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北京版作文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北京版作文 学案 A组 1.(2018北师大二附中期中,改编)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人类简史》的作者有一种对未来的判定,人工智能——尤其是具有了“自学”或自我进化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有一天可能会取代人类;美国的实验室也发现智能机器人互相对话时,竟然发出人类无法理解的独特语言;甚至有媒体打出了“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的标题。 以“我看人工智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17海淀二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漫画一”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故事,有描写。 ②“漫画二”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符合逻辑。 漫画一 漫画二 3.(2017西城二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所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考官向前来应试的高中生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回答:想上贵校。 考官又问:上了我们这所学校后,你想做什么? 很多学生坦言还没去想这个问题。 考官提示道:你难道没有想过未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宇航员、机械师、厨师、演员、运动员、教师、军人……? 很多学生回答:那是小时候想的事了,都记不得了。 上面这段考官与学生关于“未来想做什么”的对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以“透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4.(2017东城二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四世同堂》中钱先生说“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这句话揭示了生活中很多现象背后的道理。 请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科技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二十年后,语文课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展开想象,以“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描写有画面感,内容注意合理性。 5.(2017朝阳二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50分) ①《母亲与小鱼》一文中写道:“据说那个人常有许许多多的忽略,连母亲的歌喉、美貌,都险些被他忽略。”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或事被我们忽略,有些忽略或许应该,有些忽略或许不应该…… 请以“忽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眼下在一些学校、公司和公开场所的宣传栏里,常常能见到一个大大的“赢”字,特别醒目。其实如何 理解“赢”、如何对待“赢”、如何“赢”、为什么要“赢”,这些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请以“我说‘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B组 1.(2018朝阳期中,改编)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50分) 鲁迅曾经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请以“论敢于正视”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2017海淀一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回家的路,拍一拍肩上沾染的尘土,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幸福。 上面的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回家的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以一首《成都》拥有极高人气的民谣歌手赵雷,多年来一直坚持原创,他“一把吉他一首歌”,简单质朴的演唱方式,沉静温和的台风,散发着浓浓诗意的歌词,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从小喜爱古典诗词的高中生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她2000多首诗词的积淀,淡定从容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在安静中追求着纯净,终归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3.(2017东城一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一文中,作者说“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北京的名人故居很多,你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中,哪一幅画面或什么情景曾带给你深切的感悟或独特的想象呢?请选择一处(不可以再写鲁迅故居),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表现自己对故居主人的理解和思考。 ②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节目火了。人们被一首首精美的诗词吸引,被一句句朴实话语背后的深情打动……有人说,是诗句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让人的内心重新丰富起来;有人说,是文字唤起了人们的回忆,一封家书就能抚平时代的创伤;有人说, 朴实的话语更能带给人们充满温馨的心灵体验,如和煦的春日阳光,令人宁静愉悦;也有人说,当今社会我们从不缺少“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我们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这些议论,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4.(2017西城一模,改编)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圣彼得堡的留恋》中有一句话:“对于作家来说,必须拥有经历。”其实何止作家,对于其他人或事物也一样:经历,可能是财富,也可能是负担;经历了,可能更加成熟,也可能变得世故或麻木;那些经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带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 请以“‘经历’之我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圣彼得堡的留恋》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5.(2017朝阳一模)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50分) ①在《麦浪,麦浪》一文中,少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麦田里的秘密,由此引发了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类似的情景在生活中也许还有,请以“偶然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某大学教授,用手机只接打电话、发短信,没有QQ,不发微博,不用微信。有的人很欣赏他,也有的人看不起他,……对此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答案精解精析 A组 1.[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作文时要突出“我”对“人工智能”的独特看法和个性理解。写作时,可以想象人工智能有一天取代人类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还可以想象人类将怎样和机器人沟通,无法理解它们的独特语言怎么办。有媒体打出了“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的标题,这将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或改变。此外要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优秀例文] 我看人工智能 近日于韩国首尔举办的人机大赛以1∶4的人机比分结束引起了巨大轰动。 我们不难发现,科技进步的脚步越来越快,人工智能一点点地入侵我们的生活。看似遥不可及,可却近在咫尺。小到我们家中的自动扫地机,大到谷歌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狗”,其实它早已无处不在。 