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保定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能给予文化发展思想创意、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图书生产方式的革命;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信息技术革命使新媒体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惑。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文化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消费、生产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如当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文化、电竞文化、创意文化、创客文化等,已经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涌现一批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提升了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大幅增加了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用数字图像复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静态的绘画转化为动态的影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放异彩;去年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一改历史和文物的严肃面孔,将过去在博物馆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引发了广大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③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供给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企业开展创新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不多,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文化科技制作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文化和科技分属不同行政管理系统,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总体而言,文化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创新行为,产生的是新技术、新产品,面临的是新兴市场,因此具有与其他创新活动类似的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类主体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 ④为解决上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找准文化和科技两种思维缺乏交融的软肋,补齐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短板,以体系化思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 (摘编自眭纪刚《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是持续的。 B. 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冲突与困惑,都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起的。 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 D. 我国文化科技制作技术装备只依赖进口,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国产化率不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在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时,由表及里,重在分析问题,然后联系当前现实。 B. 文章前两段论述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正面论证;第三段是反面论证。 C. 文章论述时,举例典型,如第一段举三个不同时代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D. 文章第三段先总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很多不足,后分说原因,条理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技创新可以支持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文化活力和生命力得到提升。 B. 当前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方式已发生改变,一些文化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 C. 使用现代科技焕发历史文化的生机,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样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D. 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虽成就巨大,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B项,“冲突与困惑,都是……引起的”的表述扩大了范围,结论武断。原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感”,而不是“生活中的”所有冲突与困感。C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表意错误。从原文可知这个“文化产品”是指用“数字图像复活”的《清明上河图》,故排除。D项,错在“只依赖进口”这个地方,原文的表述是“主要依赖进口”,故排除。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错在 “第三段是反面论证”这个地方。 