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表格式教案合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表格式教案合集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2 课时 课题 蜀道难 教学 目标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 3.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难点:‎ 重点: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大家知道是哪位诗人吗?是的,他就是李白。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歌,例如大家都熟悉的《床前明月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曾经有人认为,李白所做的诗歌都是在喝醉酒的情况下创作的,是酒引出了他的诗意。真的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吗?还是另有玄机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蜀道难》,对他进行一番彻底地了解。 ‎ 二、 解题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孟 《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欢者数四,号为谪仙。’”《唐摭言》第七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另外,此诗曾收入殷璠所选《河岳英灵集》,其书据近人岑仲勉考证,编于天宝四年或十二年。由此故知,《蜀道难》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 三、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 四、 67‎ ‎ ‎ ‎ ‎ 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 五、课文讲解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诗人大体是按照由古至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2.朗读第一段,精讲分析。 (1)开篇两句“噫吁 ……难于上青天”,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的基调,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张本。 (2)这一段其余的内容有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蚕丛……天梯石栈相钩连)写蜀道的来历。第二层:(上有……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蜀道的高峻。 (3)引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有何作用? 明确:引用此神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开山的勇力,点染了文章神奇的色彩,吸引了读者。 (4)“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中,作者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作者充分运用了点面结合、以虚衬实以及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想像的丰富和奇特。①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②以虚衬实:“六龙回日”的传说、黄鹤、猿猱都是虚写,以此来衬托实写——蜀道的高危。③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等。 ‎ ‎3.熟读第二段,精讲分析。 (1)第二段可分为几层意思?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问君西游……使人听此凋朱颜)描写蜀道景物的凄清。第二层:(连峰去天……胡为乎来哉!)描绘蜀道山水的险恶。 (2)“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明确:“君”可能是虚拟的,借用“君”——一个虚拟的人——说话的方式可以层层深入地展开内容,突出地表明诗人的主要意图。 (3)这一段中哪句话起到了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明确:“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一句说明蜀道是“畏途”,无论是上文的凄凉,还是下文的险恶,都是游人难以承受的——“凋朱颜”。 (4)这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苍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进行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4.朗读第三段,赏析第三段。 (1)这一段说了几层意思? 明确:两层意思。第一层:(剑阁峥嵘……化为狼与豺)写剑阁的险恶。第二层:(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写战祸的惨烈。 (2)“不如早还家”和文章中哪一句相照应? ‎ 67‎ ‎ ‎ ‎ ‎ ‎ 明确:“问君西游何时还?” (3)文章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句中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收束全文,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内容概括无余。 ‎ 整体感知 1.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在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见前面分析),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巧妙至极。同时,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篇,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 2.我们已经对本文的主旨句进行了研究,那么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诗袭用乐府旧题,借助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强烈的热爱之情,揭示出当时太平景象后潜在的危机,透露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 3.分析诗歌艺术特色: 明确:(1)善用反复: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3)夸张到极至的技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4)多样的诗歌意境: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惧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5)神秘的传说:“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5.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 67‎ ‎ ‎ ‎ ‎ 明确:(1)灵活的章法,宏伟的气象,深刻的主题。(2)奔放的感情,丰富的夸张,新奇的想像,杰出的浪漫主义手法。(3)打破传统,采用散文化的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奔放的语言风格,用韵极尽变化之能事。“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诗歌鉴赏技巧的把握 要会诵读。通过诵读,才能领会到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与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理清思路。思路是诗人的构思过程,把握好思路,有助于了解诗人的情感历程,使自己能够投入到诗歌的情境中理解诗歌。 把握情感。诗歌的主旨往往隐藏在诗人的情感抒发当中。 掌握一定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达到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 八、总结 李白,不愧是“诗仙”,他的诗歌以他想像的丰富奇特,风格的雄健奔放,色调的瑰玮绚丽,语言的清新自然著称于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是对李白诗歌最准确的概括。‎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1 课时 67‎ ‎ ‎ ‎ ‎ 课题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 课时量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 二、 赏析课文 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 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艺术特色 ‎ 67‎ ‎ ‎ ‎ ‎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 ‎ 三、小结主题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 四、 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完成《自我检测与评价》第五课相关练习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1 课时 67‎ ‎ ‎ ‎ ‎ 课题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材 教法 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 教学时量: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 赴(fù)荆门 明妃(fēi) 朔(shuò)漠 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容颜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 67‎ ‎ ‎ ‎ ‎ ‎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 (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 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 67‎ ‎ ‎ ‎ ‎ ‎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八、布置作业 就课文《杜甫诗三首》中的一首,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章。‎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1 课时 67‎ ‎ ‎ ‎ ‎ 课题 杜甫诗三首 《登高》‎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 2.诵读并改写诗歌,学习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 教材 教法 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首联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沉郁悲凉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1.创作背景(代导语)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无心游赏,触景伤怀,写下了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无限悲苦。 2.作品特点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属于近体诗。在章法上,它突破了一般律诗只有中间两联对偶的写法,而是四联皆对偶,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 二、自读全诗 1.诵读课文 先听配乐朗诵录音,再正音正字,然后诵读课文。 2.注音 渚( zhǔ )清 作( zuò )客 霜鬓( bìn ) 浊( zhuó)酒 3.词语注解 ①渚:水中的小洲。 ②落木:落叶。 ③萧萧:落叶纷纷的肃杀凄凉景象。 ④作客:客居他乡。 ⑤百年:犹言一生。 ⑥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⑦苦恨:甚恨,心中的恨事很多。 ⑧繁霜鬓:形容两鬓头发斑白。 ⑨新停:刚停。这时杜甫正因病刚刚戒了酒。 ⑩浊酒:未过滤的水酒。 4.诗歌翻译 风急天高猿啸哀,——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凄清, 渚清沙白鸟飞回。