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西九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渝西九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当代社会加速转型,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人员流动、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自我认 知与身份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更是心理层面的。这种深 刻的变化自然带来了各种固有秩序的消散和看似无序的混沌。这种“后传统”社会呼唤新的 秩序与可能,对今日中国而言,我们需要构建新的社会共识和自我身份认同。 ②晚清以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之下,过去基于乡村社会所形成的熟人社会、宗法制村社 的社会文化格局出现松动,群体中曾经存在的共同利益、风俗传统、价值标准难以为继,也 更难以具有内在认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作为其根基支撑的生活内容在日渐式微。走出 乡村的人们必然会带来“我是谁”的困惑,新的认同危机和文化焦虑不可避免。更进一步看, 曾经的共同体形态与相应的意识、身份,也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日益变得模糊 不清,无法辨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际存在的共同体”也已不再真实存在。此外,当下 的“传统文化热”既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人们渴望建构文化共同意识 的一种精神需求。人们理所当然地以“文化中国”来定位自己,以此确立何谓“中国人”。 但伴随着“世界公民”现象的出现,仅以中华传统文化来确认自我身份并借以形成精神纽带 而建构文化共同体,恐怕过于单薄、松散而归于无形,因为传统文化得以存活的生活方式都 已经不复存在,仅靠现代转化而来的稀薄的传统文化基因,恐怕仍然难以实现当代中国人共 同意识的塑造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③当代社会中的人们在社会的激变中弱化甚至丧失了自我身份和共同意识,越来越变成 空间中疏远、落寞、孤独的人群。这是全球现代性的文化后果,也是中国正在面对的现实挑 战。从这种时代需要和中国现实的历史使命出发,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构建社会共同意识 就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了。仅凭借乡村社会、传统文化都不足以完成当代价值观和 - 2 - 共同思想意识建设,同时,由于民族以及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其在当今世界还具有极大的社 会风险,仅凭借民族文化身份也无法担此大任。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筑中国精神、 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新人”的文化塑造和文 艺书写,提供了坚实的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共同体的美学想象。今天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文化艺术审美需要更进一步展开新时代自我身份的确认、自我与他者与社会关系的确认,新 的文化共同体的建构,重新建立起自我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我是谁?”“我应该成为一 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直面的极为基本,极为现实的问题。 ④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完成这个“社会整合力”,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就是要 发挥好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理论和文艺治理在践行、弘扬和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方面的根本优势与积极作用。如果说,当代文艺与审美存在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我以为是价 值观的无序与无方向感,这很大程度上使得文艺与审美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审美常常沦为 世故的生存哲学。文艺与审美不应该以艺术自由、“为艺术而艺术”、文艺就是形式的探险 之类的主张为借口而逃避时代、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在此意义上,伊格尔顿的话也许不无道 理,“文学理论不应该因为是政治的而受到谴责,而应该因为在整体上不明确或意识不到它 是政治的而受到谴贵”,当然,这里的政治应该理解为人民的事业。其实,不只是文学理论, 文艺与审美活动的诸多方面也许都可以作如是观。 (摘编自金永兵《文艺的文化担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的转型使得各种固有秩序被打破,人们需要构建新的社会共识和自我身份认同。 B. 由于乡村社会生活内容日渐式微,现在乡村社会难以具有内在认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C. 加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就可以塑造当代中国人共同意识和构建文化共同体。 D. 文艺与审美应有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当前其最大缺失是价值观的无序与无方向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深入阐述了当代中国非常有必要构建新的社会共识和自我身份认同。 B. 第③段在分析当代社会情形后阐明只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建构新的文化共同体。 C.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D. 全文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筑”这一中心论题,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剖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代社会中人们出现了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焦虑,这是城市化发展产生的结果。 B. 当前文化艺术审美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建立起自我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 - 3 - C. 与其他人相比,文艺工作者在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共同意识上具有根本优势。 D. 伊格尔顿的话只是针对“文学理论”而言,对文艺与审美活动的诸多方面缺乏现实意义。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 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加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就可以塑造当代中国人共同意识和构建文化共同体”错 误,“就可以”的说法过于绝对,第二段的结尾说“但伴随着‘世界公民’现象的出现,仅 以中华传统文化来确认自我身份并借以形成精神纽带而建构文化共同体,恐怕过于单薄、松 散而归于无形,因为传统文化得以存活的生活方式都已经不复存在,仅靠现代转化而来的稀 薄的传统文化基因,恐怕仍然难以实现当代中国人共同意识的塑造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由此可知,因为我们还是“世界公民”,而且传统文化得以存活的生活方式已经不复存在, 仅凭借乡村社会、传统文化都不足以完成当代价值观和共同思想意识建设。