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探究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阅读探究学案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探究 学案 学习目标:①熟知探究的种类及意义;②明确探究的方向。‎ 自主学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造背景和创造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对文本人文背景或价值、意义的探究,对文本的独特解读。设题角度涉及主旨意蕴、手法技巧、时代背景、写作动机等;设题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比较式探究、启发式探究、观点式探究、标题式探究、体验式探究等。‎ 考向一 意蕴式探究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意蕴式探究题的出题切入角度具体如下:‎ 出题角度 具体阐释 人物形象 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还包括动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进行深入探究 故事情节 ‎(细节)‎ 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民族精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 环境氛围 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自然的尊重、敬畏 语言表达 透过散文中的描写语言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 主题情感 把握文本的主题(上述几个方面都离不开文本主题,有时探究的就是主题),有时还有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 时代背景 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设问方式]‎ ‎(1)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句、段)内涵的理解。‎ ‎(2)请探究文本中的某一事物包含了哪几层深意。‎ ‎(3)×××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1[2015·重庆高考]文中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原文见学案四考向一[且做且思]例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点题。‎ ‎(2) 西红柿是甘森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果蔬,特殊而珍贵,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甜美生活。‎ 西红柿又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它寄寓着作者对甘森石油人的美好情感,文章借西红柿赞扬甘森石油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西红柿无非就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小物件,但这个小物件可能和文章的方方面面有关联:可以寄托情感;可以形成 线索;可以深化主题;可以象征精神;等等。文章的题目就是“甘森的西红柿”,所以,首先的作用就是呼应文题。‎ 通过“心形”“鲜嫩”“沙甜”“滋润”“醇正”等词语的描绘,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这些西红柿的特征正反应出种植者的辛勤和用心。西红柿本身也正好是石油工人甜美生活的象征和写照。所以,西红柿又寄寓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技法探究JIFATANJIU ‎“意蕴式探究”的多面发掘 ‎“意蕴式探究”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探究,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掌握“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内涵 ‎(1)从不同角度发掘 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查。具体说有作者角度(作者的思想观点、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都可能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作品主题的表现)、作品角度(对作品中的形象、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读者角度(主要是读者的阅读感受)。‎ ‎(2)从不同层面发掘 就是要求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2.要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和进行层面切割 本探究点就是要求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实现多元化鉴赏和品读文学作品的目的。‎ ‎(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 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领域的读者所获得的认识和启发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彼此的审视角度不同。对一篇散文,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等角度,来发掘其深层的意蕴。这就需要学会根据文本本身的内容多方位联系,选择那些与文本关联较紧密的方面,作为考察视点。我们确定审视角度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可以假设自己具有多重身份,然后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对文本进行审视,这样就比较容易实现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掘。‎ ‎(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一般说来,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作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进行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的适用的一般性意义。如上题中,西红柿是石油人在荒漠中种植出来的,通过心形、鲜嫩、沙甜、醇正等词语的描绘,可以这些特征反映出种植者的辛勤和用心。西红柿也是石油工人甜美生活的象征和写照,又寄寓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听蟋蟀歌唱 钱续坤 ‎①听惯了夏夜此起彼伏的蛙鸣,一不留意,蟋蟀的瞿瞿声带着特有的金属质感,在耳边悠然地响起。古来有“以虫鸣秋”之说,这鸣秋之虫远远不止一种,但是屈指数数,恐怕要算蟋蟀最为积极。‎ ‎②大雁南飞,黄叶遍地,在刈割后的田野里,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地比赛捉蟋蟀,小心地装在用竹篾做成的笼子里,听它们唱歌,看它们打斗,那份愉悦,至今都享用不尽。到了晚上,草丛下,瓦砾间,墙缝中,厨房里,这些夜游的民间歌手,不知疲倦地奉献着清纯朴素的鸣唱,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些许生机,使得我们的童年始终充满了欢乐、幸福和憧憬。我那时非常欣赏蟋蟀的“歌喉”,固执地认为那种歌唱比油蛉子要悦耳得 多,比纺织婆要动听得多。事实上,那是彻底的谬误,蟋蟀优美动听的歌声,并不是出自它的嗓子,而是在于它的翅膀。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个像锉一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就能够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了。‎ ‎③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秋夜的蟋蟀,在线装的中国里独具魅力。《诗经·豳风》里记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对蟋蟀的描写完全遵循着它的活动时序。宋朝词人周邦彦云:“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蛩即蟋蟀,古人听蟋蟀鸣叫,好像是劝人机织一般,因此蟋蟀又称促织。