——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归鸟在飞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地飘落, 不尽长江滚滚来。——流淌不息的长江水在滚滚地奔来。 ‎ 67‎ ‎ ‎ ‎ ‎ ‎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面对秋景悲叹自己常年漂泊他乡,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多病今天在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艰难困顿可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病苦潦倒只好停了浇愁的酒杯。 三、自主赏析 1.整体感知 提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景和情两方面看,全诗是怎样的内容层次? 明确:全诗分两层: 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雄浑高远而又凄清悲凉的秋景。 后四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和长年飘泊的孤苦愁绪。 2.自主鉴赏(给每联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赏析短文)     首联两句,描写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的景象,指明了时节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的基调。对仗工稳,句法严谨,语言极为凝练。 颔联从大处落笔,仰头写山景: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写江景: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透过沉郁而又高昂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历来被视为千古佳句。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先横写“万里悲秋常作客”,再纵说“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横一纵,承上启下,点出了全诗感时伤世、羁旅飘沦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极为沉郁顿挫。宋代学者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评说:“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可见诗人内心深处是何等的愁苦沉痛。 尾联两句是悲叹自己穷困潦倒孤苦寂寞的境遇和心情。出句写诗人备尝艰难之苦,白发丛生;对句写自己困顿潦倒,疾病缠身。国难家愁,只有借酒排遣,但又因多病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艰难”,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全诗就在这忧愤无奈的感叹声中收笔,悲愤深沉,而又寄意深远。 四、教师总结 1.主旨格凋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远、气势博大深沉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虽沉郁顿挫,却也慷慨激越,誉为“旷代之作”(胡应麟《诗薮》)。 2.艺术特点: ①联联对偶,句句押韵。 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②写景抒情,笔法错综。 ‎ 67‎ ‎ ‎ ‎ ‎ ‎ 写景,有工笔细描也有大笔写意,有动也有静,有声也有色。首联工笔细描,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练传神。颔联大笔写意,传达出秋的神韵。鸟飞叶落是动,水渚岸沙是静。风急猿啼是声音,渚清沙白是颜色。 抒情,既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五、巧学精练 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无拟人手法)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例句不同类的一项( C表达的是畅快之情,A、B和例句一样表达的是愁思悲苦之情)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2 课时 67‎ ‎ ‎ ‎ ‎ 课题 琵琶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教材 教法 分析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凶残,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反复诵读,正音释义后了解故事概况。 2.鉴赏诗的结构和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口的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白居易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解题 1.白居易 出示多媒体投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2.关于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 三、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一段),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或放录音) ‎ 67‎ ‎ ‎ ‎ ‎ ‎3.学生默读序文和全诗,把两者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三、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写诗人江头夜送客,忽闻琵琶声;第二段写琵琶女的演奏才能;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诉不幸的身世;第四段写诗人自叹贬谪之苦;第五段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谈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本是京城一名歌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解说:概述也是一种能力,应经常训练) 3.提问: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诗人自己的心情?这种心情如何,又是怎样引发的? 学生先自己找出句子,然后小组讨论。 明确:诗人的心情极其孤寂伤感,凄凉落寞。可从以下句中看出:“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心情表面上缘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的乐声和琵琶女的遭遇。实质上缘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浮沉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4.提问:诗人听了美妙的琵琶声及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后,从心底发出的最大感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学生思考并讨论:诗人为什么说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 明确:因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无限感慨。两者具体的相同点可见下列板书。 板书: 6.梳理诗歌结构,把握诗歌主题。 出示投影: 秋江夜送客 月夜弹琵琶 东船西舫悄无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为君翻作琵琶行  看投影后,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诗歌内容,在空框处填上恰当的词句。 (2)学生自由活动,讨论并归纳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 67‎ ‎ ‎ ‎ ‎ 明确:(1)左边由上至下:月夜听琵琶、我闻琵琶已叹息;右边由上而下:凄凉话身世、却坐促弦弦转急;双线交叉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满座重闻皆掩泣。 (2)诗歌在结构上即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整齐美兼变化美。全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前者为明线,后者为暗线。两条线索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两个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我)心灵沟通,怨恨交织,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对主题的形象阐释,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一遍 六、课堂练习 比较阅读白居易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与《琵琶行》 出示投影: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问题:比较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两诗都反映的是乐伎的悲惨命运,都寄予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不同点:《夜闻》只是较客观地叙述描绘,没有具体交待歌女的身世;《琵琶行》中不仅详细地叙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而且也写了诗人自身因坎坷遭遇而带来的深切感受,反映社会现实更为深广。 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都善用“秋月”渲染气氛,两诗的基调都是凄凉压抑的。不同点:《琵琶行》详细描述了音乐的演奏过程,而《夜闻》只概括地写出歌者的“愁绝”“凄切”;《琵琶行》对琵琶女外貌描写是概括性的,而《夜闻》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七、布置作业 反复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熟练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赏析诗歌第二段,品味诗歌意境。 2.学会用比喻的方法描写音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 二、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并品味意境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每一次诗人是如何去描写的?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演奏什么曲子并不知道。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了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第三次也是明写,但写得简略。 2.赏析琵琶女第一次的演奏情景。 学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情感基调是什么?置身于诗境中,找出理由。 ‎ 67‎ ‎ ‎ ‎ ‎ 明确:本次演奏的情感基调应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在“惨将别”中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如“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烘托它的。 3.重点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集体背诵第二段诗歌,同时想象与琵琶女相见的情景,主要想象琵琶女的神态、动作,琵琶声音变化及奏毕的周围环境。 (2)学生自由活动,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②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指出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及高潮之所在。 明确:诗人写了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四个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以声喻声,以形绘声,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其在丰富的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③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诗从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3)指导学生诵读音乐描写部分。 “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4)有感情地背诵第二段。 4.赏析琵琶女第三次的演奏情景 (1)学生背诵最后一个诗段。 (2)提问: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明确:这句诗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三、课文总结 ‎ 67‎ ‎ ‎ ‎ ‎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投影显示: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阅读上文,谈谈它与《琵琶行》在描写音乐及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两者的相同点:(1)描写的过程基本相同(起始——舒徐流畅;发展——起伏跌宕;间歇——悄无声息;高潮——激烈高亢;结束——戛然而止)。(2)写声时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3)都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 两者的不同点:《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为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而无弦外之音。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 2.听一首你喜爱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2 课时 67‎ ‎ ‎ ‎ ‎ 课题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 目标 ‎1 、知识目标:①.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②.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3、德育目标:①.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②.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点、难点:目标1之②和目标2。 学习方法:朗读诗作,阅读注释,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 第 一 课 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 一、导入与作者简介。(参阅《第二课堂》)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高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以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 一、 试读,集体读,校正读。 ‎ 二、 有关《锦瑟》的评论介绍: ⑴(《锦瑟》)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 ⑵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 四、再齐读《锦瑟》,抓住注释来理解。 ‎ 67‎ ‎ ‎ ‎ ‎ ‎ 二十三岁时,李商隐在河南玉阳山之东峰学道。唐朝崇道之风始于高祖李渊。有鲜卑族血统的唐帝,为了神话李姓,附会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后裔,形成了唐代“扬道抑佛”的宗教风气,即使贵为皇族宗室子弟,也不免会被遣送到道观清修。 这股风气在唐玄宗时代掀起高潮.至武宗时,“崇道”之风又掀高潮,士人学仙修道, 遂成一时风尚。于是赶时髦的李商隐也跑去学道。刚上玉阳山学道时,李商隐还是很认真的,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以致于后来他情诗里的许多用句和隐喻都是源出于《道藏》。不过,世事正如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倚,福兮祸所伏”,天资颖悟的他在沉迷典籍研究的同时,对于房中术的理解也大大加深。他春心萌动,对男女之事的向往如春草埋根,如遇不上春风也就罢了,一旦遇上了,想不兴盛发芽都难。 ‎ 有一天,像一个走在山林里未带雨具的人兜头淋了一场急雨一样,年轻的他邂逅了初恋女友宋华阳。宋华阳是侍奉公主的宫女,随公主入山修道,住在玉阳山之西峰的灵都观里。不料道心未成,爱情却不期而至。因为和李商隐常在两峰之间来往,年轻貌美的她很快就和李商隐双双坠入了情网。 李商隐和宋华阳心知彼此的感情是不容于清规礼教的。虽然当时公主王孙顶着学道的名义偷欢屡见不鲜,传说中高阳公主还和辩机和尚生了一个儿子,但清规戒律只可为特权阶级大开方便之门,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人世不平正是如此。 于是他们只得背地偷欢。身体的契合和偷情带来的野性、生疏的刺激让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有时候不走寻常路反而可领略到爱情的难言美妙。但是短暂的欢娱之后,深深的落寞便将两个人缠绕。正如他自己写的:“相见时难别亦难”。 被迫压的爱火往往分外炙烈。在每个相会的夜晚,他们都如飞蛾扑火一样尽力地释放自己。然而在分离时分,黯然拥抱着对方,天将破晓,又将别离,当窗隔座,相对黯然,见星沉海底,良时已逝,不免怅然。李商隐看着窗外的冰轮皓月,抚着宋华阳的脸,感伤地说着爱的誓言:“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这时候的宋华阳只能依偎在他的怀里,默默垂泪。 天将晓,情未央,独看长河渐落晓星沉。爱得深切时,他视她为至高至洁的月,又像是月里嫦娥,所以情愿明天的太阳永远不再升起,他与她就此沉沦在黑暗里,留住,手指间爱的良辰美景。 激情的后果是宋华阳怀孕了。上头降下旨来:男的被逐下山,女的被遣返回宫。等待他们的是永远的别离…… 时间可磨损情感,却不可磨损爱。对于曾经沧海的深爱,很少有人能轻易忘却,我相信李商隐也是一样。义山毕竟是情深恋旧之人,聪明的他便利用道教中“秘诀隐文”的表达方式来遣抒心怀。这样一来,他的很多诗意更加清灵深远,让我们多了许多揣度和猜测。 很久以后他叹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他应该明白宋华阳是不悔的,因为他自己也不曾悔过。他为她写了很多诗,《锦瑟》是最著名的。 他对月长叹,只是因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碧海青天夜夜心,他怀念那个不知结局如何的女子。她和嫦娥一样深锁广寒宫,如果,能寂寂终老已是幸运了。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这是他离别京城时写下的一首《板桥晓别》。今宵美景良辰后,余下了一地清辉;芙蓉红泪如血,触手凄艳冰凉,我以为这是你留给我最后的印记,爱的印记。 ‎ 67‎ ‎ ‎ ‎ ‎ ‎ 可是,思念清冷如霜雪。如果天明日光照耀,你我手里依然一无所有,也请你不要绝望,为我珍重。即使,告别爱情的时候,也希望你一切都好;我不再爱你的时候,也许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已不能再爱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海茫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成万千明珠;蓝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袅袅轻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的当时我已经惘然失意,事后更何从追寻呢? ‎ 五、 进一步思考讨论中完成: 1.《锦瑟》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 67‎ ‎ ‎ ‎ ‎ ‎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 五、 作业。‎ ‎1 《全线突破》‎ ‎2 基训 ‎ 第 二 课 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试读,集体读。 ‎ 二、 关于《马嵬(其二)》:(参阅《第二课堂》补充资料)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 三、 边读边讨论完成(抓住注释解读) 1、《马嵬(其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蕴含怎样的意境和情感? 【明确】《马嵬(其一)》是一首绝句:“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诗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深长。 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第二、三两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诗的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 67‎ ‎ ‎ ‎ ‎ ‎ 2、《马嵬(其二)》的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3、《马嵬(其二)》中巧对是怎样表现的? 从对偶上看,中间两联,仅仅四句28字,却呼鸡驱虎,驻马牵牛,信手拈来,自然流利;妙趣横生,而又无穿凿之嫌。另外,以“六军”对“七夕”;以“驻马”对“牵牛”,都是借对的妙用。所谓借对,是指形式上相对,内容上不属于一类、而且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如“驻马”是指军队停滞不前,而“牵牛”却是指牵牛星,不是牵着牛走的意思。杜甫的诗中,这样的借对很多,如“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漫成》),以“清”(青)对“白”。这一点,李商隐也是学杜甫,但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唐宋以后,律诗对偶往往以借对为高,因为不容易,且富于幽默情趣。 4、李商隐诗的用典极妙,请谈谈。 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 ‎ 二、 总结其诗其人 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 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3 课时 67‎ ‎ ‎ ‎ ‎ 课题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4、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教材 教法 分析 古人语:研究文学者,往往始之以欣赏,继之以模仿,而终之以创作也。‎ 中外小说的阅读也是如此教。。。‎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红楼梦》主题曲和《葬花吟》欣赏。‎ 二、 必要的资料补充:‎ ‎1、曹雪芹和《红楼梦》介绍 ‎“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 ‎2、前三回内容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67‎ ‎ ‎ ‎ ‎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根据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①线索――林黛玉进贾府 ‎   ②情节 开头:黛玉进贾府 主体:黛玉与众亲戚见面 ① 拜见贾母及众人(舅母∕表嫂∕三姊妹)‎ ② 初见凤姐(重点)→高潮 ③ 拜见两位舅父(未见)‎ ④ 陪贾母晚餐 ⑤ 宝黛会面(重点)→最高潮 结尾:安排起居 本文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 一、 贾府环境分析 ‎(一)贾府的“硬件”‎ ‎1、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到底这贾府的硬件措施是怎样的?‎ ‎[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 67‎ ‎ ‎ ‎ ‎ ‎: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②讲究的布局。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③华贵的陈设。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二)贾府的“软件”――社会环境,‎ ‎1、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但,这只是“硬件”。林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贾府里处处透露着的一种逼人的神魄,可谓“软件”。请说说贾府“软件”的特点。‎ ‎[明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非凡的服饰。