第三段是论述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只是事情的另一面,并非是从反面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D项,错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 这个地方,从原文最后一句话可知国家有关部门只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选项曲解了文意。 故选D。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3G、4G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5G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移动物联网领域,服务对象从人与人通信拓展到人与物、物与物通信,将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增强移动宽带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流量爆炸式增长,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应用体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海量机器类通信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5G三大应用场景将全面支撑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发展。 与4G相比,5G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关键性能指标也更加多样化。5G最突出的三个性能指标是用户体验速率、空口时延和连接数密度。5G用户体验速率可达100Mbps至lGbps,是4G的10倍以上;空口时延低至1ms,是4G的1/10;连接数密度可达到100万连接/平方公里。 5G将在2020年左右实现商用。6G概念和需求必将建立在5G技术商用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满足2030年之后的市场需求。 6G将进一步融合未来垂直行业,衍生出全新业务,并通过全新架构、全新能力,支撑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构建,打造6G全新生态,真正实现万物智联的美好愿景,助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速率、提升容量,移动通信永远在向着更多的频谱、更高的频段扩展。5G 扩展到毫米波频段,而6G将迈进太赫兹时代。 移动通信还有一个更伟大的梦想,即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无处不在、永远在线的全球网络覆,让网络信号抵达任何一个偏远的乡村,让大山深处的病人能接受远程医疗,让孩子们能够接受远程教育。 (摘编自《5G时代:万物互联给世界怎样的未来》) 材料二: (摘编自《5G大战爆发!“中国芯”凭什么站上世界之巅?》) 材料三: 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商业5G部署的第一波浪潮的兴起,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行业将受到极大的推动,而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将是无人驾驶。 由于无人驾驶需要大量的互联网接入数据才能够正常运行,庞大的数据使当前的4G网络已经无法支撑。而5G网络登场之后,得益于5G技术的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四大特性,5G技术能够对无人驾驶产生的庞大数据进行传输和处理,以及提供更精准的地图定位和更复杂的运算,从而引导实现安全稳健、高速的无人驾驶。 随着5G技术的到来,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将逐渐完善,并将加快促进道路网、传感网、控制网、能源网以及管理数据基础平台五网的融合,实现不同等级智能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的同时运行,从而达到车路协同。 我国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已与交通运输部部长达成共识,在中国公路加快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道路的标示、规则将进行智能化改造。在未来,道路标示(如“前方道路施工,请减速慢行”)、红绿灯等将能根据路况来“自主”协调控制车行、人行的通行时间。 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道路意外情况识别是智慧交通管理的重要依据。 未来的智能摄像头能对道路交通上的车辆图像进行结构化分析,在事故未发生之前就能预知车辆短时间的运行状态,减少车辆碰撞事件的发生。即通过多种手段包括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对高速路意外状况进行预警,从而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多状态预知识别,避免自动驾驶事故。而这种预知识别能力,也是安防行业未来几年内的发展重点。 在5G 、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助力下,未来的智慧交通必将向“自动、主动、人性化”靠拢。 (摘编自《5G时代下的智能交通发展展望》) 4. 下列不属于“6G愿景”表述的一项是 A. 垂直行业将进一步融合,演变产生5G时没有的业务。 B. 万物智联的梦想得以实现,人工智能的时代将到来。 C. 移动通信将会从毫米波频段发展到太赫兹时代。 D. 处处能抵达、永远在线的全球网络覆盖将成为现实。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G、4G的移动互联网是人与人通信的时代,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5G移动物联网是人与物、物与物通信的时代。 B. 5G实现时,移动宽带将大大增强,5G用户体验速率是4G的10倍甚至更多,通信上超高可靠低时延,空口时延仅4G的1/10。 C. 2003年到201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其中2010年至2016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占比一直维持强劲的上升态势。 D. 5G的商用虽未完全推行,但对十年后的6G怎样适应当时的市场需要的研究已开始。6G比5G更智能,速率和容量更大。 6. 5G技术的运用会对未来的智慧交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C 6. ①5G技术引导实现高速、稳健、安全的无人驾驶。②促进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完善,实现不同等级智能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的同时运行,从而达到车路协同。