那么问题便产生,关乎人工智能,亦关乎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甚至可以将人工智能的范围扩大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存亡。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它早已有了必然的答案。科技进步的步伐不会停止,也绝不会放缓。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产生威胁。李开复讲人工智能未来将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两个观点看似全然相反,事实上却并无任何矛盾。对人类有威胁不代表不去做,对人类有益不代表会全然实施。 霍金与李开复的言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人类在计算一类事务上不可能超越机器,不可能超越人工智能。无论是逻辑思考还是科学推理,可以说当人类面对人工智能时将毫无胜算。然而,我们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即使再强大的人工智能也是由人类开发设计的,由人类创造的。所以,若说人类在哪一方面对人工智能占绝对优势,那必然是思考,是思想。在人工智能这些科技产物中的世界是固定的,由一条条公式组成,不存在感情也不存在精神思考,是一个绝对的物质化世界。人工智能执行的再复杂的命令,最终的结果无非是0和1。人工智能的思考是单纯的且单薄的。可以一览无遗地展现在别人面前。正如《三体》中所刻画的三体人,三体人拥有超水准的科学文明,可三体人的精神文明却十分单薄,甚至无法理解人类的一个寓言故事。这便是三体人,也是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三体人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思考,三体人所能做的只有判断当前的情况,使用已有的命令去执行。 而人类不同。我们知道,有些鸟儿是绝对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这便是人类的思考,人类的不可入侵的精神世界。人之所以不同于人工智能,便在于拥有自我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他们能够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是他们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理解与拥有的,更是人类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重大筹码。所以,人类决不能丢失,抑或是放弃这项能力。只要还有一个人在思考,在思索着,那么人类的进步便不会停止。所以思考不能停止! 科技发展史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过高的科技水平需要同之相匹配的精神文明。谁缔造了今日人类文明的繁荣?是人类千万年来的思考的孕育。只要仍在发展,那么思考必然不可停止。 为何我们执着于此?因为我们是一起走在一棵叠青泻翠的树下。会因为树的过分美丽,而把同行的人而一并爱了的人。所以,请在生命之树枯萎之前,永恒地思考着。 [点评] 本文以“阿尔法狗”的事例开篇,吸人眼球,并借此引出问题——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接着借霍金和李开复的话,引出作者对人工智能的独特看法,并特别强调了“思考”于人类的重要性。本文见解深刻,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①[写作指导] 弯路,指的是路途艰险、坎坷、有起伏、会搁浅、逆境、不稳定、动荡、多变…… 弹性,能够用辩证的态度看待弯路,灵活、积极、承受、接纳,不走极端,能多角度看待事物,有圆滑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人生性格。 没走过弯路的人生,缺乏弹性。弯路走得多,人生就更富于弹性。要把握“弯路”和“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要有文体意识,记叙文写作要关注故事的视角、故事的切入口、故事的情节、故事的价值。 [优秀例文] 外祖母的故事 外祖母在我心里,常像一根韧草。腰弯了,仍背得起大捆大捆的柴火;背驼了,还不服老地和我比个儿。她常说:“我硬朗得很。”我却不以为然。直到那天亲眼见证,我才信以为真。 那天夜里,大家睡得正酣,门外一声:“发大水啦!”打破了宁静。外祖母起身,穿衣,拽着迷迷糊糊的我到了田里,这时我才明白,河套涨水,从河里引的灌溉渠水量瞬间增大,若不及时处理,水不仅会涝死作物,甚至可能会直接冲走幼小的秧苗。正值初三暑假,家里其他人都在外面打工,也只有我和外祖母来救这场大水了。 我打着手电筒,外祖母拿着小铁铲上下翻飞,给田地里的灌溉渠加上一道道土质的大坝,拦住即将到来的大水。我跟在外祖母后面,在田里绕来绕去,忽然好奇地问:“为什么灌溉渠要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呀?直接弄成直线型或者田字格的样子不是省事很多?”外祖母抽出手来拍了拍我的头:“傻丫头, 不就是为了预防现在这种发大水的情况吗?再大的水,到了这弯弯曲曲的渠里也得慢下来,缓下来。有了它的缓冲作用,才能保护好庄稼呀。” 抢修工作完成,我和外祖母并肩坐在田地边上,关注着田地里的情况,以防再有危险。“您给我讲讲您年轻时候的故事呗!”我用肩轻轻撞着外祖母。“好啊,你也不小了。”外祖母微笑着说。 “你外祖母家啊,以前是地主身份。本来呢,日子过得挺和和美美的,可是后来乡亲们要打地主,好在我们之前对乡亲都不错,所以分了地,挨了几顿批斗,也就没什么大事了。后来,我就得到田里跟大家一起干活了。” “那您会干吗?” “开始不会呀,但是我学得快呀;虽然也闹过几次笑话,可是很快就干得又快又好了——还认识了你外祖父,和他一起干活,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那外祖父呢?” “他挨批斗比较多,后来就上吊了,剩下我和四个女儿呀……可是日子还得过,我就又去学着锄地、做饭、照顾孩子,现在我可是什么都会做。” 外祖母说完,似有些骄傲地看着我…… [点评] 作者利用与外祖母一起修大坝的机会,提出了本文的问题:“为什么灌溉渠要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呀?直接弄成直线型或者田字格的样子不是省事很多?”外祖母边向小作者讲灌溉渠的设计意图,边讲自己曲折的过往,“弯曲”的人生智慧也一并托出。灌溉渠与人生,一实一虚,交相辉映,构思精巧,生活气息浓郁。感情真挚,细节生动。人物具有典型性,主题较为深刻。 ②[写作指导] 观察画面内容和图意,确定议论的方向和重点。羊被绳子拴住,永远在圈内生活。它对圈内生活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好奇心和斗志,这就是它的舒适区。 在简略介绍漫画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确立论点,展开议论,议论要集中、深刻。 [优秀例文] “舒适区”外,另有天地 “脱离你的‘舒适区’,就是一个崭新的天地。”英文谚语如是说。柱子上拴着的羊或许没有机会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与力量,日复一日、原地兜圈地做着“圈地运动”。向前迈一步,于它意味着绳套勒紧脖子的阵痛。 可是当我们人类以上帝视角和一副活得很明白的姿态哂笑、评论这只羊时,又有几位意识到这场景也是对我们自身的讽刺与警醒呢?结论再简单不过:如果你不尝试做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就永远无法成长。 “舒适区”,即所谓“能力之内的事情”,就是一种不必劳费心神,便可波澜不惊地过日子的状态。如果是动物,如绵羊与推磨的驴,每日重复着一样的事情,即所谓“本职工作”,它们还可以寻找“智不如人”的理由;但换作人类,生物链中自诩拥有高等智慧的群体,倘若循规蹈矩,从不挑战能力之外的事情,就值得反思一下了。 有关“能力”的言论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当代人对于平淡度日、追求“安稳”、不求成长的态度。我们用“能力不足”拒绝了一切可能打乱原有生活秩序与状态的机遇与挑战,当看到别人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时又以“这在我能力之外”作为自己不上进、不成长的借口,到头来实在是年龄愈来愈老,而心智仍旧幼稚,更加“与时代脱节”!井底之蛙、鹰隼飞翔前“于能力之外”的磨砺听起来老生常谈,可我们真正实践时,却常常作茧自缚,将自己紧紧裹在愈缠愈厚的“舒适区”中,直至喘息受阻,又叹“时代太乱、世事叵测”。殊不知,是我们自己拘泥于看似物质丰足的现状,不忍心勒紧一下脖子上的绳套,错过了成长的机会。阵痛过后,另有天地,是自我的成长,亦是崭新的收获。 所幸时代的巨浪中总有些不甘于现状、不停滞于所谓“能力”界限的人们,他们最终实现了成长与飞跃。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物理学家潘建伟,将“能力”视作一层薄纸与证明中国科研力量、维护祖国信息安全的靶子,率领团队在欧美专家们怀疑的目光中,不懈探寻着——一次次的粒子撞击试验,正如一次次对脖子上绳索桎梏的冲刺,最终实现了零的突破与质的飞跃。于己于国,均是成长。郭琨的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因无实验站被请出国际大会时默默咽下的眼泪,在日夜的砥砺中,终凝成长城站、中山站上空飘落的雪花。由此观之,“舒适区”外的确另有天地,“能力”不是一个阻挡我们追求卓越与成长的绊脚石,而好似一种自我激励的机制,指引着我们,越过它,一步一步成长。经过量的积累后一经触发的成长与质变,其实只需要冲刺一刻,忍一下脖子上的阵痛,而最后收入囊中的,远不止痛。 于是,我们停止了自我满足、自我麻痹的“圈地运动”,毅然离开了那名曰“舒适区”的草坪,一个个走上了实现成长的冲刺赛道。 [点评] 开篇在描述漫画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论点——“脱离你的‘舒适区’,就是一个崭新的天地”,然后过渡到对人类自身的审视,分别用井底之蛙、鹰隼飞翔的故事以及物理学家潘建伟、郭琨的中国南极科考队的事例辅证,论据翔实,说服力强。 