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
学案12 事迹、特点概括分析题:准确概括,分析具体 学案略语 所谓“事迹、特点概括分析题”就是要求归纳、概括传主的事迹成就、个性品质特点,并能结合材料作出具体分析。这种题型是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必考题型。二轮复习训练这种题型时要做到:①全面、细致地筛选出信息,对信息作进一步的准确整合、归纳;②结合材料对传主的事迹、特点作出具体、准确的分析。 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顾景舟的紫砂人生 早年,顾景舟崭露头角,某次在当地一家茶馆,听到一群茶客在谈论他的茶壶。其中,一位资深茶客列举顾壶几大不足,说得头头是道。顾景舟直听得耳根发热,背心冒汗。顾景舟突然觉得,自己的壶艺功夫还很浅,待改进的地方确实很多。他几步上前,从老茶客手中接过茶壶,奋力一摔,那壶顿时在地上变成碎片。顾景舟行了个礼,说:“我就是顾景舟,先生您刚才的话是对的。明天还是这个时辰,我会赔一把新壶给您。”第二天,新壶送来了。那把壶,壶身笔挺,肩胛方正,壶嘴刚劲,风骨凛然。 顾景舟一生好学不倦。他沉溺于自己的世界中,研究陶瓷成型技法、原料的化学物理性能,搜集古文献资料,考证对照,仿古复制,改进创新,对于作品更是精益求精,欲与古人比高低。艺术上、生活上力求完美而近乎挑剔,他的性情脾气,在世人眼中,被看作“怪僻相”“难说话”。但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有本事的艺术家他都乐于为友,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景舟大石瓢壶就是这样诞生的。 石瓢壶,是历史上文人与紫砂艺人合作以展示中国传统书画镌刻艺术的代表样式。解放前顾景舟共制作了5件大石瓢壶。顾景舟做好泥坯,再请当时的大书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题画或题字。顾景舟选择制作这样一件作品,无疑是认识到了石瓢壶的历史传承以及文化气息,他要用自己的技艺来创造新的文化意境,还要用悟道的文化意境来创造新的石瓢壶,石瓢壶显然成为年轻的顾景舟悟道升华之作。 20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是个时髦的名词。古老的紫砂手工艺,受到严峻挑战。有人提出,要用机械化来替代手工制作紫砂壶。顾景舟的抵制是公开的,他认为,紫砂壶的命脉所在,除了材质肌理特点,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手工拍打身筒的“泥片围筑”成型方法。甩掉“明针”和“搭子”(紫砂工具),不符合紫砂手工技艺的情理。若制壶真的搞成流水线,千壶一面,气息、意象、神韵、个性,全没有了,那还是紫砂壶吗? “无知!”他愤愤地骂了一句,是在公开的场合。 有一位当地的领导,通过当时紫砂工艺厂的顶头上司——陶瓷公司,给厂里下达任务,要顾景舟赶制一把“双线竹鼓壶”。开始顾景舟不知内情,开工后才知道,这把壶要送给某某——此人在顾景舟心中,很不待见。他心里不情愿,手里突然就没有了力气,壶做到一半,就扔在套缸里。领导来催问,他说,还没做好,最近身体不好,心情也欠佳。这把没有完工的壶坯,在套缸里一待就是17年。 日常生活中,人们开玩笑,或者打赌,已经把顾景舟的壶作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代名词。但是,人们并不知道,顾景舟遇到认为值得结交的朋友,他会主动赠壶。红学家冯其庸,与顾景舟有半个世纪的交情。据他回忆,几乎每次见面,顾景舟总要跟他说,其庸啊,交往几十年了,我一直要送把壶给你,喜欢什么式样,你说。 1983年,宜兴紫砂工艺厂的隔壁,悄然挂出一块招牌:宜兴紫砂二厂。为首的厂长,是一个名叫史俊棠的年轻人。紫砂二厂凭借其灵活的体制、敢立潮头的闯劲,其发展势头迅猛,很快就打开局面,并先后主办了“宜兴紫砂民间收藏展”“紫砂书画联展”。顾景舟认为时代确实变了,年轻人思想解放,堪当大任,应该支持他们。于是,他信步走到一墙之隔的紫砂二厂,认识了史俊棠。对史俊棠的朝气与干练,他很欣赏。他慷慨地送壶给这个年轻的史俊棠,这是对紫砂新一代闯将的一种肯定,而且,他认定,无论是谁,只要是对紫砂事业做出贡献的,他就要支持。 当时,顾景舟的茶壶,在江南地区完全可以买一套大面积的商品房。但顾景舟自己,还住在一个叫“百家口”的紫砂厂职工宿舍里,面积很小,连个书房也没有。他不卖壶。 顾景舟考察走访古代陶瓷遗迹后撰写了多篇论文,1991年还主编《宜兴紫砂珍赏》。古稀之年也未停止紫砂壶的创作,创作了“玉璧盖提梁壶”“高僧帽壶”“如意仿古壶”“此乐提梁壶”“虚扁壶”。 相关链接 ①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8岁拜名师学艺。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②顾景舟的石瓢壶,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型的流畅舒展,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2010年嘉德拍卖会,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石瓢壶以1 232万成交。 1.顾景舟对紫砂事业有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在壶艺制作上进行了改革创新。研究陶瓷成型技法,改进创新,创造出具有崭新文化意境的作品。②创作了一批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紫砂壶艺作品,如景舟大石瓢壶等。③撰写了多篇研究紫砂陶瓷艺术的论文,主编了《宜兴紫砂珍赏》。④培育了一代紫砂人才,带出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 2.顾景舟在壶艺创作上有怎样的艺术追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追求“文化气息、文化意境”,大石瓢壶就是用悟道的文化意境来创作的。