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高三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宵节延绵至今,相对其他非遗,其保存和传承情况较好,并且其盛况及节俗演变也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内容逐渐消逝,出现了被稀释、淡化、遗忘的危机。 现代意义上的元宵节,与古文献记录中的元宵节已大有不同。灯会仍在,传统扎灯的手艺却慢慢蜕化消失,印着赞助商大字的彩灯充斥在节日的街道。灯彩技艺在非遗政策的保护下,得以以记录性的方式留存,但仅仅是呆板的留存和资料整理,不是有影响力的传播。近代以来,由于战乱及外国文化的涌入,曲艺、戏曲等享乐、娱乐方式被迫淡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即使保留下来,很多也面目不全。而节日元素也同质化严重,与传统文化越走越远。无论何种节日,主流活动已演变成商业促销,文艺细胞尽丧。在此种态势下,延续经典,打造民族、民俗特色非遗文化元素,将其融入社会生活,很有必要。 非遗保护,既是保护现有遗存,也是追溯历史精髓,更是发掘外延潜力。非遗视觉转译的目的是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释放经典美学元素,增强民族美学的审美教化力。经典流传,顺从时代,引导人们去了解非遗,利用新形式、新媒介,让非遗深入大众视野,有益于丰富非遗技艺传承的手段,激发人们学习了解非遗的兴致。精髓不变,形式转译。元宵灯会,秦淮灯彩,玉壶光转,游龙飞舞,讲求一个流光溢彩的意趣。对秦淮灯会的非遗视觉转译探索,不同于灯会摄影图集,而是将元宵灯会总体化作一盏灯,化灯会为书籍,模拟华灯的影影绰绰、光彩绰约,仿佛将元宵节的灯霎时都捧在手上。社会娱乐资源与文化内涵进行重新组合配置,将元宵灯会的影响扩大得更深更广。 - 26 - 对非遗视觉转译方向的探索,可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将高高在上或落满尘土的非遗翻出来,提取元素,锻造新视觉意象。查阅非遗名录,可见非遗本就源自生活,千百年的劳作孕育出灿烂的非遗文化,滋养了社会文化习俗。因此,应当利用科学技术、艺术手段,彰显非遗在历史长河中的秀蔚气象。转译,是延续非遗在生活中的角色,寄托了人们内心的祈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对“夜”和“光”的想象,将秦淮灯会汇聚成册,不同于传统阅读,以星轨的曲线编纂文字,呈现美好祈愿。若问秦淮元宵灯会如何,便可从册中窥得一斑。 非遗的内涵是博大的,可读、可用、可视、可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值得一再地探索一切可运用的元素进行再创作、再设计。从非遗,到生活;从非遗技艺、非遗民俗,到视觉再现;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提炼元素进行艺术再设计,实现非遗的视觉转译。以非遗金陵刻经为例,扩大刻经技艺的影响,发掘刻经之美,将非遗艺术通过创意设计转译可融入社会生活的实用器物,从多角度入手阐释刻经技艺,如反映刻经元素的文创产品。 非遗面临的形势,无论是流传、发扬,还是经济效益,都不容乐观,还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所以,仅仅依靠政府扶持是不够的。要让非遗的美好不仅仅停留在作坊和特定节日,应以多种视觉形式将非遗元素广泛铺开,如书籍、多媒体、文创产品纪念品、快闪店等等,慢慢地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要依托政府引导、企业出资、设计师献智,打造三位一体的产、学、研非遗产业链,引导非遗文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发展。 (摘编自徐宝娟《从元宵节传承谈非遗视觉转译探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元宵节在内容上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即使有灯会,却也不是古代元宵节时的模样。 B. 得益于非遗政策而保存下来的灯彩技艺,仅仅是呆板的留存和资料整理,本身并不具有文化及社会影响力。 C. 在保护现有遗存精髓的基础上,非遗视觉转译只是传播形式上利用了新形式、新媒体,引导人们去了解非遗。 D. 传统民俗活动应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取元素,锻造新视觉意象,脱离生活不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二段从元宵节文化内容的消失谈起,接着论述非遗文化元素融人社会生活的必要性。 B. 文章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论证了当今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被商业活动过度消费的观点。 C. 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秦灯会的非遗视觉转译探索,论证了非遗视觉转译的必要性及意义。 D. - 26 - 文章末段针对当前非遗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引导非遗文化健康发展,良性循环发展的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代社会节日元素同质化,节日主流活动成为充满商业元素的促销活动,而本身的文艺细胞流失殆尽。 B. 非遗文化转译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艺术手段,对非遗文化进行规避、传承、创新形成新的文化风尚。 C. 秦淮灯会的非遗视觉转译,体现社会娱乐资源与文化内涵之间的重新结合,寄托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D. 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方能让非遗文化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更健康地发展。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本身并不具有文化及社会影响力”曲解文意,文中认为灯彩技艺在传播方式上“不是有影响力的传播”,并不能说明其本身不具有文化及社会影响力。 C项,“只是传播形式上”理解错误,根据文意“对非遗视觉转译方向的探索,可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将高高在上或落满尘土的非遗翻出来,提取元素,锻造新视觉意象”及“转译,是延续非遗在生活中的角色,寄托了人们内心的祈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知,非遗视觉转译还强调要融入生活,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D项,张冠李戴,文中“提取元素,锻造新视觉意象”说的是“非遗视觉转译的探索”并非“传统民俗活动”。