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2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28

‎2019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8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__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__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败伏法。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__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官。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__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__,召见,赐绯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尝诣阙__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书监使交州。先是,黎桓制度逾僭。__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由是桓听命,拜诏尽恭。__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若拙质状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侵南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__金部郎中。咸平初,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 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 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 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时/‎ ‎[解析] 正确标点为: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削籍”是革去官职,古代用于对犯罪的官员施以惩戒的一种手段。‎ B.“称旨”指符合皇帝的意思,官员往往会因此而受到提拔或者重用。‎ C.“诣阙”是前往京都,类似的意思有“赴行在”,指到皇帝临时行宫。‎ D.“进秩”是逐级推荐的意思,是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一种常见形式。‎ ‎[解析] 进秩: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后来他被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 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交州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主客郎中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解析] “并任命他为密州防御推官”错,“任命”李若拙的只能是朝廷。‎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5分)‎ 译文:__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参知政事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__‎ ‎(2)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由是桓听命,拜诏尽恭。(5分)‎ 译文:__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从此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__‎ ‎[解析] (1)“自陈”“恶”“出”各1分,句意2分。(2)“既”“戒”“以臣礼”各1分,句意2分。‎ ‎[译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亲李光赞,曾任贝、冀观察判官。李若拙起初靠父荫补任太庙斋郎,又考取拔萃科,被任命为大名府户曹参军。当时符彦卿在军镇,李光赞在其幕府,李若拙得以侍养父亲。很快他又考中进士,王祐当时主持科举,他将李若拙列在上等,李若拙被任命为密州防御推官。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改任他为著作佐郎。按惯例,考中制策者要被委任为拾遗、补阙。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宰相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后来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官名与父名相同,推辞,没有得到允许。太平兴国二年,任乾州知州,适逢李飞雄诈乘官府驿站车马,称自己是送诏的使臣,事情败露被依法惩处。太宗因李若拙与李飞雄父亲李若愚名字相连,怀疑他们是兄弟,就命殿直卢令珣将他抓捕关进州狱 ‎,后来知道他与李若愚同宗,但已非亲族,不知其谋,但仍被革去官职流放海岛。过了一年多,才起用他为卫尉寺丞、陇州知州。太平兴国四年,恢复原有职务。以政绩突出闻名,越级委任为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疏于政务,又调李若拙前往担任通判。不久,御史中丞滕中正举荐他,召他回御史台。很快,他被改任为右补阙。当时诸皇子出就封国,李若拙献颂,皇帝很满意,接见了他,赏赐给绯鱼,任命他为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曾前往京城奏报边境情况,太宗表扬了他。又任命为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以秘书监名义出使交州。此前,黎桓的规格超过了应有的标准。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于是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宴会那天,黎桓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李若拙一眼都不看,只取了以前被扣押的使臣邓君辩回朝,礼币之外,没有接受私自赠品。出使回来,皇上认为他不辱使命。升任起居舍人,充任监铁判官。淳化二年,出朝任两浙转运使。契丹侵入边境,改任职方员外郎,调任河北路,赏赐金紫。淳北五年,在昭文馆任职,升职为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李若拙身材魁伟,崇尚气节,有才干,但处理事务太慢。宰相因此替他说明,免去转运使,任泾州知州。至道二年,黎桓又入侵南部边境,朝廷又下诏令李若拙出使,到后,黎桓又服从朝廷。出使回来,真宗即位,召见慰问,进级为金部郎中。咸平初年,任同知贡举,患病,改任右谏议大夫。