3.①[写作指导] 小时候“未来想做什么”的愿望,为什么随着成长消失了呢?原因指向当前的教育机制,培养人才的标准,培养人才的过程,在“分数就是一切”的压榨下,孩子们渐渐地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对未来的设想,也就失去了对社会的温柔的爱和回馈。 “未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宇航员、机械师、厨师、演员、运动员、教师、军人……?”锁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如果没有确定下来,就是没有理想吗?可据此说出你对理想的认识。 [优秀例文1] 梦破碎的声音 小时候,我们用稚嫩的声音喊出自己的梦想“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医生”……可是等到了高校面试现场,我们却只想着考上一所好大学。童年时为人类做贡献的梦想消失于无数的试卷中。说来可笑,高校面试官们惊异于学生们没有了梦想,却不曾想过让他们梦想破碎的却是他们自己。 成年人抱怨着现在的学生失去了远大的梦想,却没有想到正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湮没了一切梦的光点。从小学开始,不管我们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我们都会被拉去上奥数课、钢琴课、英语课……数不胜数的课外班剥夺了孩子“睡觉”的权利,也剥夺了他们“做梦”的权利。在课外班上,我们懂得了“分数就是一切”,“如果不能战胜他人,你就只能当肥胖的分母。”我们学到的是竞争的快感,是“与人斗其乐无穷”。一次次分班考试中,我们心中小小的梦想被扎眼的成绩扯来扯去。谁都不敢再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只把头转向堆积如山的教辅资料中。 小时候的我们不受成人世界的污染侵蚀,那时的理想大多是为人类做贡献。通过科学造福人类,利用双手解救病痛中的人们,我们从小便有着对于人类的关怀。可是,到了上学的路上,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我们被告知,“考上重点大学你的人生就将一帆风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到了高三的“百日誓师”,同学们喊出的是:“我要上……大学。”可不曾再有人喊出自己童年时的梦想。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好大学的名声,是那“清华”“北大”的标签,不再是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不再是为他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如此一来,面试官怎么会得到除了“想上贵校”之外的回答呢? 正因对“著名大学”的盲目追求才让我们沉醉于互相竞争。而在竞争中,小时候的梦想远不及一个好看的成绩单重要,从而被抛弃。成人抱怨学校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连梦都失去了的人又怎么能不利己呢? “我们成年再次聚会,酒杯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请让这样的叹息之声减少吧。还给孩子们一个能做梦的童年,能筑梦的青年,能圆梦的成年;来自童年的梦想正是这个社会所渴求的对人性的关怀。 [点评] 由对材料的分析中,提出观点,“高校面试官们惊异于学生们没有了梦想,却不曾想过让他们梦想破碎的却是他们自己”,进一步分析原因,对分数的追求,一定要战胜他人的强悍,将孩子们拉到利己主义的道路上来,既不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不为他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结尾,呼吁人们,还给孩子们一个能做梦的童年就是给社会以人性的关怀,主旨深刻,有独到的思想。 [优秀例文2] “未来想做什么”≠“理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每个青年学子而言,世界充满了未知的精彩,涌动着无限创造的可能。然而,是否必须怀有“理想”,才能体会这万千精彩?又或者说,理想是否必须明确到“未来做什么”,才能称之为青年学子的理想? 考官对诸多学子“未来想做什么”的发问,似乎是对广大学生“伟大理想”的试探与暗示。而一时语塞或坦然回答不知的学生,似乎要被扣上“只知学习,胸无大志”的帽子。可殊不知,考官的出发点是在于对本校各专业招生情况的预见了解,而个人的“理想”未必就需要“未来想做什么”来展现。周总理当年初上学堂,教书先生同样问了“你们为何而读书”的问题。在座同学不乏有识之士,对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有清晰的了解,“为做官而读书”,“为父母而读书”,“为温饱而读书”。按照今天的评价标准,他们可算得上对人生有清晰的目标了;可当周总理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他们哑然了。这一刻,你认为谁的目标可以被称为“理想”呢?周总理一席铿锵有力的肺腑之言,无关乎个人利益前程,甚至没有任何“未来想做什么”的清晰指向;可就在这简短有力的话语中,我们窥见了这位少年的爱国情怀与志在千里的伟大胸襟。正是因为思考的远大与精神的丰富,这一句无关实际的理想反而比任何具体到“未来想做什么”的目标更具有对人深远的启发,指引着个体生命前行而不迷失。因此,“未来想做什么”未必就展现着个人理想,而真正伟大的理想也未必包含着深刻的精神。 虽然可以不明确到“未来想做什么”,但青年学子也一定要有理想。因为这种“抽象的理想”是个体对生活热爱的凝聚,更是个体生命为社会、为世界创造价值的前提。来自耶鲁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秦玥飞,在名校光环与丰厚薪水的环绕下,让所有人讶然的决定——回到祖国,在国家一级贫困县做一名大学生村官。简朴的生活,低到忽略不计的薪水,秦玥飞一待就是六年,这让许多中国家长倍感惋惜,甚至质疑这个人究竟有没有人生理想。殊不知,在这六年间,秦玥飞带领乡民开发了十几个农业自主品牌,跑遍了大小企业,拉来上百万的赞助,创设了“黑土麦田”这一公益项目,发动更多中国名校毕业生深入贫困县,为当地带来发展。采访时,他以清澈坚定的目光,告诉人们,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改变一方天地,造福一块水土,便是最真切的理想。数年前,如果他向考官宣称自己要当一名村官,是否会遭到嘲笑与鄙视呢?可就是在这种脱离了小我、将目光投向无尽远方的大我的情怀中,秦玥飞微不足道的理想放射出了巨大的光芒,而他的胸怀与志向,又怎会不比“未来想做什么”远大厚重呢?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理想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为世界创造价值的渴望。在明确“未来想做什么”之前,不妨先扪心自问,我是否拥有“理想”。 [点评] 本文观点新颖独到,“未来想做什么”和职业并不是一回事,对未来的职业不清晰,并不代表对未来没有理想。文章举了周恩来、秦玥飞的例子加以证明,有力地论证了胸怀与志向比“未来想做什么”更远大厚重,中心突出,有思想的深度。 ②[写作指导] 透明,指的是光线可以穿过的,清楚、通透、明亮的。可以用任何一种事物类比:可以是做事风格,透明、公正、公平、不容私心与情感;做人品格,纯粹、简单、不掺杂质、真诚、源自真心。 要特别关注故事的视角、故事的情节、故事的切入口、故事的价值。 [优秀例文] 透 明 “姜总,请问是什么让您大胆地决定将‘后厨’搬至前方,采用全开放、全透明的方式向每一位顾客展示呢?是因为看到了‘食品安全’这个消费热点吗?” 这个访谈问题好像一下将我带回十年前那个半地下的小饭馆。大哥拍着我的肩说:“兄弟,咱们明年就能开连锁店了,加油干!”我带着一身油烟味擦着汗,笑个不停。 后来我们搬进了明亮开阔的大店面,有变化的是餐馆,不是人。我们兄弟几个依然劳累辛苦,老顾客也都纷纷赶来。“老板,您这厨房虽然变样了,不像以前一样挤,透明开放了,但我们可没变,这么多年吃着就是放心!”掌勺期间我乐意听见这样信任的话,大哥也总笑着回一句:“放心,老人手,老配方,干净!” 连锁店如期开业了。我跟大哥说我想做主店面厨师长时,他却跟我说:“兄弟,现在跟以前不同了,咱们那个做法速度跟不上了,厨房也不用那么开放透明了……大多食材我都联系了厂子做成半成品的,现在这行都这样干……你做总经理吧。”我一直看着他,他却不直视我。我懂了,然后笑得跟以前一样,说好。 树大招风,小道新闻随即爆出多家餐饮店半加工式处理,且加工厂为延长保质期用料惊人,隐蔽且脏。我在曝光名单下看见了我们的店名,我眼眶发热,想问问大哥我们到底有没有……一通电话打入,说他突然病倒了,病得很重。 我坐在他的病床前,看着新闻底下疯涨的评论,我不敢相信那么多年最苦的日子换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就这么碎了。忽然,我看见一条热度不高的新评论:“其他家不说,老姜家的菜肯定没问题!这么多年口味没变,肯定和当年一样干净!”我抬头看见大哥灰白着脸,看着我说:“兄弟,信我不?”我哭了。 从那日起,我和大哥就有了一个新的计划,但他没等到今日,就太累了,去了。我带着兄弟们顶着舆论的压力挺到今日,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 “全透明、开放式的厨房,的确是每一位食客都希望看到的,完成这项创举我们也是顶着很大的压力。但我大哥曾对我说过,做生意、做菜,要透明的,是做菜的人,是良心。消费热点?不,是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珍惜这份问心无愧!” 大哥,我们做到了。 [点评] 小说以是否要做开放透明的厨房为切入口,以“我”和大哥的意见分歧为矛盾点,新闻曝光加剧了矛盾冲突,“我”的透明、公平、有良知等美好品德成为经营的法宝。对话式人物语言、伏笔、照应等手法的运用,使得小说情节曲折,耐人寻味。 4.