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第六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第六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1页 共 8页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2页 共 8页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分值:150 分 时长:150 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端午节,吃粽子只 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 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 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 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 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 的文化符号。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他的爱国情怀、高 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 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 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 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 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根和魂还在, 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20 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 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 文化的冲击。 当下人们已经鲜明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节日氛围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千百年来, 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这种愿望是理想 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是情感的;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 日习俗是美的。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 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 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 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 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 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 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 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 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 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 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与现代社会的 审美需求相融合,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 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 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 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 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 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 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 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 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1. 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无法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在身心参与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得到彰显和传承。 C.今天,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生活体验可以帮助人们领悟节日真意,体会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B.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有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的企望等等。 C.西方节日让人们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而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内涵同样可以做到。 D.不断地挖掘春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4. 请概括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冲击的具体表现。(4 分) 高一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 1.C(“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无中生有,缺乏依据。原文说“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 统精神是不变的”。) 2.B (A 项“无法”以偏概全,原文是“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C “成了必然趋势”无中生有。D 项关系倒置,应是“为了使传统节日能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3.A(根据原文“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地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 神的慰藉”,使人们获得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的应是传统节日。) 4. (1)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 (2)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为人所重视。(每点 2 分) 5.(1)文化层面的意义:①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②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使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发展。 (2)人的精神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或“可以使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 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3)国家层面的意义: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 竞争力。(每点 2 分) 6.C(“人们对铁匠和铁匠家女人的不同态度”没有构成对比,文中有人们对铁匠家女人前后截然不同的态 度的对比,以此揭示了深刻的内容。) 7.含义:“谎言”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陈铁匠为了救全村人,谎称两个鬼子是自己杀死的(2 分);二是日 本鬼子为了向金矿输送劳工,谎称有人杀死了日本兵。(2 分) 作用:赞颂了陈铁匠为救乡亲而勇于牺牲的精神。(2 分) 8.