乡下的孩子解释蟋蟀鸣唱的歌词为“浆浆洗洗,预备寒衣”,这样的儿歌与“促织”的意思相距不远,只不过不是织布做新衣,而是浆洗旧衣裳,做好过冬御寒的准备罢了。加之秋天总会使人伤怀悲悯,愁肠百结,蟋蟀还往往作为悲秋的载体,宋朝姜夔《齐天乐·咏蟋蟀》词云:“瘐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此词从“愁赋”起,到“更苦”终,满纸尽是凄凉之音,哀婉之语,读来令人怅然万千,慨然万千。‎ ‎④尽管蟋蟀的鸣叫会引来悲怨愁苦,但还是有人愿意去听它的“哀音似诉”。《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这些深宫佳丽夜夜与蟋蟀为伴,是同病相怜,互诉悲怨,还是排遣寂寞,聊胜于无,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吧。这些宫女与被她们关在小金笼中的蟋蟀,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两样。‎ ‎⑤蟋蟀不仅仅是悲秋的载体,同时也是乡愁的化身,它在游子的窗前和床下歌唱,在月亏月盈的夜晚歌唱,唱得多少人牵肠挂肚,唱得多少人潸然泪下。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浓浓的思乡之情,也深深触动了作家流沙河的灵感:“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峡那边唱歌/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处处唱歌。”‎ ‎⑥我是不会徒生故园之叹的,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长时间离开家乡,缺乏那种离愁别恨的故土情结吧。但我生活的地方是个新兴的县城,与生我养我的乡村只有百里距离,我常常有机会回到母亲身边撒娇,或者蹲在村头,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今夜,我与无数只蟋蟀相聚在乡村的一隅,先是轻轻地敲打墙根,尔后屋顶,尔后窗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那声音就像木兰家的织机,细细密密的节奏里,有一种亲切与柔婉,唧唧复唧唧;那声音又像摇着摇篮的母亲在那哼吟,清雅自然,充满磁性,唱得人心里服服帖帖的,似用熨斗熨过,瞿瞿又瞿瞿……‎ ‎⑦枕着蟋蟀的和鸣入眠,今夜,我一定会做一个甜美的梦。梦中,我也变成了一只鼓噪着翅膀的蟋蟀,在那荡气回肠地歌,在那自我陶醉地唱!‎ ‎1.“蟋蟀”在线装的中国里具有怎样的魅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蟋蟀自古至今多成为诗人们歌咏的对象。②蟋蟀往往作为悲秋的载体,借以抒发人们的伤怀悲悯之感。③蟋蟀也是乡愁的化身,借以抒发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2.作者在文中引用若干关于“蟋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突出蟋蟀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更富有意蕴。‎ ‎3.简要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子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句式上长句、短句有机结合(多用叠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作者倾听蟋蟀歌唱的种种感受,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4.文章结尾说“梦中,我也变成了一只鼓噪着翅膀的蟋蟀”,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梦是作者丰富情感的自然流露,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甜美生活的强烈渴望。①对逝去的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②对故乡浓浓亲情的无比眷恋;③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考向二 体验式探究 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体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设问方式]‎ ‎(1)第××段中传达了作者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体验的感受。‎ ‎(2)请指出××话在文中的含意,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中的事例,说说你的理解。‎ ‎(3)你认为×××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意义(价值、地位)?‎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片段。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做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到,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已经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念书的,所以 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待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 德国哥廷根 ‎(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句意的把握。原句把对时空的感知转化为心理(情感)体验,传达的是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反差。②围绕这种反差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阐发。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即可得满分。③语言表达。‎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是一定要以原文为依据,要把握原句的内涵。原句把对时空的感知转化为心理(情感)体验,传达的是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反差。围绕这种反差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进行阐发。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分析中肯,语言表达顺畅。‎ 技法探究JIFATANJIU 体验式探究“三步骤”‎ 第一步,读懂原文,提炼主旨,然后把主旨升华为一种人生哲理;或者就原文中的形象、事件或某一部分等升华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感悟。‎ 第二步,明确观点,把总结的人生哲理或人生感悟充当答案的观点。‎ 第三步,结合文本、现实分析,就是结合文本分析观点在现实的体现之处。如[例2]答题时要把握原句的内涵,原句传达的是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反差。答案应围绕这种关系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阐述。‎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湖北八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泸沽湖 ‎①“泸沽湖有多么美?”人们总爱这么问。‎ ‎②只能这么说:面对泸沽湖,任何一个傻瓜用一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行了,这张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说不定还能得奖!‎ ‎③这就是泸沽湖。‎ ‎④“神仙姿态”“天上人间”这一类的华丽辞藻你都可以给它,它当之无愧也不稀罕。像所有遗世独立的无名风景区一样,它们的美是孤傲的,是拒绝世俗的探访的,因 为它们的美原本是由于世俗社会的遗忘和冷漠而造成的。九寨沟也好,张家界也好,喀纳斯湖也好,现在都著名了。泸沽湖也会著名的,但是,随着著名而来的是什么呢?有时候真希望制定一个参观这类风景区的法,规定只有高教养的人才有资格参观。不然,这类风景区很快会荡然无存。‎ ‎⑤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 ‎⑥它是人类遥远的母系社会时期遗失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的一粒最后的种子,一册字迹不清的孤本,一部有关远古先民们的电影,一滴保存到了本世纪末的单纯水珠儿。