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适应性考试 高中一年语文科试题 第Ⅰ卷 一、语言基础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敕.造(chì) 笑靥.(yǎn) 监.生(jiān) 朱拓.(tà) B. 炮烙.(luò) 数.罟(cù) 鞭笞.(chī) 锋镝.(dí) C. 嫡.亲(dí) 巉.岩(chán) 逡.巡(jùn) 瘦削.不堪(xiāo) D. 俨.然(yǎn) 砧.板(zhān)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ā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 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 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 项,“靥”应为“yè”,“监”应为“jiàn”; C 项,“逡”应为“qūn”,“削”应为“xuē”; D 项,“砧”应为“zhēn”,“间”应为“jiàn”。 故选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蒙胧 懵懂 寒暄 曲终收拔 B. 蹙缩 膏腴 惘然 璀璨夺目 C. 惫懒 鞭笞 舟揖 内帏斯混 D. 撩倒 呕哑 骐骥 哀声叹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 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 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 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A 项,“蒙”应为“朦”;“曲终收拔” 应为“曲终收拨”。 - 2 - C 项,“舟揖”应为“舟楫”; “斯混”应为“厮混”。 D 项,“撩倒”应为“潦倒”;“哀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 故选 B。 【点睛】解答此类题可以用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 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 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 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 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 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 众中的形象。 B. 新中式婚房回归古典东方之美,一对新人说:“我们不追求家具的雕梁画栋....,无需过多装 饰,只求简单,古色古香。” C. 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 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D. 作者对这个贵族家族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 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 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A 项,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结合“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 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分析,修饰“服务质量”,与句意不合。 B 项,雕梁画栋: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句中用于家具,使用 对象错误。 C 项,先声夺人:指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后 也指做事要抢先一步。此处语境并没有“压倒对手”或“抢先一步”之意。 D 项,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 - 3 - 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使用正确。 故选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 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B.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 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C. 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 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D. 乘客在乘坐国内航班时,即使乘飞机前不购买航空意外保险,如发生人身伤害,最高赔偿 也可超过 40 万元人民币以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 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 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B 项,表意不明,“这位”可以指“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家”。 C 项,搭配不当,“提高”与“专职教师”不搭配。 D 项,成分赘余,“超过”与“以上”重复。 故选 A。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非常必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居家隔离是联防联控的重要举措。 正因如此, 。 。 。 。若选择以身试法, 等待的将是法律的惩处。 ① 然而,一些人依旧我行我素,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严重扰乱了疫情防控大局。 ②作为公民,应当按照联防联控的要求主动承担应有责任,主动配合政府的非常举措。 ③各地严管严控措施释放的信号是鲜明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④各地在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中,格外强调要减少外出,避免聚集性活动。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③② - 4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的首要条件,一般 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开的话题,前后衔 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因此解答本题时:一要看几个句子的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 一致的句子是不是从同一陈述对象的角度展开的。当然,有时上下句采用顶真的手法,虽然 主语不致,但上下文也是连贯的。 本题前文提到“重要举措”,第④句承接上句,解说重要举措;第①句紧接第④句,说的是 相反的行为:不执行居家隔离,就是擅自行动;③承接①,因为有擅自行动的,所以加强严 管严控十分重要;由后文“若选择以身试法”可见最后一句应为第②句。