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全国)(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教案(全国)(2)

‎2018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教案(全国)‎ 掌握三类题型:事迹、特点、原因 概括传主个性品质(形象特点)及其在其所擅长领域内的做法、特点题,是课标卷传记阅读的必考题。解答这种题型从概括的种类上讲是上面所说的事理概括,尤其需要一种化事为理、化实为虚的能力。‎ 概括需要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全面、细致地筛选出相关材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②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性语言;③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④细节描写;⑤传主的背景(了解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⑥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个关系网去把握传主性格);⑦传主的自我表白。‎ 对传主特点具体概括时可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个性品质、思想境界、工作或专业。‎ ‎①个性,主要有“勇敢正直、乐观幽默、为人和善、有爱心、亲切平和、耿介敢言、雍容大度、真诚待人”等。‎ ‎②思想,主要有“爱国爱民,有远大抱负;勇于担当,维护正义;有气节,品格高洁,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等。‎ ‎③专业,主要有“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勤勉刻苦,善于钻研;认真而严谨;谦虚好学,善于思考;看问题很深刻,思路清晰”等。‎ 具体答题时一定要用好“点面结合”答题法。‎ 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往往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难度一般。‎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解题要领 ‎1.分清类别,注意个性特色。就语言特色而论,一般来说,简明是新闻类文本语言的基本特点,通俗是传记类文本语言的基本特点。类别不同,语言的风格特点也常常各有不同。‎ ‎2.有例证有分析,述评结合。在分析文本语言的时候,要从文中找出典型例句,然后对这些例句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 ‎3.结合文体特点,具体分析文本。文章的结构就是指文章各部分的搭配与排列,实用类文本自有其结构的一般特点,但具体的文本其内在的结构还是有它们各自的特点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具体分析。‎ ‎4.把握整体,抓住关键。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有的只需要概括出中心内容,有的却需要把文章呈现出来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可能有的社会影响都概括出来。到底怎么做,一方面是由文本本身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题目要求决定的,我们要善于相机行事。‎ 设题基本模式为:提出该文体某特征的分析要求,有何特点;分析这种特征的作用。解答这类题注重平时对文体知识的积累、归纳与掌握,还结合文本认真思考,灵活作答。‎ 例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刘方明:扬州八怪传承人 扬州冶春文人荟萃,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常再此消磨时光。一家茶点老店,半在岸上,半出水中,探出水面的部分,屋顶铺着茅草,古意盎然。‎ 室内三五人,是刘方明的好友,彼此聊着诗文、绘画、扬州旧事。窗外烟雨江南,似乎与之应和。身在其中,愈发能感受浮躁社会难寻的“雅趣”。‎ 刘方明是扬州人。浓厚的人文传统浸润,使他自小喜欢写画刻印。上世纪70年代末,他在苏州当兵,巧遇大书法家费新我。费老先生对这个爱好书法、积极上进的年轻士兵深为赞赏,两人结为忘年交。费新我得知刘方明自学篆刻已数年,立刻推荐他向张寒月请教。‎ 张寒月是驰名海内外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的高足,时已75岁。张寒月看罢拜帖,爽朗大笑:“没想到我75岁,还收了一个军中徒弟。”转身送给他一方名为“苦铁”的印石做礼物。‎ ‎“苦铁”,是吴昌硕的字号,意为锲而不舍把刻印的刀都累苦。