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作文审题拟题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作文审题 拟题 学案 学案1 审题——千古文章意为本,字斟句酌明真意 方案 洞察阅卷规则 1.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义,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2.立意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4点要求 (1)立意要正确。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2)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3)立意要深刻。“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 (4)立意要集中。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考场范例]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材料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关注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够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述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即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第二部分,表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即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作文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阐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作文立意] 审题立意时,要注重对材料中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的比较:可以从任何一条途径说起,讨论这条途径与其他两条途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把两条途径或三条途径结合起来,讨论提升语文素养的各种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具体的立意有:①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课堂有效教学(或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课外大量阅读,或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社会生活实践);②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课堂有效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或注重课堂有效教学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或注重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③提升语文素养,三条途径缺一不可。 满分作文 亮点评析 文学歧长道,实步趋长空 甘肃一考生 泱泱举国五千积淀,成就了文明一番韵味悠长。厚、瀚、远、炼、弘——朝夕间文学走入私塾门户,造就万千才识过人之士,教育由早先仕官独权至隋唐天子喜鹊伸榄枝至如今才子辈出,语文素养千百年来为愈多人所有、愈普遍、愈高。何以修己素养?可谓三面:积、阅、感。 何谓素养?素,即为向来。故素养,为平日厚积所得。积,即累。一时欣然提笔,不得一词,盖素浑噩度日不学所得,古来有士大夫不学无术,羞下私塾,难上青天。故学为根本。星陨繁而霄河瀚,细水汇而海壮澜,点滴笔墨绘万卷。厚土所积便是从这细微而始。学亦有方,如今应试如口腹填鸭,只得身饱不得心足。便必将思融汇其中,才食髓知味。故有孔儒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亦警醒世人活于思想,却不可无视这点点忽微所积。 阅,即读。欲高己素养,则看文人挥笔吐尽沧澜阔海,才得以累积一胸感怀,以作极致行文。看陶潜东篱蹁跹共度流潋,野鹤云闲蒹葭经年,踏遍山河笑歌自若,湖光流色引凤落。看杜甫奈何莽莽然弹指间白头搔更短,空叹年岁残忍浑欲不胜簪。苍颜易老,归墟皆妄。每览昔人所作,方悟道,如此!愈多,愈能多寻与其共鸣。开阔所观,横纵文墨远海。必阅大量篇章,述其所想,悟其所道,将其精髓、文眼收于囊中,开篇则与市井凡夫所异。否则谈吐、走笔苍白无力,限鼻眼观于狭隘笔墨字句,井底之蛙,池中游鱼。 再便是感。所谓真知,自实践来,哲学中固有其意。“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人所诟病、暗讽。社会、时局,往往然奠定其文作基调,使行文其意更深。每感时迁,欣然有得。世殊时异,往往有一番慨叹忧扼,鼓角声声声震破五更寒夜,一柄刀刀刀划破萧风猎猎。西关斩将河边骨,孟姜一曲泣如诉,杜甫历难凄凄乱世,方有其戎马醉卧关山北,凭 轩独倚江栏看滚滚涛波,慨然涕泗流。若他于盛唐,雕栏玉砌间醉酒笙歌,这泣涕涟涟亦是矫揉造作。《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且听造化,颓然由命。两晋政治可怖,互倾轧残杀,方才有了暮春初时会稽山修其禊事,才有文人叹出“死生皆浮云”之凝练了郁郁之情的千古名句。又或鲁迅先生文风犀利、字句珠玑如战矛一杆赫赫横扫苍茫浊世,亦是那肃杀时局环境下的洗练中压抑了满腔的愤愤浩然之情所出。故,若欲深其文意,修其心性,必凝社会实景于其中。 此三者缺一不可,以致心境高远,莽莽然必与常人相异。相与漫漫文学路,道阻且长,愈通三者,其道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朝夕间步步登临渺渺长空,踏入万里长歌,挥毫如剑舞茂林,一览众山,挥斥字句,如滚石雷碣,劈山重斧,泻出篇章如壮澜洪波。 洞察一:文章题目大气磅礴。“歧长道”紧扣原材料“语文素养”,“实步”又紧扣作文题型——任务驱动型,表明自己的观点。