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试卷 (卷面总分150分 答题时间15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 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儒、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墓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 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 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认为,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就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不过这一看法只适用于洲,不适用于中 国古建筑。 B.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中国古建筑留存至今的并不多,以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这种建筑的实物。 C.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发达,一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D. 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代中国既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却并不常用在人所居住的房屋上,而常用于死者的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上。 B. 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一个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桓司马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 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不去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只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当时人的需要。正是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 建筑中大行其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B. 建造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建筑,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 因深受儒、释、道三家“万物无常”认识的影响,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为主,因此不要说先秦时期,即使秦汉以降的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 D. 中国的古代建筑采用土木为主要材料,效率更高,耗材更少,而且可以减轻人类对于地球的索取,在这一点上它是胜过西方石建筑的。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没有留心”说法有误。古代中国人自然知道石材比木材更耐久,但是他们认为“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后文又说“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 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解题时注意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考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层次为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原文第二段“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就是说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能够证明古代玉石文化的高水平,但是原文本没有提到修建阿房宫的石材来自于此处。错误类型是无中生有,这种设置干扰内容的出题思路很是隐晦,在原文中没有相关语句,只是命题人故布疑阵,干扰考生的判断。答题方法是注意所有的判断都必须来自原文,切切不可以主观臆断。观点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据,没有根据的判断就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说法有误。原文第一段虽然有“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 ,但是并不等于“所剩无几”。最后一段说“陵墓建筑……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题方法是先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大海。 B.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 C.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适应。 D.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芥:小草。 5. 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到迷茫的郊野去,一日内可以往返,肚子果然还饱。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C.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D. 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个小虫懂得什么! 6. 对于《逍遥游(节选)》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 “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 《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 令人叹服。 D. 《逍遥游(节选)》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7. 翻译句子。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答案】4. C 5. A 6. B 7. (1)《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 (2)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意思是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适”是动词,到……去。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根据特殊句式的特点来分析句子中存在什么特殊句式,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A项,“肚子果然还饱”错误。果然:饱饱的样子。句子翻译为: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时间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 B项,“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错误,根据全文表达的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的。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是”,这;“海运”,海动,大风吹动海水;“徙”,迁移;“冥”,通“溟”,大海。(2)中,“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为判断句,判断标志“……者,……也”,必须翻译出“是”;“志”,记载;“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怪异的事物。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当作是一艘船,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这是水浅而船却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有力量了。因此,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行,风就在它的身下了,凭借着风力,背负着青天毫无阻挡,然后才开始朝南飞。蝉和小斑鸠讥笑鹏说:“我们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蝉和小斑鸠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二)古诗文阅读(共11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8.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9.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8. 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9.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解析】 【8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对炼字的掌握能力。题目中指出了要赏析的字,相当于指出了“句中眼”,降低了难度。解答此类题型的一般步骤是: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例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指出该字在表达情感、主旨中所起的作用。“对”字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有“抵挡”的意思,诗中“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从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三四两句的大意为“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这里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阶前长满了青苔说明少有人来往,可见其孤寂;“寥落”一词,写出了雨夜凄冷清寒的氛围,再加上冷清的月色,营造出了一种冷寂、凄清的氛围。而“愁”字不仅在写环境的凄清,也蕴含诗人心中之愁苦,故得出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三、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奔跑在死亡边缘 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进行。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此刻,林义杰和同伴坐在一块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气,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但他最终逃过了这一劫。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的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的冠军。那年,他28岁。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几年来,这位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 ②想起那次死亡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 ③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你好好听我劝。”