这方珍贵的印,是吴昌硕所刻的自用印。刘方明激动极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成为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海内著名的诗书画印大家吴昌硕大师的再传弟子了。”‎ 退伍后,刘方明有近20年任职于扬州八怪纪念馆。而吴昌硕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好可以上溯至扬州八怪,“冥冥之中,命运仿佛为我画了一个圆……我如果早生300年,也许会成为八怪之一吧!”‎ 刘方明有四绝:印、书、画、诗。由治印而书法、而绘画、而诗词,正是吴派的正统。‎ 刘方明的印,有着吴门扎实的秦玺汉印功底,又有突破创新。1980年,他因公小住江苏昆山,偶见当地山石纹理或如纤云舒卷,或如蟒蛇穿行,忽然想到君子取象自然而法天,因之而探索出篆刻艺术新的表现方式,自名“山筋石脉法”。沙孟海先生誉为“新格之残缺美”,谢稚柳先生更赞其为“金石之光”。‎ 他的字,用书法家邹正的话说,是“以汉隶强骨、凭魏碑出意、从晋书得韵”,厚重而质朴。‎ 绘画上,刘方明起步较晚,却连连创新。吴昌硕的花鸟画独树一帜,他怕陷于吴派窠臼,则用吴昌硕的花鸟技法画山水、人物;10多年前,他独创“辫子系列”,将扬州八怪的雅趣逸事入画;6年前,又将摩崖石刻作为绘画元素融入画中。‎ 刘方明喜欢写诗,并且爱写古体诗。扬州文化名家韦明铧说他以“三真”‎ ‎(真气、真意、真趣,是前人对于郑板桥的评价)为圭臬。刘方明说自己创作时,纸上笔中要有心灵感应。聆听昆曲演唱,即兴得句:“满堂音粹绕梁啭,疑是仙阁传玉笙。”教导孩子,写下:“善悟多思勤作舵,寒梅开尽喜迎春。”‎ 诗书画印的深厚功底让刘方明在画坛上独树一帜,被同道誊为“扬州新八怪,四艺熔一炉”。‎ 刘方明对扬州八怪有独特的理解和特殊的感情。金农,是八怪中最为刘方明所佩服的人。“金农晚年画佛甚多,每幅均有鲜活的面相,但无一雷同,这符合金农‘同能不如独诣,众毁不如独赏’的审美意趣。每幅佛像都是他自己心中的故事展现。扬州八怪中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也是独此一人。”‎ 扬州八怪的创作方法深深影响着刘方明。‎ 为大众熟知的郑板桥在《兰竹石图》中写道: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这其实概括了扬州八怪的精华思想,他们在艺术创作上都强调师法自然,直抒性情;在书画风格上,率兴写意,各显特色;在表现手法上,追求诗书画印,浑然妙合。”‎ 突破了“正统”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示自我灵性,不断创新,为刘方明一直所践行。‎ 采访后,一直记得他的《高远无限图》,画中小小的三个人分别立在高高的树上、巨大的石顶上,或盘腿而坐,或直立其上,修禅悟道,有种天人合一的架势。这种孤高肆意的画法,不是扬州八怪,谁敢呢?‎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刘方明,1958年生,吴昌硕再传弟子,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姚鸣京教授“山水画语言研究”访问学者。(《“广陵五子”——刘方明)‎ ‎(2)蒋志鑫深得西北之壮阔,以大写意水墨创造性地表现西部山水的雄浑与壮阔。刘方明则自幼熏陶于江南空灵明秀的雅逸清真之美,“诗书画印”四艺兼融。这次两人用80余件书画精品表达各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研摩与参悟,实现了南北书画艺术上的交融互补。(《“南北对话——蒋志鑫、刘方明书画艺术作品展”在京举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刘方明因浓厚的人文传统浸润而自小喜欢写画刻印,他与大书法家费新我结尾忘年交,费先生的推荐让刘方明得到名师指点。‎ B.以拜张寒月为契机,刘方明得以成为海上画派杰出代表、西冷印社首任社长、海内著名的诗书画印大家及吴昌硕的再传弟子。‎ C.刘方明师从张寒月看,张寒月师从吴昌硕,吴昌硕师从扬州八怪,而扬州八怪纪念馆则是刘方明任职之处,命运似乎画了个圆。‎ D.刘方明的四绝为印、书、画、诗,从治印起步,然后精研书法,精进绘画,提高诗词水平,正是吴昌硕画派的正统路径。‎ E.刘方明用吴昌硕的花鸟技法画山水、人物,不免陷入窠臼,直到独创“鞭子系列”及将摩崖石刻融入画中,才别开生面。‎ ‎12.文章开头提到郑板桥在扬州冶春消磨时光,提到刘方明和好友在这里的一家茶点老店聊天切磋,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回答。‎ ‎13.刘方明在诗书画印艺术方面为何能取得不凡的艺术成就?请结合材料及相关链接简要分析。‎ ‎14.传统和创新似乎是一对矛盾,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1.AD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比较其异同。