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三语文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更是我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基础、打造专门法院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知识产权弱国向知识产权大国的跨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例如,我国目前已成立了2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凭借其快速预审、确权、维权为一体的协调联动方式,切实解决了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此外,保护中心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等有效对接,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看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新领城、新业态发展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保护的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组织协调平台和机制作用未充分发挥,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不够;保护的工作链条尚未理顺,纠纷受理、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环节之间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总之,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相比仍存在差距,各界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依然强烈。‎ 期待与呼声是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清晰认识。从发展阶段和客观需求来看,中国现在有动力、有决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只是需要时间进一步把保扩措落到实处。我们应继续努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创造出更如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取材于余颖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四年来,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走出了一条上扬的曲线,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肯定,也充分证明我国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路。‎ ‎2019年是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架构调整后的发力之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是取得了如下新成效:‎ 更趋完善的法规为打击侵权假冒夯实法律基础。‎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修订后的商标法大幅提高商标侵权的偿数额:‎10月22日,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2020年1月1日,外商投资法将实行,随着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商标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健全,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氛围。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破获案件1.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万余名;全国法院共受理侵权假冒伪劣犯罪一审案件1.1万件,审结8300多件,与去年相比大幅上升;检察机关发挥批捕起诉、立案监督职能,批准逮捕侵权假冒涉案人员1万余人……我国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去力度不断加强。‎ 更大力度的专项整治为知识产权保护织密保障网,2019年以来,各部门、各地区联手出击,从1月到8月,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9万件。其中,中央宣传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秋风‎2019”‎专项行动,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149万件;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检查企业37.3万个;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查处案件21万件;药监局开展芬太尼类药品专项检查和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企业和医疗机构25万家次……我国重拳出击,快速制止了一系列一般性的违法行为。‎ 行政执法与司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特色。实践证明,这一体制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打击和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材于李心萍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典范。‎ B.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环节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C.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健全。‎ D. 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不能满足社会期待。‎ ‎2. 根据材料一,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 从高速转向高质,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B.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C.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商品销售环境 D.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我国创新发展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各段中画横线的相关数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能够清楚说明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在提升 B. 第三段:意在说明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和赔偿制度逐步完善 C. 第四段:表明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 D. 第五段:显示中国使用大力度的专项整治来保护知识产权 ‎4.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安机关打击侵权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 B. 法院负责受理侵权假冒案件,批捕侵权人 C. 