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 26 - B项,“论证了当今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被商业活动过度消费的观点”论证观点错误,根据原文信息,第二段论证了“在此种态势下,延续经典,打造民族、民俗特色非遗文化元素,将其融人社会生活,很有必要”的观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B项,“对非遗文化进行规避”文中无据,结合“经典流传,顺从时代,引导人们去了解非遗,利用新形式、新媒介,让非遗深入大众视野,有益于丰富非遗技艺传承的手段,激发人们学习了解非遗的兴致”“扩大刻经技艺的影响,发掘刻经之美,将非遗艺术通过创意设计转译可融入社会生活的实用器物”等分析,原文并未提出要对非遗文化进行“规避”。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90后”钢琴调音师蔡琼卉,是一位视障人士。平时,依靠一种能将屏幕上的可读文字转化为语音的“读屏软件”,她就能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不过,读屏软件也非万能。地图定位不朗读、“花式”图片验证码不朗读等问题,都给她的“网民”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 26 - 今年3月1日起,随着我国“互联网盲道”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的正式实施,蔡琼卉的烦恼或将迎刃而解。《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是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这个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有效帮助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像健全人一样享受互联网技术,被誉为“在互联网上铺盲道”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国标”弥补了国际标准在“互联网盲道”测试方法上的缺失,提升了标准的可实施性。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炜说,国家标准出台后,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推动无障碍建设,为政府网站/App率先开展示范提供了准绳,另一方面,有利于主管单位开展管理工作,为检测、监督与反馈提供了技术规范。 (摘编自《中国互联网“盲道”建设首个“国标”将实行,逾千万视障人士受益》) 材料二: 在“互联网盲道”国标出台之前,虽然有不少互联网公司设计了无障碍产品,但由于国家统一标准的缺失,其无障碍产品的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如今,国标即将实行,无疑能从顶层设计上为网络盲道建设清扫障碍。对照国标,一方面有利于避免互联网公司各行其道,在研发过程中出现与视障用户需求脱节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规范相关研发流程,为信息无障碍工程师提供路径指引。 “互联网盲道”国标是保障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的重要途径,但仅有国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行政执法。大量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实行“国家法规十方针政策+技术标准”的运作模式是一种有效路径。 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成熟期,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无障碍的产品设计,这既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也需要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企业开发无障碍产品解决后顾之忧。 (摘编自《“互联网盲道"建设任重道远》 材料三: 现在手机和电脑有比较完善的读屏软件,可以让视障人士使用。读屏软件就相当于视障人士的“网上盲道”,但手机端和PC端读屏软件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朗读或未命名的标签,甚至有很多基本功能没法用读屏软件来操作,给其互联网体验造成很大障碍,最典型的就是图片验证码问题,直接导致大量视障用户无法登录以及进行后续的操作。 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门槛主要为互联网内容如何被视障人士感知和理解;互联网内容如何在听觉通道有效融合和传输,如无障碍电影需要在播放电影原声的同时播放旁白且两路声音不能产生混淆;互联网内容如何与视障人士有效交互,如视障人士通过语音对答实现在线购物等。迄今为止,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多重门槛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仍需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摘编自《“网上铺盲道”:有标尺还需法规护航》) 4. 下列关于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能从顶层设计上为网络盲道建设清扫障碍。 B.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为政府网站/App率先开展示范提供了准绳。 - 26 - C.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帮助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 D. 我国“互联网盲道”国标的实行可以让超过千万的视障人士从中受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是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将“在互联网上铺盲道”有实质进展。 B. 目前,视障人士上网还面临着多重门槛,但只要我国“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些难题就会得到完美解决。 C. 视障人士能使用手机和电脑中较完善的读屏软件上网,但有时会出现地图定位不朗读、“花式”图片验证码不朗读等问题。 D. 国际标准存在“互联网盲道”测试方法上的缺失,而中国的“国标”则可以弥补这一问题,提升了标准的可实施性。 6. 根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实现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 【答案】4. C 5. B 6. ①贯彻“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行政执法。②在信息技术等方而不断创新和完善。③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开发无障碍建设。