②追求壶艺作品的气息、意象、神韵和个性,他反对千篇一律的机械化生产。③追求壶艺作品的线型舒展、简朴大方,一改清初以来的纤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 3.顾景舟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虚心好学,听取别人的批评,与艺术家为友,相互探讨,相互学习。②有改革创新精神,一方面自己在壶艺制作上大胆创新,另一方面支持年轻人改革创新。③创作上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而近乎挑剔。④为人耿介正直,不跟风,不媚俗。公开抵制“大跃进”中的错误提法,不迎合领导要求,拒绝做壶。⑤待友真诚,认为值得交的朋友,会主动赠壶。⑥淡泊名利,他的壶价值不菲,但他从不卖壶,甘居斗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忆夏志清 夏志清走了,在2013年的岁尾。随着他的离去,一个文学批评的夏志清时代似乎正在隐退。 夏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很有态度的文学史。在冷战时期,夏志清没有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而完全依据文学审美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在他看来,文学的判断力至关重要。而他的判断,除了欧洲古典主义、英美形式主义的评价尺度外,还体现出敢于裁断、挑战流俗的批评勇气和言之成理、落笔审慎的批评态度。 夏志清是在阅读了乔伊斯、普鲁斯特等现代小说之后再看五四小说的,眼光颇高,他也没有像一般的史书那样四平八稳、缺乏观点,而是在书中明确表达了喜欢与不喜欢,好小说与坏小说,甚至鲜说“之一”。 夏志清的学生之一、著名学者刘绍铭曾说:“《中国现代小说史》让人佩服的地方倒不在其史料丰富,而在于夏志清作为一位文学评论家的见识。他当年盛赞的几位作家——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周作人——后来的文学地位日渐被重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读者。” 2007年底,学者李凤亮曾在朱崇科陪同下去夏先生纽约寓所与其作了数小时学术访谈,事后整理成两万字长稿,从洛杉矶寄给他。一个月后李凤亮接到夏志清的修改稿,夏先生对访谈中一些过头话都作了认真仔细的修改。朱崇科回忆说:“当时已经86岁的夏先生精神矍铄,是一个坦率机智的人,‘童’言无忌。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他都口无遮拦。他经常毫无保留地自我表扬,他经常重复的话是‘我聪明得一塌糊涂’。” 夏先生自哥伦比亚大学退休,选中了青年学者王德威为接班人。夏先生几十年来一直对他爱护有加,大力栽培,两人情同父子。2013年12月11日,王德威去疗养院看望了夏志清。王德威回忆说:“我去看他的时候,他正在吃东西,抱怨三明治太不好吃了。这时医生来了,他当着大家的面直截了当问医生:‘我到底怎么样?’医生说:‘你很好。’他说:‘你别讲假话了,我们都是现代人,我不相信这套的。我已经永垂不朽了,因为我写了《中国现代小说史》。哈哈!’” 夏志清的离去,留下文学批评史上一段绝唱。正是因为他激越不羁的批评个性,形成了他批评的独到发现与巨大冲击力。今天文学批评界所缺的,不是裹脚布式的长篇大论,恰是那种批评的真诚甚至偏见。 4.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追忆夏志清先生的?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答: 问题反思 1.做传主事迹、特点概括分析题的基础是筛选、整合信息。筛选整合最常见的问题是遗漏信息要点,只知抄录原句。对这两个问题,你认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呢? 答: 2.对传主事迹、特点概括分析,你认为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 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 题目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追忆夏志清先生的?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原文见“自我诊断”] 现场失分答案 失分剖析 得分 剖析 现场 失分 答案 ↓ 该答案对“两个方面”概括不准。“工作”与“个性”有交叉关系,不能相互独立,这一点从展开的分析中也能看得出。 0分 该答案有两个问题,一是“两个方面”概括得太窄。“窄”在“风格”上,“处世态度”也尚不能概括夏先生的性格。二是展开分析遗漏要点。宜细心筛选信息,最好用“上位词”来概括。 2分 该答案“两个方面”概括得较为准确,展开的分析也较好,只是分析不够全面,如他“西为中用”“充满童真”就没有分析出来。如能认真、仔细地筛选就好了。 4分 现场满分答案 满分赏析 得分 解读 现场 满分 答案 ↓ 该答案“两个方面”概括准确,不“窄”不“宽”,“上位词”用得好。分析具体、全面,能从细小的材料信息中读出答出合乎题干的要点来,如“借鉴西方观点”等。 满分 6分 完善 你的 答案 参考答案 ①生活态度上:童真乐观,直面人生,幽默风趣,较为自负。②学术研究上:西为中用,见解独特,治学严谨,奖掖后进。 评分建议 每点3分,两点6分。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信息阅读,概括分析传主事迹特点题更是如此。信息阅读有两个重要要求: 1.确定阅读范围。其法有二: ①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一般题干都会有范围要求;如果没有,题干关键词语、句子在文中出现的地方,往往就是信息要点集中的地方。 