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D. 药监局开展药品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 ‎5.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优势。‎ ‎【答案】1. A 2. D 3. B 4. B ‎ ‎5. ①中国长时间坚定不移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②中国已经成为知识产权大国;③中国自身发展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A项,“已经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典范”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可知,中国知识产权的做法和决心“值得其他国家学习”,但并不是“已经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A项曲解文意。‎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联系全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综合材料一全文所议论之事归纳概括,考生特别留意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等关键词来概括,选出最能概括中心观点的选项作为题目。‎ 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第二段“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知识产权弱国向知识产权大国的跨越”、第三段“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第五段“我们应继续努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创造出更如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可知,本材料内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创新发展”来展开的,只有D项最合适。‎ A项,没有提到“知识产权”,故排除A;‎ B项,没有提到“经济发展”“创新”,故排除B;‎ C项,“创造商品销售环境”不是本文要着重写的内容,且属于“经济发展”“创新”的一部分,不能代替“经济发展”“创新”,故排除C。‎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重要信息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依据文本中的上下文内容,分析数字信息对内容说明、观点阐释等的作用,综合比较各个选项,选出最准确的答案。‎ B项,“意在说明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和赔偿制度逐步完善”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更趋完善的法规为打击侵权假冒夯实法律基础。‎2019年1月1日,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健全,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可知,这里的数字是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分别对应“电子商务法”“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外商投资法”三种法规的作用,故数字的作用是说明“更趋完善的法规为打击侵权假冒夯实法律基础”。‎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问题。‎ B项,“批捕侵权人”错误,依据材料二第四段“全国法院共受理侵权假冒伪劣犯罪一审案件1.1万件”“检察机关发挥批捕起诉、立案监督职能,批准逮捕侵权假冒涉案人员1万余人”可知,“批捕侵权人”的是监察机关而不是法院,故B项张冠李戴。‎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简要概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优势”,考生应回归材料,逐一筛选原文的环境优势,并整合为条分缕析的要点。‎ 依据材料一第二段“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基础、打造专门法院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可概括出环境优势①;‎ 依据材料一第三段“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材料二第一段“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 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肯定,也充分证明我国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路”,可概括出环境优势②;‎ 依据材料一第四段“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新领城、新业态发展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第五段“各界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依然强烈”、第六段“期待与呼声是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清晰认识”,可概括出环境优势③。‎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关系,看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词语,要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特别注意比对:指代词、范围词、程度词、时间词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玄谟①北伐之必败也,弗待沈庆之以老成宿将见而知之也;今从千余岁以下,由其言论风旨而观之,知其未有不败者也。文帝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坐谈而动远略之雄心,不败何待焉?‎ 兵之所取胜者,谋也、勇也,二者尽之矣。以勇,则锋镝雨集车驰骑骤之下,一与一相当,而后勇怯见焉。以言说勇者,气之浮也,侈于口而馁于心,见敌而必奔矣。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 而豫筹者,进退之大纲而已,两相敌而两相谋,扼吭抵虚,声左击右,阳进阴退之术,皎然于心目者,皆不可恃前定以为用。唯夫呼吸之顷,或敛,或纵,或虚、或实,念有其萌芽,而机操于转眄。非凝神聚气以内营,则目荧而心不及动,辩起而智不能决,故善谋者,未有能言其谋者也,指天画地,度彼参此,规无穷之变于数端,而揣之于未事,则临机之束手,瞥于死生而无一语也,必矣。‎ 玄谟之勇,大声疾呼之勇也。其谋,画衾扪腹之谋也。是以可于未事之先,对人主而拄笏掀髯,琅琅惊四筵之众,今亦不如其所陈者何如,一出诸口,一濡之笔,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草矣,况又与江、徐文墨之士相协而鸣也哉!‎ 薛安都之攻关、陕而胜也,鲁方平谓安都曰:“卿不进,我斩卿。我不进,卿斩我,”流血凝肘而不退,兵是以胜。武陵王骏之守彭城而固也,张畅谓江夏王义恭曰:“若欲弃城,下官请以血污公马蹄,”骏听之,誓与城存亡,城是以全。由此观之,拓拔氏岂果有不可当之势哉?勇奋于生死之交,谋决于安危之顷,武帝②之所以灭慕容、俘姚泓,骂姚兴而兴不敢动,夺拓拔嗣之城以济师而嗣不敢遏,亦此而已矣。皆谟言所引以自雄者,而心妄度之,目若见之,口遂言之,反诸中而无一虚静灵通之 ,以受情势之变,而生其心。则事与谋违,仓皇失措,晋寇以屠江、淮,不待智者而早已灼见之矣。‎ 言兵者必死于兵,听言而用兵者,必丧其国。赵括之所以亡赵,景延广之所以亡晋,一也。有国家者,亟正以刑可也,但废不用,犹且著为论说以惑后世,而戕民于无已。《易》曰: “弟子與尸③。”坐而论兵者之谓也。 ‎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①王玄谟:南朝刘宋将领,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发动北伐,命王玄谟率军讨伐北魏拓拔氏,沈庆之、薛安都、武陵王刘骏等人也参与,②武帝,宋文帝之父,曾两次北伐,①弟子與尸,形容大败之状。‎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勇 以:就……而论 ‎②侈于口而馁于心 馁:丧失勇气 ‎③皎然于心目者 皎然:清楚明白的样子 ‎④则目荧而心不及动 荧:眩惑,迷惑 ‎⑤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草矣 要领:统帅 ‎⑥而心妄度之 度:预测 ‎⑦赵括之所以亡赵 所以:……的凭借 ‎⑧而戕民于无已 无已:无休止 A. ①⑧ B. ②④ C. ③⑥ D. ⑤⑦‎ ‎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 至于谋略,或许是可以预先筹划的 B. 机操于转眄 在转眼之间机械操作 C. 规无穷之变于数端 ‎(把战争)无穷的变化谋划为几种方案 D. 不待智者而早已灼见之矣 不用等明智的人(预测),就早已经看明白了 ‎8.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夫之认为宋文帝受了王玄谟陈词的煽动,贸然北伐无疑是自取失败.‎ B. 在王夫之看来,战场情况很复杂,事先确定的临敌谋略并不完全适用。‎ C. 王玄谟的勇气只是浮于表面,嘴上说得多,一且遇到实战就仓皇失措。‎ D. 王玄谟北伐前在朝中语惊四座,颇具气势地与江、徐等文墨之士辩论 ‎9.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谋决于安危之顷 ‎②亟正以刑可也 ‎10. 根据要求作答。‎ ‎①写出文章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文章第四段引用了多个战例,请结合全文简述其用意。‎ ‎【答案】6. D 7. B 8. D ‎ ‎9. ①在形势危急的瞬间决定谋略。②(应该)赶快用刑罚正法(这些纸上谈兵的人就)可以了。 ‎ ‎10. ①言兵者必死于兵,听言而用兵者,必丧其国。‎ ‎②第四段引用北伐获胜的战例与王玄谟失败的事实作对比,说明拓跋氏并非不可战胜,战争取胜的因素是勇和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区分实词的具体类别和虚词的常见用法,回归原文,理解原句内容和意思,利用词语位置、搭配、句间关系、语气语调来分析,准确筛选出正确答案。‎ ‎⑤“要领:统帅”错误,依据“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草矣”,而数十万人的性命惨死在郊外的荒野里了,可知“要领”意为:生命、性命。‎ ‎⑦“所以:……的凭借”错误,依据“赵括之所以亡赵,景延广之所以亡晋,一也”,赵括使赵国灭亡的原因,景延广使晋国灭亡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可知“所以”意为:……的原因。‎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和翻译的能力。翻解答此题,考生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注意一些虚词也有意义;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考生要综合各选项,筛选出最佳选项。‎ B项,“在转眼之间机械操作”错误, “机操于转眄”的意思是:在转眼间随机应变,选择适当的战略。‎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D项,“颇具气势地与江、徐等文墨之士辩论”错误,依据第三段“对人主而拄笏掀髯,琅琅惊四筵之众”“一出诸口,一濡之笔,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草矣,况又与江、徐文墨之士相协而鸣也哉”可知,王玄谟北伐前在朝中语惊四座,但没有与“颇具气势地与江、徐等文墨之士辩论”,而是和江、徐这些写文章的人相互协助地叫喊发表意见。‎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①谋决:决定谋略;顷:瞬间;谋决于安危之顷:状语后置句,在形势危急的瞬间决定谋略。‎ ‎②亟:赶快;亟正以刑:状语后置句,赶快用刑罚来正法。‎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论点、论据、论证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有两个小题,分别考查中心论点和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对文本表情达意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理解全文文意,依据上下文语句,筛选并鉴赏,写出正确答案。‎ 第①题,依据第一段“王玄谟北伐之必败也”“坐谈而动远略之雄心,不败何待焉?‎ ‎”、第三段“玄谟之勇,大声疾呼之勇也。其谋,画衾扪腹之谋也”、第五段“言兵者必死于兵,听言而用兵者,必丧其国”“坐而论兵者之谓也”可知,本文由写王玄谟北伐失败及原因,引出对“坐而论兵者”的批判,故文本的中心论点即:言兵者必死于兵,听言而用兵者,必丧其国。‎ 第②题,第四段依据“由此观之,拓拔氏岂果有不可当之势哉?勇奋于生死之交,谋决于安危之顷”“皆谟言所引以自雄者,而心妄度之,目若见之,口遂言之,反诸中而无一虚静灵通之”可知,作者引用北伐获胜的战例与王玄谟失败的事实作对比,说明王玄谟失败在于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正的勇和谋,故可推出这样写的目的在于:说明拓跋氏并非不可战胜,而的,战争取胜的因素是勇和谋。‎ ‎【点睛】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需要考生记典例、会迁移、善代入、巧排除。同时,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词语的位置、语气、结构等,综合分析。‎ 参考译文:‎ 王玄谟北伐必定失败(的结局),不用等待沈庆之这样的老成宿将上阵便可知道。如今在一千年以后,从他的言论意旨中去考察,就知道他没有不败的道理。文帝说:“观看王玄谟的陈词,令人有封狼居胥的想法。”坐着谈论就树立远大策略的雄心,不失败(还)等待什么呢? ‎ 战争取胜的因素,是谋略和勇气,(仅此)二者就够了。就勇气而论,在锋箭如雨、车驰骑骤的情况下,一对一作战之后勇怯(可以)显而易见。(只)用语言标榜勇气的人,(那勇气仅是)浮于表面的勇气,嘴上说得多而内心虚弱,遇见敌人就一定逃跑。至于谋略,就是或许可以预先筹划。但预先筹划的,也只是军队进退的大概罢了。(如果)两军对垒而两相筹谋,采取控制要害侧击虚弱,说左打右,表面进攻暗中后退的策略,在心里都十分清楚明白,都不能够依赖战前制定的策略去为战时所用。只有在喘息之机,趁着或收敛、或放纵、或虚打、或实打意念的产生,在转眼间随机应变,选择适当的战略。若不能凝神聚气来在心中谋划,那么就会目眩而心无所主,争辩纷起而智慧不能决断。所以,善于谋划的人,没有(谁)能(预先)说出他的(具体)策略的。(战前)指天画地,‎ ‎ (进行)彼此考虑,(把战争)无穷的变化谋划为几种方案,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决定了计划,那么,临战时候的束手无策,在生死关头眼睛昏花闭口无话可说,就是必然的了。‎ 王玄谟的勇气,(只)是大声疾呼的勇气。他的谋略,(只)是画被子摸肚皮的谋略。因此可以在战争之前,面对君主手拄笏板,掀动长髯,声音响亮惊动四周座位上的大臣们。现在也不知道他陈述的是些什么内容,(这些内容)一从他的嘴说出,一在笔端写成,就导致了数十万人惨死在郊外的荒野里了,(更)何况又和江、徐这些写文章的人相互协助地叫喊发表意见呢! ‎ 薛安都进攻关、陕地区取得了胜利,(是因为当时)鲁方平与薛安都(立誓)说:“你不进,我杀你。我不进,你杀我。”(最后)流出鲜血凝固(在)臂肘上而没有后退,(他们的)军队因此取得了胜利。武陵王刘骏镇守彭城非常稳固,是因为当时张畅对江夏王刘义恭(发誓)说:“如果(您)打算弃城逃跑,那么我请求用脖子上的鲜血染红您的马蹄。”刘骏赞同他的誓言,发誓与彭城同存亡,彭城因此得以保全。由此看来,北魏拓拔氏难道真的有不可阻挡的势力吗?在生死关头勇气奋发,在形势危急的瞬间决定大策,宋武帝之所以(能够)消灭慕容、俘虏姚泓,痛骂姚兴而姚兴不敢违抗,占领拓拔嗣的城池以进军而拓拔嗣不敢阻止,也是这样罢了。都是因为王玄谟(对宋武帝北伐)引以为豪,内心妄自揣测,好像亲眼所见一样,夸夸其谈北伐经略,反观其自身却没有一个心无旁念(思维)迅捷的人,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因此形势与事先的谋划相违背,匆忙慌张不知所措,使敌寇进犯屠杀江淮百姓,不用等明智之人(去预测)就早已经看清楚它了。