①[写作指导] 审题:“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道出了一朵花必须生活在它应该生存的地方,才称其为花,如果离开了这棵树,离开了这片土壤,就不成其为自己,这片土壤成就了它,二者关系相辅相成。 “一朵花”有其象征意义,可以是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才能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可以象征一种文化,中国文化的特有符号,只有在中国这片土壤中才能称其为中国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一朵花”的指向可以是物、人、事,可实可虚。 [优秀例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美丽 从前,有一位年轻的旅欧画家,因善于用西方油画的技巧重现东方古典绘画的意象与情境而广受追捧。经人引荐,他得以见到当时巴黎最负盛名的艺术批评大师。他兴冲冲地背了画匣子去,而那老人只问了他两个问题:“你是什么时候离开中国的?你在法国待了多久?” 那人答:“我19岁离开祖国,在巴黎生活了9年。” 老人抿着嘴,站起身:“那么我想你就不必打开你的画匣子了。19岁离开中国,说明你并没有读懂中国文化;在这里只生活了不到10年,大概你也不了解西方。” 大师的态度是否偏颇有待公论,但他的批评不经意间揭示了一个深远的道理。《四世同堂》中,钱先生说:“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如画一般,一个人深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才能成其不凡。 如沈从文在湘西“看山、看水、看人、看吊脚楼”,他的创作之花生长在川湘边境的小城这棵明秀、孤芳、坚韧的树上,方才绽放出其笔下令人流连的茶峒城以及翠翠、爷爷、顺顺等一系列仿佛可以触摸的、富有独特文化质感的形象。 我们若放眼西方,就会发现,不凡的创作之花背后似乎都有强健而独特的树提供养分与荫庇,不独沈从文,如老舍,如陈忠实,乃至西方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甚至音乐界的斯美塔那、西贝柳斯……不凡的作品都有一种共性。 反观之,如同被批驳的画家那样,因失却了文化土壤而僵死的先例也不在少数。众所周知,张爱玲是上海的张爱玲,当其年过中年,受战乱之苦转徙至大洋彼岸的新大陆,那里没有旗袍、马褂,没有十里洋场,没有弄堂里的万国旗,在流徙文化的收容所中,她曾坚持创作,但她在这汽车与工业、爵士与胶片的国度中竟再写不出曾经的白流苏与范柳原。 这种地域的隔绝造成的文化的迷失使人悲哀,但有时文化土壤不仅仅是具象的自然风物、风土人情,更是一种心灵状态,如陶渊明所言之“心远地自偏”。像布罗茨基这样的伟人做到了,如从俄罗斯射向新大陆的炮弹,使普希金、陀翁的血脉于此流淌,但如画家,如张爱玲般的大多数人做不到。甚至,放眼当下,生活于历经千年文化沉淀的神州大地,又有多少人将自己活成了无树之花。数典忘祖,崇洋媚外。 写及此,我无言。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 我的树呢?我的树呢? [点评] “一朵花,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这句话揭示的道理就是文化这朵花只有植根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才能成其不凡,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张爱玲的创作经历阐明了这个道理,认识深刻,深感文化血脉的重要性,文笔老到,论述全面,引人深思。 ②[写作指导]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占领时代的是人工智能还是纸质书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还是讲授关系吗?教室的功能有什么改变?交作业的方式是否更加多元化?远程教育是否已经实现?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学习? [优秀例文] 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 小王擦了擦额头的汗,喘着粗气,大步跨上办公楼的台阶,在楼道尽头的会议室门口停了下来。他双手撑住膝盖,弯着腰在门口定了定神。据说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事关今后的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 会议室的门没有关紧,门缝中露出的声音里隐约带着些争吵的语气。小王犹豫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推门走进了会议室。对于自己的迟到,小王正想对大家歉意地一笑,却发现没有人注意到他开门的声音。人们整齐地围着会议桌相对而坐,脸上满是严肃的表情。于是小王只好尴尬地坐在一旁,掏出纸笔仔细研读起会议内容来。 会议过半,小王总算弄懂了大家争辩的内容:原来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学校里的很多课程已经完全被人工智能授课取代,由于没有课程可教,开始有老师下岗。数理化这样的课程已经通过计算机模拟出与真实世界无异的实验室环境,而史地政这样的课程则由3D计算机对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讲解,效果远远要比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干巴巴的知识要好很多。 在这样的环境下,语文课的处境显得十分尴尬。到目前为止,人们没有找出任何替代语文课堂的方式。虽然在科技的帮助下,背诵早已不再是学生头疼的问题了。但除了背诵以外的其他课堂活动,仍然在采用教师授课的方式。在这个提倡碎片化分割时间与知识并强调科技至上的时代,城市就像一台过热运转的机器。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机器中的零件,容不得有一丝闲暇。于是社会上开始出现提倡语文课改革的呼声,甚至有些激进的群众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提倡直接取消语文课的建议,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小王在一旁看得清楚:年轻的同事们纷纷点头,而有些资历的教授们却眉头紧皱,面色凝重。 “我觉得这个提议可以考虑。这个时代是以科技为主导的。我认为任何教育都应该为科技发展服务。就像英语,它之所以成为国际化的语言就是因为它有着严谨的语法结构,这在科技研发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 “啪!”一位老教授的拐杖倒在了地上。他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盯着年轻人的眼睛。 “小伙子,你可知道语文存在的意义?可不是说我们教学生背几首诗就是语文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中只有汉语流传到了这个年代!它包含着我们祖先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它描述着祖国上千年的历史,这样一门课程容不得我们后辈肆意糟践!” 说罢,老人重新坐下,会议室中久久无言。 晚上,小王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自己初中时学过的“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长大后这种生活已经为时代所淘汰,而现在就连欣赏这种生活的权利也将被剥夺了。第二天早上,一醒来,小王便看到电视中的新闻播送着昨天会议的消息:“教育部决定暂缓对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可是,今后的语文课将何去何从呢? 小王放下手中的茶杯,匆匆起身,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点评] 作者尖锐地提出了二十年后的语文课堂将不复存在,这个讨论引发了对语言文字的意义、语文学习、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继承等诸多问题的讨论,小王、教授等人物塑造得生动、形象;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5.①[写作指导] 不能忽略什么:对家人之爱,对家园的热爱,对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的热爱,对老物件的修复和继承,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对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对世界的行走…… 我们忽略了什么:中国“大飞机”试飞成功的那一刻,我们忽略了什么?沙尘暴肆虐于北京的那一刻,我们忽略了什么?看到我们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我们忽略了什么…… 关注细节,能够更好地展现生活,从而使文章内容更生动形象。避免虚假的故事设计,提倡真情实感,引读者入境。 [优秀例文] 忽 略 直至近日,我仍能记得当我发现街边没有那家咖啡店时的震惊、惭愧,以及我忽略多年母亲夏天的汗,冬天微红的鼻尖以及她努力平复的喘息。 我自幼习画,在大学校园深处的一间画室留下了我十年的成长印记。变了的,是这十年里我的画风,从杂乱的线条到对事物精心的刻画,从五彩斑斓、“毫无章法”的色块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然而,不论年龄的增长,不论季节的变化,每天不变的,是母亲的陪伴。 “妈我进去了。”这是一路无言后我的发语词,也是我进门前的最后一句话。我头也不回地走进了画室,却忽略了门口母亲那充满爱意的眼神。我难以想象画室的门洞竟然有那么高,高到母亲不顾她常有的端庄形象,死命地踮着脚,费力地将脸贴在门上,手扶住漆皮尽褪的门框,艰难地转动身躯,寻找着她最爱的孩子,十年如一日。终于,她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她在画什么呢?”