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全文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筑’这一中心论题”错误,文章第一段提出问题 “对今日中国而言,我们需要构建新的社会共识和自我身份认同”,二、三两段分析问题, 第四段解决问题,由此可知,文章的中心论题是标题“文艺的文化担当”。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 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 - 4 - 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 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这是城市化发展产生的结果”说法绝对,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当代社会中的人们在社 会的激变中弱化甚至丧失了自我身份和共同意识,越来越变成空间中疏远、落寞、孤独的人 群。这是全球现代性的文化后果”,由此可知,文中说这是全球现代化的文化后果,因而全 球化、现代化都是人们出现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焦虑的原因。 C 项,“与其他人相比,文艺工作者在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共同意识上具有根本优 势”错误,原文是说“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理论和文艺治理在践行、弘扬和探求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根本优势与积极作用”,而不是与其他人相比,文艺工作者具有根本 优势。 D 项,“对文艺与审美活动的诸多方面缺乏现实意义”说法错误,文中“其实,不只是文学理 论,文艺与审美活动的诸多方面也许都可以作如是观”就表明了伊格尔顿的话的现实意义。 故选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市获得 2022 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时,我国向国际奥委会做出“三亿人上冰雪”的 庄严承诺。其意义在于传达:中国申办冬奥会不单是竞技层面的争金夺银,更重要的是让更 多人通过冰雪运动而受益,尤其是让青少年群体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 为实现这个承诺,国家成立了推动大众冰雪运动领导小组;布局了大众冰雪的发展规划, 以“大众冰雪季”为牵引,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发展。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10 月,全国各地 已建成雪场 800 多个,带动了 1.5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2019 年 5 月 10 日,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致中小学生的一封信》。现在,越来越多的学 校将冰雪运动引入校园,将课堂放在冰场和雪场。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有 61 所冰雪运动特 色学校。 2016 年 3 月初,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 年)》及配套 规划。据统计,北京已有和即将竣工的室内冰场将达到 73 块。除了场地的不断增加,冰雪运 动带来的科技概念也不断升级,仿真冰、早雪、模拟器等科技创新产品的出现,切切实实地 为冰雪进校园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李立《“三亿人上冰雪”!》) - 5 -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冬奥会的冰雪运动上,有 100 多个相关项目。我国能参与三分之一的比赛项目;还有 三分之一的项目没有运动员参加,但有人懂得规则;最后三分之一,有待深入了解。试想, 大家不了解冰雪运动,谈何喜欢呢?还要学会一些运动技巧,这样参与度自然会提高。另外, 我们需要足够的运动场地。目前我们相当欠缺,导致大众参与的机会很少。 目前,我国很多人有了经济实力从事或者消费冰雪运动。但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较晚, 民众滑雪竞技水平不高,滑雪场的雪道数量少、雪的质量较差,吸引不了太多游客。而国外 冰雪运动的产业链相对成熟,除滑雪运动外,还提供餐饮、购物、会展等配套服务,让人们 在运动之余,能更充分享受到休闲的乐趣。 冰雪运动源于生产生活,是寒冷地区的人们为了改善生产效率所做出的努力,它就是“平 民运动”。普及冰雪运动,我们需要更新理念。同时,也需要有适合大多数人的冰雪设施, 以及专业化的设备。 有些冰雪运动花费较高,一些家庭难以承受。此外,有的家长刚开始愿意支持孩子参与 冰雪运动,但可持续性不强。这是因为我国的冰雪运动职业联赛体系不健全,导致孩子们继 续从事冰雪运动对未来职业没有太大帮助,花大量时间精力从事冰雪运动会影响学业。 (摘编自潘兴彪《三亿人上冰雪难在哪?》) 材料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索契冬奥会时曾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在中国,冰雪运动 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在两三亿人中带动更多人参与,由此点 - 6 - 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 改革开放 40 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冰雪旅游 逐渐成为人们主动追求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2017~2018 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 1.97 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 3300 亿元。预计到 2021~2022 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 3.4 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 6800 亿元。在“运动+旅游”的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冰雪“冷 资源”正在转变为旅游“热资源”。 国际上一般认为人均 GDP 超过 8000 美元的国家,其经济基础才能够支撑冰雪运动的发展。 其实,中国早在 2015 年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中国专业冰雪运动的历史虽不及一些发达国 家,但东北一些地区却有着悠久的“冰嬉”文化基因。如今,越来越多包括花样滑冰、单板 滑雷等冰雪项目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冰雪运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022 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三亿人上冰雪”目 标的实现,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开启新的圆梦旅程。 (摘编自王法治《“三亿人上冰雪”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做出“三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这体现了让民众从中受益比在竞技层面获得荣誉 更重要的理念。 B. 近十年以来,我国滑雪场数量和滑雪人数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有架空索道的滑雪场只是 在近五年才发展起来。 C. 无论是南方省份还是传统冰雪运动省份,我们都有足够的冰雪运动场地,只是场所太远, 场地建设亟待完善。 D. 无论是传统冰雪运动省份还是其他省份,时间因素都是制约我国冰雪运动发展不可忽视的 因素。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虽然有 1. 5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但还存在民众滑雪竞技水平不高以及滑雪产业基础 薄弱等问题。 B. 我国很多人有从事或者消费冰雪运动的经济实力,冰雪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主动追求的一种 时尚生活方式。 C. 有些家长开始支持后来却不愿意孩子继续从事冰雪运动,这主要是他们看不到孩子在冰雪 运动上能够拥有美好的前途。 D. 我国冰雪旅游收入 2017~2018 年约合 3300 亿元,到 2021 ~2022 年将达到 6800 亿元,冰 - 7 - 雪旅游将成为我国最热的旅游资源。 6. 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当下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案】4. C 5. D 6. ①可以让更多人通过冰雪运动而受益,尤其是让青少年群体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②既可 以产生经济效益,又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③“三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有 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开启新的圆梦旅程。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 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 项,“无论是南方省份还是传统冰雪运动省份,我们都有足够的冰雪运动场地”错误,原文 材料三说的是“另外,我们需要足够的运动场地”,“需要”说明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 进行比对。 D 项,“冰雪旅游将成为我国最热的旅游资源”错误,文中“在‘运动+旅游’的产业融合的 背景下,冰雪‘冷资源’正在转变为旅游‘热资源’”中的“热资源”并不是“最热的旅游 资源”,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当下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目标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然后从原文 找到与现实意义有关的信息,接着分析概括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如材料一“其意义在于传达:中国申办冬奥会不单是竞技层面的争金夺银,更重要的是让更 多人通过冰雪运动而受益,尤其是让青少年群体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这里直接点明意义, - 8 - 考生可以抓住“更重要的是”“尤其是”等提示性词语找到关键的信息;如材料四“改革开 放 40 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冰雪旅游逐渐成为人 们主动追求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2017~2018 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 1.97 亿人次, 冰雪旅游收入约合 3300 亿元。预计到 2021~2022 冰雪季,中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 3.4 亿 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 6800 亿元”,根据这些信息可知,我国当下实现“三亿人上冰雪” 目标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如材料四最后一段“‘三亿人 上冰雪’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开启新的圆梦旅程”,可见实现“三亿人上冰 雪”目标,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开启新的圆梦旅程。考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概括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是棵老榆树 于艳丽 榆钱挂满枝头的日子又到了,老榆树虽然上百岁了,但榆钱还是孩子般的年轻,嫩绿色 的榆钱又勾起了许多人记忆中的过往。 位于南城西门门的居民,最近脾气好得出奇,他们走路唱歌,做梦笑醒,即使走路不小 心撞到了,也只会嘿嘿地傻乐阵子再走开。 住了一辈子土坯房子的,终于要搬进高楼大厦, 还有不菲的补偿款,换作谁都会这样的。 在西门众人中,却有一个人对于拆迁的事满心不大乐意,那就是家门口有着一棵老榆树 的六十有六的老于头。 不消几日就从拆办传出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老于头成了拆迁的钉子户。老于头的 三间房子位于楼盘规划正中心,他不动,整个工程没法开工。别说开发商着急,那些等着住 上楼的左右居,免不了要在背后叨咕老于头几句。 可不满意总解决不了问题的,开发商丁聪打听到,在西门,老于头只听张阿姨的话,所 以丁聪提了大包小裹去求张阿姨。 张阿姨是个热心肠,丁聪的话没说完,张阿姨明白了丁聪的来意,她指着丁聪提来的东 西说,这些你拿回去,别让老于头以为我是你收买的说客,拆迁是好事,大家都盼着呢,老 于头不能那么不开窍,我去打听打听,问他个子丑寅卯,然后给你回话。 丁聪坐在工程处的办公室里等了张阿姨一整天也没听到她的动静, 就有些沉不住气了。 天近傍晚,丁聪又叫来副手,两个人决定再去老于头家碰碰运气。 日落的余晖将金色的光线涂抹到南城西门这一片低矮的平房上,老于头家门前的老榆树 - 9 - 擎着一树映着光的榆钱,像传说中的摇钱树,老于头坐在树下,仰着头看满树的榆钱,榆钱 筛下点点光斑落在他的脸上,明暗间仿佛他也变成了榆树的一部分。 丁聪也学着老于头的样子,在榆树下坐下来,风吹树动,有刷啦啦的声音填充两个人之 间的寂静。 最后,还是丁聪按捺不住心头的焦躁,开口道,老爷子,您这三间土坯房换八十平方米 的楼房,您觉得不划算? 当然划算!老于头的答案让丁聪稍稍松了口气。 那您老人家还有啥打算?丁聪心里恨恨的,却要露出一脸的谦卑。 你回去吧,老于头说,划算我也不同意。 老爷子,您知道我晚一天开工,要浪费多少钱吗?您就开个价,只要我能承受,肯定答 应您。 老于头把掉在身边的几叶榆钱捏在手里,放到眼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慢条斯理地说, 回去吧,你再让我想想。 丁聪看出来,今天的谈话不会有什么结果,他长叹一口气,起身告辞,把老于头扔给了 门前那棵枝干虬结的老榆树。 丁聪前脚走,后脚张阿姨就过来了。还没答应?张阿姨试探着问。欠火候。老于头淡然 道。唉?真不知道你咋想的?张阿姨叹气道。 就想留个念想,给自己,也给后代。老于头话里带了几分伤感。 丁聪再来找老于头,是带着现金来的,他知道像老于头这把年纪的人,真金白银没见过 几回,他进了老于头的屋子,把拎来的五万块钱往茶几上一摊,说,老爷子,除了八十平方 米的楼房,我再补偿给您五万块钱,这样您已经很划算了,您就签了吧。 老于头瞥了一眼丁聪摊开的钱,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仍旧不急不缓地说,我不要钱。 那你要什么?丁聪忍不住将声音提高八度。 