所以应为④①③②。 故选 D。 【点睛】语境式排序题要看陈述对象,考虑话题的一致性。话题统一是保持语言表达连贯性 的首要条件,一般说来,同一主旨的话题,陈述对象是明确集中的,围绕同一陈述对象所展 开的话题,前后衔接紧凑,思维顺势而下;转换了陈述对象,话题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坏,语 句也就变得不连贯了。命题者往往便会据此出题,或抽去其中一句让考生选择,或改变其中 一句叙述的对象要考生修改。保持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必然要做到几个句子的主语一致或围 绕同一对象展开。 6.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 ④小.学而大遗 ⑤朝.避猛虎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⑧囊.括四海之意 A. ①④/②③⑦/⑤⑧/⑥ B. ①②④/③⑦/⑤⑥⑧ C. ①④/②③⑥/⑤⑧/⑦ D. ①④⑥/②③/⑤⑧/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 然后再看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 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秦孝公占据崤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 - 5 - 的地方。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履,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名词作 动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食肉:五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衣:名词作动词,穿。 ④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⑤朝避猛虎:白天躲避猛虎和长蛇,朝,白天,名词作状语。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水, 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亡:使(诸侯国)灭亡,使动用法。 ⑧囊括四海之意:像装口袋一样装走四海,囊,像用口袋一样,名词作状语。 故选 C。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蚓无爪牙之利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 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例句:状语后置。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A 项,状语后置。应为“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B 项,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 C 项,定语前置。应为“蚓无利之爪牙”。 D 项,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 故选 A。 【点睛】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 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含以下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 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和固定句式。 - 6 -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五陵年少”指京 城富家子弟。 B. 黔首,战国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还有“布衣”“黎民”“生民”“苍 生”“鲰生”“氓”等。 C. 句读,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其中,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但诵读时须略作停顿 处为“读”(通“逗”)。 D. 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其啼声哀切,常被赋以亡国之痛、 伤春之情和寂寥之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 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 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 B 项,“古代对百姓的称谓还有鲰生”错,“鲰生”指浅陋无知的人、小人,并非指百姓。 故选 B。 【点睛】古代文学常识是近几年常考的题型,范围较广,分布在高中课本的每篇文言文中, 尤其是对课下注解要牢牢记住,同时还要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 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 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 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 - 7 - 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 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二)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 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 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 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 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 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 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 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 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 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 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 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氓隶.之人 隶:隶属。 B.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顺序。 C. 专欲擅.权 擅:擅长。 D. 贾生数.上疏 数:屡次。 10. 下列对选文(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 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 8 - B.