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浙江)3
2019届一轮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训练(浙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市场化:分两步走 贾梦玮 文学不能完全市场化,但在现实社会,文学确实存在一个市场问题,只不过有它特有的规律——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由于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刚刚开始,加之文学市场的特殊性,健康的文学市场的形成尚有待时日。 文学产品是精神产品,它的物质形态如书本纸张、互联网服务只是它的存在形式,不能决定它的质量高低与优劣,决定它质量的是其内容与精神含量,这是文学产品与鞋子、汽车等物质产品最大的区别。因此把一本文学书籍买回家后,如果看完了发现文学质量不高,你不能退换,除非印刷装帧等物质形态有问题。你说:“我认为这本书写得不好或者我不喜欢这本书,请给我退了。”估计不会有人因此给你退货,否则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把买回来的书看完了再退回去,文学市场也就完全无法形成了。也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售后服务无法实施,因为无法制定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 一个健康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优胜劣汰,供需基本平衡。文学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学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运转较慢,文学经典的形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大浪淘沙”。因此,在媒体欠发达的时代,优秀的作家成就的往往是“身后名”“身后利”。对于刚面世的文学作品来说,它短期的市场前景(评奖也是市场的一部分),如其他商品一样,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广告”。如今的文学市场上,充斥着作家、作品的“新闻发布会”“研讨会”“讨论会”,还有在西方人面前的“搔首弄姿”,都免不了广告的嫌疑。中国作家过去对于市场是很淡漠的,现在一下子又“早慧”了,中国人的那点聪明劲儿在文学市场上依然管用。但这次又是太聪明了。考虑到市场的严酷性,有些作家已经有了品牌意识,不敢拿自己的名字(品牌)当儿戏,作品轻易不会出手,而是努力拿出“货真价实”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作家,市场迟早会报答他们。 文学市场的优胜劣汰不仅慢而且难。劣质的不但没有“汰”掉,而且还在不停地生产出来,因为劣质的文学作品更容易复制。优质的即使为读者所认可,但它不能按照模子批量生产,因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产品都是独特的,上不了流水线。而且,图书等文学产品是绝对的“耐用消费品”,一个人很难把一本书看烂,不像袜子穿坏了就得马上到商店重买一双,汽车到了报废时间必须报废另买。这是文学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成了文学市场化最大的难题,也是优胜劣汰最大的难题。 做鞋子、做汽车的应该进行市场调查,以适应市场、迎合市场;但文学创作却不能这样,特别是在国民素质普遍还不高的情况下,文学市场更多的应是“引导”,而不是适应和迎合。出卖精神至少跟出卖肉体一样不堪。 我的观点是,文学市场分两步走:创作、修改阶段应遵从作者内心和精神创造的需要,不考虑买卖、评奖等市场因素;创作一旦完成,形成了文学产品,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推广加营销。 一个国家的文学高度是由作家的质量和读者的质量共同决定的。文学市场的完善,我想,最最重要的一条,是读者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是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到那时,让质量不高的文学产品赔本赚吆喝,那些通过非文学手段来达到市场目的的人可能要安静多了,因为赔本的事是没多少人愿意做的,它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有删改) 1.(结构思路概括分析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答: 解析:第二段的论述思路清晰,先通过文学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比较,指出决定文学产品的质量的是“其内容与精神含量”;而后论述文学市场的特殊性——无法实施售后服务。 参考答案:首先,通过与物质产品的比较,指出文学产品是精神产品,决定其质量的是内容与精神含量;然后,分析得出结论:文学市场具有特殊性——无法实施售后服务。 2.(信息要点筛选提炼题)请简要概括“文学市场的优胜劣汰不仅慢而且难”的原因。 答: 解析:第三段指出文学作品需要长时间的“大浪淘沙”,所以优胜劣汰慢。第四段主要写劣质文学作品易于复制和优秀文学作品“不能按照模子批量生产”,且文学产品具有耐用的特点,进而得出优胜劣汰难的结论。结合文本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文学经典的形成要经过长时间筛选;劣质文学作品更容易复制,被不停地生产出来,优质文学作品不能批量生产;文学作品有着极强的耐用性。 3.(观点态度概括分析题)“文学确实存在一个市场问题”,请结合文末谈一谈如何进行“文学市场化”。 答: 解析:答题时应结合文章后三段内容。从第五段中可得出文学创作不应一味“适应市场、迎合市场”的观点,再结合第六段作者关于“文学市场分两步走”的具体观点以及第七段中有关完善文学市场的论述,不难整合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文学创作、修改应遵从作者内心和精神创造的需要;文学产品一旦完成,应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进行推广营销;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水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竹文化传统与古典文学 竹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文化符号,其审美内涵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孕育期、形成发展期、繁盛期和成熟延续期。 早在远古时代,竹就已经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用具参与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中,为人们所熟知,且被熟练掌握与运用。