‎ ‎⑦我不想多说自然,自然风光如若没有人和其他一些生命,便是浑然无觉的。开辟鸿蒙,盘古创造了世界。作为先祖和先知,他临终看到的是一个生机无限的世界。但是盘古没有料到,仅仅只过了3000年,人口已经膨胀得使地球的自转减速,也使整个地球变得乖僻起来。‎ ‎⑧他留给我们的那些伟大的本钱,已经快花光了。‎ ‎⑨而泸沽湖,恰是当初不小心遗落在某个角落的一枚。它还存在,是因为人们在忙乱中没能注意到它,就像一个人偶然从过去的裤子口袋里翻出了一枚钱币。‎ ‎⑩咦?他看着它,奇怪而又欣喜。‎ ‎⑪他会用它赶快去酒馆再喝一杯酒吗?‎ ‎⑫没准儿。‎ ‎⑬但是摩梭人不会花它。摩梭人也许没有经济头脑,但绝对有生命意识。他们视这枚遗落的金币为自己的族徽,为自己生存的依据;他们虽然没有导弹而只有弓弩,却学会了和谐地与泸沽湖共存。‎ ‎⑭摩梭人!‎ ‎⑮当夜晚来临,当清澈的湖水轻轻舔着沙滩,款款涌向村落;当村落较为空旷的一角点燃了篝火,火光和笛的声音首先召唤了青年男女,然后是小孩,然后是老人……‎ ‎⑯舞蹈就自然而然地跳起来了,摩梭人!‎ ‎⑰男子多为高大健美的,穿着类似藏民的袍子,戴着硬边的礼帽,有些像牛仔。女子多是美丽轻盈的,穿了镶边的长裙,像一排舞蹈演员似的整齐。‎ ‎⑱男子和女子很自然地拉起手来,臂挽着臂;他们很自然,看起来心理活动单纯而健康。没有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子,也没有理论上赞美劳伦斯实际上受困于朱熹的矛盾。他们非常坦然,因坦然而纯洁无邪;我们却有些窘迫,因窘迫而证明我们想得太多。这不太好,可是我们正是因为念头复杂才进化成“文明人”的呀!这时候,我们或多或少会发现自己回不去了,想使自己单纯已经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了。‎ ‎⑲但是摩梭人舞蹈起来了!‎ ‎⑳一支短笛引领着的舞蹈,高大的青年男子在前面,姑娘们拖曳着白裙随着舞步整齐地抖动;男子和女子挽着手臂有节奏地摇起又落下;男子的腿长而有力,踏跺和旋扭如同一群骏马的腿不停地运动着,节奏强烈,充满着粗犷单纯的力度;女子的面部表情是一种平静的微笑,是含蓄的陶醉,她们间歇着唱歌和呼喊;所有的女子都天生拥有金属般的嗓音和唱歌的天才,这一切都在夜色的掩护和篝火的照耀下,得以凸现,显得神秘,显得光彩迷人!‎ 围绕着火又被水围绕,水和火这一对不相容的美丽的矛盾,就这样和谐地共存了。‎ 至于“歌星”这样的词,我想会使摩梭人惊讶不解的。在他们看来,每一个人都会唱歌,就像每一只百灵鸟都会唱歌一样自然。另外,我们现在使用得很多的名词和概念,我想也会令他们费解。譬如“离婚”这个词吧,我猜他们会这么问:“就是他和她的阿助(摩梭人语,朋友)不好了吧?”‎ “对,是这么回事儿。”‎ “那她的阿助就不会再来她家了。”‎ “这……一言难尽!”‎ 究竟是我们文明呢还是他们文明呢?我们进步了3000年怎么还没走到人类的起点呢?摩梭人可能什么主义都没有,什么古典主义,什么浪漫主义,什么超现实主义,他们都不懂,但是都比我们像一些,唯独我们,正搁浅在昨天与明天的礁区,拼命挣扎。‎ 摩梭人,小心啊!‎ 泸沽湖——最后的伊甸园。‎ 这湖畔派兼高蹈派的舞蹈就这么跳着,精力充沛不狂不躁地舞蹈着,欢唱着,直到深夜。‎ 连续好几个夜晚,我的耳朵里总是升起那短笛的声音,若隐若现;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在很近的地方响着。‎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虚写泸沽湖的自然美,只需一个傻瓜用一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有吸引读者急于卒读下文之功效。‎ B.所有遗世独立的无名风景区一旦声名鹊起,世俗社会的探访,很快会使风景区荡然无存。泸沽湖被人发现后,它的美也将会消失。‎ C.第⑥段用排比兼夸张的修辞手法,充分地表现了泸沽湖的弥足珍贵。‎ D.第⑨~⑫段,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再现了世人发现泸沽湖后的奇怪而欣喜的心态,也表现出作者隐隐的担忧——泸沽湖会被人糟蹋掉。‎ E.末段写短笛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在很近的地方响着”含蓄隽永:这美妙的乐音来自俗世之外,久久地在“我”的耳边回响;这绝版的生活图景,永存“我”的心中。‎ 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泸沽湖被人发现后,它的美也将会消失”说法欠妥,应为缺乏教养的探访者将有可能破坏泸沽湖的生态,使它失去它的美;C项,“排比兼夸张的修辞手法”应是“排比兼比喻的修辞手法”。‎ ‎2.第⑦段首句“我不想多说自然,自然风光如若没有人和其他一些生命,便是浑然无觉的”在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收住上文所写泸沽湖自然之美的笔墨,转入对泸沽湖人的活动的叙写,使文章文脉连贯,展开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本题设问第⑦段首句在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结构、内容(情感)、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通常来说,处于文章中间的句子,往往有过渡(或承上启下)、为下文某些内容做铺垫、与前文某些内容相呼应等作用,具体要结合原文进行思考分析。另外,内容方面,我们要指出该句本身写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内容等。主题方面的作用,常常出现在一些处于关键位置(如开头、结尾)的句子上,如点明题旨、强化主题等,作答时注意要点出“什么主题”。‎ ‎3.作者认为“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从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两个方面表现了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先写其纯洁的自然风光:开头用“任何一个傻瓜用一种傻瓜相机,顺手这么一按”,“照片准能参加全国影展”;再将泸 沽湖与九寨沟、张家界、喀纳斯湖等著名风景区相提并论,凸现其自然之美。再从摩梭人的人情美的角度去表现:珍爱家园泸沽湖,学会了和谐地与泸沽湖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青年男女纯情相处,男女老少雍雍穆穆);能歌善舞;自然(真正自由)的婚姻方式等。‎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所说的“泸沽湖是摩梭人的伊甸园”,实际上可以视为本文的“文眼”,全文内容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审题要深入思考,题目设问“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实际上问的就是“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这一点的”。抓住“伊甸园”这个关键词,细致梳理作者的思路,可以发现,以第⑦段为过渡段,文章前后大体上分别写了泸沽湖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这样梳理清楚了,答案不难得出。‎ ‎4.第段中,作者说“我们进步了3000年”“还没走到人类的起点”,感慨今天的我们“正搁浅在昨天与明天的礁区,拼命挣扎”。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关于自然、社会的想法往往变得复杂,难以回到最原始而又最单纯、自由的美好的状态。②人们渴盼拥有原始文明中人性的真善美和自由,然而在追逐现代的繁华时又极易失去这些,这种矛盾在现代文明和原始文明发生碰撞时表现得更深刻。③泸沽湖的摩梭人保持着原始的本真,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足以让每一个外来者自惭形秽。‎ 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这篇文章突出地表现了一个核心词——自然。文章分别从泸沽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入手,表现了一个共同特点——自然。尤其是人文风情,是作者浓墨重彩表现的部分。可以说,摩梭人的诸多风俗人情,都是发自人性本真的、带有质朴的真善美的特点的表现。而现代文明社会,由于人类文明的不断积累、社会生活内容的日趋复杂,各种观念不断产生碰撞,对人的思想施加影响,所以现代人往往会有更多顾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成熟,相信回归本性的真善美是始终不会变的真谛。作答此题,我们要先对文中摩梭人的人情风俗作简单的评论,再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来谈看法。‎ 考向三 标题式探究 一部好的作品,标题犹如画龙所点之睛。文学作品的标题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读的效果。出色的标题往往与标题中词语的使用艺术和恰当使用修辞等方式密不可分。文学作品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感因素,同时还能够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全篇的艺术感染力。