题目不同凡响,吸人眼球。 洞察二:立意深刻。文章写得深入浅出,如何提高语文素养?作者从人们常说的“积、阅、感”三方面来写,这又正好照应原材料中的“三条途径”。这样布局给人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洞察三:语言文采飞扬。作者或化用或引用,句式或长句或短句,修辞或排比或对仗,都令读者眼界大开,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之声。 [总评] 读罢此文,不禁为作者广博的学识与强大的语言表述能力所折服。文章在解读何谓素养的基础上,从“积、阅、感”三个方面来谈“如何提升语文素养”,见解独到且深刻,眼界颇高,逻辑性强,读来让人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当然,本文最大的亮点还是在作者的语言表达上,文章语言表述精准、深刻且大气,可谓字字珠玑,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方案 揭秘解题秘诀 一、寓言类材料的审题立意 寓言类材料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三个特点:(1)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2)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由果溯因,明确结果探原因);(3)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由此及彼,联系现实领悟道理)。 在审题时,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因果联系,就可准确立意,快速构思。具体操作时可分“三步走”: (1)明对象,找关键词,概述现象。(几个人或物,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2)明结果,探原因,揭示本质。(几个原因,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3)明情感,悟道理,联系现实。(几种情感,就有几个立意角度) 例1 根据上面“三步走”分析下列材料的立意。 [2015•湖北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题目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取自自然,属于寓言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映射的是社会人生,因此,要体会“泉水”与“喷泉”的象征意义,读出其中的哲理。首先抓住关键词“地下蓄积”“有机会”“默默不语”等关键词分析,其次探究原因,泉水能奔向远方,和“地下蓄积”、抓住“机会”、地下泉水“默默不语”无私奉献分不开。 最后联系现实,可以联想到默默奉献的小人物、忠于职守的基层工作者都是值得赞扬的对象。正是因为他们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奔涌向前。 作文立意: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立意:①抓住机会,勇于展示;②只有不断积蓄力量,才能喷薄而出;③个人精彩的背后也有他人的付出和支撑,成功者应学会感恩;④伟大来自平凡,我们既要为“喷泉”(辉煌高大耀眼的成功者)欢呼鼓掌,更要为“泉水”(普通平凡默默的奉献者)喝彩点赞。 二、哲理性材料的审题立意 哲理性材料分以描绘形象为主(包括哲理诗)的材料和议论类材料,富有哲理性与辩证性,以其能更深入地考查同学们的思辨能力而备受出题人的青睐。 哲理性材料审题立意步骤 第一步:整体理解材料,把握核心意义。 应具有整体阅读意识,读懂材料,全面把握,仔细体味,分清主次,悟出材料的意蕴,把握住材料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 第二步:辩证分析材料,思考材料哲理。 针对不同材料的性质,或者领会其象征义,或者追踪发问、逐层分析。 类型 关注的关键点 描绘类材料 分析意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把握情感倾向,概括出蕴含于形象之中的思想观点、方法态度、精神品质等 议论类材料 搜寻中心句,冷静分析,去掉原因、现象、事件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涵,以此内涵为主旨 [特别提醒] 分析材料时,一定要厘清材料所包含要素之间的内在和外在关系(主次、对比、互补、转化等),否则有可能理解偏颇。 第三步:类比人文现象,思考印证哲理。 用材料中的现象或结果,联想想象,虚实结合,类比联系生活,引发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 例2 根据上面的“哲理性材料审题立意步骤”,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2016•山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材料解读:作文材料选取了一段富有哲理的文字,内容上集中探讨“人生漫漫旅程,我们的行囊中到底需要准备些什么”。材料最鲜明的特征是极富思辨性,“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这里涉及“有用”与“无用”等关键词。在分析“行囊中的储备”时,既可以喻指为比较务实有用的东西,如知识技能、处事技巧、健康体魄等,这些我们曾用心准备,却可能在旅行的某些时刻被弱化或弃用;也可以喻指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理想信仰、乐观心态、诗意情怀等,这些东西看似无用,却可以培养人的精神气质,伴随整个旅程,无用之用,终为大用……充分理解了这些,整个材料就没有难度了,立意也就有目的了。 作文立意:①人生旅途与行囊准备;②人生旅途要做好行囊的储备;③人生旅途要做好物质与精神准备等。 三、社会热点材料的审题立意 社会热点材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这是一种新的直击社会热门话题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充分体现了公民意识,洋溢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 社会热点材料审题立意步骤 例3 根据上面的立意步骤,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 [2016•浙江省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解读:2016年浙江省卷作文题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也符合稳中求变的命题要求。 