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任务群1 任务2 论证分析题 群文通练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语文统考版二轮复习任务群1 任务2 论证分析题 群文通练 Word版含解析

- 1 - (限时 20 分钟) 导读 音乐被誉为“流淌的诗歌”“时间的艺术”,是人类真挚情感的自然表露。 中国是个音乐的国度,音乐有“达天地之和而化饬万物”之作用。古往今来,音 乐在我国一直盛而不衰,代有传世之声,中华民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在歌唱中奋 进的民族。命题以“音乐之美”为素材,可以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学术论文 传承“乐感”文化 在孔子的教育哲学中,道德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通过音乐建立和维护社会 统一、宜人的法定秩序,最终实现社会的“大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认为 音乐教育承担着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完善的人的重要功能。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心与乐的相通相融,讲究韵味的深邃悠长。通过对 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如箫、 筝、笛等民族独奏乐器因其清丽婉转的音色特点,适于表现悠闲淡泊的审美情致。 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剧种,其唱腔唱词、伴奏乐器、服饰舞美等都有深厚的 文化积淀。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力形成的过 程,也是审美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移风易俗,莫 善于乐”。好的音乐对社会精神风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学习, 能让学生与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产生共鸣,获 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起对人类、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树 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理想人格的养成。 然而,回顾我国百余年来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传统音乐教育还存在诸多问 题。 20 世纪初,西方音乐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后来许多学者 接受并采纳了西方的音乐标准,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挖掘。时至 今日,历经数代音乐人的努力,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已积累了一定成果,但在 - 2 - 学校音乐教育中重“西洋”、轻“民族”的现象仍然存在。此外,传统音乐教育 功利性现象凸显。在追求奖项、等级等的“锦标主义”思想驱动下,民族器乐的 学习开始更多地追求技术、速度,许多学习民乐的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技术, 却缺乏神韵。传统音乐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应在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基础 上进行学习,功利性的学习很难真正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适应当代的传统音乐教育体系 已刻不容缓。只有立足于文化视角,充分认识我国传统音乐的价值,并选择反映 中华民族精神风貌、音乐语言和音乐风格的优秀作品,并将其进行合理的教材化、 课程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学习传承,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 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的传统音乐,几千年来均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种方式在 近代则被学堂乐歌所取代,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几已销声匿迹。但事实上,“口传心 授”不仅并不落后,而且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开放性的传承方式。“口传心授” 既强调直觉的整体把握,又强调传授者和继承者双方之间的心灵沟通,通过音乐 的直接唱、奏以及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手段,使继承者能够直接感受音乐、体验 音乐、领悟音乐,最终达到对音乐神韵的共鸣。因此,传统音乐教学方式的选择 和采用,不应仅仅局限于引入学堂乐歌以来的方式方法,还应提倡将“口传心授” 等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去。 此外对于传统音乐教育而言,建设一支具有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使命感、全面 的传统音乐理论素养及较好的传统音乐技能技巧的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亦是传 统音乐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摘编自许冰《传统音乐教育如何传承“乐感”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文之美能够引起人的情 感共鸣,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 B.我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虽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很大,但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 展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C.如果学习民族器乐更多地追求技术,则难以领会音乐的神韵,无法真正继 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D.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需要从课程建设、传承方式、高素质的专业教 - 3 - 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同时入手。 C [C 项,张冠李戴。文章第四段中说“传统音乐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并不是因为学习民族器乐更多地追求技术而导致的难 以领会音乐的神韵,难以真正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而是因为没有充分了解 传统音乐文化的背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提升审美修 养,养成理想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B.文章第四段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传统音乐教育在当今存在的诸多问题, 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C.