③促进道路标识数字化、智能化、使道路标识可以“自主”协调控制车行、人行的通行时间。④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多状态预知识别,避免自动驾驶事故。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不属于‘6G愿景’表述的一项”。材料一第五自然段说的是6G 的愿景,而第六自然段说“移动通信还有一个更伟大的梦想”,即“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无处不在、永远在线的全球网络覆,让网络信号抵达任何一个偏远的乡村,让大山深处的病人能接受远程医疗,让孩子们能够接受远程教育”,而D项,说的正是这个比“6G愿景”更伟大的梦想。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适合采用排除法。C项,错在“其中2010年至2016年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占比一直维持强劲的上升态势”这个地方的表述,从图表那个曲线走势图可以看出中国的占比2016年低于2015年。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从材料三“随着商业5G部署的第一波浪潮的兴起……而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将是无人驾驶”可提炼出5G技术引导实现高速、稳健、安全的无人驾驶的要点。从“随着5G技术的到来,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将逐渐完善……从而达到车路协同”可概括出:促进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完善,实现不同等级智能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的同时运行,从而达到车路协同。从“在中国公路加快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道路的标示、规则将进行智能化改造。……人行的通行时间”等可提炼出:促进道路标识数字化、智能化、使道路标识可以“自主”协调控制车行、人行的通行时间这个要点。从“通过多种手段……避免自动驾驶事故”可归纳出: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多状态预知识别,从而避免自动驾驶事故这个要点。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瓜树的主人 黎衍俊 节日的晚上,远处天空烟花万重,城里高楼霓虹辉闪,公园里花灯耀眼,游人如织……我走在公园的大道上。 “来散步啦?”环卫阿姨向我打招呼。 “哎,没放假呀?”我说。 “是的,每年这个时候,最忙。凡是大家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最忙。”她笑着说。 “明天再扫吧,你该回去了,今天过节,家人在等着呢。” “不急,今天活多,要晚一点,家人都习惯了。” 我几乎每晚都和她相遇。是啊,都习惯了,连逢年过节都习惯了。 都习惯了,天天一个样,土黄色的工作服,头戴帽子,脸庞围着纱巾,戴着口罩,身后一辆垃圾车“陪伴”着,不离不弃,手上扫帚有节奏地舞蹈,地上的树叶沙沙地响。她带着黄昏走向深处,街灯又把她从街角中拉出来,身影亮亮长长…… 一天,台风将来,我参与检查街道安全工作。在一大树底下,我又遇见她,捧着一盅白粥,美美地喝着。她向我打招呼,我感到愕然,以为她认错人。看到她身边的那把扫帚和垃圾车时,我才醒悟:“是你呀,认不出来啊,刚吃午饭?” “是的。”她笑得很甜,吃得很香。也许是习惯了,一点不矜持。 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真容。此时的地已脱下工作服,摘下帽子、纱巾和口罩,露出盘着的黑发,贴着汗水的刘海下,是一张端庄的脸庞。 我笑着说:“原来你还这么年轻,好漂亮!” “哄我开心哆! 还年轻,快五十了,成老太婆啰!”她哈哈笑起来。 “这个时候吃的算哪餐?” “是午餐。早餐五点,午餐一点,晚餐八点。” “现在几点,知道吗?快三点啦。 “前段路垃圾多,刚扫到这里。”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棵树龄已长,绿叶婆安,树上鸟儿翻飞,叽叽喳喳地间,树下一群阿姨在聊天…… 几天后,我胃不舒服,老中医说野木瓜花对肠胃好,城边村有。吩咐我去找。我在村里转来转去,天色迷蒙时才在村边偏僻的一座平房前找到。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之前的台风对它影响不大。 我走到屋前,正想敲门,村路上一位阿姨拉着垃圾车,乒乒乓乓地向屋前走来。阿姨开口:“你好,你找谁呀?” “想找木瓜树的主人。”我笑着回答。 “找这树主人干吗?我就是。”她回到门前,安放好车,解下头上的帽子、纱巾,走近我:“哇,是你啊,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 “哎呀,阿姨,你家在这?” “租的房子。进去坐坐吧,我爱人在。” 她随手推开门,打亮厅里的灯。我难挡她的热情,也跟了进去。 此时,厨房传出声音:“回来了,菜马上好,准备吃饭。” 她笑着回答:“有客人呢。” “好,客人来了,快坐,一起吃饭。” 我说明来意,并告诉她,晚饭早就吃过了。阿姨说:“你坐下吧!”她爱人也很好客。盛情难却,我坐下来打量这房子。这是三间红砖瓦房,旁边厨房另建,瓦面陈旧,但墙壁亮白,地板光洁;家具简单,整齐大方,房间的布置给人宽敞明亮的感觉。“房子偏僻点,但每月租金三百元,便宜。”她指指厅里分出的一个小间又说道:“这是儿子的房间,他到省城读大学了。” 此时,她爱人开始上菜,三菜一汤:肉片汤,一青菜,一煎蛋,一盘炒花生。阿姨从房间端出两杯酒,笑着说:“这是药酒,我爱人每天都要喝上一杯,你也尝尝。” “对,好酒、好酒,我们一起喝。”她爱人勤劳,敦厚热情,耿直语快,看出来他是家里的“主厨”。 席间,阿姨边吃边说。夫妻俩年近五十,原先家在乡下。和爱人一起来做环卫工人是为了陪上高中的儿子读书。儿子懂事,勤奋,成绩好,中考考上城里一中。夫妻俩担心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决定放弃农耕,进城来打工陪读。还好孩子很争气。前年考上国家重点大学,夫妻俩陪读工夫没白费。 我问工作状况,她说:“每天早晨六点早饭后开工,晚上七点多收工,习惯了,不觉得累。比起大老板大演员那上百上千万是低了,但我们本事到这儿了,工资够生活就行了,不求太多。”她爱人负责清扫另外一个单元,力气大点,完成工作早些,做饭和家务活他全包了。她摸摸爱人的肩膀加上一句:“老公比我辛苦,他还是家里的‘火头军’,里里外外他管着。”说完又哈哈笑起来,笑声穿过瓦缝,在夜空飘荡。 屋外静悄悄,偶尔传来野鹤声音;屋里暖融融,酒香、菜香和笑声交织着,我心也醉了。 她爱人夹一个荷包蛋放在我的碗里:“专讲不喝不行,来,我们干杯!” …… 我告辞。阿姨说:“台风刚过,路面垃圾多,还要加班,我们一块送你出去。” 到街上有几里路,我捧着美丽的木瓜花,跟着他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岔路口处,我向他们轻轻地招手,他们也向我招招手告别。我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走往街灯的深处。