阅读题目中的材料,要学会把握关键信息。第一段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不可或缺”,道出了社会现实:人们与网络已密不可分。第二段材料是对使用虚拟现实设备的畅想,列出了种种可能,关键词是“足不出户”。第三段材料是本题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整段都是关键信息。这一段用“是……还是……或者……”列出了三种态度,引导考生思索。当今社会进入网 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碰撞、交换和组合势不可挡。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是拥抱,是远离,还是保持适当距离?令人深思。 根据“社会热点材料审题立意步骤”,可先概括材料,即如何对待虚拟世界中的“虚拟”,可赞成,也可否定。然后分析赞成或否定的原因,结合现实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 作文立意:总体来说,可以有三个层面的立意: 第一个层面,较浅层次的——一事一议,单纯讨论虚拟现实技术的利弊。可以顺着材料中的试衣、就诊、看球赛、身临新闻现场等几个虚拟现实的场景,就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个层面,中间层次的——探讨现代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可以谈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生活,可以反思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表达忧虑,也可以理性妥协,寻找平衡。 第三个层面,高端层次的——从哲学层面探讨“现实”的内涵。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当主体意识可以脱离肉体进入另一世界时,那么哪个世界里的我才是真实的呢? 四、漫画类材料的审题立意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歌颂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材料作文中,漫画类材料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作文题型。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是审图。常用的方法是: (1)观察画面。观察画面要全要细,首先,要从整体看,看有哪些人、哪些物;其次,要细致看,看什么身份、什么特征、什么表情、什么形状、干什么事。同时还要关注漫画的题目和图中的文字。 (2)联系生活。结合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展开合理联想,从而把握漫画寓意。 (3)概括立意。漫画一般都会采用夸张、简洁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某个方面,因此应联系实际让画面鲜活起来,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其揭示的问题实质或讽刺的某种生活现象。 例4 根据上面“观察画面——联系生活——概括立意”的步骤写出下列漫画材料的立意。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表现的是两个学生在考试后的不同“待遇”。观察画面,漫画分两组,第1组,两个学生,左边的考100分得到了亲吻,即得到表扬;右边的因为考了55分挨了一巴掌,即受到了惩罚。第2组,依然是这两个学生,左边的考了98分受到了惩罚,右边的考了61分得到了表扬。通过对比可知,两人的待遇发生了变化是因为左边的学生退步了,右边的学生进步了。考满分受表扬,不及格被惩罚;进步了受表扬,退步了被惩罚:这基本上是整个社会对待学生的态度。那么这种态度是合理的吗? 左边的学生虽然退步了,但他依然有98分,右边的学生虽然进步了,却也只有区区61分。可见对不同的人我们有着不同的要求。联系生活,那么该怎样看待这种高水平的退步和低水平的进步呢? 作文立意:对这则漫画材料的审题立意,可以从家长、学生和旁观者三个角度进行,可有以下立意:①奖励优秀(进步),惩戒落后(退步)。②评判不能唯分数,分数不是唯一标准。③岂能随便惩戒?④对待学生的成绩,不能急功近利。⑤辩证看待进步与退步。 方案 体验与应用 一、立意 1.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便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落到山涧里去了。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为寓言类材料作文,可用由果推因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它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不要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黑客和病毒制造者利用漏洞让病毒或木马侵入他人电脑,从而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扫描电脑,就是为了修复漏洞,保护电脑,使其不出故障。那么我们的内心是否也需要扫描呢?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为哲理类材料作文,可用比喻分析法来审题立意。 电脑系统有漏洞,需要不断修复,人的心灵也一样。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成见、猜疑、懦弱、浮躁、嫉妒、仇恨等都是心灵的漏洞(明确含义),需要经常“扫描”和“修复”,这样才能使心灵变得越来越美好,使人生变得越来越美丽。心灵有漏洞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却不去修补(明确观点)。