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ww.ks5u.com 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 高一语文必修一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名句默写(13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 ‎ ‎(2)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3)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4) 《沁园春·长沙》中诗人借“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展现了秋日万物勃发的生命力量,表达了自己敢于争取自由的革命理想。‎ ‎(5)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表现康桥的静默,进而表达离别的惆怅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 《雨巷》中诗人借助破败的意象渲染雨巷的凄清,烘托诗人的忧伤,表现丁香般的姑娘走远、消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越国以鄙远 (2). 君知其难也 (3). 士皆瞋目 (4). 发尽上指冠 (5).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6). 尤使我耳不忍闻 (7). 鹰击长空 (8). 鱼翔浅底 (9). 万类霜天竞自由 (10). 夏虫也为我沉默 (11).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2). 到了颓圮的篱墙 (13). 走尽这雨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情境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鄙、瞋、尤、鹰、翔、竞、颓圮、篱墙。‎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二、基础知识(18分,每题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惆怅(chàng) 忸怩(niǔ) 寥廓(guò) 橘子洲(jú)‎ B. 樊哙(kuì) 峥嵘(zhēng) 怂恿(sǒnɡ) 彷徨(páng)‎ C. 携手(xié) 菲薄(bó) 寂寥(liáo) 篱笆墙(lí)‎ D. 迷惘(wǎng) 颓圮(tuí) 青荇(xìnɡ) 忖度(d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主要考查区分形近字、同音字,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等。这主要在于学生平时注意养成积累字音字形的好习惯。本题中,‎ A项,“廓”应读“kuò”;‎ B项,“哙”应读kuài;‎ D项,“度”应读duó。‎ 故选C。‎ ‎3.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漫江 漫溯 长蒿 苍茫大地 B. 沉浮 寂寥 惆怅 神采飞扬 C. 榆阴 斑谰 叱骂 遒劲有力 D. 倜傥 锭放 笙箫 犹豫不决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字形的辨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本题中,‎ A项,“长蒿”应为“长篙”;‎ C项,“斑谰”应为“斑斓”;‎ D项,“锭放”应为“绽放”。‎ 故选B。‎ ‎4.下列句中加点字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军氾南 ②箕踞以骂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沛公欲王关中 ‎⑤既东封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⑦函封之 ⑧欲止不内 A. 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B. 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C. ②⑥⑦/③④⑤/①⑧ D. ③⑥⑧/⑤⑦/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本题要求选择“加点字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①③④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这三句的加点字分别可译为:“驻军”、“递眼色”、“称王”。②⑤⑦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这三句的加点字分别可译为:“像撮箕一样”、“向东边”、“用盒子(匣子)”。⑥⑧是动词活用作使动,这两句分别译为:“使……灭亡”、“使……停止”。‎ 故选B。‎ ‎5.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缒而出 ②今急而求子 ③劳苦而功高如此 ④项王按剑而跽 ‎⑤荆轲和而歌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 ⑦拔剑撞而破之 ⑧今日往而不反者 A. ①⑤/②⑦/④⑥/③⑧ B. ③⑤/②⑥/①⑦/④⑧‎ C. ②④⑦/③⑤/①/⑥⑧ D. ①④⑤/②⑦/③/⑥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本题要求选择“而”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可用排除法。第①、④、⑤中的“而”都表修饰。如:“夜缒而出”中的“而”就修饰烛之武出城的方式是“缒”而出,即用绳子从上往下吊而出。同样,“按剑而跽”中的“而”修饰了项王“跽”的时候是“按剑”,表示他有戒备之意。“荆轲和而歌”中的“而”,表明荆轲是和着高渐离的拍子而唱歌。②⑦中的“而”表顺承。③“劳苦而功高如此”的“而”表并列。⑥⑧两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可译为“却”。‎ 故选D。‎ ‎【点睛】注意“而”字表修饰的时候,其中心词一定是动词,表修饰的部分多是方式状语。比如:“按剑而跽”中“而”字后的中心词是动词“跽”;而“按剑”是修饰“跽”的方式,在句中作状语。‎ ‎6.下列各句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人不敢与忤视 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④距关,毋内诸侯 ⑤ 敢以烦执事 ⑥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A. ①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通假字)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根据平时积累、熟记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最后,利用语法知识、根据语境等进行判断。本题中,‎ ‎①“倍”通“背”,违背,背叛;③“振”通“震”,害怕;④“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所以含有通假字的是①③④。‎ 故选B。‎ ‎【点睛】通假字一般有以下规律: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3.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互相代替。4.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假。掌握通假字非一日之功,考生应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熟悉常见的通假字,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通假字。作答时要结合语句意思和通假规律进行判断。‎ ‎7.