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含义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帮助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错误,并非我国“互联网育道”国标的作用,材料二最后一段“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无障碍的产品设计,这既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可知只是希望。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 26 - B项,“但只要我国‘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些难题就会得到完美解决”错误,“只要……就……”太绝对,材料三最后一段“迄今为止,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多重门槛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仍需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可知仅仅依靠国标的实施远远不够,仍需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是互联网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这个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有效帮助视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像健全人一样享受互联网技术,被誉为‘在互联网上铺盲道’的实质性进展”,可知贯彻“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行政执法。“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门槛主要为互联网内容如何被视障人士感知和理解……迄今为止,视障人士上网面临的多重门槛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仍需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可知在信息技术等方而不断创新和完善;“随着互联网逐渐进入成熟期,我们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跟进无障碍的产品设计,这既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看到无障碍建设中的社会价值,也需要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为企业开发无障碍产品解决后顾之忧”,可知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开发无障碍建设。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6 - 与时间赛跑的人 王溱 “您亲自送?” “必须的,不但亲自送,还要亲自接!进去时我们要拥抱,出来时也要拥抱。这些都是年轻人啊,我要对她们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进入那样的环境,她们的情绪怎么样?” “都很好,没有一个哭鼻子的,干劲很大。武汉本地的护士看了都感动,直翘大拇指。” “患者知道你们是来自青岛吗?” “知道,我们医护服上都写着“青岛’两个字。” “你们还有多久可以回青岛?” “这个不好说。我们现在接收的患者大都年纪比较大,重症多,不过总体情况还不错。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会扎扎实实地尽最大力量去做好。” …… 2月12日上午,我终于拨通位兰玲的电话。当时,她刚刚把一批护士送进隔离病房。我还想问问更多的情况,电话那头却传来一片嘈杂和说话声。 “这边太忙了,实在对不起!”位兰玲匆匆挂断了电话。 我一直想与位兰玲通个话,了解她去武汉后的情况,但始终联系不上。后来,我从位兰玲的工作单位——青岛市立医院得知,所有援助武汉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2月9日,来自青岛各大医院的一百三十二名医护人员乘飞机抵达武汉,落地后立即分发从青岛带来的各种物资,拆装设备,调试仪器……当天晚上,医疗队就召开会议,成立临时党支部,位兰玲被选为支部委员,并担任护理主管。 本来,按照位兰玲的年龄,这次可以不上“前线”;本来,她计划去国外照看即将生产的女儿;本来,她今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在家享享清福……然而当医院征求意见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去。我是军人出身,战士就要上战场,到疫情最严峻的前线去! 位兰玲是“老战士”了。她在急诊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最让她自豪的,是她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非典肆虐初期,在青岛市立医院急诊科担任护士长的位兰玲,肩负起发热门诊的组建工作。门诊建成不久,一例非典疑似病人便被发现。那是来自尼日利亚的一位中年男性。进行各项化验、检查,结果都显示病人为非典高度疑似病例。当时,人们对非典是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 26 - 当时医院没有完善的隔离病房,设备也比较简陋,被传染的概率很高,一些护士不太敢上前给病人抽血、注射、护理。这个时候,位兰玲挺身而出。她“全副武装”——尽管现在看,那些保护措施其实非常简单,根本达不到要求,但责任心和职业情操鼓舞着位兰玲,她似乎忘记了惧怕危险,甚至死亡。 一管管血液被抽出,一针针药剂被注射到病人的体内。位兰玲以果敢、利落的操作,和院里的其他医务人员一起,成功对青岛市第一例外籍非典高度疑似病例做了妥善处理,为后来的接诊工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那次“战果”,她一直引以为豪。 这次,位兰玲又出现在赴湖北援助医疗队里,可以说是“老将出马”。认识她的人都很感慨:想不到,真想不到,这个年纪还往一线冲,那里不仅是病房,更是战场啊! 其实说到身体状况,位兰玲不是很硬朗。当年抗击非典时,因极度疲劳,位兰玲曾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量血尿。医院让她卧床休息,但位兰玲说:不行,我的抢救经验丰富,不能离开岗位。现在,位兰玲又以“老兵”的姿态奔向疫情第一线。 2月11日,医疗队进驻病房交接。总领队、医疗主管,加上护理主管住兰玲,三位齐上阵。四十六个重症患者也从当地医务人员的手里移交过来。 干了大半辈子护理的位兰玲最知道护理的重要性,也最理解护士们的辛苦。这次她率领一百名从青岛各大医院挑选出的优秀护士,可以说都是精兵强将。每个班次十四人,六小时一个班次。“理论”上是这么规定,但实际上只要走进隔离区,就不会少于七个小时。一开始,光是穿、脱防护服就要耗去一个多小时。经过两天实践,时间稍微缩短了,但过程仍然不易。位兰玲要对每个进隔离区的护士反复检查,不客许有一点疏漏。这些护士都是年轻人,在非常时期经受着非常的考验,不能因为马虎大意而让她们受到病毒侵害。位兰玲既是护士们的领导,又是她们的“主心骨”。