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不为“漏洞”所累,保持心灵的纯净和健康。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却忽视了对自我心灵环境的保护。每个人的心灵原本都是鲜活纯净的,由于存在不同“漏洞”,而常常受到攻击,导致心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心灵的纯净与健康关系到一个人生命的品质,而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健康需要对心灵进行“扫描”,从而进行修复和保护。 (2)构筑心灵防线,识别和抵制诱惑。事实告诉我们,心灵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各种诱惑无处不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念“慎独”之经,常存“慎独”之心,严格自律,牢筑长堤,慧眼识别,自觉抵制,才能修复心灵的“漏洞”。 (3)善于反省与解剖,修复心灵“漏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漏洞”,不断反省,自我检查,才能及时发现不足;勇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匡正自己的行为,健康成长。 (4)良好心态、果敢品质、进取精神等是修补心灵“漏洞”的最好补丁。我们既不能对“漏洞”视而不见,也不能对“漏洞”望而生畏。 3.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适,厚薄均匀,形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为哲理类材料作文,可用由果推因法来审题立意。材料讲述的是铜锣的打造工艺。材料的最后一句话是总结性语言,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句。“千锤”是指打造铜锣的初始工艺,是打造好一面铜锣的基础,是打造完美新锣前的积淀;“一锤定音”则是画龙点睛,是对半成品的提升,是半成品转化为成品的关键,是新锣臻于完美的重要环节。可以说,锣之所以成为锣,就是在千锤百炼基础上的一锤定音。 从“千锤百炼”的角度立意:①成功需要经历风雨;②锤炼才能铸就辉煌人生。 从“一锤定音”的角度立意:①“千锤”虽重要,但“一锤”是关键;②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关头的断然一击。 从“千锤”与“一锤”的关系的角度立意:①量变与质变;②没有“千锤打锣”,哪来“一锤定音”;③十年磨一剑,厚积才能薄发;④沉潜与爆发。 4.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街上一家小店要倒闭,里面的商品可能要比平时便宜,于是大家纷纷去采购。 一些人什么都没买,因为里面的商品并不比平时便宜。一些人选择性地买了一些,因为他们真正需要。另一些人买了比平时更多的东西,因为想到了小店主人未来的生活。 这三类人,你更认同哪类人的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为社会热点材料作文,可抓关键信息,由果溯因。 面对要倒闭的小店,大家纷纷去采购,不要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种单纯的消费行为,这也许是一种帮助店主的善行。善行和金钱没有直接的关系,有关系的是你想付出的心。 笫一种人什么都没有买,也不一定要受到指责,也许他们自己经济也不宽裕,也许他们和你一样有着一颗火热的行善之心。能和别人分享的不仅仅是金钱,永远不要把捐助钱款的有无、多少当作判定一个人爱心大小和道德有无的标尺。我们需要理解慈善事业是人们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自愿地奉献爱心与援助的行为和从事扶弱济贫的一种社会事业。 第二种人选择性地买了一些,因为他们真正需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了应有的力量,就应该得到尊重。善行不在乎有多少金钱、有多大能力,只在于凭着关爱他人的内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将这种对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一直坚持下去,并感染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就是慈善的真谛。 第三种人买了比平时更多的东西,是因为想到了小店主人未来的生活。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工作和人生的一种馈赠。因为你承蒙了上天的垂青,有了别人没有的能力,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也要担负起与能力等同的相应的责任,对自己、对社会负责。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慈善的不是钱,是心;②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参与慈善;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5.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春节期间,有一组调侃春运艰辛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很多只绵羊和旅客挤在火车车厢里,场景甚是混乱、滑稽,引来网友的一片指责与嘲笑。后来照片拍摄者在微博上澄清,这组图片摄于四川大凉山深处。过年了,乡亲们须把绵羊赶到县城去卖个好价钱,但当地道路崎岖,交通非常不便,这趟列车是当地百姓出行唯一的慢车。虽然按规定列车上不准携带活的动物,但列车员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许了,因为百姓家里孩子上学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这些羊换钱呢。真相披露后,引发了更大范围内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题为社会热点材料作文。材料内涵丰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从列车员的角度看:列车员急山里百姓之所急,默许绵羊上车,这种做法虽然违反了规定,但维护了百姓的利益,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应予以肯定和称赞。