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 ③群臣侍殿上者 ④何厌之有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且贰于楚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大王来何操 ‎⑨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⑩若属皆且为所虏 A. ①②⑤/④⑥⑩/③⑦/⑧⑨ B. ①⑤⑩/②⑥⑨/③⑦/④⑧‎ C. ②⑥⑦/③⑨⑤/①⑩/④⑧ D. ③⑥⑧/②④⑨/⑤⑦/①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需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种类及其标志,其次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判断。本题中,‎ ‎①⑤⑩被动句,②⑥⑨状语后置句,③⑦定语后置句,④⑧宾语前置句;‎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8.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B. 郎中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分掌各司事物,是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的高级官员。‎ C. 匈奴又称“胡”,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秦汉之际曾统一北方草原。‎ D. 河东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髙祖赦免。汉高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高祖进言赦免了他。‎ B. 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受到单于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 季布被召入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入京,欲任用他为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他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 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2)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答案】8. C 9. B 10. D ‎ ‎11. (1)滕公说:“季布多次为了项羽使皇上陷入困境,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 ‎(2)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季布是楚地人。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 ‎“项籍使将兵”,项羽让他将领军队,“将”与“兵”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拆开,排除B项;‎ ‎“高祖购求布千金”省略句,正常为“高祖购求布(以)千金”,译为:高祖用千金来悬赏购买季布的头。所以“高祖”应该为“购求布千金”的主语,“布”与“千金”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故选C。‎ ‎【9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 B 项,“郎中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错误。郎中职位次于丞相、尚书和侍郎。‎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错误。根据原文“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季布原本就有重诺的名声,曹丘生只是使他更有名;‎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1)数,多次;窘,使动用法,使……陷入困境;怨,怨恨;得,抓到;‎ ‎(2)将,率领;困于平城,被动句式,被围困在平城;横行,横扫;面,当面。‎ ‎【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从考试走向看,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 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 ‎;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参考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说:“汉王朝悬赏捉拿你非常紧急,追踪搜查就要到我家来了,将军您能够听从我的话,我才敢给你献个计策;如果不能,我情愿先自杀。”季布答应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运货的大车里,将他和周家的几十个奴仆一同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买了下来安置在田地里耕作。朱家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说:“季布犯了什么大罪,皇上追捕他这么急迫?滕公说:“季布多次替项羽窘迫皇上,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干休。朱家说:“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与窦长君也有交情,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 ‎“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B卷(10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原:原野。‎ ‎1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 ‎ A. 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作者秋季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 尾联两句自问自答,抒发了作者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思乡之情,此时诗人情绪也由悠然转入怅然。‎ C. 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直接抒发了作者拳拳的思乡之情。‎ D. 本诗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村晚晴图,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为写景作结的。‎ ‎13.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12. C 13. (1)动静结合(或以动村静)。诗句额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 ‎(2)视听结合。领联上下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仁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数峰无语",突出数峰的宁静(或“静态美")。‎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 “直接抒发了作者拳拳的思乡之情”错误。而应该是“以含蓄的诗真切地打发了作者拳拳的思乡之情”。全诗前后情感有明显的突转与变化,借此突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写景的手法,如四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和动静结合),三角度(时空角度、感官角度、声色角度)多修辞(比喻、拟人等),其次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整理作答。本题中,‎ 题干明确了答题范围(颔联)和答题方向(写景手法)。