 ‎ ‎13. ‎ ‎①理解: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巴金的崇敬和对自己的鞭策。作为后来人,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时会懈怠轻狂,但相对于巴金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成就,就会为自己的轻狂表现感到愧疚和自责。②启示:巴金作为中国文学大家,一生对国家和人民保持热烈的感情,以笔为武器,刺破黑暗的现实;建国后,他发挥自己的作用,反思“文革”教训,倡议建现代文学馆,主编《收获》杂志,提携文学后生。巴金用一生表明了奋斗不止的生命风采。面对着巴金对文学和社会这样真挚的态度,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反思自己,将对国家的担忧,对人民的热爱,用真诚质朴的情感表达出来。‎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A项,“作者读过了巴金写的译的许多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牺牲精神”错误,第三段说“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可见巴金是在《灭亡》《新生》中写了牺牲,故选项“译的许多作品”表述不正确。C项,“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错误,选项信息与文章内容不符,文章倒数第二段的表述是“……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更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文中说的是“那样的记忆凝固在《随想录》中”,而不是“建馆历史”。D项,“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错误,前面的表现与后面的特点没有必然联系,内容也与文章不符。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这类题的解答没有捷径,需对文章的相关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并筛选出有效信息。但是不要忘记题干中的要求“简要分析概括”。这里的简要分析,实际上就是要结合文章的相内容来说明。比如巴金充满激情,热爱青春,要列出文章中哪些内容来表现的,比如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如如巴金所作《随想录》,主要是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因为“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这表现出人物对祖国的热爱;如最后一段“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根据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点睛:传主的形象主要通过传记中的有关传主的具体事例来体现。答题思路:从文中找出总共写了几件有关传主的事例;把事例按表现传主不同的方面分类,写出关键词(如坚韧、刻苦努力…);再把几件事概括地写出,加上总结其相应形象的句子。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通过对传主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专注的性格;通过细节描写;通过侧面描写;通过环境描写:通常是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比如本题中,考生可以先圈出巴金所写的作品,然后圈出作者自己或借助他人对巴金做出评价的句子,最后进行概括。‎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谈谈对“文章结尾处“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是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要确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要联系全文内容来理解,这也是题干的要求。另外,“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这句话的理解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所在,这里的“汗流浃背”,应是“汗颜”之意,就是感到内疚和自责。由此可以看出,这句话,一方面包含对巴金的崇敬,另一方面就是鞭策。启示,既可以侧重于前者,从这个角度谈我们应学习巴金什么;也可以侧重于后者,那就是有了一点懈怠轻狂应怎么办。‎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一个句子总要表示一定的意思,把句子置于文章中后,它所表示的就不仅是本身的意思了,而是又附加了一点什么,这附加的东西是语境所给予的。语言的运用是有其特定的背景材料的,而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一句话往往表达一层意思或多层意思,但是要推断其语义,这就得根据特定的语言背景、依据语言的前后关系理解词语、语句的意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有时又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不过,整体把握行文思路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三、古诗文阅读(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 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4.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B.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C.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D. 贵轻重/慎权衡/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15. 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 封邑,即封地,古代国君赐给卿、大夫等的土地(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 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D. 四维,指礼、义、廉、耻等,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牙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牙却一直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来。‎ B. 鲍叔牙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 C. 文章第二段饱含着管仲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表达了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D. 文章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赞颂鲍叔牙的贤能。‎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3)(课内)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答案】14. D 15. C 16. D ‎ ‎17. (1)我曾经三次去做官,三次均被君主免职,鲍叔不因此而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这是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2)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家富强军队强大。