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全国卷用)(1)

‎2020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二字师”杨杏佛 赵象辉 杨杏佛一生追随孙中山。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杨随即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远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又南下广州,任孙中山的秘书。‎ 杨杏佛的革命之心如此坚决,以至于在东南大学任教时,他的执着也影响到了不少学子。有一次,他来到上海商科大学(东南大学设在上海的商学院)授课。杨杏佛喜欢在课后留半小时的讨论时间,此间渐渐注意到有个学生发言特别积极。‎ 这个学生就是曹立瀛,在同学中年纪最小,却好学上进,成绩优异。杨杏佛不免对这个家境贫寒却聪明勤奋的青年生出了几许怜爱惜才之情。有一次,他对曹立瀛说:“听说你家境不丰,经济拮据,卖文为生,你不必瞒我,我可以帮助你。”‎ 于是,曹立瀛成了杨家的常客。‎ ‎1925年5月30日,曹立瀛兴高采烈地出门,想用稿费为自己买一双皮鞋,却在先施公司门口目睹了一场血的洗礼——“五卅惨案”。‎ ‎“五卅惨案”次日,上海学联成立。曹立瀛代表上海商科大学,被选为上海学联委员会委员。于是,一个平日一心做学问,偶尔写写诗文,连报纸也很少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 一心投入爱国运动的曹立瀛有时也担心影响到最后一年的大学学业,于是便向他最信任的杨先生请教。‎ 两人对坐,杨杏佛认真听了曹立瀛的陈述后,陷入了沉思。他左手甩在椅子后面,右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着,考虑了一会儿,杨杏佛猛地用手朝曹立瀛一指,说了一个字:“动!”‎ 于是,曹立瀛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五卅运动。就这样,一个“动”字为一个立志从商的青年人指出了另一个方向。事实上,当时的杨杏佛自己也经历了一场“异动”,因为他经常与共产党人恽代英接触,还利用业余时间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讲课,因而遭东南大学校方忌恨,被迫离校,奔赴广州,做了孙中山的秘书,并于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 令人感慨的是,此后没几年,曹立瀛也走上了恩师的这条革命道路。经杨杏佛和叶楚伧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南下广州参加北伐军。‎ 转眼到了1929年。此时杨杏佛已然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他因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而被国民党当局撤职。而识人尚浅的曹立瀛却还在国民党南京特别市党部做着他的“革命梦”。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他年少得志,已经担任党部常委,日后完全可以在政界大显身手。‎ 幸而一心以杨杏佛为楷模的曹立瀛在学业上继续钻研,考取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于是,从政还是求学,成了摆在这个年轻人眼前的一道难题。这当口,他又想到了恩师杨杏佛,前去请教。‎ 接着,多年前的一幕情景重现。‎ 杨杏佛认真听了曹立瀛的陈述后,考虑了一会儿,猛地用手朝曹立瀛一指,这次他说的是个“去”字。‎ 就这样,杨杏佛的一个“去”字再次改写了曹立瀛的命运。曹立瀛辞职后远赴芝加哥大学求学,后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后他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上海财经大学执教直到去世。恩师的一个字,成就了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曹立瀛。‎ 据说曹立瀛在美国听说杨杏佛被设伏特务枪杀于上海亚尔培路时,不胜哀伤。他替这位坚决果敢的“二字师”扼腕叹道:“国失栋梁,我失良师!”‎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紧紧围绕“杨杏佛一生追随孙中山”一句选择材料,通过概述杨杏佛的工作变化来表现其为革命献身的精神。‎ B.从杨杏佛发现发言积极的学生到关心、指导青年人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杨杏佛是一位关爱学生、学术至上的老师,体现出他对学生真正的、无私的爱。‎ C.“五卅惨案”对曹立瀛的影响很大,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毕竟他很年轻,在关键的时候通过求教老师,毅然参加了北伐,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D.文章语言平实,主要围绕杨杏佛引导曹立瀛的人生方向行文,通过曹立瀛的变化来衬托杨杏佛指导的重要性,两个重要情节都围绕题目中的“二字师”表述。‎ E.文章最后一段表现了曹立瀛听到杨杏佛被枪杀的悲伤之情,其中“扼腕”表示伤痛至深,“据说”表明这件事情没有经过作者的证实,体现了文章的严谨性。‎ ‎2.请简要概括曹立瀛的形象特征。‎ ‎3.请简要分析文章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杨杏佛这个人物。‎ ‎4.你认为文章用比较多的篇幅描写曹立瀛合适吗?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向世界 陈 原 从今年10月开始,比利时各地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舞台。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典雅的牌楼竖立在市中心广场,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各大小展览馆不断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精品,各剧院不时演出中国的话剧、戏曲、舞蹈、木偶、皮影、武术等,中国电影在这里上演,莫言、余华、叶延滨等中国著名作家也来到这里访问,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这里陆续亮相。‎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 比利时皇家大剧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它雄踞布鲁塞尔的最高处,除教堂之外,129米的总高度使它成为欧洲现存最高的古典建筑。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欧洲古典建筑悬挂着巨幅中国山水画,这不能不令人震惊。巨作的作者就是徐龙森,他近年来创作的10幅山水巨作这次都展现在欧洲观众眼前,高十多米,让人感觉恍若置身群山之间。比利时视觉艺术家科恩感慨道:“这些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置身这里的群山之中,我觉得自己似乎无法呼吸。