我不要钱,房子也不要八十平方米,我老了,无儿无女,一日三餐,一张床,用不了几 平方米的地方。 丁聪不知道老于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索性耐着性子等他说完。 我就有一个条件。 您说! 老于头转脸看向窗户,窗户开着,抬眼就能看到门外那棵老榆树,刷啦啦,像个没长大 的孩子,在春风里无忧无虑唱着童谣。 - 10 - 只要你答应盖楼的时候,留下那棵老榆树,我立刻签了协议,还有,房子给我四五十平 方米就行,够我这把老骨头养老就中。 丁聪的思维卡住了几秒钟,他机械地反问道,您要留下老榆树,放弃几十平方米的补偿 和五万块钱? 是的。老于头坚定地回道。 为啥?丁聪完全回过神来了。 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吧,老于头不无哀伤地道,门前这棵榆树有百十年的岁数了,要拆 迁了,这个村子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样子了,那些远走他乡的孩子,要是回来看看故乡,该 怎么办呢?什么都不在了,那滋味不好受啊!给他们留棵树吧,只要看到这棵树,就等于回 家了,只要看到这棵树,就知道这就是南城的西门,这就是故乡啊。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张阿姨认为“老于头不能那么不开窍”,指从常人眼光看,人们都喜欢更美好的生活。 B. 位于南城西门的居民“走路唱歌,做梦笑醒”,这说明他们缺乏长远眼光,不眷恋家园。 C. 本文以城市改造为背景,探讨了人们在经济利益面前如何守住自己的根这一重大主题。 D. 本文的主要人物取名颇有谐音对比的意味,老于头其实不愚,丁聪其实也不绝顶聪明。 8. 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对老榆树进行了描绘,请分别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9. 老于头不一开始就提出条件,而是卖关子,到最后才提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 结给文本分析。 【答案】7. B 8. ①第一处写榆钱“勾起了许多人记忆中的过往”,为下文写老于头不大 乐意拆迁埋下伏笔,与结尾最终老榆树被当作故乡的象征保留了下来形成呼应;②第二处写 老于头和老榆树已经融为了一体,渲染了宁静详和的氛围,传达出老于头对老榆树的脊恋之 情,为拒绝丁聪做铺垫;③第三处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老榆树,传达出老于头对老榆树的深 厚情感,为下文老于头放弃几十平方米的补偿和五万块钱而保留老榆树做铺垫。 9. ①从人物形象塑造来看,老于头最后才提出留下那棵老榆树的条件,表明了老于头是经过 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说明老于头看重的并不是利益,而是家园。②从情节设置来看,设置 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悟。③从主题表现来看,通过老于头到最后才提出留下那棵老 榆树,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故乡要回望自己的来处,牢记自己的根。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 - 11 - 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 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这说明他们缺乏长远眼光,不眷恋家园”说法错误,从文中“换作谁都会这样的”可 知,南城西门的居民这样的反应是人之常情。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事物形象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对老榆树进行了描绘,请分别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然后 找到三处描绘老榆树的内容,分析句意,感受情境。小说中的事物形象,倾注了作者的思想 与主观情感,分析小说中物象作用类题目,准确把握物象作用,可结合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 塑造、情节安排、环境、主题四个角度思考。 第一处在文章的开头,“榆钱挂满枝头的日子又到了,老榆树虽然上百岁了,但榆钱还是孩 子般的年轻,嫩绿色的榆钱又勾起了许多人记忆中的过往”,这句话重点突出“榆钱”,“嫩 绿色的榆钱又勾起了许多人记忆中的过往”突出榆钱的价值,而下文写到老于头不乐意拆迁, 写老于头要留下榆树,要给远走他乡的孩子留个根,显然开头“勾起了许多人记忆中的过往” 为下文老于头不乐意拆迁埋下伏笔,同时又与最后老于头要求留下老榆树形成呼应。 第二处,在文章中间,“日落的余晖将金色的光线涂抹到南城西门这一片低矮的平房上,老 于头家门前的老榆树擎着一树映着光的榆钱,像传说中的摇钱树,老于头坐在树下,仰着头 看满树的榆钱,榆钱筛下点点光斑落在他的脸上,明暗间仿佛他也变成了榆树的一部分”, 这段文字不仅描绘老榆树,也对老于头进行描写,“老榆树擎着一树映着光的榆钱”“老于 头坐在树下,仰着头看满树的榆钱”,老于头“仿佛也变成了榆树的一部分”,二者仿佛融 为一体,营造了祥和的氛围,老于头“仰着头看满树的榆钱”的动作可以看出老于头对榆树 的眷恋,这也就为下文他拒绝丁聪做了铺垫。 第三处,在丁聪第二次来访的时候,“抬眼就能看到门外那棵老榆树,刷啦啦,像个没长大 的孩子,在春风里无忧无虑唱着童谣”,这段文字重点描绘“榆树”,是老于头眼中的榆树, 在老于头眼中,这榆树就像孩子,“在春风里无忧无虑唱着童谣”,这里使用拟人的手法, 可以看出老于头对榆树的情感之深,而下文写老于头宁可放弃钱财和几十平方米房子的补偿 也要留下老榆树,这显然与老于头对榆树的情感有关,所以为下文这一内容做了铺垫。 【9 题详解】 - 12 - 本題考查分析故事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老于头不一开 始就提出条件,而是卖关子,到最后才提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给文本分析”, 明确要求后,再整理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这样的安排在人物形象的凸显、情节的关联以及 主旨的揭示方面起到怎样的作用。 首先梳理小说的情节,小说一开始先说老于头“对于拆迁的事满心不大乐意”,接着丁聪亲 自出面,老于头表态“把掉在身边的几叶榆钱捏在手里,放到眼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慢 条斯理地说,回去吧,你再让我想想”,然后丁聪再次来的时候带了五万块钱,对此,老于 头“瞥了一眼丁聪摊开的钱,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仍旧不急不缓地说,我不要钱”“我不要 钱,房子也不要八十平方米,我老了,无儿无女,一日三餐,一张床,用不了几平方米的地 方”“我就有一个条件”“只要你答应盖楼的时候,留下那棵老榆树,我立刻签了协议,还 有,房子给我四五十平方米就行,够我这把老骨头养老就中”,由此看来,老于头看重的不 是房子,不是钱财,而是想要保住这棵老榆树,这是人物形象方面的效果; 然后从情节方面来看,老于头一开始并没有提出条件,即使丁聪来访,他依然没有明确自己 的要求,而是说“你再让我想想”,这里卖了一个关子,直到丁聪第二次前来,老于头觉得 时机成熟了,所以提出要求,这就让小说的情节设置有了悬念,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 最后从主旨方面思考,直到最后老于头才提出要求“留下老榆树”,“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 那些远走他乡的孩子,要是回来看看故乡”“给他们留棵树吧,只要看到这棵树,就等于回 家了,只要看到这棵树,就知道这就是南城的西门,这就是故乡啊”,由此看来,老于头要 求留下老榆树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知道自己的 来处在哪里,也就提醒后代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复,字履初,太子太师嵩之孙,新昌公主之子。