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用简笔描写晚上城市的欢乐情景,交代了下文“我”与“阿姨”相遇的背景。 B. 小说连用四个“都习惯了”,表明“我”与“阿姨”“两人生活上都是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C. 小说画线处屋内的热闹与屋外的寂静形成对比,突出“阿姨”一家知足常乐,珍惜眼前生活。 D. 小说主要运用语言描写的手法对“阿姨”的丈夫进行刻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8. 小说中的“阿姨”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9. 文中的木瓜花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认真负责、勤劳。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要把工作任务完成后才休息。②知足、随遇而安。对因工作而打乱了正常作息时间,没有埋怨,而是逐渐“习惯”。③待人热情、真诚。与“我”多次主动打招呼,邀请“我”到她家做客。④关爱、体贴家人。进城陪儿子读书,体贴丈夫。 9. 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老中医吩咐“我”去找木瓜花,使“我”有机会在阿姨家做客,进一步了解她及其家人。②衬托人物形象。衬托“阿姨”和她的丈夫平凡而美好的形象,小说写“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是象征“阿姨”及其丈夫虽不惹人注意,但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而且心灵美好的形象。③升华小说主题。借以表达“我”对如“阿姨”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敬佩、赞美之情。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B 项,四个“都习惯了”是写“阿姨”对打扫卫生工作的特点了解和对这份工作形成的生活规律变化的适应,最后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这是对“阿姨”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肯定,但并不包括“我”按部就班地过日子这一点。 故选B。 【8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能力。这需要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和人物相关的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如下几步走:一是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然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要求简要分析 “小说中的‘阿姨’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善于从有关“她”的具体情节去归纳,同时要注意用四字短语归纳。具体来说:从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都要把工作任务完成后才休息可看出她认真负责、勤劳的特点。从对因工作而打乱了正常作息时间,没有埋怨,而是逐渐“习惯”可提炼出:知足、随遇而安的特点。从她对“我”多次主动打招呼,并邀请“我”到她家做客可归纳出:待人热情、真诚的特点。从进城陪儿子读书和体贴丈夫等情节可看出她关爱、体贴家人的特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文本中的重要事物或关键语句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概括能力。做小说题,一定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去分析与思考。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人物、情节、环境。作答时围绕三要素再结合主题思想、读者层面的表达效果等,角度就比较多元了。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中的木瓜花有什么作用”。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老中医吩咐“我”去找“木瓜花”,使“我”有机会在“阿姨”家做客,从而进一步了解她及其家人。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通过写“木瓜花”塑造了“阿姨”和她的丈夫平凡而美好的形象,小说写“木瓜树生机勃勃,花很美,躲在深处”是象征“阿姨”及其丈夫虽不惹人注意,但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而且心灵美好的形象。从升华小说主题的看,通过写“木瓜花”能表达“我”对像“阿姨”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敬佩、赞美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蟠字士龙,滨州渤海人。汉乾祜二年举进士,解褐益都主薄。宋初,历 安远军及河阳节度推官、保义军掌书记。乾德五年,召拜监察御史,典染院事。 初苏晓掌京城市征顿于集及卒选蟠代之冬命为太宗生辰使。开宝七年,与殿中丞刘德言同知准南诸州转运事。太平兴国初,就迁仓部员外郎,改转运使,岁漕江东米四百万斛以给京师,颇为称职。秩满,部内僧道乞留,诏许再任,赐金紫,改驾部员外郎。八年,丁内艰,时以诸州纲运留滞,起复,知京城陆路发运司事。会河决韩村,大发丁夫塞之,命蟠调给其饷,未几河塞。朝廷方议封禅,以蟠为东封水陆计度转运使,会诏罢其礼。俄迁工部郎中,充河北水路转运使,改刑部郎中,就充水陆转运使,入判本部事。籍田毕,迁左谏议大夫。淳化初,兼同考京朝官差遣。二年,暴中风眩,上遣太医视之,赐以金丹。卒,年七十三。赐钱十万,给其丧事。蟠性清介寡合,能攻苦食淡,专事苛刻,好设奇诈,以售知人主。典染作日,太祖多临视之,蟠侦车驾至,辄衣短后衣,芒腾持梃以督役,头蓬不治,遽出迎谒。太祖以为勤事,赐钱二十万。尝受诏巡茶淮南,部民私贩者众。蟠乘羸马,伪称商人,抵民家求市茶,民家不疑,出与之,即擒置于法。子锴,初以父荫为大理评事,咸平二年,擢进士第。尝献《幸太学颂》。真宗中夜观书,得锴颂,颇嘉赏之,出以示辅臣,且言锴幼孤,能自立,召试,命直史馆。累迁至户部郎中、盐铁副使。 (选自《宋史·刘蟠传》,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苏晓掌京城/市征颇干集及卒选蟠/代之/冬/命为太宗生辰使 B. 初/苏晓掌京城市征/颇干集/及卒选蟠/代之/冬/命为太宗生辰使 C. 初/苏晓掌京城/市征颇干集/及卒/选蟠代之/冬/命为太宗生辰使 D. 初/苏晓掌京城市征/颇干集/及卒/选蟠代之/冬/命为太宗生辰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B. 金紫,金印紫绶的简称。秦汉时期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列侯等皆金印紫绶。 