她想,她好奇为什么女儿总喜欢听着自己的音乐,画自己的画。“该走了。”她突然有点伤心,因为知道女儿的画里不会有母亲的身影。同时,她也很迷茫。来的时候,她告诉女儿不用担心,街的另一边有咖啡店可以休息几个小时,再来接我;但十年了,她从哪里去找一家本不存在的咖啡店呢? 我难以想象冬日的她沿着学校破旧的围墙越走越远,越走越冷。这或许就像她的人生,走着走着就累了,多希望女儿能扶着她,一起走下去。终于,她走不动了,打了计程车直奔女儿楼下, 在车上掩盖起她所有的忧虑,拍着冻僵的手,让它们不再那么冰冷,免得让女儿担心……难怪我每次见她,她都有那么充满活力的笑脸,这背后是我描述不出的辛酸。我忽略的是海水下九分之八的母爱。 直到半年前,我最后一次去画室同老师告别,因为妈妈加班,我就一个人走过了我们母女二人曾一同走过的那一条条“求学路”。然而,街的对面只有一个报刊亭,没有咖啡店。我仍记得卖报纸的叔叔说“这儿从来没有饭馆,更甭提什么咖啡馆”。我无法形容自己对妈妈的愧意,无法原谅自己自私地从她身上索取我想要的一切,忽略了她愈加沉重的步伐,不再精致的面容,忽略了她对我抬头与相视一笑的期待…… 但妈妈不知道,那天那个低头作画的女孩,毕业作品叫“母亲”。 我忽略了母爱的细节,母亲忽略了她付出的艰辛,但我们都没有忽略彼此心中足以驱寒的温暖和心间鼓励对方“走下去”的话语。 抬首,街边是母爱的咖啡店,店里的灯温暖明亮,难以忽略。 [点评] 小说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作者精致的笔触写出了对母爱的忽略,内心对母亲的愧疚,令读者如身临其境。母亲踮起脚尖往画室内张望的细节描写,令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②[写作指导] 如何“赢”?“赢”了之后,我们如何对待“赢”?我们为什么凡事都要拼个“赢”呢?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赢”?…… “赢在起跑线上”就是“赢”吗?有一必争就是“赢”吗?阿尔法狗赢了李世石,人类是赢了还是输了?这里面是否值得思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话题。 [优秀例文] 我说“赢” 百日誓师大会上,班主任带领我们激昂大喊:“我要赢!”情绪激扬之间,壮志勃勃之余,我亦不禁沉思——为什么要“赢”呢? 无疑,我们要赢,因为我们需要赢。 而今的我们,正站在高考巨门之前。在高考这样一次关乎人生命运的比赛中,赢者迈入著名高校,才学显达,前途无忧;而失败者则名落孙山,家人失落,前程未卜。如此攸关前程,我们当然要奋力搏“赢”。 “赢”为我们争夺到了丰硕的胜利果实,美满的精神满足,更为我们多年的奋力拼搏加以证明。因此,我们当然渴望“赢”。 对“赢”的渴求,绝不仅仅局限于“高考”或体育竞技比赛这样的情境中,而今的我们,亦更渴望在“人生”这盘大棋中成为“人生赢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万万没想到》中的一句调侃道出了多少人的心思,展现了多少人内心的渴望。“赢”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优质的生活,他人的羡慕,精神的满足与人生价值的肯定,这不就是今之众人的向往,这不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赢”吗? 我们要“赢”是生而为人自然而然的人生渴望,是获得人生喜悦与人生满足的充分条件;但同时,我也要说,别被赢的诱惑迷惑了头脑,我们要赢,更要“赢之有道”。 恰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我们要赢亦要依乎道义。无道之赢的美满往往只是短暂的胜利,终不长久。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曾屡遭权贵打击,事业不顺,于是,出于对“赢”的极度渴望,他走上了贪赃枉法、攀附权贵的无道之路,终于,事情败落,昔日身为“赢家”的公安厅厅长饮弹自尽,“赢”的果实云消雾散。倘若祁同伟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凭其天资才华成为高官也未可知,只是其最终选择以无道来求赢,败落了本能光辉的一生。人生路上,我们也许都有着如祁同伟般的“赢念”,但请切记“赢”之有道,方得长久,无道之赢,终是会消的喜,会灭的胜利。 我们要赢,我们要成为“比赛胜者”“人生赢家”,但是请勿忘“赢”之有道。愿我们都能用自身的才华,自身的努力,堂堂正正站在人生“赢”的巅峰,收获人生价值的肯定与胜利的喜悦。 [点评] 正面解读“赢”的意义,即要“赢之有道”;针砭时弊,逐层深入,联系当下生活,论证有现实感,充满正能量。 B组 1.[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题,且要求写作文体为“议论文”。正视;用正眼看,正眼对着看;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不躲避,不敷衍。写作时,可以从“什么是正视”“如何正视”“正视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来组织文章。注意观点要鲜明,论据要充分,论证要合理。 [优秀例文] 论敢于正视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当我们沉浸于前进路上的琐碎而无暇他顾、疲惫不堪时,有没有静下来想一想,忽略了什么,或是值不值得?我们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自己认为值得的事,并为此挥霍大把的光阴,到最后,当遇到下一件事时,犹豫的我们才会清醒,奈何难以回头。 不如安静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呢喃——那些蛰伏在角落里的声音,或许才是灵魂的梵音,让你看淡很多悲欢,给予你更从容的力量。 如果你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那么你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于怀于外在的成败,那么你离内心会愈来愈远;如果你甘于低头盲目追求当下,那么你会错过更多。春花秋月何时了。吟诗作赋,对酒当歌,谁不希望沉浸在诗意般的人生里?可是,执着追求过后,恐怕只剩凄美的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低头盲目求索时,怎不抬头望一眼?望一眼辽阔的国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无法忘怀之轻,究竟让多少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我们都渴望有一颗忘忧草。希冀自己会更无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写的旖旎风景,可是我们如此浮躁,去哪里能瞥到一路花开?那穿枝拂叶的人们,有泪可落,而我们却只有感伤。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其实尘世中并没有诸多沉重的桎梏,所谓的疲惫,不过是我们太过执念于那些本来无须挂怀的世事,而真正的轻盈,则被我们弃于脑后,被封存被遗忘。尘世的喧嚣与明亮,世俗的快乐与幸福,在沙漏中,汩汩流过。我们无法奢望太多,也无须牵强,只要快乐、安宁、没有悲伤就好;而这,不过是重新对话我们的生活而已,让眼泪打碎荒芜,濡湿遗忘的角落,去做我们本来“必修”的事情,重新参与生活。 雄浑陶醉的场景,光彩炫目的字眼,都不过是要被时间涤荡得无影无踪。不必感叹人生易逝,岁月难留,而应增加时间的厚度,更加从容地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点评] 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用三毛“如果有来生……没有悲欢的姿势”的诗句,提了“我们要正视悲欢,正视得失,要从容面对人生”的观点。第二部分引用三毛“如果有来生……没有迷途的苦恼”的诗句,提出“我们要正视忧愁,放下执念,轻松上路”的观点。第三部分进行总结,点明中心——正视人生,增加人生的分量。 2.①[写作指导] 思考关键信息,“家是什么”“路是什么”,我们要回一个怎样的家,走一段怎样的路?“为什么要走上回家的路”? “家”和“路”的内涵可实可虚,可大可小,可远可近,既可以是一个家庭,也可以是心灵的港湾、思想的栖息地、文化的根、做事做人的本…… 故事的视角、故事的切入口、故事情节的曲折波澜等要在作文中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感和独创性,故事不能过于简单,感情要真实,描写要充分,可用细节表现主题。 [优秀例文] 回家的路 公元2787年,“华夏号”踏上回家的路。 一切还要从一年前我发现那个星球时开始说起。 作为新星球上最出色的天文勘测者,我在星际中苦苦搜寻那颗古老的星球——地球。在资源耗尽移至这颗星球上后,人类终于懂得应善待自然而非“奴役”它。我盯着屏幕上无尽的星空,想来“回乡计划”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如今还是没有搜寻到人类的故乡。 我叹了口气,喝了一口“新龙井”——不知地球上的茶是什么味道的,不知地球上祖先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望着瞭望镜中的繁星点点,此时此刻,地球母亲会不会也在思念她的子孙呢? “嘀嘀……嘀嘀……发现有生物星球,位置——”仪器的报告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急忙凑过去——希望这次不要再失望,希望能找到归宿——我看到: 西半球由于资源被过度利用而一片荒芜,但东半球却是一副新模样:绿树连成森林;溪水河流在雪山下淙淙流过;海洋再次变回蓝色,变回《地球史》上记述的最原本的颜色!我跳下观测椅,夹着报告单奔向帝国办公楼。 “新的家园很好,为什么要回那个残破的家?” “人类的根在地球,历史、文明都在地球,不回家就是无家可归!” …… 寻找到这条回家的“路”后,人类终于踏上了回乡的商船。从开始生发“寻路”的想法而被质疑“它已经不是书上说的生机盎然的星球啦!”“放弃吧!”到后来七年如一日的观测再到如今的启程回乡,对家的归属感战胜了一切其他念想。人终究是人,落叶终要归根呀! 