‎ ‎[设问方式]‎ ‎(1)请探究题目×××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2)作者以×××为题的意图是什么?‎ ‎(3)×××题目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3[2015·福建高考]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原文见学案三考向一[且做且思]例1)‎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是对标题的探究。对标题含意的探究实际上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解答本题时,需要紧扣“纸上”“故乡”。“纸上”意味着写进文字中的故乡之情,一是他人关于故乡的记叙,让“我”获得心灵上的安慰;二是“我”对故乡的追忆唤起我的思乡之情,促使我写下有关故乡的文字;三是“我”在纸上写下的心中的故乡,是我的精神家园。‎ 技法探究JIFATANJIU 题目探究的思考角度 ‎1.先看标题的本义,包括词语的含义,是否点明写作的对象,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如[例3]中,“纸上”一词就意味着写进文字中的故乡之情。‎ ‎2.思考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包括:题目的结构、用到的修辞、手法、与主旨的关系、与人物的关系等。如[例3]中,题目的深层含义应该有他人关于故乡的记叙;我对故乡的追忆唤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在纸上写下的心中的故乡是我的精神家园。‎ ‎3.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成都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本色南瓜 杨文丰 黄昏做饭,削起南瓜,南瓜特有的清甜气息,就在厨房里弥漫开来。闻着南瓜的清甜气息,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早春布谷声里,农人会从瓮里请出灰白或黄白色的南瓜种子,晒晒太阳后就将之浸入刚刚好不至于烫手的温水,一般浸种需大半天,然后转移入盆钵,这是催芽,约莫过两个昼夜便可发芽。‎ 童年时,我喜欢跟祖母去菜畦种南瓜。祖母将发了芽的南瓜种子,从陶钵挖起,植入湿润酥松的畦里,每穴植一两粒。种植方式是以木棍扎个穴,点播,浇透水后,再覆盖一层含草木灰的薄薄的营养土,畦上还要搭一片半遮阳的稻草棚。‎ 南瓜性情温和朴实,对土地要求不高,对这个世界的索求也不多。你只要选好四边开有排水沟,地下水位低些,稍稍肥沃的畦地,整整平即可作南瓜地。‎ 南瓜种子植入菜畦后,不出几天,心形的叶子就出来了,一天天见长。夜露朝露经常有,再浇几回水,南瓜叶儿就日益增多,热闹起来。这嫩生生的南瓜叶儿,单叶互生,两面密被茸毛,叶缘及叶面泛着白斑,边缘则是不规则的锯齿,以手抚之,尽管感觉很柔软,然却微微扎手。又过几日,花冠钟状、雌雄同株异花的南瓜花儿就开了。这粉黄粉黄中稍泛微红的南瓜花,千百年来,一直都在静静地开,悄悄地开,有些寂寞地开。‎ 南瓜花凋谢后,花座下的南瓜雏形便彻底露面了,如同走向少女,日益俊俏圆满起来的农村小姑娘;也有些像灯笼,内充乍寒乍暖的山野之气,沐浴时紧时慢的天籁之声,由虚而实;还仿佛大有容纳天地苍茫之势,一步步丰满成扁圆形(也有呈梨形、扁球形、壶形或圆柱形的),而且,瓜纹也相应地由密而稀,由深而浅,皮表纵沟相邻,如柚瓣隆起。愈长愈实,愈长愈静。色,则由嫩绿而青绿而黄绿,及至秋风初起,则呈出黄褐色。粤东客家歌谣:“四月吃南瓜。”在过去那“一穷二白”的日子里,在南方,尤其在粤东山区,南瓜一直是和青黄不接、仓中乏粮的“四月荒”联系在一起的。那时节,对天、地、人要求不多,却长得大、实、美,静静地蹲在天幕下地上的南瓜,既是自然界无私馈赠人间的奢侈食粮,也是农家最看得见、摸得着的渡荒食物。经常是农人把半大不小的南瓜,从地里抱回来,洗去泥土,若皮嫩自然用不着削皮,也舍不得削皮,置于案板,切得案板“笃笃”响,尽量切得大块些,投入锅里,有时还投入一把两把米,或者再洒进一把番薯干,就让大柴火小炭火煮粥。常常米还未煮烂,农家饥饿的孩子,就躲着大人,揭起蒸气直涌的锅盖,迫不及待地用木勺捞南瓜充饥。那时,好多农家甚至基本要靠南瓜充饥度日。‎ 南瓜还是那个南瓜,然而,随着生活的富足,在今天,许多人吃南瓜,已是为了食疗,或者是为改善食谱。‎ 每当妻从街上买回南瓜(一般是恰好做一个菜的份量),可以烧蒜白吃,南瓜烧蒜白,色彩分明,最能吃出清香甜鲜,也可与绿豆混入压力锅,熬汤。熬汤的老南瓜,千万莫去老皮,那老皮吃起来,最粉得有滋有味呢。然而,南瓜在今天却谁也不会多吃了,大家知道吃多了易生中医说的“湿气”,而这些,在生活贫穷时,是谁也未及计较的。‎ 今天吃南瓜,我还时常想到“本色”两字。想到自己现在虽栖居繁华的大都市,但本质上还是从山野走出来的,是山野的儿子,不能忘记苦难的过去,不能淡忘清淡的本色。——南瓜的本色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清淡吧。南瓜从地里抱回家,置谷堆或厨房里,日子愈久,其色愈金黄——清清淡淡的金黄。南瓜以其金黄色的清淡,教人回味:无论是否艰苦的岁月,都得对一瓜一果感恩;在幸福指数较高的日子,更得生活得清淡。从这个角度看,南瓜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尽管这些精神,今天正在淡去。‎ 纵使千年万年后,我想,这南瓜,仍当在土地之上,舒展藤叶,摇摇曳曳,朴素结实,墩墩实实,宛如黄金……‎ ‎(摘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这篇散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用“挖起”“植入”“扎穴”“点播”“覆盖”“搭草棚”等一系列动词,表现祖母种南瓜的过程,表现祖母对南瓜的精心呵护。‎ B.种南瓜,土地四边必须开有用于灌溉的水沟,地下水位也不能高,土地须肥沃,畦田要平整。‎ C.“粉黄粉黄中稍泛微红的南瓜花一直都在静静地开,悄悄地开,有些寂寞地开”,表现其朴实,不事张扬,在悄无声息中孕育果实。‎ D.过去,好多农家甚至基本要靠南瓜充饥度日;今天,许多人吃南瓜,已是为了食疗。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靠南瓜度过“四月荒”的时代的辛辣讽刺和彻底否定。‎ E.南瓜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这些精神尽管是有价值的,在作者看来,今天正在淡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答案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解析 D项,“辛辣讽刺和彻底否定”,言之过重。E项,作者强调在这种精神正在淡去的今天,发扬这种精神仍然是有必要的,并没有对淡去表示理解。B项,“有用于灌溉的水沟”错,原文是“排水沟”。‎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开头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结构作用:开头从“削起南瓜,南瓜特有的清甜气息”写起,引出对一段难忘生活的回忆,进而抒写对南瓜的深情,行文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②内容表达:紧承标题“本色南瓜”,由闻到南瓜“清甜气息”,而“陷入了沉思”,开启全文内容的总开关。‎ 解析 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这里主要突出其结构作用,一是紧扣题目,总起全文,二是为后文作铺垫。‎ ‎3.联系全文内容,概括作者笔下的“南瓜”有什么特色、功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性情温和、清淡,具有清甜气息。②种植方式简单,对天、地、人要求不高。③静中生长,静中开花,静中结果,不事张扬。④南瓜外形日益俊俏,愈长愈丰满墩实,色泽愈放愈金黄。⑤在艰苦的岁月养育苍生,在富足的日子供人改善食谱,食疗养生。‎ 解析 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4.文章标题是“本色南瓜”,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本色”指什么。试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本色”对当下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色”即清淡。②对南瓜清淡本色的回味,是对这种瓜菜,甚至是对已逝的艰苦生活的感怀;南瓜代表了艰苦朴素的精神和不忘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和将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解析 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向四 艺术构思探究 艺术构思探究是散文艺术特色探究中的主要内容,这种题型是基于全文主旨、结构思路、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判断,其探究内容多为材料与材料、材料与主旨、标题与文本等关系处理意图或原因。