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11 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省新会人,生于 日本东京。其父梁启超。梁思成 192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1927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 习,1927 年获硕士学位。1927-1928 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 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回国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1932-1946 年历 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中国古物保存委员会委员、中国战区文物维护委员会副主任。 1946 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教授、系主任。1948 年 9 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从 1949 年起, 先后任北平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1953 年起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参加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设计。 作品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4 卷),作品有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北京市计划图。 【重点理解】 1.中国建筑体系的时空分布是怎样的? 提示 (1)空间分布: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 的区域在内。 (2)时间分布: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 15 世纪,中国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 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近代。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提示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的“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 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 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提示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 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 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 家的关系。 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 (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 已。 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 担负承重的任务。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 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 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难点探究】 1.作者在探讨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有何突破? 提示: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 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 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 出“可译性”概念,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 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文化观。 2.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 述自己的观点。可本文有很多句子带有浓烈的抒情成分,应如何看待这些抒情语句?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示 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 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 提醒后人:“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 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地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 提示 21 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缺乏科学教育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 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没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人是不会成为建设 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梁思成先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建筑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他的用意就是用强烈的 民族情怀感染人们,引领人们进入高尚的审美境界。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坍.缩(tān) 拱券.(quàn) 蔓.延(màn) 未雨绸缪.(móu) B.混沌.(dùn) 霎.时(shà) 纤.夫(qiàn) 博闻强识.(shì) C.羸.弱(léi) 贮.存(zhù) 估量.(liáng) 量.入为出(liàng) D.毗.邻(pí) 谙.熟(ān) 模.样(mó) 模.棱两可(mó)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鸟瞰 轮廓 合拢 水谢歌台 B.逾越 蹩脚 辐射 及不可待 C.蒙昧 膨胀 代德 真知灼见 D.孵化 倚重 纰缪 凤毛麟角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________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②最初有赖于西方学者先开________研究之风,继而社会对建筑之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③中国建筑历史之研究尚有待于将来建筑考古方面_______调查种种之努力。 A、受治 考查 发掘 B、受制 考察 发掘 C、受制 考查 挖掘 D、受治 考察 挖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恢弘建筑此前享有世界第一高楼的美誉,虽然现在位居第二,我想它的魅力还是前所未有....的, 它可是台北的一个标志性的地标啊。 B.整个建筑工艺精致、绘雕并举、雄浑严谨,是典型的三堂四横一围的客家围龙屋,是一座美伦美... 奂.的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 C.尽管我们早已进入世界建筑大国的行列多年,但是,真正堪称上品的建筑摄影却寥若晨星....。 D.城市的古建筑隐在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丛中,门可罗雀....,无比寂寞。一部分保留下来了,一部分 仍被视作“城中村”面临拆迁的命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文章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 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B.不仅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 文化遗产。 C.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 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D.中国古代建筑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一一被它形象的 记录了下来。 ①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 ②欣赏中国古建筑 ③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 ④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 ⑤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⑥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 A、③②⑤①⑥④ B、②④①⑤③⑥ C、①⑤②⑥③④ D、②④①⑤③⑥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7~10 题。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 “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 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 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 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 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 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 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 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懔、门、窗、墙、瓦、槛、 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 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 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 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 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 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 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 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 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 建筑的“ 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 词汇” 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 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 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 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 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 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 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 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7.中国建筑的“文法”指的是什么?为了说明这种“文法”作者列举了那些事例?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在说明这一问题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中说的建筑“词汇”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原文回答: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 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解析 A、拱券 xuàn,B、博闻强识 zhì,D、模样mú。 2.D 解析 A、水榭歌台 B、急不可待 C、戴德。 3.B 4.B 5.C 解析 A.“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句缺少主语,造成句式杂糅,可在句前加上“这”一 词。B.关联词“不仅”移到“中国古代建筑”的后边。D.成分残缺,在“优美柔和”前边加上“以它” 一词。 6.A 7.指中国的建筑都有着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已成了人们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这种中国建筑的法 式或惯例被称为“文法”。作者列举了西方“五种典范”做对比,列举了中国的建筑法式:木架结构、斗 拱、间、屋顶……列举了台基、台阶、栏杆,列举了庭院的组成。 8.具有“拘束性”和“灵活性”。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来说明:文章比喻建筑;文章的法式比喻建筑 的法式;文章的文法约束下的各种体裁比喻不同的饿建筑,“大文章”和“小品”比喻宫殿、庙宇等建筑。 9.指的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10.因为这种“文法”和“词汇”既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又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14 题。 建筑色彩 金磊 色彩与宇宙并存,与一切物质同时存在。色彩具有深刻而丰富的象征力、表现力。在人类历史发展 进程中,色彩担任了重要的角色。 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一样,都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文化的产物。这二者是互相依存的,相辅相成的。 如果没有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就没有依托;如果没有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就没有增饰。它们都是遵循建 筑美学的原则而构成的建筑美学的基础。当然以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 变化。 在悠久的历史中,建筑形式采用了严格的左右对称的表现技法,像宫殿、寺院等建筑那样,显示出 来权力、威力的象征;另一方面建筑色彩则采用了红色、黄色等来充分表现这些,以增加形式的庄严壮 丽的气氛。这样,色彩与形式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产生出精神上的表现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形式已不再采用对称均衡的表现技法,而像现代建筑那样反映着现代的思想 意识。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建筑色彩则配合新的形式发挥它的表现力,唤起人们的感觉,帮助人们体 会这样的形式的美观。这时,色彩根据不同的形式,或者助长,或者控制,起到所谓的色彩调节的作用。 对于一定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是有其相应的表现技法的。一般来说,有秩序的、有节奏的、有变 化的表现技法,才能获得美观的效果。杂乱无章地使用色彩决不能获得那样的效果。因此,在建筑物上 正确地使用色彩,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律和技法。 在一定的环境中,建筑色彩不但能够显示出民族的、社会意识的表现力,而且还能够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建筑色彩可以观察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都使用色彩,一般称做内部装修色彩和外部装修色彩。它们在各自的表面上要 显示出艺术效果。一般来说,在一个时期、一定的地区内,根据社会意识和物质要求,使用一些自然材 料或人工材料,设计和建造出代表当时形式或风格的建筑物,所用色彩富有时代精神,是能够满足人们 的生活要求的。然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异,社会意识变革,人们对物质要求的提高以及设计手法、建 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建筑色彩就要发生变化。因此,建筑色彩既蕴含着传统性,又是流行的, 它总在不断地满足着人们的生活要求。 建筑是多姿多彩的,建筑物用什么颜色,有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就以北京故宫来说,黄 色是主要的代表色,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北京天安门的红墙,中南海红墙给人的感觉十分庄严。苏州 的民居,白墙、黑瓦,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独具江南特色。