‎ ‎(3)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的切入点,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他十分重视荣辱的选择,谨慎地选择得失利弊。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的盟约,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建立了信义,因此诸侯都归顺了齐国。” ‎ ‎“贵轻重”与“慎权衡”句式一致,“慎”前断,“曹沫之约”是句子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ABC。‎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准确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的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相关知识,识记这些古代文化常识的时候,要注意相近内容之间的区别,可以分类辨析识记。 ‎ C项,“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错误,应为“位于卿之下,士之上”。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求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及时总结每一段所讲的内容,关注陈述对象、具体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还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来龙去脉等,同时要注意重点词语或句子的正确翻译。 ‎ D 项,“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错误,本文是给管仲立传,重点写管仲的贤能,写与鲍叔牙交往是为了衬托管仲。‎ 故选D。‎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仕”,名词动用,做官;“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见……于……,表被动;“肖”,才能。(2)中“以”,凭借;“区区”,小小的;“富”“强”,使动用法,使……富强,使……强大。(3)中“所以”,固定词组,……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 ‎【点睛】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随后,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做了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此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安定,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心,(因为他)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因为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因为他)知道我不把小的过失看作是羞耻,而是把功名不显扬于天下看作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 鲍叔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齐国的俸禄,有封地的就有十几代人,常常是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而称赞鲍叔善于识别人。‎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的说法是:“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了法度,六亲才能团结。”“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要像流水的源头,政令要顺着百姓的民心。”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废除掉。 ‎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转化为吉祥,把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 ‎1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看起来平直、刻露,但应接自然,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此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B. 颔联写送别情景,情藏景中。“寒云 ”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压重的感觉,为别离的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C. “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 “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 D. 全诗以“悲”流贯,句句紧扣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写得情真意切,哀婉动人,读之给人以悲凉回荡之感。‎ ‎19. 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8. C 19. 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的悲伤。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诗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诗人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诗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哀。‎ ‎【解析】‎ ‎【18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错误,“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意思是自己幼年丧父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是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而不是感叹友人。‎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本诗译文: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好友相别实在是令人伤悲。你去的道路伸向云天之外,我归来时只见暮雪在纷飞。从小丧父早年就客游外乡,多经磨难我与你相识太迟。回望你去的方向掩面而泣,在战乱年月再见不知何时。 ‎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气氛,从衰草落笔,时令当在严冬,郊外枯萎的野草,正迎着寒风抖动,四野苍茫,一片凄凉的景象,营造了离别时悲凉的氛围,根据“衰草、寒云、暮雪”的描写以及“故关”分析故园衰败之悲;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故人,自然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别后“掩泪空相向”,抒发了送别友人后的悲伤;“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人生少孤已属极大不幸,何况又因天宝末年动乱,自己远役他乡,饱经漂泊困厄,而绝少知音呢?这两句感伤个人的身世飘零,这是身世之悲;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诗人在经历了难堪的送别场面,回忆起不胜伤怀的往事之后,越发觉得对友人依依难舍,不禁又回过头来,遥望远方,掩面而泣,然而友人毕竟是望不见了,掩面而泣也是徒然,唯一的希望是下次早日相会,但现在世事纷争,风尘扰攘,何时才能相会呢?“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之悲。‎ ‎【点睛】解答古诗鉴赏题,一定要品味语言,披文入境。艺术创作往往藏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我们在鉴赏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诗歌中既然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就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 四、名句默写(8分,每题1分) ‎ ‎20.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以光的明暗对比来衬托泰山高大雄伟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樊哙问:“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并且说出三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真的猛士”的作出的评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再别康桥》中作者坐着船,想在星光下高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造化钟神秀 (2). 阴阳割昏晓 (3). 今者项庄拔剑舞 (4). 其意常在沛公也 (5). 因人之力而敝之 (6). 不仁 (7). 失其所与 (8). 不知 (9). 以乱易整 (10). 不武 (11).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12).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3).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14). 满载一船星辉 (15).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6). 史家之绝唱 (17). 无韵之《离骚》 (18). 陟罚臧否 (19). 不宜异同 (20). 黄发垂髫 (21). 并怡然自乐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中,须注意以下字形:沛、敝、淋漓、斑斓、陟、臧、髫。‎ ‎【点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五、语言文字运用(9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文人的狂言狂事,数也数不清。但细分文人之狂, ① _______________,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才狂,不难理解,也可以说一般文人都恃才而狂,是性情之狂。而疯狂就需区别待之:有的是不随流俗执着个性的佯狂,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我们不能片面否定文人之狂,要多从正面来解读文人之狂 。正如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及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的狂性情,怎么看,也都是中国文脉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答案】 (1). 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体现 (2). 有的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轻狂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本题中,语段分析了中国文人狂的两种表现。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的“一种是才狂,一种是疯狂”,表明两种不容的内容,则可以填写“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体现”;第②空注意前面的“有的是”,形成一个互补性,则可以填写“有的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轻狂”。‎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2.从下列课文篇目中挑选出你最喜欢的一篇推荐给朋友阅读,请从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撰写推荐理由。(不少于50字)‎ ‎《沁园春 长沙》《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 《鸿门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推荐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沁园春•长沙》 (2). 《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注意答题要点的全面。需要结合题干要求,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写。题目要求结合“从《沁园春•长沙》《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鸿门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选择一部作品的某个章节或片段,推荐给大家,并简要陈述推荐理由”分析可知,推荐名著的理由,需要结合选取名著的特点推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故事性、趣味性、哲理性等。阅读名著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知识面,所谓腹内有书气自华;阅读名著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笔能力。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推荐即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 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点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六、作文 ‎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陆蠡在他的散文《囚绿记》中写道:“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以“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 我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女孩,却从未真正享受过城里的生活--只因我顶着“外来务工子女“的帽子。