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案

考点2 识记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 定考向 从2015年起高考试题新增了对古代文化常识考查的题型,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此考点属于识记类试题,考生答题失误无非是识记不牢、不全。在复习备考时,我们应注重积累传统文化中的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科举知识、地理常识、礼俗、服饰、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常见设问方式:‎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熟技巧 文化常识识记“3法”‎ 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因此,复习时识记、积累大量的文化常识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掌握一些识记技巧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化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用一根线将它们穿起来,这些文化常识就会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穿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具体如下:‎ 韵文类:→→→→→ 散文类:→→→→→→→ 什么时候想记忆文化常识,就先拉一条长线,将针一根一根地穿过去,哪根针(朝代作家作品)穿不过去了,就停下来,细细地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该补的补上,就可以继续穿,这样既快又能随时检查自己的记忆情况。‎ ‎2.联想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比如记忆屈原:‎ →→→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3.积累法 文学文化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的。因此,对于一些常识性知识,要加强梳理和记忆。如古代的“官职常识”“人物称谓常识”“文集命名常识”“科举常识”“地理常识”“古籍常识”等,可以将所有需要记忆的文学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分配在各个时间段里予以记忆。而在每一天的复习中,先回忆前一天的内容,再记忆新的内容,这样大循环套小循环,一直到高考前,就不怕记不住可能考查到的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推断“2法”‎ ‎1.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 ‎2.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本见本专题考点1“真题示法”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尝试解答】 __C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文意,锁定选项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位置。‎ 第二步:剖析词语的内涵。本题加点词语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如A项“首相”,“相”指“丞相、宰相、相国”,而“首”则是指其中居于首位的人。B项,“建储”,“建”指“确定”,“储”指“储君、皇位继承人”。D项,“契丹”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建立的契丹国。‎ 第三步:解析具体语境。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具体的语境相联系,其内涵比词典中丰富,故需结合语境才能具体理解。如C项“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76082039】‎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注】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恤典”是指朝廷对去世官吏分别给予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的典例。‎ B.“除”和“擢”都属于中国官职任免制度。“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擢”是对官员的提拔。‎ C.“杖”是中国古代用大竹板、大荆条等拷打犯人脊背、臀或腿部的刑罚,‎ 与笞、徒、流、死一起被定为五刑。‎ D.“刑部”是中国古代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B [“除”应解释为“任命、授职”的意思,可见B项中“‘除’是免除犯了错的官员的职务”错误。]‎ ‎【参考译文】‎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亲沈侭,做邠州知州。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被授予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 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给予丧葬善后仪式,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沈束说:“周尚文为大将,以忠义称许自己。曹家庄那一场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如董旸、江瀚,极力抗击强敌,随后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祭祀,但应该赐予祭祀,来表彰他们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封官夺职,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奏章呈入,严嵩很愤恨,激起皇帝发怒,将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沈束没有其他居心,只是豪放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沈束关进钦犯监狱。之后,刑部以沈束奏事没有事实根据治罪,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沈束,仍旧关在钦犯监狱里。当时沈束进入谏官官署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沈束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父瑗,尚书都令史。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以公方著称,终于建平太守。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词赋为中兴之冠。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惠怀之际,河东先扰。璞筮之,投策而叹曰:“嗟乎!黔黎将湮于异类,桑梓其翦为龙荒乎!”于是潜结姻昵及交游数十家,欲避地东南。抵将军赵固,会固所乘良马死,固惜之,不接宾客。璞至,门吏不为通。璞曰:“吾能活马。”吏惊入白固。固趋出,曰:“君能活吾马乎?”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 皆持长竿,东行三十里,有丘林社庙者,便以竿打拍,当得一物,宜急持归。得此,马活矣。”固如其言,果得一物似猴,持归。此物见死马,便嘘吸其鼻。顷之马起,奋迅嘶鸣,食如常,不复见向物。固奇之,厚加资给。‎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古地区名。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占卦为业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庄、忠、敬、笃、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 C [C项错误在于,对“五行”的理解不对。在本文的语境下,“五行”指的是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参考译文】‎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人。父亲郭瑗,任尚书都令史。当时尚书杜预对朝廷制度进行了一些增减调整,郭瑗常常予以辩驳纠正,因此以公正端方著称,后死在建平太守任上。郭璞喜好经书学术,学问渊博而有大才,但不善于语言表达,他的词赋自中兴以来首屈一指。他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阴阳术数及历法算学。有一个叫郭公的人,客居于河东,精通卜筮之术,郭璞跟从他学习卜筮。郭公授予他《青囊中书》九卷,由此他通晓五行、天文、卜筮之术,能攘除灾祸,通达冥冥的玄机,就是京房、管辂这样的人也比不上他。‎ 惠帝、怀帝的时候,河东之地首先出现了骚乱。郭璞卜了一卦,丢下书策长叹一声说:“哎呀!老百姓将要陷于异族统治之下了,故乡之地将要受到匈奴的蹂躏啊!”于是(郭璞)暗中联络了亲戚朋友数十家,准备迁移到东南去避难。他们到达将军赵固那里,正遇上赵固所乘的一匹好马死了,赵固非常痛惜,不愿接待宾客。郭璞去见他,守门人不让郭璞进去。郭璞对他说:“我能使马死而复生。”守门人很吃惊连忙进去告诉赵固。赵固马上出来见郭璞,对他说:“你能使我的马复活吗?”‎ 郭璞说:“‎ 需要健壮的汉子二三十人,每人手持一根长竿,往东走三十里,在山丘树林里有一个土地庙,使用长竿拍打,就会出来一个东西,要迅速捉住带回来。得到了这个东西,马就可以复活了。”赵固照着他说的去办,果然捉住了一个像猴子一样的东西,便带了回来。这个像猴子一样的小兽一见死马,便对着死马的鼻子呼吸。一会儿马就站了起来,昂头嘶鸣,吃起东西来和平常一样,可那个像猴子一样的怪兽却不见了。赵固惊奇欣喜,送了许多钱财作为报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