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乐亭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乐亭高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乐亭高平中学高一年级开学考试 语文试卷 一、 基础知识(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涟漪(yī) 潜力(qián) 毗邻(pí) 冠状病毒(guān)‎ B. 诟骂(gòu) 逡巡(qūn) 敕造(shè) 残羹冷炙(zhì)‎ C. 睥睨(nì) 自诩(xǔ) 蜷曲(quán) 畏葸不前 (sī)‎ D. 攻讦(jié) 间或(jiān) 罢黜(chù) 归根结蒂(dì)‎ 2. 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苌弘化壁 国萃 辩别 笑魇 B.万事具备 烦燥 冠冕 杜撰 C.万恶不赦 半晌 松弛 斑斓 D.气势磅薄 消磨 竹杆 老练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千古风流人物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C.举孝廉不行 D.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B.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C.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举: 攻取 D.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思念 ‎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 均:权衡、比较 B.置币遗单于 币:金钱 C.公车特征拜郎中 拜:拜见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唯独 ‎ ‎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③左右欲刃相如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羝乳乃得归 ⑥单于壮其节 ⑦天下云集响应 ⑧秦王恐其破璧 ⑨反欲斗两主 A、①⑦/②⑥/④⑤/⑧⑨③       B、①③⑤/②⑥/④⑦/⑧⑨‎ C、①③/②⑥/④⑦⑤/⑧/⑨      D、①③⑤⑧/②/④⑦/⑨⑥‎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数罟不入洿池 数通使相窥观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C. 见犯乃死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 吞二周而亡诸侯 武父子亡功德 ‎8、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登高而招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跪而二螯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召有司案图 10.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师不必贤于弟子 A. 蚓无爪牙之利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验之以事 D.而君幸于赵王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查,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合纵,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B.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C.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相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 D.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 ‎1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您送给我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唤起了我对童年的记忆,我将好好惠存!‎ B.学校公告栏有某学生写的失物启事:我在餐厅吃饭时不小心遗失了《高中数学题典》,如有拾到者,请速还我!‎ 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给他回个电话。‎ D.犬子将于国庆结婚,婚宴地点在朝阳街友谊大酒店,恭请老同学届时光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琵琶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典文学中与琵琶相关的诗文__________,但于唐代尤甚。最经典的,莫过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未听其声,不见其人,单看这字句,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已清晰显现。‎ 琵琶曲类型多样,风格多变,气象万千。明清时期,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琵琶武曲和以《阳春白雪》《月儿高》为代表的琵琶文曲便广泛流传,至今仍是琵琶曲中的经典。尤其是《十面埋伏》,几近算是了解琵琶演奏的入门曲目。然而世殊时异,近代以来,琵琶乐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西洋乐逐步传入国内,钢琴、小提琴渐渐显现于舞台,中国古典民乐日益式微,不复往日光彩。及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______________,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 ‎( )。一曲《霸王卸甲》,快慢交织、沉郁悲壮的旋律,将霸王项羽垓下之战的情绪流转_____________地呈现出来,楚汉决战的历史图景也随之铺展开来。在极富张力和故事性的曲调中,我们能听到项羽心中的悲愤与凄凉,犹如落寞英雄的夕阳挽歌。对比《十面埋伏》中以刘邦为视角的高昂激越、____________的节奏,同一历史事件,不同曲风,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情绪,成王败寇的残酷也更深地映入心间。