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教材人教版选修上册同步练习:3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Word版含解析
3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后篇一起巩固 随堂演练 一、夯实基础(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横贯(héng) 担子(dàn) 嚼过(jué) 盐碱(jiǎn) B.救济(jì) 淤塞(sāi) 跋涉(bá) 浸渍(jìn) C.瘟神(wēn) 屹立(yì) 内疚(jiù) 甘露(lù) D.人畜(chù) 痛悼(dào) 脱坯(pēi) 涵闸(hán) 答案C 解析A项,“嚼”应读“jiáo”;B项,“塞”应读“sè”;D项,“坯”应读“pī”。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B.十九大报告催人奋进,激动人心,张书记读着读着就拍案而起,高声称好。 C.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脉复杂烦琐,想要给读者解释清楚,就无法将整个故事浓缩在140个字以内。 D.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夙夜在公,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答案B 解析A项,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B项,拍案而起:形容十分愤怒。不合语境。C项,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D项,夙夜在公:一天从早到晚都勤于公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10 A.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点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B.范雨素流水账式的叙事并没有渲染苦难,而是谈苦难之外对生活趣味的追求。她不仅没有去博同情,相反,她表达了对富人的同情。 C.全国施行“新高考”后,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科学,是考生和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将作为高校在 招生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 D.豫剧《焦裕禄》以起伏跌宕的剧情和深情动听的声腔,再现了那段焦裕禄在兰考的不平凡的“往事”。 答案B 解析A项,主客体颠倒,将“焦裕禄这个名字”与“青年人”位置互换,再删去“40岁”前的“对”。C项,成分残缺,在“也将作为高校在招生录取环节的重要参考”前补上主语“综合素质评价”。D项,语序不当,将“那段”移至“不平凡”之前。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非洲国家看不上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所言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不满 答案B 解析A项,有歧义,一种意思是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取缔市场,要保留市场;一种意思是政府要取缔市场。C项,“看不上”既有“瞧不起”之意,又有“收看失败,收看不到”之意。D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 5.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5分) 在内地盛会热潮中,香港特区政府意欲申办2023年亚运会。不过,10周的公众咨询,结果并不乐观。香港面临和内地完全不同的阻力。 港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专责小组组长陈育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对立法会是否同意拨款有点担心。按照香港体制,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立法会批准。 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辩论“香港启动申办2023年亚运会60亿元拨款”,经过逾两小时辩论,最后40票反对,14票赞成,申亚拨款被否决。 参考答案香港立法会否决申办2023年亚运会的拨款申请。 10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针对本题,要抓住事件的主体和事件特征来回答,事件的主体是“香港立法会”,事件是否决了举办2023年亚运会的拨款申请。 6.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5分)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零五个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答案示例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是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 解析这是一道散句变整句的句式转换试题。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一般是先确立其中的一个句子为句式基准句,然后把其他句子按照此句的句式形式进行改写,最后,有必要的话还要进行合理排序。本题可以选择“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基准句,而把其他句子按照这个句子的形式进行改写即可。 二、课内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10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英国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答案B 10 解析A项,“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于文无据。C项,对“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理解有误。D项,“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错。 8.第⑦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6分) 参考答案将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时升起英国国旗与今天英国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进行对比,将英国黯然离去,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解析要找到对比点,然后再说对比的效果。从此段内容可以看出,“156年前”与“今天”形成对比,“156年前”一名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9.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同意。本文选材角度别具一格。选择了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把对现实场景的记述和对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从而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历史纵深感。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答同意,就要从选材的角度来谈这篇文章的独特性。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40分钟 实际用时: 分钟 满分:33分 实际得分: 分 一、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材料一 图1:受访基层干部的工作动机 10 图2:基层干部工作动机对工作态度的影响(多选) (摘编自贺胜兰《调查报告:群众眼中的基层干部 与基层干部眼中的自己》) 材料二 “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王传喜说,“我在代村奋斗了快20年,每年都是一年忙到头,包括大年初一。别人问苦不苦,其实我们感觉不到,我们在享受着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奋斗。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和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心里的幸福是满满的。” 奋斗是时代的召唤。龙书伍所在的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处一个苗族村寨,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国外打工的龙书伍得知消息后坚定了回乡致富的信心,说服妻子一同辞工回乡。回村后,龙书伍先后开过农家乐,当过村里的会计,2017年4月15日,他高票当选新一任村支书。 党员干部的奋斗,是为群众谋幸福的奋斗。“4年来,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一起加油干,十八洞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均年纯收入从不到1 700元增长到10 180元。”