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②骄矜的气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③更重要的,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不仅写出了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贾府的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饰仪节的“软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 一、 人物形象分析 ‎(一)人物出场及其详略 作品中的人物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来描写的。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节和规矩,黛玉进贾府必定要去拜望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行文顺理成章。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浏览课文,完成练习一表格。‎ ‎(二)人物形象分析 A、林黛玉――“浪苑仙葩”‎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世家贵族,祖上虽然袭过列侯,但到五世林如海已不得不凭科第出身了,加上“支庶不盛,子孙有限”,门庭便有些荒凉冷落,现出衰败的模样。……从黛玉的家里,我们看到廉洁、纯朴,觉得黛玉的高洁同“祖风”有关系,而且幼年丧母,父亲“爱女如珍”,当作子养,也使她少受一些传统的封建教育,为后来的叛逆准备下一个条件……课文是从她的貌、言、行三方面初步展示其形象的。‎ ‎1、外貌特征 ‎⑴跳读课文,找出有关黛玉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 明确:‎ 67‎ ‎ ‎ ‎ ‎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众人关心黛玉的身体,注意到她身体孤弱、多病;‎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凤姐见多识广,观察到她容貌标致,气派不凡;‎ ‎③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对她的观察更为独到,在他眼里,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 ‎⑵黛玉这样的曹公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主角,本应不惜笔墨详写精绘,全书都很少写其服饰,对黛玉的肖像是“虚多实少”,此处更是“穿戴竟无一字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 ‎①重彩详绘其服饰,势必喧宾夺主,减少人物寄人篱下的辛酸感,削弱其凄凉的悲剧色彩。因此,写黛玉衣饰不仅是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显其神而略其形,正是为免落俗臼,使这一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浪漫富有魅力。‎ ‎②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还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的眉目,那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从这独具匠心的肖像描写中显示出来。‎ ‎③如此笔法写黛玉不仅是表现人物独具特色的美,也是情理的需要。因为此处的黛玉是宝玉眼中的黛玉,脂砚斋评:“不写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 ‎⑶小结 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的展现黛玉的相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朦胧又清晰。‎ ‎2、性格特征 ‎⑴黛玉年小多病,上无母亲教育,下无兄弟姐妹扶持,父亲林如海又不肯续室,她只好依傍外祖母。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 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了她的小心谨慎、寄人篱下的特点。‎ ‎⑵找出有关黛玉言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是怎样表现其小心谨慎特点的?‎ 明确:‎ ‎①拜见众人时。“忙起身…”‎ ‎②在刑夫人处。婉谢留饭,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 ‎③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这看来事小,但她绝不轻易从事。‎ ‎④回应王夫人对贾宝玉的评价 ‎⑤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做了解释,她才肯入座。‎ ‎⑥回答读书时。答贾母(四书)与答宝玉(几个字)不同。‎ ‎⑶小结 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她是萃曹公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主角,是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化身。《金陵十二钗判词》之《宝钗黛玉判词》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B、王熙凤――“胭脂虎”‎ 67‎ ‎ ‎ ‎ ‎ ‎⑴为什么不惜重墨,淋漓地铺陈王熙凤的装束衣饰?‎ 明确:此等笔墨明有微旨,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是贬谪。王熙凤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气势如火如荼,不正是表明了她生性奢侈,对荣华富贵无餍的追求吗?如此等精心设计的“与众姑娘不同”的装束,出见初来乍到的林黛玉,又何尝不是为了在黛玉面前表现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在贾府中显赫的地位,露骨地炫耀自己拥有华贵的服饰呢?‎ ‎⑵对王熙凤外貌的描写有何独特之处?‎ 明确:丹凤眼、柳叶眉,原是很美的,而曹雪芹却偏偏把美丽的丹凤眼配以三角,让秀气的柳叶眉高吊两梢,这就不尽美了。即便仍可算得上漂亮,但已决非温柔敦厚之形象。我们翻开麻衣相法,便会发现,“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曹雪芹不一定真迷信相法,但他把王熙凤眉目写成这般形状,似乎在依循这种普遍流行的唯心主义哲理,借以揭示王熙凤这“胭脂虎”的性格为人:美艳的外表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奸诈、冷酷、阴毒。“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初与王熙凤相见,就一眼看穿了这一点。‎ ‎⑶怎样理解王熙凤出见黛玉时一连串的精彩表演?‎ 明确:‎ 恭维――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所以不惜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 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 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 总之,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事行事,一切都为了讨得贾母欢心。‎ ‎2.小结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课文从四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出场,肖像,会见黛玉,回王夫人。‎ 无怪乎脂砚斋慨叹道:“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曹雪芹评:[聪明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描写方法 人物特征 脂砚斋评 出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泼辣放肆 地位特殊 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侧面描写(黛玉纳罕∕‎ ‎ 众人恭肃)‎ 肖像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 贪婪俗气空虚 容貌(眼∕眉∕唇)‎ 美丽刁钻狡黠 见黛玉 言行(恭维→拭泪→为喜)‎ 察言观色 机变逢迎 回王夫人 语言 果断能干 随机应变 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 C、贾宝玉――“美玉无暇”‎ ‎1、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思考交流: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贾宝玉的?并分析其特征。‎ 明确:‎ 67‎ ‎ ‎ ‎ ‎ 描写方法 人物特征 出场前 侧面勾勒(王夫人言∕‎ 黛玉母亲言)‎ 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 出场后 两次肖像描写 眉清目秀∕英俊潇洒 西江月 寓褒于贬 ∕正文反作 厌弃功名利禄 追求个性解放 ‎2、《西江月》是如何评价宝玉的?‎ 明确:这两首《西江月》模拟封建正统派的口吻,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他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之中,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下,使他有找不到出路的无限愁恨,他的言论和行动被人看作疯傻。他“不通世故”“怕读文章”不愿与当时上层社会的庸俗官吏结交应酬,不愿遵守封建礼规,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做官的道路。封建国家、封建家庭,都无法对他寄任何希望。这些,揭示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词中的“无能”“不肖”都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说的。这两首词,看起来像在讽刺宝玉,实际上是赞颂宝玉的叛逆性格。‎ ‎3、析“宝黛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 ‎⑴宝黛初会时两人分别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的感觉?‎ 明确: 宝――笑:我曾见过 ‎ 面善:源于不同地位产生不同心理 黛――惊:眼熟如此 ‎⑵你是怎样看待宝玉“送字”给黛玉和“摔玉”情节的?‎ 明确:①“送字”说明宝玉具有男女平等思想。‎ ‎②“摔玉”是宝玉性格鲜明的突出表现。摔玉的缘由是因黛玉的“与众各别”的美所引起,在宝玉看来,神仙也似的黛玉应该有“通灵宝玉”,竟然没有!于是宝玉顿时痴病发作,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摔玉写出黛玉的美,写出宝玉的“痴”。这第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种种波澜。“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还有什么比这一行动更能说明宝玉之叛逆性格呢。‎ ‎⑶曹雪芹评:【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 总结 ‎《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的第一次总亮相,不仅重要人物纷纷亮相,贾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以及匠心独运的人物出场来展现这一切。旨在揭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繁荣鼎盛,即它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黛玉的一双眼睛把贾府由幕后推到了台前,而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曹公让我们窥视了封建社会的最终命运。‎ 教学后记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课时 课题 ‎2 祝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 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 了解小说中任务描写的几种方式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2、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 要注意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难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 第一课时,让学生理清小说结构,画出集中描写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复诵读,体味这些看似冷峻的描写中所蕴涵的深情。  