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 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C.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 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D. 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 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11.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论述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灭亡时,笔墨侧重于前者,欲扬而先抑,先极言陈涉各方面之 不足,最后展现出人意料之结局,起义星火燎原,迅速颠覆秦王朝。 B. 贾谊分析秦亡原因时,先承认秦朝优势仍在,接着将九国之师与陈涉之众进行对比论证, 突出二者之悬殊,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异势的论点。 C. 贾谊忠于朝廷,积极献言改革。他认为汉朝现在天下太平,时机成熟,应进行历法、服饰、 官职等法令改革,文帝听了很喜欢他,破格提拔他,一年中就升至太中大夫。 D. 贾谊忠言进谏,文帝并未采纳。文帝重新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列侯,贾谊认为此举会招 致祸患;有诸侯封地接连数郡,贾谊多次谏言,认为应予逐渐削弱。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3)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答案】9. D 10. C 11. C 12. (1)(陈涉)带领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 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从。 (2)(贾谊)凭借博通诗书能写文章而在郡中有名气。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听说他才华优 秀,就把他招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 (3)皇上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是这样的情形。 到半夜,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要结合语句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 注意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活用的现象。 - 9 - A 项,隶,隶属,错误,“隶”在这里是“对劳动人民的贬称”的意思; B 项,序,顺序,错误,“序”在这里是“名词做动词,按顺序排列”的意思; C 项,擅,擅长,错误,“擅”在这里是“独揽,占有”的意思; D 项,正确。 故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 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 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根据语法,“贾生”应为“不见”的宾语,排除 B 和 D;“居顷之”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状语, “梁怀王太傅”是官职名,这两处中间都不能断开,排除 A。 译文: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 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 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 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 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 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 项,曲解文意,“文帝听了很喜欢他,破格提拔他,一年中就升至太中大夫”错,从原文第 一段的文尾和第二段的开头可知,文帝的这个举动是在贾谊献言之前,而不是以后。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赋分点: (1)将,带领;数,几;云、响,两个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赢,动词,背 着;景,通“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 10 - (2)以,介词,凭借;闻于郡中,介词结构后置句;秀才,古今异义词,优秀的人才;幸爱, 赏识。 (3)因,因为;本,本源;具,详细;因,于是;所以……的原因;状,情况。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 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 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 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 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 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 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 译文: (一) 秦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做窗户、 用草绳系门板的贫家子弟,是下底层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兵卒;才能不如平常 的人,更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公、猗顿那样的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 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 攻秦国,折断树枝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纷纷响应聚集,许多人都背着粮食, 如影随行般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义,消灭了秦王朝。 再说,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没有被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与从 前无异。