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浙江)(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浙江)(1)

‎2018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浙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医  原 ‎ [明]方孝孺 医之为术,其说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过《素问》《难经》,述阴阳气运之理,辨形体荣卫之原,以明养生治疾之道。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后之学者,不能求其为书之意,而泥其说。甚者弃书不省,而惟攻乎浅陋拘阂之方书。‎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脉络、血气、筋骨均也,而其变之乖殊若此,医岂易言乎?药岂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药其肺;在乎寒也,而以为热;病乎实也,而以为虚。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昔者贵人有疾,而天方不雨,医来治者以十数,皆莫效。最后一人至,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曰:“某夕天必雨。”竟出,不言治疾之方。贵人疑之,曰:“岂谓吾疾不可为邪,何言雨而不及药我也?”已而,夕果雨,贵人喜,起而行乎庭。达旦,疾若脱去。明日,后至之医来谒,贵人喜,且问曰:“先生前日脉疾而言雨,今得雨而果瘳,何也?”医对曰:“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若是医者,可谓得其道矣。方书之所具,成说之所有,夫人皆能用也。求之于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非奇士其孰能之?‎ 始余闻四明有世医邵君真斋,善为方,视人疾以为不可治者必不治,而所治必取奇效,心窃识之。今年,真斋过余,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不妄有所称引,而于察脉用药,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生民之疾多矣,不度可否,以身试之,而无所成相踵,其有如真斋之不苟用而必成功者乎?苟难乎其人,则余于真斋不宜无说也,作《医原》以赠之。‎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辨形体荣卫之原      原:原因,原由。‎ B.今得雨而果瘳,何也? 瘳:痊愈。‎ C.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 苟:马虎,随便。‎ D.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 恭悫:恭谨实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病乎实也,而以为虚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脉已,则以指计甲子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医来治者以十数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非奇士其孰能之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推究医道,阐明书不尽意,故不可拘泥成说,而应默会于心,根据实情,严肃认真,灵活制变的道理。‎ B.文章肯定古代医书的作用,认为那是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对不研究医学理论只关注浅陋偏僻的药方汤剂的现象表示否定。‎ C.本文是写给四明名医邵真斋的。作者与之相见,恭敬有加,十分诚实,不敢随便引经据典,表现出对邵真斋高超医术钦佩有加。‎ D.文中引述“贵人有疾”的传奇故事,旨在具体说明医道。得道之医,神乎其技,贵在求乎言语之外而得不言之意。‎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 ‎(2)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欲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藩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私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为湖广左参议 出:指京官外调 B.其党密构于帝 构:交结,连结 C.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 坐:判……罪 D.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 部:统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D.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徐恪为人行事刚正不阿。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徐恪都坚持不给。‎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藩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2)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私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与宋公子牧仲①书 ‎ 侯方域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援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而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任衣。太保清节,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①‎ 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不任衣            任:经受。‎ B.仆之所谅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而足以光益其祖父者 益:更加。‎ D.闭户力学而笃行之 笃:忠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像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 B.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像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像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别人认为宋荦应该像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本文“悉事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答案:‎ 一、1.A 解析 A项,“原”应释作“原理”。‎ ‎2.D 解析 D项,均为副词,表反问。‎ ‎3.C 解析 C项,作者心仪的并非邵真斋的高超医术,而是邵真斋严谨的处方态度,而且“畏慎恭悫”是邵真斋见作者时的态度。‎ ‎4.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 ‎5‎ ‎.(1)那些精深微妙的要旨在心里领会并体现效果的,本来就有不能用言语传授的,书本怎么能完全穷尽那意思呢?(2)疾病自己说不了话,因用药而死的无从申诉,所以,医生能实施他的医术而没有人诘难他的做法。‎ 参考译文 医术在古代医学理论里最纯粹,没有超过《素问》《难经》的,它们通过阐述阴阳气运的道理,辨析身体养护的原理,来阐明养护生命医治疾病的规律。那些精深微妙的要旨在心里领会并体现效果的,本来就有不能用言语传授的,书本怎么能完全穷尽那意思呢?后来的学者不能推求写书的本意,而拘泥那些成说。更离谱的弃绝医学书籍不去省察体悟,却只在浅显鄙陋、囿子成见的医方之书上用功。‎ 人的耳朵眼睛、双手双脚都一样,脉络、血气、筋骨都一样,但其相差如此之大,医生怎会易于辨治呢?