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观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这份味道,西洋乐很难给得了。‎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汗牛充栋 蔚为大观 酣畅淋漓 大气磅礴 B. 浩如烟海 蔚然成风 淋漓尽致 大气磅礴 C. 汗牛充栋 蔚然成风 酣畅淋漓 气贯长虹 D. 浩如烟海 蔚为大观 淋漓尽致 气贯长虹 ‎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 B. 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也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 C.‎ ‎ 西洋乐自有其风韵,但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 D. 历经千年流传的中国民乐,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也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但西洋乐自有其风韵 ‎15.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种人心的反思,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 B.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人心的反思,也是一种乐曲的欣赏,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 C.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也是一种乐曲的欣赏,人心的反思。‎ D. 两首琵琶曲,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一种人心的反思。‎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 ‎,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C、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共15分)‎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 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 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 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 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 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 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 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 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 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 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砣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他们颤声叫着:“爸……”‎ 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 ‎1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小说开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 B.小说写金豹睡不着,目的是引出下文一连串情节,因为睡不着而走出铺子,直到他们点火救人,构思巧妙,环环相扣。‎ C.两位老人对海边正下着的大雪有一番对话。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心态,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 D.小说语言细腻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冬季风雪天气里的温暖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 ‎20.小说极力描写海浪和风雪之大,这样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 ‎ ‎21.小说结尾写金豹和老刚的儿子因为点燃的大火而得救,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 ‎ 三、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4题。(共16分)‎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先世在明初以军功得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家合肥。有族子占永城卫籍,天馥以其籍举乡试。顺治十五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博闻约取,究心经世之学,名藉甚。累擢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侍直,有所见,悉陈无隐,圣祖器之。康熙十九年夏,旱,命偕大学士明珠会三法司虑囚,有矜疑者,悉从末减。寻擢户部侍郎,调吏部。杜绝苞苴,严峻一无所私,铨政称平。二十七年,迁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辅议筑高家堰重堤,束水出清口,停濬海口;于成龙主疏濬下河。上召二人诣京师入对,仍各持一说,下廷臣详议,天馥谓下河海口当濬,高家堰重堤宜停筑,上然之。历刑、兵、吏诸部。‎ 三十一年,拜武英殿大学士。上曰:“机务重任,不可用喜事人。天馥老成清慎,学行俱优,朕知其必不生事。”“三十二年,以母忧回籍,上赐贞松榜御书,勉以儒者之学,复谓天馥:“侍朕三十余年,未尝有失。三年易过,命悬缺以待。”三十四年,服将阕,起故官,入阁视事。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尝谓:“变法不如守法。奉行成宪,不失尺寸,乃所以报也。”三十八年,卒,谥文定。