皇帝北征,任判留司御史台。第二年,出使到河朔巡视边境事务,又任升、贝二州知州。咸平四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9~32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佑__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__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__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__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__。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__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__度支。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__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__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 ‎ ‎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B.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C.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于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D.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解析] 正确标点为: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乾佑”是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开宝”等。‎ B.“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 C.“赐绯”指赐给绯色官服。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D.“权”指暂时代理官职。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解析] “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解说有误。‎ ‎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职;宋朝初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 B.许仲宣精明强干,政绩斐然。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需;曹彬需要数万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按数交付。‎ C.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复就分驻军队,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 D.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 ‎[解析] “他逮捕县府所有小吏”理解有误。‎ ‎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5分)‎ 译文:__许仲宣估量北海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土地广袤可以立为州郡,于是画图上呈皇帝,就升任潍州知州。__‎ ‎(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5分)‎ 译文:__‎ 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__‎ ‎[解析] (1)“度”“形势”“因”各1分,文意2分。(2)“窃取”“封识”“授”各1分,文意2分。‎ ‎[译文]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后汉乾佑年间,进士及第,当时十八岁。后周显德初年,初入仕授官为济阴主簿,考官员外郎张义推荐他担任淄州团练判官。宋朝初年,许仲宣赶赴朝廷听候调遣,皇帝在便殿召见他询问对答。许仲宣气概容貌雄伟,太祖喜欢他。提拔为太子中允,领受诏命为北海知军。许仲宣估量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土地广袤可以立为州郡,于是画图上呈皇帝,就升任潍州知州。起初,议论设立牧马监,下令许仲宣出行视察各州,获得很多好地。跟随征伐并门,掌管出纳,四十多州的钱财和粮食全部能够调集。皇帝更加知道他能干。开宝四年,主管荆南转运事。等到征伐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军队几十万,供应不缺。南唐平定,靠运输粮饷的功劳升任刑部郎中。受职入朝谢恩时,召他升殿奖励表彰,赐给绯色的官服。九年,下诏主管永兴军府事。太宗继位,许仲宣升为兵部郎中,乘坐驿马受召赴朝廷,赐金紫。授官西川转运使,恰值西南夷入侵掠夺边境,许仲宣亲自到大度河,以叛逆和归顺的利害相告,以威力和福运宣示,夷人全部归服。适逢言事官说,江南用兵时,许仲宣吞没国家钱财,因此召回朝廷,下令御史台搜集全部财务会计簿查对,总共几年才完毕,许仲宣没有欺骗和隐瞒。改任广南转运使,正值征伐交州,其地炎热有瘴气,士卒死的达到十分之二三,大将孙全兴等人行军无纪律,许仲宣因此上奏朝廷,请求罢兵。不等朝廷答复,就把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草拟文书告谕交州。交州就表示投降归附,派遣使臣献纳贡品。许仲宣又上疏待降罪,皇帝嘉奖了他。太平兴国八年,许仲宣任左谏议大夫。不久,召回,以本官暂时代理度支一职。许仲宣性情宽厚仁恕,倜傥而不约束自己的言行,有心计。当初,任济阴主簿时,县令与主簿轮流掌管县印。县令养宠妾,与妻室争宠,县令不能禁止。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第二天办理公事,打开印匣,则没有县印,于是逮捕县府的几个小吏以及县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监狱审问,果然在县令住房的烟囱中找到。县令听到这件事,仓皇失措,许仲宣处之安然,人们佩服他的器量。他曾经跟随皇帝征伐江南,都部署曹彬下令取来陶器几万件,给士兵做灯具。许仲宣预先料到准备好,按数交给他。他的才干就像这样。淳化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 李琪,字台秀。父縠,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溪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溪。溪倒屣迎门,谓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授武功县尉,辟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梁祖受禅__,征入,拜翰林学士__。