2、第二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任务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新课——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  关于《呐喊》和《彷徨》  2、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1)序幕 写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初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3、 请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变化,并深入挖掘其社会根源。  初到鲁镇,情形如何?  再到鲁镇,情况怎样?  临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4、 请学生依据以上分析讨论,概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深刻含义。  善良能干——包办婚姻——被卖——再嫁——社会的根源  ‎ 二、 总结与引申  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 三、 作业布置  思考:究竟谁是杀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刽子手?  ‎ 四、板书设计  情节特点:倒叙  人物命运:祥林嫂善良能干,却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 67‎ ‎ ‎ ‎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新课  引入鲁迅取名《彷徨》的原因  2、 认真研读故事的结局,分角色朗读对话,找出议论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  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却最终伤害——自责和自我解剖——愤激  3、 有人说,祥林嫂之死,鲁四叔是首恶,卫老婆子和柳妈是帮凶,你怎样看?  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4、 师生共同研读文中深刻的语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 二、 总结与引申  1、 封建压迫的体现(四权)  2、 对比电影和小说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区别  ‎ 三、 作业布置  阅读鲁迅小说《离婚》,注意比较爱姑和祥林嫂的命运,看看有何深刻含义?  ‎ 四、 板书设计  祥林嫂之死  根源:封建伦理制度,旧的文化观念。  解救办法:摧毁旧制度,否定旧文化。‎ 教学后记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课时 课题 ‎4 老人与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67‎ ‎ ‎ ‎ ‎ ‎ 《老人与海》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3.课文情节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从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共分五个回合。用鱼叉杀死一条灰鲭鲨,鱼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十磅;用刀子杀死两条星鲨,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用刀子杀死一条犁头鲨,刀子折断;用短棍击退两条星鲨,大马林鱼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用短棍劈打成群结队的鲨鱼,短棍丢掉又用舵把,大马林鱼再也没什么可吃的了,只剩下残骸……五个回合的搏斗结果却是一无所有,“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在这些下层人物身上,他塑造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子”性格,《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而老人在与之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这样一个形象,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思想。 (二)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1.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海明威曾经对《老人与海》的原稿进行了两百多次的校阅,正如他自己所说,“《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小说里有村庄中的每个人物,以及他们怎么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一切过程……”然而他砍伐了所有的冗言赘语,删去了所有别人写过的东西,删去了解释、讨论,甚至议论的部分,剪去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使小说单纯而集中。 ‎ 67‎ ‎ ‎ ‎ ‎ ‎2.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如写鲨鱼出现的情形,“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文中对大海的描写粗犷简洁,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读来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这种描写本来都是老人的所见所闻,但读者读来便会过电一般油然而生出同样的感觉,同惊惧,同紧张,同喜悦。海明威“打定主意放手让读者去如实地吸取印象”,而“不挤到对象与读者之间去碍事”,他要让对象与读者直接沟通,这也是这篇小说的场景描写如此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4.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三)难点探究 1.【提问】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明确】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桑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马林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2.【提问】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除了有关老渔夫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硬汉子多是“哑巴公牛”,言语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渔夫桑地亚哥却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坚强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动的人,因此成为海明威小说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 完成校本教材练习 教学后记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课时 67‎ ‎ ‎ ‎ ‎ 课题 ‎8 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材 教法 分析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教学磁带、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放录音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 ()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 67‎ ‎ ‎ ‎ ‎ ‎(5)无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颁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按学习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67‎ ‎ ‎ ‎ ‎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 “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 涂有饿莩 比喻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67‎ ‎ ‎ ‎ ‎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习三。‎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 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命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出处 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1.数 67‎ ‎ ‎ ‎ ‎ 例句 出处 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2.直 ‎ 例句 出处 释义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3. 发 例句 出处 释义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4. 兵 ‎5.胜 例句 出处 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67‎ ‎ ‎ ‎ ‎ 三、阅读训练(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 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译文]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习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教师注释疑难词句。‎ 要求学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后结合课文,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生讨论,畅所欲言,交流看法。‎ 四、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及其强大的金融风暴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五、布置作业 ‎1.预习《劝学》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 ‎ 惠王 对话 孟子 ‎ 疑问(移民移粟) 设喻 ‎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何如(设圈套)‎ 67‎ ‎ ‎ ‎ ‎ ‎ 不可(走进圈套)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回答)‎ ‎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 施仁政的措施 (目的)‎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认真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杀人,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杀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杀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67‎ ‎ ‎ ‎ ‎ 教学后记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课时 课题 劝学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掌握积累12个文言常用实词: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3个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6个古字通假字: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 三、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和论证方法灵活的写作特点。‎ 教材 教法 分析 一、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三、引导学生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时安排:用两课时教完。‎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人,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2.简介作者:(见教参) 3.