‎ 天馥在位,留意人才,尝应诏举彭鹏、陆陇其、邵嗣尧,卒为名臣。为学士时,冬月虑囚,有知县李方广坐当死,天馥言其有才,得缓决,寻以赦免。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事亲孝,居丧庐墓,有双白燕飞至,不去,人名其居为白燕庐。子孚青,进士,官编修。父丧归,不复出。‎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 ‎【注】卫:古代九畿之一。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濬:同“浚”‎ ‎,深挖河道使水疏通。‎ ‎2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中“举乡试”即为参加乡试并考中为举人。乡试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 B. 经筵,汉唐以来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 C.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封建王朝新皇帝登基一般都要更改年号,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往往用年号来代指帝王,如文中“康熙”就是清圣祖的年号。‎ D. 古人在朝中做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2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李天馥学识渊博,深受器重。曾担任给皇帝讲经的经筵讲官,在刑、户、吏、工、兵等要害部门都任过职,后又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 B. 李天馥爱护百姓。主张战乱之后应该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甚至想方设法改善罪囚的服刑条件,而他“奉行成宪,不失尺寸”的主张不免有保守僵化之嫌。‎ C. 李天馥事亲至孝。在母亲去世时回乡服丧,筑草庐守墓时有一双白燕飞来,因此其居室被称为“白燕堂”。‎ D. 李天馥善于发现人才,也非常爱惜人才。他举荐的人,后来都成为一代名臣;对犯罪而有才的知县李某,他为之说情,使其得以免于死刑。‎ ‎2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10分)‎ ‎(1)上亲征厄鲁特,平定朔漠,兵革甫息,天馥务以清静和平,与民休息。(5分)‎ ‎ ‎ (2) 刑部囚多瘐毙,为庀屋材,多为之所,别罪之轻重以居,活者尤众。 (5分)‎ ‎ ‎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25-26题。(共9分)‎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25. 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首联写田家生活,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特点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B. 前两联中,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色都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C. 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写出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清苦孤寂,为结尾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D. 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 ‎26. 这首诗的颔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妙处。(6分)‎ ‎ ‎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3)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的角度,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情景交融、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名句: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四、写作(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斗。这场战“疫“‎ 中,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墙;社区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也值得我们尊敬。‎ 请从上述“普通劳动者”中选择一个对象,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表达我们的感激与敬意。‎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答案】A ‎【解析】(B敕造chì C 畏葸不前 xǐ D间或jiàn)‎ ‎2.【答案】C ‎【解析】( A.苌弘化碧 国粹 笑靥 B.万事俱备 烦躁 D.气势磅礴 竹竿 ‎3.【答案】D ‎【解析】(A风流:杰出的B 宣言:扬言C 不行:没有去)‎ ‎4.【答案】D ‎【解析】(思:悲伤,哀愁)‎ ‎5.【答案】A ‎【解析】(B.币:财物C.拜:授予官职D.独:难道)‎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D ‎【解析】(A项“惠存”是敬词,意思是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不能用于自己,“惠存”改为“保存”。B项“请速还我”语气强硬,不够礼貌。C项“家父”是谦词,不能用来称呼别人的父亲,“您家父”改为“令尊”。D“犬子”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光临”是敬词,敬称宾客来到。)‎ ‎13.【答案】B ‎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空:“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文中用来形容“诗文”,用“浩如烟海”恰当。第二空:“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指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文中强调“电子琴、小提琴、钢琴音乐班”在当时很盛行,用“蔚然成风”恰当。