C. 纲运,成批运送大宗货物。每批以若干车或船为一组,分若干组,一组称纲。 D. 累迁,指多次升迁官职,“迁”与“授、拜、陟、擢、进”意义相同,都有升迁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刘蟠深得民心,官职多次升迁。在他做转运使任满的时候,统辖区内的僧人道士请求留下他。他多次升迁至工部郎中、左谏议大夫。 B. 刘蟠兼任官职,深得皇帝体恤。淳化初年他兼任同考京朝官差遺。中风后,皇帝派遣太医给他看病,他去世后,皇帝赐钱供给其家人办理他的丧事。 C. 刘蟠尽职尽责,认真勤于政务。在他主管典染作坊时,亲自穿着草鞋拿着木棒监督劳作,头发蓬乱不整,急忙出迎太祖,深得太祖信任。 D. 刘蟠光耀门相,后辈不辱门庭。他儿子刘锴因为进呈《幸太学领》而受到真宗赞赏,通过面试被任命为直史馆,多次升迁至户部郎中、盐铁副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河决韩村,大发丁夫塞之,命蟠调给其饷,未几河塞。 (2)蟠乘羸马,伪称商人,抵民家求市茶,民家不疑,出与之,即擒置于法。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适逢黄河在韩村决口,大规模发动壮丁堵塞决口,朝廷命令刘蟠调集供应他们粮饷,不久黄河决口堵住。 (2)刘蟠骑着瘦马,假称商人,到百姓家里求购茶叶,百姓不怀疑,把茶叶拿出来给他,刘蟠立即就把他们抓起来依法惩治。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宜采用排除法。“初”是时间名词,要断开。“苏晓掌京城市征”意思是苏晓掌管着京城市场的税费的征收,“掌”字后的宾语是“京城市征”,故应在“征”之后停顿,从而排除AC两项;后面“及卒”的主语是“苏晓”,意思是“等苏晓死后”,所以在“及卒”前需要停顿;而“选蟠代之”的主语是朝廷,所以“选蟠”前要停顿,从而排除B。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D项,“迁”在古代的意思有复杂性。并非所有的“迁”都是升职,比如“左迁”就是被贬官。而且“授、拜” 只是得到官职,被授予官职,并不一定是“升迁”。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原文“蟠侦车驾至,辄衣短后衣,芒属持梃以督役,头蓬不治,遽出迎谒。太祖以为勤事”,从“侦”等字眼可知:刘蟠是故意取悦皇帝,而非C项所说“尽职尽责,认真勤于于政务”。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一句采分点:“会”,适逢,恰巧;“河”,特指“黄河”;“决”,决堤、决口;“发”,发动、征发;“丁夫”,男子;“未几”;不久;“河塞”,黄河被堵住了。 第二句采分点:“羸”,弱、病弱;“伪”,假装;“市”,动词,“购买”;“即擒置于法”是“即擒(之)置于法”的省略。意思是:立即把他们抓起来依法惩治。 【点睛】《刘蟠传》译文: 刘蟠,字士龙,是滨州渤海人。后汉乾祐二年考中进士,初次入仕任益都主薄。宋朝初年。(刘蟠)历任安远军及河阳节度推官、保义军掌书记。乾德五年,召入朝中,授予监察御史的官职,主管染院事务。起初。苏晓掌管京城的市场税收,办事十分干练,等到他死了以后,朝廷选拔刘蟠来代替。这年冬天,任刘蟠为太宗生辰使。开宝七年,与殿中丞刘德言共同执掌淮南诸州转运事。太平兴国初年,就地升迁为仓部员外郎,改任转运使,每年通过水道调运江东四百万解大米供给京师,工作很是称职。工作任期已满,统辖区内的僧人道士请求留下他,朝廷下诏允许他连任,赐给他金印紫綬,改任驾部员外郎。开宝八年,遭遇母丧,当时因为各州的纲运拖延时间。所以他服丧期未满应召任职,主管京城陆路发运司事。适逢黄河在韩村决口,大规模发动壮丁堵塞决口,朝廷命令刘蟠调集供应他们粮饷,不久黄河决口堵住。朝廷正议论封禅,任命刘蟠为东封水陆计度转运使,恰逢颁布诏令停止封禅。不久升迁为工部郎中,充任河北水路转运使,改为刑部郎中,就地任充水陆转运使,入朝判本部事。皇帝亲耕籍田礼仪完毕,刘蟠升迁为左谏议大夫。淳化初年,兼任同考京朝官差遗。二年,突然中风,皇帝派遣太医给他看病。赐给金丹。去世,享年七十三岁。皇帝赐十万钱供给他家人办理他的丧事。刘蟠性情清高耿直很少与人投合,能够吃苦、生活简朴,专门做苛刻的事,喜欢设计新异的诡计,以取得君主的赏识。主管典染作坊时,太祖多次亲临视察,刘蟠侦查知道皇帝即将到来,就穿上后幅较短的衣服,穿着草鞋拿着木棒 监督劳作,头发蓬乱不整,急忙迎出参拜。太祖以为他勤于事务,就赐给他二十万钱。(刘蟠)曾经接受诏书巡视淮南茶叶买卖,辖区内私自贩卖的百姓很多。刘蟠骑着瘦马,假称商人,到百姓家里求购茶叶,百姓不怀疑,把茶叶拿出来给他,刘蟠立即就把他们抓起来依法惩治。儿子刘鍇,最初因为父亲的恩荫任大理评事,成平二年,他考中进士。曾经进呈《幸太学颂》。真宗半夜看书,得到刘鍇的这篇文章,颇为赞赏,拿出来给大臣看,并且说刘锴小时候为孤儿,能自立,皇帝直接召他来面试,任命他为直史馆。他多次升迁至户部郎中盐铁制使。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对酒赠少章① 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②略相同。 [注]①少章:秦觏,字少章,高邮人。秦观之弟,元祐六年进士,官仁和主簿。②潦倒:蹉跎,失意。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除夕夜诗人独在异乡与友人灯下对饮。为下文抒情和写景做了铺垫。 B. 颔联诗人概括自己半生的蹉跎不幸,过去的生活,就犹如一场梦,似有还无。 C. 诗人虽说“发短愁催白”,但他的头发不一定全白了,此处是极言愁之深。 D. 颈联写诗人酒后衰颜才显红晕。“酒借红”是“借酒红”的倒装,诗句对仗工整。 15. 这首诗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尾联写诗人愁苦无人诉说。座中只有秦少章与诗人遭遇处境略同,可以作为他的知音。所以在发泄了一肚子的不平之气后,诗人和秦少章一起唱和,两个潦倒略同、同病相怜的人,用歌声来排遗满腹愁绪。表达了诗人愁苦的心境和对自我的宽慰。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 “为下文抒情和写景做了铺垫”理解错误,下文没有写景。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本题要求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中,“我歌”的同时,君(您)也在翩翩起舞,说明关系很好、友谊很深。而“潦倒”相同,说明都是政治失意,故有惺惺相惜之感。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已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与“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出师未捷身先死 (2). 长使英雄泪满襟 (3). 霓为衣兮风为马 (4). 虎鼓瑟兮鸾回车 (5). 覆压三百余里 (6). 隔离天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第一句的关键是:《蜀相》、“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很容易相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注意“长”不要写作“常”,因为这里的意思是“长久地”而不是“时常、经常”。