从网友的角度看:不明真相的网友,刚看到照片的时候,对之进行调侃,可以理解,毕竟这明显违规;但知道真相后,网友展开了更广泛的讨论,可以想象网友讨论的焦点应该是规则和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的问题。从发布者的角度看:当发布者意识到网友误解了图片背后的含义后,及时说出真相,维护了舆论的正确导向,值得肯定。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严守规则;②规则选择与利益偏向;③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现象与本质);④用事实说话。 6.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浇 花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画,画的是一个人在雨中为一株花撑起雨伞,并拿着水壶浇水。画面由人、花、雨三个要素组成。画面的中心是人,花是与人相对的客体,雨是外在环境。可以将三者理解为“家长”“孩子”“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也可以理解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民族企业”“残酷的竞争环境”,还可以理解为“理想追求者”“心中的梦想”“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严酷考验”等。漫画启示人们需正确处理主体、客体、外在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人的角度立意:①人要学会变通,立足实际;②爱要用正确的方法;③放手的智慧;④不要多此一举,不做无用功。 从花的角度立意: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②成长与磨炼。 7.阅读下面材料,写出立意的分析过程。 这幅漫画的寓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类、应用类或文艺类(除诗歌外)文章。 [我分析我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这幅漫画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人物,画面上两个人在放风筝,还有一个孩子在看;第二部分是文字,漫画右侧写着“东风浩荡扶摇直上”。 理解漫画寓意时,要重点把握漫画中的文字,其中的“东风”可理解为“外在环境”“外在条件”“机遇”等,“扶摇直上”可理解为成功、成才、自我实现、乘势而为等。由此可立 意:①外在环境对于成功的重要性;②成功要善于借助外在条件;③抓住机遇才能走向成功;④乘势而为,实现自我。 画面中的风筝,被人用一根线牵着,一旦飞到一定的高度,受线的牵制便不能往高处飞了。由此可立意:①挣脱束缚,才能飞得更高;②社会、学校、家庭应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充分地发展。 如果没有这根线,风筝便飞不起来,即使飞起来,也飞不平稳,毫无目标。由此可立意:①恰当的牵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②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引导、关爱。 二、写作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星驰幼时父母离异,家境贫困,每次吃饭母亲总会把为数不多的肉夹给他,可每次他都会将肉放嘴里咬一遍再吐出来,更过分的是有一次他竟将整条鸡腿扔到地上,母亲认为他很自私,忍不住痛打了他。周星驰没有任何争辩和解释,只是哭着忍受着。几十年后,周星驰和母亲一起上凤凰卫视的节目,他道出了原委:“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母亲吃肉,因为母亲不嫌我脏,也不舍得将肉扔掉。虽然我演戏无数,但我要说,那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戏。”主持人接过话茬儿:“我想这不仅关乎做人,也关乎处世,这正是周先生事业成功的根源。”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思路分析)这则材料表面上演绎的是一份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但其内里却有着深刻而富有启迪的内涵。从品质上来讲,百善孝为先,周星驰“将肉放嘴里咬一遍再吐出来”“将整条鸡腿扔到地上”都是为了在艰苦的岁月中将留给他吃的肉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孝敬给母亲。从行事上来看,为了母亲吃上肉,他宁愿背负自私的骂名,被母亲痛打,“没有任何争辩和解释,只是哭着忍受着”。从处世上来说,应看重其行,而非其言,正如孔子所说:“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整体而言,眼前所看到的或许是虚假的,其背后的深意却是真心的。 (参考立意)①孝心可嘉;②为成就他人甘于隐忍;③处世以行不以言;④眼见为实却是虚,耳听为虚乃是真。 [素材一] 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驻扎五丈原,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而采取拖延战术久不出兵。诸葛亮派人向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装,并附信,大意是“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投降;如果你的羞耻之心还没有泯灭,还有点男子气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战”。司马懿的左右看后,非常气愤,纷纷请战,但司马懿却坚守不战。不久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没用一兵一将,不战而胜。