我看到这样一幅照片:位兰玲穿着防护服背对镜头,防护服上写着——“有我在,别怕”。跟在她的后面,看到这充满力量和勇气的话,谁不为之动容? 我很想每天跟医疗队的人通通话,但这注定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几乎不可能。即便电话接通,也总是匆匆忙忙,说不了几句话。 “实在对不起,不能再说了,我们要进隔离区了!” “患者又有新情况,我要工作了。抱歉!” 说着,电话又匆匆挂了…… 我早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此刻,时间就是生命,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的匆匆证明着他们的可敬。这些把工作、把责任、把事业看作无比崇高的人,在这危难之际,早已把自已置之度外。在他们的心目中,唯有奉献,才是最高的追求。 - 26 - (选自《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对话开头,又在对话中结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真实地再现了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情景,凸显了他们的工作精神。 B. 位兰玲对护士的拥抱,检查每个护士防护服的穿着,以及她的“有我在,别怕”的话语,表现出了她对护士慈母般的呵护和关爱。 C. “本来”表示“理所应当”的意思,文中画线处连用三个“本来”为下文位兰玲勇赴一线蓄势,在文意逆转中突出了位兰玲的形象。 D. 标题“与时间赛跑的人”形象表达了医务工作者在抗疫战斗中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的行为,含蓄地表现了主题,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8. 请认真阅读文章,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9. 这篇文章在叙述上很有特色,它将位兰玲现在和过去交织叙述,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7. A 8. ①“我”是位兰玲的采访者,“我”见证了位兰玲和她带队的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感人。②“我”亲身从位兰玲和其他医护人员身上感悟到了奉献精神,并直接抒发了赞美之情,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9. ①这样叙述使人物事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感人。②位兰玲曾参加过非典的救治工作,如今又不顾高龄参加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这样叙述更突出了她不惧安危,奋勇争先的形象。③位兰玲在非典的防治中表现出色,如今又被领导委以重任参加此抗疫战斗,更表现了她业务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一面。④位兰玲在非典救治上曾尿血,身体并不强壮,现在又上一线,可见她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项,“文章以对话开头。又在对话中结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错误,文章是在“我”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评价和赞美中结束的,营造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故选A。 - 26 -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您亲自送”“进入那样的环境,她们的情绪怎么样” “患者知道你们是来自青岛吗”“你们还有多久可以回青岛”“2月12日上午,我终于拨通位兰玲的电话。当时,她刚刚把一批护士送进隔离病房。我还想问问更多的情况,电话那头却传来一片嘈杂和说话声”,可知“我”是位兰玲的采访者,“我”见证了位兰玲和她带队的医护人员的工作过程,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感人;“实在对不起,不能再说了,我们要进隔离区了”“患者又有新情况,我要工作了。抱歉”“此刻,时间就是生命,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他们的匆匆证明着他们的可敬。这些把工作、把责任、把事业看作无比崇高的人,在这危难之际,早已把自已置之度外。在他们的心目中,唯有奉献,才是最高的追求”,可知“我”亲身从位兰玲和其他医护人员身上感悟到了奉献精神,并直接抒发了赞美之情,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9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把握叙述视角作用的能力。叙述视角答题角度总结,叙述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叙述人称及视角:第一人称,作用给人真实感,令人信服,便于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作用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作用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描述。视角:全知全能视角、有限视角、客观视角。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以……话题引入。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现在“这边太忙了,实在对不起”,过去“位兰玲是‘老战士’了。她在急诊战线上工作了二十多年。最让她自豪的,是她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非典肆虐初期,在青岛市立医院急诊科担任护士长的位兰玲,肩负起发热门诊的组建工作”,可知现在和过去交织叙述使人物事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和感人;“本来,按照位兰玲的年龄,这次可以不上‘前线’;本来,她计划去国外照看即将生产的女儿;本来,她今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在家享享清福……”,可知位兰玲曾参加过非典的救治工作,如今又不顾高龄参加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这样叙述更突出了她不惧安危,奋勇争先的形象;“位兰玲以果敢、利落的操作,和院里的其他医务人员一起,成功对青岛市第一例外籍非典高度疑似病例做了妥善处理,为后来的接诊工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那次‘战果’,她一直引以为豪”“这次,位兰玲又出现在赴湖北援助医疗队里,可以说是‘老将出马’。认识她的人都很感慨:想不到,真想不到,这个年纪还往一线冲,那里不仅是病房,更是战场啊”,可知位兰玲在非典的防治中表现出色,如今又被领导委以重任参加此抗疫战斗,更表现了她业务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一面;“其实说到身体状况,位兰玲不是很硬朗。