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 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卒子的作战能力并不能和九国部队匹敌;陈涉行 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 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 - 11 - 壤之别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来归,而使六 国诸侯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这之后将天下归己所有,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 内宫;一个戍卒发难国家就灭亡了,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 呢?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 (二)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 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 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 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 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 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 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 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 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 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 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 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 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 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 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担任长沙王 太傅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 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 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 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 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 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 的势力。文帝不听。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 - 12 - 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①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②关山金鼓振,征西③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百年:指代一生。②直北:正北,指与北边回纥之间的战事。③征西:指与西边吐 蕃之间的战事。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与《秋兴八首•其一》写作背景相同,都写于作者流寓夔州之时,都是借秋天的所见 所思来抒发情感。 B. 首联“闻道”一词表明诗人不便直言的态度;“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局势如下棋 一样,不甚明朗。 C. 中间四句承首联,皆“闻道”之事。颈联用了互文和比喻手法,叙写战争情势和国家时局。 历史真实与艺术表现高度统一。 D. 尾联“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情景交融;写秋江也暗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处境。 14.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不胜悲”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3. C 14. ①一悲:唐王朝政局多变,朝政混乱,国运昔盛今衰;②二悲:外患严 重,关河动荡;③三悲: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 之思。 【解析】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 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 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C 项,“颈联用了比喻手法”错。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 “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 - 13 - “直北”、“征西”互文,“金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 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从中可 以看出没有使用比喻手法。 故选 C。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对诗句的赏析,可以先从诗句中的关键词入手, 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意蕴;在赏析诗歌关键诗句时,要注重对诗句所使用的手法进行 赏析;体会诗人情感,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诗句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情感可以从 诗歌描写、叙述的具体内容中体会。 首联: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 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 喻贴切而形象。“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 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首联的“悲”写出唐王朝政局多变,朝政混乱,国运昔盛今 衰,而且外患严重,山河动荡。 颔联感慨世道的变迁,时局的动荡,着重内忧,国运今非昔比,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 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颔联的“悲” 写出了自己远走他乡,为国忧思。 颈联忽然纵笔大开,大起波澜,侧重外患。“直北”即正北,“愁看直北是长安”,夔州的 正北是长安、洛阳,亦即陇右关辅中原一带,此指长安以北。“直北”、“征西”互文,“金 鼓震”、“羽书驰”言西北多事,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 寇周至,故云。报军情的文件来往弛送,时局危急。