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浙江)(十一)
2018 届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浙江) 散文探究题的 3 大探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 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对文本人文 背景或价值、意义的探究,对文本的独特解读。设题角度主要有:意蕴式探究、标题式探究、 体验式探究等。 题型一 意蕴式探究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 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意 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其探究的类型常有两种:1.探究重要句子 的意蕴;2.探究文本某些方面(如形象、情节、环境氛围等)的思想情感意蕴。 [常见设问方式] (2015·山东高考)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探 究句子意蕴) (2015·江苏高考)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探究句子意蕴) (2014·福建高考)请根据文本,探析“她也经常思念过去”这句话的含意。(探究句子意 蕴)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的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句、段)内涵的理解。(探 究句子意蕴) (2)请探究文本中的×××包含了哪几层深意。(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3)×××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4)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文中×××的理解。(探究思想情感意蕴) [解题策略] (一)掌握 1 个探究原则 挖掘文本意蕴要遵循由表及里的原则,即以题干中涉及的文本内容为依据和基础,一可 分析文本蕴含的民族心理(如“与世无争”“和谐相处”“精忠报国”“知足常乐”“中庸 之道”等)和人文精神(包含“人生意义和价值”“人的尊严”“社会责任”“悲悯情怀” 等),二可分析哲理、美感、规律等。 (二)把握 2 种常见题目的解答思路 1.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的思路 首先依据语境,解释表层意义;其次可由以下角度进行探究:①总结与主旨或与作者情 感相关的意思;②总结与背景相关的意思;③总结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意思;④总结与历史相 关的意思;⑤总结与文化相关的意思。 2.探究思想情感意蕴的思路 基本思路是由材料到意义,即先看文本写了哪些材料(人、事、物、景等),再具体分析 材料蕴含的不同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可探究的角度同上面“探究重要句子的意蕴”。 [例一] (2015·江苏高考)阅读《比邻而居》(文本见本专题“题型突破(一)”[例二]), 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解答本题可从主旨角度和文化角度思考。端午到了,生活状态、风格迥异 的各家在这一天却都弥漫着相同的艾草味,表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会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这 暗含着对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艾草香中,仿佛油垢也一点点消除,空气都 被洇染成青色,艾草的熏烟将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都进行了升华,从象征意义看是各种生活 状态互相交融,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一起,达到一种美好的平衡。 [参考答案] 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年馍 乔忠延 云丘山,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它在吕梁山的最南端。传说,后稷出生时被遗弃却大难 不死的那座山就是云丘山,他教民稼穑也就从那里开始,最早的耕植技术即由此传播开去。 古往今来的文明极像山间的清泉,总会跌宕而出,蜿蜒着流往远方。云丘山亦然。灵秀 的山水是农人生存的根脉,也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他们接过先祖的犁、耧、耙、耱,也接过 前辈的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他们的生命旋律后,几千年来,他们的日子几乎没 有一步不践行在这无形的轨道上。即使在今天,要打开他们的往昔也不算难,仅饮食而言, 就是一幅“仓廪实则知礼节”的鲜活画卷。 过年是食物最丰盛的时节,在这最隆重的节日里,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会歇息下 来,欢度佳节。不过,过年对于山中的农人来说有着比城里人更为喜庆的意义。他们没有周 末,年节是一年里唯一的假日,因而珍贵得一点也不敢浪费。尤其是女人,一年到头从没有 闲歇的空隙,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张口吃饭,解决的办法便是早早蒸好年馍,到时稍稍一热, 轻省而又快捷。年馍,很早就成了山乡人的“方便面”。但是,谁要因此简单地看待年馍, 那就辜负了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年馍犹如一部发黄的古书典籍,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还真难 读懂其丰富的内涵。 大年初一,敬献在灶槛上的是一个很大的花馍。这花馍名叫枣山,由一个个裹着红枣的 白面卷层层加高而成,高高的顶端还挺立着一个昂首啼鸣的大公鸡。大公鸡,大吉大利;大 红枣,早早高升,一年美好的愿景都寄寓在这枣山上了。枣山献的是灶神,灶神是玉皇大帝 派往凡间的工作队员,一年四季居高临下注视着农人的一举一动。若是铺张浪费,抛米撒面, 他就会如实向天庭汇报。来年这家说不定会遭受天火烧房子、槽头死骡子的横祸。谁不愿意 过平安日子?所以,每日每时都勤恳、节俭。就这样还怕万一有个疏忽被灶神抓住小辫,因 而,每当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还要给带上些炒豆和糖瓜。糖瓜又甜又粘,让灶神甜蜜得 不好意思说坏话,即使想说也粘得张不开嘴。炒豆是马料,是供给灶神坐骑的吃食。农人不 仅尽心巴结灶神,还要把人家的坐骑也打点好。如此一来,灶神就只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 吉祥啦!大年初一的爆竹声一响,即把前往天宫汇报的灶神又迎到家里。迎进门当然不敢怠 慢,那高高大大的枣山就是敬献给他老人家的第一份厚礼。 云丘山的年馍还有枣糕。枣山是敬祀灶神的,枣糕是敬奉老人的。枣糕形如磨盘,是一 层面、一层枣合成的。面中裹枣,是要老人的日子甜甜蜜蜜;称之为糕,是要老辈人健康高 寿。枣糕酷似磨盘,是怀恋伏羲、女娲兄妹滚磨盘成婚的意思,是他们的成婚才繁衍出这众 多的后人呵。谁会想到,这不起眼的年馍上竟有如此深远的文化意蕴? 晚辈敬奉老人,老人疼爱儿孙。礼尚往来是云丘山人根深蒂固的习俗。收受了枣糕的老 人回馈给晚辈的是花卷。别看花卷蒸着不复杂,白馍的层层纹理却像一朵盛开的花,这是象 征年轻人风华正茂,愿他们的前程像鲜花一样美好。倘若晚辈还是个孩童,那就多了一份讲 究,馍的形状如同一个很大的玉佩,当中再缀上一朵牡丹花,是在夸孩子可爱得如花似玉。 热情的赞誉、美好的祝愿不言而喻,年馍温暖着老老少少的心。一家人饭桌上吃的馍则叫卷 子。年馍里头数卷子最好蒸,把发好的白面揉成圆圆的长条,剁开蒸熟即成。那形状顶圆底 方,方可以站得端正,圆便于进退自如。该方则方,当圆则圆,方圆里面浓缩的是做人的规 矩。这是勉励,更是自律,年馍哺育的不只是有形的肉身,还有无形的精神。 云丘山的年馍里有远去的历史、古老的信仰,更重要的是蕴含了民族的道德礼仪。年馍 使“民以食为天”隐含了仁爱、孝敬、长幼有序等道理,不仅让人们吃饱肚子,安定天下, 而且将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由年馍悄悄潜进人们的血脉神魂,一种稳固的社会秩序、和谐 的山乡生活,就这么在农人的炕头上构建着,传承着,从遥远的古代直至今天。 (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理解。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发掘作品的思想意蕴。根据题干中“民俗”字眼的提 示,可确定解答本题应从历史传承、文化习俗角度思考。解答时宜结合全文,整合有关民俗 的信息。第二段“他们接过……风俗礼仪。当‘民以食为天’成为……轨道上”和第三段集 中讲过年吃年馍这种民俗的由来,第四至六段是对年馍寓意的阐释,第七段是对年馍蕴含的 道德礼仪的揭示。 [参考答案] ①年馍,是在“民以食为天”的生命旋律中民间自然形成的过年食用的美 食,轻省快捷,过年吃年馍是民众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这种民俗具有创造性、共 享性和传承性。②枣山和枣糕等作为年馍的代表,不仅让人们填饱肚子,更是寄寓了吉祥仁 爱、尊老爱幼、礼尚往来、平安和谐等基本的道德礼仪,以及家庭纲常、社会伦理等意蕴。 题型二 标题式探究 一部好的作品,标题犹如画龙所点之睛。文学作品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感因 素,同时还能够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全篇的艺术感染力,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读效 果。 [常见设问方式] (2015·福建高考)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2014·天津高考)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 请阐明理由。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请探究题目×××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2)作者以×××为题的意图是什么? (3)标题“×××”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方略] 标题式探究“5 思考” 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 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 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 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在这些题目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 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 义。 4.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有些题目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 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5.