‎ 纸上谈兵的人,听信这些言论而发动战争的人,一定导致他的国家灭亡。赵括使赵国灭亡的原因,景延广使晋国灭亡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道理)。统治国家的君主,(应该)赶快用刑罚正法(这些纸上谈兵的人)(就)可以了。废弃刑罚而不用,(他们)仍然会表达邪妄之说来欺骗后世的人们,(那么将)无休止地残害百姓。《周易》中说:“弟子用战车载尸而归。”说的就是纸上谈兵的人。‎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①与商也②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答案】不过分,也没有不足,文质兼美的中庸和平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本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基本了解文言语句的大意,然后依据句中的关键字词,分析出两段语段的共同观点和人物思想,准确作答。‎ 依据第一段材料,子贡问的“师与商也孰贤? ”和孔子所答“师也过,商也不及”和“过犹不及”可知,孔子的观点是:“过犹不及”,即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而是应该中庸和平和。‎ 依据第二段材料,孔子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质胜文、文胜质都是不正确的,真正的君子应该是文质兼美的:“质”的质朴品质和“文”的文化修养结合。‎ 据此,考生容易推知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思想:既不过分也不会不足的中庸平衡才是最佳的。考生答题注意要结合一则材料。‎ ‎【点睛】解答文言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先理解文本中文言语句的内容,准确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依据题干的要求,概括或简析,都要结合语句内容准确作答。‎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论语•先进》)‎ 如果质朴超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饰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才能算是一个君子。(《论语•雍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遇(其十一)‎ 陈子昂 吾爱鬼谷子①,青溪②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注择:①鬼谷子,战国时楚人,通晓纵横捭阖之术,智见卓绝。②青溪:山名,指鬼谷子隐居之处。‎ ‎12.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二句赞叹鬼谷子隐居山林,用幽静的环境映衬出其人高远绝俗的风貌。‎ B. 三四句一放一收,“志在济时”与“藏身云间”的矛盾为读者设置了悬念。‎ C. “七雄”四句写出鬼谷子处于争斗不已乱世,却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D. 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 ‎13. 陈子昂的感遇诗体现了他的“兴寄”主张,即比兴、寄托,要求诗歌创作在审美意象中隐含深层思想,下列诗句符合该主张的一项是 A.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物《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B.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王维《陇头吟》)‎ C.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其十二)》)‎ D.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14.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祸”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磨灭成尘埃。”这是陈子昂的《感遇(其三十五) 》,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感遇(其十一)》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2. D 13. C ‎ ‎14.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的经世之志、报国之情。   不同点:①《感遇(其十一)》侧重写鬼谷子形象,《感遇(其三十五)》侧重写诗人自身的从军经历。②《(其三十五)》还借登高怀古表达了诗人对国运的担忧。‎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 D项,“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错误,依据最后两句“”“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难道只是想如山木一样长寿,空自地与麋鹿为伴。故作者表现了不愿隐居生活的志向。‎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和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理解题干中“比兴”“要求诗歌创作在审美意象中隐含深层思想”的要求,然后分析各选项是否用比兴手法表现深层含义,准确选出答案。‎ A项,“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用的是景物描写,为后文写离别做铺垫,没用“比兴”。‎ B项,“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长安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句子是对长安少年的动作描写,反映出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故本句没用“比兴”。‎ C项,“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松柏的品性本来就是孤傲刚直,难以作出桃李妖艳的颜色。这是以比新手法来刻画对东汉隐士严子陵的品行,也反映了诗人虽受打击排挤,但不屈服的倔强孤傲性格。故用了“比兴”手法。‎ D项,“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本句用了直接抒情,故没用“比兴”手法。‎ 故用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透过题干把握考点,然后再结合诗歌标题、意象、抒情关键词等,在理解两诗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关键两诗的思想感情,准确答题。‎ ‎《感遇(其十一)》中,作者开篇写“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表现对鬼谷子隐居生活和隐居品格的赞美;“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借鬼谷子形象表现作者不在意隐居生活,而要施展才华的经世报国之志。‎ ‎《感遇(其三十五)》中,“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刻画了作者自己的形象:自己是富贵之家的子弟,平时立身处世,总是孜孜以求增进自己的才学。“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写作者自己登上高山远眺景色,怀想古人事迹而心潮澎湃,即使殒身也不磨灭的报国之情。‎ 考生据此能准确答出两首诗不同点在于所写的人物,一个是鬼谷子,一个是诗人自己;而共同点则是都表现报国之情,‎ ‎【点睛】‎ 诗歌内容、情感的比较鉴赏,前提是读懂诗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调。其方法仍与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同。