有时,千万别忘了“相关链接”文字。 ②“投石探波”法。“石”投中的地方,就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石击起的一层层波纹有可能是信息波及的地方,适当地扩大筛选范围,这就是“投石探波”法。如2014年高考广东卷第20题,要求筛选出罗哲文先生在古建筑保护上的看法。“投石”,肯定要投“石心”,即访谈后半段关于“古建筑”的四次对话,然后再看“波纹”——前面出现“古建筑”词语的地方。 2.细读区间文字。 先通过跳读,大致把握全文内容,再对确定了的文字进行细读。阅读时必须集中精力,手执铅笔,一字一句地阅读,边读边勾画圈点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词句。 1.先全面、细致地筛选,后准确、全面地概括分析。 筛选是概括、分析的基础。先把传主主要、明显的言、行筛选出来,再注意文中有无细小的信息、其他侧面表现传主的信息。如果有,一定不要遗漏。当信息集中在某一部分时,应划分层次,分层提取;当信息分散在各处时,应不遗漏,不重复。具体是:先罗列,再合并(信息同一类的合并在一起)。 在归纳概括时,注意“点面结合”,用好“上位概念”。(具体可参见“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部分) 2.概括分析传主事迹要特别注意:①准确概括传主的典型事件。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也是考查重心所在。归纳时,要特别注意事件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甚至包括影响。②抓住富有特色的细节。细节描写是传记主要写人手法之一。通过细节,能反映出传主的个性,分析时不可忽视。 3.概括分析传主特点可从三个角度考虑:个性品质、思想境界、工作或专业。 ①个性,主要有“勇敢正直、乐观幽默、为人和善有爱心、亲切平和、耿介敢言、雍容大度、真诚待人”等。 ②思想,主要有“爱国爱民,有远大抱负;勇于担当,维护正义;有气节,品格高洁,洁身自好,淡泊名利”。 ③专业,主要有“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勤勉刻苦,善于钻研;认真而严谨;谦虚好学,善于思考;看问题很深刻,思路清晰”。 4.答题要因分赋点。这类题一般是6分,至少答出三个方面。每个“方面”,既要答出“方面”(角度),又要在后面缀上从文中找出的能够体现该方面(角度)的事件。介绍事件时,点到为止即可,不必详说。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人交战的“盗火者” 王 龙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成为彻底改变严复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从来述而不作的严复,终于决定要化笔为剑,用文章来呐喊冲锋了! 新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发表了第一篇重磅文章《论世变之亟》。他清醒地看到:“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压抑多年澎湃已久的爱国激情,终于化作急迫的救亡使命感,他一口气写下了《救亡决论》《原强》《辟韩》等为人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充满激情的政论文章,抨击时弊,呼吁国人因时而变,维新图强,是一次对中国专制政体从治统到道统、从形式到内容的彻底清算,其宗旨用蔡元培的话说就是“尊民叛君,尊今叛古”。主要内容则可归纳为四句话:帝王窃天下,儒术卫王权,八股笼士心,治术坏民智。严复的这些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 戊戌维新失败后,严复躲进小楼,立誓“屏弃万缘,惟以译书自课”。对中华文化不曾一日消解的深层焦虑感,成为他不竭的精神动力。十年中,这位孤独的圣徒扛着救赎的十字架,独自一人匍匐在精神孤旅之上。1906年,在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时,当他译到专制政体“彼将使之为奴才也,必先使之终为愚民也”一语,不禁心生悲愤,涕泪长流。中国千年的专制之痛,竟让一位遥远的西方人总结得如此精确。 拯救吾国,必先拯救吾民。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决定了他只选择那些有助于改造国民性格的西方书籍介绍给中国人。深受严译影响的鲁迅,后来也深为理解严复这种忧虑的心境,他感叹道:“严又陵究竟是‘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的,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深层忧虑,在严复是沉痛的“三民论”的呼号呐喊,到了鲁迅笔下则是痛极无声的那个麻木的愚民阿Q形象。中国的启蒙事业,就这样薪火相传,涓滴成河。 1905年春,围绕改造中国的途径,严复与孙中山有一次正面的思想交锋。严复对革命党领袖再次重申,在时机尚未成熟时革命,“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 孙中山直言不讳:“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孙中山对书斋中的严复显然不无揶揄之意。但这场对话显然也暴露了严复思想深处的矛盾:一方面他对君主专制恨之入骨,一方面又要遥遥无期地等待民智终开的那一天。 1910年,他以“硕学通儒”的资格进入实施“新政”的清政府新设立的资政院,又获“文科进士”赏赐。有人质问严复,为何还不与清廷划清界限?他说:“今日政府未必如桀,革党未必如汤,吾何能遽去哉!”这句话背后充满忠臣孝子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无奈与侥幸。1911年武昌起义前六天,严复还为清朝写了第一首国歌。起义爆发当晚,严复在日记中痛惜地写下“武昌失守”四字。 