难怪古人说:“必须能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触犯和忤逆,才能成就别人难及的事业功名。” [素材二] 在NBA赛场上的成功使姚明在国内外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的培养,无条件地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从2002年开始,凡是涉及中国男篮的重大比赛,只要没有重大伤病,他都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代表中国队参赛。2005年的亚锦赛,姚明在脚踝手术后一个月就回到国家男篮,并积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2006年,姚明在脚部手术后,代表中国队参加了世锦赛。2008年在左脚应力性骨折伤愈后,姚明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姚明的爱国情怀是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感,他并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但当国家队需要的时候,他总是义无反顾地为国效力,哪怕自己伤痕累累。 学案2 拟题——明眸善睐巧传神,拟就好题一半文 方案 洞察阅卷规则 1.好题目的标准 做到“准确、切体、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①准确是最起码的要求,是指标题必须切合文意。②切体是指符合文体特点。一般而言,议论文的标题要深刻、鲜明,记叙文的标 题要形象、生动,散文和小说的标题要含蓄、有诗意,杂文的标题要幽默、犀利。③简明是指标题的语言简洁、不啰唆。④醒目是指形象鲜明,惹人注意。⑤新颖即别致脱俗,有创意,与众不同。⑥有诗意是指有文采、含蓄、灵动等。前三点是拟题的基本要求,后三点是“有个性”的高层次体现。 2.评分标准 阅卷细则明确规定,缺题目扣2分,题目不当酌情扣分。表面上看,这2分似乎无关大局,可事实上,标题对作文整体得分影响甚大。没有标题的文章,会让人摸不清方向;标题本身偏离作文主题,更会让人觉得作文立意失当。 [考场范例][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材料见本专题学案1。 满分作文 亮点评析 浅浅纸上书,深深足下行 重庆一考生 语文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知识: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前二者多来自纸上,其中书的作用举足轻重。最后一项源于社会实践,常被忽略。 书本知识从课堂的有效学习中来,从课外阅读中生。这为语文素养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和清冽可口的甘泉。否则怎么会有宋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的求学问道?怎么会有程颐门前不畏风雪屹然而立的身影?怎么会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语流传?课堂的有效学习让我知我之该知,明我之不明。师者的“传道受业解惑”使我通“不解之句读”,解“不解之惑”。课堂教学让我明白语文中“知道的知识”,认清“不知道的知识”,它是我语文素养提升的土壤。 为语文素养这株幼苗提供润泽之泉的是课外阅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外阅读作为灌溉语文素养的源源不断的活水,让这株幼苗向天空生长。没有课外阅读的甘泉,我不会知道《滕王阁序》华丽辞藻后还有一个不羁狂傲的灵魂;我不会知道《项脊轩志》平淡记叙后的深情思念;我更不会知道《最后一课》生动叙事背后的爱国主义情怀。 课外阅读不光是丰富我所知,弥补我的不知,更是一条需要终身行走的路。不仅我深知这一点,很多国家也十分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英国地铁站设计独特的灯光,为乘客阅读提供便利;俄罗斯在《改革与发展》中,号召年轻人放下酒瓶,拿起书本;巴西地铁制“书籍车票”,鼓励市民“刷书”进站……在课外阅读这条路上,向着远方的灯光前行,行于纸上之言,言之浅浅,意却深深…… 在我们强调拾纸上之言,丰富所知,补其不知时却常常忽略来自社会生活实践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其实,我们忽略的就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份精细与情怀。我们若不深深行于实践,走入郊外,行于山间,怎么可能在钢筋水泥间听到杜鹃“不如归去”的婉转凄凉的啼鸣?怎么感受得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闲情雅趣?怎么明了芳草之中“萋萋满别情”?行于实践,得到的是纸上所缺而我们又鲜于知的不知,收获的是语文素养中流淌的深情与细腻。 浅浅纸上书,深深足下行。 行于纸上,行于实践。 洞察一:题目亮人眼球。题目“浅浅”对“深深”,“纸上书”对“足下行”,对仗工整,同时“纸上”隐含课内课外学习,“足下”隐含实践活动,题目巧妙新颖。 洞察二:行文思路清晰。第一段是总,后四段分别从课堂学习、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三方面来谈,后两段扣题。全文为总分总结构。 洞察三:语言生动,多处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怎么会有……怎么会有……怎么会有……”,第三段“我不会知道……我不会知道……我更不会知道……”,同时引用和比喻也为文章增色。 洞察四:广博的知识积累。文中素材可谓古今中外都有涉猎,可知作者深得读书之乐。 [总评] 在大多数考生把任务驱动型作文写得干瘪无趣,像是官方时事评论时,本文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其注重文采,使文章呈现出理趣兼备的妙处。考生在行文之中加入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譬如开篇三种知识的分类,新颖有趣又接地气。后文有意识地把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课文作为重点引用材料,既扣住了本文的核心论题,又显示出了优秀的素养。这类材料是阅卷者颇为偏爱的。同时引用材料时注意了材料的篇幅,用简短的语言将三则素材组合在一起,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方案 揭秘解题秘诀 拟题总体要求 一、点明中心,凸显主旨 标题和文章的主旨有着紧密联系,标题应该很好地服务于主旨。