①标题。标题往往交代了内容,定下感情基调。②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同样的景物,因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情,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注意诗歌的最后两句往往卒章显志,点明主旨。需要注意:知悉感情基调术语来比较感情基调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伤与欢快。②比较分析出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_________________ ,仙之人兮列如麻”,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__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___________”,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答案】 (1). 呦呦鹿鸣 (2). 食野之苹 (3). 榆柳荫后檐 (4). 桃李罗堂前 (5). 霓为衣兮风为马 (6). 虎鼓瑟兮鸾回车 (7). 大弦嘈嘈如急雨 (8). 大珠小珠落玉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第一二空依据“曹操《短歌行》”“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容易推知答案;第三四空依据“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容易推知答案;第五六空依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容易推知答案;第七把控依据“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容易推知答案。本题易错字:呦、苹、荫、霓、鸾、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性情的古镇 ‎①当初以“南浔”二字为南浔命名的人,不仅文气,还懂音律,把两个温婉典雅的汉字放在一起,念过一遍,字底潜藏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自然环境,以及市井中的热闹喧哗、车水马龙和士子的琅琅书声,都在脑海中纷至沓来,都在眉梢眼际瞬间复活了。‎ ‎②不管穿越到一百年前、两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前,甚至更加遥远的过去,站在古镇的街角,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障碍地回到从前:从那悬挂拙朴牌匾的大门进入,从那雕刻着雅致吉祥花草的窗户进入,从大气祥瑞的花厅进入,从构思巧妙的后花园进入,从轩敞的船埠进入,从如虹的拱桥上进入……瞬间抵达,只在扭头之间。‎ ‎③在我所能到达和愿意到达的时空里,我想象自己正翩翩年少,明眸皓齿,谈吐不凡,一袭青衣,风流婉转。身后有书童紧随,提着竹制书箱,笔墨纸砚齐备,供我随时吟诗作赋。我的名字不仅在小镇如雷贯耳,甚至整个江南,我的诗词和书法让所有说得上我的名字的人感到自豪。‎ ‎④也是在这样一个江南草长、纸鸢乱飞的时节,我漫步在这个古镇上,春雨将石板街浸润得如同玉石铺砌,穿镇而过的浔溪上,桨声欸乃,各式木船往来穿梭。两岸古树高大,桃红柳绿,鸭和鸬在水上各自热闹。我穿街过巷,去到一座深庭大院,庭院似画,古色古香。‎ ‎⑤我该是在小镇上读书,还是讲学?‎ ‎⑥这个问题不是问题的关键,刘家的嘉业堂藏书楼,应是我必去之所,回廊型的二层楼房上下,所有库房中,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等着我去阅读。关键是,这样一个位于太湖南端的小镇,仅宋,明、清三朝,出进士41人,任州、县官57人,清代年间可查考的学者达450人,著作约1200多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我倚仗千年文脉、良好师承和自身领悟,没有理由不忝列到这些人中。于是后世之人,大抵可以读到我信手括来,一挥而就的浸透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诗词曲赋。我是那样喜欢雨后的石板街,那上面是千百万双布鞋、草鞋的鞋底摩挲、擦拭出来的光芒,是岁月的包装和乡愁,更是小镇与世界相互悦纳的见证。‎ ‎⑦后世的实业家张静江、刘承干、张石铭,鉴湖女侠秋谨,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政治家邵力子等知名人士,都属于此江南文脉,而且血脉纯正、一脉相承。‎ ‎⑧也是在这样江南微雨、燕子斜飞时节,我穿行在这个混血的古镇中,在这个水路与陆路交汇的小镇上,文人与商人齐会,中式与西式交融,庄重与戏谑错杂,古典和现代融合,端淑与活泼互渗,从局部到整体考察小镇,朴素与华丽、自然与雕砌、安静与躁动,全都交织在一起,似乎所有的生活样式和生活情绪,都能在小镇上找得到一席之地。有一座临河的广惠宫,既供奉道教的黄大仙,又供奉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各有信众,堪称奇观。自信地让一切性情相安无事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江南包容万端的阔大胸襟。‎ ‎⑨就着这水乡古镇的曲折街巷,在想象中,我还应该是个多情的翩翩男子.‎ ‎⑩我该在悠长的巷子中,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姣好的面孔,如瀑的秀发,只需要一个眼神,两个寂寞已久的灵魂便相互懂得,从此同进同出,形影不离,无论晴雨,无论世道如何变迁。‎ ‎⑾或在静夜,趁着月光满庭,轻风叩门,醉眼,蘸取窗外浓浓的月光,用娟秀的小楷,从上到下,由右向左,用繁体字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深情款款的书信。‎ ‎⑿这是一座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水乡小镇,更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小镇。在这样一座古镇,只要有一点点文人情怀的人,都忍不住把自己切换进去,纵情穿越,经历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 ‎⒀一座小镇,要是单单只有粉墙黛瓦,翘角飞檐,而没有温婉的昆曲、华丽的越剧,以及读书讲学之声,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器物,不管多么美轮美奂,历史多么久远,那上面沉淀的,仅仅是单调的时间。而在丝绸一般粼粼的波光中,若有书生的叩问,有踯蹰的脚步,有对美与善的追求,那么,这一座古镇,便是一本热气腾腾的文化史书,是一卷可以诵读的江南画卷。‎ ‎⒁在一道临河的奇石馆前面,静静垂悬两支巨笔,这或许是古镇南浔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或继续停驻,在尘封的往事中自赏或叹息;或在运动变化之中掀开新的一页,添纸提笔,再续辉煌。‎ ‎(取材于李新勇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仅文气,还懂音律 文气:文雅、不粗野。‎ B. 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 善本:价值高的本子。‎ C.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蓬生麻中:好坏人混杂。‎ D. 不管多么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美好、漂亮。‎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②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式, 表明了“毫无障得地回到从前”的理由 ,也显示出南浔较好地保留了原貌。‎ B. 正因为南浔的文化底韵,才能有机会逢着一个“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写给远方的朋友一封繁体字的书信。‎ C. 文章构思巧妙,通过想象“我”穿越过去,以南浔传统才子的视角,再现了江南文脉相承的南浔古镇的特点。‎ D. 文章的结尾以奇石馆前的两支巨笔,隐喻、象征南浔未来的两种可能,寄寓了作者对南浔后续发展的期待。‎ ‎18. 作者为什么把“南浔“称作是“江南性情的古镇”?