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 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词人儒士不与之游以主荫.,初为宫门郎,累至太子仆。 广德中,连岁不稔,谷价翔贵,家贫,将鬻昭应别业。时宰相王缙闻其林泉之美,心欲之, 乃使弟竑诱焉,曰:“足下之才,固宜居右职,如以别业奉家兄,当以要地处矣。”复对曰: “仆.以家贫而鬻旧业,将以拯济孀幼耳,倘以易美职于身,令门内冻馁,非鄙去之心也。” 缙憾之,乃罢复官,沉废数年,复处之自若。后累至尚书郎。大历十四年,自常州刺史为潭 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及为同州刺史,州人阻饥,有京畿观察使储廪在境内,复辄以赈贷, - 13 - 为有司所劾,削阶。朋友唁之,复怡然曰:“苟利于人,敢惮薄罚。”寻为兵部侍郎。扈驾 奉天,拜吏部尚书....、平章事。复尝奏曰:“宦者自艰难已来,初为监军,自尔恩幸过重。此 辈只合委宫掖之寄,不可参兵机政事之权。”上不悦,又请别对,奏云:“陛下临御之初, 圣德光被,自用杨炎、卢杞秉政,惛渎皇猷,以致今日。今虽危急,伏愿陛下深革睿思,微 臣敢当此任。若令臣依阿偷免,臣不敢旷职。”卢杞奏对于上前,阿谀顺旨,复正色曰:“杞 之词不正。”德宗愕然,退谓左右曰:“萧复颇轻朕。”遂令往江南宣抚..。三年,坐郜国公 主亲累,检校左庶子,于饶州安置。四年,终于饶州,时年五十七。复门望高华,志砺名节, 与流俗不甚通狎。及登台辅,临事不苟,颇为同列所嫉,以故居位不久。性孝友,居家甚睦, 为族子所累,晏然屏退,口未尝言。 (选自《旧唐书·萧复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 儒士不与之游/ B. 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 儒士不与之游/ C. 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 儒士不与之游/ D. 少秉清操/其群从兄弟竞饰/舆马以侈靡相尚/复衣浣濯之衣/独居一室习学/不倦/非词人 儒士不与之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B. 仆,文中是萧复的自称。古人自称时还会用“某”“愚”及成年后取的“字”。 C. 吏部尚书,吏部最高行政长官,掌管朝廷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 D. 宣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地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复赈济家小,拒绝利诱。萧复因家境贫困,准备出售昭应别墅接济家小,当时宰相王缙 派遣弟弟以获高官为诱饵让萧复奉送昭应别墅,萧复拒绝宰相的诱惑。 B. 萧复关爱民众,遭到弹劾。萧复任同州刺史时,州中发生饥荒,萧复劝说京畿观察使打开 设在境内的粮仓来赈贷贫困,受到有关部门的弹劾而降了官阶。 C. 萧复积极进言,刚直不阿。萧复向臭上进言,认为宦官恩宠过重,不可以参掌军事机密及 - 14 - 政事的大权;卢杞对皇上谄谀迎合,萧复当廷厉声斥责。 D. 萧复累受牵连,口无怨言。萧复因与郜国公主结亲受牵连面获罪,被安置到饶州任职,最 终死在饶州;萧复还曾受族子连累而退位,但他从不曾口出怨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朋友唁之,复怡然曰:“苟利于人,敢惮薄罚。” (2)及登台辅,临事不苟,颇为同列所嫉,以故居位不久。 【答案】10. A 11. B 12. B 13. (1)朋友前来慰问他,萧复平静地说:“如果有利于百姓,怎敢惧怕小小的惩罚。” (2)等到升任宰相,遇事不随意苟同,很是被同列嫉恨,所以居相位不能长久。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竞饰舆马”意思是“竞相修饰车马”,“饰”的宾语是“舆马”,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 除 CD 两项; “习学不倦”意思是“学习不倦”,“不倦”是“习学”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 项,“古人自称时还会用……成年后取的‘字’”说法错误,古人习惯自称用名,称呼他人 用字。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15 - B 项,“萧复劝说京幾观察使打开设在境内的粮仓”错误,这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复辄 以赈货”,意思是萧复打开设在境内的粮仓来赈贷贫困,并非“劝说京幾观察使打开……”。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 中,“唁”,慰问;“怡然”,平静的样子;“苟”,如果;“惮”,惧怕;“薄罚”,小 小的惩罚。(2)中,“及”,等到;“登”,升任;“临事”,遇到事情;“苟”,苟同; “为……所”,被动句;“嫉”,嫉恨;“以故”,所以;“居位”,居相位。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萧复,字履初,太子太师萧嵩的孙子,新昌公主的儿子。萧复年轻时恪守清廉的节操, 他的众从兄弟,竟相修饰车马,以奢侈豪华相炫耀,萧复身穿粗布衣服,独居一室,学习不 倦,不是词人儒士不与他们交往。因公主余荫,初任宫门郎,多次迁任做到太子仆。广德年 间,连年歉收,谷价特贵,萧复家境贫困,准备出售昭应别墅。当时宰相王缙听说昭应别墅 园林泉水之美,一心想得到它,就派弟弟王竑劝诱他,说:“凭足下的才能,本来应当官居 高位,如果以别墅奉送家兄,就会让你官居要职了。”萧复回答说:”我因家贫而卖掉旧业, 以此拯救寡妇家小,倘若用它来换取高位,使家人受冻挨饿,不是我的心愿啊。”王缙恼怒 他,就罢免了萧复的官职。离职在家多年,萧复安然处之。后来多次升迁做到尚书郎。大历 十四年,萧复从常州刺史升任为潭州制史、湖南观察使。到他任同州刺史时,州人贫困饥饿, 当时京畿观察使的粮仓设在境内,萧复就用来赈贷贫困,被有关部门弹劾而降了官阶。朋友 前来慰问他,萧复平静地说:“如果有利于百娃,怎敢惧怕小小的惩罚。”不久任兵部侍郎。 扈从皇帝到奉天,拜任吏部尚书、平章事。萧复曾上奏说:“ 宦官自国运艰难以来,开始任 监军,此后思宠过重。这些人只合应当任职宫廷,不可以参掌军事机密及政事的大权。”皇 常听后不高兴,萧复又奏请别的事,奏称:“陛下即位之初,圣德广布,自从任用杨炎、卢 - 16 - 杞执政,扰乱了大道,直到今日。如今形势虽然很危急,希望陛下一改圣思,臣方敢担当此 重任。如果叫臣阿谀奉承、苟且偷安,臣不敢旷废官职。”卢杞在皇帝面前奏对,阿谀奉承 旨意,萧复严厉地说:“卢杞的话不正确。”德宗感到震惊,退朝后对左右的人说:“萧复 很瞧不起朕。”于是命令萧复前往江南宣抚。三年,因与郜国公主结亲受牵连而坐罪,任检 校左庶子,被安置到饶州任职。四年,死在饶州,时年五十七岁。萧复门望高贵,立志恪守 名节,不太苟合世俗。等到升任宰相,遇事不随意苟同,很是被同列嫉恨,所以居相位不能 长久。性情孝顺友爱,治家很和睦,受族子连累,安然退位,不曾口出怨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请余赋诗(节选) 杜甫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注]下鞲,驾驭老鹰所用的臂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雪飞玉立”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白鹰的形象。 B. “不惜奇毛恣远游”写白鹰爱好于清秋时节肆意远游。 C. 颔联说白鹰在野外邀游之际,千方百计躲避人们的抓捕。 D. 尾联进一步借大鹏、狡兔来衬托白鹰高超的本领。 15. 请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4. C 15. 意思:白鹰一生可自行猎取食物,天下无敌,具有百发百中的本领, 怎能让它不鄙视被役使的命运。 情感:诗人通过对白鹰傲视众生、不受奴役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不甘于命运摆布 的雄心壮志。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 17 -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C 项,“千方百计躲避人们的抓捕”说法错误。