它们让我产生了一种时空的错位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汉学家魏查理说:“看到这些画,我的第一感觉是自己仿佛到了四川或者福建。这些画既传统又现代,把它们与这座古老的建筑放在一起显得很和谐。”‎ 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生活的体验。展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主旨。这儿已经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概念,从过去文学艺术的小范畴,扩展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除文学、舞蹈、戏曲、话剧、木偶、杂技、皮影、交响乐、民乐、电影、美术、书法、摄影之外,还有园林、中医、建筑、文物、茶艺、日常生活等,无所不包,可以让欧洲观众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人。‎ 欧洲观众的文化素养很高,他们对文化展览和演出都要求清楚其来龙去脉,追究文化背后的历史和生活。因此,讲座和研讨会也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专家的大量讲解,让欧洲观众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并与中国文学家、艺术家互动,沟通双方的感情,弥补文化方面的差异。已经举办过的讲座和研讨会,总是座无虚席,发言、提问踊跃,问题很详细,表现出听众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热情。‎ 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中国与比利时的文化对话特别引人关注,对话的表现方式是将中国艺术与比利时艺术同台展出,或者联合演出。从这些对话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文化背后的生命状态。“事物状态——中比当代艺术交流展”选择了中国艺术家26位,比利时艺术家24位。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看后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实在令人赞叹。‎ 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说,从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到这次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都是双方共同举办的,这样的形式比中国主办更具影响力,可以深入所在国的社会,在主流剧院和展览馆进行。这些文化活动,不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地推向世界,而且也注重介绍中国的当代文化创造,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 除了重大的艺术节外,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地已经建立的7个文化中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中心,展示中国文化是一种常态。中国文化大规模走出去正在成为现实!‎ 今天的比利时,在机场,你会听见一声轻轻的中国话问候;在咖啡馆,或许服务员会向你要一元中国 ‎“小费”留作纪念;在巧克力店,人们可能会询问你来自何方,当听见北京时,你会听见一句惊呼:啊,奥林匹克!这就是今天的比利时,中国文化在这里落地开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新闻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举行,使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文化讲座在比利时陆续亮相。‎ B.雄踞布鲁塞尔最高处的比利时皇家大剧院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目前欧洲现存的古典建筑中它是最高的。‎ C.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中国与比利时的文化对话特别引人关注,从这些对话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文化背后的生命状态。‎ D.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体验。展示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主旨。‎ E.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是由中国和比利时双方共同举办的,这样的形式比中国主办更具影响力。诸如此类的文化活动只注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地推向世界。‎ ‎2.新闻介绍了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哪些主要活动?试分点归纳。‎ ‎3.在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的这些活动各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文本作简要评价。‎ ‎4.我国为什么要在世界各地举办文化活动?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 俞孔坚 歧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总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3.6公顷。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粤中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终止于1999年。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造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而在当今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中,这种记忆是稍纵即逝的,甚至就连亲身经历过的人们也会怀疑其真实性,更不用说他们的后代了。‎ 人们在追求“文化”,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当需要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其具体化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百年、千年,甚至万年。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 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这是设计师的一种理解,一种对人自我的理解,一种对文化与传统的理解。