答题的核心是联系文本,对二者关系从多角度、多方面做出准确的理解与分析。‎ ‎[设问方式]‎ 题为“×××”,文章却写了×××,请对此加以探究。‎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天里的一团火 ‎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赶在风雪来临之前,烧一窑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亲送到集市换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楼板上。做完这一切,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 ‎②早晨起来,父亲已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团锣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父母手中也没了那些耕耙播割之类的活计,连小妹也用不着一个人伏在田垄上跟昆虫小蚁说话了。一家人团团围在一堆炭火旁,四双眼睛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父亲的后脑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发,而小妹剁猪草时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小的疤痕。只有母亲总能及时记下丈夫和儿女每一点细微的变化。‎ ‎③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 ‎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把枯涩的村庄变得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稚嫩的纯真,让再傻再痴的孩子也变得冰雪聪明。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在烤红孩子们双颊的同时还点燃了他们对美好日子的憧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坐下来,脱掉鞋子,把双脚揣进父母怀中。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就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爱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 ‎⑤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岁月,木炭火煨软了坚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着我们对来年的种种幻想,木炭火用红光篡改了我们对苍白往事的记忆。而遗忘和幻想正是农人过日子的两大支柱。‎ ‎⑥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思维渐渐断散,睡意这时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低头见团锣里自燃的炭火已蒙上了一层灰垢,就用火针拨了拨,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种方式。‎ ‎⑦冬天,我们一家子也会出门去做客,譬如说邻村的外婆总要在每年的冬天宰一只牲畜,叫我们去吃火锅,尽管冷,我们也决不会放弃这样难得的打牙祭的机会。这时,火就成了我们的管家,一家人急急切切地出门,将火独自留在家里守护家的温暖。等吃饱喝足后,又急急切切赶回,扒开事先用木灰掩埋好的炭火,暗红的炭火一下子就亮旺起来,那感觉就像是管家给风雪归来的每一个人上了杯热茶。‎ ‎⑧我们每天都要从楼上拿一簸箕木炭下来,待到楼上的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个走出家门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哟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点出来!”‎ ‎⑨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 第④段写道“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末段又写道“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请结合全文的主旨,对作者这一行文构思作出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本文构思精巧,由“冰雪”到“花朵”,前后文意连贯,“冰雪”既是苦寒生活的象征,也成就了艰难岁月中的乐趣与守望,如“炭火”一般温暖了枯竭的心灵;而春回大地,那绽放的鲜花不就是冬日冰雪中对美好日子憧憬的结果吗?“另一种形式”用比喻的手法将“冰雪”和“花朵”与“火”联系起来,共同表达了丰富的生命内涵:艰难中积极进取,守望中对未来充满希望!‎ ‎(示例二)“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它冻红了孩子的脸颊,但点燃了人们在贫寒中的希望和对美好日子的幢憬;而“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它让春天生机勃发,更加温暖明亮。这两句话都围绕“火”这个意象,既照应标题,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童年生活虽贫困寒冷,但给人带来的温馨、希望和欢愉的感受,深化了文章主旨——所有的艰难都会过去,只要希望不灭,终究会迎来春天。‎ ‎[解析] 本题的题干已经明确了探究思路:这两句话所暗含的内容与主旨的关系。需要具体解释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然后再从构思方面看含意对主旨的作用。‎ 技法探究JIFATANJIU ‎“三从”思维解答艺术构思类探究题 ‎1.从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入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的。‎ ‎2.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运用哪些技巧来突出中心或吸引读者的。‎ ‎3.从表现文章主旨的效果入手,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为什么要运用这些艺术构思。‎ 如[例4]中题干已经明确,这两句话所暗含的内容与主旨的关系。两句话都围绕火这个意象,既照应标题,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童年生活虽贫困寒冷,但给人带来温馨、希望和欢愉的感受,起到了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的作用。‎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南平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墨周庄 王剑冰 一 水贯穿了整个周庄。‎ 水的流动的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在久远的过去,周庄是四面环水的,进入周庄的方式只能是行船。出去的方式必然也是行船。网状的水巷便成了周庄的道路。道路是窄窄的,但通达、顺畅,再弯的水道也好走船,即使进出的船相遇,也并不是难办的事情。眼看就碰擦住了,却在缝隙间轻轻而过,各奔前程。‎ 真应该感谢第一个提出建造周庄水道的人,这水道建得如此科学而且坚固。水使一个普通的庄子变得神采飞扬。‎ 二 我在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慵懒。‎ 这是一个十分舒服的词,而绝非一个贬义词。在夜晚的水边,你会感到这个词的闪现。竹躺椅上,长条石上,人们悠闲地或躺或坐,或有一句无一句地答着腔,或摇着一把陈年的羽扇。‎ 有人在水边支了桌子,叫上几碟小菜,举一壶小酒,慢慢地酌。一条狗毫无声息地卧在桌边。‎ 屋子里透出的光都不太亮,细细的几道影线,将一些人影透视在黑暗里。猛然抬头的时候,原来自己坐的石凳旁躬着一座桥,黑黑地躺在阴影中。再看了,桥上竟坐了一个一个的人,都无声。形态各异地坐着,像是不知怎么打发这无聊的时间。其中一个人说了句什么,别人只是听听,或全当没听见,下边就又没了声音。‎ 水从桥下慢慢地流过,什么时候漂来一只小船,船上一对男女,斜斜地歪着,一点点、一点点地漂过了桥的那边去。有店家开着门,却无什么人走进去,店主都在外边坐着。问何以不关门回家,回答说,关门回家也是坐着,都一样的。‎ 有人举手打了个哈欠,长长的声音跌落进桥下的水中,在很远的地方有了个慵懒的回音。‎ 三 黎明,我常常被一种轻微的声音叫醒,一声两声,渐渐地,次第而起,那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推开窗子时,也出现了这种声音。这种木质的带有枢轴的窗子,在开启时竟然发出了常人难以听到的如此悦耳的声音。