西藏的建筑,色彩对比强烈,红、黄、白 是主要色彩。在我们城市中,建筑的色彩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色彩的运用得当与否,对人们 的视觉乃至精神起直接的影响。试想,人们的居住区,或红砖楼,或灰砖楼,或混凝土结构涂上白色涂 料的居民楼,色彩简单明快,在绿树绿草、各种颜色的鲜花的陪衬下,在干净平整的柏油路或水泥方砖 路上散步,那是多么的惬意。如果居民楼的外立面大红大绿,花里胡哨,怎能给人以愉悦的心境 我们要 让城市美起来,色彩有着其他形式(建筑、装饰、雕塑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选自《建筑科学与文化》) 11.对于一定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是有其相应的表现技法的,有怎样的表现技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建筑色彩既蕴含着传统性,又是流行的”,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一段文字列举了北京故宫、天安门的红墙、苏州的民居、西藏的建筑和在我们城市中建筑 的色彩,表达一个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建筑色彩在建筑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好题展示】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 中国建筑似乎一直在追求着曲线的格:汉魏古拙,唐辽遒劲,两宋舒展,明清严谨,其间还有地方 风格的差异。中国建筑的木结构向来是以逻辑结构和艺术构图的严整规划来显示其理性精神的,但就在 结构最要紧的屋顶上又突出显示了奇特的浪漫情调。这一现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那种理性中有浪漫的传 统美学精神,它说明精神可以注入物质,审美可以运用逻辑这样一种人的能动力量。同时也说明了中国 人对诸如圆通、婉转、温润、缱绻等风神品格的追求,总是在可能借助的审美对象中着意加以抒发,屋 顶曲线就是审美意识的借题发挥。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所 创造的诗画意境,其中种种引人入胜之处早已蜚声世界。这里着重要说的是在所谓模拟自然、咫尺山林 的诗画意境中的审美主导精神,中国传统园林不乏奇特而浪漫的造景题材:汉武帝的上林苑、建章宫, 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西汉梁孝王兔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清圆明园“移天 缩地在君怀”,集中了江浙名胜;避暑山庄概括了江南塞北、长城内外的雄奇景物。私家园林虽没有这种 气派,但也力求在不大的空间内表现出多种意境,经常在匾联中加以阐释论述类文本阅读 理性与浪漫的 交织中国建筑似乎一直在追求着曲线的格论述类文本阅读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似乎一直在追求 着曲线的格。题材如此驳杂,画面如此变幻,但最终还是清醒的理性在指导创作。所谓意境如果没有游 赏者参加共同创造,单纯的花木山水亭阁实在活力不大。传统园林必须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因素,创造 出诸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涉门成趣、曲径通幽等多变而流动的画面,把游览者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 过程中,只有达到“步移景异”,才能触景生情。造园的手法很多,《园治》的作者声明“造园无格”,不 过“得景随形”,“俗则弃之,嘉则收之”而已。 与日本园林相比,这一点就更加清楚。日本园林受佛教影响很深,常常追求静观内省的意境,精巧 而素雅,富有出世感。中国园林则以《园治》总结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得最透,它体现了入世 的进取力量。日本园林可居可悟,而中国园林更多的是可赏可游。中国园林这种入世的理性,以康熙皇 帝御制《避暑山庄记》谈的最为切实:“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 水在亭,则榛烟出谷……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 此亦古人因物而比兴,不可不知。” 一切诗情画意,寄情托性,还得观赏者审美心理的再创造。这种积极进取的,既是理性分析的,又 是浪漫想象的生动交融,才是中国园林的主导精神,因而充分调动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条件,尽量创造 丰富而流动的画面,提供可供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场地,也才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手法。 (摘编自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在不同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如汉魏的古拙、唐辽的遒劲、两宋的舒展以及明清的严谨 等,都是中国建筑对曲线性格追求的体现 B.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一方面通过木结构的逻辑结构和艺术构图的严整规划来显示,另一方面则是借 助屋顶的浪漫情调来表达。 C.中国建筑木结构的特色表明,精神可以注入物质,审美可以运用逻辑,这正好反映了中国建筑理性中 有浪漫的传统美学精神。 D.中国人对建筑风神品格的种种追求,总是在可能借助的审美对象中着意加以抒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理性与浪漫交织的特点,在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诗画意境中表现得最为典型。 B.中国传统园林的创作,题材丰富多彩,画面变幻无穷,其表现出来的浪漫特征最终还是在清醒的理性 指导下完成的。 C.为了让游人能够步移景异,触景生情,中国传统园林创造出诸如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涉门成趣、曲 径通幽等多变而流动的画面。 D.《避暑山庄记》对中国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作了详细而生动的解说,强调了游赏者在参与园林意境创 造中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都有各自的建造理念和不同的审美表现,但对理性与浪漫的和谐统一却是共同的 追求论述类文本阅读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似乎一直在追求着曲线的格论述类文本阅读 理性与浪 漫的交织中国建筑似乎一直在追求着曲线的格。 B.中国传统园林艺术非常强调游赏者在园林意境美创造中的作用,一个园林缺失了游赏者的再创造,就 会变得枯燥乏味,缺乏活力。 C.日本园林深受佛教影响,常常追求静观内省的形式,注重居住环境的精巧和素雅,强调人在其间获得 的出世体验。 D.中国园林既是理性的,又是浪漫的,既注重自然环境的特点,也强调人工创造的能动性,充满了积极 进取的精神。 1.B 2.D 解析 《避暑山庄记》主要讲的是中国园林入世的理性,也讲了中国园林的意境,并没有强调游赏者在参 与园林意境创造中的重要性 3.C(“追求静观内省的形式”一句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意境”换成了“形 式”;且“精巧和素雅”指的是园林的特点,而非居住环境。 3.C 解析 “追求静观内省的形式”一句偷换概念,把原文中的“意境”换成了“形式”;且“精巧和素雅” 指的是园林的特点,而非居住环境。 【模拟试题】 (2017 山西省实验中学 2016-2017 学年度高三第四次月考)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梁思成:宗匠一意 梁思成出生在 1901 年 4 月的东京。身为父亲的梁启超,那丰厚又不失风趣的家学,滋养着成长中的 梁思成,也为梁思成的国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11 岁的梁思成随父回国,并于 1915 年,进入清华学堂的公派留美预科班。此时的梁 思成是校园里飞扬的少年,既做美术编辑,也任管弦乐队队长,还获过校运动会的跳高冠军。 1924 年 6 月,梁思成与林徽因结伴赴美留学,“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 究,并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这使梁思成生发了写 一部中国建筑史的念想。 其间,父亲梁启超特地给梁思成寄来一本书,这是一本由朱启钤先生新近寻得之《营造法式》的重 印本,并随书附信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文化之光宠也已。”收到此书的梁思成立即开卷, 而在一阵欣喜后,痛苦和失望随之而来——面对生涩的《营造法式》,有如“天书”一般,百思不得其 解,这使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编写《中国建筑史》的想法更加笃定。 1928 年 3 月,新婚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便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赴欧洲游历近半年。