当年抗击非典时,因极度疲劳,位兰玲曾出现不明原因的大量血尿。医院让她卧床休息,但位兰玲说:不行,我的抢救经验丰富,不能离开岗位。现在,位兰玲又以‘老兵’的姿态奔向疫情第一线”,可知位兰玲在非典救治上曾尿血,身体并不强壮,现在又上一线,可见她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 【点睛】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叙述视角决定了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任人也,父幼,冯跋假广平太守,和龙平,明根乃得归乡里。游雅称荐之,世祖擢为中书学生,性贞慎寡欲,综习经典,及恭宗监国,与公孙睿俱为主书。高宗践祚,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高宗以其小心敬慎,每嗟美之。使于刘骏,前后三返,骏称其长者,迎送之礼,有加常使。显祖初,以本将军出为东青州刺史,寻就拜东兖州刺史,改爵新泰侯。为政清平,新民乐附。高祖初,入为给事中,清约恭谨,号为称职。诏以与萧赜绝使多年,今宜通否,群臣会议。尚书陆睿曰:“先以三吴不靖,荆梁有难,故权停之,将观衅而动。今彼方既靖,宜还通使。”明根曰:“中绝行人,是朝廷之事,深筑醴阳,侵彼境土,二三之理,直在萧赜。我今遣使,于理为长。”高祖从之。明根以年逾七十,表求致仕,诏不许。频表固请,高祖曰:“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历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老,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礼任,迟能迂德,匡赞于朕。”明根对曰:“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因泣不自胜。高祖命之令进,言别殷勤,仍为流涕。其年,以明根为五更,行礼辟雍。语在《元传》。车驾幸邺,明根朝于行宫。诏曰:“游五更光素蓬檐,归终衡里,可谓朝之旧德,国之老成。可赐帛五百匹、谷五百斛。”敕太官备送珍羞。后车驾幸邺,又朝行宫,赐谷帛如前,为造甲第。国有大事,恒玺书访之。旧疹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年卒于家,年八十一。高祖初, - 26 - 明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物被礼遇,公私出入,每相追随,世号高、游焉。 (节选自《魏书游明根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B.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C.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D.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国,通常指君主外出时,太子留守代管国事也指有时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近亲代行职务。 B. 践祚,指皇帝即位。类似的词语还有登基、封禅等新皇帝继位,纪年一般改元,以示万象一新。 C. 车驾,文中指帝王所乘的车,代指帝王。古文中“御驾”也有此含义,也是用皇帝的车马代指皇帝。 D. 行宫,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可能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场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明根办事谨慎、为政称职。魏高宗时,他小心恭顺、谨慎办事,得到称赞。魏高祖时,任给事中,人们都称赞他称职。 B. 游明根公正清廉、获得民心。魏显祖时,他担任东兖州刺史,处理政务公正清廉,当时新归顺的百姓都乐于归心于他。 C. 游明根尊重事实、理性分析。在是否和萧赜互派使者问题上,他分析事实提出主动派遣使者通好的建议,得到采纳。 D. 游明根得到赏赐、深受倚重。他多次得到皇帝赏赐。即使退休了,皇帝还常咨询他的意见,在他生病时亲自去询问病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6 - (1)先以三吴不靖,荆梁有难,故权停之,将观衅而动。 (2)明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特被礼遇,公私出入,每相追随,世号高、游焉。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先前因三吴不安宁,荆、梁有战乱,所以暂时停止派遣使者,准备探察敌情而定。 (2)游明根与高闾都因年高有学问,受到特别的礼遇,(皇帝)无论公私出行,经常令他们陪同,被当时的人并称为高、游。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为臣到日暮之年,来日如沙漏将尽,承蒙陛下的恩泽,身首保全,回家等待命终,到地下奉领先帝陛下大恩,是臣的一片心愿。然而现在犬马恋主的心情使臣不胜悲伤”。 “蒙陛下之泽”,之前省略主语“吾”,之前断开,排除AC; “首领获全”中,“首领”此处指身体,身体状态是“获全”,之后断开,排除BC。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B项,“践祚,指皇帝即位。类似的词语还有登基、封禅等新皇帝继位”错误,“封禅”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 26 - D项,“亲自去询问病情”错误,文中为“旧疹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意思是“游明根旧病发作,皇帝亲手写信询问病情,派遣太医送药”,可知皇帝亲手写信,而不是亲自去询问病情。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靖”,安宁;“难”,战乱;“权”,暂时;“观衅”,探察敌情。(2)“以”,因为;“儒老”,年高;“特被”。受到特别的;“世号”,当时的人并称。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 26 -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郡任县人,父亲游幼冯跋政权时期暂时任广平太守的职位,和龙被平定之后,游明根才得以回到乡里。游雅称赞推举他,魏世祖提拔他为中书学生。游明根性情正直谨慎,清心寡欲,广习经典,等到魏恭宗监国,他与公孙睿一起掌管朝中文书撰写事宜。魏高宗登基,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魏高宗因为他小心恭顺办事谨慎,常常称赞他。出使刘骏,前后出使三次,刘骏称赞他有长者风度,迎送的礼节规格,超过一般的使者。魏显祖初年,以本将军出任东青州刺史,不久就被拜为东兖州刺史,改封爵为新泰侯。处理政务清廉公正,新归顺的百姓都乐于归心于他。魏高祖初年,入朝任给事中,清正、节制、恭顺、谨慎,都称赞他称职。因与萧赜多年断绝使者往来,关于现在是否应该通使往来,魏高祖下诏书让群臣一起讨论此事。尚书陆睿说:“先前因三吴不安宁,荆、梁有战乱,所以暂时停止派遣使者,准备探察敌情而定。现在对方内部平静,宜再通使往来。”