颈联的“悲”写出了山河危机。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 现在怀想之中。第七句“鱼龙寂寞秋江冷”结到“秋”字,以清冷秋江喻诗人当前身在蘷州 之处境。第八句结到“思”字,领起下面洋洋洒洒四首律诗,写故国平居,均由“思”字生 出,故国思与前面的故园心一脉相承,承上启下,大合大开,气势流转,笔有千钧之力。尾 联的“悲”忆及往年在长安的生活,而如今自己远居夔州,身世飘零,徒有忧国之思。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 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 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 - 14 - 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 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行人在蜀道上行宛如 在星宿间穿梭,只能屏住呼吸,因此而叹息,以此突出蜀道之高险。 (4)荀子在《劝学》中列举借助舟楫的人不善于游水却能渡过江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了择师的标准。 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时令的同时也营造出 送别氛围的飘零之感,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因此李白只能 “_________________”,希望其代替自己陪着好友同去龙标,以此表达自己思念和祝福。 【答案】 (1).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3).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 以手抚膺坐长叹 (5). (4)君子生非异也, (6). 善 假于物也 (7). (5)道之所存, (8). 师之所存也 (9). (6)杨花落尽子规啼 (10). 我寄愁心与明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 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 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本题注意以下字词:颁、负、戴、弩、 扪参、胁、息、膺、假、啼、寄。 【点睛】对于理解诗句和识记文化常识的题目,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 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 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 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2)仅了解基本是诗句是不够的,还需要在 - 15 - 平时积累和识记常见的文化常识。在做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 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 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呼日格窃贼 张港 呼日格翻译过来是“桥”。叫桥的地方必有河,有河的地方必有鱼。 刘一竿在城里钓界数得上第一,故人称“一竿”。这回,刘一竿要超越自己,再铸辉煌, 非钓到更大、更稀有的鱼不可。一竿天不亮启程,骑摩托往远了跑:奇迹在远方,在别人到 达不了的地方。 刘一竿口渴心躁时,飘来蒿子灰的味道,阵阵煮苞米的浓香。往前看,一座小村庄,家 家烟囱扯出长长的灰色飘带,车前子、马蔺花画出一条小路。刘一竿进村了。 没有栅栏围墙,家家通通透透,挂挂红辣椒对联一样在房门两旁,瓜蔓爬上碱土墙,爬 上褐色的草屋顶,门口卧着懒洋洋的黄狗,红肚燕儿探出檐头,有人唱着歌,牛羊拥挤着, 跑出红云。 一个提奶桶婆婆脸对肩钐刀老汉,乐得前仰后合,听不懂说着什么。 一竿上前,弯弯身子说:“大婶儿,想找口水喝。” 婆婆侧侧耳朵,笑笑,摇头又摇头。老汉也是摇头。 哦,他们听不懂我的话。一竿张大嘴一扬脖儿,比划出手捏杯子的姿势。婆婆取只碗, 擓一下奶子,送刘一竿嘴上,又擓一碗等他喝完续上。 一竿喝个透,老汉琢磨着一竿的家什,笑笑,比划出甩竿的样子。一竿点点头,笑笑, 比划出提竿的姿势。老汉指一个方向,伸出大拇指。明白了,那个方向是出鱼的好地方。 一竿鞠躬告别,朝那个方向去了。 一座小桥,一湾清水,无边芦草,摩托不能去了。一竿把摩托推小桥下,看看四方无人, 择柳丛密处,折一枝又一枝,盖严实车子。再看看,四方无人。一竿往河边去了。 找到了甩竿的好“涴子”,这儿,必有大鱼,怎么看都有大鱼。 怪了耶!换了面食,换了蚯蚓,鱼脊在水面翻花,却不咬钩。不咬就是不咬。刘一竿累 得没了筋骨,急得毒火攻心,就是不咬。 看看太阳,一竿对自己说:我刘一竿,今儿要跌大跟头,要把脸丟这儿。一看表,得回 - 16 - 程了。心沉沉,嘴苦苦。 走走走,一竿嗅到鲜鱼的腥味。寻味而去,看着一个临时存鱼的苇席鱼囤。 鱼囤中,全是奇鱼全是大鱼,鲜活着。一竿这种人,见这场景,惊讶得不行。 四周无人,再看也是无人。一竿想起关于钓鱼的相声,他脚一跺,“丢了的脸,回来了!” 就拣着挑着往网兜里装。 得鱼忘筌,一竿看不到那藏车的小桥了。青苇茫茫,东西南北,全一个样。日暮乡关何 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愁到害怕时,一竿舍下脸,喊起来:“有人吗——有人吗——”最后喊出“救命”。 一只小船儿一条汉子,摇晃来了。一竿说自己迷路了,找不到小桥了。汉子不答,舍船 上岸,示意一竿跟着走。 桥到了,车尚在。刘一竿得胜回城。 钓界人人称赞,人人知道刘一竿钓得大鱼,钓得奇鱼。 儿子写作业,孩子拿张白纸,上面一个大大的“窃”。 “爸爸,这个字,下边是七还是提土?”儿子问。 一竿感觉,孩子的眼睛怪怪的,像是嘲笑,又似有恨恨的暗骂。 半夜,一竿睡魇着了,惊叫“窃贼!抓窃贼!” 上班开会,刘一竿忽的心乱,感觉背后全是指头在指指点点。时时有个声音:刘一竿是 个小偷,偷鱼的窃贼。 懊悔,恐惧,刘一竿再也不能承受了,他决定到那个小村,向人家说明,赔礼道歉,给 人家鱼钱。 刘一竿费了很大劲得知这个小村庄的名:呼日格。知道与呼日格的人语言不通,一竿特 意请了翻译。 到得呼日格,刘一竿见人一个大鞠躬,村人围上来指指点点,像看大熊猫。一老人上前, 与翻译对话。 翻译说着说着,手脚齐上,比划起来了,左拧右晃搔脑袋。刘一竿急了:“翻呀!怎么 卡壳灭火了?” 翻译憋得脸通红,还是左拧右晃搔脑袋。 刘一竿说:“你不是老翻译么?你是怎么了?” 翻译一跺脚,说:“他们说的是方言。” “方言怎么的?” - 17 - “他们的语言,没有‘偷’这个单词。”翻译说。 1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呼日格、栅栏、瓜蔓、苇席鱼囤、辣椒等词语可以看出,这篇小说极富民族特色和乡土 风情,读来亲切自然。 B. 儿子问“窃”字写法,同事对刘一竿指指点点,这些在客观上给刘一竿以心理压力,加上 自己的良心发现,刘一竿最终决定回去赔礼道歉。 C. 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展开叙述,但也偶或转换为参与叙述人刘一竿的限知视角,来叙 写刘一竿的见闻与心理,这样更具真实感和新鲜感。 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作者引用这个诗句,表现刘一竿日暮时分难以回 家的无奈又焦急的心理,同时也有戏谑的意味。 17. 小说通过较多的情节反转,使故事一波三折而又别具深意。如开头交代刘一竿在城里钓 界数得上第一,但他在呼日格却一条鱼都没钓起来。请从文中再找出三个类似的情节反转的 例子。 18. “民风淳朴”是呼日格最突出的特点,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作 品简要分析。 