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集训十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

考点集训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一、(2017·甘肃省天水市第三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倔强诗人牛汉 牛汉,一个粗犷野性倔强的名字,我没想到他的外表也是粗犷的,身材高大得像个体力 劳动者。83 岁了,有些驼背,就像牛弓起背一样。脸黑黑的,轮廓分明,苦难的岁月在上 面留下深深的痕迹。如果他走在大街上的人群里,人们会认为是个乡夫野老,绝对不会想到 是个大诗人。 他的话从不带拐弯,是直着从肚子里出来的,思想和情绪都那么外露。 交谈中老人多次提到冯雪峰,我问:“您和冯雪峰私交很深吧?”我约略知道牛汉与冯 雪峰原是同事,并为冯写过诗,而且写的这首《半棵树》编入新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我说:“说一说怎么写《半棵树》的吧。” “那是 1972 年,在湖北咸宁,我们在一个连劳动,但不在一个排,经常见面。他干活 不偷懒,还光脚下地呢。有一天,记得是夏天,他穿了件单薄衣裳,袖管裤管挽起来,露出 细细的胳膊和腿脚,瘦骨嶙峋,站在水边,我联想到山坡上一棵树——是半棵树,被雷劈了 一半,就写了这首诗。可惜他没熬到‘文革’结束。” 我想,牛汉不也曾经是暴露在荒原之上雷电之下的那伤残的半棵树吗? 老人回忆“文革”,又引出了初中新教材课文《华南虎》的写作话题。“那是 1973 年 6 月,在咸宁五七干校劳动改造。麦收后休息几天,我跟另外两个人以去韶山革命圣地参观 为借口,坐火车去了桂林。到动物园,看到一只大老虎,我震动了。”他至今还记得老虎的 样子:背对着观看的人们,不愿意理睬,“那趾爪破了,流着血,流着血啊,墙上也留下血 印。”一时间,牛汉仿佛看不见周围的人群,听不见人们的声音,心里只是震动着、摇曳着, 感应着老虎的内心痛苦。“我看着老虎,就想到我自己,我就是那只老虎啊。”他当时萌发 了写这只老虎的冲动,回到咸宁便落笔成诗。 《华南虎》讲述着笼中老虎的痛苦和绝望,最后写了幻觉:“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 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这里既是幻想又是事实,事实 就是当时他听驯养员说老虎不叫则已,一叫声音大得很,好可怕;幻想就是最后的描写由静 到动、由悲哀到振奋,展示出气冲霄汉的气概。他写这首诗,是用语言文字和行动来证明自 己精神意志的不可摧毁。 《我的第一本书》是又一篇初中新教材中的课文,里面有这样的话:“我的童年没有幽 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说是没有幽默,可是文中处 处显出幽默,记得选编教材讨论课文时,这篇待选课文中的幽默情景让所有在座的人都乐了。 牛汉十五岁参加革命,背井离乡,一去不复返。他小时候的“幽默”故事刚一开始便告 结束,“荒寒的”景象紧随了他的一生。 “在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没有悲观过,我一直乐观,我相信自己没错。”“我写了一辈 子诗。我的诗与我的生命不可分离,诗不是我的第二生命,而是第一生命。”这是牛汉在会 上吐露的真言。 他还讲到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过时诗人的言语交锋。对方说:“牛汉,你一贯写的是小 我。”牛汉反问:“你写的是什么?”“我写的是大我。”牛汉怒气冲天:“我的小我是有 理想有志气、有血有肉的人!你的大我是无血无肉空空的什么都不是的人!”又有一次,在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牛汉从北京城东骑了一个半小时的自行车赶到会场,迟到了。 此人又莫名其妙地批评道:“牛汉,这么多人等你,你总是自高自大。”牛汉本来已经坐下, 马上站起来说:“我长得高大,就是自高自大。”我想,这恐怕不是个人意气之争,而是两 种思想之争,两种人格之争。 牛汉真的从来就没有“悲观过”吗?在这次诗歌研讨会上,老人回忆往事时情难自已, 对着众人痛苦地说:“我一生的教训太多了,太多了,唉……”声音沉下去,脸也低下去, 几乎要落泪了。 首都师大吴思敬教授说:“牛汉先生有骨气,敢说真话,没有奴颜媚骨,这是当代中国 文人最缺少的品格!”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半棵树》表面上是牛汉为冯雪峰创作的,其实诗人写的是他自己。 B.牛汉坚持写有理想、血肉丰满的“小我”,不随波逐流,没有奴颜婢膝。 C.吴思敬教授的话也是对中国文人的呼吁,呼吁他们要像牛汉那样有骨气,敢说真话。 D.《我的第一本书》处处显得幽默,这体现了牛汉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依次记述了诗人牛汉的外貌、主要作品的创作经历、人物品格等方面内容,人 物形神兼备,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B.牛汉为朋友冯雪峰创作了诗歌《半棵树》,是因为冯雪峰的外在形象瘦骨嶙峋,很像 山坡上被雷劈了一半的伤残的半棵树。 C.牛汉的《华南虎》写的那只老虎虽然被困笼中,痛苦绝望,但依然拥有不羁的灵魂。 作者借此来表现自己精神意志的坚不可摧。 D.虽然“荒寒”的景象伴随牛汉一生,但他从来没有悲观过,把诗歌作为自己的第一 生命,有了诗歌就有了精神支柱。 E.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略得当,有多处引用,既写出了 人物的经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3.