作者认为建构适应于当代的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D.文章先阐述传统音乐教育的作用,再分析当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B [B 项,“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属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没有分析 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学习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京剧、昆曲、越剧等戏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修 养。 B.采用西方音乐标准,学校音乐教育就会出现重“西洋”、轻“民族”的现 象。 C.学校音乐教育的传承应以进行合理教材化、课程化后的我国优秀音乐作品 为主。 D.与“学堂乐歌”相比,“口传心授”是一种更富有创造性、开放性的传承 方式。 A [B 项,以偏概全。并不是采用了西方音乐标准,就会出现重“西洋”、 轻“民族”的现象。这种现象还因为“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挖 掘”。采用西方音乐标准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因素。C 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说为了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而不是说学校音乐教育的传承。D 项, 原文并不是通过与“学堂乐歌”相比,才得出“口传心授”是一种更富有创造性、 - 4 - 开放性的传承方式这个结论。原文强调这是一种本身就具有的事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 学术论文 融炼民族音乐语言 中国音乐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才会受国人喜欢,才会在世界乐坛中独树一 帜。 尽管音乐不像文字那样具体,但每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都有自己的传统和风格。 为什么有的音乐作品和老百姓格格不入?因为没有和自己民族的音乐语言结合。 乐器本身是工具,与某一民族地区的音乐语言结合后,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这一 民族热爱的乐器。为什么《梁祝》人们一听就懂、一听就喜欢,因为它虽然是外 来的形式,但却是民族的内容。有句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正是因为 《梁祝》浓郁的中国特色。 客观地说,我们的音乐技术曾一度落后,比如曾经没有完整的和声学、配器 法。但这不等同于音乐语言的落后。恰恰相反,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是一座富矿: 这么丰富的民歌、这么浩瀚的戏曲音乐,都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是富有音乐才 能的中国老百姓缔造了这样的传统。 中国音乐是有自己风格的,我一直提倡外来的音乐形式要民族化,民族音乐 要现代化。发展民族音乐,必须要看到外国近代音乐的先进技巧,以本民族文化 背景为基础,进而借鉴,将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则是指一个拥有 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不仅要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民族音乐只有现代 化,只有反映现代人感情、为现代人服务,才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梁祝》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成功探索,自 1959 年首次公 演,至今 60 年,依然被人们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后来创作了那么 多新的交响乐作品,没有如此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一些从海外留学回来的 年轻人才华横溢,在现代音乐技法方面超越了我们老一辈,但可能过分强调现代 音乐技巧,不够重视祖先留下的宝贵民族音乐,因而从他们笔下创作出来的音乐, 老百姓不喜欢听、不感兴趣,觉得有距离感。 如何创作出为人民喜爱的音乐?一方面,我希望年轻人能好好学习我们民族 民间的传统音乐语言。技巧是为音乐语言服务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表达感情惯 用的音乐语言,创作者不认真学习我们祖先留下的音乐语言,老百姓就无法从作 - 5 - 品中找到共鸣。一方面,决定音乐成败的不只是技巧高下,还有音乐的内容、语 言和思想感情。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的核心是情。用美的音乐抒发感情,这份 情自然产生打动人心的音。如果善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用心表现当代人的思想 感情、灌注现代人的民族审美情趣,这样的作品自然就会被人民群众所喜爱。《梁 祝》之所以不仅深入华人的血脉,而且受到世界不同国家观众的喜爱,正是因为 它的这种特质。 音乐的终审评委是人民群众。一部作品是不是经典,不是看它是否得了金奖 银奖,而是看这个作品传播的面有多广、影响力有多久;中国音乐要有自己的文 化特色,才会受国人喜欢,才会在世界乐坛中独树一帜。 (摘编自何占豪《融炼民族音乐语言》)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乐器这一外在工具与某一民族地区的音乐语言长时间结合后,就会被此民 族热爱。 B.丰富的民歌、浩瀚的戏曲音乐,正是我们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音乐语言 的富矿。 C.外国近代音乐是先进的,我们要在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借 鉴、改造。 D.技巧服务于音乐语言,创作者不认真学习传统的音乐语言,就无法使老百 姓产生共鸣。 C [C 项,偷换概念。选项中“外国近代音乐是先进的”表述错误,原文只 是说“必须要看到外国近代音乐的先进技巧”。]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立论,提出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中国音乐才会在世界乐坛中与众不 同。 B.作者以《梁祝》为例论证是外来形式与民族音乐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浓郁的 民族特色。 C.作者通过对比、举例论证,论证了外来形式要民族化、民族音乐要现代化 的观点。 D.文章分析了受国人喜欢的音乐类型,又探讨了创作这类音乐的途径,层层 深入。 - 6 - B [B 项,“论证是外来形式与民族音乐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表述错误,应该是“民族内容”造就的“民族特色”。]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说明艺术只要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就能让人产 生共鸣。 B.一些海归作品之所以不吸引人,是因为过分强调现代音乐技巧而无视民族 音乐。 C.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必然善用本民族音乐语言,用心表现当代人思想 感情。 D.某作品得了金奖,而传播面窄,影响力小,说明专业评委和人民评委标准 总不一致。 C [A 项,扩大范围。原文仅限于《梁祝》,选项扩大为所有艺术;原文为“华 人”,选项扩大为“人”,“只要……就……”的表述也过于绝对化。B 项,由原 文“但可能过分强调现代音乐技巧,不够重视祖先留下的宝贵民族音乐”可知, 选项表述错误。D 项,“总不一致”推断错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