本题的五个选项都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其中BCE三项的内容与文本有出入。‎ ‎【答案】12.(1)渲染了宁静优美、古意盎然的气氛,侧面表现(烘托)刘方明性格和艺术特点;(2)突出了刘方明与扬州八怪的渊源,紧扣题目,自然引出对刘方明从艺经历、艺术风格及其与扬州八怪关系的记述;(3)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符合刘方明的身份特点。‎ ‎【解析】‎ 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提到郑板桥在扬州冶春消磨时光,提到刘方明和好友在这里的一家茶点老店聊天切磋,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回答”,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且是开头的作用。“郑板桥在扬州冶春消磨时光刘方明”“‎ 和好友在这里的一家茶点老店聊天切磋”,渲染了古色古香的氛围,同时也突出刘方明与扬州八怪之间的关系,扣住文章的标题,文化氛围浓厚,切合人物的身份。‎ 对于作用题,考生要回答该句子或该段落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同时要依据句段的位置,牢记一些常见的作用:1文首句:(1)照应标题(开篇点题);(2)渲染气氛(定下情感基调);(3)埋下伏笔。(4)设置悬念;(5)为下文(中心)作辅垫;(6)总领下文。2文中句:(1)前后照应,(2)承上启下(过渡);(3)总结上文;开启下文;(4)为下文作辅垫。3文末句:(1)总照应开头或标题,结构紧密;(2)卒章显志,揭示中心;(3)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比如本题,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段落的内容,考生只需结合其位置来分析作用即可。‎ ‎【答案】13 .(1)自幼熏陶于江南空灵明秀的雅逸清真之美(受到扬州浓厚的人文传统浸润),爱好艺术,积极上进;(2)经忘年交大书法家费新我的推荐,师从艺术大师吴昌硕的高足张寒月;(3)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示自我灵性,不断创新;(4)注意与其他门派书画艺术的交融互补。‎ ‎【答案】14.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正统”束缚,展示自我灵性,不断创新。(1)艺术创作离不开浓厚的人文传统的浸润。刘方明自幼熏陶于江南空灵明秀的雅逸清真之美,培养了艺术兴趣,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2)艺术创作要继承传统的精华。刘方明由治印而书法、而绘画、而诗词,继承了吴派的正统,而其四绝,也因继承了传统而功底扎实。(3)艺术创作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刘方明探索出新的治印表现方式,用吴氏花鸟技法画山水、人物,独创“辫子系列”,将摩崖石刻融入画中。(4)艺术创作的创新要注重自我灵性的展示,实现各种书画艺术的交融互补。刘方明师法自然,注重心灵感应。他的字,综合汉隶、魏碑、晋书之长。他的作品诗书画印,浑然妙合,注重于其他书画门派的交融互补。‎ ‎【解析】‎ 对于筛选信息题,考生应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筛选的依据和方向,比如本题,“刘方明在诗书画印艺术方面为何能取得不凡的艺术成就?请结合材料及相关链接简要分析”‎ ‎,这句话中就给出了筛选的方向,即考生应到文中找到“在诗书画印艺术方面为何能取得不凡的艺术成就”的内容区域。依据题干所说,到文中圈划出相关的信息,最后依据分值分条作答。‎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文体基本特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另一个是具体的文章所具有的富有个性的特征。‎ 一般来说,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这四类文体都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基本特征,但是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传记是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影响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文学是传记和文学结合的一种文体,是用文学形式写成的传记,它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真实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融进了传主的情感;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包含了作者的爱憎;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生动的目的。