人们归心似箭,几个星期后便到了地球圈,看到了曾经阿波罗所见的景象:湛蓝的水球映入眼帘,白皑皑的冰川在两极耸立……这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地球文明的一大步,更是回乡路的一大步。 “回家的路,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听着几百年前刘德华的歌,我思索:回家的路,是真实的路,更是一条心路,是地球子民面对自己灰色历史的路,是用真正的友好取代仅是言语上爱戴地球母亲的路,更是人类文化及地球文明归于栖息地的回家路。 我眼眶湿润了,母子终于要团聚,未曾回过家的孩子终于走上了回家的路。 [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有创新性的作文,文章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一条是在太空中安家的地球人乘“华夏号”寻根问祖、重拾文明,返回地球之路;另一条是地球人根治污染、保护家园,打胜了蓝天保卫战,重返绿色环保、富含生机的故乡之路,也是地球文明的回乡路。作者对“家”“路”有着深入的思考,且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人类走了多远,都要回归地球,那是人类历史、文明的根,更要坚守住。作者对作文题有独到的思考和博大的情怀。 ②[写作指导] 提炼核心词句:材料由两个素材和一句小结句组成,整体关照一些关键文字,如“简单质朴的演唱方式,沉静温和的台风”“2000多首诗词的积淀,淡定从容的气质”,小结句中的“都在安静中追求着纯净”。可以看出,“简单”“质朴”“淡定”“安静”“纯净”等词语是本材料的核心内容。 深入分析:“他们都在安静中追求着纯净,终归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 (1)什么是安静?什么是纯净?是耐得住寂寞,是坚守自己的梦想不随波逐流。这与上文中的“简单”“质朴”“淡定”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在安静中追求着纯净,就会显现出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呢? (3)“多年来一直坚持原创”“2000多首诗词的积淀”:材料中的人如何体现了这种积淀? (4)这些品质在当下社会有什么意义?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这种“安静”“纯净”吗?我们当下这个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优秀例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 一把吉他一首歌,是在用安静的乐曲和台风,给人以感化和抚慰;《中国诗词大会》上小姑娘的一咏一叹,是在用安静的诗句和气质,给人以洗涤与震撼。正是他们的安静,给了他们想表达的东西以深入人心的力量,仿佛无声之处的惊雷乍响,使人不得不屏息凝神。 安静,并不是因羞于表达而产生的内向。相反,安静是一种胸有成竹的沉稳,是大将立于阵前而临危不乱的风度。武亦姝之所以拥有淡定从容的气质,是有2000多首诗词积淀于胸的自信在支撑。同样的,大家出手,必是安静从容。沈从文创作,一盏灯一杆笔,用的是最质朴纯净的语言,讲的是最平淡温暖的故事。而这一切,是他于沅水边看尽自然风光、于北上之路看尽世事纷乱后积淀出的安静。这种安静带给人的,是对灵魂深处最原始的美的呼唤,是对人性的赞美与发掘。 安静,也并非因紧张而产生的惶恐。相反,安静是冷静的、娓娓道来的。它的温和恰是令人信服的力量所在。赵雷的民谣,仿佛在讲一个用阳光和微风沉淀多年的故事,这样的安静让观众沉下心来,带着某种虔诚去领会曲词中的深意。安静便有这种使人信服、引人深究的力量。恰如中国的传统艺术——民乐,从不见西方鼓乐齐鸣的宏大,一个简单的琵琶、二胡或扬琴,演尽人生悲欢离合;泼墨山水画,满纸只见黑白二色,然而其中意蕴之深远,值得人燃香而品;围棋,落子不语,却如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上演杀伐决断。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安静变得难能可贵。但正是安静的难得,给了它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于人声鼎沸处的一曲清歌,于步履匆匆处的一个从容微笑,莫不展现着令人心旷神怡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更使安静变得重要。它让我们深思:或许该在忙乱的生活中静一静,想想初心,想想远方,再继续上路。 莫因急功近利而失却一颗安静的心,须知若要惊雷震耳,必要此处无杂声。 [点评] 文章首先从材料中引出了核心词“安静”,巧妙地化用鲁迅《无题》中的名句“于无声处听惊雷”,“无声”与材料中的“安静”对应,“惊雷”与“力量”相合,准确地阐释了“安静”与“力量”之间的关系。接着对“安静”的内涵做了深入分析,两个分论点“安静,并不是因羞于表达而产生的内向”“安静,也并非因紧张而产生的惶恐”,层次清晰,结尾联系当今喧嚣浮躁的时代,反衬出“安静在当下的难得”,引人深思,引导人们葆有安静的心怀,主题得到升华。 3.①[写作指导] “北京的名人故居很多,你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中”提示考生写作对象是北京的名人故居:名人故居的概念要确定,即有名之人的旧居,一些风景名胜、祠堂庙宇都不合题意。 “你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中”:你参观过的,应是实写,不应虚构。 “哪一幅画面或什么情景曾带给你深切的感悟或独特的想象”:第一,要对这幅画面或情景进行详细的、多方位的、多侧面的描写。第二,感悟和想象应该从画面和情景中来,画面和情景应从故居中来。 表现自己对故居主人或故居相关的历史、人文的理解和思考,这是文章最后的落脚点。 名人故居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借此能对优秀人物有深层的理解,他们的贡献、精神,对我们的影响和激励,他们的人生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和思考。 [优秀例文] 这就是他 深秋的北京,处处都带着萧条的气息。太阳还挂在树梢,但日光早已暗淡。我穿过人声鼎沸的后海,穿过灰瓦的胡同,不顾来来往往的路人的探寻的目光,找到了位于胡同中的这扇大门。这里,是作家郭沫若后半生的居住地。 想到了这里的萧条,却没有意料到竟这样孤寂,我竟是此时唯一的游客。进门是一个巨大的院子,遥想当年,这里应是一派生机勃勃吧?可现在那水池早已干涸,郭沫若老先生亲手栽下的柿子树光秃秃地伫立在那里,与之相映衬的只有柿子因无人摘取而掉在地上的痕迹。想不到会是这般萧索,我闭上眼。 众所周知,国人对郭老的评价并不太高。纵使前期他创作了无数优秀作品,也抹不掉他在生命最后十年的所作所为。人们理解老舍的自尊,理解巴金的忏悔与反思,但唯独不理解他。 初读那《天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好笑”,更有他蕴含在其中的、饱满而炽热的感情。它们像火山爆发那样从他的心底喷涌而出,唤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站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柿子树下,我一时思绪万千。继续向里走,便到了他的会客厅。那是一间向阳的屋子,却因为一幢拔地而起的楼房而被挡住了所有的光亮。我透过反光的玻璃窗,依稀看到了里面那把被磨得光亮的椅子。屋子的主人曾经在那里与来客谈笑风生,诉说着他的宏图伟志…… 最后是他的起居室。白色的床单一直铺在那里,几十年如一日,而如今已经落上了一层灰尘。我最终没有敢伸出手去拂掉那层灰尘,而是靠在西墙上,不断地问着自己: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阳光终于绕过了那幢高楼,洒进了这座灰色的建筑。我忽然如同拨云见日般了悟:是的,这就是他。 这就是郭老,他一直怀着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从未变过。在时代的浪潮中,他一心向党、向人民,从未变过。 我走出了郭老的故居,沐浴着冬日的暖阳,看着院子内忽然多出来的游览者,会心地笑了。 [点评] 参观郭沫若故居,先写故居的萧索、孤寂、阴暗,借助郭老的作品《天狗》进一步理解郭老,开始深入地写对这个人的理解和思考;在理解了郭老的人生之后,写阳光绕过高楼,洒进这座房子,郭老的故居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文章前后对照,构思精巧,紧扣题意,中心突出,层层推进,情感真挚,欲扬先抑,语言雅致。 ②[写作指导] “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这些节目火了”:这类(文化类)节目为什么火?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地分析。 “有人说,是诗句激发了……;有人说,是文字唤起了……;有人说,朴实的话语……”:诗句、文字、话语带给我们种种美好体验。 “当今社会我们从不缺少‘朗读者’的感性泪水,我们最需要的是‘赛先生(科学)’的理性精神”:对这类节目有不同的看法,呼唤理性精神。 考生一方面要关注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也要学会辩证思考,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对比分析,突出当下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优秀例文] 人间自需温情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些“综艺清流”带给我们心灵的温暖,如春风,如阳光,让人或心旷神怡,或潸然泪下。有人说,我们不缺少这种感性,我们最需要的是理性与科学。见此观点,我只无奈一叹。科学固然重要,但人间更需感性与温情! 从个人角度来说,这种感性与温情是一个人精神丰盈的体现。没有这种温情,人就变成了冰冷的机器。