此行在开阔视野的 同时,也使二人所学与实际相合求得增进。旅行结束,又按父亲的安排奔赴沈阳,为国立东北大学筹建 建筑系,开始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代,二人如春燕衔泥,从筹划到授业,系内事务一应照顾。 1931 年,梁思成离开沈阳,接受了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的邀请,担任法式部主任。朱的邀请,源于 二人都想要“破解”《营造法式》。梁思成表示,要弄懂《营造法式》,“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 可”,这是他接受西方建筑学教育而得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1932 年春至 1937 年初,梁思成及学社成员考察了全国 137 个县市的 1823 座古建筑。梁思成在日记 中写道:“暴雨骤至,下马步行,身无寸缕之干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臭虫蚊虫 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据其助手莫宗江回忆,他们找到应县木塔后,“九层重叠,我们硬是一层 一层,一根柱,一檩梁,一个斗一个斗的测。最后把几千根的梁架斗都测完了。当我们上到塔顶时已感 到呼呼的大风仿佛要把人刮下去,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唯一的办法是攀住塔刹下垂的铁链上去,但是 这九百年前的铁链,谁知道它是否已锈蚀断裂,令人望而生畏。但梁先生硬是双脚悬空地攀了上去”。 抗战爆发,梁思成一家几经颠沛,先到昆明,后迫于战争威胁,与营造学社同仁迁至四川李庄。林 徽因肺结核病复发,病势凶猛,经久不愈。为了保证药品的持续和日常的饮食,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去典 当衣物、派克金笔和手表,并换回两条草鱼。即使如此,夫妇二人仍然不改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梁 思成幽默地对林徽因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抗战胜利,梁思成受梅贻琦聘之为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返回北京。梁思成邀请了他在重庆时的助 手吴良镛来清华执教。他还为建筑系挑选了他在李庄时的三位助手——刘致平、莫宗江、罗哲文,他们 都为初创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新创建的营建系将属于理工科的建筑学与社会科学和文 科结合起来,重视对学生进行史学 知识的培养,讲求建筑艺术理论与建筑创作实践的紧密结合。梁思成在他一生中建筑教育思想最为 活跃时期,所推行的这一系列的建筑教育方法,也体现了他对建筑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1956 年,梁思 成付诸心血多年的《营造法式注释》(上卷)出版,从此《营造法式》不再是无人能识的天书。 1953 年,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担负起了解释和计划拆除的任务。不 可避免的,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林徽因也曾拖着病体哑着喉咙,去找当时的市委领导辩说: “你们拆的是具有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 1972 年 1 月 9 日,梁思成逝世。 两千年前,曾子曾说:“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 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身为知识分子的情怀,总使梁思成肩负对中国建筑历史的使命感,这是 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责任。他是为中国古建筑文化醉心的理想者,为建筑遗存执殳的前行者,更是中 国古代建筑历史的讲述者,中国建筑史研究与探索道路的开创者。正是他使这样一种传统的匠作艺术, 进入国际视野,进入到世界建筑的体系。 (摘编自《传记文学》2016 年第 5 期)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梁思成赴美留学时,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都做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而自己的祖国却没 有,于是萌生了写一部中国建筑史的念头。 B.梁启超对梁思成最终走上建筑研究的道路颇具影响,特别是梁启超寄给梁思成附有朱启钤书信的 《营造法式》,对梁思成触动很大,影响至深。 C.梁思成所接受的西方建筑学教育,使他在破解《营造法式》时,想到了实地调查测绘,并为此付 出了超乎常人的艰辛努力,最终赢得了成功。 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曾子的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正是借以盛赞梁思成为了所肩 负的中国建筑历史使命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5. 文章题为“梁思成:宗匠一意”,传主应该是梁思成,但对林徽因的叙述几乎贯穿始终,这样写 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 分) 6. 梁思成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匠,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本,从个人与其成长环境两个方 面做探究。(5 分) (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 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 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 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 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 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 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 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 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 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 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 《论语》中有“山节藻税”、“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 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 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 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 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 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 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 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 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 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 )(3 分) A.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 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B.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 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 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 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曲院回 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 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环境的和谐。 B.《论语》中的“山节藻税”,汉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 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C.