游明根说:“中途停止派遣使者,是我朝决定的,高筑醴阳的城墙,侵入对方的领土,若论变动的理由,萧赜方面有理。我方现在派遣使者,在道理上是适宜的。”魏高祖采纳了这个意见。游明根因自己年过七十,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下诏不同意。他多次上表坚决请退,魏高祖说:“你年高德茂,连续多朝勤勉工作,在朝廷内外历任各种职务,都有显著功绩,到了老年,履行道义的心不变。所以我朝改革之始,以礼仪重任相托,期待您能以高远的德行,帮助我。”游明根回答说:“为臣到日暮之年,来日如沙漏将尽,承蒙陛下的恩泽,身首保全,回家等待命终,到地下奉领先帝陛下大恩,是臣的一片心愿。然而现在犬马恋主的心情使臣不胜悲伤。”因而泪水不断。魏高祖命他上前来,殷勤话别,涟涟流涕。这一年,朝廷以游明根为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在学宫辟雍行礼。在《元传》中有记载。皇帝到邺城,游明根到行宫朝见皇帝。皇帝下诏说:“游五更久为平民的光荣,归乡养老,可以说是朝廷的楷模,国家的威望。可赐五百匹帛,五百斛谷。”敕令太官多送珍贵食品。后来皇帝到邺城,游明根又在行宫朝见皇帝,皇帝像以前一样又赐给他谷帛,还为他建造宅第。国家有大事,常封印密件咨询意见。游明根旧病发作,皇帝亲手写信询问病情,派遣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年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魏高祖初年,游明根与高闾都因年高有学问,受到特别的礼遇,(皇帝)无论公私出行,经常令他们陪同,被当时的人并称为高、游。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访同人 李咸用 忽忆金兰①友,携琴去自由。 远寻寒涧碧,深入乱山秋。 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 幸逢三五夕,露坐对冥搜②。 [注]①金兰:牢固而融治的友情。②对冥搜:面对景象苦思冥想。 - 26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访友诗构思独特,并未刻意进行铺排,却能够于简淡中表现出新奇。 B. 首联中的“忽”字,看似突兀,其实紧扣诗题,是秋日触动了诗人的愁思。 C. 颔联对仗工整,“远”和“深”字,既写出了诗人的行踪,也暗示了友人身份。 D. 尾联以景语作结,写诗人和友人好几天在夕阳中苦思冥想,意犹未尽。 15. 为什么说颈联中的“无语”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出乎意料是指诗人因思念朋友,不辞劳苦远行寻得朋友,本应有千言万语,见面却无语。但这又在情理之中,是因为两人是情意相投的知音朋友,且友人隐居深山,超脱尘世,见面不会问世事,诗人也不会谈及世事,而对于两人的情况,见面便知,“别来长独愁”也暂时消除了,所以用不着多说,这有力地表现了两人心心相印。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好几天在夕阳中”错,“三五夕”是指农历十五月圆的晚上,“三五”是古汉语中乘法的表示,即三五一十五。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结合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为什么说颈联中的‘无语’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需要结合颈联内容分析原因。“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现代汉语的顺序是“别来长独愁,见后却无语”,把握了这一点才能读懂颈联。“见后却无语”是出乎意料,分析在情理之中,应扣紧前面诗句中“金兰友”(情意相投的朋友)、“携琴”(暗用典故:俞伯牙携琴去访钟子期,半路上听说他已经死了。于是恨世上再无知音,在子期墓前哭祭,感慨知音难再,碎琴以报)埋下的伏笔,以及颈联暗示出友人是一位超脱尘世的隐士等内容进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 - 26 - ”两句,借用庄子和杜宇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已逝的美好事物深深的迷恋以及对人生不幸的无奈与伤感。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欢鱼跃写出一片晴明之景。 (3)荀子《劝学》中,体现君子要涉猎广泛并进行反思来使自己得到提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庄生晓梦迷蝴蝶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3). 沙鸥翔集 (4). 锦鳞游泳 (5). 君子博学面日参省乎己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此题中需注意“蝴蝶”“杜鹃”“翔”“锦鳞”“参省”“己”“知”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日,“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在江苏省张家港博物馆开展。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_______了华夏5000年文明史。青藏彩陶、巴蜀青铜、楚国漆器、景德镇瓷器……这些长江岸边_____的文化遗产,向我们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开放创新精神。 长江最显性的特点是开放。它对异质文化的包容性极强,中国文化最早传播到东亚,便是从长江流域起步的。南京六朝300余年,从建筑到文学再到佛教,悉数传至_____的邻邦,直至海上丝绸之路把这种文化交流推向了顶峰。长江______了诸多世界先进文明,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区域。 便利的交通、丰饶的物产和精湛的技艺,创造了长江文化的高峰。楚式漆器是中国漆工艺的高峰,通常以黑漆为底,再用红漆或彩漆绘制纹样,颜色鲜明绚丽、对比强烈。 - 26 - 漆器的花纹大多是人物、动物等为主,且多采用曲线线条,显示流动迂回的视觉效果,是反映出楚人的文化精神的结晶。 17.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的破折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峰会举办地点为中国北京,主题是“顺应变革浪潮——全媒体时代的媒体发展战略”。 B. 明天用红烛——要一斤重的—— 一对 ,香一封 ,到赵府上去赔罪。 C. 杨喜是盛安小区项目部经理,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D. 其框架结构也基本相似——基本以作家作品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滋长 星罗棋布 朝发夕至 融会 B. 滋长 鳞次栉比 一衣带水 融汇 C. 孕育 星罗棋布 一衣带水 融汇 D. 孕育 鳞次栉比 朝发夕至 融会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漆器的花纹以人物、动物等为主,且多采用曲线线条,追求流动迂回的视觉效果,这种精美的设计反映出楚人的文化精神。 B. 