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4.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5.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 67‎ ‎ ‎ ‎ ‎ 6. 教读: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已,停止,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揭示了题旨。   第2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分三层连用比喻,证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1)青,取之于(从)蓝,而(却)青于(比)蓝;冰,水为(凝成)之,而(却)寒(冷)于(比)水。(也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2)木直中(合乎)绳(墨线),輮(烤弯)以(把……)为(作成)轮,其曲(曲度)中(合乎)规。虽有(又)槁暴(晒干),不复(再能)挺(直)者(的原因),輮(火烤)使之(它)然(这样)也。(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习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     (3)故(所以)木受绳(经墨线量过)则直,金就砺(放磨石,上磨过)则利,君子博学而日(每日)参省(检查省察)乎(于)己,则知(智)明而行(行为)无过矣。(说明学习可以使人增长智慧,提高品德修养。)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不可以已”。     第3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一段运用比喻,从三个侧面证明只要善于学习,善于假物,就能使人成为有才德的君子,然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也;吾尝肢(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看得广)也。(学、思对比,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跛望与登高对比,登高的收获大。两例证明利用学习、利用外物的作用。)     (2)登高而招(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看的人)远(远也看得见);顺风而呼(呼喊),声非加疾(快)也,而闻者(听的人)彰(听得更清楚)。(两例证明利用自然条件的作用。)     (3)假(借助)舆马者(的人),非利足(快脚)也,而致(达到)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善游)也,而绝(横渡)江河。(两例证明利用工具的作用。)     (4)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利用)于(对)物(外物)也。     连用比喻,得出结论:那些有才德的君子,生来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生非异也),只是由于他善于利用学得的知识和本领,善于利用处界条件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才成为君子的。         正因为学习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不可以已”,不可放松。     第4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这一段也分三层,论述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积水成渊(深潭),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形成良好的品德),而神明自得(自然获得),圣心(圣人思想)备(也就具备)焉。(积土积水两喻,从正面强调学习要靠积累,并引出结论:圣人是靠“积善成德’’培养了“圣心”。)     故(所以)不积跬(半步)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小流两喻,又从反面强调了积累。正反对比,阐明学习必须不断积累。)     (2)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锲(刻)而舍(放弃)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骐骥与驽马对比,朽木与金石对比,从反正两面论证学习取决于后天努力,要靠坚持不懈。) ‎ 67‎ ‎ ‎ ‎ ‎ ‎    (3)蚓(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泥)土,下饮黄泉(地下泉水),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腿)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居住存身)者,用心躁(浮躁不专)也。(蚓蟹对比,从正反两面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     全段由强调“积”,到论证“不舍”,最后归结到“用心一”。层层递进,表明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一步证明“学不可以已”,不可松散,不可半途而废。     7.巩固:学生自读课文,自行口译,要能字句落实。学生提问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解答。         8.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完成书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2.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1.检查: (1)学生口头回答词义,教师讲释小结。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通假字)  (2)背诵课文:教师指名让学生分别背诵24段,讲评记分。 2.总结: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总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 67‎ ‎ ‎ ‎ ‎ 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卜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 3. 布置作业: (1)作文(任选一题)       谈学习      试论“锲而不舍” (2)预习《逍遥游》 ‎ 教学后记 67‎ ‎ ‎ ‎ ‎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3 课时 课题 ‎10 过秦论 教学目标 ‎ 1 . 这是千古名篇,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文采上,都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除课本要求的背诵以外,其他部分也要熟能成诵。‎ ‎ 2 . 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 3 . 了解本文常见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 4 . 体会本文巧妙的巧思,缜密的结构,精当的铺垫。‎ 教材 教法 分析 课内阅读教材,指导学生读诵背。‎ 教学时量:3课时 教学过程 ‎ ‎ 1 . 了解作者贾谊。‎ ‎    2 . 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    3 . 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 ( 政治 ) 过失的一篇政论”。分上、中、下三篇,本文选自《新书》,是上篇,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危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    《过秦论》上篇的中心思想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施行仁政。‎ ‎    本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 ( 大意略 ) ‎ ‎    4 .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本文作者作了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朝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自不待言;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 ‎    陈涉〈 九国〈 秦国〈 秦朝最后交锋的却是最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的灭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行文至此已水到渠成,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5 . 本文的语言特色。‎ ‎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浑然揉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    6 . 本文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    本文多用铺陈渲染手法,极具气势,但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比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     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三个动词均有“并吞”之意,“天下”、“宇     内”、“四海”均指“天下”。很难分别为这两组近义词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来翻译它们。解决的办法就是     凝缩,如上句可译为:“ ( 秦 ) 有吞并天下,统一全国的雄心”。“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则可译成“宰     割、吞并各诸侯国的土地。”余类推。‎ ‎    7 . 正确理解本文中的繁笔写法。‎ 67‎ ‎ ‎ ‎ ‎ ‎    按照常规,议论文中应以议为主,叙为次;叙为简笔并为议服务。但本文中“叙”的成分占绝对优势,     “议”的比重却很小。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    “叙”忠实地为“议”服务。本文先详叙史实,最后从这些铁的事实中归纳出中心论点,给人以水到渠     成之感。如果没有前四段所叙内容作为基础和根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恐怕“千呼万唤”     也难“出来”。‎ ‎    “叙”中寓议。如果我们边诵读边体味的话,就不难明白,作者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时时流露出自己     的对秦之过的鲜明态度棗对一向奉武功而不讲文治,一味使用暴力而不施仁政的做法是否定的、反对的。因     此对文中用繁笔叙事迄今无人责难。‎ ‎    8 . 文化常识。‎ ‎    “叩关”的“关”,系指函谷关。‎ ‎    “因河为池”的“河”,是指黄河。‎ ‎    “山东”的“山”,是指山。‎ ‎    战国四公子:魏信陵君无忌、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 ‎    九州:兖 ( yǎn ) 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九州”亦可用来代称中国。‎ ‎    “百越”,也叫“百粤”。我国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故称“百越”。‎ 附:文言词语积累 ‎1 .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    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 ‎    ②余威振于殊俗 振通震 ‎    ③合从缔交 从通纵 ‎    ④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 ‎    ⑤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 ‎    ⑥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 1 )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承接 ‎    ( 2 ) 因遗策 沿袭 ‎    ( 3 ) 东割青腴之地 肥沃 ‎    ( 4 ) 西举巴蜀 攻取 ‎    ( 5 ) 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 ‎    ( 6 ) 乐毅之徒通其意 沟通 ‎    ( 7 ) 践华为城 踏 ‎    ( 8 ) 逡巡而不敢进 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    ( 9 ) 追亡逐北 逃亡的人,败兵 ‎    ( 10 )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边防 ‎    ( 11 ) 焚百家之言 意为言论,此指书籍 ‎    3 . 