本文有哪些类型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7·湖北省襄阳市第二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戏剧是时代演变中的人生 陆怡彤 远山 她像极了一位童心未泯的邻家奶奶,有着正午阳光一般的笑容。侃侃而谈中,她的话语 流露出对人生与戏剧的睿智思考,眼神里满是岁月沉淀的坚定之光。这便是我们对陈薪伊的 印象。 前不久,由陈薪伊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在国家大剧院结束了长达 8 天的演出。这位 年届耄耋的中国女导演,以自己的人生感念和戏剧探索,为全世界纪念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 2016 年画上了一个韵味悠长的句号。 陈薪伊说,自己与莎士比亚的故事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那时,她看过两部莎翁作品的 电影,苏联邦达尔邱克主演的《奥赛罗》和英国奥利弗导演并主演的《哈姆雷特》。她顺着 他们的思路认识了一个忧郁的王子“哈姆雷特”。20 世纪 80 年代初,陈薪伊开始学习导演 专业,对戏剧的研读让她对莎士比亚的认识慢慢成熟起来,莎剧对人性犀利的解剖让她懂得 “经典”与“大师”的含义。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排演剧目中,她是《麦克白》分场导演之一, 并在剧中扮演了麦克白夫人。1986 年,陈薪伊执导的《奥赛罗》参加中国第一届国际莎士 比亚戏剧节,引起强烈反响,她因此被评为当年“全国十佳导演”之一。时隔 30 年,在莎 士比亚逝世 400 周年的这个时间节点,陈薪伊再次走进莎士比亚的悲剧世界。 如何才能排演出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如何才能引导中国观众读懂《哈姆雷特》? 这些问题在陈薪伊的脑海中不断地徘徊着,直至她再次打开《哈姆雷特》的中文译本,翻译 家朱生豪走进了她的视野。一个火花闪现,“答案就在这里”。 朱生豪,32 年的短暂人生,翻译了 31 部莎士比亚剧作。提起译笔的那一刻,朱生豪勉 励自己:“从今天起,我埋葬了青春的游戏,肩挑人生的负担,做一个坚毅的英雄。”在日 本侵华战争期间,朱生豪曾听到一位日本学者说中国没有莎士比亚翻译,所以他决定要坚持 翻译莎翁剧作,就好像他来人间就为了翻译这一件事。这仿佛是他一个人的抗战。他一个人 在轰炸机的威胁之下,在轰炸上海的炮火声中,完成了自己的翻译。当《哈姆雷特》的手稿 被炸毁以后,他又重新再来。陈薪伊忘不掉那昏暗的小屋与破旧的床,忘不掉朱生豪头上的 轰炸机螺旋桨,忘不掉屋外的狂轰滥炸,仿佛被烧焦的手稿还挥不去地飘零在半空中。 犹如一颗石子,在她的内心荡起波澜。这一次,她在朱生豪的《哈姆雷特》译本中读到 更多的是共鸣。朱生豪将出场两次且只有几句台词的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放在了人物表的 第三位。在陈薪伊看来,满是亢奋与激情的朱生豪是在用言出即行的小福丁布拉斯来观照哈 姆雷特。于是,她在话剧《哈姆雷特》中加入了朱生豪的故事,由演员佟瑞欣一人分饰二角 来完成。她解释说:“朱生豪有着令我崇尚的理想人性,即莎士比亚崇尚的理想人性——激 情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在剧中朱生豪顽强的生命力、坚强的意志力与哈姆雷特怠 惰延宕的性格、懦弱犹豫的内心形成了一种对抗。”在这部悲剧中,她期望“无冕之王”朱 生豪和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表演转换能够唤醒观众,希望人们可以用对比的思维重新判断那 个被粉饰过的白马王子,从而拷问每一个和自己有关的细枝末节,去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曾执导过京剧《商鞅》的陈薪伊,在大多数导演退居幕后的这个年纪,仍然选择了舞台第一 线,“言出必行”何尝不是投射了她的艺术人生。 这版《哈姆雷特》让人难忘的还有那些“中国味道”的细节。舞台布景里中国建筑元素 的运用,昆曲《牡丹亭》音乐的加入,等等,都是现场观众的会心之处。如何令中西文化和 谐融洽地共处一个空间,大概是每一个戏剧人都要探索的时代命题。陈薪伊说:“虽然许多 戏剧的处理是在解剖哈姆雷特,但我不能让哈姆雷特失去莎士比亚戏剧中高贵的气质和高雅 的风韵。因而,我用高贵的气质去融合不同的剧种。比如,我加了一段《牡丹亭》的音乐, 因为无论是花园殉情,还是父亲在感情路上的阻隔,奥菲利亚和杜丽娘都是十分相似的。”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这是《哈姆雷特》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这也正是 陈薪伊的戏剧初心。因为忠于自己,她日夜琢磨如何更好地呈现那些也许只能在显微镜下才 能看到的细节;因为忠于自己,她渴望用莎士比亚的精神去反观人性,让人类看一看自己发 展演变的模型;因为忠于自己,她将生命和时间都交付于舞台,把舞台视为不能亵渎的神圣 的殿堂,努力用思想和世界观去诠释戏剧作品,感召观众。“我的人生是随着时代而演变的 戏剧人生,我的戏剧是时代演变中的人生戏剧。”这便是陈薪伊和她的戏剧人生观。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 月 5 日,有删节)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话剧《哈姆雷特》融入了陈薪伊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戏剧的探索,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B.