第二句的关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很显然“霓为衣”呼应“穿着”;“风为马”呼应“出行工具”。第三句的关键处是:《阿房宫赋》、“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不难发现“覆压三百余里”呼应了“占地之广”;而“隔离天日”呼应了“楼阁之高”。作者用夸张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阿房宫占地之广,楼阁之高。 【点睛】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一种“西技”,图画课在世纪初的新学中 。沿着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备受画家所推崇的。 两代文化启蒙者,从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吕微,都倡导美术的写实主义。在后者那里,“写实”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新文化。“画家必须用写实主义,才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画自己的画,不落古人窠白。”陈独秀将写实与发挥“天才”、标榜自我独立性________,强调“写实”的精神内涵。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写实主义从原来的追求绘画逼真效果,提升到具有“科学与民主”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写生是讲究科学性的行为,自我摹写和自我表达是民主的表现。在这种背景下,人物写生、透视素描、明暗造型,都具有文化性、精神性含义。至此,( )。肖像画与个人主义时代的自我张扬相呼应,拓展出一片新天地。美术教育既是一门人文教育,又是一门技术性相当强的课程。一种用画面摹写景观,摹写人事万物的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让人的表达_________,技术促进了觉醒。 在技术的协助下,自我摹写变得_________,自画像也开始流行。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举重若轻 一概而论 为虎作伥 轻而易举 B. 举足轻重 相提并论 如虎添翼 轻而易举 C. 举重若轻 一概而论 如虎添翼 得心应手 D. 举足轻重 相提并论 为虎作伥 得心应手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是完全备受画家推崇的。 B. 沿着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是画家所推崇的。 C.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承受画家推崇。 D. 沿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潮流,二十世纪前十年,西洋图画以写生为方式的写实路径备受画家推崇。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们对肖像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绘画 B. 人们对肖像画尤其是绘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 C. 人们对绘画尤其是肖像画的理解,进入一个新阶段 D. 人们对绘画以及肖像画的理解都进入一个新阶段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能力。解答技巧:(1)看词义,抓住近义成语(词语)中不同的语素或整个成语(词语)的含义,分析各自的侧重点、范围的大小、词义的轻重。(2)看对象,近义成语(词语)适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人,有的适用于物。(3)看褒贬,近义成语(词语)感情色彩有不同,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4)看语体,有的成语(词语)用于书面,有的用于口语。(5)看功能,近义成语(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不可乱用。“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比喻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简言之,指能力强。“举足轻重”: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简言之,地位重要。语境是讲“图画课在世纪初的新学中”的地位重要,故此处应选“举足轻重”。从而排除AC。“一概而论”:指处理事情、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一同看待。“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此处指同等看待。原文是“陈独秀将写实与发挥“天才”、标榜自我独立性”等观点“相提并论”。“为虎作伥”:旧时迷信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会引诱人来给老虎吃,这种鬼叫伥。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恶人干坏事。含贬义。“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比喻增添力量,使强大的更加强大,或使凶恶的更加凶恶,即该词侧重于表示作用的递增。原句是“这种技能的掌握让人的表达”显然是更进一步的意思,故此处适用“如虎添翼”,从而排除D。再看其余词语:“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毫不费力。“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前文有“技术的协助”,强调事情容易做,故选“轻而易举”。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画横线的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本题适合排除法。 A项,“完全”与“备受”语义重复;B项,“经世致用的晚清实学湖流”,定语位置不当,“晚清”表领属关系,应放“经世致用”前;C项,“承受”与“推崇”搭配不当。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此题适合用排除法。根据文意,句子强调“进入一个新阶段”,突出的是对“肖像画”的理解而不是“绘画”,从而排除AB两项;从逻辑角度来看,“绘画”与“肖像画”是大小包含概念,不能并列,所以排除D项。 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研究表明,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损伤与颈部的血液流动有关,并出现了正相关(指自变量增长,因变量也跟着增长)关系,一旦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____,引发颈部斑块。