最常用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入题,点明文章中心,揭示主旨。例如: 《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分享是一种智慧》[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 《美丽的人生要学会分享》[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 例1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材料见本专题学案1[考场范例] 以上材料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立意。①可三条途径互补。②可选其中一条或两条结合。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写出揭示材料中心、凸显主旨的题目。如《语文素养,根在课堂》《语文素养,课堂中来》《汝果欲文学,根在课堂》。 二、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在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新颖别致,对读者极富吸引力。标题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比喻使标题形象,拟人使标题生动,对偶使标题工整,设问令人深思,反问突出强调。例如: 反问:《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拟人:《跟大自然学语文》[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 比喻:《阅读是我人生的一盏明灯》[2016•天津市卷] 对偶:《轻翻纸上岁月,跨越青春流年》[2016•天津市卷] 呼告:《让我们热爱语文吧》[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 例2 [2016•浙江省卷]材料见本专题学案1[例3]。 以上材料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立意。①理智拥抱虚拟世界。②理性对待虚拟现实。③对虚拟新世界保留意见。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用修辞拟写题目。如《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渴望真实,绽放灵韵》。 三、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 好的标题应该优雅,有文化品位。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化用诗词名句,会使题目熠熠生辉。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众多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给人启示和智慧。这些名言警句本身就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显得温润典雅,言简意赅,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例如: 《言而当,知也》《于无声处听惊雷》[2016•江苏省卷] 《虚拟终觉浅,生活须躬行》[2016•浙江省卷] 例3 [2015•安徽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以上材料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立意。①看事物要抓本质。②实践出真知。③善于发现。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化用诗词名句拟题。如《假如眼睛欺骗了你》《善假于物》。 四、物象点染,诗情画意韵无穷 选取生活中震撼过自己心灵的物象,并从声音、色彩、形态、情感等方面进行点化,以色彩鲜明、情味浓郁、动感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物象作为标题。如《流泪的日记本》《滴露的康乃馨》《别让雨下进灵魂里》《樱桃红了》等。 这样的题目能够点染全篇,在物象的个体上投射作者的情感、观点、好恶。物象点染法比较适用于记叙类文体,如记叙文,抒情、叙事类散文。 例4 [2015•湖北省卷]材料见本专题学案1[例1]。 以上材料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立意。①厚积才能薄发。②伟大来自平凡。③成功者要懂得感恩。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用物象点染拟题。如《我是地上泉,来报地下恩》《愿为一泓清泉》《待蒲公英开满山坡》。 五、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有的标题提出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有的标题没有将文章的主体要素写全,而是只点出某个对象、场景等,这样就设置了悬念,达到吸引读者不得不往下读的效果。例如: 《成绩和未来哪个更重要》[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6•北京市卷] 《网络利弊,孰大孰小》[2016•浙江省卷] 例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以上材料拟题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认真审题,确定立意。①不盲从权威。②请别人挑错,消除谬误。③以“阳光心态”面对批评。④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治学作风。 第二步: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运用设置悬念法拟写题目。如《我周一就去为同桌挑错》《“咬文嚼字”之精神岂能缺少》。 方案 体验与应用 一、拟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运用点明中心法拟三个标题。 还记得儿时,在老家,于一场大雨中活蹦乱跳。 