研读戏剧让陈薪伊对莎士比亚的认识逐渐成熟,使她认识了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懂得“经典”“大师”的含义。 C.陈薪伊在她导演的《哈姆雷特》中努力探索戏剧的时代命题,融入了许多中国建筑 元素,使得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D.“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是陈薪伊的戏剧初心,因为忠于自己,她将生命和时间倾注 于舞台,用自己的思想去诠释戏剧。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开头运用细节描写,如“童心未泯”“正午阳光一般的”“睿智”“坚定”等词, 浓墨重彩地描写陈薪伊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B.第二段交代了文章的缘起是陈薪伊成功执导话剧《哈姆雷特》,其中“长达 8 天的演 出”“韵味悠长”等词语饱含作者褒扬赞叹之情。 C.文中插叙朱生豪矢志翻译莎剧的事迹,这并非闲笔,因为陈薪伊在阅读他的《哈姆 雷特》译本中产生共鸣,才决定导演《哈姆雷特》。 D.陈薪伊在《哈姆雷特》中加入昆曲《牡丹亭》的音乐,就是为了证明她“言出必行” 的艺术人生。 E.陈薪伊在她所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中加入朱生豪的故事,意在诠释其为自己所 崇尚的理想人性,即激情与理智相结合的完美人性。 6.陈薪伊导演的《哈姆雷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东北地区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琢磨诗歌,就是雕琢自己的灵魂 铁凝 31 年前的 8 月 30 日,田间离开了我们。他临终的遗言是:“我自田间来,还回田间去。 我死了,把我的骨灰撒在我家乡的土地上。”田间就是这样一位属于土地、属于人民的诗人。 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说过:“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 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就是不朽的。”田间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 了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他和他的诗都是不朽的。他战鼓般激昂的诗句,永远留 存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田间曾经说过:“真正的诗人,在琢磨诗歌的同时,是会雕琢自己灵魂的。”他一生都 在战火中淬炼,在战斗中成长,在时代的造山运动中经受艰巨的考验、实现灵魂的升华。 青年时代的田间深受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影响,1934 年,年仅 18 岁就加入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在左联,他积极参与编辑《文学丛报》,出版了诗集《未名集》《中国牧歌》。这 些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以独具的风格受到广泛关注,茅盾先生评价他的诗“完全摆脱新诗已 有的形式的束缚,这是很可贵的”。 1938 年初,田间在晋东南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成为战地记者,同年夏天到达延安并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初到延安,田间和邵子南、柯仲平等人发起了街头诗运动,他提着油墨桶、 白粉笔和黑木炭创作了大量激励人民奋起抗战的街头诗、墙头诗和枪杆诗,《假使我们不去 打仗》《义勇军》等等,这些诗作激情澎湃,明白晓畅,在战士和群众中广为传诵。创作于 这一时期的长诗《给战斗者》是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重要收获,在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 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茅盾等都曾给予高度评价。 “让我们的歌颂符合着战斗者的步伐吧,让我们的歌颂迎接着英雄的呼声吧,让我们 诗人踏着为自由、为祖国而牺牲了的人民的血迹去吧!”这是诗人田间的心声,也是战士田 间的誓言,他的诗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伟大斗争的鼓点和号角。雪莱曾经说过: “在一个伟大民族觉醒起来,为实现思想上或制度上的有益改革而进行的战斗中,诗人是一 个最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田间当之无愧地就是这样一位诗人。 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田间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响应《讲话》号召,到艰苦的地区去,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前线,历任中共盂平县委宣 传部长、晋察冀文协副主任、晋察边区《新群众》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雁北地委宣传部长兼 秘书长、张家口市委宣传部长。