‎ 首先理解颔联的意思: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晚,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其次结合写景手法分析:①颔联上下句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一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一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 ‎②颔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 ‎③“数峰无语”,意思是许多的山峰默默伫立,没有语言的交流,而“无语”是人所有的动作,山峰没有,所以运用拟人修辞,突出数峰的宁静。‎ 综合可知运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和拟人的手法。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该手法的作用效果。‎ ‎【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一九三四年七月十六之夜,鲁迅记 ‎14. 下列对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忆韦素园君》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相识、交往的若干情景,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 B. 作者在叙述中以大量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配之以凝重、诚挚的笔调,突出显示了鲁迅对韦素园的敬重与怀念。‎ C. 在《忆韦素园君》中,作者站在社会的角度,肯定了韦素园作为“泥土”“石材”的意义。鲁迅与素园私交不错,但文中并没有提及,而是更多地站在社会历史评论人的角度,给素园一个更高立意和更大格局上的交代。‎ D. 鲁迅把韦素园放在整个新文化运动背景中来评价,使这一人物回忆篇章有了更深广的内涵,更表现出韦素园的悲剧性格中的崇高、平凡生命中的伟大。‎ ‎15. 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心”这句话的理解。‎ ‎16. 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的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答案】14. B 15. 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 ‎16. 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②踏实苦干,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对于自己患病与对待朋友咯血不同态度,表现出他对友人的真切关爱。‎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 B项,“作者在叙述中以大量的描写”说法错误。而是夹杂着议论的表达方式。如“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等文字。‎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抓词语(关键词语反复揣摩)一重勾连(上语境结合分析)一看全文(结合全篇情感旨把握)。本题中,‎ 首先要找到此句的出处。在选文第7段的最后。根据句子所处的位置,就要结合上文进行分析。此句明显是与上文写韦素园的认真以至于激烈相对应的;再往前看,“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说明沉静只是表象,认真乃至激烈才是韦素园的内心表现而这又源于对这个时代的痛心。第7段首句“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又表明了作者对韦素园从误解到深入了解的转变,而第8段又说道他的认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据此分析,鲁迅对韦素园的感情“痛惜与无奈”。‎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答题时先概括要点,再列举事实,把定性分析和举例分析结合起来,注意原文的引用和关键词的提取。本题中,‎ ‎①“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外貌描写以及窗前的摆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 ‎②“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通过鲁迅的回忆可以知道他性格认真而激烈;‎ ‎③“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可知,他支持未名社,是其中的骨干青年;‎ ‎④“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 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以及“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对自己患病和知道朋友咯血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可以知道他关心朋友胜过自己。‎ 文章中有关韦素园文字,基本上都与未名社的活动相联系,作者在肯定未名社的立场上肯定韦素园对于未名社所起的作用,自始至终将韦素园泛在未名社的工作中加以考察,也就是在整个新文学背景中来评价韦素园这一文学青年,而绝非以个人的好恶论功过,这就使这一人物回忆篇章有了更深广的内涵。在比较中突显“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性格。‎ ‎【点睛】解答人物形象赏析类题,规范答题思路:‎ ‎1.概括题与分析题的不同答题思路。概括题只要分点列出即可,点与点间不能交叉。‎ ‎2.分析题有两种思路:①概括→分析:用几个关键性的词语高度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概要分析。②分析→概括:先列出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后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 六、语言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___________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____,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___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牛刀小试 蔚然成风 不孚众望 庸人自扰 B. 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 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不孚众望 杞人忧天 D. 初露锋芒 蔚然成风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B.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C.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 D.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本题中,‎ ‎①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初露锋芒: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 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排除CD。‎ ‎②一日千里:比喻进步或发展极快。‎ 日新月异: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二者基本相同。‎ ‎③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后面是“一战成名”应用“不负众望”。排除A。‎ ‎④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语段强调“没必要的担心”,用杞人忧天。