《朗读者》中,老舍的《宗月大师》让人体会到了感恩之心;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让人体会到了母女的拳拳之情;《中国诗词大会》中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鱼玄机、谢道韫,都让人体会到了爱情的温暖与可贵……这样的温情如阳光般温暖人心,又岂是纯粹的科学能带给我们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一个人需要具备父亲、母亲这两种人格。如果说“父亲”的人格象征科学与理性,那么我想,“母亲”的人格就象征着温情与感性。一旦失去了“母亲”的人格,一个人就不再完整了。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温情”的需求是迫切的。谁说我们“从不缺少感性的泪水”?从“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冷漠到“网络暴力”的众口铄金,都反映了社会中温情的缺失。一个缺少温情的社会是可怖的,一个缺少温情的民族是无法生存的。从这个角度看,温情和科学对社会来说同样重要。《朗读者》上,蒋励朗读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控诉着战争的罪恶;《中国诗词大会》中,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大爱。它们不都展示了温情对社会的作用吗?17世纪诗人约翰·多恩曾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温情与感性架起的是岛与岛之间的桥梁,使社会变成一个整体,于是天下大同。 当然,科学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自然是重要的,但纯粹的理性会把人变得冰冷,会把社会变得“原子化”。于是想起诗人萨松所说“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无论是人还是社会,“猛虎”与“蔷薇”都是共存的,缺一不可。 人间自需温情,这感性的泪水如甘霖般滋润着我们的内心。它赐福于我们个人,也赐福于整个社会。 [点评] 开篇亮出观点:“科学固然重要,但人间更需感性与温情!”然后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分开论述,层次清晰。文章引用诸多事例论证观点,翔实有力。 4.[写作指导] 经历指什么:经历,即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群体;可以是当今人物,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可以是个人人生路途中的一段足迹,也可以是社会现象、历史见证……既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 怎样看待经历:材料中给出了一正一反两个观点,考生可围绕任何一个观点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分析为什么经历是“财富”、是“负担”,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经历的作用:为什么经历过了会“更加成熟”?“成熟”在哪些方面?是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心态更加沉稳,对事情的看法更加辩证。“也可能变得世故或麻木” 指的是经历了更多的痛苦和挫折、伤害和不公,这些对于我们是不能承受之重,会自然地选择关闭真诚的内心,学会敷衍和虚伪,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经历的意义:“那些经历,可以留在昨天,可以带到今天,也可以生成明天……”,哪些经历是不容忘记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哪些经历可以带到今天,又怎样生成明天——不忘过去,砥砺前行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前行动力。 以“‘经历’之我见”为题:不可改变题目,重在“我”的看法,不可面面俱到。 [优秀例文1] “经历”之我见 但凡能被我们称作“经历”的事情,总是有些不凡之处的。浅则止于走南闯北后收获的阅历与见识,深则可指人生中的许多曲折、历练。经历打磨着一个人的心性,或许,会让他的心从此多了厚重也多了沧桑,但经历并不意味着赤子之心的流失。正相反,“经历”是熔铸赤子之心的必需——可以说,不曾“经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只有经历,方能凿出一个人的深度。杜甫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的仕途人生,可用“窝囊”二字形容。科举考试遭奸人陷害,为人幕僚却不被起用,担任虚职而受尽嘲讽,安史之乱中又惨遭离变——这份曲折的经历,这段极尽挫折与苦难的人生,还有谁的不幸能与之匹敌?可经历沧桑的杜甫非但没有自怨自艾、意志消沉,反而用自己与苦难的亲身接触去感受黎民苍生的苦难。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可叹气之后他想的是天下寒士都还身处茅庐之中,他呼喊千万间广厦来将壮志难酬的寒士庇护!他家徒四壁,亲人离乱,娇儿夭折,可写尽自己的苦难经历之后,他转而将悲悯的眼光投向万千百姓——他说,我这个小吏尚且如此,那黎民苍生又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况下,承受着怎样的生活重压?杜甫正因有了万般苦痛的经历,才得以怀揣着挚爱与同情,为百姓鼓与呼,从而凿出诗圣的深刻、气度和情怀。初唐的诗人固然也有他们的哀愁与痛苦,但在杜甫那用人生经历所熔铸出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诗句面前,都仿若一群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充满稚嫩与刻意。杜甫的苦难经历,是他的厚重。苦难经历之后那目光中的同情、悲悯与宽宥一切的远意,是经历所带给他的伟大。 只有经历,方能塑造真正的赤子初心。作家王安忆曾拜访史铁生,并写了一篇散文纪念。那是一个临近冬至的时节,史铁生夫妇请她吃饺子。她本期待着吃饭时史铁生会同她讲讲理想、情怀、自己多灾多难的人生经历。她说:“他讲多么伟大的经历、多么宏大的道理我都愿意接受,可是史铁生只是说饺子。” 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写作,史铁生都不谈什么道理,不谈什么曲折苦难的人生经历——哪怕它们其实贯穿了他的一生。从青年残疾到亲人离丧,从时代变乱到老来顽疾,他有大把大把的经历,可他总是沉默。当他谈到自己时,没有一点夸张的说辞,没有一丝激昂的语调,没有一滴委屈的眼泪是为了怜惜自己的苦难而落,没有一滴沉重的眼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牺牲而流——经历,不仅带给他生命质量的厚重,更给了他平和与沉默。未经历磨炼的,是单纯无知的心;而经历世事却仍然谦逊平和的,是真正被历练出的一颗赤子初心。 所以,与其躲闪苦难,畏惧“经历”,不如敞开心门,看这广阔的天地,投身其间,历练出一颗厚重充实的赤子之心。 [点评] 开篇提出观点,“经历会让你从此多了厚重也多了沧桑,但经历并不意味着赤子之心的流失”,然后分两层进行论述,经历可以“凿出一个人的深度”“塑造真正的赤子初心”,观点鲜明,材料翔实。 [优秀例文2] “经历”之我见 “经历”,人人都有。“历”字本身就是人人都有的状态。“历”,古字为“歷”,上为“日光照耀下的树林”,下为“人的脚”,表示“人在树林中穿行”的样子——造字的古人们都这样做过,而历代的人们也都有自己或长或短的人生经历。然而其中有些人自得其乐,回味无穷;也有些人一生碌碌无为而无所寄托,令人叹惋。所以,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充实呢? 把目光投向爱琴海之滨,两个身着素袍的人在阳光下的树林中穿行,他们可以给我们答案——相传苏格拉底与拉各斯相约共访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于是二人分头出发,待会合时才发现,那山根本不存在。拉各斯一路只顾风尘仆仆,此时只是叹息。而苏格拉底却没什么遗憾的:“我这一路看够了美好的风景啊!” 苏格拉底的人生态度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因为它有一种“经历的主体意识”。他知道人生不应仅仅局限于一个目标,而实现目标的过程也同样珍贵,甚至更加值得品味。而且他还主动践行这种理念,注重关注自己的人生经历。比起漠视自身经历的拉各斯,自然收获更多。 充分理解人生经历的意义,并努力去探寻、去铭记自己的经历,这种态度,我称之为“经历的自觉”。它能使我们主动地、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使生活变得充实。 仅仅有“经历的自觉”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去听听朱熹爽朗的笑声。昔日朱子与陆九渊会于溪山,他手指周遭景色,又指指彼此二人,朗声笑道:“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这句话每每读来,皆如朝圣般震撼。朱子的生命太丰沛,文化人格太高大,以至于他有理由相信,他和他身边的人正经历的就是“最好的时代”。其实这种气度并非他二人专利,且看北宋嘉祐二年进士科:考官,欧阳修;进士,张载、曾巩、程颐、程颢、苏洵、苏轼。如此多的文化名人集于一时,给了他们丰富彼此人生经历的绝妙舞台,赋予他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自信,也便造就了专属于宋代的理性哲学的光辉。 我辈文化人格虽然尚难以望先贤之项背,但我们是否也能对身边正在经历的事物投以最真实的目光?我们是否也可以用“最好的时代”来衡量我们正经历的一切?因为这样,我们便可主动对自己面前的人、手边的事抱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我们的经历,也会因为我们主观上的重视而变得弥足珍贵。充分相信自己一切经历的价值,并始终以正面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这种态度我称之为“经历的自信”。