漆器的花纹大多是人物、动物等为主,且多采用曲线线条,显示出流动迁回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精美的设计是楚人文化精神的结晶。 C. 漆器的花纹大多是人物、动物等,且多采用曲线线条,显示出流动迂回的视觉冲击力,这种精美的设计反映出楚人文化精神的结晶。 D. 漆器的花纹以人物、动物等为主,且多采用曲线线条,表现流动迂回的视觉效果,这种精美的设计反映出楚人的文化精神。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专题展览”,文段的破折号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A项,“顺应变革浪潮——全媒体时代的媒体发展战略” 破折号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 26 - B项,“——要一斤重的——”,破折号表示插入语。 C项,“——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破折号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D项,“——基本以作家作品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破折号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孕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滋长:生长;产生。语境是在既存事物中酝酿新事物,应选“孕育”。 第二组,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切。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等密集。文化遗产的分布方式与“星罗棋布”相合,应选“星罗棋布”。 第三组,一衣带水:形容两岸虽然为水面所隔,但相距很近,往来方便。朝发夕至:形容旅行迅速或交通便利。语境是指相距很近,应选“一衣带水”。 第四组,融汇:融合汇聚。融会:融合。语境是融合汇聚之意,应选“融汇”。 故选C。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B项“漆器的花纹大多是人物、动物等为主”错误,“大多是……”“以……为主”句式杂糅。 C项,“这种精美的设计反映出楚人文化精神的结晶”错误,“反映出楚人文化精神的结晶”句式杂糅。 D项,“表现流动迂回的视觉效果”错误,“表现……效果”搭配不当。 - 26 - 故选 A。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冠状病毒的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因此被命名为“冠状病毒”。在自然界中,_____。 冠状病毒可存在于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中。______?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冠状病毒粒子外包着囊膜,膜表面分别有刺突糖蛋白、小包膜糖蛋白和膜糖蛋白等3种蛋白。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是_______。 由刺突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来识别和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表面上的受体。刺突糖蛋白把宿主细胞的大门打开,细胞便被冠状病毒感染。 【答案】 (1). ①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 (2). ②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 (3). ③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冠状病毒可存在于猪、牛、猫、犬、貂、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种哺乳动物中”,可知存在广泛,即“冠状病毒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第二个空根据“它们首先要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上”和问好,可知填入疑问句,即“冠状病毒是如何进入宿主细胞的呢”;第三个空根据“它们首先”和“刺突糖蛋白,也就是上文提及的‘皇冠’的突起”,可知这一步很关键,即“冠状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作答。 - 26 - 21.某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拟发起“全国文明城市,从你我做起”的活动,请你向全体市民写一封倡议书。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只写正文;②内容完整,运用排比手法;③字数80~100。 【答案】文明城市要靠你我一起精心装扮。多一份热心城市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付出,城市就多一份亮色;多一份责任,城市就多一份安心。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满胞的热情,积极的行动。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倡议书在写法上有如下要求:在正文部分要写清发倡议的根据,原因和目的,否则响应者无所适从,会造盲目的行动。在结尾要写上倡议者的希望和建议,最后是署名和日期。本题要求只写正文,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这次倡议书的目的是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全国文明城市,从你我做起”的活动,为此向全体市民写一封倡议书。目的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每位公民参与,强调个体的参与性,比如创文明城,人人有责;创文明城,提升全民素质等等。最后要有号召力,呼吁性,比如“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满胞的热情,积极的行动,为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总结了成就人生的八种因素:①认真、适度的完美主义;②谦卑,认清自己的不足,承认别人的长处;③感恩,敬重职业;④善于反思,剖析自我;⑤凡事有规划,讲求程序和效率;⑥敏感,对新生事物保持兴趣和好奇;⑦勤于积累、量变和质变;⑧适当藏拙,扬长避短。 你对上述因素有什么认识或感想?请选择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因素,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写一篇作文。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勤于积累,善于反思 正如每一个果皆由花而来,而不一定每一朵花皆能结果;每一个成功者都有着青春年少;而并不是每一个少年都能步向成功。