①以盐河边其他女人狭隘自私的心理,反衬出陈铁匠为挽救乡亲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②引起矛 盾冲突,使情节的跌宕起伏,为小说揭示真相积蓄张力。③勾勒抗战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显示了斗争 的复杂性,丰富了小说内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每点 2 分) 9.C 10.C 迁,调动官职。 11. D“只信奉佛教”错,信奉佛教和道教。 12.(1)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了一百多篇乐府诗及诗歌,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 (2)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 太守。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 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 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 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 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 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了一百多篇乐府及诗歌,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 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 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 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 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 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 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 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 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 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低沉落寞。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 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 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 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 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 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 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 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 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 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13. B “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错,首联“雨翻盆”写大雨已至,“雷霆斗”也非“沉寂”。 14. ①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忧思(2 分) ②对比,“戎马”和“归马”对比,“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战乱对百姓生活 的侵扰(2 分);往昔“千家”和战乱后“百家”对比,揭示战乱造成生灵涂炭的恶果。对比鲜明,感情强 烈,富有感染力。(2 分) 15(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6 A 17.B 所选句子强调的是书法作品独立于书法内容(或者说是不受制于书法内容)的“价值”。A、C两 项中的“独特价值”意思是独有的、与一般不同的价值,不合文意;A、D两项中的“必须”,语气过于绝 对与生硬,均应改为“应该”;另外,C、D 两项中的“审美视觉”词序不当,根据前后文,应为“视觉审 美”。 18.A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与“文化根本没有动摇”之间,应该是一个改变并 未导致不变的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原句中使用条件关系,关联词使用错误;B 项,使用递进关系的关联 词,错误;“至于”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或另提一事,或提出另一话题,用于下文开头,此 处要衔接上文“书法的书卷气,以及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息息相关”,不是另起话题, 故 B错误;C项,使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错误;“关于”虽有介绍对象的作用,但侧重于表示“关涉”, 也不符合上下文表意之需,故 C错误;D项,使用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错误;“至于”表示对事物进行 补充说明或处理,或另提一事,或提出另一话题,用于下文开头,此处要衔接上文“书法的书卷气,以及 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息息相关”,不是另起话题,故 D错误。 19.C 原文中“载道”强调书法的作用,兼有引用的意味。 A 项,“活菩萨”是用来形容聂将军善良的,引号表示特定含义。B 项,“孟河医派”是个特定称谓,引号 表示特定称谓。C项,“勇武矫健”强调孔子实际形象与人们既定印象不同,起强调作用,兼有引用的意味。 D 项,此处“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并非真正的“传世经典”,而是为了讽刺,引号表示否定、讽刺。 20.①“HCY”水平增高 ②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③叶酸的含量不一样 第一空,结合上文“叶酸缺乏,会造成比较常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致 使”,可知此处应当写叶酸缺乏导致的问题;结合下文“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你体内的 “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可知此处应当与“‘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相对。 第二空,结合上文“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可见此处 应当写补充叶酸的另一种办法;结合下文“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可知应当是通过饮食调整。 可填写:选择叶酸含量高的食品。 第三空,结合上文“实际上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可知此处应当写“区别”; 结合下文“比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 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们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可见应当是叶酸含量不同。可填写:叶酸 的含量不一样。 21①技艺精湛;②敬畏职业;③关注细节;④追求完美(极致)。 22、作文 一、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二、审题 1.内容。题目包含两则材料,一是地铁男乱扔鼻涕纸的不文明行为;一是游客无视规则捡拾球石,破 坏海洋生态的不环保行为。考生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及含意,并结合材料做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脱离材料 的写作均为跑题。要有情境意识,两则材料指向一致,但情境不同,并注意对象意识和角色意识。 2.立意。“就王姓或李姓乘客,阐明你的态度和看法”,这个写作要求强调“你”对这类事情的看法, 这就提示考生还可以围绕此类事件分析阐述,表明自己的观点。材料隐含了命题人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对 男子与游客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予以抨击,指出其错误的思想根源,倡导对社会公德的遵守与个人 善行的积累,弘扬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信不仅是形式,也要扣住对象。 