他一方面出生入死,从事基层组织工作,另一方面,在枪林 弹雨中写诗,在行军路上写诗,在马背上写诗,在黎明前的黑夜里写诗。火红的年代给了他 无尽的灵感,人民的奋斗给了他不竭的诗情,尤其是 1946 年完成的长篇叙事诗《赶车传》, 通过贫农石不烂的命运反映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解放的斗争,是一部恢宏壮阔 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田间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为青年作家的成长做出了重要贡 献。同时,田间诗歌的创作也进入了又一个丰收期,他热情歌唱胜利,歌唱新生活,歌唱劳 动者和建设者,在五六十年代,出版了《短歌》《向日葵》等十几部诗集。从抗美援朝战场 到海防前线,从农村生活到工业建设,诗人的鼓槌始终紧跟着时代的脉搏。田间是新诗民族 化、大众化道路的自觉探索者,他毕生的诗歌创作扎根于古典和民间的中国诗歌传统,不断 从鲜活生动的群众口语中汲取营养,他的诗体跨越自由体、信天游、民歌体、新格律体、半 格律体等等,为新诗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就如诗人自己所言:“我是人民的儿子,永远为人民而歌。”“滹沱河上柳,高枝悬北 斗。”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始终如北斗七星一般为田间指引着方向和道路。在这条道 路上,他毕生矢志不移,把他深长的爱、澎湃的才情全部献给了人民的事业,献给了诗歌。 他的诗也由此汇聚了无数战斗者和建设者的心声,成为时代的强音,永远铭刻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征程上。 (有删改) 相关链接 田间(1916-1985),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田间的诗形式多样,信天 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试。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他作过一些探索,以平朴 的描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朴的风格。其诗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传遍全国。他被 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这篇传记大量引用传主及中外作家茅盾、涅克拉索夫等人的原话,这不仅使田间的 形象更丰满,也使传记更有说服力,更具真实性。 B.文章标题“琢磨诗歌,就是雕琢自己的灵魂”意在说明田间在时代的运动中经受了 各种艰巨的考验,实现了灵魂的升华。它是全文的文眼,表达了作者对田间的高度颂扬。 C.《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给战斗者》等诗作之所以在战士和群众中广为传诵, 是因为这些诗作激情澎湃,明白晓畅,在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D.这篇传记倒叙、顺叙结合,篇首从田间的遗言写起,遗言既是对传主的高度概括, 又引出对田间事迹的叙述。正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田间一生的主要事迹,条理清晰。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田间能够写出一些反映农村生活和工业建设者心声的诗歌,是由于田间能够深入艰 苦的地区、深入工农兵群众中去,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 B.田间始终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着,表现在他对新诗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探索, 这一探索也使他的诗歌创作扎根于古典和民间的中国诗歌传统并从中汲取营养。 C.左翼文学、革命文学以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时代思想影响了诗人, 火红的年代给了他灵感,让他写出了独具风格的诗歌,成为“时代的鼓手”。 D.特定时代的诗歌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如田间于 30 年代末期写的街头诗、墙头诗和 枪杆诗等激励了人民奋起抗战的热情,但今天读来,却少了激发读者热情的元素。 E.田间的诗歌能够汇聚无数战斗者和建设者的心声,成为时代的强音,这是因为他毕 生的矢志不移、他深长的爱以及他澎湃的才情全部献给了诗歌。 9.田间是不朽的,田间的诗也是不朽的。试结合文本概括田间诗歌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安作璋:道德学问著春秋 赵秋丽 李志臣 李建业 “我的一生可用读书、教书、写书来概括。”年近九旬的安作璋先生安详地坐在狭窄的 书房里,身上自然流淌着一股浓烈淳厚的文化气息。 1927 年 1 月,安作璋出生于山东曹县城内文庙旁一户书香之家,家门两边有副“忠厚 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对联,这成为他一生遵循的信条。 1937 年,安作璋小学毕业,家乡被日军占领,日本人也在县城办了一些学校,但他随 家庭转到乡下私塾读书。在家庭熏陶和师长的教诲下,他先后读完前四史和《资治通鉴》等 书。1944 年秋,安作璋流亡辗转到山东第二临时中学高中部学习。安作璋说:“这段艰苦 岁月,支撑我的是那些历史人物百折不挠的精神。” 