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9. 中国的古城或古镇,在时代的变化中,都面临着或坚守本真或勇敢“混血”的选择。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见闻谈谈认识与思考。‎ ‎【答案】16. C 17. B ‎ ‎18. ①南浔古镇历史悠久,外形古色古香;②文化底蕴深厚、文脉相承;③交织着水乡的爱恨情仇、具有江南包容万端的特点。 ‎ ‎19. 古镇和古城不能只在尘封往事中自赏自叹,而应在坚守历史本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顺应时代,不断“混血”悦纳,迎接新活力新辉煌。如洛阳、西安这样的“古都”,我们既要欣赏、自豪于它的历史繁华、文化底蕴、辉煌过去,也要在新的时代下昂首前行,吸纳时代的新活力,在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上呈现新的华彩。‎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从全文内容着眼,依据段落中有关信息,加以分析,注意答案往往不是词语本身的意思,而是词语的语境义。最后综合比较,选出准确的答案。‎ C项,“蓬生麻中:好坏人混杂”错误,依据第⑥段“我倚仗千年文脉、良好师承和自身领悟,没有理由不忝列到这些人中。于是后世之人,大抵可以读到我信手括来,一挥而就的浸透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诗词曲赋”可知,句子比喻没有多少才情的人,受到江南古镇文化底蕴的熏陶而变得有才情,故“蓬生麻中”意为:无才情的人与有才情底蕴的人混杂。‎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准题干,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从内容、手法、主题、效果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 B项,“正因为南浔的文化底韵,才能有机会”错误,依据第⑨段“就着这水乡古镇的曲折街巷,在想象中,我还应该是个多情的翩翩男子”、第⑩段“我该在悠长的巷子中,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和第⑾段“或在静夜,趁着月光满庭,轻风叩门,醉眼,蘸取窗外浓浓的月光,用娟秀的小楷……写一封深情款款的书信”可知,逢着一个“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并写一封繁体字的书信的原因,不仅有南浔的文化底蕴,还有巷子明月清风等江南景物,还有“多情”“醉眼”的人物感情。‎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内容,概括重要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考生要依据题干要求,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依据第②段“不管穿越到一百年前、两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前,甚至更加遥远的过去,站在古镇的街角,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障碍地回到从前:从那悬挂拙朴牌匾的大门进入,从那雕刻着雅致吉祥花草的窗户进入……瞬间抵达,只在扭头之间”、第④段“我穿街过巷,去到一座深庭大院,庭院似画,古色古香”,可概括出“江南性情的古镇”的原因①;‎ 依据第⑥段“这样一个位于太湖南端的小镇,仅宋,明、清三朝,出进士41人……著作约1200多种”“千年文脉、良好师承”,第⑦段“后世的实业家张静江、刘承干、张石铭,鉴湖女侠秋谨,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政治家邵力子等知名人士,都属于此江南文脉,而且血脉纯正、一脉相承”可概括出“江南性情的古镇”的原因②;‎ 依据第⑧段“在这个混血的古镇中,在这个水路与陆路交汇的小镇上……自然与雕砌、安静与躁动,全都交织在一起”“自信地让一切性情相安无事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江南包容万端的阔大胸襟”,可概括出“江南性情的古镇”的原因③。‎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依据题干中提供的发展态势或观点态度,联系考生自己见闻的古镇情况,举出恰当的例子来谈感受或思考。本题答题要求有理有据,语言流畅,观点准确。‎ 依据第⑥段“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我倚仗千年文脉、良好师承和自身领悟,没有理由不忝列到这些人中。于是后世之人,大抵可以读到我信手括来,一挥而就的浸透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诗词曲赋”第⑦段“后世的实业家张静江、刘承干、张石铭,鉴湖女侠秋谨,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政治家邵力子等知名人士,都属于此江南文脉,而且血脉纯正、一脉相承”、第⒀段“若有书生的叩问,有踯蹰的脚步,有对美与善的追求,那么,这一座古镇,便是一本热气腾腾的文化史书”等可知,南浔古镇在保有自身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活力。而第⒁段“或继续停驻,在尘封的往事中自赏或叹息;或在运动变化之中掀开新的一页,添纸提笔,再续辉煌”也提示考生答题的观点:坚守本真和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勇敢“混血”走向新辉煌。考生可联系的古镇很多,如安顺古镇、李庄古镇、西安古城等。‎ ‎【点睛】‎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题,主要要考虑以下方面:一是文本本身的主题,即作者的思想观点;二是文本的各种艺术处理的效果,即作者的创作意图;三是联系文本词句,从细节中找到我们解读的依据;四是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社会、家国等类似现象、领域、作品、技巧等来谈自己的看法。‎ ‎20.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去取就是了”,照应的是前面宝钗送去治伤丸药表示对宝玉的关心,实际上也在委婉提醒袭人,不要将前面的薛蟠挑唆,贾环告密等事情四处传播追究。以免有人挑拨,贾政会觉得宝玉不干正经事儿,不利于贾政和宝玉的父子关系;同时也避免引得荣府内部之间的矛盾。故加上这句话更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对文本语句的个性化比较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名著学习中注意识记名著内容,比如涉及人物、故事情节,重要时间、关键细节等,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和掌握名著主旨,按照要求有理有据地答出哪句话更好。‎ 比较加上或不加上“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去取就是了”的好处,考生要联系宝玉被打的来龙去脉、关联人物、贾府矛盾等方面思考,宝钗所说的“玩”“吃”既表示出对宝玉的关心,也委婉提醒袭人宝玉被打的原因;而“悄悄的往我那里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老爷等人,则是在暗示不必引起后面可能有的麻烦或矛盾。薛宝钗这个话,体现出薛宝钗的正直聪明和懂事体。‎ ‎【点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语言基础应用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激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 )。水中游鱼来去,皆如( )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 ‎②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因出山泉水的缘故,略显浑浊。随舢舨逆流而上,即便是三五丈的谭水,也都清激见底。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那些原本微不可见的白色石子和满是花纹的玛瑙石,都在眼前一览无余。四周游弋的鱼儿,仿佛触手可及。