【答案】16. B 17. ①刘一竿没钓到鱼觉得丢了脸时,却发现了鱼囤,满载而归;②钓鱼 前刘一竿精心藏好车,可后来自己却找不到藏车的地点;③刘一竿想用偷来的鱼满足自己的虚 荣心,但回家后却陷入懊悔、恐惧;④刘一竿特意带翻译去给语言不通的呼日格人道歉,但翻 译却因呼日格方言里没有“偷”字而卡壳(或“刘一竿本想为自己的偷窃行为给呼日格人道 歉,而呼日格方言里却没有‘偷’这个字”)。 18. ①用呼日格人的生活环境来展现,如写呼日格村庄没有栅栏围墙,家家通通透透等表现 其邻里和睦;②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呼日格人接人待物的方式)来揭示,如写提奶桶婆婆、肩钐 刀老汉以及驾船汉子对陌生人无私的帮助,表明其热情友善;③用呼日格人特定的生活习惯和 生活细节,如方言词汇中没有“偷”这个字,来表明他们世世代代淳朴的民风。 【解析】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这些在客观上给刘一竿以心理压力”错误,原文中儿子只是问他“窃”这个字怎么写, - 18 - “上班开会,刘一竿忽的心乱,感觉背后全是指头在指指点点。时时有个声音:刘一竿是个 小偷,偷鱼的窃贼。”同事也没有真正的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感觉,并不 客观上带给他的压力。 故选 B。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故事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 基础上回归文章,理清故事情节,找出小说情节反转,使故事一波三折而又别具深意的地方, 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本题中,结合原文“一竿把摩托推小桥下,看看四方无人,择柳丛密处,折一枝又一枝,盖 严实车子”和“得鱼忘筌,一竿看不到那藏车的小桥了”可见,钓鱼前刘一竿精心藏好车, 可后来自己却找不到藏车的地点,一波三折;根据原文“看看太阳,一竿对自己说:我刘一 竿,今儿要跌大跟头,要把脸丢这儿。一看表,得回程了”和“‘丢了的脸,回来了!’就 拣着挑着往网兜里装”可见,刘一竿没钓到鱼觉得丢了脸时,发现了鱼囤,满载而归,一波 三折;结合原文“要让人人知道刘一竿钓得大鱼,钓得奇鱼”和“一竿感觉,孩子的眼睛怪 怪的,像是嘲笑,又似有恨恨的暗骂”“懊悔,恐惧,刘一竿再也不能承受了,他决定到那 个小村,向人家说明,赔礼道歉,给人家鱼钱”可见,刘一竿想用偷来的鱼满足自己的虚荣 心,但回家后却陷入懊悔、恐惧,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原文“知道与呼日格的人语言不 通,一竿特意请了翻译”和“翻译说几说,手脚齐上,比画起来了,左拧右晃搔脑袋。刘一 竿急了:‘翻呀!怎么卡壳灭火了?’”可见,刘一竿特意带翻译去给语言不通的呼日格人 道歉,但翻译却因呼日格方言里没有“偷”字而卡壳,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 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圈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进行分析,把握文章的主旨。 本题中,结合原文第四段“没有栅栏围墙,家家通通透透,挂挂红辣椒对联一样在房门两旁, 瓜蔓爬上碱土墙,爬上褐色的草屋顶,门口卧着懒洋洋的黄狗,红肚燕儿探出檐头,有人唱着 歌,牛羊拥挤着,跑出红云”等对环境进行描写的语句,说明这个地方环境优美、邻里和睦、 民风淳朴;结合原文“一个提奶桶婆婆脸对肩钐刀老汉,乐得前仰后合”“婆婆取只碗,扰 一下奶子,送刘一竿嘴上,又扛一碗等他喝完续上”“老汉琢磨着一竿的家什……老汉指一 个方向,伸出大拇指”“汉子不答,舍船上岸,示意一竿跟着走”,通过呼日格人接人待物 的方式表明其热情友善,体现民风淳朴;结合原文“到得呼日格,刘一竿见人一个大鞠躬, - 19 - 村人围上来指指点点,像看大熊猫”“他们的语言,没有‘偷’这个单词。”这些生活习惯 和生活细节,表明他们世世代代淳朴的民风。 【点睛】文学作品主旨的理解:(1)从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 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2)从分析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 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句入手。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4)从概括 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 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分析文章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 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 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四、语言运用 19.下面是某校一则通知的初稿,其中有有五处表达不得当,请找出并修改。 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提升教育合力,我校决定于 5 月 29 日下午在校报告厅召开高一年级 家长会。诚邀诸君莅临,与老师交流学生情况,并共同协商教育孩子的方法。相关事项详见 《给家长的一封信》,望您认真拜读。 xx 中学 2020 年 5 月 25 日 【答案】① “下午”改成“下午 2:00”(时间具体明确即可)②“诸君”改为“您”;③“莅 临”改为“参会”或“光临”;④“协商”改为“探讨”; ⑤“拜读”改为“阅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得体的运用修改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 (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 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 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 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 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生活实际及平时的积累做出答案。本题中时间 应该具体明确,可将“下午”改成“下午 2:00”;“诸君”是文言词,应改为“您”;“莅 - 20 - 临”多用于贵宾、上级或者长辈的来临,使用不当,可改为“参会”或“光临”;“协商教 育孩子的方法”说法不当,“协商”可改为“探讨”;“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 这里使用不当,应改为“阅读”。 【点睛】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外 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景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此类题型的设置角度及解 题技巧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考查不同场合语言的转换 语言转换,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发出信息者、接受信息者、 转达信息者。转达者的任务是将两者的信息进行有效沟通。