联系同类社会问题,立足现实展开议论,也可以谈公德、个人修养等相关问题;可以对材料中的内容 进行拓展延伸,还可以举例、对比、评述等,联想要能够由此及彼,思考要能够由浅入深。总之,考生可 以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体验、思想感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文化积淀。 三、解题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社会公德问题,男子与游客都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并 为自己的行为极力辩解。行文时要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在批驳错误行为的同时,提出自己正确的主张, 做到有破有立。如果能注重多种论证方法的有效运用,尤其是正反对比论证法,将会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 的力量。如果是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最好能把道德建设与法律惩治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辩证分析,使 思想深刻,从而体现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参考立意 1.遵守社会公德,共建美好家园。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遵守规则,从我做起。 4.点滴善行,成就美好人生。 5.严于律己,砥砺德行。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3页 共 8页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4页 共 8页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6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谎言 相裕亭 盐河北岸,有一小村,依河而居。几十户人家,却散落在一条两里多长的古河套里。远看,乌蒙 蒙一片,恰如零零散散的旧船被遗弃到河岸边。走到跟前,透过河堤上茂密的竹柳,才可辨出一家一 户错落有致的小院及房屋间的石巷黛瓦。 此村,名曰犯庄。 乍一听,此处是出土匪、罪犯的地方。其实不然。 日伪时期,那里曾上演过一场貌似影视剧里才有的故事。有两个偷偷摸进村里的小鬼子,被村里 的男人打死,扔到村外的芦苇荡里。驻扎在盐河口的小鬼子追查下来,把全村的成年男子集中到盐河 边的小码头上,架起机枪,限定时间,逼他们交出“凶犯”。否则,将统统杀死。 关键时刻,村里的陈铁匠站了出来。 陈铁匠说,小鬼子是他杀死的。 日本兵中,一个留着八字胡的小队长,看到陈铁匠站出来,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随后,那家 伙满脸狐疑地走到陈铁匠跟前,指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变换着指间的数字,问他:“你的,一个人,杀 死他们两个?” 陈铁匠脖子一挺,说:“是。” 小鬼子“呦西”一声,随之,目光转向旁边陈铁匠的儿子,怒吼一声:“你的,不明白吗?” 小鬼子不相信陈铁匠一个人,能杀死他们两个日本兵。 当即,陈铁匠的儿子也被拉出队列。 在处置了铁匠父子后,小鬼子们仍不肯罢休。他们把村里的男人押上河边巡逻舰。说是要带他们 到“据点”内继续盘查。其实,是强征他们到山东招远金矿做劳役。 不久,他们当中有人写信回来。 小村里,许多妇人听说那户人家有信来,都纷纷跑去看。信中提到几户人家的男人,在半道上逃 跑,或是在开采金矿时不守纪律,被日本人给杀了。 那几户死去男人的人家,先是有妇人滚在床上或地上哭。随之,就有人帮着焚烧火纸。另有妇人 们帮着收拾庭院,支起灵棚,支起锅灶,办一桌酒菜,来祭奠那家死去的男人。 此时,陈铁匠家的女人,一定会在这些妇人当中。因为,当初她家男人与儿子被日本人杀死后, 村里的妇人们,就是这样帮她的。 但是,此番铁匠家的女人,在帮衬那户家人料理后事时,如坐针毡!她从那户人家的哭声里,隐 隐约约地感觉到人家的冤屈与愤懑。 “死鬼呀,你死得好冤!你跟着人家白白送死呀。” 盐河边的女人,哭亡夫时,都是那样称其“死鬼”。 人家哭她家的死鬼死得冤,白白地跟着去送死!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家男人是不该那样死的。究 其原因,自然就落到铁匠父子的头上了。 整个村庄的男人被日本人掠去做劳役,都与她家的男人打死鬼子有关。所以,铁匠家的女人在那 户人家做事时,半天不说一句话。 村子里的女人,表面上看不出她们是怎样恨铁匠家的男人和女人。但是,那些女人的心里,或多 或少地还是会怨恨铁匠父子招惹祸端,给大家带来麻烦。以至于,性格刻薄的女人,在街面上与铁匠 家的女人走个对面,都不搭理她。 这样一来,村子里再传来哪家男人死去的噩耗,她干脆缩在家里,不想去做帮手了。再后来,她 悄无声息地带着孩子,隐居娘家。 解放后,陈铁匠的后人想为他们因打死鬼子而惨遭日寇杀害的先祖树碑立传。他们找到盐区地方 政府。 编写盐区地方志的同志告诉他们,当年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两个“鬼子”,是被日本人打死的两个穿 着日本军服的盐工,并不是真的日本兵。他们之所以要自编自导那样一场惨剧,是为了向金矿输送劳 工。 这就是说,铁匠父子打死鬼子之说,是子虚乌有的事。 不过,地方政府还是追认陈铁匠父子为革命烈士。为了一众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人,不是烈士, 又是什么呢?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形象地描绘了盐河自然古朴的风景,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介绍了文中人物生活的环境,增 强了小说的审美色彩。 B.日本小队长“嘲讽般地独自鼓起掌来”,这一细节暗示了这是日本侵略者自编自导的一场惨剧,揭示 了侵略者阴险、卑劣的心理。 C.小说通过人们对铁匠和铁匠家女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以及事情的真相和铁匠父子被追认革命烈士的 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小说情节设计巧妙,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结尾干净利落地交代了事情真相,不仅产生了出人意料的 效果,而且使人物形象熠熠生辉。 7.小说的标题“谎言”具有怎样的含义?并分析这一标题在人物刻画上的作用。(6 分) 8.本文除了写陈铁匠一家,还写了盐河边的女人们。请结合作品,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要写盐河边的女人 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 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 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 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 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 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 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 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5页 共 8页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6页 共 8页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 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 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 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 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 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节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 国名。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B.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C.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D.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弱冠,古时男子 20 岁称弱冠,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较年少,故称“弱”。 B.婉约词,以离情别绪等为主要内容,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 C.