第三空:“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酣畅淋漓”形容文章等笔意流畅,表达充分透彻。文中强调将情绪流转彻底地呈现出来,用“淋漓尽致”恰当。第四空:“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气贯长虹”指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气贯长虹”一般用来形容气概、精神等,文中用来形容琵琶曲节奏的气势,用“大气磅礴”恰当。故选B。‎ ‎14.【答案】 A ‎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括号前的内容提到“西洋乐器以其高雅别致的气质,引领一时风尚”,括号后的内容主要讲中国民乐,从前后衔接的角度看,括号内补写的语句,前应提“西洋乐”,后应接“中国民乐”,据此可排除B、D两项。“有着西洋乐器无法比拟的旋律美感”与“流淌着更地道的中国味道”之间存在由浅入深的层递关系,顺序不能颠倒,故选A。‎ ‎15.【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乐曲不能“观赏”,可将“观赏”改为“欣赏”;二是语序不当,“不仅……也……”表示递进关系,应是“不仅是乐曲的欣赏,也是一段历史故事的回味,一种人心的反思”。故选D。‎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现代文阅读答案 16. ‎【答案】 A ‎ ‎【解析】(B项扩大范围,据“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可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是读书的结果、意义,不是读书的方法。C项曲解文意,“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表述有误,王国维的读书方法不是要求读书人怎么做,而是从美学0角度谈诗人创作。D项范围扩大,“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表述有误,“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根据上文可知,“这个读书法”是指“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读书法,不是各种读书方法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故选A。)‎ 17. ‎【答案】 C ‎【解析】(C项曲解文意,“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说法错误,全文的论述是历史时期交互出现的,不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 18. ‎【答案】B ‎【解析】(B项因果倒置,“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表述有误,原文说“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批判了不善于读书的人,是为了论证读书应该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所以选项因果倒置。)‎ 16. ‎【答案】C ‎【解析】C项,“话语中流露出他们对自己‘老了’的无奈心态,真实展示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说法错误。话语中有对年老的感慨,但并没有无奈的伤感。他们不是对“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生命像雪花一样脆弱;人生虽短暂和艰难,但要脚踏实地地去面对、经历。故选C。‎ ‎20.【答案】①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环境。(1分)描写海浪风雪之大,表现天气的寒冷、恶劣,营造出紧张、凶险的氛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②推动情节的发展。(1分)因海浪风雪越大,老刚和金豹不放心,走出铺子搬动舢板,才发现了落水者。也因为恶劣的天气,两个年轻人才会迷路,才有后面下相关的情节。(1分)③烘托两位老人舍己救人的形象。(1分)为了救起巨大海浪中的落水者,两位老人点燃铺子救人,舍弃了个人利益,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老人的高尚品质。(1分)④凸显主题。(1分)因海浪风雪之大,点燃铺子救人的举措无意救了他们儿子的命,凸显文章“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主旨。(1分)‎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海边的雪》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对老人,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为了给海里落水的人指明方向,不惜点燃了海边他们寄身躲避风雨的铺子,歌颂了老人们舍己救人的品质;小说最后通过老人们的儿子也因铺子的大火而得救,表达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小说中,极力描写海浪和风雪之大:“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通过海浪风雪的描写,能表现天气的寒冷、恶劣,营造出紧张、凶险的氛围,突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从情节上看,结合“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正是因为风雪之大,老人睡不着,所以才走出铺子;落水者和迷路者也因风雪之大才会找不到方向,才需要大火指引方向,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老人要点燃铺子搭救大海中落水者。从表现人物上看,结合“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分析可知,海浪风雪之大,从侧面烘托两位老人舍弃个人利益,点燃铺子救人的品质,尤其是小说中对铺子的介绍,铺子不单是两位老人躲避风雨寄身的地方,也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能够舍出性命拿出承包组所有的家当去救人,更彰显两位老人的品质可贵。从主题上看,结合“‎ 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因海浪风雪之大,点燃铺子救人的举措也无意救了他们儿子的命,事件也许有些巧合,但是却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 ‎21.