‎ 这是清晨的声音,是明清时代的声音。也许在多少年前的某一个清晨,最早推开窗子的是一双秀手,而后一张脸儿清灵地让周庄变得明亮起来。‎ 睡在这样的水乡,你总是能够产生疑惑,时间是否进入了现代。‎ 那一扇扇窗子打开的时候,就好像是打开了生活的序幕,一景景的戏便开始上演。有的窗子里露出了开窗人的影象,他们习惯似的打望一眼什么,有的窗子里伸出了一个勾勾,将一些东西挂在窗外的绳子上,有的窗子里就什么也没有露出来。‎ 晨阳很公平地把光线投进那些开启的窗子里,而后越过没有开启的窗子,再投进开启的窗子里。‎ 四 油菜是植物类种在大地上涂抹得最艳丽的色块,它们绝不是单个的出现,如果路边和沟渠边有株零星的,也是那彩笔无意间滴落的汁点。‎ 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油菜花在四周里舞动的时候,就有股色彩的芳香浓浓地灌进了周庄。那种芳香让人想到雅致,想到端庄,想到优美的舞姿。‎ 周庄的四周除了波光潋滟的水,便是这富贵的油菜花了。雨也总是在这时间来,还有蝶,还有蜂。古朴的周庄被围在其中,反差中显得极有一种美感。‎ 五 在这油菜花纷嚷的季节,最高兴的还是那些蝴蝶,它们不知从何处而来,平时不见,这会竟一下子来了那么多。‎ 蝴蝶是最美丽的舞者,也是最实诚的舞者,它绝不像蜜蜂那样嘤嘤嗡嗡,边舞边唱。它就是无声地飞,无声地欢呼。你要是闭上眼睛听是听不见它的来临的,但你先看了它的来,再闭上眼睛,你就看见了它的舞了,它的舞甚至比睁开眼睛看还好看。你闭得眼睛时间久了,那蝶舞着舞着就会舞到你的幻觉里去。‎ 一个叫庄周的人不就是弄混了,到底是自己梦到了蝶呢?还是自己在蝶的梦里?‎ 慢慢地我也快弄混了,我这里说的是庄周梦蝶,还是周庄梦蝶呢?‎ 不管是谁弄糊涂了,反正大批大批的舞者姗姗而来,拥绕着油菜花,拥绕着一个善于让人做梦的村庄。‎ 六 坚硬与柔软的关系,似是一种哲学的概念,有一点深奥,我的哲学学得不好,我就只有直说,其实就是石头与水的关系。‎ 从来没感觉到石头与水的关系搞得这么亲近,水浸绕着石头,石头泡在水里,不,就像是石头从水里长出来一样,长到上边就变成了房子,一丛丛的房子拥拥挤挤地站在水中,将自己的影子再跌进水中,让水往深里再栽种起一叠叠的石头和房子。‎ 多少年了,这水就这样不停地拍打着这些石头这些房子,就像祖母一次次拍打着一个又一个梦境。‎ 这些石头这些房子也因为有了这水,才显得踏实、沉稳,不至于在风雨中晃动或歪斜。‎ 我有时觉得这水是周庄的守卫,为了这些石头,这些房子,每日每夜在它们的四周巡游。有了这些水的滋润,即使是苦难也会坚持到幸福,因为石头知道了水的力量。这样,也许水就姓周,而石头姓庄。‎ ‎(节选自《绝版的周庄》)‎ ‎1.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从周庄与水的关系起笔,意在表明周庄因水而风光无限。‎ B.作者称道周庄的水道科学而坚固,委婉批评了今天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 C.周庄生活的人们,悠闲而散淡,让周庄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 D.古朴的周庄与耀眼的菜花、起舞的蝴蝶、嘤嘤的蜜蜂相契相衬,愈显其美。‎ E.作者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描摹周庄的线条、色彩、香气、声音,让人如临其境。‎ 答案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解析 B项,没有批评的意思。C项,曲解文意,无因果关系。D项,没有具体写“嘤嘤的蜜蜂”。‎ ‎2.第二节中,选取了哪些内容来表现周庄的“慵懒”?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慵懒的闲人,慵懒的狗,慵懒的店家,慵懒的哈欠声。‎ ‎3.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睡在这样的水乡,你总是能够产生疑惑,时间是否进入了现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菜整块整块地铺在大地上,仿佛江南女子晾晒的方巾,又仿佛是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庄的宁静、温婉,让人恍然如同生活在某个前朝一样。‎ ‎(2)用比喻(复喻)的修辞,写周庄的油菜让大地色彩艳丽,芳香四溢,让人浮想联翩。‎ ‎4.文章第六节似乎是多余的,请联系全文从选材和立意的角度加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六节不是多余的。①选材上:文章从周庄柔如水、周庄的慵懒、周庄的宁静、周庄的色彩芬芳、周庄的梦幻这些角度选材,来表现周庄的美,第六节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周庄因为水而如梦似幻,而沉静恬美。②立意上:从理性的角度,得出周庄与水的关系,是石头与水的关系,是坚硬与柔软的关系,石头泡在水中,水滋润了石头,硬和软的融合,造就了周庄的美。深化了文章的立意。‎ 考向五 阅读延伸探究 阅读延伸题是一种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的探究题,分观点式、鉴赏式等。观点式阅读延伸题是高考普遍采用的题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已知的,即题干中已告知你明确的观点;二是未知的,即题干中没有告知你明确的观点,只有现象、材料,需要自己去感悟、去提炼。‎ 这类题目即涉及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涉及对文章的延伸思考,将为考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自我展示的舞台。‎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5[2014·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 郁达夫 ‎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 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 ‎(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解析] 此题是探究题。首先,要理解“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的含意。答题时要始终围绕这句话来回答。其次,要根据题干下面所给出的两个语段,结合相应内容理解“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的含意。‎ 技法探究JIFATANJIU ‎“四步骤”巧组阅读延伸类探究题答案 第一步:表明态度——对题干中的观点或要求,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根据试题要求,或结合文本,举例分析(内延)。‎ 第三步:根据试题要求,或结合其他,举例分析(外延)。‎ 第四步:总结收束,或照应观点,或照应试题。‎ 如[例5]中,答案应该首先明确观点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然后要围绕欣赏山水以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这句话来理解,并进行分析。‎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安徽六校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注]。‎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也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做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注] 引自李煜被俘入宋后所做《望江南》一词: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作者从哪几个人生阶段写出自己对“家”怎样的感悟与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个阶段:为人儿女、为人伴侣、为人父母。(或:为人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与人做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为人父母时,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家即意味着亲人、爱人之间温暖、安心、真挚的情感交融和相互需要;但没有一个家是永恒不变的。‎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主体的三个层次写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为人子女、为人伴侣和为人父母;然后,将每个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并从中总结出作者对家的感悟即可。‎ ‎2.