龙书伍说,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十八洞村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只要我们与群众心心相印,团结奋斗,就能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摘编自罗旭《基层干部: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有删改) 材料三 关于国家治理,有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把国家比作人体,那么中央是心脏和大脑,基层政府是毛细血管,通过基层工作这种微循环,血液得以遍布全身,人体得以完成新陈代谢。从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到杨波、余留芬等,广袤大地上涌现出的最美基层干部见证了国家的发展,续写着时代的荣光。 虽然已经干了4个驻村任期,在当初人均年收入不足1 600元的穷地方扎根了7年,但因为“村里还有20户村民没脱贫”,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说,“想在海嘎一直干下去”。为了挽救村集体经济,他忍痛收了亲哥哥的矿点;创业为村民谋福利,他不捞半点好处; 10 不顾血癌术后虚弱,连夜冒雨步行抢修设备。这样的基层群众带头人还有很多,范振喜、毛丰美、程扶摇等用生命的光亮,为一方百姓照亮前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很多基层干部信心饱满,热情迸发,不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相继公布,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发展斗志。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基层干部的噪音杂音,有些人对基层干部群体做出极端负面评价,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客观地说,囿于政策水平和管理艺术等原因,加之适逢改革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期,一些地方确实有个别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未能妥当处理多种问题和关系,有的甚至身涉贪腐,把自己“绊倒”在基层。这不仅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和疏离,而且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和落实程度。对此,如何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畅通学习路径、让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跟得上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期待等问题,必须尽早解决。但个别人的不合格不应无限扩大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概括性评价,尤其是在某些自媒体的传播下,“群体极化”效应直接导致社会对该群体的观感进一步偏离真实面,这是值得警惕的。 (摘编自莫洁《别让基层干部“被误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超过七成的受访干部表示自己工作动机是“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超过六成的受访干部则表示工作动机是“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B.不足四成的受访干部表示自己的工作动机是“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这表明基层面貌的改变、当地民生的改善还需更多的干部转变工作动机。 C.工作动机为“有权力,有资源”的受访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认真对待工作的不足三成,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的不足三成。 D.相比其他工作动机的基层干部,工作动机为“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的受访干部,最愿意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最不愿意把工作仅当作“完成任务”。 答案D 解析“愿意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一表述错误,与图2中的数据不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就像人体,而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等基层干部是毛细血管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B.材料二列举了一些数据,叙述了王传喜、龙书伍等党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说明了基层群众的好日子是怎么得来的。 10 C.材料三叙述杨波等众多基层群众带头人的先进事迹,意在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 D.材料三辩证地分析了当下基层干部队伍的长处与短处,指出部分基层干部被负面评价的危害性,并提出消除危害的具体对策。 答案B 解析A项,“基层干部……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错,原文是“中央是心脏和大脑,基层政府是毛细血管”。C项,“意在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这一表述曲解文意。D项,“并提出消除危害的具体对策”这一表述无中生有。 3.怎样才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基层好干部?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要与群众心心相印,为群众谋幸福并为之奋斗;②要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以身作则;③要廉洁自律,妥当处理好各种问题和关系。 解析 题干要求答出成为基层好干部的方法或途径。材料二的最后一句话,材料三第二段中基层干部的做法以及最后一段的相关内容都是答题的关键。 二、语言文字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2018年底,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 ;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门类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10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答案B 解析“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此处应选“鲜为人知”。“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此处选用“推陈出新”。“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细微”,细小微小。此处选用“式微”。“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此处说的是青春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合在一起,选用“融合”。 5.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答案C 解析联系下文“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但是不论哪个门类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可知,这里明显说的是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力欣赏人群。 答案C 解析画线语句存在主宾颠倒、表意不明的问题。A项,应该把“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与“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交换位置。B项,“观看传统文化”搭配不当。D项,“传统文化的主力欣赏人群”语序不当。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0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① ,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 ② ,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③ ,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参考答案①回望历史 ②当初他们并没有想到留名 ③深深地印在人民心上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要结合后文中的“再看当代”可知,应该是谈“古代”的事;第②处,结合后文“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可知,应填构成转折关系的内容; 第③处,结合后文“镌刻进历史”可知,应填“被人民记住”的内容。 8.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 (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 (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 参考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道德)、教育性(学习)。(2)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先进工作者”“民族的精英”“时代的领跑者”等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