【答案】①与前文写儿子深夜回家的情节呼应,使故事紧凑,结构浑然一体。②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情节发展的张力。③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不仅仅是对舍己救人的歌颂,更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④引发读者不尽的思考,能起到言有尽意无穷的作用 。‎ ‎【解析】本题考查结尾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合,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本题中,写金豹和老刚的儿子也因为点燃的大火而得救,结合文本内容“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内容分析,与前文情节互为照应。结合“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 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可知,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不仅仅是对舍己救人的歌颂,凸显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温暖主题。结合“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分析,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引发读者的思考。‎ ‎22.【答案】 C ‎ ‎【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故选C。‎ ‎23.【答案】 B ‎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然而他‘‎ 奉行成宪,不失尺寸’的主张则不免有保守僵化之嫌”分析有误。李天馥主张“奉行成宪,不失尺寸”,是不希望政令繁多以致劳民扰民,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意思,而不是“保守僵化”。故选B。‎ ‎24.【答案】. (1)皇上亲征厄鲁特,平定北方大漠,战争刚刚停止,天馥致力于清静和平,让老百姓能够得到休整。‎ ‎(2)刑部的囚犯很多人(因为监狱条件恶劣)死去,李天馥筹集建造房屋的材料,为囚犯建造了更多牢舍,根据罪行的轻重让他们分别住在不同的牢房里,存活下来的囚犯很多。‎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1)句的关键词及翻译:“兵革”,战争;“务”,致力于,从事;“休息”,休养生息,休整。第(2)句的关键词及翻译:“瘐毙”,关在牢狱里的人因受刑或饥寒疾病而死亡,翻译为“死亡”即可;“所”,名词,牢房;“别”,根据……分类,区别。‎ 参考译文 李天馥,字湘北,河南永城人。他的祖辈在明朝初年因为军功得以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在合肥安了家。有一个同宗族的子弟是永城卫籍贯,李天馥就用永城卫的籍贯(参加了乡试考试)考中了举人。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授予检讨的官职。他见闻广博,善于选取其中精要,用心研究经世之学,名声很大。多次升迁之后担任内阁学士,充任经筵讲官。每次当值侍奉皇上时,有什么见解,他都毫无隐瞒地全部陈述出来,圣祖皇帝很器重他。康熙十九年夏天,遭遇大旱灾,(皇上)命(李天馥)和大学士明珠会同三法司审查复核囚犯,有值得同情或证据不全有所怀疑的罪囚,都按照最末一等替他们减刑。不久(李天馥)升任户部侍郎,又调到吏部任职。他拒绝一切馈赠贿赂,性情严厉,不徇私情,考核官吏政绩时(人们)称赞他公平。康熙二十七年,升任工部尚书。河道总督靳服建议修筑高家堰重要堤防,约束黄河水道使之从清口流出,停止疏通海口;于成龙主张疏通下河(入海口)。皇上召两人进京入宫问询,(两人)仍然各自坚持自己的说法,(皇上)将此事下达给朝中大臣详细讨论,李天馥认为下河海口应当疏通,高家堰重堤应该停止修筑,皇上认为李天馥说得对。李天馥曾先后在刑部、兵部、吏部任职。‎ 康熙三十一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皇上说:“‎ 机密的事务责任重大,不能任用喜欢多事的人。李天馥为人老成,清廉谨慎,学问品行都很优秀,我知道他一定不会生事。”康熙三十二年,(李天馥)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到原籍,皇上赐给他亲笔书写的“贞松”匾额,用大儒的学识勉励他;又说:“李天馥侍奉我三十多年,不曾有过失。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命令(有关部门)把李天馥担任的官职暂时空缺起来,等他守孝期满回来。”康熙三十四年,李天馥服丧期满,(朝廷)起用他担任先前的官职,进入内阁处理政事。皇上亲征厄鲁特,平定北方大漠,战争刚刚停止,天馥致力于清静和平,让老百姓能够得到休整。他曾说:“变法不如守法。奉行现成的法规制度,严格实施,不偏移一丝一毫,才是我报效国家朝廷的方法啊。”康熙三十八年,李天馥去世,谥号为“文定”。 ‎ ‎ 李天馥在位时,注重人才,曾响应皇上诏令举荐彭鹏、陆陇其、邵殿尧,(这些人)最终都成为名臣。(李天馥)担任学士时,冬月审查复核囚犯,有一名知县李方广犯罪被判处死刑,李天馥说这个人有才华,得以暂缓处决,不久就因为遇上大赦免除死刑。刑部的囚犯很多人(因为监狱条件恶劣)死在狱中,李天馥筹集建造房屋的材料,为囚犯建造了更多牢舍,根据罪行的轻重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牢房里,存活下来的囚犯很多。李天馥侍奉父母很孝顺,在服丧期间在父母墓旁搭盖茅屋守墓,有一双白燕飞来,不离开,人们称他守墓的茅屋为“白燕庐”。他的儿子李孚青,考中进士,担任编修的官职。父亲去世后服丧而回乡,不再出来做官。‎ ‎25【答案】. C ‎ ‎【解析】C项,诗人从中领略到的不是清苦孤寂,而是悠然自得的兴味。 ‎ ‎26. 【答案】(1)运用叠字,(1分)“漠漠”“阴阴”使画面显得广阔幽深,渲染了积雨天气的空濛迷茫。(1分)(2)色彩描绘,(1分)雪白的白鹭,苍翠的树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1分)(3)动静结合。(1分)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与广布的水田和茂密的夏木相映衬,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1分)‎ ‎【解析】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运用和描写景物的方式的角度分析。此题注意从“叠字”的运用,描写的角度“色彩描绘”,艺术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重点分析艺术效果。