1947 年中学毕业,安作璋以优异成绩考入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投入著名文史学家 张维华、栾调甫、朱东润等先生门下,获得了许多终身受益的教诲。 在张维华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安作璋主攻秦汉史。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总是如饥似渴 地涉猎各种文献,四易寒暑竟有 7 个假期没有回家。 1951 年,安作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1954 年 2 月 20 日、5 月 27 日,他的论文《西汉的西北屯垦》《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相继发表在《光明日 报》史学版上,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罕见的,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1955 年,安作璋的第一部史学著作《汉史初探》出版,1957 年再版。当时,他年仅 28 岁。1959 年,《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出版,1979 年再版。 “十年动乱时期,我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遭到隔离和批斗。”安作璋说, 在那是非颠倒的年月,他学术研究的步伐并未停止。 改革开放以后,安作璋迎来了学术的春天,著述达数千万字。1980 年,他因研究成果 突出,从讲师直接越级晋升为教授。 安作璋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他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 安作璋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命名为《学史集》《学史集续集》,他说:“历 史是一座宝库,活到老,学到老,也不一定能窥其门径,而升堂入室更不容易,因此本书题 名曰《学史集》。” 《文摘报》原主编肖黎回忆说: “先生每次寄来稿件时都要附上一段话,说虽然已经 认真地思考才下笔,完稿后依然不太满意,如可用,希望能予以修改,文章长短由我确定, 不必再商量。作为老先生,他总是这样平等待人,替别人着想,让我感到心里热乎乎的。” 安作璋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史学家,是中国秦 汉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 有人请他传授一些治史秘诀,他说:“我没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勤于读书、勤于思 考、勤于写作。” 安作璋本人就是“三勤”的典范。他从大学读书时到如今午夜之前都极少休息,有时躺 下后仍在思考问题,一旦有所发现,立即笔之于书,到了寝不安席的地步。 除了“三勤”,安作璋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博与专的关系、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他说:“所谓渊博,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再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 病,但对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来说,不但要精通,还要扩而大之,凡是与研究方向有关 的知识都应该通晓。同时,我们又可以把知识划在一定的范围或领域内,即变无限为有限, 然后再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这里所谓有限的知识,就是‘专’的问题。” 曾有人问安先生:“一个历史学家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实事求是, 秉笔直书。”安先生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以历史学家的严谨眼光来观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 件,评价历史得失,丝毫不去迎合某些人物传记中泛滥的媚俗倾向。 “道德学问”是安作璋自己的理想追求。他经常给学生讲:人无论干哪一行,从事何种 职业,都离不开做人这个前提条件和根本问题。 下午的阳光柔和地映照着安作璋先生慈祥的面孔,先生家客厅悬挂着一副济南名士徐北 文题赠的对联:“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正是先生“道德学问”的最好写照。 10.下列对安作璋先生相关事例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作璋十分勤奋,上大学时在午夜之前极少休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即使 躺下,只要一有所得,就会寝不安席。 B.安作璋成就卓越,曾因研究成果突出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是最早从事秦汉史研 究的著名史学家,参与创办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C.安作璋在进行史学研究时把史德摆在突出位置,总以公正眼光来对待历史人物和事 件,体现了历史学家“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素质。 