可见,治疗患者颈部的斑块也是消除患者眼底出血的另一重要方式。中医上对患者的治疗讲求的是标本兼治,即把整体和局部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的诊治。中医的诊治过程往往将患者的疾病分为阴虚模式、气阴两虚模式以及阴阳两虚模式三种。眼底出血可划分为气阴两虚模式,毛细血管中的淤血指的是患者体内的痰湿,而视网膜的损伤指的是水肿,____,就形成了我们可见的痰瘀。因此,医生在临床诊疗上,____,还需要格外重视患者体内的气血养神。 【答案】 (1). ①必然影响其颈部的血液流动 (2). ②痰湿和水肿同时出现 (3). ③不仅需要重视患者的外在疾病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考查语言运用中的简明、连贯、得体。补写语句题,就是要求所补写的句子与原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我们做这种题关键是要抓住话题中心,梳理出整段文字的脉络,更要巧妙地把握句中的关联词。同时,还要根据语段的表达方式,到底是议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本题是一段科普性的说明文字,介绍了“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损伤与颈部的血液流动之间呈正相关的病理关系,特别提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第一空前面有“一旦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的文字,后文肯定要呼应这个表假设的“一旦”,从关联词来看,“一旦”与“就”或“必然”相搭配,再从后文“引发颈部斑块”得知,肯定是血液流动受阻所致,故第一空可填:必然影响其颈部的血液流动;第二空前面说“眼底出血可划分为气阴两虚模式,毛细血管中的淤血指的是患者体内的痰湿,而视网膜的损伤指的是水肿”,而后文有关键词“痰瘀”,说明第二空是两种情形同时兼具,即可填:痰湿和水肿同时出现。最后,一空总结句,表明医生在临床诊疗的时候,从一个“还需要格外重视患者体内的气血养神”,说明前面是讲对“外在疾病”的重视和处理。故第三空可填:不仅需要重视患者的外在疾病。这个“不仅需要”正与后面的“还需要”相呼应。 【点睛】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理清上下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善于借助关联词来帮助推敲。(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比如分号、冒号等的具体作用。(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向中国代表表示:“我们希望在月球部署外层空间监测系统,探索外层空间,并期待在小行星安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让我们一起合作吧。”他还谈到了两国的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以及在电子元件生产方面可能的合作。他称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没有政治障碍。“我们已准备好向联合企业迈进,共同建立一个联合遥感卫星星座来共同占领这个市场,最终能够将地球高精度扫描结果商业化。” 【答案】①俄航天局表示将与中国在小行星安全领城进行合作;②两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有合作可能;③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没有政治障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新闻压缩一定要抓住主要事实,本则新闻是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向中国代表的发言。围绕的内容可概括为:“中俄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项目及意向”。做这个题需要一句一句地梳理出关键信息。第一句的关键词是“中俄”“小行星安全领城”“国际合作”;第二句话的关键字眼是:“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可能合作”;第三句关键点:“相关领域”“联合企业”“无政治障碍”。 【点睛】压缩语段,要善于提取关键词,即高频、核心词语。归纳时要言简意赅。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有人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有人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还有人说:并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这些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读了它们有什么启发呢?请以其中的一句或者综合几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勇立潮头舍我其谁 看了上面四则警句,不由得豪气干云,壮怀激烈。人生短暂,我辈青年当有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的少年意气:“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空悲切”。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险滩、激流,有荆棘,有巉岩,但我们应该将这些困难和挫折踩在脚下。须知:艰难困苦,定会玉汝于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亚圣孟轲谆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有不怕吃苦,敢于吃苦,从逆境、绝地中昂然战斗的精神和情怀。苏轼老先生动情地写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回首近代中国走过历程,我们分明地看到一部在屈辱中、困难中“逆风”飞翔的历史。鸦片战争一来,列强环伺、军阀割据,国之将倾岌岌可危,仁人志士引用张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名言,呼吁国民将险境当成历练,遇强则强,挽救家国于生死之际。在近代国家危亡的大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而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依然是在困境中磨砺,茁壮成长。是的,困难是试金石,困难是我们受用一生的财富。 无独有偶,一代乐圣贝多芬的传奇人生,也是在磨难、困苦中创造出来的。