为了谋生而早出晚归的父母从不过问我的内心也从未说过一句关心我的话,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在班里经常被同学们作为取笑的对象,但我也习惯了;同样习惯的还有极偏心的老师,所有老师都尽量照顾着那些拥有强势父母的学生,更别奢望他们会对你这个外地人多看一眼。 ‎ 然而我也曾尝试着改变。作为女生,我希望能像城里女孩一样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来换取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在意。我开始小心翼翼地瞒着父母扣下饭菜钱。在攒了零零碎碎一把硬币后,我紧张而兴奋地来到一个离学校较远的地摊,在那一堆最便宜的小发卡中一个个地对比,挑了好久才决定。在把手里握得发烫的硬币一个个递给摆地摊的大妈时,我看到她不乐意地撇了撇嘴,可我不在意。直起身时,腿蹲得酸痛,我也不在意,我只感到心跳得好快,扑通扑通的。 ‎ 第二天我起得特别早,第一个来到教室,从兜里掏出小发卡,学同学们的样小心地别在头发上,高兴得不知抬头还是低头好。身边同学陆续多了,但没人注意到我那微不足道的变化,我稍稍抬头张望。“咦,你看她头发上是什么?“有人发现了!我深吸一口气,屏住。 ‎ ‎“让我看看。”那个老爸开公司的千金小姐向我凑过来,一起来的还有前排同学的惊讶表情,“呵,这个我家门口的地摊上多得是,2块钱一个,你要我以后送你十个!“班里立刻传出女生尖锐的笑声。我窘得不知所措,一把从头上拽下那个我省吃俭用换来的发卡,紧紧地握着,指甲都嵌进了手心。一起被拽落的几缕发丝散乱地遮住了脸,也遮住了眼里几次欲夺眶而出的泪水。‎ 为什么?难道就因为家境的不同?为什么我在这个世界上感受不到爱呢?老天为何如此不公!我觉得自己的心像一片荒芜的土地,因缺少爱的浇灌而干裂得如同手上被刻出的道道疤痕,咸腻的泪水滴落下来,痛的钻心。我无人倾诉,便把这些一股脑儿地写进日记。 ‎ 后来遇到了现在的老师,刚从大学毕业的她有着典型城里女生的时尚和干练,以及不同与先前老师的前卫思想,那些曾经的“优秀分子“于是不再拥有优厚待遇。可想而知我是多么喜欢这个老师,就像喜欢一个公平而无偏见的大姐姐,喜欢到能把自己的日记与她一起分享。 ‎ 那天我早早来到学校,因为第一节是她的课。我穿过空荡荡的教室,惊讶地发现桌面上日记本翻在那次发卡的页上,下面是老师清秀的笔记:这个世界其实很可爱,你要学会去爱并珍惜身边的爱,你会发现每一天都充满着爱的美好。老师很爱你。 ‎ 一瞬间,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堵得发酸,一用力,泪水却迸了出来,连同压抑在心上很久的委屈一起倾泻而出。心变得轻盈,而老师的鼓励和爱便涌入我内心,填补了那干涸的裂缝,我的心于是不再是一片灰褐色的土地--老师那如同一缕春风般的话给我带来了温暖和积极向上的气息,在我心中吹出了一片充满关怀与爱的绿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 ‎【审题】‎ 这是一个带有材料的命题作文,题目“我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中“绿色”是关键词,结合材料中对绿色含义的阐释,在构思时一定要打破一般认识,这里的“绿色”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如一株小草、一片绿叶、一盆绿色植物等。也可以是抽象的象征含义,如材料中说的“绿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所以绿色可以指自己心中的一种非常美好的期待,希望,美好的情感,追求的梦想等,亲情,友情,人生的理想,都可以进入我们的写作范围。材料中还说“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从此点出发,考生可以关注现实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围绕着绿色生活、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的生活、绿色生活就是科学、可持续的生活等角度作文。作文的文笔要细腻,对人物的内心感受要注意描写。作文的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散文、记叙文贵表现出生活中某些独特的、具有特殊意味的细节、片段、瞬间 ‎【立意】①可以写一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②可以写一件事对我的教益很大;③可以写一个物,比如“书籍”给我的心灵带来的慰藉;④可以写一种精神品质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比如诚实、爱心、信念、友情等。‎ ‎【结构】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摹写了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女孩渴望被人尊重,渴望与同伴平等相处,甚至为此不惜主动的改变自己。但是结果依然是徒劳。孤独、沮丧、自卑、郁闷甚至愤怒,女孩生活在爱的荒漠之中。女教师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窘迫的现状,而她带给女孩的,是心灵的甘泉,涓涓细流滋润了干涸的心灵,如文章所说“在我心中吹出了一片充满关怀与爱的绿地”。对于一个生活在贫困之中、自身又不乏自卑的进城务工子女来说,平等、尊重与关爱就是他们渴望的“绿地”。本文的叙述朴实之中见清新,平淡之中显波折,水到渠成的点明了“绿地”的内涵,读来自然而然,细想则合情合理。‎ ‎【素材】1.绿色是春天的使者,绿色是活力的象征,绿色更是生命的体现。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会保留一片绿,这片绿是永远无法被寒风、被落叶、被炎热所替代的。洁白的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没有人知道,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这朵云会飘向何方。我目送着它缓缓地向前移去,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的思绪也随着它飘回过去……‎ ‎2.没错,就是我身边的母亲为着一日三餐,为着家里的大事小事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的操劳忙碌;就是我身边的母亲让我在她烹饪的可口饭菜下羽翼渐丰;就是我身边的母亲在我无助时,在我失落时,给我温暖的拥抱,心疼的眼神和涓涓细语的慰藉……她用她的汗水为我打造出一片幸福的天空。就是母亲无时不刻的陪伴我左右,永远是她默默的支持我,用她的行动来证明,她是爱我的。 ‎ ‎3.母亲的爱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像春天里的绿叶,她的爱像默默无闻的空气,沉默地存在于我的生命中,却会让我在抬头的一瞬间潸然泪下……我心底的那一片绿色永远属于你--我的母亲。因为我拥有你对我无私的爱,让我知道了幸福的滋味,让我在踟蹰于夜路时,想起你那如繁星般的爱就不再畏惧。因为你的爱让我的生命像绿色一样生机盎然,不再失去色彩。你是我生命中永远无法缺席的人,我的心底的绿,我最伟大的母亲。‎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几个注意点: ‎ ‎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 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特指义等。 ‎ ‎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审题立意要联系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 ‎ ‎3、运用以上方法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时,可几种方法综合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 ‎ ‎4、作文题目前的文字材料,既要逐字认真研读,把握倾向,使得立意符合这一倾向,又要能打开思路,不为材料束缚。‎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