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山中可用作造纸的细竹,苍翠欲滴,迎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 ‎(1)依次填入文段①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明明白白 浮 B.清清楚楚 漂 C.明明白白 漂 D.清清楚楚 浮 ‎(2)以上两段文字是对湘西同一风光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 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1)A ‎(2)参考示例:更喜欢语段②,因为用了“随舢舨”“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等景物来凸显湘西环境特征,让文本内容更丰富;用了“重重叠叠”“都在眼前一览无余”等叠词、形容词来突出山之高和水的清澈,体现出湘西山清水秀的层次感和灵秀美;“仿佛触手可及”“迎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写出人对鱼的喜爱和细竹之绿给人的视觉冲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语段①表现力略逊,故更喜欢语段②。‎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句中指清激见底的深潭,为白日所映照后,潭底的石头花色看得清楚分明。故用“明明白白”更好,故排除BD;‎ ‎“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上等,跟“沉”相对;主要指漂,游荡等意思;也用来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漂”,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句中指水中游鱼来去轻灵,如游荡在空气里,故用“浮”更好,故排除BC。‎ 故选A。‎ ‎(2) 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语言特色和妙处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联系上下文,从用词、句式、手法、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人称方式等角度思考鉴赏,答题时要回归原文,条分缕析地作答。‎ 本题先要表达观点,然后依据文本内容,从描写湘西同一处风光的景物“舢舨”“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叠词“重重叠叠”、角度方位“迎面而来”、时间词“长年”、动词及表感觉准确性的短语“迫人眼目”“仿佛触手可及”等角度,分析景物的生动性、语言的形象性、人物情感的细腻性等,准确答题。考生无论更喜欢哪一段描写,都要联系语句,有理有据地作答。‎ ‎【点睛】词语的辨析,一看意义上的程度轻重、词义着重点、范围大小和使用对象;而看色彩上的感情异同和语体异同;三看用法上的词语搭配和语法功能。考生辨析时要仔细,不可粗心大意。‎ ‎22.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题,按要求写作。‎ ‎①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读谈你对他(她)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②近期校学生会要组织一次活动,围绕“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法律强制,还是教育引导”展开辩论。请确定你的立场,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③请以"我愿把青春献给你"为开头向祖国告白.写一首诗或段抒情文字。‎ ‎【答案】范文一:《平凡世界》里的孙少平是一个穷困而有知识的农村青年,他务实、高傲、矜持、奋进,勇于听从内心声音和精神召唤。虽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在五味杂陈中行进,但他身上那种虽遭遇诸多困难和坎坷都都无法磨灭心中信心和勇气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走向美好的明天!‎ 范文二:我要把青春献给你,祖国!所以我从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而来,我从万水千山的东方之珠而来,来听从祖国的召唤!我放下舒适和安逸的环境,奔向、奔向一座天山脚下的边陲小城——昭苏!当我扑进昭苏辽阔的怀抱,我青春的使命便已注定,我要为昭苏的脱贫往来穿梭,我要为昭苏的振兴日夜兼程。在美丽的大草原,我策马扬鞭:修一座电站、铺一条道路、建几所学校……我要让昭苏从贫瘠中开出富裕之花!因为,我愿把青春献给你,祖国,开拓创新,绘就锦绣繁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微写作能力。微写作题型分为抒情类、描写类、观点类和想象类。解答此类题,考生一要全面审清题意,把握材料表层义和“题外话”,立意又准又高;二内容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点面详略得当,杜绝废话;三要注意题材特征:描写要精彩传神、说明要清晰有条理;议论要有理有据;构思要结构完整。写作时,微写作一定要突出“我”的感受和思考。‎ 题目①是“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考生要选择五本著作中人物进行点评并写出自己获得的人生启示,考生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著作人物来点评,如孙少平孙少安、如翠翠、如桑迪亚哥。要注意结合人物经历和思想、小说情节和主题来分析。写人生感悟时要正面立意,不能盲目贬损或拔高评价。‎ 题目②围绕“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法律强制还是教育引导展开辩论,考生注意抓住“主要考”的提示,观点不可太绝对,最好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宣传引导、监督检查、法律强制相结合的“垃圾分类”之法。语言要有条理,办法要可行,辩论语言还要精炼。‎ 题目③是以"我愿把青春献给你"为开头来扩写,“向祖国表白”则提示考生注意“我”的身份特征、抒情对象“祖国”的厚重、“把青春先给你”的感情之深沉炽热,用什么方式“献”青春的事例素材的真实典型。考生不可只有空洞抒情,最好选准角度,以小见大。‎ ‎【点睛】微写作虽然是作文,但本质上仍然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下考查学生的思想情怀。从其150字的篇幅限制和鲜明的语境设定上看,微写作较之大作文,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更高。微写作的分值虽然不高,却可从中看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深度。‎ ‎23.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力量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以“中国力量”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传统文化土壤等),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鞠躬,从古至今始终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场合,有不同意味的鞠躬。请以“鞠躬”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范文:‎ 中国力量 C919光荣首飞、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天舟一号遨游太空、量子计算机惊艳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近年来,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如果把视野打开,近年来中国重大创新成果的名单会拉得更长:“中国天眼”、“墨子号”、“蛟龙号”、天宫二号……让我们不由得为中国力量点赞!‎ 当自主创新的高度一次次被刷新,中国人的科技自信心一次次被点燃。