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11

‎2019届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 教案(全国)‎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象征、渲染、用典等。‎ ‎(一)衬托 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衬托手法。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作者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二)象征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表现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是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石灰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象征诗人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三)渲染 渲染是用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着力描写。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渲染了春涧的寂静。‎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贺 铸①‎ 凌波②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③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 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四)用典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了冯唐的典故。‎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风(其十五)‎ 李 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 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中人才际遇的描写。②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处境。③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 修辞手法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是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一)比喻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春 近 王 铚①‎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 ①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②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第一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地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二)比拟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 ‎(三)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 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 ‎(四)借代 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五)双关 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晴”谐音“情”,有表示情意绵绵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隐语,巧妙表露姑娘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六)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仪之事。‎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妙在用三层对比(点明修辞)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阐释运用)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效果)‎ ‎ 结构手法 诗歌结构手法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抑扬等。‎ ‎(一)卒章显志 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 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甲午江行【注】‎ 毛 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 宋理宗端平元年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歌主旨: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 ‎(二)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出塞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三)照应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首诗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四)抑扬 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注】‎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欲抑先扬。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