D.安作璋的成长既受到了良好家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历史人物的精神感染,还与 他的导师们的关怀与悉心指导分不开。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的前半部分按照安作璋的人生轨迹来叙述,这样既使叙述的内容线索清晰,层 次分明,又符合读者的认知习惯。 B.安作璋认为治学还要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博”指的是精通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 方向,“专”指的是用有限的时间去探索有限的知识。 C.安作璋年轻时在史学界就有了一定的影响,他毕业后不久就在《光明日报》史学版 上发表论文,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独一无二的。 D.安作璋把“道德学问”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其实就是说他在做人与做学问两个方 面把做人作为根本,不容半点马虎。 E.安作璋对史学研究很执着,即使在遭到隔离和批斗的“文革”中也未停止,徐北文 所题的“良史春秋笔”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12.文中为什么说安作璋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集训十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1.A 这是作者的看法:写冯雪峰,也是诗人牛汉的写照。 2.BD B.不仅是外在形象很像,更有被摧残的身心、悲惨的状况与半棵树也很像。D.“从 来没有悲观过”概括不当。可参照倒数第二段内容。 3.①引用传主的话,突出传主的创作经历和内心世界,也使人物更真实可信。②引用 他人的评价,如引用吴思敬教授的话,从侧面写出了牛汉人格的伟大。③引用诗人的作品, 如《华南虎》《我的第一本书》的部分内容,体现诗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品质,也增强文章 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4.B 根据原文,认识忧郁王子“哈姆雷特”,是在她看过两部莎翁作品的电影之后。 5.BE A 项,“细节描写”错,“浓墨重彩”牵强;C 项,“决定导演”在前,“产生 共鸣”在后;D 项,“是为了给《哈姆雷特》中加入‘中国味道’”。 6.①《哈姆雷特》中加入了朱生豪的故事,以期用朱生豪和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表演 转换能唤醒观众;②《哈姆雷特》中设计了“中国味道”的细节,如舞台布景里运用中国建 筑元素,加入昆曲《牡丹亭》音乐等;③话剧力求忠于自己,如在剧中呈现那些也许只能在 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节,力求用莎士比亚的精神去反观人性,让人类看一看自己发展演变 的模型。 7.C 表述杂糅且原因解说不全,《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等诗作激情澎湃,明 白晓畅,《给战斗者》在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诗作在战士和群 众中广为传诵还因为这些诗是激励人民奋起抗战的诗。 8.A、C B.分析不当。田间始终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着,伟大目标不仅仅表现在他 的诗歌创作,还应有奉献党、奉献祖国、奉献于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另外,原 文是“不断从鲜活生动的群众口语中汲取营养”。D.应为 20 世纪 30 年代;其次,他的街头 诗、墙头诗和枪杆诗在今天读来,却少了激发读者热情的元素,无中生有,表述错误。E. 原因概括错误,田间的诗歌能够汇聚无数战斗者和建设者的心声,是因为人民创造历史的伟 大实践,始终如北斗七星一般为田间指引着方向和道路。 9.①内容上,田间的诗主要歌颂土地,歌颂人民,歌颂革命,歌颂中华民族争取独立 自由等积极主题。②风格上,田间的诗的语言具有民族化、大众化,同时,以平朴的描述和 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朴的风格。③创作形式上,田间的诗形式多样,诗体跨越自由体、 信天游、民歌体、新格律体、半格律体等等,完全摆脱了新诗已有的形式的束缚。 10.B “最早从事秦汉史研究的史学家”错误,原文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秦 汉史研究的史学家”。 11.A、D B 项“‘博’指的是精通其所学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与原文不符,还要扩而 大之。C 项 “这在当时史学界青年一代中是独一无二的”错误,原文是说非常罕见。E 项“春 秋笔”是指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即史学家的史德。因此“良史春秋笔”指的是有史 德,并不是指执着。 12.①他虽然著述达数千万字,被国内外历史学界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但 他始终坚持勤奋学习。②他作为一位在学问上有建树的老先生,仍精益求精,对完稿后的作 品总是不太满意。③他在生活上平等待人,替别人着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