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其他表示降低官职的还有谪、放、左除、左降、左转等。 D.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歌形式,赋比兴是表现手法。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表现出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使得他仕途不顺。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只信奉佛教。 12.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2)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14 题。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 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 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14. 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一切都融于琴声之中, 只有江中的月影随着江水摇动。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气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12 分) “无意义文本”真的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吗?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吗?支 持者认为,( )。其实,书法艺术与文学、文字学、篆刻学等 。仅仅强调其视觉属性, 显然失之偏颇。当下,书法创作中文辞的重要性不仅不应被忽视,反而应该加强;文辞与笔墨的关系 不仅不应 ,反而应该和谐统一。 文本是书法的灵魂所系。书法的书卷气,以及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 。 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只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其文化根本才没有动摇。书 法艺术一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优秀书法“对于内身而说,足以陶冶人心,有‘修身’之力;对 于社会而言,则有移风易俗、感化人心之效”。以《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为代 表的书法经典,均是笔墨与文辞交相辉映的产物,其中 着家国情怀、民族风骨、人文精神, 体现着书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素养,至今熠熠生辉。对当代书法创作而言,怎么写很重要,写什么更 重要。所书文本代表着书法家的人生理想、文化认同、文人风骨,不可轻视。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密不可分 割裂 息息相关 蕴含 B.紧密相连 割裂 休戚相关 蕴藏 C.密不可分 分裂 息息相关 蕴含 D.紧密相连 分裂 休戚相关 蕴藏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7页 共 8页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第 8页 共 8页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 的视觉审美价值 B.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 的视觉审美价值 C.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 的审美视觉价值 D.书法艺术必须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开拓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 的审美视觉价值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对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尽管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 摇。 B.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不仅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而且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 摇。 C.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因为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所以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 摇。 D.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如果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那么其文化根本就没有动 摇。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载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 好的使者。 B.近日,在常州市孟河镇,绘画艺术让“孟河医派”的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四位代表人 物,栩栩如生地来到了市民面前。 C.人称万世之师的孔子,是以读书人的形象彪炳千秋的,可真实的孔子无论从身形、力气、武功,还 是将兵杀伐都可以用“勇武矫健”来形容。 D.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这种现象的蔓 延是发人深思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分)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动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叶酸缺乏,会造成比较常 见的叶酸缺乏型贫血症,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致使①________。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呢?只需要每天坚持额外补充一点叶酸,或者,②________,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饮食结构的调整, 你体内的“HCY”的水平就会显著地降低,同时也大大地降低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实际上我们平 常吃的食物,几乎都含有叶酸,只不过,③________, 比如说在一些豆科的植物,一些绿色蔬菜中叶 酸含量相对会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和小麦,它们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 较低了。 21.阅读下列材料,用四个短语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每条不超过 5 字。(4分) 瑞士手表誉满天下,畅销世界,堪称经典,这得益于瑞士制表工匠具有的“工匠精神”。具有这 种精神的工匠有着精湛的技艺和高度的职业敬畏态度。在生产中,他们极度关注工作细节,严格依照 操作流程,认真完成每一道生产工序,对每一个零件、每一个产品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在工作中, 他们不断追求产品的完美和极致。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之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弘扬这种工匠精神,使 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地铁车厢内,一名汪姓男子将鼻涕纸扔在座位下面,有乘客劝阻这名男子,他却极力辩解。他身 边的小男孩也催促他:“你赶紧拿走。”最终,小男孩在尝试三次之后,趴到座位底下将纸捡了起来。 为防止烟台长岛的海洋生态遭破坏,游客不再被允许捡拾球石。一位李姓游客的孩子捡了一块球 石,工作人员耐心劝导,但这位游客说:“140 块钱的门票,就拿一块不行吗?”“当买一块石头买不了 吗?”“孩子哭了,就拿一个怎么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选择汪姓乘客或李姓游客,写一封信,阐明你的态度和看法,落款人是 “王小明”。不少于 800 字。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