翻译下列句子:‎ ‎    ①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     外。‎ ‎   ‎ 67‎ ‎ ‎ ‎ ‎ ‎ 提示:在那时候,商君辅佐他,国内确立法度,从事耕种和纺织,修制防守和出战的器械,对外推行连     衡之策而使诸侯自相争夺。于是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    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提示: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那样聚集,像回声那样应和,提着粮食如同     影子那样跟随着他。‎ ‎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提示:不施仁政而使攻和守的形势变了。‎ ‎    4 . 词义、组词结构辨识 ‎    ①秦人开关延敌:主谓结构式。秦人打开函谷关引敌进入。‎ ‎    〔辨析〕延 yán棗多义词,姓 yán;其余全为动词。‎ ‎    ( 1 ) 延长,扩展。如“蔓延”,“绵延”,“延伸”,“延续”,“延绵”,“延年益寿”,“苟延     残喘”,“延口残喘”。‎ ‎    ( 2 ) 时间向后推迟。如“延期”,“延迟”,“延宕”。‎ ‎    ( 3 ) 邀请,聘请。如“延至其家”,“开关延敌”,“延揽”。‎ ‎    ②赢粮而景从:联合式结构。提着粮食,如影随形似地跟着 ( 陈涉 ) 。‎ ‎    〔辨析〕赢 yíng棗多义动词 ‎    ( 1 ) 获得,取得 ( 荣誉 ) 。如“赢得称赞”,“赢得敬仰”,“赢得读者”。‎ ‎    ( 2 ) 专指获利。如“赢利”,“赢余” ( 盈余 ) 。‎ ‎    ( 3 ) 输赢。如“赢得胜利”。‎ ‎    ( 4 ) 担负,背。如“赢粮而景 ( 影 ) 从”,“赢三日之粮” ( 《荀子·议兵》 ) ‎ ‎    ③蹑足行伍之间:动补式结构。出身于戊卒队伍之中。蹑棗引申为“出身于”。‎ ‎    〔辨析〕蹑 niè棗多义动词 ‎    ( 1 ) 蹈、踩,以脚踏地,插足,参加。如“蹑足”,“蹑足 ( 于 ) 行伍之间”。‎ ‎    ( 2 ) 追随,跟踪。如“蹑踪”。‎ ‎    ( 3 ) 放轻脚步。如“蹑手蹑脚”。‎ ‎    ④揭竿之旗:偏正式结构。举起竹竿作为旗帜。‎ ‎    〔辨析〕揭 jiē棗多义动词,姓 jiē。‎ ‎    ( 1 ) 高举。如“揭竿而起”,“揭竿为旗”。‎ ‎    ( 2 ) 把覆盖或遮挡的东西拿开。如“揭幕”,“揭开锅盖”。‎ ‎    ( 3 ) 把粘在、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的纸片等物取下来。如:“揭去膏药”,“把画揭下来”。‎ ‎    ( 4 ) 揭露、揭穿、揭底等。‎ ‎    5 . 多音、多义、形近词语 ‎    第一组:‎ ‎    务耕织:从事耕种和纺织 务棗动词,从事 ‎    非务相反也:并非一定要互不相同 务棗副词,必定 ‎    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鹜棗动词,追求 ‎    趋之若鹜:像野鸭子那样为争食而跑去 鹜棗野鸭子。‎ ‎    第二组:‎ ‎    拱手而取:形容毫不费力地夺取 拱手棗两手相合,此处形容毫不费力 67‎ ‎ ‎ ‎ ‎ ‎    拱手加额:形容致敬庆贺 拱手棗两手在胸前相抱 ( 左手抱右手 ) ,表示致敬。( 加额棗以手加于额前,表示祝贺 ) ‎ ‎    垂拱而制:即垂衣拱手。古时多形容帝王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来管束和治理天下。 拱棗拱手,     形容毫不费力的神态 ‎    垂拱而立:课文《屈原》中形容屈原站在已死的婵娟脚边垂衣拱手恭敬而立的神态。‎ ‎    ——拱手,表示敬意 ‎    第三组:‎ ‎    因遗策:沿袭前代的策略。 因棗沿袭 ‎    因河为池:就是黄河作为池 ( 护城河 ) 因棗就着 ‎    因利乘便:乘借着这样的便利条件 因棗乘借 ‎    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育 因棗根据,依照 ‎    ( 附注:上述“因”,全为介词,而介词带有动词性,因而都带着宾语。 ) ‎ ‎    第四组:‎ ‎    于是六国之士:在这时,六国的贤士。‎ ‎    于是——介宾短语,在这时 ‎    于是从散约败:合纵的盟约于是就解散了 ‎    于是——连词,常与“就”连用,也说“于是乎”,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 ‎    是前一事引起的。‎ ‎    吾祖死于是:我们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    于是——介宾知识,在这件事上 ‎    晋于是始墨:晋国从这时开始穿黑色孝服 ‎    于是——介宾短语,从这时 ‎    第五组:‎ ‎    追亡逐北:追逐逃走的败兵 北棗名词,指溃败的军队 ‎    北收要害之郡:向北夺取十分重要的城邑 北棗向北,名词作状语 ‎    北面而事之:指投降曹操 北棗动词,面向北称臣 ‎    北国风光:北中国的景象 北棗名词,北部,北中国 教学后记 67‎ ‎ ‎ ‎ ‎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2 课时 课题 ‎11 师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文中通假字,进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 ‎1、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情意目标: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点:1、掌握、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2、疏通文意;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难点: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2、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学生答,教师补充)‎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 三、出示学习目标二:‎ 67‎ ‎ ‎ ‎ ‎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学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进而疏通文意。‎ 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词。‎ ‎1、疏通文意,掌握实词与虚词。‎ ‎2、帮助学生归纳:‎ ‎ A:一词多义 B: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 古之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校 C: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师,并说说它的不同含义:‎ ‎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 A、作“学习、效法”讲:‎ ‎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B、作“从师”讲:‎ ‎ 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2)之 ‎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之,用法如下:‎ ‎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7‎ ‎ ‎ ‎ ‎ ‎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其,用法如下:‎ ‎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出示学习目标之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 名、形(动)+宾=以+宾+为+名、形(动),例如:‎ ‎ (1)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 (2)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五、出示学习目标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齐读第一段,思考: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几个层面来论述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 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洁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 67‎ ‎ ‎ ‎ ‎ 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六、教学小结(结合板书进行)‎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知:‎ 1、 抽测字词。‎ 2、 第一段的相关内容提问。‎ 二、出示学习目标之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 1、齐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B、这段文字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第一层:感慨发端,引出下文的事实。‎ 第二层:论证第一个分论点。‎ 第三层:论证第二个分论点。‎ 3、 齐读第三、四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A、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耽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B、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三、出示学习目标之五: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67‎ ‎ ‎ ‎ ‎ 四、出示学习目标之六: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五、出示学习目标之七: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六、目标检测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并熟读成诵。‎ ‎2、整理课后习题。‎ ‎3、完成《同步练习》。‎ 教学后记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1 课时 课题 ‎12 动物游戏之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 ‎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注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 三、德育渗透目标 ‎ ‎    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 ‎    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教材 教法 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教学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建构话题 ‎    黑板上书写 “游戏”,同学们,儿时你玩的游戏有哪些呢?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呢?大家喜欢游戏吗?为什么那么喜欢游戏呢?‎ ‎    看来,同学们儿时的游戏给了你很多,人类会游戏,其实动物也有很多游戏活动,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动物游戏的图片:‎ ‎(展示动物游戏图片)‎ ‎    看到这些可爱、有趣得画面,可见动物也有它们得游戏,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游戏?游戏得目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动物游戏之谜》看看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 二、介绍文体特征,简介科普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 ‎    科普说明文,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阅读步骤 ‎1.略读课文,整体把握:‎ 了解信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明确说明顺序,简析课文结构。‎ ‎2.品读课文,深入感知:‎ 筛选、概括信息:分析文章重点内容,从文章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所介绍知识。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征等。