“只教心力破”的意思是白鹰让想抓它的人绞 尽脑汁,想尽办法,而不是白鹰“千方百计躲避人们的抓捕”,选项曲解诗歌意思。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 干的要求,如本题“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里有两个问 题,一个问题是解释颈联的意思,另一个问题是分析颈联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 语来解释诗句含义,并结合全篇体会颈联的情感。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把握白鹰的形象特 点,然后探讨诗人的情感。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 结合前面可知,这两句的主语是“白鹰”;“无敌”“百中”是形容白鹰的本领,“无敌” 意思是“天下无敌”,“百中”意思是“百发百中”;“争能”意思是“怎能”,“下鞲” 指“驾驭老鹰所用的臂套”,结合颔联“千人何事网罗求”可知,“争能耻下鞲”是说白鹰 怎能甘愿被役使,怎能不鄙视被役使的命运。考生可以结合这些理解诗句的意思。 然后体会颈联的情感。这首诗歌集中笔墨塑造了白鹰的形象,如“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 等展现了白鹰的本领之高,而“争能耻下鞲”又表现白鹰不甘心受奴役的心志,对于这样的 白鹰,诗人是赞美的;但诗人塑造白鹰的形象不仅仅是着眼于物,而是借助对物象的刻画来 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白鹰其实是诗人的自比,诗人借助白鹰的追求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借助 白鹰的心志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所以白鹰“争能耻下鞲”其实是表现诗人不甘心被命运摆布 的雄心壮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 看来则是“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 因为“__________”, 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强调积累非常重要,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 , - 18 - __________”的境界。 【答案】 (1). 转轴拨弦三两声 (2). 未成曲调先有情 (3). 私我也 (4). 欲 有求于我也 (5). (而)神明自得 (6). 圣心备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 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拨、弦、私、欲、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贫穷落魄的多。《儒林外史》是专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吴敬梓真是把 的知识分子写活了。没有中举前的周进和范进等的形象,真是刻画得 ,至今 还 。中国历史上有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团团的富家 翁相。中国诗文和老百娃嘴中有很多形容贫而瘦的穷人的话,什么“瘦骨嶙峋”,什么“骨 瘦如柴”,又是什么“瘦得皮包骨头”,等等,都与骨头有关。这一批人一无所有,最值钱 的仅存的“财产”就是他们这一身瘦骨头。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一点“赌注”,轻易不能 押上的,押上一输,他们也就“涅槃”了。然而他们却 喜欢拼命,喜欢拼这一身 瘦老骨头。 他们称这个为“骨气”。( )。 要举实际例子的话,那就可以举出很多 来。《三国演义》中的祢衡,就是这样一个人,结果被曹操假手黄祖给砍掉了脑袋瓜。近代有 一个章太炎,胸佩大勋章,赤足站在新华门外大骂袁世凯,袁世凯不敢动他一根毫毛,只好 钦赠美名“章疯子”,聊以挽回自己的一点面子。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穷苦潦倒 入木三分 栩栩如生 偏偏 B. 穷苦潦倒 力透纸背 惟妙惟肖 偏偏 C. 一穷二白 入木三分 惟妙惟肖 恰恰 D. 一穷二白 力透纸背 栩栩如生 恰恰 1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批中国历史上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 B. 中国历史上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 C. 中国历史上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没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 D. 中国历史上有一批穷困的知识分子,贫无立锥之地,决不会有面团团的富家翁相。 - 19 -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A. “骨气”同“面子”一样,这个词儿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 B. “面子”同“骨气”一样,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是中国的国粹 C. 同“面子”样,“骨气”这个词儿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是中国的国粹 D. 同“骨气”一样,“面子”这个词儿也是无法译成外文的,是中国的国粹 【答案】17. A 18. B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 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 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 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穷苦潦例:走投无路,十分不如意。一穷二白:形容基础薄弱。语境是形容知识分子的,应 用“穷苦潦倒”。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人的见解、议论、分析得 深刻。力通纸背:形容书法绘画笔力遒劲有力。后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炼。语境是对 人物形象的刻画,应用“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 容描写、模仿、刻画、雕塑和扮演等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偏重于像活的一样:“惟妙惟 肖”偏重于精妙肖似。语境是说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应用“栩栩如生”。偏偏:表示 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恰恰:刚好、正。语境“轻易不能押上的”“喜欢拼命”, 正是表达与期待相反,应用“偏偏”。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 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再分析修饰成分。 A 项,“一批”语序不当,应放到“穷困的”前面;“决不会没有”否定不当; C 项,“决不会没有”否定不当; D 项,中途易辙,在“贫无立锥之地”前加上“他们”。 故选 B。 【19 题详解】 - 20 -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 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 联系前后内容,这部分是在谈“骨气”,而 B、D 项将句子的语意变成了对“面子”一词的强 调,与整段意思不符,可先排除;A 项语意强调的是“是无法译成外文的”,下文“要举实际 例子的话”证明的是“骨气”是国粹,两者语意不衔接。 