土地与土地那么不同,南方与北方那么不同,大城与小城那么不同,而人间的万家灯火又点燃了多少不同的喜怒悲欢、离合兴衰!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设计之初,本设计面临着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 第一大诱惑:借用当地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 第二大诱惑:设计一个西方古典几何式园林。‎ 第三大诱惑: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 坦诚地讲,第三大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但同时本设计放弃了极端的保护与生态主义的途径,而强调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通过设计来体现自然与普通的美。‎ 人们在追求“美”,一个同样抽象的概念。我们习惯于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这些美,作为设计师的追求也都无可厚非。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 儿童时代以放牛为业,每天最大的心愿是给牛找到丰盛的野草。当在林中、溪边、田埂之上看到青翠鲜嫩的野草,便有获得大发现时的激动。这种激动源于对牛的爱心,因此也期待田里长野草而非庄稼。由此也想到美的本源,特别是对园艺美的反思:野草是美的,因为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之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在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今天,在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日益园艺化的今天,乡土物种的意义甚至比来自于异域或园艺场的奇花异木重要得多。‎ 然而并没有多少城市居民有儿童时代放牛的经历,也没有多少公园的造访者懂得环境伦理,所以,野草之美往往被埋没。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 在本公园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乡土野草,包括用于湖岸绿化的挺水植物,各类茅草。在与几何路网和机器的对比中,白茅、象草和莎草成为营造公园历史与工业气氛的主要材料之一。‎ 野草不自美,因人、因设计而美。本设计的理念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用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 歧江公园是一个充满时间感觉的地方。在这个结构的“丛林”‎ 里,时间是风,穿梭其中,并追逐着一些为我们所不知的东西。‎ ‎(有删减)‎ ‎1.下列选项中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认为设计师在设计时习惯将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的理念与做法是不可取的。‎ B.在设计歧江公园时,作者面临着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尽管这三种思路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但作者还是全然否定。‎ C.作者考虑到歧江公园原址是粤中造船厂,该厂虽然不足称道,但也走过一段可歌可泣的历程,因此设计要体现足下的文化,以唤起人们对那段岁月的回忆。‎ D.作者在歧江公园的设计中用了大量的乡土野草,是因为人们现在居住在城市,也没有儿童时代放牛的经历,缺乏乡土野草的知识。‎ ‎2.作者说“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该做法的深远意义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打破我们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的审美疲劳。‎ B.引导我们进行审美反思,野草是美的,它和庄稼或鲜花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C.从新的环境伦理的理性层面上告诉我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 D.该做法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以此唤起我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 ‎3.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具有哪些设计理念?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汉简无零 ‎0这个整数是否属于自然数,这在现代数学界仍有争议。从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的简牍中可以看到,至少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算术中还不存在“整数零”这个数学概念。‎ ‎1970年代,甘肃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万余枚简牍。其中编号为“73EJT23:54”的一枚木简,简首题有“第三”,下面分十二栏记录了如下一些数字:负十五、负十三、负十一、负九、负七、负五、负三、负一、得二、得四、得六、得八。这些木简应该是用于考核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的。简首的“第三”指考核等第为第三等,后面十二栏的数字,表示每月考评中第三等对应的“算”数。“负二、负一、得一、得二、得三”,用现代数学常识来看,这种数数方法显得十分别扭。但对于西汉中晚期的西北边陲的戍卒而言,这样计数再平常不过了。他们眼中整数的序列,就像现代部分电梯的设置一样——‎ 从一楼往下一层,不是零楼,而是负一楼。当时人的整数概念,与现代人大不相同。抽象地说,在他们看来,整数不是现代定义中数轴上的点,而是数轴上的线段:正整数线段缺少左端点,负整数线段缺少右端点。通俗地讲,他们的整数计算就是“囫囵数字,论个儿数”。这种原始朴素的数学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传统,直至今日仍有痕迹可循。比如中国人举办传统典礼,无论红白喜事,不管是从第一天的何时开始,只要经过午夜进入第二天的凌晨,就算满两天了,不必满48小时。‎ 从数轴的角度理解中国式的计时方法,所谓“两天”,只需要起点终点分别为第一天、第二天这两条线段的任意点,而不必积累满两个整天的长度。这就是说,正整数的概念均为缺少左端点的线段,且没有零的概念,自然计数的起始点就是一而非零。‎ 这种原始朴素的计数方法,在“0”被发明之前的各大文明中应该普遍存在。又因为这种计数方式本质上是“以段代点”,所以在可以“成段数数”的时间计算的领域常有存古现象。由于罗马数字中同样没有零,因此使用这种数字的东罗马帝国僧侣在创制“公元纪年”时,规定“公元1年”的前一年是“公元前1年”,没有设置“公元0年”。‎ 尽管整数的概念是数轴上的线段而非点,古代中国人仍在很早的时候就发明了分数。出土的先秦秦汉数学文献中频频见到发达的分数计算。