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简答题学案
题型2 简答题 角度1:概括作者(文本)观点 熟技巧 概括作者观点态度“3步骤”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原文词句 筛选原文信息是概括题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为了保证答案的简明性,题干常会对概括的重点进行必要的提示或限制。 第二步:结合文本内容,用好综合、抽象、转化3种方法 ①综合,即把文本中分散的词句筛选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纳分点,这一方法常见于概括出多个选段共同观点的题型。 ②抽象,即将原文具体的人、事、物条件隐去,从中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词语替代原文。 ③转化,即用现代汉语替代原文的文言词语,当然,转化不是翻译,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性,一般而言,应尽量用成语(熟语)表达。 第三步:扣题作答 要依据题目设置的情景,按照要求给出合理、准确的答案。 (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 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准确筛选原文词句。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第二段文字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均是体现作者观点的重要词句。 第二步:综合分析,加以转化。第一段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以德、礼治国,第二段则可以看出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第三步:扣题作答。 【答案】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依法治国 角度2:分析评价作者(文本)观点 明常识 “分析”是比“概括”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分析作者(材料)观点”往往可以从三个方向命题:一是要求指出作者观点成立的理由,二是解说作者观点的具体内涵,三是分析作者观点得出的具体过程。 当然,“筛选、分析、概括”这三种要求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联系,“筛选”是“概括”的基础,而“概括”则是“分析”的前提。如果说“筛选”“概括”题考查的是“看法观点是什么”,那么,“分析”题考查的就是“看法观点为什么是什么”。在实际命题时,“概括”与“分析”常常可以合成一道题进行综合考查。 熟技巧 分析题解题“3步骤” 第一步: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筛选原文词句 筛选原文是概括与分析题共同的前提,也是体现文化经典题作为“文本阅读题”的重要特征,完成本步骤时,务必要审清题干的提示或限制。 第二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观点 完成这一步工作时,考生应按照概括的能力要求,用词尽量简明,要体现一定的抽象性。 第三步: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者观点的得出过程或理由 答题时,不能将分析理解为简单的翻译原文,而应注重如何将原文内容与作者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定的逻辑性,以达到“分析”的目的。 (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解题思维】 第一步:找出两则材料句读的不同之处,认真体会“不问马”和“问马”的不同。 第二步:概括后一种句读体现出的内涵。后一种句读强调“人马并重”。 第三步:分析这种句读对孔子观点的解读不足之处。 【答案】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角度3:鉴古知今型 熟技巧 “鉴古知今型”题目解题“2步骤” 第一步:鉴古 “鉴古知今型”题目解答的前提就是“鉴古”,而“鉴古”的方法技巧可以参考上面“角度1 概括作者(文本)观点”的第二步“综合、抽象、转化3法”。 第二步:知今 文化经典题考查的意图就是要求考生概括蕴含的经典文化思想并探究其对 “当代社会的意义”。 因此,在准确把握文化经典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根据文化经典的材料倾向,最好辩证地联系当今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阐发观点和想法时,要有理有据,思路清晰,不要乱发感慨。 (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①直?或乞醯②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 【注】 ①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②醯(xī):醋。 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 【解题思维】 第一步:鉴古。从孔子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微生高并非正直之人,孔子的理由非常充分,“乞诸其邻而与之”,正是微生高用意委曲的一面。孔子对微生高进行了批评,指出应做事情要正直。 第二步:知今。孔子为人处世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实事求是,为人正直,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应提倡和遵守的。 【答案】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 1.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26612163】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②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解析】 当子贡指出孔子“不言”时,孔子以“天何言哉”来回答,以四时的运行、百物的生长来回答子贡的疑问,这其实是孔子强调教师无须多言、要注重身教的原则。评析时要结合孔子的主张,要指出这一原则的实用性。 【答案】 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孔子的教育,不只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用切实的行动来教导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悟出大道,这种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②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老师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又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又说了什么呢?四时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又说了什么呢?” 2.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注]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注】 易:修治,耕种。 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的中心是一个“忧” 字。尧、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为忧,农夫以耕种的丰歉为忧,这正说明“为天下得人难”。准确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题的基础。 【答案】 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②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 【参考译文】 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当作自己的忧虑。把耕种不好百亩田地当作自己忧虑的,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惠,教人行善叫忠,为天下物色贤才叫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物色到贤才是困难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善的统一的,有发自内心的诚实,不自欺,才会有“慎独”的。 《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功夫。它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而这四条中,“慎独”被他视为做人的根本。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中,把“慎独”视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 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举一个践行“慎独”的例子。并结合曾国藩教子,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两个事例,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中的两个事例进行总结或判断,提炼出其中的思想精粹;然后结合着材料进行分析阐述,并适当联系社会热点或自身特点阐发议论。 【答案】 汉代东莱太守杨震,暮夜拒收昌邑令王密的赠金,就是“慎独”的体现。 “曾国藩教子”与“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这两个事例分别是从家庭教育和党的建设两个方面着眼的,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慎独”这种修养的高度重视。当代人们如果能够“慎独”,严于律己,就能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也能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促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