园林建筑打破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 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 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社会文人 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 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 B.因为中国建筑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所以它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而不是每礼 拜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 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 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 D.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 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 分) 梁思成:有所专而又多能,精于一而又博学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建筑学界一代宗师,毕生为近代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961 年,他撰文教导清华学生 “求学问需要精,但是为了能精益求精,专的更好就需要博。”“既有所专而 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养。” 梁思成先生 1901 年 4 月出生于日本,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著名学者、清 华国学院导师。梁思成出生时,正是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他的出生给这个动荡不安的家庭带来了欣慰。 梁启超给他取名“思成”,希望他多思而事业有成。 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一家回国,先住天津,后搬至北京。1915 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开始 了 8 年的清华求学生涯。 清华求学期间,梁思成才华出众,爱好广泛,对音乐、美术、体育都有浓厚兴趣。梁思成不但多才 多艺,还是学生运动领袖之一。1919 年“五四”运动中,他是清华“爱国十人团”和“义勇军”等社团 的中坚分子。一次,梁思成和同学进城宣传被拘,他与其他人一起坚持斗争,迫使军阀政府派一名参议 员当众道歉,在军乐队护送下凯旋回校。由于他具有冷静而敏锐的政治头脑,被同学誉为“一个有政治 头脑的艺术家”。 1923 年梁思成于清华毕业,1924 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开始了作为建筑家的光 辉生涯。 梁思成出生之时正是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之际,在学校和家庭里都受到深切的爱国主义教育。在 外求学时,他看到外国博物馆收藏着不少被帝国主义掠夺去的我国文物珍宝,看到许多西方国家对古代 建筑文物都有妥善保护并有专门机构进行长期而系统的研究,而仅有的几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著作都 是外国人写的,深感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写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在上世纪 30 年代的动荡岁月里,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们的同仁,以简陋的交通工具,奔波于穷乡 僻壤与山峦沟壑中,从事艰辛的古建筑踏勘与测绘调查,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开拓性的工作。他坚持调 查研究,从总结匠人抄本经验起步,用现代的建筑表现方法,记录整理古代建筑遗产,成为我国古建筑 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克服生活和身体上的种种困难,历经数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著作,迄今此 书仍以其先例精当、引文浩博、文字精炼而独树一帜。同时他还用英文撰写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等。 李约瑟曾称赞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的翘楚。 梁思成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 梁思成培养、发掘和团结了一大批人才,他经常说“君子爱人以德”,并以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心学 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普遍爱戴。 梁思成认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体,他对文化的理解并非狭义的限于某些,而是涉及到更广更深 的领域。他主张建筑师必须有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建筑师的认识领域要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 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是,最本质的是建筑师应当 是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他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认为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 育缺乏,形成“半个人的世界”,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的人只能算半个人,他反对“半个人的世 界”。在建筑系课程设置上,他有意识地加强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认为学术修养要博精 结合,“‘专’不等于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牛角尖’里”。“既有所专而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学; 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养。”“为了很好地深入理解某一门,就有必要对和它有关的具有一 定的知识,否则想对本真正地深入是不可能的。” 梁思成先生将自己一生的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结出了丰硕成果,清华建筑系人才 辈出就是对先生最好的汇报。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梁思成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古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迄今仍以其选例精当、引文浩博、文字 精练而独树一帜。 B.在动荡的岁月里,梁思成及同仁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采用 现代的建筑表现方式,记录整理了古代建筑遗产。 C.梁思成有狂热的政治热情、冷静而敏锐的政治头脑,被同学们誉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 D.梁思成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深厚的人文素养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E、梁思成认为深厚的文化素养,专而多能、精而博学是成就一位建造师的决定性因素。 (2)李约瑟曾称赞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学家的翘楚,为什么?(6 分) (3)请简要概括梁思成为中国的近代建筑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6 分) (4)梁思成教导清华学生“既要所专而又要多能,能精于一而有博学”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8 分) (1)答 D 给 3 分 答 B 给 2 分 答 E 给 1 分 (2)①在上世纪 30 年代,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出了开拓性德工作。②他坚持调查研究,成为我 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之一。③他历经数年完成了《中国古建筑史》的著作迄今此书仍独树一帜。④他还 用英文撰写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等。(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 (4)略(明确观点给 2 分 应从两方面来答每点给 3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