现在,此刻,路上人们行色匆匆,车与车互不相让,大家不管做什么,似乎都显得很暴躁。身上东西也太多,手机、平板电脑、名贵着装,它们在大雨面前变得不堪一击,于是大雨变成了阻碍,叫人狼狈。可曾想,在我们什么也没有的年纪,雨尽管下,不怕淋湿简单的衣服和鞋,痛快地投入雨中,从不必小心翼翼来保护那些所谓的贵重物品。 原来,并不是雨越下越大,而是我们把自己围得越来越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快乐源于简单的生活;②欲壑难填,当思自制;③学会减负,勇于放下。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运用修辞法拟出三个标题。 长颈鹿母亲生下小长颈鹿后,会做一件看似不合常理的事——抬起长长的脚,踢向它的孩子,让小长颈鹿翻一个跟斗,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就被长颈鹿母亲不断地重复。小长颈鹿为了站起来,会拼命努力。疲倦时,小长颈鹿有时会停止努力。母亲看到后,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小长颈鹿终于颤抖着站起身来。 这时,长颈鹿母亲会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再次把小长颈鹿踢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扬起自立的风帆,吹响自强的号角(对偶);②痛之深,爱之切(对比);③让自立在严格的天空中飞翔(拟人)。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运用化用诗词名句法拟出三个标题。 常怀感激之心,这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当你饥饿难耐时,放学回家,一进门发现妈妈已经为你准备好一桌可口的饭菜;当你为一个学习问题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精妙的启发点拨,让你豁然开朗;当你跑得气喘吁吁追上一辆公共汽车时,司机把已经关上的车门重新为你打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给予你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但对你来说却很重要,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你在意过,动心过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生命诚可贵,感激价更高(化用名句);②满纸平凡事,一把感激泪(化用名句);③咬住感激不放松,无限风光任西东(化用名句)。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拟出几个标题。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名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匈帝国军队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作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司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决心下定,就得奋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反遭失败。倔强的海明威爬起来再干,终于写出了小说《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他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但不能打败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非顽强无以致远;②能“硬”才能赢;③永不言弃,方可成器;④不放弃,就有“戏”;⑤永不言败,成功就在;⑥积极向上,生命绽放。 二、写作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为了让2岁的女儿体验世界,走进生活,感受亲情,父亲朱春燮做出决定:卖掉价值一两百万元的房子和公司股份,买了一辆价值30万元左右的房车,计划用5年时间带女儿环游世界。 材料二:为了老母亲一句“想去更多的地方看看”,四川66岁的陈录雪与60岁的妻子卖了房子,改造了辆房车,一路打工,带着101岁的母亲周游世界,并且表示只要母亲愿意,就要一直走下去。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共有两则材料:第一则讲一位父亲为了让2岁的女儿体验世界,变卖家产,带着女儿环游世界;第二则讲一对夫妻为了满足老母亲“想去更多的地方看看”的心愿,卖掉房子,一路打工,带着老母亲周游世界。这两则材料的内容都是关于亲情的,都写为了满足亲人的心愿,卖掉了家产,付出了巨大代价。对于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肯定的角度,赞赏这种亲情至上的精神;二是否定的角度,反对这种任性的做法,要爱,但更要理智。再深入一层看:爱,一定是物质的吗?为了女儿体验世界,变卖所有的家产,这对女儿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吗?母亲想多出去看看,就一定要环游世界吗? (参考立意)①换一种方式生活;②任性生活,潇洒爱;③孝与慈/今天我们怎样为人父母、为人儿女;④爱的真谛/爱的方式;⑤透支的爱;⑥爱有(没有)早晚[尽孝嫌(不嫌)迟];⑦物质与精神。 [素材一] 生活是一场旅行,一路上千姿百态,有人急急忙忙冲向终点,有人晃晃悠悠赏遍路上风景,有人疯疯癫癫笑看人生,有人冷冷清清只求内心平静,可是这些人都要忍受路上的孤独与沉闷。为了反抗这一直伴随的孤独,为了打破这一成不变的沉闷,旅游产生了。有句经典的话是这样描述旅游的——旅游就是从自己厌倦的地方去别人厌倦的地方。但是,这样何尝不可呢?旅游,是给自己的心灵换换血,放慢脚步,放下速度,去倾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旅游,是给自己换一种生活方式,转换思维,放宽心胸,去体验,体验外面精彩的万物。然而,换一种生活方式却不仅仅只有旅游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 [素材二]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