是什么使花褪果成?是什么使人终成大器?关键在于岁月的积累。岁月的积累并非指恍惚度日,而是指在岁月的流逝中,静心学习,有所积累,有所沉淀,令自身原本空虚的内在,逐渐充盈,直至由量变引发质变,蝶成蛹蜕,步向成功。 - 26 - 纵观古今中外,岁月的积累是使人步向成功的阶梯。大文豪苏轼,倘没有经历囹圄之苦,贬官之痛,怎能令其一改年少轻狂,转而品性内敛,积累自身呢?倘若没有成年累月的自身积累,其文章怎能如此旷世通达?是岁月的积累使苏轼完成由外表鲜艳之花到内里充实之果的转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要想在学习上一蹴而就,成为大学问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说的“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积善成德”就是讲的这个道理。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多读、多记、多写、要有水滴成穿的精神,在阅读过程中要多积累些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把知识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游刃有余,融会贯通。 勤于积累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善于反思,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荀子的《劝学》中“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思,就是对过去的知识再认识,人的经历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深层反思,就可以从那有限的经历中,提炼出很多宝贵的经验来,学生善于反思就好像给自己配备了一位最尽责的老师,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进行正确的指导,让我们更快地成长,也让人生也更多姿多彩。 总而言之,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如果想要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就切不可让积累与反思离自己而去.坚持积累,坚持反思,会逐步地开阔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思维,更快地取得成功!可以这么说“善于思考的人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列举了“成就人生的八种因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科学规划人生。材料中的每一种因素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适度追求完美,认真做人,处事;谦虑谨慎,发现自身不足,弥补自身不足;知恩图报,敬业爱岗;学会反思,以自我批评促进步;科学规划,高效行动;呵护兴趣与好奇心;努力创新;勤于积累,循序渐进;扬长避短,打造良好形象。作文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立意。理论上是可以任意组合的,但不同的组合还是能看出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比如将①和⑤组合,论述成功对于思想和行为上的要求,写作中能体现不同组合间的逻辑关系属最佳立意,若只是简单的拼接则是欠佳立意。另外,要求中明确了“选择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因素”,多于三种或只有一种都属于偏题。 【立意】勤于积累,善于反思;保持兴趣,敬重职业;承认别人的长处,自己要扬长避短。 - 26 - 【结构】标题围绕第四第七来写的,《勤于积累,善于反思》切合题意。首段由一组排比引出积累的观点,“在岁月的流逝中,静心学习,有所积累,有所沉淀”。第二段围绕“纵观古今中外,岁月的积累是使人步向成功的阶梯”论述;第三段围绕“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要想在学习上一蹴而就,成为大学问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论述;第四段围绕“勤于积累的同时,我们还要做到善于反思,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论述,这样积累和反思就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结尾强调“善于思考的人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人”。 【素材】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博大而不求回报的,带给我们欢乐、感动与成长。不管风霜雨雪、世事百变,那位站在我们身后无条件支持、鼓励我们的,永远都是父母。孟子也曾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孝顺父母,人子之本为。 2.多一些告知与交待,父母之言多听之。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社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他们时已年迈,晻冉桑榆,心中想着,牵挂着的唯有自己漂泊在外的子女。独居家中时希望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外吃的饱不饱,睡的好不好,希望能够得到有关子女近况的消息。但是现在很多年轻的子女,在外流浪久了就忘记自己原来并不会飞,十天半个月不知道打电话问候父母。心中有事,会告诉朋友,会告诉网上的陌生人,但是却忽略了一直对你的消息心心挂挂的父母,还美其名曰:不想父母担心。却不知,对于父母而言,惶恐不安的猜想要比现实更残酷,因为它没有边界。因此,平时工作之余,多将自己的消息告诉父母,让父母放心,这就是小小的幸福。 3.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不过何为尊重,如何尊重,却还需细细思量。一部纪录片中,家长和孩子的争执,也让人反思尊重的问题:儿子算错了数学题,一旁辅导的爸爸就会大声吼,孩子被吓得错误不断。很多人会认为,“子敬父”是家长和孩子之间唯一的尊重方向,但其实父子交流,同样也是两个主体间的对话。对待晚辈如能平视、对等,遇到问题才能有效沟通,不至于让事情变得更糟。不只是家长,很多人或许都需要补上“尊重的教育”这一课,以独立人格平等互动,岂不是更可贵? - 26 - 【点睛】作文写作方法:(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2)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3)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4)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5)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