‎ ‎27.【答案】 (1)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2).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 金戈铁马 ‎28.作文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这是一道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大背景是: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斗。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人(如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保安、志愿者等),“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他们都值得我们尊重与尊敬,但材料侧重点在“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身上。考生写作时须以材料为基点表达“感激与敬意”,写出慰问和敬爱之意。不得脱离材料,特别是不得脱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要从上述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中选择一个写作对象,如以“医务工作者”为写作对象最多算基本符合题意;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注意慰问信的格式问题,又要注意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考生的慰问信要表达“感激与敬意”。‎ ‎3.价值判断的限制。此题的写作对象限定为“奋战在抗疫中的普通劳动者”,包括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保安、运输物资者、宣传防疫人以及很多普通岗位的护士和广大志愿者等等。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命题意在引导考生认识“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又有对考生情感道德、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担当意识的熏染与教育。‎ 开放性 ‎1.写作主题的切入点是开放的。考生选取哪一位普通劳动者是自由的,只要综合材料内容,选取一位普通劳动者为素材“表达感激与敬意”的主题即可;选取的人物不同,切入点也不同。考生对所选劳动者“表达感激与敬意”的角度也是自由的,可以围绕“坚守、担当、奉献、平凡、付出、勇气、平凡中的伟大、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等主题展开。考生只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表示深切的慰问就可以。‎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材料引导考生表达对战“疫”中涌现出的无数普通劳动者表达感激与敬意,考生可以根据材料的主题联想自己或所见所闻或已有的阅读积累,广泛思考,合理生发。可以写快递小哥的坚守,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可以写环卫工人的艰辛,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墙;可以写社区保安的担当,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可以写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写建筑工人的作为……‎ 我们可以聚焦湖北武汉地区,也可以关注自己所在的社区和医院,只要是身在抗疫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均可纳入写作范围。‎ ‎3.表达方式是开放的。考生必须表达对疫情下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之情,但抒情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叙事抒情,可以议论抒情,还可以夹叙夹议,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炉。只要情感真挚,引发读者共情共鸣即可。文体以记叙文或散文为宜。‎ 解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应用文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仿照2019年全国卷Ⅰ命题模式命制。这也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形式的一大主流,体现了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实用性写作,具有很强的时代鲜活性,更有极强的情境真实性的命题趋势。这不仅能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更能体现对考生认识“普通劳动者”价值的引领作用;既有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查,又有对其情感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家国情怀等的熏染与教育。试题写作情境、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写作体式都非常明确,审题难度不大,要想获得高分,考生还要挖掘立意的深度和广度,如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等,做到立意准确深刻、符合任务要求、语言文采好。‎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一)写给环卫工人:‎ ‎1.花飨劳者,扫除新冠。‎ ‎2.一袭黄衣鏖战,满城樱雨颂歌。‎ ‎(二)写给快递小哥:‎ ‎1.逆风守帆,星火不灭。‎ ‎2.传递物资,传送大爱。‎ ‎(三)写给社区保安:‎ ‎1.愿将生命燃成灯,万家灯火胜星辰。‎ ‎2.你是万家守护神。‎ ‎(四)写给志愿者:‎ ‎1.汝心灼灼,护国赳赳。‎ ‎2.聚是一团火,散做满天星。‎ ‎3.星火盈盈,照亮万家。‎ 偏题立意:‎ ‎1.不选择普通劳动者。如:选择一线战疫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工地建设者等。(没有审清任务要求)‎ ‎2.不在“战疫”背景下写普通劳动者的坚守、奉献、付出、默默无闻等。