故选 C。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人们总是直观地认为手机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_______________?从成像原理来看,像 素值的大小对生成的图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当手机的图像传感器面积一定的时候,像素 值越高,单位像素感光面积就越小,而单位像素面积直接影响到图像传感器进光量。单位像 素面积越小,___________,拍摄出的照片就会变得灰暗模糊;像素值越低,__________,感 光性能更好,因此在成像的高感光画质以及画面层次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另外,图片整 体效果的优劣不仅仅决定于像素值,还与手机镜头模组、软件优化等有关。 【答案】 (1).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 图像传感器上进光量就越少 (3). 单 位像素感光面积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 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 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第一空,前面说的是人们的直观看法“认为手机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而横线处是问 号,说明这是个问句,可填写“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第二空,前面说“单位像素面积直接影响到图像传感器进光量”,说明“单位像素面积越 小”,传感器进光量越少,才会出现后面的“拍摄出的照片就会变得灰暗模糊”,因此可填 写“图像传感器上进光量就越少”; 第三空,根据前面的“当手机的图像传感器面积一定的时候,像素值越高,单位像素感光面 积就越小,而单位像素面积直接影响到图像传感器进光量”,以及“像素值越低”,得出的 结论就应该是“单位像素感光面积大”,才会出现“单位像素感光面积大”。 - 21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石芜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胡欣的备课本在网络走红。她 的备课本中图文并茂,用心用情,赢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翻开这本“网红”备课本,字迹 工整,上面各种生动形象的图案跃然纸上,小动物、水果、植物、人物卡通等图画都是胡欣 数学课堂上的主角。胡欣告诉记者,这都是依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喜好而设计的。 (1)请给上述新闻拟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 (2)针对上述新闻事件,写一段评述性文字。 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流畅,不超过 90 个字。 【答案】(1)教师备课本走红网络 (2)“网红”备课本传递着乡村人民教书育人的温度,这本备课本既传递了知识,也拉近了 距离,又给予了学生温暖和关爱,还在无形中传递者阳光、向上、创新的价值。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准确、鲜明的能力。拟写标题要紧扣新闻人物、 事件。 拟写标题时要抓住新闻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特别是开头后结尾的概括性语句。本则新闻的主 要事件是老师的备课本在网络走红。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生动、准确、鲜明的能力。写一段评述性文字抓住事件的性质, 进行简明扼要的点评。 针对新闻的评论性文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比如教育要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要因材 施教,要创新教育手段,教师的责任情怀等等,然后在结合材料做简明扼要的分析,要言之 成理,注意字数要求。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新冠疫情在我国爆发时,日本向我国捐赠了救援物资,还在物资上贴上了纸条“山川 异城,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激励;在中国的疫情防控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时,全球疫情爆发,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已经向许多邻 邦友国派出了医疗队,也在捐赠别国的物资上写下了最美好的祝福,“鲸波万里,一苇可 航”“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孟子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守望相助,才能共渡难关。请结合材料内容, 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全球疫情下“守望相助”的心得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 22 - 【答案】例文: 命运共同,守望相助 战国的孟轲说过:“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从世界历次发生 的重大传染病事件看,打败病毒从来都不是隔岸观火,趁火打劫。只有守望相助、同担风雨 才是对抗病毒的“特效药”,才是打败“病魔”的强有力武器! 隔岸观火,趁火打劫。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暴发,当务之急是美国应该 拿出“老大哥”的态度和行动,做好本国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抗疫合作, 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发挥建设性作用,也为保障全世界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筑起 一道屏障。然而,事实上却是加强对他国的药物制裁,暗地里挖墙脚搞美国优先特权,背地 里戴有色眼镜大玩特玩双重标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隔空喊话,“在疫情当前,说这种 话简直就是抓错了药,开错了方,不但无法解决美国自身面临的问题,反而会让美国普通民 众受到更多的伤害。各国必须团结协作、共克时艰。只有这样才能早日战胜疫情。”奉劝美 方的一些政客,不要在大疫和大义中选择隔岸观火,甚至是火上浇油、趁火打劫,最终你会 发现引火烧身。面对疫情,自始至终中国都愿意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守望 相助、同担风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共同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 守望相助、同担风雨。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体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同担风雨、 众志成城、携手抗疫,经过举国上下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措施发挥出了 200%的效果,如今, 祖国已经走出最困难、最艰巨的阶段,笼罩在祖国上空的新冠肺炎疫情阴霾正逐渐散去。但 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多点爆发,疫情蔓延的趋势不断扩大,中国始终愿同世界各国 携手努力化解危机,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分享防控和治疗经验,以开放合作的实际行动抵 御疫情冲击,共同维护国际卫生安全!