古代中国发达的分数计算与相对落后的整数观念并存了至少几百年,迟迟不产生“零”,尽管很难想象,却偏偏就是事实。‎ 数学界对0是否属于自然数的争论,当然都是从数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的。不过,如果改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根据汉代出土简牍所见的情况,“零”的确既不能说是“自然产生的数”,也不能说是“数起来很自然的数”,确实一点也不“自然”。‎ ‎(有删改)‎ ‎1.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2.请结合文章,阐释“以段代点”的内涵。‎ ‎3.中国人习惯计虚岁,除夕出生,大年初一就是两岁。请以此为例阐述中国人的整数观念。‎ 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 )‎ 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C.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 D.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存环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3.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对其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居地。‎ B.城市中的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 C.城市中有持续性的水源和食物。‎ D.城市的冬季温度一般比乡村高。‎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 B.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 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氧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増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投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 ‎5.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 B.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C.城市白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 D.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増大。‎ ‎6.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 二、【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 材料三:‎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迅速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种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1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2012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业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3.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三、【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闯关检测 一 ‎1.DE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表现其为革命献身的精神”表述失当。结合“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杨随即到南京任总统秘书处收发组组长。孙中山辞职后,他远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又南下广州,任孙中山的秘书”分析,体现的主要是杨杏佛的革命立场。B项,“杨杏佛是一位学术至上的老师”错误。从杨杏佛指导曹立瀛参加革命一事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学术至上”的老师。C项,“在关键的时候通过求教老师,毅然参加了北伐”错误。结合“一心投入爱国运动的曹立瀛有时也担心影响到最后一年的大学学业,于是便向他最信任的杨先生请教”“于是,曹立瀛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五卅运动”分析,文中并未表明曹立瀛参加北伐是在关键的时候求教老师的结果。故选DE。‎ ‎2.①好学上进,少年得志。②虽经济拮据,却自强不息。③热爱国家,积极参加革命。④听从恩师教诲,关键时刻敢于求变。⑤学贯中西,以学报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传主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①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②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入手。③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④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传主的什么思想,然后分条作答,注意要对事件进行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结合“在同学中年纪最小,却好学上进,成绩优异。杨杏佛不免对这个家境贫寒却聪明勤奋的青年生出了几许怜爱惜才之情”分析,曹立瀛好学上进,少年得志;结合“听说你家境不丰,经济拮据,卖文为生,你不必瞒我,我可以帮助你”分析,曹立瀛虽经济拮据,却自强不息;结合“‎ 曹立瀛代表上海商科大学,被选为上海学联委员会委员。于是,一个平日一心做学问,偶尔写写诗文,连报纸也很少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曹立瀛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五卅运动”分析,曹立瀛热爱国家,积极参加革命;结合“此时杨杏佛已然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他因接济和营救革命者而被国民党当局撤职”“幸而一心以杨杏佛为楷模的曹立瀛在学业上继续钻研,考取了公费赴美留学的资格。