如果说以移动支付、共享交通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创新更多归类为“模式创新”的话,那么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则更多聚焦尖端核心科技的创新。这种“比高科技还高级”的科技,不仅“硬”在技术的高壁垒和原创性上,更“硬”在其激活创新活力、塑造经济面貌的价值和能力上。这种“硬”塑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中国力量。‎ 我们感受到中国力量的同时,也要为这些高科技成就取得付出艰辛劳动的科学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前半生是言行无忌的孙悟空,后半生是一心护法的孙行者”,南仁东以他22年的坚守,呕心沥血终于建成了中国天眼,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推动中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的研发,正是他们以自己默默无闻的扎实苦干,孜孜以求的探索追求,支撑起了中国力量的坚强脊梁!‎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支撑起中国力量美丽天空的更多的是平凡朴素的普通人。正是由于每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奉献,书写下新时代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我们看到了走进田间地头扎根基层的扶贫干部,看到了筑起了全世界最大人工林的塞罕坝三代人,这些朴实、真实、平凡的人身上写满自信和光荣,也为中国力量添枝加叶,增砖添瓦。‎ 当然,在感受中国力量的同时,我们也要有清醒地认识,拒绝盲目自大。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发展新态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许多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他人手中,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亟待提高,某些不合理的科技体制机制仍然制约着创新活力的释放,许多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仍然需要增强……补足短板,敢碰重大科技命题,才能让中国力量更大更强。‎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不是看客,而是见证者和参与者。为中国力量点赞的同时,更要为中国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的能力。命题作文审题一般分为“拆——析——问”三步:拆,即拆分,就是把作文题目拆成一个一个的词;析,即分析,将拆解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弄明白它的字面意思和深层意思,尤其是一些“副词”要反复琢磨,这往往是最关键的地方;问,即提问题,指的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面对作文题目提出所有的疑惑,然后自己回答,确定好主旨,详略点等,最后再准备材料,开始作文。‎ 作文①是引语加命题的作文形式,考生要把握“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力量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要反思曾经中国力量的薄弱,更应该思考由曾经到今天,中国力量不断增强的社会原因、民众精神。考生要注意作文基调的积极昂扬。当然也可以引导人们理性思考今天中国力量的相对强大和可改进发展的领域、可提升的民族凝聚力。‎ 作文②的引语“鞠躬,从古至今始终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场合,有不同意味的鞠躬”,则提示考生鞠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鞠躬所代表的含义、人们对鞠躬的态度看法。故“鞠躬”这一作文,可赞美对事业对国家的忠诚、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他人的谦逊有礼;也可借此批判对人点头哈腰的媚骨、为人处世的无原则底线、对困难失败的妥协等等。‎ 作文①立意:‎ 从中国创造看中国力量;‎ 厉害了,中国力量;‎ 反思中国力量;‎ 为中国力量点赞;‎ 作文②立意:‎ 向英雄鞠躬;‎ 为祖国事业而鞠躬尽瘁;‎ 鞠躬,是一种文明素养;‎ 不随便鞠躬,靠实力赢得喝彩;‎ ‎……‎ 素材:‎ ‎1.前不久,某市进入创文迎接国检的冲刺阶段,该市新闻综合频道报道一则暖闻:车主斑马线礼让,老人脱帽鞠躬致谢。这暖心的一幕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该市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日前这位斑马线上的司机和这名行重礼的老人都已经找到,司机是个90后女孩,老人是一个88岁高龄的退休干部。俩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司机向老人鞠躬回敬,向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2.民国的丰子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怀念老师李叔同的文章,文章名叫《李叔同的两次鞠躬》:一次是上音乐课,有同学看其他的书籍,课后李叔同单独留下他,和气又不失严肃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说完向那个同学微微鞠了一躬。另一次是下课后一位同学关门过于用力,发出很大的响声,李叔同叫住他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然后对他鞠了一躬,回到教室。由此可见,真正的教师尊严和形象,不是由行礼的先后论来体现的,教师自己率先将礼节应用于各场合,能更好地以身正人。‎ ‎3.中国的航天技术起步虽晚,但我们的航天人用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基础的不足。两弹一星的研发,神舟飞船的成功,还有天宫一号的顺利运行,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建成也不再只是梦想。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为了世界的进步,地球村的发展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结构:‎ 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准确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如写“中国力量”,考生可以“夜晚,仰望星空,一望无际的天空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的触手可及。我惊叹人类太空漫步的神奇”开篇,引出人类登上月球的美国的傲慢、前苏联的骄傲和我们因技术落后而备受冷落。接着写中国人们在探索月球上所走出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点出“中国力量,是国人不屈服、不妥协精神的见证”。并举例中国几十年来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次点题。如果写“鞠躬”,考生可写自身经历,比如“不知不觉已过去十年了,我总想起那个佝偻着背的身影,那个深深的鞠躬,在初三第一堂物理课上”。然后以班上同学的调皮不懂事和老师的平和中彰显威严来对比,写老师以博学和睿智启迪我们谦虚踏实地学习,并以一个深深的鞠躬带给我们的震撼和追悔。收尾时注意首尾呼应地突出这次“鞠躬”带来的深思和深情。‎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时要思考命题的内涵、限制的内容,即使题目上没写,也需要自己去挖掘,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同时要展开联想,深入挖掘主旨,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最后要提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