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学案(浙江)(六)
2018届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 学案(浙江) 新《考试大纲》在文学类文本B级“理解”中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两个考点,因此,在备考时要格外关注。 一般而言,散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包括: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具体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重要句子则主要包括:意义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蕴涵某些深层含意的句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格,需要明白本体或喻体真正含意的句子;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富有哲理性、起到警策作用的句子;等等。 题型一 理解词语含义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考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情况: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常见设问方式] (2015·江苏高考)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2015·广东高考)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2015·重庆高考)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部分中的“×××”一词指什么? (2)文中以“×××”一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 [解题方略] “3联1依”法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 3联 一“联” 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有指代作用的词语等要这样来理解。 二“联” 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三“联” 联系作者写作时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1依 依托手法挖掘。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因此可以依托修辞、描写手法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 [答题模板] 手法+内容(本句意思,本句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本句采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 [例一] (2014·湖南高考)阅读《粮食》一文(文本见本专题“题型突破(二)”[例二]),完成后面的题目。 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篡改”出自文章第二自然段,明显带有临时性意义,分析时要联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第二自然段主要说的是许多植物、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给人类提供粮食,但因其随处可见,人们容易忽视它们、改变对它们的看法等。由此可以知道,所谓“篡改”,主要是指人们对粮食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的原因就在于机器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感情;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没有了敬意。 [参考答案] 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覆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例二] (2015·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家中那只柯基犬,玲珑小巧,却爱运动,只要房门一打开,它就蹿出门去,然后不停地回望,希望你把它跟随。如果你跟随了,它会露出妩媚表情,即便是四肢肥短,小巷通衢,草地河畔,泥沙荒野,也回报给你足够的速度,让你以它为荣。 有个邻人也喜欢它的乖巧模样,远远地看到它过来,双手插进衣袋,做鼓弄食物的形状,且不停地呼唤。它自然是兴冲冲地奔跑过去,但邻人摊开的却是空空的手掌,它企盼的眼睛里,便弥散出一片迷惘。被捉弄过几次,以为它不会再听从邻人的召唤了,却见它依旧闻声前往。但是,当邻人爱抚的手,刚要伸下来的时候,它却猛地转身跑走,徒让邻人的手① 凝固在半空之中。它则在远处眺望,不停地吐弄着它粉红色的舌头,表达着一种顽皮的嘲笑。 其实,邻人也不存恶意,只不过他是个上了年纪的乡下农民,被儿子接进小城来住,看到城里人对狗比对人还娇宠,他心里有一丝不平。 他见我在不远处对他微笑,脸一下子就红了,嗫嚅道:“你看看我,都一大把年纪了,还欺骗一只狗。”我说:“没关系,狗不像人那样爱记仇,只要你真给它食物,它还是会跟你亲近的。” “等等。”他说罢,转身进了楼廊,很快就又出来了,手里攥着几粒干果。他朝着我的爱犬招招手,“小小,你过来,爷爷这里有好吃的哩。” 居然称之为“小小”(他孙子的乳名)!这样亲热的称呼,连狗都吃了一惊,但最终还是②迟迟疑疑地走近了他。吃净干果,小犬用温热的舌头舔舐着他干裂的手心,情意殷殷。 小犬让他暖意萦怀,总想给楼宇里的人们贡献些什么。看到楼前有块空地,依着农民的本性,他翻土施肥,修埂打垄,种了一片紫苏。紫苏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祛毒,开胃,为居民所喜。 紫苏体贴老人的用心,迅速蔓延出一片绿意,那嫩嫩的芽瓣,正是入时的美味。他招呼邻居道:“紫苏就是给大家种的,快来吃个鲜儿吧。” 大家自然就来了,叶绿如酥,有谁不稀罕呢?人们小心地掐着嫩叶,他笑眯眯地注视着,说:“尽管掐吧,紫苏命贱,你越是掐得狠,它越是繁衍得茂盛。” 但是,人们还是掐得很节制,刚一成撮,就停住了。这让他很不解,催促道:“掐就是了。”邻居脸一红,说:“够了。” 后来,他回老家打理一些事情,紫苏被他暂时遗忘在那里。被遗忘的紫苏,反而疯长。疯长的紫苏,会变老,会变得不能入口,邻居们懂得这个道理,心想,与其让紫苏变得无用,不如安心享用,便放手去采摘,以至于怀抱盈满,口中整日都是紫苏的余香。 从老家归来,他本以为那片紫苏一定会很荒疏,没想到紫苏却依旧青绿、娇嫩、齐整、油亮。这之后,他只管给紫苏锄草、施肥,让它长得好,然后退隐到紫苏之外,暗看邻居采摘的欣喜。 翌春一日,小区里的一个老妇人抱来了两棵香白杏的树苗,对他说:“在紫苏的空地上,应该再种两株杏。因为紫苏喜阴,有树遮挡,它就多了青嫩。再有,天长白杏,地长紫苏,上下都有收成,邻居们就多了喜乐。还有,白杏和紫苏,有了高矮,对比着就有好的景致,你说是不是呢?” “是,是,自然是哩。”便帮老妇栽下杏树。 杏树也一如紫苏,体贴人心迅速发育,一年成株,两年开花,三年就结果了。四年以后,果实满枝,看着就让人喜。杏子挂在枝头,也不做宣言,任由嗜食者随性摘取。 两个老人自然不会想到,他们的种植唤来了一种别样的人情格局——楼宇里的人,每每相见,都要轻声细语地相互问好;阶梯一染飞尘,无须他人提醒,总有人主动打扫;路灯初上,相约散步;亭阁之下,对弈恳谈……一如笑可以传染,善行也一径蔓延开来。 (作者凸凹,文章选自《散文2012精选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的词语。 [自主尝试] [解题指导] 答题时,要仔细揣摩,既要准确理解该词语的字面意思,更要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来把握其在文中的含义,同时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考虑,答出该词语的表达效果。本题所考查的两个词语分别描写邻人和小狗的状态,二者为何会有这样的状态,联系上下文的有关内容,从邻人和小狗之间互相逗乐的关系中,便可分析出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①凝固:本指由液体变成固体,文中指邻人的手停在半空不动的状态。形容邻人想要抚摸小狗的手落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邻人在多次愚弄小狗之后被小狗闪避愚弄的诧异与尴尬。 ②迟迟疑疑:原意是指人犹豫不决的样子,文中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小狗屡被欺骗之后对人的不信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