__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__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琪重然诺,怜才奖善,家门雍睦。贞明、龙德中,时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中书奏覆,多行其志,而顷专掎摭其咎。会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摄”为“守”,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荒裔,而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__。‎ 庄宗__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以朱书御札诏百僚上封事。琪上书数千言。__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__‎ 及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得罪,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沮,乃相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专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__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选自《旧五代史·李琪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B.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C.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D.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解析] 正确的标点为:虽曾弹奏,而依违词,旨不敢正言其罪,以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靡不望风横沮。‎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受禅”是我国古代继承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梁祖受禅”即梁祖接受禅让。‎ B.“翰林学士”,古代官名,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C.“太子”古指预定继承君位的皇子,一般为皇嫡长子。“太子少保”是辅导太子的官。‎ D.后唐主李存勖是晋王李克用的长子,他是后唐王朝的建立者,“庄宗”是他的谥号。‎ ‎[解析] “唐庄宗”是他的庙号,而不是谥号。‎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李琪虽然博学多才,备受推崇和尊敬;但他为政不懂韬晦养性,因而在梁祖和明宗主政时期,备受同僚排挤。‎ B.晋公王铎怀疑少年李琪作文假手他人,因而出题测试,李琪才思敏捷,出语不凡。王铎钦佩不已,深表赞誉。‎ C.李溪赞赏李琪原因有二:作赋直入主题,和当时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的文风大相径庭;文章对偶,文辞典雅华丽。‎ D.李琪和萧顷虽同为宰相,但两人性格截然不同,互相敌视,后因萧顷的诬告,李琪受到皇上斥责并被罢相。‎ ‎[解析] “互相敌视”“诬告”分析不当,原文只是说了萧顷专门找李琪的过错去告状,告状的内容也是事实,不是“诬告”。‎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5分)‎ 译文:__梁太祖谋划天下,李琪凭借学士的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文书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__‎ ‎(2)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5分)‎ 译文:__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就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__‎ ‎[解析] (1)“经略”“以”“伦”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2)“重”“寻”“萧墙之难”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译文] 李琪,字台秀。父亲李縠,在广明年间,任晋公王铎的都统判官。李琪十三岁时,所作的词赋诗颂,大为王铎赞赏,但也疑心是有人替他写的。一天,王铎召李縠到公署喝酒,暗地派人以“汉祖得三杰赋”的题目到李家测试李琪,李琪执笔立刻写成。赋的结尾说:“得士则昌盛,不贤则无人共事,项氏的败亡是很自然的,连一个范增都不能重用。”王铎看后觉得很惊异,说:“这孩子是会成大器的,将来一定在文坛称雄。”‎ 昭宗时,李溪父子因文学而知名。李琪十八岁时,带着一篇赋去拜访李溪。李溪忙不迭地倒穿着鞋子出门迎接,对李琪说:“我曾经忧虑近来文人的辞赋,都是在几句之后还不见主题。先生入句就见主题,对偶典雅华丽,啊,真可畏呀!”李琪因此更加知名,考中了进士。天复初年,授任武功县尉,又任转运巡官,升任左拾遗、殿中侍御史。自从李琪当了谏官,凡是时政有不当之处,必定会写奏章评论,文章秀丽,看的人都会忘却疲倦。‎ 梁太祖接受禅让登基,征召李琪进入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太祖谋划天下,李琪凭借学士的身份随军住在军营中,专门掌管文书,下笔起草旨意很合皇帝心意,受到的优待不比一般。这时,李琪的名声传播于四海之内。李琪看重承诺,怜惜人才奖赏好人,家中门下都很和谐。贞明、龙德年间,这时李琪和萧顷同为宰相,萧顷性格谨慎细致,李琪倜傥自负,不拘小节,中书的上奏答复,多按他的意志行事,萧顷便专门寻找他的毛病。遇上李琪授官吏职位,本应是试摄的官职名称,李琪改“摄”为“守”,被萧顷上奏梁帝,梁帝大怒,准备把他流放到荒远之地,得到赵岩等人的救援,免去宰相职务,任太子少保。‎ 唐庄宗进入汴京,早就听说李琪的名声,趁机想委以重任。同光初年,历任太常卿、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发大水,京城国库非常空虚,庄宗下诏要官员们上书陈述治国的策略。李琪上书数千言。庄宗很重视他的建议,不久就任命李琪为国计使,又将要任命他为宰相,不久因内乱而作罢。‎ 等到明宗即位,豆卢革、韦说获罪,任圜上奏,请求任命李琪为宰相,被孔循、郑珏阻止,便任崔协为宰相。李琪这时是御史大夫,安重诲在御史台门前擅自杀殿直马延,李琪虽然曾经弹劾过他,但言词模棱两可,不敢直言安重诲的罪行,因为这件事李琪推托有病,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允许,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从这以后,更受宰相猜忌,凡是上奏言事,无不受到排挤拦阻。长兴年中,死于福善里家中,享年六十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