用药怎会容易呢?他病在心上,却对肺部用药;病属寒症,却当作热症来治;病属实症,却当作虚症来医。疾病自己说不了话,因用药而死的无从申诉,所以,医生能实施他的医术而没有人诘难他的做法。‎ 从前有贵人得病,天刚好久旱不雨,医生来医治的有十来人,都没有什么成效。最后有一个医生到了,搭脉完了,就用手指计算甲子,说:“某天晚上一定下雨。”完了出来,没有提起治病的药方。贵人对此很是疑惑,说:“难道是我的病医不了了吗,怎么就说下雨却不给我用药啊?”不久,晚上果然下雨,贵人欣喜不已,起来在庭院里游走。直到天亮,病好像好了。第二天,后到的医生来拜访,贵人开心,并且问道:“先生前几天搭脉看病而后说下雨,今天下雨了,病果然好了,这是为什么啊?”医生回答说:“君侯的病是因为忧虑而得的。然而我私下里想君侯忠诚并且仁爱,忧虑的是民生罢了。因为旱情而忧虑,因为下雨而痊愈,按理本该这样,哪等用药而后才好呢?”像这样的医生,可以说得医道了。方剂之书上具备的,现成说法有的,人人都能用。推求于言语之外,把握没有说出来的意思,不是非常之人谁又能做到?‎ 开始我听说四明有世代医家邵真斋,擅长开药方,给人看病认为医不了的一定不医,而医了一定会收到特别好的疗效,我私下里就很想结识他。今年,真斋来拜访我,坐下来跟他聊,他显得敬畏有加,小心谨慎,恭谨实诚,不胡乱援引称述,而对察看脉象对症用药,确实不马虎随便,我更加信服他。老百姓的病患多了,不审度可医不可医,就拿他做试验,最后医不好的情况接二连三,哪有像真斋这样不随便用药,而用药一定成功的呢?如果这对人来说实在太难,那我对真斋就不该没有个说法,于是写了《医原》送给他。‎ 二、1.B 解析 构:设计陷害。‎ ‎2.C 解析 C项,均与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名词性短语。A项,介词,把,拿/连词,因为;B项,副词,才/副词,竟;D项,介词,在/介词,到。‎ ‎3.A 解析 应为“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派中官致祭的做法”。‎ ‎4.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藩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 ‎5.参考答案 (1)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他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或“颁布诏书”)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2)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 解析 (1)注意落实“以”“降”“切”“易”4个得分点。(2)注意落实“携”“抑”“为……所”“行”四个得分点。‎ 参考译文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考取进士。授官工科给事中。中官想出掌收税的部门,徐恪等上疏规劝。中官恼怒,请求立即驱遣徐恪等,想要搜集他的罪证,无所得才作罢。调离京城,任湖广左参议,晋升河南右参政。陕西饥荒,应当转运几万石粮食。徐恪以路远为由请求拨给与粮食等值的钱款,上下称便利。‎ 弘治初年,他历次升任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反定制设置官吏,徐恪革除了它。徽王上奏徐恪侵犯侮辱,皇帝赐书告诫徽王。黄河改道逼迫开封,有人建议迁藩府三司到许州,徐恪说不便,于是停止。弘治四年,他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旧例,王府有大丧,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成化末年,开始就地派王府承办。到皇帝即位,又恢复过去的做法。徐恪请求按先帝旧制,逐一列出问题,上奏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大多经讨论而得以施行。户部督责拖欠赋税很急,徐恪以灾变为由请求宽缓其事。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不可”,于是此事停止。‎ 徐恪向来刚正。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到担任巡抚,因管辖范围内多有王府,持法尤其严厉,皇室的人多不高兴。平乐、义宁二王于是揭发徐恪减少禄米、改任校尉等事。经查勘没有证据,判徐恪入王府时误行端礼门,想以此平息二王的忿恨。皇帝知道徐恪没有其他过失,而因二王年幼,下敕令严厉斥责,命令湖广巡抚韩文与徐恪交换任地。吏民因此而罢市,哭着送行几十里而不断绝。属吏用剩余的金钱赠送,徐恪将他们赶走。到任时正遇上岐王到封国,中使携带几百艘船的私盐,降低价格卖给百姓,被徐恪阻止不能施行。歧王的同党秘密向皇帝诬陷徐恪。过了一年,宫中直接下旨将徐恪改调南京工部右侍郎。徐恪上疏说:“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没有听说有内宫直接下令得官的。臣生平不敢由别的途径晋升,请求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受命。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徐恪都坚持不给。十一年,徐恪因考核政绩优异而进入京城,(不久)得病,于是辞职,(不久)去世。‎ 三、1.D 解析 笃:坚定。‎ ‎2.C 解析 C项,前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是助词,译为“的”。A项,介词,都译为“因为”;B项,连词,承接;D项,介词,译为“在”。‎ ‎3.B 解析 B项,表述的作者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本文是顺治九年侯方域写给宋荦的一封信,劝告宋荦守道、读书,不要结交天下权贵。‎ ‎4.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 ‎5.(1)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2)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 参考译文 我蒙受令尊太保公的深知,在危难中曾受到他的救援,您也不因为我学识浅薄,几次将作品拿来和我商榷。我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像公子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了,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地赞颂过。现在我有些话要谈谈,恳切希望公子能听进去。‎ 我听贾开宗说,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像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像太保的人。我认为太保公在世时是天下的贵人,大家都愿意主动地去接近他,并不是太保公自己去结交他们的。现在提建议的人,却是想要公子主动去寻求和结交他们,认为这样就能像太保了,其实这样不只是不像,而实在是距离更远了。以前郡中的贵达子弟当然是有这样做的,但他们都有着雄厚的财力,(这样的)周旋交往也是煞费苦心的。现在公子常有病,衰弱到体不胜衣的程度。太保公一生清廉,我相信他不会有多少资财留给公子。所说的财与力这两方面,公子自己估量一下能有吗?破了家业招致贫困,劳累身体招来病痛,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至于别人所讲的能像先辈一样才算有出息,不应该不加以分析。有的人是卿相的后代,也接续做卿相,但也不一定不辱没他的先人;有的人同样是卿相的后代,却甘心情愿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也一样可以为祖辈父辈增光。如果公子不深入考虑这方面的道理,就像众人所说的那样去做,也不过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不能说是公子已经真像太保一样是宰相了。公子家过去是宰相,现在是秀才,怎么能强求相同呢?你想不顾自己的力所不及,去求得真相似,结果是一定不能相似,只是表面相似罢了。这是为什么呢?能够达成真正相似,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干什么不可?希望你暂且早晚爱惜调养身体,病好之后,用众人所说的交结的才能,多收集古今书籍;用交结的力量,关起门来努力治学,专心修养德行。这样一二十年以后,也不一定去作太保。就是不去作太保,太保也一定含笑九泉。决不因为公子甘心当一个普通读书人,就会认为不能够像他一样。我恭敬地再次向你致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