《弹歌》中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根据现存的古书籍判断,《弹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咏竹的作品。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出现了,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如《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但是,竹在此类诗歌中并不是以艺术符号的形象出现的,而是作为艺术中的符号出现的。因此,两汉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萌芽孕育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形成发展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咏竹文学作品当属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秋竹曲》和《咏竹》。《秋竹曲》中说“欲求枣下吹,别有江南枝。但能凌白雪,贞心荫曲池”,表面上歌颂竹在严寒大雪中挺立不屈、忠贞不渝的品行,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忠直刚正、不屈不挠的情操。《咏竹》中的“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用笋箨与竹茎的分离来表达人间的别离之情。从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竹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融贯全文,但是对竹的描写叙述略显呆板和生硬,议论多于抒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咏竹文学中,竹仍然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竹文学文化符号。 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咏竹诗空前繁荣,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鼎盛状态。考证《古今图书集成》所编录的诗歌,咏竹者达九十五人之多。在唐代的咏竹文学中,竹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表达审美情怀。如杜甫的《苦竹》,借竹的清高坚定来颂扬地位卑微的高洁之士,抒发对怀才寒士的赞颂之情。在宋代的咏竹文学中,竹的形象特征和意蕴刻画都惟妙惟肖,但在意蕴交融和情感表达上却不如唐代。宋代的咏竹诗,以理趣为特征。如苏轼的《霜筠亭》曰:“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要看凛禀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此诗借竹傲骨凌霜的秉性来说明人应具有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品质。唐宋时期的咏竹文学体裁丰富,除了诗歌,还有表、记、赋等咏竹名作。因而,唐宋时期是竹文学文化符号的繁盛期。 从元代至近现代,咏竹文学进入了一个“瓜熟蒂落”的延续期。这一时期的咏竹文学创作相对于唐宋时期已大大衰弱。它虽然不像唐宋时期那样“枝繁叶茂”,但也有名作出现,如元代虞集的《高竹临水上》、明代王世贞的《竹里馆记》、清代郑燮的《竹石》等。 (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乐府·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是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诗句,它标志着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 B.谢朓的《咏竹》是魏晋南北朝时咏竹文学的代表作品,其中的“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用笋箨与竹茎的分离来表达人间的别离之情。 C.北宋苏轼《霜筠亭》“解箨新篁不自持……须待秋风粉落时”充满理趣,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 D.清代郑燮的《竹石》,在形象特征、意蕴刻画、审美情怀等方面,虽然不如唐宋时期的诗作,但依然称得上是好诗。 解析:选B A项,原文中只是拿《汉乐府·白头吟》举例说明两汉时期真正咏竹的作品出现了,并不能说它“标志着咏竹诗的胚胎开始形成”。C项,“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错误,《霜筠亭》以理趣为特征,说明人应具有刚正不阿、不畏艰难的品质,而非表现作者的品质。D项,原文中说的“咏竹文学创作相对于唐宋时期已大大衰弱”指的是元代至近现代这一时期咏竹文学的整体状况,并没有具体到某一篇作品。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早在远古时代,竹就为人们所熟知,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竹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用具被人们熟练运用。 B.唐宋时期,中国文学史上的咏竹诗达到鼎盛状态,《古今图书集成》中咏竹者达九十五人可以证明这一点。 C.唐代的咏竹文学,多借竹的清高坚定来颂扬虽地位卑微但品格高洁的怀才寒士,竹与作者的情感融会贯通。 D.唐宋时期,除了有诗歌对竹吟咏外,还出现了一些表、记、赋等咏竹名作,可见竹文学在当时已进入了繁盛期。 解析:选C “唐代的咏竹文学,多借……寒士”说法不当,文中只说杜甫的《苦竹》是这样。 6.(信息要点筛选提炼题)中国竹文学文化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请分别概括其特点。 答: 解析:首先,要明确竹文学文化符号的四个发展阶段,文中首段已指出;其次,在各个阶段相对应的段落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最后,进行整合概括,分点作答。 参考答案:萌芽孕育期,竹作为艺术中的符号出现;形成发展期,竹作为诗歌的中心意象,融贯全文,但对竹的描写叙述略显呆板、生硬;繁盛期,咏竹诗空前繁荣(唐时竹与作者情感融会贯通,宋时竹的形象特征和意蕴刻画惟妙惟肖),咏竹文学体裁丰富;成熟延续期,不如唐宋“枝繁叶茂”,但也有名作出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科举”可以说是统一王朝的中央政府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从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职务。为什么“士”成为治国人才的主要来源呢?