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0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0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每周一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匠心之道的“守破离” 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 6 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 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 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 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 其大器。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 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的新境界谓之“离”。 由此我们可以引申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 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 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 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 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 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 10 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 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 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又如何 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 而要学其神韵善于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这样的人如同 “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 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 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 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顶点,“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 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外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 为颠覆性创新的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 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有删改) 结合文段,简要评价贺友直在创作连环画时是怎样表现“守破离”的。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童谣岁月长 唐 毅 回老家逢着儿时伙伴,讲起孩提时代的“玩”,回忆再三,一些似已淡忘的旧事,又渐渐明晰起来。小伙 伴之间,做游戏、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童谣的时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还记得一些,如《打 电话》:“喂喂喂,打电话,问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给我,我不要,嫁给别人我要告。”已经忘了是怎么学会的, 当时也不知道“嫁”的含义。但很好听,童声清亮,抑扬顿挫,韵味十足。 在我的老家,童谣并不是“唱”,而是念,但又近乎于唱,很特别。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唱的童谣是由成 年人教的,谁教呢?妈妈是最好的老师,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对长辈的依恋,大概也是从童谣开始的。譬如有 一首:“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在哪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着,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桥吧。 我的外婆在我出世前就不在人世了,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谣。但别的孩子有外婆,我可以跟着学,或者别的 孩子学会之后,听他们唱一遍,我也就会唱了,如“老天爷,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者,有时回家, 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拉过来又推过去,做“拉锯”的游戏,“拉锯,还锯,外婆门前耍把戏;请孙孙,去看戏, 没有好吃的,青菜萝卜也可以”。每每说到这里,我就特别想念从未见过面的外婆。 童谣是童年的蓝天和白云,是孩提时代快乐的歌。有时,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讲过的话,仍禁不住笑。 毕竟真实地拥有过,谁不是从天真无邪的童谣里走过来的呢?回忆真有意思,可以把那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 演一遍,暂时拉近距离。有一首北京儿歌,是这样的:“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 干吗啊?——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这同故乡的那首《打电话》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大概也不是小孩 子自己的作品,是大人教的。 周作人则坚信童谣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并且批评大人常常看不起小孩子、认为儿童的言行幼稚可笑的观 点。小孩子的创造力也是很惊人的。不可否认,有的童谣肯定是小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或经成人润饰,但其“著 作权”是不容一笔抹杀的。 在清代,有人编过一本书叫《天籁集》,所载内容都是出自儿童之口。许是取其诵声有如天籁,是世间最最 质朴的语言。后人有跋语曰:“万木响刁调,扁舟一叶飘。两间自天籁,千古乃童谣……” 现在读到一些韵味隽永的儿歌,为了不致忘记,就要用笔记下。也真有些无奈,童谣的流传,原本是用口 的,童年时候,哪里需要用笔呢?长大了,在这方面真不中用。中国的民间文学,多是以口授的形式流传的。 童谣也属于民歌的一种。可现在一些严肃的新诗,常常不如童谣有意思。比如《过横塘》:“月光光,照河塘。 骑竹马,过横塘。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牵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此去何时返?”像唐诗,像宋词, 像元曲,更像一首好的白话诗。 成年的岁月里,童谣总是让人思考,却再也记不清楚,也念不出曾经的“味道”。我的童谣,似乎还停留 在故乡的草丛间。 不过,故乡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但那童谣的岁月,仿佛之间,是真的渐渐远去了。 (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谣是童年的蓝天和白云,是孩提时代快乐的歌”一句运用暗喻的手法,既写出了童谣充满美好的 童真,又表现了作者对孩提时代的怀念。 B.周作人坚信童谣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是因为清代有人编过一本《天籁集》,所载内容都出自儿童之口, 其语言质朴,诵声有如天籁。 C.童谣是民歌的一种,作者认为它比现今的一些严肃的新诗有意思,有的童谣读起来像一首很好的白话 诗,比如《过横塘》。 D.文章引用了大量的童谣,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突出了童谣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 也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医 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 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 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身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 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他耳边说:“师兄,怕是青 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着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流血的 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错位的骨头复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 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 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 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 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淡然一笑, 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 拱了拱手,表示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了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 队长刘一廷当日受伤是他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 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 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 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 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 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身置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队员发现。认出他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 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 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即将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 舞军刀大笑,正指挥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 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不知为什么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白 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进来了。白忠 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 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 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时自 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 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既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 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会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但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 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 中“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 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E.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 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伏笔。 1.①贺友直“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耐得住寂寞,做到了“守”;②贺友直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 入了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实现了对传统线描艺术的突破,在线描艺术上有所创新,做到了“破”。 2.B 【解析】 《天籁集》是作者认为“有的童谣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的证据,不是周作人认为“童谣 是小孩子自己创作的”的证据。 3.CE 【解析】 A 项,不准确,白忠孝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不排除是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 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B 项,白忠孝不语,是因为自己曾经帮日本人办过事,不光彩, 担心游击队知道。D 项,文中未大量使用心理描写。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