要达到这一目的,就不能简单地 “依样画葫芦”,而要根据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信息就不能顺利的转换。 2、考查特定语言环境的用语得体 所谓特定语言环境就是指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针对特定对象使用的特定语言,这类场合使用 的语言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3、考查不同文体的用语得体 文体不同,适用的语体也不同,如果生搬硬套,只能弄巧成拙。文艺语体生动形象,政论语 体庄重有力,广播语体通俗易懂,科技语体科学准确,事务语体言简意赅。重视不同文体的 不同语体,是高考语言得体题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4、考查谦敬易混用的词语 谦称是表示谦逊的自称,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自己,尊称的词 语只能用于对方,两者不可混用。 20.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定义。要求:不超过 60 个字。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肯定人传人。 (3)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4)根据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 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 【答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以发热、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为临床主要特征的通过呼 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的人传人的病毒性肺炎。 【解析】 - 21 -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下定义的能力。一般来说下定义首先写出定义的提出者,接着采用以 下方法:1、准确找出临近属概念,所谓“邻近属概念”,即比被定义概念高一级的概念;2、 准确提取“种差”,所谓“种差”是指被定义概念不同于同一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的的属性; 3、规范排列“种差”,准确定位“邻近属概念”,所有“种差”在“下定义”的公式中都属 于“邻近属概念”的定语,多项定语的排列应该有一定的顺序,即: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 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 “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本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被定义的对象, 相关属性有:①“病毒性肺炎”是其属概念;②具备“人传人”特征;③“呼吸道飞沫传播 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④“发热、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是其临床主要特征。 据此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的病毒性肺炎”表述即可。 五、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主学习是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它有别于传统被动式、接受式学习, 以学习者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为基础,以学习者对知识进行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 建构、自我创造为实质,以学习者能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为保证。自主学习能力强的 学生,能更好进行深度学习,能更多成为创新人才,也就更能获得终身发展。 全球大“疫”,三个月居家学习,让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时机。没 有了教师的直接管控,凭借着网课的引导,有的同学收获满满,有的同学丢三落四,有的同 学囊中空空。复课盘点之时,自省这段学习经历,你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有什么深刻 体会? 结合材料内容以及自身实际,拟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在班级即将召开的“自主学习,‘疫’ 中成长”主题班会课上发言。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场合;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自主学习 ‘疫’中成长 冠状病毒的到来使得我们这些高中学子人心惶惶,原本的开学计划也被打乱,与往年截 然不同的是,由于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我们不得不在家自主学习,通过空中课堂和钉 钉直播来学习新的知识。不管是听课方式,还是作息时间,都与在校学习有很大改变。在家 学习,不仅要求我们能掌握好每天学习的知识而且对我们的自律和自控都有很大考验。 - 22 - 对于个别同学来说,在家中学习就如同继续放假一样,过的毫无规律可言。但对于我们 有理想有追求有报负的学子而言,自然将时间与学习看得重要。居家的网课生活,让每个同 学都拥有了一个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时机。没有了教师的直接管控,凭借着网课的引导,有 的同学收获满满,有的同学丢三落四,有的同学囊中空空。 每天的第一堂课多半是在八点钟,虽然没有我那熟悉的上课铃声,但我还是会准时的拿 起课本,笔记本静坐在电视机前。其实每次听课我都不会很“准时”, 会等一两分钟后再按 个时移。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这样就能在老师讲重点或难点时按个暂停,想一想或记一记, 理解老师的意思再进行听讲。本来一堂四十分钟的课,有时能听个五十分钟才结束。 除了听空中课堂,就是在钉钉里听学校任课老师的直播课了。有的老师讲习题,也有的 给我们复习知识,像是在给空中课堂做填充一样。每次直播前老师们总会通知我们,或者直 接有固定的时间。除了听课,每天还有家庭作业。一般到了下午六点听完辅导课后就是做作 业了。唯一与平常不同的是,完成的作业都要用云校家进行上传。有错题,都会传回来让你 订正,与在校上交作业无二样。若是完成今天的学习,那么就要对明天做预习了。 通过疫情期间的网课,我懂得了想要学好自主学习很关键!此次疫情是我们培养自己自 主学习的好机会,同学们,自主学习也并不是说只看书,看看题,我们在老师讲完网课后要 及时巩固复习,不懂的要及时与老师联系, 相信这样一定能够提升成绩。 学习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是没有半点懒可以偷的,如果你觉得偷懒没关系,那你就 是在断送自己的前途,到时候后悔是来不及的。自习只是学习的冰山一角,但我认为,这一 角却是这座冰山最顶端的一角,所以一定不能小看,一旦失手,那后悔也没有用了。