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精读】蛇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配套学案:诗歌部分 第三单元【精读】蛇 Word版含解析

- 1 - 【精读】 蛇 学 习 目 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的内容。 2.理解诗所抒发的感情和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州人。1921 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开始 诗歌创作。1923 年参加浅草社。1925 年和杨晦等人在北京成立沉钟社。1927 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德文系,后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北京孔德学校任教。1930 年赴德国攻读文学与哲学,1936 年回国,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1939 年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1941 年创作了 27 首十四行诗,迎来了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十四行集》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重要 的诗集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1964 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部外国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昨日之歌》(1927)、 《北游及其他》(1929)。已出版《冯至诗选》。冯至对新诗的贡献之一,是他的叙事诗创作。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缺乏叙事传统,这种背景下,冯至的尝试就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追求。他 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的几首叙事诗,如《帷幔》《蚕马》等被朱自清誉为“堪称独步”。但 总体上看,冯至早期创作仍以抒情诗为主,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2.了解背景 《蛇》是冯至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 主题。正如专家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写得那样不落俗套, 那样有色彩。不应该把这首诗的长处仅仅归结为构思的巧妙,而是由于作者青年时期对于‘寂 寞’有深切的感受,因而就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比喻:它‘静静地没有言语’,像一条蛇。整 首诗就是从这样一个想象展开的。”(何其芳《诗歌欣赏》)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读准字音 悚.(sǒnɡ)惧 绯.(fēi)红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诗人是怎样抓住“寂寞”和“蛇”的相关之处将二者勾连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答:诗人将“寂寞”比作一条长蛇,借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比喻给人以奇美之感。 第一节取漫长与无言这一相似点,将寂寞与蛇联系起来,让读者仿佛有触到蛇身似的感 觉。第二节取蛇栖息草丛的习惯来暗示“我的寂寞”——忠诚的爱的化身产生的原因。第三 节取蛇的行走和用口衔物的特点,来表达“寂寞”的探寻,即“我”的愿望——探悉姑娘的 内心世界。 2.作者把“蛇”比作“月影”,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蛇”如“月影”一般游入你的梦境,轻轻地不惊醒你,不纠缠你,只是衔来你的 梦境,抚慰你焦渴的心灵。此时的“月影”已超越狭隘的恋情,升华为一种纯洁高尚的情愫, 静静地倾洒着美的光晕。 3.《蛇》在最后一节中为何要将“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花朵,点缀姑娘的梦, 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 衬出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 4.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识流幻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蛇”的冰凉、阴沉、无声的潜行,给予人的只能是恐惧而神秘的感觉联想。冯至 在这首诗中,却竟然说“蛇”是“我”忠诚的伙伴!还“轻轻地”向“你”走来,把沉睡中 “你”的“梦境衔了来”,这些表现潜在地反映着《蛇》里没有正常人怀春的艳美,而是心 灵严重受损者阴郁的病态抒情。但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的,想把人郁积的心力发泄于适当的 行动就是欲望;人心成为欲望同社会影响的激斗场,而当后者取得了胜利,就会造成欲望的 压抑。为了摆脱这种压抑,欲望只得逃入隐意识里躲起来,但它又随时想要乔装一番,通过 检查作用而闯到意识中去,以求得满足。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1.这首诗中“蛇”这个意象与传统意象有何区别?诗人借助“蛇”这个意象,抒发了怎 样的感受和渴望? (1)大部分文学作品中,蛇通常被赋予冰凉、阴险、冷漠等意象。此处,诗人跳出了关于 蛇的古老的思维定式,以浪漫的笔触翻新蛇的形象。这里,蛇不再是可怕的、令人厌恶的, 而是通灵的、温情的爱的化身,爱的使者。 (2)诗中的“蛇”实际上就是“爱”的同义语,是诗人“寂寞”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 象征,确切地说,在“蛇”这一冰冷寂寞的象征体上,沉淀、蕴含、寄托了当时才二十出头 的年轻的诗人深挚浓烈、难以排遣的思恋之情。 - 3 - 2.这首诗借助比喻表达情感,新奇生动。试找出诗中的比喻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比喻 表达效果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把寂寞比喻为蛇。用蛇的静默无言、忠诚相伴来表现寂寞的 深沉、凝重、挥之不去。这一比喻新奇生动,一改蛇以往惊 悚、恐怖的形象,让人读过产生出奇妙丰富的联想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 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用“想那茂密的草原”比喻自己对情人“浓郁的乌丝”的思 念,使人感受到沉浸在相思之中的诗人对情人容颜的热切思 念,从而产生化无形于有形的艺术效果 “它月影一般轻轻地” 把“蛇”的游走比喻为“月影”。轻柔、美妙。它“轻轻地”, 不惊醒你,不纠缠你,只是衔来你的梦境,抚慰“我”焦渴 的心灵。此时的“月影”已超越狭隘的恋情,升华为一种纯 洁高尚的情愫,静静地倾洒着美的光晕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 一只绯红的花朵” 把“你的梦境”比喻为“绯红的花朵”,以温暖的颜色修饰 花朵,点缀姑娘的梦,意味着对姑娘应许的期待以及姑娘一 旦应许的醉心的欢喜。色彩上淡与浓的对比与变化,反衬出 诗人情感的痴迷和浓烈 结 构 图 解 总 结 中 心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借助蛇这一意象,抒写了一曲没有回应的热烈的爱情悲歌。反映了 作者的爱情是一种苦苦的单相思,更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爱情的执着渴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