于是,从政还是求学,成了摆在这个年轻人眼前的一道难题”“杨杏佛的一个‘去’字再次改写了曹立瀛的命运”等分析,曹立瀛听从恩师教诲,关键时刻敢于求变;结合“曹立瀛辞职后远赴芝加哥大学求学,后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后他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上海财经大学执教直到去世。恩师的一个字,成就了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曹立瀛”分析,曹立瀛学贯中西,以学报国。概括人物形象特征还要注意把握文中对人物进行品评的语言,比如文中说曹立瀛“发言特别积极”“好学上进”“义无反顾地投入五卅运动”“毅然回来报效祖国”等。‎ ‎3.①语言描写。文章通过杨杏佛的语言表现他对曹立瀛的关照以及对曹立瀛人生方向的指引。②动作描写。在给曹立瀛指明道路时,作者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表现杨杏佛思考得深入,“猛地用手朝曹立瀛一指”表现杨杏佛的坚定。③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既有对杨杏佛的正面描写,同时又通过曹立瀛的成长反映杨杏佛对学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先了解描写手法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找出文中描写的与传主有关的内容,然后具体分析即可。同时,要注意分析它们体现的人物性格。结合“他对曹立瀛说:‘听说你家境不丰,经济拮据,卖文为生,你不必瞒我,我可以帮助你’”“说了一个字:‘动’”“这次他说的是个‘去’字”等分析可知,运用语言描写,写他对曹立瀛的关照以及对曹立瀛人生方向的指引。结合“他左手甩在椅子后面,右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着,考虑了一会儿,杨杏佛猛地用手朝曹立瀛一指”“杨杏佛认真听了曹立瀛的陈述后,考虑了一会儿,猛地用手朝曹立瀛一指”等分析,运用动作描写,“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地敲打”表现杨杏佛思考得深入,“猛地用手朝曹立瀛一指”表现杨杏佛的坚定。结合“杨杏佛的革命之心如此坚决,以至于在东南大学任教时,他的执着也影响到了不少学子。有一次,他来到上海商科大学(东南大学设在上海的商学院)授课。杨杏佛喜欢在课后留半小时的讨论时间,此间渐渐注意到有个学生发言特别积极”“一心投入爱国运动的曹立瀛有时也担心影响到最后一年的大学学业,于是便向他最信任的杨先生请教”“从政还是求学,成了摆在这个年轻人眼前的一道难题。这当口,他又想到了恩师杨杏佛,前去请教”“恩师的一个字,成就了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曹立瀛”等分析可知,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了杨杏佛这个人物形象。‎ ‎4.示例一:合适。①标题是“‘二字师’杨杏佛”,所以要用一些笔墨介绍与此有关的情节。②曹立瀛是“二字师”教导的对象,文章正是通过描写曹立瀛的困惑等表现杨杏佛的教导的重要性。③描写曹立瀛根据老师的教导做事取得成功来表现杨杏佛教导的正确性。‎ 示例二:不合适。①标题是“‘二字师’杨杏佛”,重点对象应该是杨杏佛,所以不应该过多描写曹立瀛这个人。②曹立瀛遇到的困惑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简略描述即可,没有必要详细描写。③对曹立瀛根据老师的指导选择道路有所成就等可以简写,因为文章重点在于表现杨杏佛而不是曹立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你认为文章用比较多的篇幅描写曹立瀛合适吗”,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此题时,要注意文本描写的主要内容,分析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文章主要通过杨杏佛给曹立瀛指明道路来塑造传主杨杏佛的形象,与曹立瀛有关的内容较多。如认为合适,可以从描写曹立瀛的成长对反映传主形象的作用入手分析。如结合“一心投入爱国运动的曹立瀛有时也担心影响到最后一年的大学学业,于是便向他最信任的杨先生请教”“从政还是求学,成了摆在这个年轻人眼前的一道难题。这当口,他又想到了恩师杨杏佛,前去请教”分析,文章正是通过描写曹立瀛的困惑等表现杨杏佛的教导的重要性。结合“曹立瀛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五卅运动。就这样,一个‘动’字为一个立志从商的青年人指出了另一个方向”“曹立瀛辞职后远赴芝加哥大学求学,后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后他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上海财经大学执教直到去世。恩师的一个字,成就了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曹立瀛”分析,写曹立瀛根据老师的教导做事取得成功来表现杨杏佛教导的正确性。如认为不合适,可以从详略处理的角度分析。标题是“‘二字师’杨杏佛”,重点对象应该是杨杏佛,曹立瀛的是否参加“五卅运动”“从政还是求学”等,简略描述即可;对曹立瀛根据老师的指导选择道路可以简写,如“曹立瀛辞职后远赴芝加哥大学求学……成就了学贯中西的经济学家”简单交代即可,文章重点在于表现杨杏佛而不是曹立瀛。‎ 二 ‎1.AC ‎【解析】B项,应该是除教堂之外它是最高的。D项,应该是“正在成为”。E项,应该是“不但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地推向世界,而且也注重介绍中国的当代文化创造”。‎ ‎2.①徐龙森的画作在比利时皇家大剧院这样一个巨大的欧洲古典建筑展出。②举办中国文化讲座和研讨会。③中国与比利时进行文化对话,将中国艺术与比利时艺术同台展出,或者联合演出。‎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①要概括主要活动,不能事无巨细地罗列;②只能是此时此地艺术家的活动;③要分点归纳。‎ ‎3.①徐龙森的画作显示出艺术在中国正在成为一种生活的体验。②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艺术展示,展示了中国人的生活状态。②举行讲座和研讨会,让欧洲观众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并与中国文学家、艺术家互动,沟通双方的感情,弥补文化方面的差异。③‎ 在中比文化的对话中,中比双方都能深切感受到文化背后的生命状态。‎ ‎【解析】设置本题的目的是引导考生挖出作品的主旨,深刻领会新闻事件的价值。回答这一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紧紧抓住主要的新闻事件;第二,对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主要活动的意义分别做出评价。‎ ‎4.①在世界各地举办文化活动,不但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地推向世界,而且还能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当代文化,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让世界全方位了解中国。