它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享受经历,回味经历。 经历的自觉,经历的自信,这两种态度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一种经历见证一种成长。只要我们主观上愿意接受我们的经历,它们便终将幻化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去经历吧!自觉一点,自信一点,就够了。 [点评] 围绕中心论点“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充实”,借苏格拉底与拉各斯的故事诠释了经历要有“经历的主体意识”,对当下抱有正确认识的态度,对身边正在经历的事物投以最真实的目光。拥有“经历的自信”,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5.①[写作指导] “偶然”,不期而遇、偶然间,不是特意的;“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写作对象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 [优秀例文] 偶然发现 教学楼的背后,有一片不大的地,上面长满了杂草。 我曾在每个傍晚光顾那里,草总是绿得漫不经心,仿佛也并不在意是否有人关注它。我倒欣赏它这份潇洒,不与操场边的白杨争高,也不与花园里那几株月季争艳,它只是普通的草。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却有那不合时宜的“嗡嗡”声响起,无情的除草机剪掉了那将及小腿的草。 但又怎能剪断那渴望生长的愿望呢?“野火”尚且还“烧不尽”呢。我坐在略有针刺感的草地上,并不为这草而担心。果不其然,不久后一个雨夜,我就看那草又不紧不慢地长起来了。 我乐意每天去看它,也乐意与它谈心,正如它不在乎有没有人关注它,我也不在乎它能否懂我。 当然生活哪有那么顺利,那么安逸。那天我发了疯似的在操场上跑了一圈又一圈,跑到泪水流满脸庞,直到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我无助地向那片地看去,意外地发现那懒散的绿中冒出了一点小黄。 我拖着沉重的身体一步步挪向那一点小黄。近看原来是草地上开了一朵不知名的小野花。我竟微微发笑,对那草地,也似是对自己说:“你还开花啊”草不过随风摆了两下,什么都没说。 我心里记挂着小黄花,人却还要坐在教室里学习。一次不错的考试成绩出了后,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那片地,想向小黄花、向草分享喜悦。 可小黄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请勿踩踏草坪”的木牌,正插在小黄花原来的地方,像一个蹩脚的墓碑。 我一脚踢飞那木牌,坐在草地上,内心忽然平静下来。 几周后我再去时,草地上却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黄花,甚至还有几朵小白花。 我也只是笑笑,笑我偶然发现的草地,笑我偶然发现的小花,因为生活正像那草地,而我也正像那小花。 [点评] 偶然发现的一块草地、一朵小黄花,引起了作者内心那不曾剪断的“渴望生长的愿望”。面对茁壮成长的小草,作者也在不断地奋斗,“你还开花啊!”一句道出了作者的梦想。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情节有波折。 ②[写作指导] 议论对象是大学教授“只……,没有……”这一行为,不要跑题。 QQ、微博、微信代表时尚、潮流、新奇、前卫的世界,面对这样的世界,大学教授选择“只接打电话、发短信”,说明他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不逢迎,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崇尚简朴、简单的生活理念,能够将新技术恰当地为我所用。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有至简的生活理念、独立的精神世界是难能可贵的。 反对的观点:作为大学教授,面对时代的潮流,不了解,不跟随,难以面对年轻一代人,没有创新的冲动和动力,怎能引领一代大学生呢? [优秀例文1] 梨花满地不看门 大学教授不用手机上QQ,不发微信,不用微博,这件事何至于让人大惊小怪、议论纷纷?在我看来,网上热火朝天的讨论反映了当下人们由习惯手机到依赖手机再到视手机如命的病态的心理发展趋势,这位大学教授的做法是明智的,无论是为了治学还是为了求得心灵宁静,拒绝这些软件都是有一定必要性及合理性的。 首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也特别提到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何谓高深学问?就是要求人们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与毅力。皓首穷经,考验的是人是否有足够坚定的意志与抵抗外来诱惑的能力。试问,若身为教授,一边翻阅古籍善本,一边眼睛瞄着叮叮作响的手机,一有对话框弹出,手就条件反射一般拿起手机,东看一条朋友圈,西看一条热搜新闻,心浮气躁如此,怎能要求他在苦涩艰深的学问中坚守半生?学问不同于手机上刺激的图片,可以瞬间激发出人的兴趣。学问是沉潜涵泳之后苦涩的回甘,那种甘甜,只有如钱书十年如一日编写《管锥编》,如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如颜回居于陋巷不改初衷,才能品味获得。若一个研究学问的人沉迷于微信、QQ,他太容易浅尝辄止,太容易忘记他“为往圣继绝学”的伟大使命。 《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一位师傅的话令我记忆犹新:“干这行,就得坐得住。坐得住,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彩。”想那朱红色大门一阖上,九重宫墙外喧嚣都如轻烟散去,只余手底下的木屑油彩,心中安静了,才能看到“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深沉悲凉。拒绝喧嚣的人内心是充实的,他的快乐是有内涵的。微信微博充斥着太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与太多不经过大脑的快乐。心不静,怎能看出炉中升腾起烟雾的形状?怎能获得意通千古之乐?把朋友圈扩大,再把朋友圈缩小;把眼中的世界扩大,再收回你迷茫的目光。这大概是现代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大学教授作为知识分子,承担着引领社会的责任,本就应当带领他的学生沉潜于学问,品味苦尽回甘,本就应当引导社会学会安静生活,学会在安静中品味岁月流转之乐,本就应当学着古人“梨花满地不看门”,而如今却招致众人的不屑与非议,被视为异类,可谓悲矣。 [点评] 本文赞同教授的做法,开宗明义,提出观点:首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其次,大学教授是研究学问的,必然要耐得住寂寞,沉潜于学问。两个分论点,层次清晰,论据翔实。 [优秀例文2] 紧跟时代的步伐 手机刚刚诞生时,只能用于拨打电话,后来逐渐加入了短信、时钟等功能。而到了现在,手机更像是一部掌上电脑,打电话反而像是个附属功能。 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只用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的大学教授,是否已经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从手机本身而言,拥有诸多强大能力的手机,只能在打电话、发短信上小试牛刀,往小了说这是对手机功能的浪费,往大了说是对企业产能的浪费。成本上千元的手机只发挥出了几百元的价值,若是再有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样的浪费就不容小觑了。 从大学教授的角度上来说,他在生活中也一定遭遇不便。微信已经成为如今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其使用率远超短信等传统方式。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没有微信,无异于使自己与周遭的人和事隔绝起来。这样的“与众不同”往往会给学生以距离感,甚至是恐惧感,同时也很容易被学生冠以“老古板”的标签,进而疏远这位教授。这对于以“传道受业解惑”为己任的大学教授,不能不说是一种打击。我认为这是与时代脱节的后果之一。 虽然社会上对于这位教授有许多赞同的声音,比如认为远离微信、微博可以使他更专注于资深研究。但我对于这样的观点并不认同,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是专注,我认为这更像是“闭门造车”。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各项突破与研究层出不穷。比如一夜之间就火遍北京市的共享单车,再比如稍早些的手机支付。这些很多都是以手机的多种功能作为基础的,并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新产物。一个与大多数人生活方式不同,且与时代脱节的大学教授,又如何能够做出真正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研究? 紧跟时代的步伐,这不是一种追求,而更像是一种前提,不仅在手机的使用上如此,在主流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层面上更是如此,历史用一次次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于时代大潮的后果。我们也从中吸取教训,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时代中。 [点评] 本文对教授的做法持否定观点,认为大学教授不用微信、QQ、微博,是“与世隔绝”,与时代脱节的行为;对一部分的认同观点进行反驳,说教授的行为更像是“闭门造车”,从而进一步论证观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