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教练却狠狠打他的头,叫着:“要拼命!”林义杰回忆说:“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④渐渐地,他发现,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而从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终与他如影随行。 ⑤2006年11月,林义杰和美国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组成三人团队横越撒哈拉。队伍后面,跟着联合国的官员、好莱坞的大牌导演。通过记录这场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及,全程5900公里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们对非洲水资源危机的关注。沙漠的太阳分外毒辣,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途经乍得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遗留地雷区。虽然一行人可以绕开雷区,可流沙会裹挟着地雷四处流淌,随时都有触雷的危险。穿破了11双鞋子,遭到一次劫匪的攻击,111天后,林义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⑥他曾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⑦这些生死边缘的瞬间经常提醒他,死亡离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义,也因此而开始改变。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而再接下来,又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这个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她几乎要自杀了。听了林义杰的演讲,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⑧“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09月01日) 10.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林义杰和同伴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这体现出他和伙伴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 B. 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是为了突出比赛环境的恶劣,并以此来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 C. 死亡始终与林义杰如影随行,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让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D. 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的林义杰。 E. 林义杰说“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体现了他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 11. 林义杰“个性执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2. 第⑦段写道“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有什么内涵?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10. AD 11. ①拒绝父亲的劝说,选择“奔跑”作为自己的“正途”,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②危难刚刚过去,他又签下死亡协议书,而一直坚持在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参加各种超级马拉松比赛;③在孤立无援的时刻,他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12. “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内涵:①要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理想(正途);②为了理想要全力以赴(尽力),要拼命,要有股狠劲儿;③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④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B项,“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错误,“直接”不恰当。通过恶劣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主人公的执着坚强。 C项,“从始至终瞄准了”有误,第4段说“单纯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说明他以前不是从事危险的体育运动。 E项,“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有误,第7段中介绍林义杰奔跑的目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 故选A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题干表述为“林义杰‘个性执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个性执着”这个词出现在文章的第三段的段首,即“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因此本题的答案区间应从第三段始,然后根据“执着”这一词语的意思在文中进行筛选。从“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可以得出他拒绝父亲的劝说,选择“奔跑”作为自己的“正途”,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根据文中“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可以分析得出他在危难刚刚过去,他又签下死亡协议书,而一直坚持在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参加各种超级马拉松比赛;根据文中“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可以得出在孤立无援的时刻,他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概括的能力。首先要懂得“内涵”的意思,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内涵,就是说林乂杰“对待生命的态度”包含哪些内容。根据这点,对全文进行梳理,从而概括出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哪些。根据文中“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林义杰认为上大学并非自己的正途,奔跑才是,分析可以得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要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理想;“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可以分析得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要全力以赴,要拼命,要有股狠劲儿;根据文中“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可以分析得出“对待生命的态度”的要求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根据文末“‘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可以得出“对待生命的态度”可以让生命更有意义,即“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阅读下面的文字。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变得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常常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作者赵迎辉。有删改) 13. 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 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 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 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14.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5.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答案】13. A 14. ①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起下文;②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5. 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阅历”而言,可见并非上述问题,接下来就按照提取文本信息与选项对照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题干强调的是“文章中”,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意义,特别是临时意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 A项,“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错误,太过绝对。由“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句可知经历越多,阅历不一定越丰富。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段在文章中作用的能力。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内容上,第一段通过引用清代文学家张潮的名言,得出了“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的论点,结构上,文章第二段阐述阅历对读书产生影响。可见第一段作用是引出下文。效果上,引用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结合文本分析原因即可。分析题干,问“阅历与读书”的关系,明确答题区间在全文筛选答案,概括出每段分论点,然后进行概括。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简述,那么不能照抄原文,需要概括。第一段论点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第二段进一步阐述阅历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故得出阅历可以丰富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第三段阐述丰富阅历的方法,根据文中“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可以分析得出读书可以获取新知识,拓展阅历,提高能力;根据第四段“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可以得出阅历和读书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3)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4)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或命巾车,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 (1). 明明如月 (2). 忧从中来 (3). 渔舟唱晚 (4). 响穷彭蠡之滨 (5). 气息奄奄 (6). 人命危浅 (7). 将有事于西畴 (8). 或棹孤舟 (9). 梧桐更兼细雨 (10). 