‎ ‎3.深入探究、拓展视野 运用、组合信息:探究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思维,培养我们追求真理的思想。‎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呢?围绕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①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 ‎②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 ‎③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67‎ ‎ ‎ ‎ ‎ ‎④文章最后对动物游戏之谜是什么,下了结论吗?‎ 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文章先写了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然后再写各种假说,最后再总结。‎ ‎②文章按照总-分-总,先说动物游戏,再说动物为什么游戏,最后得出结论。‎ ‎2.简析结构 文章的基本结构 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科学思维过程: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形        式:总→               分→            总 ‎                                演习说 ‎                                自娱说 内        容:动物为什么游戏                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                                学习说 ‎                                锻炼说 ‎3.那么这些内容遵循什么顺序?‎ ‎ 逻辑顺序。‎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知 ‎1.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 “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第一小组:演习说 ‎          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          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第二小组:自娱说 ‎          根据:河马玩浮叶 渡鸦滑雪梯 ‎          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第三小组:学习说 ‎          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          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第四小组:锻炼说 ‎          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 ‎          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2.你同意或不同意哪种学说呢?为什么?你有自己的观点吗? ‎ ‎①我同意自娱说,因为,游戏本来就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动物也应该有一种自己的娱乐方式来放松自己。‎ ‎②生物的思维方式较简单,他们游戏就象吃东西一样纯属一种本能,所以我提出本能说。‎ ‎③认为应该是“锻炼说”和“学习说”的结合,因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 67‎ ‎ ‎ ‎ ‎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动物们为了生存当然要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本领。‎ ‎3.学们各持己见,很难有统一的结论,所以文章说真是一个谜,既然是研究动物游戏之谜,为什么说仍然是一个谜呢?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 ‎①生物的游戏行为是很复杂的,不同的动物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时人类对动物的研究还不够,所以仍是一个谜。‎ ‎②科学就应该注重实事求是,假说永远是假说,不能贸然下结论。‎ ‎③就应该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来引起争鸣,真理总是越辨越明。‎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看法都很宝贵,对啊,科学要实事求是同时注重争鸣,希望同学们也参与到争鸣中来,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拓展视野,探究原因 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 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六、挖掘内涵,引发思考 任何作品总会向读者传达某种信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周立明向我们介绍了动物世界存在的令人无法理解的游戏行为,可是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有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请同学们欣赏下列动物图片:‎ ‎(展示系列动物图片)‎ 动物是可爱的,可是人类却……‎ 请同学们拟写“保护动物”公益广告词,要求:1.印象深刻,2.新颖别致,3.简洁明了。‎ 例示:①“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②“动物和人类共有一个家”‎ ‎③“为了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 ‎④“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⑤“动物也有灵魂”‎ 七、课堂小结:‎ ‎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让我们和动物和谐相处,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 ‎ 1 请同学们写一篇短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与身边的动物和谐相处?‎ ‎ 2 校本教材 检测题 67‎ ‎ ‎ ‎ ‎ 教学后记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1 课时 课题 ‎13 宇宙的边疆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学生活动设计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 67‎ ‎ ‎ ‎ ‎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    恒星     太阳系     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教学后记 67‎ ‎ ‎ ‎ ‎ 67‎ ‎ ‎ ‎ ‎ 科目 语文 年级 高一 班级 ‎ ‎ 时量 ‎ 1 课时 课题 ‎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育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 二、能力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 教材 教法 分析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高维空间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想像的。所以,教学重点是文章内容,而不是相关的科学知识。相关知识教师有所了解,能帮助教学课文即可,不必教授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新课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有志青年的梦想,对物理的探究更是许多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的,我们来看一下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      (板书)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2.本文的基本结构      文章的题目是“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因此,叙述的顺序主要是历时性的。但是,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是共时性的叙述。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楚,又重点突出。结构如图: 童年                 青年              (成年)     鲤鱼世界的幻想(想像)                                实验          (理论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故事(理论)      3.本文的基本内容  ①人人都对自然感到好奇,都以自己喜爱的形式寻求自然的“谜底”,但是大多数人一般直接探寻自然本身,而作者却由人的观察角度,反思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看似作者少年时的思维超出同龄人,其实只是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并且保持了这样奇特的想像力,由此奠定了他对高维空间理论探究的基础。②作者少年时接触到爱因斯坦的“未竟事业”,激发了他的探究兴趣。他之所以感到“激动人心”,是因为他把爱因斯坦的理论当成一个“侦探故事”来阅读、探究,这非常符合少年的心理。另外,“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问底”‎ 67‎ ‎ ‎ ‎ ‎ ‎,也表现了他有毅力有恒心的性格,这是成为科学家的基本素质。③高中时代,本应“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享受青春年华,但作者却“找遍周边地区大量的电子仓库,装配必需的硬件设备”,在“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探究反物质。作者进行这样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由①②到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教育历程”和“教育内容”。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文布局谋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经验;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理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踏实的性格,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2.【提问】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明确】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3)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3.【提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4.【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 67‎ ‎ ‎ ‎ ‎ ‎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5.【提问】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的重点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实验室,这三个事例已经把“教育历程”完整地勾画出来。而夹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高维空间的想像,激发兴趣;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      6.【提问】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明确】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7.【提问】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布置练习:‎ 校本教材 自我检测 教学后记 67‎ ‎ ‎ ‎ ‎ 67‎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