这是根据中国传统政治理论中一个基本假定:“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物,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 如果想了解科举为什么早在公元前2世纪便已在中国萌芽,而且先后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我们不能不从“士”的起源和流变说起。在西周的“封建”制下,“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但从春秋时期起,“封建”制逐渐解体。一方面,上层贵族有下降为“士”的,另一方面,下层的“庶民”也有上升为“士”的,于是“士”的数量开始激增。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相当于社会学家所谓“文化事务的专家”。这一社会变动至战国时期完成,“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正式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便代表了“士”的原型。 儒、墨两家在思想上虽有分歧,但同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孔子“士志于道”的名言已对“士”的社会功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他们必须担当起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重任。墨子身处战国初期,“士”在政治上已远比春秋时期活跃,所以他更进一步要求各国国君“尚贤”和“亲士”。在积极方面,他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因为他们“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君主必须对他们“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在消极方面,他更发出警告:“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从公元前5、4世纪之交起已有魏文侯受“经艺”于子夏和鲁缪公敬礼子思的记载。公元前4世纪中叶齐宣王重建的稷下学宫,网罗学士“且数百千人”,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一个“礼贤”机构。自此以后各国为了变法图强,无不以“招贤纳士”为当务之急,而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但当时的“士”都是所谓“游士”,不受“国”界的限制,他们人数众多,又经常流动于各“国”之间,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国际”性的势力。正因如此,当时衡量一“国”或一个政治集团的实力,“士”的高下与多寡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指标。 (选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 功能与意义》,有删改) 7.下列选项中关于“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科举很早已在中国萌芽,“士”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B.“士”的综合素质是当时社会各阶层中最高的,他们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C.“士”的原型主要是最先兴起的儒、墨两大学派,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 D.春申君、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战国四公子”及吕不韦等都拥有众多的“士”,这是他们政治及经济实力的表现。 解析:选D A项,“‘士’阶层是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被纳入行政系统的”说法有误,原文中“‘科举’……从全国各地的‘士’阶层中选拔人才,纳入整体的行政系统”,这只是对“科举”的解释,“士”阶层进入行政系统还有其他方式。B项,“最高的”在文中没有依据,文中有“‘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物,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且这只是一个“基本假定”,不能得出“士”的综合素质最高。C项,“这两大学派的倡导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说法有误,原文是“社会结构的转变和儒、墨的倡导终于引出了一个相当普遍的国君‘礼贤’运动”,选项忽略了“社会结构的转变”这个因素。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士”曾经是古代贵族中身份最低的一级,后来逐渐被各国国君看重,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势力。 B.春秋时期起,“士”的数量开始激增,因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的“士”转变为“文士”。 C.儒家学派的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他们强调贤良之士是国家社稷的珍宝,认为君主应该善待他们。 D.齐宣王重建的稷下学宫,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礼贤”机构,受此影响,各地君主纷纷有礼贤之举,如魏文侯礼遇子夏等。 解析:选A B项,“因而‘士’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强加因果。原文是“与此同时,‘士’的性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二者是同时变化的,没有因果关系。C项,选项的内容是墨子的观点。D项,魏文侯礼遇子夏应是在齐宣王重建稷下学宫之前,故“受此影响”说法错误。 9.根据相关内容,说说“士”之于一国的作用。 答: 解析:回答“士”之于一国的作用,可以从“士”具有的特征入手分析。“士”被社会认可,其一是“‘士’是精神修养和经典教育的产物,只有他们才能提供政治秩序所必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其二是“以政治秩序的建立与维持为‘士’阶层的最重要的任务”,其三是“政治舞台也完全操纵在‘士’的手中”。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士”能提供政治秩序所需的道德操守和知识技能;②“士”能担当建立与维持政治秩序的重任;③“士”能操纵各国的政治舞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