②另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能够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融合的潮流下,增进国际间交流,推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乃至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解析】此题为半开放性题目,回答时,首先要点明在国外举办文化活动的意义,考生可以结合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董俊新的观点进行提炼。然后,考生可以结合现实,在宣传民族文化、增进国际间交流、推动文化软实力等重要性问题上畅所欲言,注意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三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有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A项,“认为设计师在设计时习惯将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的理念与做法是不可取的”错误,原文“这些文化与传统,作为设计师的追求都无可厚非”。B项,“但作者还是全然否定”错误,原文“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D项,“是因为人们现在居住在城市,也没有儿童时代放牛的经历,缺乏乡土野草的知识”错误,原文“用水生、湿生、旱生乡土植物——那些被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故选C。‎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有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干问“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是通过对自然的设计向人们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该做法的深远意义不包括的一项,题中A项,“打破我们追求园艺之美、几何之美或古典式的小桥流水之诗情画意的审美疲劳”中不包含“展示野草之美的特质”。故选A。‎ ‎3.①既追求传统文化,更珍视日常的、昨天的、被遗忘鄙视的等这些足下的文化。②既追求园艺之美等刻意而为之的美,更要展示野草之美、平常之美、被遗忘践踏的自然之美。③‎ 尊重普通平常的人、事以及自然之物,努力构建人与自然、时间的和谐画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应该具有哪些设计理念,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表达观点的句子进行总结,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句子“而本设计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的历史文化,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故事”“但同时本设计放弃了极端的保护与生态主义的途径,而强调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通过设计来体现自然与普通的美”“而本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自然之物的美”“那些被人们践踏、鄙视的野草,来传达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以此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培育环境伦理”概括答题要点。‎ 四 ‎1.①首先介绍“73EJT23:54”木简上数字的有关情况,展现无零的事实;②然后揭示无零整数观的实质,说明当时中国人的整数不是现代定义中数轴上的点,而是数轴上的线段;③最后说明这种整数观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传统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细读文段,看文段共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合并同类项,进行层次划分;接着抓住每个层次中的关键语句,如“这种原始朴素的数学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传统,直至今日仍有痕迹可循”等,将每层的大意概述出来;最后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将其连缀成答案。‎ ‎2.这是对古代中国朴素的整数观的形象概括,这种整数观不是把整数看作现代定义中数轴上的点,而是看成数轴上的线段,一个整数代表一段。‎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答题区间为第二段。作答本题,首先要指出这是中国古代整数观的形象概括,然后根据第二段中“在他们看来,整数不是现代定义中数轴上的点,而是数轴上的线段”进行概括,指出这种整数观的实质,即整数不是数轴上的点,而是数轴上的线段。‎ ‎3.中国人的整数观念产生于自然计数,起点是一而不是零。按虚岁计算,出生就算一岁,过了一岁所在年的终点(除夕),进入下一年的起点(大年初一),就算两岁。所谓两岁,就是起点终点分别为第一年、第二年这两条线段的任意点,而不必积累满两个整年的长度。‎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中国人的整数观念的内涵,这里需要指明两点,一是中国人的整数观念产生于自然计数,二是这种计数方法起点是一,不是零。其次要说明计虚岁如何体现这种观念,可结合第二、三段中关于“两天”的说法的说明,整合语言,组织答案。‎ 高考链接 一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本题相对容易。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注意是关于“生物多样性危机”。在原文第一段最后几句,A项、B项、C项都是原文的概括。由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知D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而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原因之一。故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要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曲解原文等。A项,“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错,原文“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可知不是“缓解”,恰恰是加剧了生物多样性危机。C项由原文“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可知张冠李戴。D项“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曲解原文等。B项于文无据,属于无中生有。其他各项在第四段的最后三句话中都能找到,其中A项是原文的概括,C项、D项是原文的同义转述。