作者反复追问的“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用:一是结构全文(答“线索”亦可),三次追问,三次打破人生不同阶段对家的温暖想象;二是层层递进,引发深思,让读者沿着作者的思路探讨文意,追问家之于人生的最终意义;三是暗示文意,答案即在问句中,这个家最终会怎样呢,这个家最终难免失去,每个个体只能独自面对人生;四是用反复手法,强调家的不永久性。‎ 解析 作答时,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去思考。从结构上看,三次追问,层层递进;从内容上,一要考虑句子本身的意思,二要考虑其和主题的关系。‎ ‎3.文章以“寒色”为题,有何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从引用的诗句“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中选取“寒色”两字为题,意即“寒”(孤寒、凄冷)是人生的“底色”。“家”是人追求温暖、安心、永恒的爱的物质寄托,对永恒的追求可以有,但对有限的生命而言,永恒是不存在的。无论怎样的“家”终将失去,且成为个体的回忆,个体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人生的终极“寒色”。(意思对即可)‎ 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文章的主题阐释“寒色”的含义,“寒色”出自作者所引用的诗句,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寒色”表示“寒”是人生的“底色”。然后结合文章对家的阐释说明何为人生的终极“寒色”。‎ ‎4.“家,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阅读的感悟,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生如果难免孤凄,我们要坚强面对;家的温暖、安心与爱极其珍贵,我们要知道珍惜拥有且切实感受;对于家所寓含的爱、美、温暖的永恒追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尽管终将“寒色”,但追求永恒。‎ 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回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文本理解“家”的丰富内涵,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课后对点集训 一、[2016·绵阳二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仙 高璨 ‎①水仙在我心中的位置与蜡梅相当,我甚至觉得它比蜡梅更容易亲近。我总是不忍将任何一朵蜡梅花摘下,让它陪在身边,它是那么美丽,蜡质的容颜却没有人类制作的蜡像的那种苍白、虚拟感。它开在没有一片叶子的树枝上,具有一种安静的气质。水仙花却可以买来,摆在家里,想它时就可以清晰地观赏到。‎ ‎②我喜欢水仙花的样子,但几年未见我已有些淡忘,在这样的想念下我养了三株水仙。看到它们时,我才准确地忆起水仙这种天使的神态与模样,还是那样甜美的笑靥,还是那样鲜亮而温柔的黄,还是那样随意,会看到任意方向的风景。我一直以自由的原则养着它们,而它们的长势也令我满意,并且在新年第一天的零点绽放了。我并没有刻意希望它们在什么时候开放,但这样的开放时间格外令我惊喜。‎ ‎③它是同窗外的礼花一同绽放的。由于今年的时间实在不够充裕,我也是等到去年的最后一天才点燃了第一支礼花。人们仿佛都变得忙碌了,到点了才出门,到点了才开始在地面铺展鞭炮,谁都没有闲情逸致在临近过年的时候,像以往那样扔几个震耳欲聋的鞭炮,使附近车辆受到惊吓以至呼喊起来。‎ ‎④天空被各种颜色的礼花映照得明亮,轰隆隆的炮声包围了一切。这个时候,人和人的交流变得很困难,好像声音挣扎着要离开我们,好像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将声音挽留。这个时候,我感到的不是喧闹,不是声音的嚣张,而是寂静,是声音的凋零!‎ ‎⑤声音是最空洞的事物。即使炮声垄断了这个世界,即使所有的炮声都这般雷同,也不能否认它们在很快地消逝,死去,不断地消逝,不断地死去。声音死去的无数间隙,就是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我们的耳朵听见的是炮声,心灵听见的却是那些声音死亡的间隙,它让我们在炮声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再加上漫天烂漫的烟花,绚烂得使我们迷醉,以至我们在这样的庆祝时刻,脑中往往一片空白,连祈祷都忘记了。‎ ‎⑥这是声音的魔术。‎ ‎⑦然而,当我看着水仙,周围的一切就都像变魔术般涣散,哑然。一朵小小的花儿教给我们应该怎样安静地走过一年的最后时刻,或是怎样走进新的一年。‎ ‎⑧在这样热闹、温暖与多彩的背景下,构造自己安静的思想才是最幸福的。想一想有什么要对旧年说,有什么要对新年说,与自己的老朋友相当于诀别地告别,还有一位新朋友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我们就算不准备礼物,也应该准备一份虔诚,而不是仓促。‎ ‎⑨雪花不断飘过我的眼前,烟花绽放时漫天彩色的硕大泪滴令我心碎。我责怪自己的仓促,以至当这一年又要与我告别时,我又没有准备好送给它的诗。但是它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它从不会要求我写一首送别诗,它总是说过去一年的回忆都是送给它的礼物,它说这是可以陪伴它的唯一事物。我曾说要为它写一首诗,但我终究没有写,它也没有为等待这样的一份礼物多停留一会儿,时光的马儿依然飞驰着将它带走。多少个它来,多少个它去,岁月的来去从来不肯停止,永远不肯停息……‎ ‎⑩水仙在我身边安静地散发出清香,这与蜡梅花有几分相像,它们都会在远远的空气里用香味勾勒出自己的样子,它们都会在远远的空气里用香味为所有的陌生人画一条通向自己的小路。我喜爱这种宁静和清香,甚至喜爱花儿们画出的小路。窗外的烟花不是路,它们是同我们一起迈过门槛的脚印,是离海最近的沙滩上的脚印,浪潮一抹就立即消失了。‎ ‎⑪不要崇拜烟火,尤其不要在过年的时候让自己的心灵陷入空洞。这是水仙花穿戴着它的安静告诉我的。‎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借水仙在新年到来之时的安静表现,表达了“我们应从容面对时光的流逝”这一中心。‎ B.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并以抒情和议论为主,使文章既具有抒情性,又具有哲理性和深刻性。‎ C.文章第①自然段写到了水仙和蜡梅,除了表现水仙的亲近、随意,更加突出了二者相同的安静气质。‎ D.文章第⑩自然段说窗外的烟花“浪潮一抹就立即消失了”,既写出了烟花生命的短暂,也说明烟花带来的迷醉是短暂的。‎ E.文章以“这是水仙花穿戴着它的安静告诉我的”一句结尾,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水仙花的美丽。‎ 答案 AE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的内涵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A项,“我们应从容面对时光的流逝”不是本文的中心;E项,这一句不是“突出了水仙花的美丽”,而是写出了水仙花的安静、从容。‎ ‎2.全文围绕“水仙”展开,请梳理文章的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作者将水仙和蜡梅进行比较,表达出自己对水仙的喜爱之情;其次,由水仙在新年第一天的零点绽放,引出新年零点时刻的烟花和鞭炮声;最后,写水仙在烟花和鞭炮声中的安静表现,引发作者的人生感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要重点把握文中关于“水仙”的叙述性语句,并思考这些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正确梳理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3.文章第④⑤段描写鞭炮的声音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写出了鞭炮声音的喧闹和嚣张,表现了人们在辞旧迎新时的迷醉与浮躁。(2)引出下文水仙在辞旧迎新时的安静表现。(3)将人们的表现与水仙的表现进行对比,巧妙表现主旨:我们应安静面对人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来看,这两段主要写鞭炮的喧闹和嚣张,而人们在此时是迷醉与浮躁的。从结构上来看,主要引出下文水仙的安静表现。正是鞭炮的喧闹与水仙的安静构成对比,引出本文的主旨:我们应该像水仙一样安静地面对人生。‎ ‎4.“在这样热闹、温暖与多彩的背景下,构造自己安静的思想才是最幸福的。”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因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安静。安静可以让人摆脱外界名利的诱惑,重点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当有些人在生活中汲汲于富贵名利的时候,我更愿意在书香中安静地生活,在书本中纵览古今,在与先贤圣哲的对话中充实心灵,以从容的心态感受生活安静的幸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阐述。