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2)

‎2019届二轮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要点 作业(全国卷用)‎ 典例1 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不属于文体。‎ 典例2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孝”、“惠文”、“武”、“昭襄”、“孝文”、“庄襄”都是君主的庙号。‎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始设于汉代,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C.五经和六艺都是儒学经典,他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五经少了一部《乐经》。‎ D.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为请求使自己骸骨归葬故乡。‎ ‎【参考答案】A ‎1.下列诗句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描写,按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②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③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B.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 C.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即20岁时,取字,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李白为李太白。‎ D.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8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3.下列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字型的演变顺序是甲、金、篆、草、隶、行、楷;汉字的构成,即“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礼记》《易经》《春秋》合成“五经”,‎ C.晋侯、秦伯,其中“侯”与“伯”是爵位,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从中可知,晋侯的爵位要高于秦伯的爵位。‎ D.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其他敬词还有令尊、大人、阁下、舍弟、雅正等。‎ ‎4.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叔伯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在晋朝时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6.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C.汉字中的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如:刃、本、末、上、下等。‎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7.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B.《左传》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C.古人酒宴祝酒或向尊长敬献礼品时,常祝愿对方长寿,因此祝酒通常被称为“寿”或“为寿”。‎ D.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宫和徵又各自有变音,这就是俗称的七音,变徵声调悲凉,羽声激越。‎ ‎8.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B.表,古代一种文体,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9.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青年男女把头发扎成发髻,叫总角,后来就用“总角”表示青年时代。而生活中说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则指女孩十三四岁。‎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 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C.癸丑、戊戌都指年份。古人常用“天干”(即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和“地支”(即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诗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其诗作《短歌行》 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10.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或元旦,正月十五称为上元或正月半或灯节。‎ B.社稷,“社”,古指谷神;“稷”,指土地之神。社稷后为国家的象征。‎ C.古代的座次有时以左为尊,成语“虚左以待”就是最好的证明。‎ D.“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黔首、黎民都有平民百姓的意思。‎ ‎1.B ‎2.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C项,“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即20岁时”说的过于笼统,应该是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及笄为成年。‎ ‎3.C ‎4.B ‎【解析】服丧一年应为“期服”。‎ ‎5.B ‎【解析】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6.A ‎【解析】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7.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这一表述不准确,《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史书。‎ ‎8.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表述不正确,按顺序应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古代青年男女把头发扎成发髻,叫总角,后来就用‘总角’表示青年时代”错,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后来借指童年时期;B项,说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错,《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C项,应是古人常用“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D项正确。‎ ‎10.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B项,“社稷”:社,指土地之神;稷,古指谷神。社稷后为国家的象征。‎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