1920年代,“革命”已取代“进化”成为中国最主流的强势话语。坚持改良的严复自然被淹没在革命的洪流之中。在新潮人物的眼中,晚年严复已成为一个无法与同时代新人进行对话沟通的思想老人,充满精神的孤独。 1921年严复去世。临终前,他的遗嘱第一条便是“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生前自题墓碑:“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一个终生反对专制政体的启蒙思想家,却自甘把一个消失的王朝作为精神归宿,严复最后一次特立独行地展示了他人生的悖论与谜题。 (摘编自《随笔》2014年第2期) 相关链接 ①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积极倡导西学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1897年发表译作《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阐发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1912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深重忧虑,曾试图将北大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 ②1879年,被康有为称为“西学第一人”的严复从英国学成归国,此后仕途不顺。1885年起,为博取举人的头衔,严复接连八九年参加了四次乡试都铩羽而归。苦闷到极点时,他甚至悔恨自己“一肚子洋墨水全是多余”。其间,他染上了鸦片烟瘾。(摘编自国学网) 1.严复的思想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述。 答: 答案 ①维新运动时期,严复著书立说,抨击时弊,提倡变革,其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由此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 ②戊戌维新失败后至辛亥革命前,严复大量翻译西方资产阶级有关论著,介绍并提倡“西学”中的民主和科学思想;但同时受现实政治的影响,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③辛亥革命后到去世之前,严复仍坚持“进化”的改良主张,政治思想远远落在“革命”的时代之后。 2.严复给十九世纪末中国播下的思想启蒙“火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社会政治方面,严复撰写多篇重磅名文,抨击时弊,对中国的专制政体进行彻底清算,呼吁国人维新图强。 ②思想文化方面,严复将西方典籍译介到中国,开启民智,改造国民性格。 ③国家前途命运方面,严复终生反对专制政体,坚持走“改良”途径,救亡图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爱书之人范用 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 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其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 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 戈宝权描述范用说: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 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刘再复去美国多年,年年收到范用的贺卡。他评价范用说:“范用仅读过小学四年级,最后却成了博览群书、高立书林、独生夜响的书界风骨,这完全是得自乾坤造化之心。”(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吴丛丛《书痴范用》) ②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为“最爱美的出版家”。(黄离《我和范用的“缘”》) ③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作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有一个很 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气喘吁吁地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在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 3.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答: 答案 ①刚强正直,不屈邪恶。“文革”中“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尽管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 ②心胸豁达,包容大度。“文革”中,有个美编在大字报上画漫画讽刺他,他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这幅漫画,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 ③身处逆境,心怀梦想。在下放时不忘“交谈读书感受”,构想将来办一本读书杂志。 ④为人谦逊。他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出过《叶雨书衣》一书,书籍装帧水准很高仍自谦“业余”。 ⑤注重形象,风度翩翩。退休后的范用风采依然,衣着讲究,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