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守望相助!这就是同担风雨! 中国抗疫实践证明,不管这个病毒有多强大、有多顽固,也不管这个病毒是否是未知的、 全新的,在 14 亿中华儿女守望相助、同担风雨的实际行动下,战胜病毒只不过是早晚的事罢 了。打败病毒从来都不是隔岸观火,趁火打劫。只有各国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同担风雨、 携手抗疫才是对抗病毒的“特效药”,才是打败“病魔”的强有力武器!愿世界各国在疫情 面前,乃至面对未来都能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则作文从议论文写作角度分析。议论文的范畴包括“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会怎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按照“范畴内容”来构思写作。本 题为任务驱动作文,任务指向明确。即“你对全球疫情下‘守望相助’的心得与思考”,“全 - 23 - 球疫情”“守望相助”是关键任务。再结合材料内容,材料中体现“守望相助”关键信息主 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日本向我国捐赠了救援物资”“中国已经向许多邻邦友国派出了医疗 队”“也在捐赠别国的物资上写下了最美好的祝福”,据此我们可以从合作、互助的角度来 立意:二是“给我们带来了温暖、激励”的纸条及“也在捐赠别国的物资上写下了最美好的 祝福”,据此我们可以从人情关爱、鼓励的角度来立意。 参考立意角度:①让合作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②汇聚起守望相助的力量;③疫病无情, 人间有爱。 可用素材: 1.面对疫情,中国脊梁表现了顽强的战斗力。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84 岁为国 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院士钟南山,身患渐冻症却仍然战斗在抗争肺炎最 前线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请战书上按下一个个鲜红指印的白衣天使们,不计报 酬、日夜开工的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者们,坚守岗位的警察、基层工作者,还有后方保障民 生的超市营业员、环卫工人、快递员……虽然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但为了这个国家默默奉 献的人们,都是英雄!疫情阻击战虽然艰苦,但是好消息不断传来,成功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 毒株、治愈的病例不断增加、火神山医院已于 2 月 2 日完工……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2.每一次战胜灾难,都是一次中国精神的洗礼、都是一次中国力量的凝聚。面对疫情,我们 自强不息、努力拼搏,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全国 各族人民的支持,中华民族必将战胜此次危机,在战胜疫情的斗争中提升自我、创造生机、 愈战愈强。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14 亿中国人用责 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从群众到党员干部,从物资保障到科研攻关,充分彰显 了强大的“中国力量”。而这强大的“中国力量”,正是最有效的抗疫“良药”。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中国人身在何处,我们都有着同样炙热的“中 国心”,这是 14 亿中国人民与生俱来的爱国之心。 5.与生俱来的“中国心”为我们“充电蓄能”,万众一心的“中国人”尽己所能,并肩作战。 若是要将同心竭力的“中国力量”炼制成抗疫“良药”,还需添加“中国智慧”,发挥制度 优势,彰显“中国之治”。 6.“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 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正在进行的这场防控疫情的严峻斗争, - 24 - 深刻印证了这一结论。 7.“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从 1998 年的抗洪抢险,到 2003 年的抗击非典,再到 2008 年的 抗震救灾,一次次伟大斗争告诉我们: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团结的力量;越是攻坚克难, 越需要群策群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中国人民克服不了的 困难、迈不过去的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有信心,我们有能力! 行文结构: 本文题目“命运共同,守望相助”属于论点式,巧用对称结构,和谐上口。正文部分首 先以 2020 年春节的新冠肺炎疫情开篇,分析防控疫情的重要性,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分述要打 赢这场抗击病毒的战役,必须友爱互助。强调全球抗疫,世界各地都为蔓延四处的疫情努力 奋斗着,全球上下一盘棋,团结一心,相互关爱必然能够战胜疫情;并引“乡田同井,出入 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来激励大家,相信疫情会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将过去。 最后用“中国抗疫实践证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各国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同担风雨、 携手抗疫才是对抗病毒的‘特效药’,才是打败‘病魔’的强有力武器!愿世界各国在疫情 面前,乃至是面对未来都能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最后发出“出 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召唤,并收束全文。 【点睛】材料作文写法指导:一、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 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二、其次 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 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 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 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②设想法。主 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 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 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 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 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 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 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 25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