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彭、蠡、奄、畴、棹。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四、基础知识基本积累(共15分) 17.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 ,从来不敢越雷也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 ,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 ,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 A.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 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 C.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D.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墨守成规”的意思是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抱残守缺”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此处是做事,故用“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结合后面的内容“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应该选“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指抱住残缺的东西,不肯放弃。比喻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结合“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此处选“抱残守缺”。 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 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 A. 下午还有两门课呢,别劝了,行不? B. 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 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 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结合语境内容“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分析,抓住“中学生”的身份,“父母的朋友”,注意语言的得体。A项,“别劝了”,语气生硬。B项,书面气息太浓厚。C项,反问句式,语气不当。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19.《_________》中有一个经典情节:“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这段话描述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 。你对刘备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英雄 。 【答案】 (1). 《三国演义》 (2). 曹操煮酒论英雄 (3). 随机应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三国演义》的把握、对故事情节的积累以及对人物心理和性格的理解能力。本题只要理解原文的含意,从“操”和“玄德”等人名可以得出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写出故事名,注意“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关键信息,可以得出本故事名为“曹操煮酒论英雄”;对人物的了解,也可从原作中分析体会,“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圣人迅雷风裂必变,安得不畏”刘备借雷声大吓着了自己,掉了筷子,以掩饰自己被曹操说中心思的失态,说明刘备是一个聪明机智,能随机应变的人,也能够看的出刘备有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的性格特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____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它的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_____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___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减少风吹和水流对它的影响,提高其生存概率。 【答案】 (1). 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 (2). ②固定植株的位置 (3). 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第①空,一是借助于生活常识,二是根据下文的叙述“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它的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可以推知,第①空填的正是“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且后文有“这两项……本职工作”与此相照应。第②空,一方面可以根据前文填除“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之外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后文“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推出答案,所以第②空应填“固定植株”或“固定植株的位置”。第③空,根据前文的“被称为假根”和后文的“是因为……”可以推知,该空填“之所以称其为假根”。 五、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有主见者,得风景 山下有山下的风景,山腰有山腰的风景,山顶有山顶的风景,但却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那些听信了别人的游客失去了欣赏更多、更美风景的机会,而那些有主见能独立思考的游客则欣赏到了不一般的风景。所以说,有主见者,得风景。登山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有主见,独立思考,不是说一概否定别人,比如搞科研,一个人如果不接受前人的成就,就自以为是地去瞎摸乱撞,很可能自己辛辛苦苦地研究了很长的时间,以为有了什么新的发现,但这所谓新的发现,却是在几十年前别人就早已发现的了,结果白费了力气。有主见,独立思考,是说我们生活在纷扰红尘,遇事应该科学冷静地分析判断,切忌盲目随风,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别样的风景。 东坡先生曾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大勇敢大智慧者的至高境界,其从容镇定,坦然平和之态,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得的。芸芸众生,平常百姓,只要生活平静,便是一种满足,然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变故出现,又该怎样面对呢?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敢与东坡公的智勇相攀,然而普通人并非就可以没有主见,因为只有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才能让我们对外物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从而找到我们应恰当处之的心态和行为。否则,空遗杞人忧天的笑柄,岂非得不偿失? 还记得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之后的抢盐事件吗?“多吃碘盐可以防辐射!”一句谣言“三人成虎”,从城市到乡村,超市商店的碘盐被抢购一空,部分商家趁机哄抬物价……幸好政府权威部门以及媒体立刻作出了反应。还有那个“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的谎言,也曾令多少人趋之若鹜,没有主见,不能能够独立思考如何才能演绎精彩的人生,如何才能不断地走向文明和进步! 人类早已有坚持自己的主见并以科学的观念和行为立世并推动社会进步的巨人在。轻重不同的物体是否同时落地,罩在亚里士多德伟大的光环里,人们盲从了两千年,终于在著名的比萨斜塔上,伽利略用自己的试验向世界展开了科学与主见的力量带来的别样风景;熊熊烈火没有吞噬掉那个目光坚毅而冷静的青年布鲁诺的目光,万物神造论的桎梏没有限制住达尔文探索的脚步,进化论的思想光芒已经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照亮……他们用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大风景。 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我们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需要去探索,因为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总是会伴随着变故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面对现实或者未来,都需要我们遇事拥有主见,能够独立思考。有主见者,得风景。 【解析】 试题分析:今年的作文是一个材料作文,是一种普遍的命题方式。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目比较务实,更强调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题目贴近生活,学生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 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以用“由果溯因法”“多向发散法”来审题立意。 (一)从人物的角度 ①从“上山”游客的角度看,有些人听信了下山人的话,停在了山脚、山腰,失去了欣赏更美的风景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却登上山顶,欣赏到了更美的风景,分析原因,那些留在山脚或山腰的人对下山人有一种盲从思想,没有独立思考,没有主见;而那些登上山顶的人却是有主见的,由此可以得到立意:培养自己独立人格;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处事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凡事要亲身经历后再做判断等等。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停止在山脚或是山腰的人也看到了一些风景,也就是说继续登顶和留在山下都各有收获,由此可以分析出,态度与高度(志存高远)、目标与付出(耕耘与收获)、间接与直接(注重实践、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等立意。 ②从“下山”游客的角度看,明明是山上风景优美,可是为什么总是有人说不美有人说美呢,原因之一,他们欣赏风景的心态不一样,有人心中有风景,所以能欣赏到外界的风景,有人心中没有风景,所以就看不到风景;原因之二,他们对风景的认识角度不同,所以答案也就不一样。由此从下山游客的角度,可以得到如下立意:风景在人心;尊重个性;凡事好与不好,标准自在人心;和而不同;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等等。 (二)从事件的整个过程看,材料隐含着过程与结果、自信与盲从、追求与懈怠等生发点,考生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选择合适的“立足点”确定文章立意。 (三)从事物的属性看,“风景”这一核心概念蕴含着人生价值的内涵。考生如能准确把握,也可以写出切合题旨的文章来。比如可从“不同的人生之路所见的‘风景’不尽相同”、“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风景’”等。 (四)反向立意。试题也给考生留下了反向立意的空间,比如,经历一番奋斗与追求后,获得的结果与最初的期待之间存在落差,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结果?如何确定追求的价值与意义? 此外,从知足常乐、量力而行、要脚踏实地等方面立意也不失为对材料的合理解读。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