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倾诉了耳聋给他带来的莫大的痛苦以及他战胜疾病的决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是何等的耻辱啊!这样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的艺术,只有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贝多芬在这种困境中呐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时代在滚滚向前,我辈青年必须秉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传统精神,在新时期,新的环境下,用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锐气去开创社会主义更大、更美的局面。请拿出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勇立潮头、舍我其谁的精神,去谱写祖国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意思是,要想成就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是形容到了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但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境地,越艰险越要向前走。“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指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千万不能松懈,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和动力并存的关系,压力就是动力,努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压力能激发人努力奋斗。考生可就其中的一条句子的含义立意作文,也可以是综合几条的共同主旨进行立意。同时,审题过程中要注意字数、文体要求等等。 立意: 1.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努力奋斗,否则就不会有进步,有辉煌的到来。 2.越是艰难越向前,越能攀上更高的山峰,领略到无限的风光。 3.奋斗者把艰难险阻当作奋斗的动力,懒惰者把压力当作放弃的借口。 4.奋斗,奋斗,再奋斗,艰难险阻就是成功的垫脚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唯知跃进,唯知雄飞,以不负期望,不负这个伟大时代…… 素材: 1.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化自张载《西铭》中的“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意为包括贫穷、低贱、忧伤、灾难等种种艰苦难挨的外部条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样磨砺人的意志,使之终有所成。虽然出自宋代《西铭》,但其包含的君子不畏艰险,自我磨砺,以苦为阶,最终实现涅槃的意志和信念,却千年绵延不绝,成为融入中国人血脉之中的独特民族品格。 3. 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坎坷丛生。近代以来更是列强环伺、军阀割据,国之将倾岌岌可危,仁人志士引用张载这句名言,呼吁国民将险境当成历练,遇强则强,挽救家国于生死之际。在近代国家危亡的大背景下,形容个人境遇的贫贱忧戚,更多地被形容时代环境的“艰难困苦”所替代,频频见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报端,逐渐固定成俗语。“玉汝于成”的含义,也由打磨自身使之成为君子,扩大为所坚持的事业成功,含有正义必胜、坚持就是胜利的蕴意。于己,置身“戚忧贫贱”之地,仍不改初衷孜孜以求;于民族于家国,置身艰难困苦之境,仍穷尽所有奋勇向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体现的是民族性格中的韧性与达观。而成为如玉君子之后,所求何在?张载有四句,千年之后我辈读之,依然热血沸腾壮心不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 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倾诉了耳聋给他带来的莫大的痛苦以及他战胜疾病的决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是何等的耻辱啊!这样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的艺术,只有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贝多芬在这种困境中呐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结构层次: 本题由四句带有哲思意味的金句构成。语句短小而精辟,反映的都是要敢于正视困难、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斗志。压力、责任、风高浪涌、激流险滩、荆棘坎坷,都是考验我们的试金石。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本题最大的特点是比较直接的考核学生的价值观,故这篇文章写成带有时政特点的文章,彰显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积极克服困难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从文体来看,非常适合写成表达自己观点、见解的议论文。而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先从四个名句的含义说开去,然后提炼出共性,那就是我们要有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和斗志,要有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锐气,要有勇立潮头,奋楫者先的责任担当。接着,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证明,能担当大任的人,必定是“逆境中奋力搏击者”。再次,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中国逆风起飞,赶超欧美的历程,说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话的正确性。同时,举西方“乐圣”贝多芬的例子,说明,逆境、磨难其实是试金石,是一笔财富。最后,呼吁广大青年朋友,要有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勇气和精神,勇挑重担,勇立潮头,为四化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