(没有审清任务要求)‎ ‎3.如果未能写成“慰问信”,只写成普通议论文,则会被视为不符合题意。(文体格式不符合)‎ ‎4.没有按要求“选择一个对象”,而是选择了多个对象,按照偏题处理。(没有审清任务要求)‎ 范文展示一  ‎ 萤烛之光,点燃希望 ‎——给志愿者的一封慰问信 成都四十九中 高二1班 ‎ 肖康棋 亲爱的志愿者们:‎ 你们好!‎ 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人惶恐。道无车舟,万巷空寂。亦有人无惧疫情,以无畏之姿,冲锋在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此时,我,一介青年书生,唯以一文赠志愿者,谢您之壮行!(叙述现实,表达自己的敬意,直亮观点。)‎ 谢您车舟前行,构交通网络。‎ ‎“疫情不散,车队不撤。”面对各方交通限制,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更是被迫封城。口罩、食物、医疗用品的需求单凭武汉根本无法满足,而各方捐赠也因道路封堵而无法正常运输。危难关头,无声无息之间,突有无数“摆渡者”者出现,她们组建志愿车队,担任起运送医护人员、物资运输、信息传递等工作。车队发起者张涛个人承担车队邮费12万元,而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道路之上,四方车舟,以龙腾虎啸之姿,向武汉涌去,“中华危难,匹夫有责”!(分论点一,举志愿车队运送物资的事例进行论述。)‎ 谢您深入疫区,共战疫魔。‎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不光有白衣天使,还有着一群为了让医生无后顾之忧而默默付出的人。“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为使白衣倾心治疗,他们包干基层工作。“带饭哥”以披麻袋之姿,手提肩挂20余袋盒饭;90后志愿者喊话:“‎ 非典你们保护我们,现在90后保护你们”;带娃妇女20余个微信群,协调物资配送;飞行员霍晨飞拍摄纪录片《冬去春来》,歌颂武汉抗疫英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前赴后继,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以别样的姿态奋斗在前线。(分论点二,举深入病区的志愿者事例进行论述。)‎ 谢您心怀志愿,筑大爱长城。‎ ‎“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爱。”正是一位位志愿者不惧危难,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众志成城,用切身行为,传递爱心,在阳春三月,温暖人间。你们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你们以萤烛之光,点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正因为有你们,所以柳岸必有花明,绝处必然逢生。因为有你们,所以凛冬已去,谷雨将至。谢谢你们,可爱的志愿者们。(分论点三,从议论入手,论述志愿者们筑大爱长城的伟大举动。)‎ 华夏腹背芒刺之时,心怀扛鼎逆行之志;中国煎熬患难之际,毅然奋勇请愿,此之谓“志愿”。望往日车水马龙之城,今已人烟稀少,但幸有无数志愿者,以百姓之身,担难度险,尽展风华。谢谢你们。(结尾,再次表达自己的敬意。)‎ 此致 ‎        敬礼 一个青年学子 ‎2020年4月10日 点评 本文立意精准,文辞优美。标题比喻运用贴切,表达对志愿者的赞美与敬意;主体部分采用小论点模式,结构清晰,对仗整齐,三个“谢您……”表达了对一群群志愿者“构交通网络”“共战疫魔”“筑大爱长城”崇高品行的赞扬,凸显了考生浓浓的赞美与崇敬之情。文章真实,情境感强,紧贴当下生活,展现了普通劳动者如萤烛之光,点燃希望和信念的光芒的美好,深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敬意。文章语言精美,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为文增色不少。‎ 范文展示二  ‎ 平凡人有一颗伟大的心 ‎ ——致抗疫前线志愿者们的慰问信 成都四十九中 高二1班 李媛媛 尊敬的志愿者们:‎ 万家灯火初亮,街头的路灯下有你们匆匆行走的身影,没有家人相陪伴,只有战友共进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敌人是肆虐的瘟疫——新冠病毒。‎ 你们是不平凡的普通人。“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瘟疫袭来之际,你们迎难而上,牺牲自我投身防疫第一线。路口、商场、街道随处可见身着各式服装的你们,虽没有白色战甲,但一副口罩、一件中国红的马甲和一股必胜的信念便铸成了最坚硬的护盾。哪里有那么多英雄?不过是平凡人有一颗伟大的心。谢谢你们,抗疫前线的志愿者,逆流而行的勇士。(分论点一)‎ 你们是未来的奠基石。十天,能做成什么?曾经我以为,十天能抓住考试前的佛脚,但无法抱紧;能见证一粒种子的萌芽,却无法遮天蔽日。现在,你们用汗水告诉我:十天能使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基建狂魔”的惊叹背后,是你们日夜兼程的赶工劳作;生意盎然的草木之下,是你们日夜未休的汗水与泪水。没有繁星闪烁的夜幕,即便皓月明空也似乎失去了光彩;离了绿叶的簇拥,即便娇艳如牡丹也只能孤芳自赏。中国的未来是科技的未来,但质朴无怨的劳动者们才是中国的根,是泱泱大国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阶梯。谢谢你们,抗疫前线的志愿者。(分论点二)‎ 你们是奇迹的缔造者。曾经是车水马龙,现在是风暴中心。成千上万的人流量将噩梦的种子携往四方各地,你们是悬崖边的一缕缕细丝,丝丝缠绕编织一张梦醒的巨网,守护一个个被梦魇淹没了良知的逃难者。进一步是生死相离,退一步是病魔侵袭,但鲜有人知道,名为“不可能”的瀑布之下,有一个水帘洞——名为“奇迹”。卫检消毒,测量体温,拦控车辆……100多天日复一日的坚持,将疫情的传播遏制在了初始,让医护工作者们无虑脆弱的后背,全力在面向前方披荆斩棘。谢谢你们,抗疫前线的志愿者。(分论点三)‎ ‎4月8日,武汉解封,全国各地陆续开学返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以笔为剑,在步入考场的那一刻,有剑士般的利刃出鞘,不负期望,不负韶华。‎ 如今山河无恙,让每一位华夏儿女携手同行,看春意将至,樱花遍地。阴霾终会散去,阳光依旧温暖。谢谢你们,中国有你们,真的很幸运。‎ 此致 ‎        敬礼 高二的青年学生 ‎2020年4月10日 点评 本文切题精准,素材翔实。主体部分采用小论点方式,结构清晰。材料精准切实,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凸显了考生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自己对志愿者的感激与敬意。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