‎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题目,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本题中,‎ 本题应该重点注意语意方面的衔接,前面是“学习”,同时注意“学习”和“摸索”的先后顺序,结合上下文,应是“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先学习,然后才在学习中“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排除ABC,‎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考生应该熟悉常见的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本题中,‎ 首先,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语序不当,排除BD;‎ 其次,“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句子主语是“张小明”缺少谓语动词,属于成分残缺,排除C;‎ 故选A。‎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面是某高校社团一则声明的初稿片段,其中有多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 近日,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发现部分未经批准注册成立就假借学校社团名义的学生或社会团体潜入新生寝室,进行宣传招新,并收取20元至100元不等的钱。根据《xx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规定,这种行为是不可以的。一经发现,校团委将联系相关学院,并报保卫处给予负责人相应的纪律处分。请全体同学共同遵守,若发现非官方组织假借社团的名义招收新生、收取资金,请尽快向校团委办公室反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潜入”改为“进入” (2). “钱”改为“费用(会费)” (3). “不可以”改为“违规的(不被许可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本题中,‎ ‎(1)“潜入”是暗中进入,常用于“潜入水中,“潜入”国家等,不适用于新生寝室,应该为“进入”。‎ ‎(2)“钱”是口语,此处应该用书面语“费用”。‎ ‎(3)“不可以”是口语,此处结合语境应该指行为是违规的,所以把“不可以”改为“违规的”或者“不被许可的”。‎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是否得体等等。‎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答案】(示例)‎ 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 岳飞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要做到: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合例句内容分析,通过一系列词语总结概括中国的某种精神,因此在选词的时候需要注意选能体现同类精神的词,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思维的严密性。‎ 八、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细节,抵得上千言万语。因为细节,所以真实;因为细节,所以感人!一篇记叙文必须有浓墨重彩的描写,特别是人物的细节描写,如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或精神。‎ 请以“矛盾,成长的音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要有多方面的细节描写。(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矛盾,成长的音符 ‎“你好好考虑一下,最好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这毕竟关系到你今后的人生。”老师意味深长的话语久久地在我耳边徘徊,我握着一张纸茫然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到家,家里没有人,我走进房间,扭开台灯,展开手中的那张纸,这是一种报送单,只要填上名字,我就可以躲过苦闷的复习和令人发怵的高考,直接进入这所看似不错的大学,然而这就意味着我高中三年的努力将不会有任何结果,究竟何去何从,我的心里很矛盾。‎ 算了,不想这烦心事儿了,留给父母考虑吧!我走到阳台上,打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呛人的尘土味扑鼻而来,沉闷的空气将我的心情压抑得更加烦闷。一阵凉风吹过,将衣着单薄的我吹得瑟瑟发抖,“这鬼天气”我不禁咒骂道,抬头看天,乌云覆盖,一幅山雨欲来的架式,“轰隆隆”,几阵雷打过,大雨倾盆而下,路边的小树在雨点的打击下,躲避不及,那“嗒嗒嗒”的响声,仿佛是天空在向它开火,又好似它苦闷的呻吟,我的心中不禁对这小树多了一丝怜悯,唉,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不忍地走进了房间。‎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滴嗒”声渐渐听不见了,雨,终于停了,我走到阳台上,向窗外看去,那棵饱受暴雨摧残的小树,并没有象我想像的那样萎靡不振,而是精神抖擞地站在那儿,青翠欲滴的叶子像翡翠般圆润,看着小树挺拔的身姿,我的心灵有了一丝触动。‎ 我慢慢地踱进房间,拿起那张报送单,回想起高中三年里,每次考试前的紧张备战,考好后的洋洋自得,失败后的垂头丧气,回想起那奋斗过的点点滴滴。。。。。。心中的矛盾也渐渐有了选择。‎ 我缓缓地放下保送单,拿起电话,拨通了老师的电话“某老师,我是某某,我决定放弃保送名额。”我一字一顿,坚定不移地说,听的出来,电话那头的老师有疑惑有惊讶,但更多的还是理解与赞许。‎ 我放下电话,不屑地拿起保送单,飞快地卷成一团,一个漂亮地空投,毫无悬念地将它送进了垃圾箱。‎ 我直起身子,走到阳台上,看到明净的天空一碧如洗,我明白,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的成功总是不会长久的,我暗自下定决心:在高考这个年青的战场上,我要用我付出的努力去换取辉煌的明天。‎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矛盾,成长的音符”已给定,从题目上看,应该围绕“矛盾”来写,“成长的音符”还要和成长有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待矛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要在矛盾中学会选择,学会成长,不能迷失了方向。文体一般议论文好写一些,注意论据的选择要有说服力,也就是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可以拿来运用。审题立意:“矛盾”是什么?1、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信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哲学上。2、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所谓的“选择”。3、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所谓的人际矛盾、客观与主观的矛盾。“成长的音符”是什么?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或一个个小的节点、小的事件。注意体裁是记叙文。写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题目(中心),点题目(中心)。(5)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审题,写作即可。要求:(1)要有多方面的细节描写。(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点睛】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等等。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诗意的生活》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2.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人生处处是考场》。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谈意气》。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