‎ 对于“表现手法”这一点,高考一般考查这些文体具有的文学性特征,主要包括对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分析,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的分析,对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的作用的分析。分析作品使用的修辞手法,首先 要辨明其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其次要根据不同修辞手法在表达上的特点并结合作品具体内容,恰如其分地分析其作用。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分析,要在了解这些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作品具体内容进行。‎ 命题一般是要求结合文体特征,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段或语句,或阐述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等。‎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解题要领:‎ ‎1.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做题策略。特别是就“表现手法”而言,更是如此。‎ ‎2.选择文本中表现最集中最充分、选择自我准备最充分的一点。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自主选择空间,尊重自我感觉,只有把文本体现得最充分的与自我感觉最良好的那个点选出来进行分析,才能保证自己的分析充分到位。‎ ‎3.从“表达效果”切入。“效果”包括两方面: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视角考虑,分析“表达”作用;二是从“阅读者”方面考虑,看作者这样做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效果。这样全盘考虑,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例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叶圣陶 记得民国十一年,我在天津《新民意报》编文学附刊。当时常在《小说月报》和《儿童世界》上看见叶先生的小说和童话,非常喜欢,因为我是有孩子心的人。民国十四年我到上海,才与叶先生晤面。一直到廿六年为止,这十二年间,接谈的时间并不多,每每是在开会或聚餐的时候见面的。我们俩很熟,但说到交谊,可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了。‎ 差不多他所有的创作都曾送给我过,而我的著作也大半都送给他。我对于他的创作,《四三集》以前的全部看过。他的短篇小说集《火灾》,我曾写过书评。他对于我解释其中一篇小说的梦境,认为能够道出他的本意,其余不曾说什么。其实,最能够了解或批评某一人的,或许还是某一人他自己,别人的见到处终不免有些隔靴搔痒。而我终于要妄谈了。‎ 我觉得叶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他在甪直的小学里教书,极为认真。他随便做什么事,总是诚恳地去做,决不敷衍苟且,有一分力便尽一分力。他喜欢小孩,因为小孩的心是纯洁的,不曾沾染社会的恶习。因为他从心底里喜欢小孩,因此他能写出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又能写出《一课》《小蚬的回家》《地动》那样的小说。我也学着写过童话,总是短短的,写不到他那样的细腻。以前,我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用他的初中国语教科书作教本,另选一本联络补充教材给学生,将目录寄给他看,他来信颇为称许,说是像我这样热心教学的不多。他这一句话也说明了他自己也是热心教学的,我们只要看他与夏丏尊合编的几部作文法的书就可以知道。与这热心教学成为一物两面的便是创作态度的谨慎。‎ 他每写一篇小说,必定经过若干时间的构思,然后下笔。从来不曾潦草塞责,在商务任编辑的时候,他自己的时间有限,便在公余回家写作,每每一个短篇,断断续续地要写一两个星期方才写完。推而广之,凡他所做的事,他都负责,从来不肯躲懒。例如,振铎去欧洲,他代理过《小说月报》的编务,仔细地审阅来稿,每一篇都看过,方才决定去取。他对于新诗,谦抑地以为鉴赏力不够,便要我来帮忙,替他选辑,所以他又是一个理想的编纂者。‎ 他编《妇女杂志》,为了想要我写一篇《现代女文学家概述》,曾经写给我两封信,第一信云:“兄于世界文学所知较多,此题当然胜任。止须举其尤者,略言其生平、旨趣、风格、作品大要。知兄甚忙,但弟少求索之门,得老友如兄者,自不肯放过,想来半年止此一遭,必能蒙允许也。”