故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由材料一“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材料二“城市作为人类的产物……”可知说法正确。A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错,于文无据,无中生有。B项原文“着实令人惊叹”、“感到不可思议”可知不是“忧虑”是“惊叹”。D项材料一“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材料二“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可知观点不同。故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和整合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曲解原文等。A项,由原文“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可知,“为抵御积雪的覆盖”错,是为了抵御积雪融化后的夜间冰冻。‎ ‎6.观点:①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③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 启发:①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②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整合及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的能力。一样遵循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原则。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答案,本题答案应该在全部材料中找。明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其实结合前面的题目也能大致了解每则材料的侧重点),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注意观点性的句子,材料中有直接照搬,如果材料中没有明确观点性的句子,考生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即可。本题要求谈启示,考查探究能力,考生的观点需要依托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二 ‎1.B ‎【解析】B项,“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不正确,图片显示2015年与11、12年相比是下降的。‎ ‎2.C ‎【解析】A项,“只有……才能”条件关系不成立,过于绝对,从材料一“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必须‘倡导创新文化’……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可知,选项中前一分句不能成为后一分句的必要条件。B项,曲解文意。材料三中“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目的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而不是“体现科研工作的价值”。D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四可知,“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原因是“‎ 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3.相关方:①高校;②企业;③政府。‎ 作用:①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和知识储备,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是相关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提供方;②企业是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可以提供较为充裕的转化资金;③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转化环境,给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 ‎【解析】首先回答相关方的主体,文本明显体现了三个主体:高校、企业、政府。根据三个主体分别回答所起的作用。材料三、四讲述了了高校提供人才和知识储备的作用,以及政府企业的组织协调作用。‎ 三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B项,前半句“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对,后半句“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原文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才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项,“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错误。E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判断错误。‎ ‎2.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想答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一是“1985”的时间限制,必须是发生在1985年的事,包括作品发表与获奖。二是陈忠实的“标志”,包括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等。‎ ‎3.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意思,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4.“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为探究题。一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第一问要理解“剥离”“寻找”‎ 的文本意思,传主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才想要“剥离”。第二问“哪些”可以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为文学营养、时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点是阐述剥离什么与寻找什么的关系。答案可以百花齐放,但是一定要以文本为基础,既要有观点,更要有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