思考题目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 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例三]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纸上故乡 邓 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 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 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 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 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 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 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 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 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 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 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 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 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 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 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 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 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 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 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 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 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 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 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 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 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 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 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 年第 4 期) 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能力。这一类题目的解答要注意答题的严密性,要联系 文章的主旨。本题是对标题含意进行探究,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扣住文字来写的:“我”读别 人的文字,得到慰藉;“我”自己的文字纾解了乡愁;“我”所描绘的故乡,鲜活在“我” 的心底。这就是“纸上故乡”的含意。 [参考答案] 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 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 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题型三 体验式探究 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体 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 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的愉悦感,它是个性化 的情感体验。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常见设问方式] (2015·湖北高考)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 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2015·四川高考)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 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2014·安徽高考)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 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第×段中传达了作者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 体验的感受。 (2)请你指出×××在文中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解。 (3)你认为×××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 [解题方略] 体验式探究“3 步骤” 第一步,读懂原文,提炼主旨,然后把主旨升华为一种人生哲理;或者就原文中的形象、 事件或某一部分等升华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感悟。 第二步,明确观点,把总结的人生哲理或人生感悟充当答案的观点。 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就是结合文本分析观点的体现之处。即结合文中具体的事例和 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谈自己的感受、体验、做法。 [例四] (2015·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 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 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 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 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 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 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 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 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 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 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 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 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 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 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 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 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 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 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 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 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 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 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 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 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 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 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 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 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 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 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 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 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 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 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要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说明理由时,也要结合现实,根据个人体悟 从整体上做出理性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 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 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③ 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 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二)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 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 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 “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 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 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 和提升。 (示例三)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 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 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 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看到, 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③ 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 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