他写得这样恳切,自然我只好答应。他的第二信又来了:“承允撰稿,感何可言。文章只须平常谈话那样轻松随便,笔下常带感情,尤宜于妇志之读者。十月底之约,想不至过期。”他这样再三叮嘱,我当然不会使他失望。对我如此,对别的他所要拉的撰稿人,当亦同然。这就是他办事负责的一证。我曾到他家,亲见他和他的妻子、小孩和亲戚,全家动员编辑《十三经索引》。倘若没有细心和忍耐,这种书是编不出来的。他无论编《小说月报》《妇女杂志》或《中学生》,没有一次不是用全力来对付的,一切琐碎的事,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投稿人有信给他,如果是必须答复的,他也亲自写回信去。他的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他与你见面时,虽是沉默,却不使你感到局促,因为你可以在他那部位亭匀的脸上读出他正准备着用十二分的诚恳来听受你的宏论。‎ 抗战八年间叶先生的生活想来是大家所愿意知道的。他曾简略地告诉我:廿七年初到重庆,十月到乐山武汉大学教书,廿九年夏离开武大到成都去,担任教育科学馆国文科的事情,这教育科学馆是帮助教育厅计划研究教育问题的。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又在开明书店出《国文教学》,都是与朱自清合编的。战时他只出了一本《西川集》①,最后四篇是类似小说的散文,都写得很有意思。他颇注重修养,觉得一个人即使不写诗,他的生活便是一首诗,才是值得佩服的人;也就是说,他觉得行比言更重要。他常说:一个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在《答复朋友们》里说:“一个人当深入生活的底里,懂得好恶,辨得是非,坚持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践着如何尽职,不然就是白活一场。对于这一层,我现在似乎认得更明白,愿意在往后的小半截路上,加紧补习。”他看透了中国的许多罗亭②,能说不能行,头大手小,“喜欢侈言革命,可是只限于挂在口头,实际是懒得革命,尤其懒得革自己的命,懒得见少数的旁人真正革命”。 我信得过叶先生的话。他不仅作品使我们爱读,他那坚定的人格,也足以对于青年“在生活上发生影响”。(选自赵景深《我与文坛》,有删改)‎ 相关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注 ①《西川集》,本书是叶圣陶先生入川后出版的唯一随笔集,内容收入作者在1944年一年中所写的随笔小品。②罗亭,俄国作家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罗亭》的主人公,热爱自由,能言善道,向往追求理想的生活、事业和爱情,但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7.作者为什么说叶圣陶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8.叶圣陶先生常说“一个人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请结合材料理解“有所为”在文中的含义。作为“理想的编纂者”,叶先生又是怎样实践“有所为”的主张的?请简要概括。‎ ‎9.作者在介绍叶圣陶先生的过程中,经常穿插叙述自己与之相关的经历,你是否认同人物传记的这种写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对点训练题)‎ ‎7.【答案】‎ ‎ ①做事诚恳,决不敷衍苟且,如在甪直的小学里教书,极为认真;②从心底里喜欢小孩,为孩子们能写出《稻草人》等儿童文学作品;③热心教学,编写国语教科书和作文法的书;④献身教育,抗战期间依然执着于研究教育问题。‎ ‎8. 【答案】含义:叶圣陶先生的“有所为”就是强调行比言更重要,主张深入生活,尽职尽责,明辨是非,从我做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 表现:①做事负责,从不躲懒,如代理编务仔细审阅每一篇来稿;②编纂细心耐心,全力以赴,如全家动员编辑《十三经索引》,编杂志亲自校对;③为人谦和诚实,如索稿恳切,愿意诚恳听取别人的宏论。‎ ‎【解析】此题有两问。先回答“有所为”在文中的含义,再回答怎样实践“有所为”的主张。找出答题空间,分条作答即可。‎ ‎9.【答案】 (示例一)认同:①从“我”亲历亲闻的角度介绍,使人物传记更为真实可感,更具有情感力量。如写“我”和叶圣陶先生互赠著作,“我”为叶圣陶先生写书评深得其认同,写出了作者和传主之间心灵的契合。②“我”的作为对传主叶圣陶先生的形象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如以“我”写童话衬托叶圣陶先生写作的细腻,以“我”的热心教学衬托叶圣陶先生的热心教学。‎ ‎(示例二)不认同:①通过“我”的亲历亲闻介绍传主,主观意味太浓,“我”的过多介入会冲淡叶圣陶先生的形象,影响传记写作的客观性。②仅从“我”的视角介绍传主,选择材料受到极大限制,缺少丰富性,不能够更全面更典型地刻画传主的形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