本文的主旨是人应该安静地面对人生,安静是人生的一种最好的境界。考生可以谈安静的好处,还可以谈怎么样才能安静等。总之这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果不同意,也可以结合自身体会进行阐述。‎ 二、[2016·泰安二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沧桑黄河岸 韩振远 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 想来应该是在洪荒时代吧,或者更早。从高原雪山流下的河水肆虐横冲,浪涛连天,在山峦沟壑间择路而行,一路冲刷。于是,就有了河岸。‎ 没有河岸的河流不是河流,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在河岸间流淌的黄河水,不论是激荡狂放,桀骜不驯,还是平静无奈,死气沉沉,都在沿着河岸规定的线路奔流。尽管会穿越千山万壑,拐过九曲十八弯,冲撞跳跃,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 河的归宿永远是大海,河岸永远是河的屏障。尽管有时河会冲冠一怒,但它到底还要选择新的河岸。‎ 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横亘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仿佛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般,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却越陷越深。在岩石与激流的对抗中,碰撞出惊心动魄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群山之间,便有了老牛湾、碛口、孟门、壶口、禹门口。在人类的啧啧赞叹声中,黄河水却不得不收束起高傲的身躯,一番苦斗,涌入深邃狭窄的河道。‎ 在一个凄风萧瑟的日子里,我和《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来到了河曲县一个叫“弥佛洞”的地方。钻过一道石洞,深深的河谷便骤然出现在面前。这里是真正的河岸,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在河岸半壁开凿出的一条栈道,窄窄的,宽不过二尺。朝上望,怪石狰狞,好像悬在头顶;朝下望,河水幽幽,如临深渊。河水在脚底下流淌,两面石质的河岸高耸,对面的高原仿佛伸手可触。再朝身后望,我和顺民都被河水感动了。眼前坚硬的岩石上,印着一道道细密的纹理,那该是黄河水经年累月冲刷的痕迹。看上去,那些纹理轻盈流畅,好像是随手画上去的。‎ 细看,整个崖壁像一本叠起的书,那一道道水痕就是厚重的书页,不用打开就能看到黄河悠久的历史;又像一道道年轮,清楚地记载着黄河水流过的轨迹。‎ 没想到河水会如此坚忍,不停地冲刷,不断地切割。河谷在一点点加深,河岸在一点点增高。不知过了多少年,经历过多少惊涛骇浪,终于有了这险峻奇绝的河岸。我们敲下了一块岩石,准备带回去欣赏。把印有黄河纹理的岩石带回去,就等于把河岸带回了家,也等于把黄河的精髓、气质带回了家。‎ 我们那里有着完全不同的河岸。‎ 到了与汾河交汇的地方,黄河已经跃出龙门,看上去轻松多了。没有了逼仄狭促的山崖,河水从容随意地流淌,连神情都是那么欢快。到了这里,河面豁然开朗,两岸高耸的山峦骤然消逝,变成了低矮怯懦的黄土塬。面对余怒未消的河水,河岸像一群败兵般,远远退去,隔着宽阔的河滩在雾霭芦苇间窥望。河水便像王者之师般,放慢了脚步,迈着从容的步伐傲然流过。‎ 河滩宽二十多里,河水忽东忽西,信马由缰,似乎再也不在乎河岸。‎ 然而,站在船上从河里驶过,会看到远处的河岸依然苍茫雄劲,表现出了该有的气势。河水流淌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像无拘无束,却从不能越出河岸,仿佛冥冥中有一道桎梏,不能逾越一步。‎ 再往前走,河水好像变得闷闷不乐,不时发怒,激荡起浪涛,朝岸边迅猛冲去。沙质的河岸轰轰地坍塌,一步步向后退去。几年前,在河边的崖头上,我看见一位满头苍发的老者正在出神地望着涌动的河水。一阵闲聊后,话题扯到了河岸。老者的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他指着河水说,几十年前,河岸在那里,如今,后退有几百米了。我叹然,不知道自己是叹息河水的无情,还是叹息河岸的无奈。‎ 如今,再站在黄河岸边,脚下的堤岸已是用铁丝网住的石堤。河水还在气势恢宏地哗哗涌动,却再也奈何不了堤岸。‎ 再往下,流淌在平原上的黄河才真正信心十足。两面人工修筑的河岸固然挡住了河水,在我看来,那已经是战战兢兢的河岸了。‎ ‎(原文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第一自然段中说“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鲜明地突出了黄河历史的久远,当然也体现了人类的无能。‎ B.文中写“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等内容,是为了将黄河水与其他地方的水对比,从而突出黄河水的气势。‎ C.“弥佛洞”石洞前,河谷很深,人站在宽不过二尺的栈道上,上方怪石狰狞,脚底下河水在流淌,虽然作者有些害怕,但他和鲁顺民仍被河水感动了。‎ D.作者认为,岩石上印着的一道道细密的纹理是黄河水冲刷的痕迹,把岩石带回去,就等于把黄河的精髓、气质带回了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E.作者写黄河的堤岸,先从黄河的上游写起,然后依次写到了晋陕峡谷、与汾河交汇处、平原上等地的河岸,体现了不同地方黄河河岸的不同特点。‎ 答案 CE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考生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三点:一是积累相关知识,二是读懂原文,三是运用排除法。A项,“体现了人类的无能”错,由后面的人类参与河岸的建设可以看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这里只是体现黄河的历史悠久。B项,“与其他地方的水对比”“突出黄河水的气势”错,前者于文无据,后者理解有误,此处只是写黄河水与河岸之间的关系。D项,“无稽之谈”错,这是作者一种含蓄的说法,体现的是作者感悟到的黄河的坚忍的精神。‎ ‎6.文章第五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晋陕峡谷处河岸的特点?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晋陕峡谷处河岸的坚固、深邃、狭窄。比喻的手法将河岸坚固的特点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出来;拟人的手法将河岸与河流的对抗过程演绎得更加生动、形象,也突出了河岸的深邃、狭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考查角度虽小,但需要考生回答的内容较多:一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是运用这些手法所展现的“特点”,三是运用这些手法的作用和目的。考生分析文段可以发现,“好像”是比喻词,“铜墙铁壁”展示了河岸的特点,“暴躁”则具有拟人的色彩。‎ ‎7.在倒数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插入与老人偶遇交谈的片段,借今昔对比,体现了与汾河交汇处黄河岸的“后退”,凸显了河岸的沧桑变化,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现今黄河岸“坍塌”“后退”的忧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此题是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考查。插叙一般起补充、说明和突出主题的作用,因此,解答此题时,考生一定要从全文主旨、情感的表达等角度考虑,并结合表现手法来分析。老人的叙述展现了河岸的历史,突出了“黄河的变化”这一主旨,而老人叙述时的表情也暗合了作者对现今黄河岸的忧思。‎ ‎8.文末作者说:“在我看来,那已经是战战兢兢的河岸了。”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同意。正因为人的介入,“铁丝网住的石堤”使得原来的河岸不再单纯是河岸,它的功能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发挥。作者用“战战兢兢”形容人工加固的河岸很切合实际,也体现了作者对现状的不认同和担忧。‎ ‎(示例二)不同意。正是因为有了人的主动介入,才使得河岸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强化。否认这种河岸,就是否认人对自然的改造。在自然面前,人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该题为探究题,而考生答题时要做到言之有理,不能脱离文本,凭空来谈。若考生同意作者的观点,则要围绕“战战兢兢”来进行阐述。若考生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则可围绕“人工加固”的重要性来阐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