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次疫情期间的网课使自己的自主学 习能力有所提升,让自己在疫情中成长起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 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 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要点: (一)题旨: 写作题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命题通过特定场景与任务的设置,引领学生通过反思来培养自 主学习能力。任务指令设置突出应用性写作能力考查,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分 - 23 -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防止套作和宿构。 试题表述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因为刚刚起步学写论说性文章写作,提供论题涉及的知识、理论材料, 帮助打开写作思路, 第二部分:第二段,为引导语,引导写作方向、内容。其中第一句为问题背景,第二句列举 三类学生的学习成效,导引学生对症做自我反思。第三、四句明确写作思考的话题。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写作任务以及要求。限定写作内容、文体、写作者身份、交流场景、 交流对象。要求部分注意“切合身份,贴合场合”的要求。 写作内容梳理:结合“疫”中居家学习情况、成效的反思,分析在自我意识、学习策略以及 意志努力等自主学习主要特性,乃至这三大特性层面之下继续切分如愿学、乐学,会学、善 学,自醒、自励、自控,适应性、选择性、竞争性、合作性、参与性等等更多角度,进行某 一角度或多种角度选择与组合,从而产生众多子题。可以在核心主题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形 成各自所侧重的立意。但哪种立意都必须要基于自己情况、问题的切身体会反思而推演。有 所得则与同学共勉,有所欠则警示自己以及同学。分享目的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推 助自己以及同学成长。 (二)任务指令: 1.文体要求:格式规范。 发言稿的格式一般包括六个部分: ①题目; ②称呼; ③问候语; ④ 正文; ⑤祝福语; ⑥致谢语。 2.有交际语境意识。 能扣紧发言话题“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得所失的反思,有疫情背景,班会课发言语境, 有呼应同学、班主任等交流对象的意识。 3.本题发言稿交际写作分任务的梳理。 ①主任务:“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得所失进行反思; ②结合自己疫情期间学习情况; ③交流目的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推助自己以及同学成长。④按照规范的发言稿格式 进行写作; ⑤体现班会课公开发言的交流方式;⑥以同班同学与班主任为交流对象; ⑦以 口语化为主要的语言风格。 二、立意要点: 1.疫情使我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疫情中学习的得与失 - 24 - 三、作文素材: 1.钱伟长的研究涉及的领域很多,从文科到理科,从力学到应用数学,从物理到教育再到社 会活动,这些领域都有他活跃的身影。每一方面他都堪称专家,他说:“我没有专业,祖国 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这位伟大的“万能”科学家一生都在学习、研究,一直奉行为国而 学的使命。 抗日战争结束后,钱伟长于 1946 年 5 月回国,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 京大学教授。1983 年,他任上海大学校长,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钱伟长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说:“我 36 岁学力学, 44 岁学俄语,58 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学计算机是在 64 岁以后, 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不过也吓不倒我。”钱伟长的一生都在超越 自己,直到他生命的后期他还在关注中国的教育事业。 2. 张海迪,1955 年出生在济南,成长于莘县。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山东省作家 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肢体残 疾人协会主席。5 岁时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历程。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又自学了大学英语,还学习了日语、德语和 世界语,翻译了 16 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另外还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书籍和医科院校的部分 教材,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了对社会能有所贡献贡献,她曾给 农村的孩子当过老师,还曾用学到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 1 万多人次。她 还用学过的无线电技术,在山东省莘县广播局做无线电修理工。 四、结构模式: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 通过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可以设立分论点;最后回扣论 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技巧,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1.题目紧贴材料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作文拟题是十分重要的。题目自拟其实就是考查考 生的拟题能力。拟题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内容、观点鲜明、新颖别致、简洁生动。能在第一 时间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博得好感,占据获取高分的良机。 2.适当运用名言警句 引用名言警句切忌滥用;要与作文材料关系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语言要简洁,一般控 - 25 - 制在一行字以内为佳,写出几十字往往弄巧成拙。 3.开头紧扣主题 材料作文的开篇最好能够扣合材料,入题迅捷,观点鲜明,语言精练。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 顺势明确立场,语言干净。这就是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开篇。 4.结尾申明主题 如果前面的环节考生都没有把握住,那么,结尾就是最后一次结合材料的机会,处理得当, 仍可力挽狂澜,使文章提档升分。但遗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结尾仍然没有贴合材 料,错失最后的良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结尾不仅要在形式上照应开头,而且在内容上贴 近材料的核心,从而把文章从“不切题”的深渊中打捞上来。 写作文需要主题鲜明,贴近材料;开头要先声夺人,结尾要互相照应。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